授益行政行为及其法治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Research on the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and It's Legality
  • 作者:孙丽岩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法学理论
  • 学位年度:2006
  • 导师:崔卓兰
  • 学科代码:0301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6-04-15
摘要
授益行政行为作为相对人获取利益改善自身发展条件的重要行政手段之一,在倡导行政服务于民和行政回应社会需求的大环境下愈发凸显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价值。但与此同时,授益行政行为作为政府分配公共资源的手段又极易成为“权力寻租”的目标,授益主体和利益分配对象的模糊化以及程序上的欠缺使相对人通过授益行政行为的方式攫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侵蚀社会公共利益成为可能。如何从源头上合法、合理规制授益行政行为成为我们探讨适合现代行政法治发展方向的行政手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试图梳理授益行政行为作为现代行政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前景,以我国授益行政行为中的行政许可、行政给付和行政奖励在观念和制度层面存在的缺失作为剖面,检讨我国授益行政行为应当向何处去的制度构建。文章从政治、经济和人文民主等角度论述了授益行政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阐明了它作为现代行政方式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制度证成,并强调了信赖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作为授益行政行为初始点和落脚点的实践价值。在具体制度框架中,授益主体多元化是必须面对并纳入管理轨道的主体范畴,行政公开、听证程序是保障授益公正透明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在有关授益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中扩大原告的资格范围,合理界定有关的行政补偿和赔偿的标准、幅度,改革有关行政复议的运行模式,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救济手段构成了保障相对人被授益权实现的坚实屏障。
As an administrative method in favor of related administrative party,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on the one hand, have a direct decisive effect on the realization of related administrative party’s own rights; on the other hand, as one of the method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parties to reallocate the public resources in their control, it may probably, without proper regulations, become an instrument to aggrieve public interest and invade others’lawful rights. Based on such a fact, it has been a start point and a striving direction for building up new administrative method to discuss the living spa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analyses how to define the concept“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and meanwhile explores its theoretical existing space and practical demands. In summary, beneficial actions is the concept found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to related administrative party. If we focus on the structure of it, it should include following part: the existence of power of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is the premise; the us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the expression of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the existence of legal impact on administrative beneficial actions.
     Based on economic background, a market economy, which upholds free and fair competition, requires a government to control on it, and the benefi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s is just such a way to respond. It mainly means to examine the qualifications as the subject of market by administrative permission, registration and approval, to provide favorable access circumstances and to create fair conditions for market access. By
引文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2、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3、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
    4、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5、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6、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7、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年版。
    8、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 4 卷,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9、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0、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11、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
    13、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14、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5、翁岳生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
    16、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一、二),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9 年版。
    17、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础理论》,台北三民书局印行 1980 年版。
    1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9、[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5 年版。
    20、[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21、[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22、[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宋金娜、朱卫国、黄文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2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1996 年版。
    24、[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25、[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2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27、[英]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2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2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30、[印度]M·P·赛夫:《德国行政法——普通法的分析》,周伟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1 年版。
    31、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3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33、[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4、[美]理查德·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5、[美]理查德·A·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6、[美]理查德·A·波斯纳:《联邦法院 挑战与改革》,邓海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37、[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8、[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39、[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
    40、[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41、[德]赫尔穆特、沃尔曼、埃克哈特、施罗德编:《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主要传统与现代化的趋势》,王锋、林震、方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42、[德]罗尔夫·斯特博:《德国经济行政法》,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43、[意]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44、[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版。
    4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
    46、[美]William Burnham:《英美法导论》,林利芝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48、[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49、[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0、[美]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
    5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年版。
    5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
    5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54、[美]格伦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高鸿钧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55、[美]施密特、谢利、巴迪斯:《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56、[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57、[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5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59、[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 年版。
    60、[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
    61、[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62、[美]R·M·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周汉华译,译林出版社 2001 年版。
    6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64、[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龚觅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65、[日]盐野宏:《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66、[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67、[法]古斯塔夫·佩泽尔:《法国行政法》(第 19 版),廖坤明、周洁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68、[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 1986 年版。
    69、[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0、[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申彤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71、[美]阿瑟·库恩:《英美法原理》,陈朝璧译,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72、[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
    73、[美]斯蒂文·J·伯顿:《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张芝梅、陈绪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74、[美]戴维·鲁本:《法律现代主义》,苏亦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75、于安:《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76、《行政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台湾行政法学会主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0 年初版。
    7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5 年版。
    78、方世荣:《论行政相对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79、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台北三民书局印行 1995 年修订版。
    80、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修订版。
    81、郑永流:《法治四章——英德渊源、国际标准和中国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82、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台北三民书局 1999 年版。
    83、汪太贤:《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84、丁元竹主编:《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
    85、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86、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87、李震山:《行政法导论》,台北三民书局 1998 年版。
    88、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89、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90、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91、汪习根:《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92、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9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94、杨解君:《走向法治的缺失言说——法理、行政法的思考》,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95、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9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97、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规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98、江必新:《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99、汪全胜:,《立法听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00、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01、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02、宋功德:《论经济行政法的制度结构——交易费用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03、王克稳:《经济行政法基本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04、傅红伟:《行政奖励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05、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06、纪坡平:《产权与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107、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08、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09、吴经雄:《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0、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1、许章润:《法学家的智慧——关于法律的知识品格与人文类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2、杨寅:《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法理学与法文化的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13、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4、金承东:《经济行政法——以民营经济为视角》,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115、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16、[日]美浓部达吉:《法之本质》,林纪东译,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版。
    117、汤德宗:《行政程序法论》,元照出版公司 2000 年版。
    118、台湾大学法律系:《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讨会论文集》,1999 年印制。
    1、孙学玉:《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德目标趋势与价值选择》,《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 年第 4 期。
    2、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3、叶传星:《利益多元化与法治秩序》,《法律科学》1997 年第 4 期。
    4、曾峻:《权利-义务对称与当代中国权力关系重组》,《社会科学》1995年第 11 期。
    5、朱新力、高春燕:《行政行为的重新定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
    6、金承东:《论行政法律保留原则》,《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
    7、应松年:《依法行政论纲》,《中国法学》1997 年第 1 期。
    8、吴万得:《论德国法律保留原则的要义》,《政法论坛》2000 年第 4 期。
    9、郭道晖:《法治行政与行政权的发展》,《现代法学》1999 年第 1 期。
    10、[美]沃尔特莫非:《法律制度与宪政民主》,信春鹰译,《外国法译评》1996 年第 4 期。
    11、刘旺洪:《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之模式分析》,《法商研究》1999 年第6 期。
    12、上拂耕生:《行政立法与法治行政原则》,《行政法学研究》2001 年第3 期。
    13、姜明安:《法治的目标价值与手段价值》,《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 年第 6 期。
    14、李可:《原则与规则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2001 年第 5 期。
    15、董玉庭:《法律原则价值论》,《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 4 期。
    16、张国清:《在原则与政策之间——罗纳德·德沃金和法律理想人的建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17、刘治斌:《论法律原则的可诉性》,《法商研究》2003 年第 4 期。
    18、徐显明:《论“法治”构成要件——兼及法治的某些原则及观念》,《法学研究》1996 年第 3 期。
    19、吴春雷:《法的原则探析》,《法律科学》1996 年第 3 期。
    20、夏立平、魏敬胜:《简论行政指导与法治行政》,《法学论坛》2001年第 6 期。
    21、周佑勇、龚向和:《知识经济与行政法治观念革新》,《法学评论》2000年第 5 期。
    22、杨解君:《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若干观点的评析》,《中国法学》1996年第 2 期。
    23、陈俊:《中关村科技园区立法之“服务行政”要论》,《政法论坛》2001年第 2 期。
    24、叶必丰、刘轶:《西方行政法治理论演进的经济学基础》,《法商研究》2000 年第 5 期。
    25、徐化冰:《非强制行政行为与司法审查的变革》,《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2 期。
    26、王学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学的新视野》,《现代法学》2000年第 6 期。
    27、罗光飞、彭峥琼:《行政合同-公法与私法融合的产物》,《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28、姜明安:《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求是学刊》2002 年第 2 期。
    29、宋永寿:《从管理、控权到服务与合作——我国行政法发展的历程和方向》,《现代法学》2000 年第 6 期。
    30、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行政法学研究》2002 年第 2 期。
    31、郭润生、张小平:《论给付行政法》,《行政法学研究》1994 年第 3 期。
    32、龙飞:《对一起政府单方允诺招商奖励行政案件的评析》,《行政法学研究》2001 年第 2 期。
    33、单希岩、刘小生:《公民行政受益权初探》,《法学论坛》2002 年第 2 期。
    34、崔卓兰:《行政奖励若干问题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 5 期。
    35、李友根:《法律奖励论》,《法学研究》1995 年第 4 期。
    36、胡芬:《行政奖励的创设权分析》,《行政与法》2003 年第 8 期。
    37、杨解君:《整合视野下的行政许可定位分析》,《江海学刊》2001 年第4 期。
    38、戚建刚:《试论加入 WTO 与我国制定行政许可法》,《法商研究》2002年第 5 期。
    39、方世荣:《行政许可的涵义、性质及公正性问题探讨》,《法律科学》1998 年第 2 期。
    40、郭道晖:《对行政许可是“赋权”行为的质疑》,《法学》1997 年第11 期。
    41、杨解君:《行政许可的概念与性质略谈——与郭道晖先生共同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 年第 3 期。
    42、张娟:《关于行政许可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43、张弘:《行政许可的双重作用、问题及立法完善》,《行政论坛》2002年第 7 期。
    44、袁曙宏、杨伟东:《论建立市场取向的行政许可制度》,《中国法学》2002 年第 5 期。
    45、朱芒:《日本的行政许可——基本理论和制度》,《中外法学》1999年第 4 期。
    46、张步洪:《论行政许可的范围》,《行政法学研究》1997 年第 2 期。
    47、罗文燕:《行政许可制度之法理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3 年第 3 期。
    48、郭润生、宋功德:《论行政许可及其规范化》,《晋阳学刊》1998 年第 6 期。
    49、漆多俊:《论权力》,《法学研究》2001 年第 1 期。
    50、武步云:《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权力论》,《法律科学》1994年第 3 期。
    51、林喆:《何谓权力?》,《政治与法律》1999 年第 2 期。
    52、刘光大:《个人权利的让渡与有限政府——洛克〈政府论〉(下篇)中关于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思想浅探》,《行政时代》1998 年第6 期。
    53、刘作翔:《法治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定位》,《法学研究》1996 年第 4 期。
    54、蔡立辉:《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
    55、张锁庚:《官僚制之后是什么?——兼与张康之先生商榷》,《行政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
    56、媵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 1 期。
    57、[美]蒙哥马利范瓦特:《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周菲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 4 期。
    58、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之发展与行政主体多元化》,《法学评论》2003年第 4 期。
    59、林锦峰:《论中国“入世”后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60、麻宝斌、周光辉:《公共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2 年第 6 期。
    61、臧乃康:《论政府行政创新》,《南京社会科学》1997 年第 7 期。
    62、胡玉鸿:《“以权利制约权力”辨》,《法学》2000 年第 9 期。
    63、陈德静:《行政价值与公共行政》,《河北学刊》2002 年第 6 期。
    64、顾平安:《政府价值的自我求证——兼论政府机构改革的本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
    65、梁建东:《我国公共行政模式:韦伯主义还是管理主义》,《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66、崔卓兰、蔡立东:《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法学研究》2002 年第 4 期。
    67、陈国权、张洁俊:《转变中的公共行政范式——从官僚制行政走向后官僚制行政》,《浙江社会科学》2002 年第 4 期。
    68、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中国行政管理》1995 年第 5 期。
    69、李琪:《论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行政:参与、整合与后置》,《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
    70、邱本、董进宇、郑成良:《从身份到契约》,《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 5 期。
    71、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调整对象研究》,《法学研究》1994 年第 4 期。
    72、沈宗灵:《权利、义务、权力》,《法学研究》1998 年第 3 期。
    73、尹奎杰:《权利思维方式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1 期。
    74、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的法理学思考》,《法律科学》1998年第 6 期。
    7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 年第 8 期。
    76、罗豪才、崔卓兰:《论行政权、行政相对方权利及相互关系》,《中国法学》1998 年第 3 期。
    77、童之伟:《权利本位说再评议》,《中国法学》2000 年第 6 期。
    78、郭道晖:《现代行政法治理念概述》,《江苏社会科学》2003 年第 1 期。
    79、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中国法学》2001 年第 1 期。
    80、童之伟:《“社会权利”的法哲学阐释》,《法学评论》1995 年第 5 期。
    81、刘小艳:《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协调论》,《行政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82、郑琦:《比例原则的个案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83、李元起、郭庆珠:《行政相对人平等对待请求权初探》,《法学家》2004年第 6 期。
    84、崔卓兰:《论行政法权利保障功能的发挥》,《法学研究》1994 年第 4 期。
    85、叶必丰:《公共利益本位论与行政程序》,《政治与法律》1997 年第 4 期。
    86、李步云、刘士平:《论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中国法学》2004年第 1 期。
    87、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中国法学》1995年第 6 期。
    88、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的法理学思考》,《法律科学》1998年第 6 期。
    89、刘旺洪:《权利与权力:行政法的理论逻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
    90、刘旺洪:《权利本位的理论逻辑——与童之伟教授商榷》,《中国法学》2001 年第 2 期。
    91、李步云:《论人权的本原》,《政法论坛》2004 年第 2 期。
    92、张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 年第 3 期。
    93、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政治与法律》2004 年第1 期。
    94、吕世伦、蔡宝刚:《“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考——马克思的理论阐释》,《法学家》2004 年第 6 期。
    95、[美]L·B·斯图尔特:《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苏苗罕译,《环球法律评论》2004 年夏季号。
    96、郑春燕:《论民众诉讼》,《法学》2001 年第 4 期。
    97、周佑勇:《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的反思、整合与定位》,《法律科学》1999 年第 2 期。
    1、Juerrgen Schwartz:European administrative law, Sweet & Maxwell: London, 1992.
    2 、 Bodenheimer,: Juries prudence revise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 、 Thomas Ersking Holland : The Elements of Jurisprud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7.
    4、Salmond on Jurisprudence, twelfth edition by P.J. Fitzgerald, Sweet & Maxwell, 1966.
    5、Walter Gellhorn:Administrative Law, Cases and Comments, eighth edition,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6、Joseph Raz:The Authority of Law: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 Clarendon Press,1979.
    7、K·C·Davis:Administrative Law Tex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8、Klaus ·F·Rohl 、Stefan Machura:Procedural Justice, Ash gate, 1997.
    9、Kymlicka: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0.
    10、Michael Asimow:A Guide to Federal Agency Adjudication, ABA, Chicago, 2003.
    11、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es, 1993.
    12、Michael Walzer::Justice Here and Now, in Frank·S·Lucashed; Justice and Equality Here and Now,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13、Peter Morton: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Law, Clarenton Press Oxford, 1998.
    14、Neil Parpworth::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Law, Butterworth , 2000.
    1、Andrei Marmor: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Limits, Law and Philosophy,2004(1).
    2、Michael Adler: A Socio-Legal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ve Justice, Law & Policy, 2003(4).
    3 、 Edward Rubin : It is to Make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 Administrative, Cornell Law Review, 2003.
    4、Charles F. Sabel and William H. Simon:Destabilization Rights: How Public Law Litigation Succeeds, Harvard Law Review, 2004(4).
    5、Gerald E. Frug:Beyond Regional Government, Harvard Law Review, 2002(7).
    6、Richard J. Pierce:The Special Contributions of the D.C. Circuit to Administrative Law, The Georgetown Law Journal, 2002.
    7、Avner Levin:The Participant Perspective, Law and Philosophy, 2002(6).
    8 、 William R. Andersen : Technology and the Washington State Administrative Process-Some preliminary notes, Washington Law Review, 2004(11).
    9、JenniferM. Brinkerhoef: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1).
    10、Stephen R. Perry: Method and Principle in Legal Theory,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111.
    11、Stuart Minor Benjamin:Spectrum abundance and the Choice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Control,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03, Vol.78.
    12、Thomas R. Phillips: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a Remedy,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78.
    13、Lisa Schultz Bressman:Beyond Accountability: Arbitrariness and Legitimacy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