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与发展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研究综合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的与层次的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当前我国林业经济制度的现状及其“部门办林业”的制度历程,揭示了当前我国“部门林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的客观必然性,进而研究了林业社会化条件下林业经济、资源与环境不同组合方式及其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林业社会化发展的策略模式和在该模式下的制度革新,以期为政府制订林业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支持。
     论文研究认为:(1)必须将林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分层次地规划出来,在林业用地内进一步将生态林业用地和商品林业用地分层规划;通过对稀缺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法制化约束、分类化经营,来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改善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土地资源不确定性状况,以此确保林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2)必须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实施国家定向合同购买或代理(社会)合同购买的办法来校正林业生产的外部性。论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国家对生态林实施“生态效益(产权)合同购买”、对商品林实行“林分生态等级财政补贴(补助)”制度的激励强刺激,来推动中国林业社会化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合同管理、法律约束”的制度来加强国家对于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宏观控制。(3)必须通过制度革新,建立起多元林业主体对林业投(融)资的激励机制、以市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以产业为载体的发展动力机制。林业的产业化不仅包括商品林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当前更要创新实现生态林业的产业化。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应该确立以“地类规划、资源定位”为基础、以“法律约束”为保障、以“分类经营”为手段、以“生态效用产权购买(或补贴)”为刺激、以“合同管理”为约束、以“多元化投资”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制度体系。
     在本课题研究中,界定了林业社会化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界定了“社会办林业”与“部门办林业”概念的内涵与制度区别,研究了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变革和发展的制度目标,提出了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的总体策略框架,研究了在该策略框架下的相关制度革新目标,从而初步构架出了当代中国林业社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In this paper, by adopting 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ing, case-analyzing, system-analyzing, the author makes a study on the actuality of our country’s forestry economy system and the history of the forestry management by the State-department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forestry economy system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eforming of the forestry socialization.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ner mechanism of combination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forestry econom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orm the view of the reality of China, the author also studies the suitable policies of forestry socializ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system in order to afford valuable gist and information for government’s new policies and laws of forestry socialization.
     The author’s main points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
     (1) Land for agriculture and land for forestry must be compartmentalized, and in the land for forestry, the land for eco-forestry and land for merchandise forestry must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ty rate of the forestry land and ameliorate the problem of indetermination of the forestry management, the rare land resources must be programmed reasonably, be restricted by laws, and be managed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It can ensure the forestry and th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harmoniously.
     (2) For the sake of ecological benefit of forestry resources, the external economy of forestry production must be adjusted by adopting state-oriented contract or agent-oriented contract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the forestry socialization can be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if we adopt the stimulating policy of ecological-benefit-contract-purchase on the ecological forestry and adopt the policy of rating-financial-subsidy on the merchandise forestry .We also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cro control to forestry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by building up the system of contract-management and law- restriction.
     (3) The author puts forwards that we should reform our system, build up the stimulating mechanism of multi-investment on the forestry, establish the market-oriente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system and develop the motivate system based on industr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forestry includes not only commercial forestry industry, but also eco-forestry. The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needs the system innovation which based on land-rank-layout and resource-location, ensured by law restriction,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timulated by natural benefit purchase, restricted by contract management, powered by multi investment, carried by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and
引文
1.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M],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3. B?摩根. 货币学派凯恩斯学派 (中文版) [M],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 114 页.
    4. [美]彼德?布劳.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中文版)[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5. 布劳格. 经济方法论(中文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6-35
    6. 曹广侠主编. 社会林业[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 曹志娟等. 安徽:聚社会之力兴富民之林[N] . 中国绿色时报,2005 年 5 月 20 日第 4 版
    8. 曹建华. 有条件地取消采伐限额制度探析[J]. 农村经济, 2004(6):49-51
    9. 陈建成. 参与式林业经营研究[J]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 37-39.
    10. 陈根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起因、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2003(2).
    11. 陈珂,许桂红等. 林业分类经营——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第 1 期 31-33.
    12. 陈珂,许桂红,安俊学. 林业分类经营模式下森林资源价值的计量与实现[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年 3 期.38- 41.
    13. 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年,第 9 页.
    14. 陈钦,陈春婵,陈贵松等.试论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措施[J].林业经济问题,2001,21(2):83-86
    15. 陈钦,黄和亮.试论林业外部性及补偿措施[J].林业经济问题,1999,19(3):27-29
    16. 陈钦,刘伟平. 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J].林业经济问题,2000(4).
    17. 陈晓倩.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金运行机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21
    18. 储东涛 . 从现代产权理论到现代产权制度[J] . 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32-35.
    19. 邓大才.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及创新[J],经济理论语经济管理,2002(3)
    20. 杜朝运. 论制度经济学派制度变迁思想的变迁[J],《经济评论》,2001(5)66-67.
    21. 戴维·菲尼.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2. 董乃钧,郑小贤,邓华峰. 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几个问题[J]. 绿色中国,2004(2),16-17.
    23. 冯子标,赵旭亮著. 市场经济与企业制度创新[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24. 傅新红:四川省退耕还林试点工程的问题和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 2003(3)33-35.
    25. 弗鲁博腾,佩乔维奇: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26. 费世民,彭镇华等.关于森林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林业科学 2004 年 7 月,第 40 卷第 4 期。
    27. 房汉延. 试论经济制度的创新原则[J]. 财贸研究,1994(5).32-34.
    28. 国风. 农村经济创新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9. 国家林业局. 中国林业基本情况,2003 年 3 月 20 日
    30. 国家林业局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课题组. 林业改革与发展纪实[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年 6月版第 13 页.
    31. 国家林业局. 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1、2002、2003、2004、2005)
    32.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编著.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50-87
    33.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第二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二版,第345 页.
    34. 高尚仁,任恒祺.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拨付渠道的构想[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7-30.
    35. 古开弼.中国林业史研究[J],农业考古,2001(3):62-64.
    36. 洪尚群.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5):40-43.
    37. 贺庆棠. 森林环境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7.
    38. 黄世典.公益林效益的补偿[J].生态经济,2000,(1):11-14
    39. 黄亚均,郁义鸿. 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7-304.
    40. 集体林区林业改革与发展课题组.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纪实[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6 月
    41. 孔凡斌. 中国社会林业政策法律体系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2. 孔繁文,戴广翠,何乃慧等.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研究[J],林业经济,1994,(4).
    43. 科 斯.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44. 李刚,王礼平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安排[J],财政科学,2002(1)
    45. 李 周. 林业改革与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1997,(2):6-9
    46. 郎咸平. 用“三个必须”规范产权改革[N] 国际先驱导报 2004 年 9 月 23 日第七版.
    47. 林红玲. 制度、经济效率、收入分配[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8. 林迎星.现代工业人工林发展的创新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年 9 月:198-202
    49. 林凤鸣. 国外林业产业政策[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0. 林业部国际合作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第 11 届世界林业大会文献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51. 卢现祥.论产权失灵[J],福建论坛·社会经济版,2002(10).
    52. 卢现祥.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3-21
    53. 卢 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 年,第 39-40 页.
    54. 罗必良,李大胜,王玉蓉等著.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55. [美]罗伯特·里佩托,伐林求木?政府政策与滥用森林资源[M],佟亮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第 1 页.
    56. 罗殿军.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47-48.
    57. 罗新平、江泽平,张大华,肖文发:干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林牧关系[J],世界林业研究,1999、12(3).
    58. 罗纳德、哈里、科斯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版.
    59.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 法和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60. 罗新远. 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分析和对策[J]. 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38-41
    61. 刘璨等. 社区林业发展和扶贫的制度安排与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62. 刘 璨.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J],绿色中国,2005,(1B).
    63. 刘建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主体性特征[J].生产力研究,2003(3).46-48.
    64. 刘 均. 关于产权理论研究状况综述[J],财政问题研究,1995(5)
    65. 刘明合,祁刚利: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J],《生产力研究》2004(9).19-22.
    66. 刘国成,徐怡红. 林业税费负担及其影响[J].农村经济,2001(11):P19-22
    67. 龙新.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4)
    68. 吕川.关于我国林业税费改革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6).
    69. 茅于轼,唐杰. 商品林业发展中的产权和税费问题[J]. 管理世界,2002(7):75-88
    70. 马爱国. 我国的林业政策过程[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年 10 月.16-20,106-124.
    71. 马中主编.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2. 马克思. 资本论[M](第 1 卷)(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 35~40 页
    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71-82 页
    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91-97 页
    75. 诺斯. 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76. 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6.
    77. 聂华.对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几点商榷[J].林业经济问题 2001(4).
    78. 邱俊齐等. 林业经济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79. 邱海平. 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与分工的二元化发展[J] . 社会科学研究 ,2004(2)
    80. R·科斯,D·阿尔钦,D·诺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三联书店,1994.
    81. 孙昌金,陈晓倩.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政策研究报告[J],林业经济,2002(7)
    82. 上官增前. 论市场经济与森林采伐限额制度[J]. 林业经济,1996(6):31-35
    83. 施本俊. 对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的见解[J].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2001 年第 1 期
    25-26.
    84. 沈世香.集体林区森林产权交易市场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绿色中国,2004,(5B).
    85. 宋晓华,郑小贤,杜鹏志等.公益林经济补偿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
    86. 宋劲松. 论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的市场化[J],绿色中国,2005(9B):21-25.
    87.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 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8. [美]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M](上册)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 292-297 页.
    89. 苏玮. 试论加强林业投资管理[J]. 绿色中国.2005(4).45-47.
    90.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91. 田明华,陈建成 .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变革趋向:市场化研究[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92. 田明华:对林业税费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3)14-20.
    93. T.W.哈奇森: 经济学中的革命与发展[M]. 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4. 唐作斌. 市场失灵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及其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1 年 1 月.
    95.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 114 页
    96. 温铁军. 中国的林业政策及其演化. 在第二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上的专题讲话,2004.10.11.
    97. 温作民,费勇. 森林生态环境维护税的理论设计与实施对策[J].林业科学,2001(1)
    98. 吴易风. 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社会科学,1997(2).11-13.
    99. 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经济改革[J]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5
    100. 吴水荣,马天乐,赵伟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进展与经济分析[J].林业经济 2001(4).
    101. 吴伟光,顾蕾,沈月琴.森林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19(3).
    102.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1~32 页.
    103. [美]威廉姆斯.交易费用经济学讲座,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87(50)
    104. 伍启元. 公共政策[M]. 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 年,第 4 页。
    105. 王文举等. 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发展〔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40-163.
    106. 王永安. 公益林区划、经营和补偿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1999(特刊):36-42.
    107. 王宏祥,张健民.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研究[N].中国林业报(第 748 期),1995.9.02,第 3 版.
    108. 王学瓅,徐怡红.对林业税费改革的思考[J], 绿色中国,2005,(4B):42-44.
    109. 汪浩瀚,徐文明. 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J]. 经济评论, 2005(1) 29-31.
    110. 徐晋涛. 我国采伐限额制度经济分析. 源自: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林草问题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林业政策国际论坛,2002.6.
    111. 徐信俭,范立敏.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0(4),54-57
    112. 徐桂华,杨定华. 外部性理论的演变与发展[J]. 社会科学 2004(3)25-28.
    113. 徐秀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产权制度研究(博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2005:13-
    20.(1.4.1.3)/(1.4.2.2)
    114. 徐国祯. 社区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年 8 月第一版:1-30
    115.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第 3 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第 247 页
    116. 肖玲. 中国林业发展阶段划分和现阶段特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2003
    117. 俞可平. 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8-21.
    118. [英]亚当?斯密. 国富论[M](第 1 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1~10.
    119. 叶敬忠. 参与、组织、发展:参与式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年,
    168-171.
    120. 于振伟,陈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企业 2003(3)
    121. 颜帅,宁艳杰,何晓琦. 森林认证的三大基础活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7
    122. 雍文涛等. 林业分工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年 6 月.
    123. 姚顺波. 政府采购公益林制度研究[J]. 绿色中国,2004(12B):P24-26
    124. 姚顺波.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25. 曾玉林,王芳琮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48-52.
    126. 曾玉林,宋维明. 林业社会化研究[J]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127. 曾玉林,党凤兰. 退耕还林财政补贴政策的经济学透视,绿色中国,2004(2B)总第 165 期50-53 页
    128. 曾玉林,高岚. 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资源环境策略[J],绿色中国,2005(4B)24-27.
    129. 曾玉林,陈建成:论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方略[J],绿色中国.2005(1B),29-33.
    130.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0:322~326.
    13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N] . 人民日报. 2003 年 9 月 11 日.
    132. 周洪,张晓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2003,(4B)
    133. 张岑晟等. 经济学原理[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47-56.
    134. 张建国,林迎星. 社会林业论[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年 2 月第 1 版:5-20.
    135. 张建国,吴静和著. 现代林业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年 2 月第 2 版:68-75.
    136. 张 璋. 治理:公共行政的新概念[J],公共行政,2000(3).
    137. 张蕾,刘璨等.我国林业主要政策与社区林业发展案例研究[J]. 绿色中国,2004(3B)67-73.
    138. 张蕾.加快生态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绿色中国,2004(2B):11-13.
    139. 张旭昆. 制度系统的结构分析[J]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6).
    140. 张旭昆. 制度的均衡与演化[J] . 经济研究.1993(9)7-10.
    141. 张旭昆.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5)
    142. 张旭昆.制度的实施收益、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J],浙江大学学报,2002(4).
    143. 张大红. 森林使用权证交易制度研究(博士论文),2003.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144. 张大红. 中国林业经济发展问题:基点?视角?途径 .绿色中国(林业经济),2005(1)
    145. 张守攻,朱春全,肖文发等著. 森林可持续经营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年 7月.8-20
    146. 张坤民. 可持续发展论[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78-84
    147. 张帆.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49-250
    148. 张彩虹,戴广翠,张大红. 我国森林资源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02(3).
    149. 张敏新,肖平.政府干预林业的理论支持——政府对林业干预问题的研究之(一)、(二)[J].林业经济问题,1997,(5),(6).
    150.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版 198-200 页
    151. 张秀媚. 浅谈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J],林业经济问题,1999,(5).
    152. 张 三. 工业人工林技术经济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南平:福建林学院,1999.
    153. 张 三. 工业人工林经营理论与实践——发展与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1999(2):31-36
    154. 张春霞等. 闽西社会林业发展研究[J]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7-29.
    155. 周生贤.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 前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年 9 月 16日.
    156. 周生贤.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绿色中国,2004,(2B):4-7.
    157. 周晓峰,蒋敏元. 黑龙江省森林效益的计量、评价及补偿[J].林业科学,1999,35(3).
    158. 庄子银,皱薇. 制度变迁理论的线索与发展[J],财政科学,1995(4)54-55.
    159. Aplet,G.H. et al. Defining Sustainable Forestry. Island Press: The Wilderness Society, Washington. D C 1993.
    160. Alchain, Armen A. and Demesetz. H.,“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 ”Amer.Econ.Rev.62,Dec.1972.
    161. Cheung,S., Contractual Structure and Exclusive Resourc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Apr. 1970.
    162. Coase.R.,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1960
    163. Demsets,H., and Lehn,K.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Causes and Consequence,”J.P.E.,93,1985
    164. Furbotn,E.﹠Pejovich,s.,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Theory: A Survey of Recent Literatur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r,Dec.1972
    165. Gordon,H.,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1954
    166. Knight,F.H.,1964.Risk,Uncertainty,and Profit. New York :Augustus M. Kelly.
    167.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an Fisheries of Portugal,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in Europe. Follow-up reports on 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s on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s in Europe (Ⅱ) :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Europe special report on the follow-up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olutions H1 and H2 of the Helsinki ministerial conference. June,1998,P74
    168. Ngeh Chiambeng Paulinus. Proposed pathway to facilitate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IUFRO Conference on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ugust 1998, P137-139.
    169. North , Douglass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70. Har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Dec. 1968.
    171. Richard P G.and Cordray S M. What Should Forests Sustain? Eight Answers, Journal of Forestry,1991,89(5):31~36.
    172. Schultz,T.W: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68,50(December).
    173. Veblen,T.: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Macmillan, 1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