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最为核心的理念,也是构建现代公司的两大基石,两者的结合使得现代公司的投资者的风险得以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巩固了投资的信心,进而对人类商业文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公司有限责任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充当锐意进取者的保护伞,也可以成为巧取豪夺者的护身符。实践中,公司股东将本应自己承担的市场交易风险,通过公司的独立人格转嫁他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使公司法人制度的经济价值目标和公平价值目标发生严重的偏离。公司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作为公司制度的基础,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为了矫正法律制度在运行中背离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目标而产生的偏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应运而生。
     公司人格否认最早是在英美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判例法规则,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磨炼,该制度已被全世界两大法系所普遍接受,并日臻完善。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以前,尽管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在一些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已初见端倪,并在一些案件中受到法院的支持,但由于缺少高位阶的制定法的统领,难免造成适用上的混乱和不一致。随着05年《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第一次作为制定法规则得以确立,而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主题。
     本文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公司人格否认作为一项衡平规则的基本价值及法理基础,说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在于对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纠正,而非否定。同时,考察了国外公司人格否认的司法适用状况,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着眼于我国公司人格否认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分为四部分,分别为05年《公司法》修订前的规制体系介绍、司法实践的探索及评价、2005年《公司法》的立法成就及评析、公司人格否认案件的类型化分析。
     第三章针对《公司法》第20条和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应当遵循基本原则,对于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行为的判定应当符合构成要件。另外,公司人格否认之诉在管辖法院、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判决的适用效力等方面与一般侵权案件有所不同,需要加以甄别。
引文
1 一般认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是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适用和有益补充,但也有学者指出其实际上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根本否定,而股东有限责任作为有限公司制度的基础和支柱,其价值远远高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见孟勤国、张素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股东有限责任》,载《中国法学》2004 年第三期。
    2 [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32 页。
    3 赵旭东主编:《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第二版,第 8 页。
    4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卷,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514 页。
    5 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论》,载《民商法论丛》第 2 卷,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7 页。
    6 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第二版,第 30 页。
    7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8 页。
    8 张付成:《“公司人格否认”辨析》,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冯建斌:《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辨析》,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9 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6 页。
    10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第 265 页。
    11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67 页。
    12 [英]亨利·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15 页。
    13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01 页。
    14 林诚二:《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8~9 页。
    15 相关参考文献有:朱慈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刘连煜《公司法理论与判决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李建伟,孔娟《论我国确立公司人格制度的可行性》《中国软科学》1998 年 9 月
    16 参见李建伟、孔娟:《论我国立法确立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中国软科学》1998 年第 9 期。
    17 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载《当代法学》2006 年第 5 期,第 3 页。
    18 法复[1994]4 号。
    19 关于资本不足能否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也有学者持否定意见,认为由于资本不足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对资本不足的判断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不同的资本制度下适用情况有别,单独的资本不足因素并不足以成为公司人格否认的充分理由,资本不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现行制度下适用该理论的弊病更大。见徐琼:《资本不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之质疑》,载《政治与法律》2006 年第 3 期。
    20 朱慈蕴:《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载《法律适用》2005 年第三期,第 11 页。
    21 朱慈蕴:《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载《法律适用》2005 年第三期,第 14 页。
    22 参见张民安:《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研究》,载于《法律适用》2003 年第 1 期
    23 见最高人民法院 2003 年 1 月 3 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 号。
    24该征求意见稿第五十条规定,公司的实质股东仅一人,其余股东仅为名义股东或者虚拟股东的,公司的实质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名为公司实为自然人的独资企业,企业主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为一人,在 6 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的,该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第五十一条规定,因下列情形致使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该公司与他公司难以区分,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一)公司的盈利与股东的收益不加区分,致使双方财务帐目不清的;(二)公司与股东的资金混同,并持续地使用同一账户的;(三)公司与股东之间的业务持续地混同,具体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格受同一控制股东支配或者操纵的。
    25 该《条例》于 1999 年 5 月 6 日由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6 参见李建伟《国有独资公司前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6-317 页
    27 谷绍勇:《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引入问题》,中国法院网,2004年3月14日。
    28 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第84页。
    29 参见朱慈蕴:《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 1 卷,法律出版社,1997 年第 1 版
    30 参见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78 页;李建伟,孔娟:《论我国确认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中国软科学》1998 年第 9 期;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中国法学》1995 年第 4 期。
    31 沈四宝、王军、焦津洪:《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5 页。
    32 Robert .B.Thompson: “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 An Empirical Study”, Cornell Law Review ,Vol.76,1991.p.1055.
    33 《公司法》第 64 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4 蒋大兴:《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第 16 页。
    35 参见温建华、彭小红、朱业飞《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务探讨》,经济法网,http://www.cel.cn/show.asp?c_id=372&c_upid=120&c_grade=3&a_id=5665 2006 年 1 月 3 日
    36参见曾浩荣 《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天涯法律网,http://www.hicourt.gov.cn/theory/artilce_list.asp?id=35 2006 年 2 月 3 日
    37 张宗敏:《公司法人格否认中控制股东责任性质之探讨》,载《河北法学》2006 年第 1 期。
    38 参见李国光、王闯《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若干问题》,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民商事审判指导》,2005 年第 2 辑
    39 钱卫清:《公司诉讼——司法救济方式》,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34 页。
    40美国特拉华州的公司法运作无疑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而与特拉华州的公司法相得益彰的就是特拉华州的大法官法院。该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廉·T·爱伦无疑是当代著名的法官之一,正是他以及他主持下的规模并不起眼的特拉华州的大法官法院,创造了一项奇迹;小小特拉华州的一个地方法院,竟也能引起世人如此广泛的关注,它在公司案件审理方面的声誉,甚至已经远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之上!它所强调严格法官遴选程序,集中审理公司案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1、 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 江平、李国光主编《最新公司法条文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 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 孔祥俊《公司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5、赵旭东主编《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6、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美]R.W.汉密尔顿著,刘俊海、徐海燕点评 《公司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刘俊海著《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9、 胡果威著《美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朱伟一著《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1、 沈四宝、王军、焦津洪著《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2、[韩]李哲松著《韩国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张民安著《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童兆洪主编《公司法理与实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5、钱卫清著《公司诉讼——司法救济方式》,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6、丁巧仁主编《公司法案件判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7、徐兆唐、朱有彬主编《公司法案例评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版。
    18、张劲晗主编《商事案件法律适用与审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张新文主编《公司法实务与案例评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20、刘连煜著《公司法理论与判决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奚晓明主编《中国民商审判》,法律出版社,2003、2004年版第2—5集。
    22、江苏高院主编《审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辑。
    23、北京高院主编《审判前沿》(新类型案件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6集。
    24、赵永红、刘东根编《中国公司律师》,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年版。
    25、贺宝健、王克先主编《最新律师实务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梁慧星编《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下卷,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30、施天涛著《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31、周友苏著《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2、[英]亨利·梅因著《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
    33、林诚二著《民法理论与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梁书文、回沪明、杨振山著《民法通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35、Robert .B.Thompson: “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 An Empirical Study”, Cornell Law Review
    36、杨一平著《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二、论文类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诉讼程序》,《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条件》,《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
    3、朱慈蕴《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价值取向》,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
    1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王利明《公司法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政法论坛》,1994年第
    3期。
    5、任尔昕《我国法人制度之批判》,《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6、朱勇《揭开公司面纱规则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月刊。
    7、沈四宝、丁丁《揭开公司面纱规则的借鉴意义》,载《法制日报》,2004 年1月。
    8、南振兴、郭登科《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法学研究》,1997年第2期。
    9、谷绍勇《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引入问题》,人民法院网,2004年3月14日。
    10、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衡平性》,《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1、李焦、黄金波《关联交易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研究》,中国法院网。2003年10月28日。
    12、罗培新《揭开特拉华州“公司法神话”的面纱》,《中外法学》,第16卷第1期,2004年1月。
    13、叶建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之应用》,《人民司法》,2004年第3期。
    14、贾鹏民《论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人民法院网,2005年3月7日。
    15、陈现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述评》,《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3期。
    16、李仁军《公司股东仅为夫妻两人时——如何界定公司性质》,《人民法院报》,2002年3月6日。
    17、尹田《论法人的权利能力》,《法制与社会进步》,2003年第1期。
    18、刘冰泉《公司诉讼问题研究》,中国法院网。2003年6月16日。
    19、虞政平《质疑公司人格否认之说》,《人民法院报》,2003年6月9日。
    20、陈燕俐、贺振遥《引进揭穿公司面纱制度的思考》,中国法院网,2003年6月11日。
    21、贾鹏民《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国外审判适用之比较研究》,中国法院网,2006年4月
    22、王旭刚《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构建》,《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6.NO.1。
    23、李勤模《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中国法院网,2004年10月29日。
    24、刘惠明《日本公司法上的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及其适用》,《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25、胡光志《公司人格否定与公司人格扩张》,《现代法学》1998年第四期。
    26、潘华山《公司法人人格的滥用及其否认》,《法学》1998年第三期。
    27、孟勤国、张素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股东有限责任》,《中国法学》,2004年第三期。
    28、蔡立东:《公司人格否认论》,载《民商法论丛》第 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9、张付成:《“公司人格否认”辨析》,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0、冯建斌:《股东有限责任排除适用与公司法人格否认辨析》,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31、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载《当代法学》2006 年第5 期。
    32、徐琼:《资本不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之质疑》,载《政治与法律》2006 年第 3 期。
    33、朱慈蕴:《我国〈公司法〉应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载《法律适用》2005 年第三期。
    34、李建伟,孔娟:《论我国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中国软科学》1998 年第 9 期。
    35、范健,赵敏:《论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中国法学》1995 年第4 期。
    36、蒋大兴:《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 年第 6 期。
    37、张宗敏:《公司法人格否认中控制股东责任性质之探讨》,载《河北法学》2006 年第 1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