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政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所谓政治认同,是指生活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特定利益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作为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实践的联结,政治认同对于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既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又面临着政治、经济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复杂矛盾,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公民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当代中国能否顺利推行政治改革,能否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因此,大力推进公民政治认同建设,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就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成为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我国公民在治理绩效认同、制度规则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等方面取得积极变化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认同消解、虚假认同、危机性认同甚至不认同等问题。当前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而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宏观影响因素,而利益结构的分化、政治文化的分化变迁、制度规范的缺陷以及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等则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微观影响因素。面对当前公民政治认同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认同。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社会公正这一基本价值理念,以社会公正为诉求,围绕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具体而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快经济建设,奠定政治认同的经济绩效基础;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夯实政治认同的制度规范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强化公民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提升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只有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顺利推进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建设,才能不断坚定公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公民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公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Politic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listic subject in modern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is so-called political identity is a kind of emotional and conscious sense of belonging that social members who in a certain political system have, and a kind of practice based on specific interests which social members actively support and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As a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members and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ident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social members and political system.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plex contradiction caused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civil political identity has been increasingly emerg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whether contemporary China is able to push forward political reform and whether contemporary China will realize political stability depends on that whether Chinese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could be really solved in a certain sense. Therefore, it is a major issu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i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political mission and ruling subject for the CCP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new perio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realize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social harmon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have changed rapidly. And citizen has proposing their identity of governance performance, institutional rules and ideology positively, meanwhile, they are faced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which include identity dissolution, false conformity, critical identity and even disagreemen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factors which caused the problem of the citizen's identity. In my opinion, the macro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 micro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est structur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ransi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the defects of system criterion, the political quality of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and so on. Facing these problems, we have to take effective strategy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ty continuously, from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construct the citizen's political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we should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identity an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ush forward it, in doing so, we ought to adhere to and appeal to social justice which is the basic value idea and follow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litical identity. More specifically,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speed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s to lay a foundation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to tamp the foundation of system criterion,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reinforcing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o improve the citizen's political quality. When these four aspects have been thoroughly intertwined as a mutually supportive unified structure, they will help us smoothly push forward the politic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consolidate the belief in Marxism and Socialism, reinforce the confidence to the CCP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y will enhance community cohesion and centripetal force to lay a solid 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引文
①胡锦涛.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
    ②吕元礼.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3):44.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7.
    ②转引自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62.
    ①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8,210.
    ③[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①[英]弗兰克·帕金.马克斯·韦伯[M].刘东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3.
    ②[美]李普塞特.政治入: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③[法]让一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
    ④[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①吕元礼.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3):44.
    ②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91.
    ③李素华.政治认同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19-20.
    ④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
    ⑤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98.
    ⑥张友渔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⑦王宗礼.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①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60.
    ②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110-111
    ③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7-28.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Dl.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52-57.
    ⑤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8-32.
    ⑥周若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5-7.
    ⑦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73.
    ⑧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3.
    ⑨张立占.论政治认同的来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10):25-28.
    ⑩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的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1.
    11方旭光.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及资源整合[J].思想理论教育.2007,(1):54.
    ①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8.
    ②程波辉.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J].铜仁学院学院.2007,(3):1-3.
    ③参见马宝成.有效性: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政绩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2,(5):52;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
    “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1.
    ④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的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23.
    ⑤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32.
    ⑥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6.
    ⑦彭庆军.现代政治认同与和谐社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5):24.
    ⑧黄一洪.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1):44-47.
    ⑨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⑩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140.
    ①参见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75-92.
    ②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39.
    ③参见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27-129.
    ④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的研究[J].求实.2008,(2):62.
    ⑤孔德永.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变化的原因初探[J].理论与改革.2009,(4):14-17.
    ⑥丁忠甫.论政治认同何以必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9):29-32.
    ⑦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的研究[J].求实.2008,(2):63.
    ⑧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92.
    ⑨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87.
    ⑩李春明.政治输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建设[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2):117-124.
    ①参见吕元礼.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3):45-47.
    ②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113.
    ③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的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93-94.
    ④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134.
    ⑤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的研究[J].求实.2008,(2):63.
    ①于建嵘.政治认同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EB/OL].选举与治理网,2006-12-17.
    ②彭正德.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政治认同:类型、基础与影响因素[J].兰州学刊.2007,(3):79-83.
    ①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缩印本)[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870.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0.
    ①参见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
    Richard Jenkms.Social Ident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4.p.4.
    ③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16-17.
    ④转引自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⑤转引自工波.政治认同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13.
    ⑥[德]尤尔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①[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7.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
    ③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④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1999:7.
    ⑤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5..
    ⑥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26-29.
    ⑦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①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90,535.
    ②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8-11.
    ③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10.
    ④《论语·颜渊》
    ①[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65.
    ②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1.
    ③转引自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
    ④转引自王邦佐.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2.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⑥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
    ①列宁文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0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
    ③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
    ④谢庆奎.政治释义——关于政治涵义的再讨论[J].新视野.2001,(4):41.
    ⑤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⑥转引自李元书.什么是政治——政治涵义的再探讨[J].学习与探索.1997,(5):79.
    ①[英]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等译.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
    ②[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6.
    ③[英]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66.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8-139.
    ⑤[美]拉彼德,[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6.
    ⑥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18.
    ①张友渔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②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18-19.
    ③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16-17.
    ④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91.
    ⑤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19-20.
    ⑥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4-245.
    ⑦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16.
    ⑧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5):1.
    ⑨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79.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③关于“政治人”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政治人是指所有生活在现实政治社会中的人;狭义的政治人是指那些真正成为现实政治基础的公民及公民中那些对政治更有兴趣和更有权力的人。人总要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但人并不必然要进入政治关系中,可能由于政治制度不发达会限定某些人作为政治人的功能的发挥,也可能由于即使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并不必然去享用属于他们的政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人属于非政治阶层。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国家,并非所有人都与政治真正发生关联并参与政治生活,都存在一个政治冷漠群体或无政治阶层。(参见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4-6.)本文是在广义上使用“政治人”,即指所有生活在现实政治社会中的人或处于一定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公民。
    ①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82.
    ①张友渔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②王宗礼.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64.
    ③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18-22.
    ④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60.
    ⑤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79-81.
    ⑥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7-28.
    ①[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1卷)[M].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3.
    ②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113.
    ①张友渔等.政法辞书[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944.
    ②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6.
    ①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42.
    ②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7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Barker Chris.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0. p.166.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②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0.
    ③[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7-50.
    ①亨廷顿指出:“把合法性建立在政绩基础之上的努力产生了可以被称作政绩困局的东西”,“由于它们的合法性是建立在政绩的标准之上,威权政权如果不能有好的政绩,将失去合法性,如果政绩好了,也将失去合法性。”参见[美]塞缪尔·享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9.据此笔者认为,所谓合法性的“政绩困局”,是指政治统治者把自己的合法性仅仅建立在政绩基础之上所导致的政权合法性逐步丧失的现象。
    ②[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225-226.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③参见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5):109.
    ④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l.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⑤[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⑥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75.
    ①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Gabriel A. Almond, GBingham Powell, JRr. Robert J. Mundt. Comparative Politic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6.p.46.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19.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9-113.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445.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①方朝辉.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5):92.
    ②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0.
    ②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8.
    ③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86.
    ①王楷模.试论公民民主意识的培育[N].光明日报,2002-08-19.
    ①黄稻,刘海亮.社会主义公民意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39.
    ②周敏凯.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与面临的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
    *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Vol.1.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pp.214-215.
    ②参见[美]D·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17-318.
    ③转引自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55.
    ④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0.
    ①转引自张建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97.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7.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①胡建,刘惠.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流变及其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2):8.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③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34-36.
    ①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
    ②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9-10.
    ③王永贵.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
    ①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①参见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l.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5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4.
    ⑤参见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9,(12):77-82.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8.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9.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7.
    S. M. Lipset.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53(March 1959),p.86.
    ④[美]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2.
    ⑤[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
    ①[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马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84.
    ②[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06.
    ③关于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学说的理论范式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胡伟先生认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学说应归于规范理论的范畴,以与经验主义理论相区别。(参见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6,(1).)而陈炳辉先生则认为,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是规范与经验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一种单纯的规范理论。(参见陈炳辉.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兼与胡伟同志商榷[J].政治学研究.1998,(2).)对此,笔者比较倾向于胡伟先生的观点。正如胡伟先生所指出,判断某一思想家是属于规范流派还是经验流派,关键是要看其总的思维取向和理论建树。哈贝马斯在合法性理论上的贡献并不在于经验方面,而恰恰是对经验主义理论的批判和向规范主义的回归,且他对于合法性概念的“重建”,也主要是重新确立合法性的价值基础或者说政治哲学。虽然哈贝马斯有着很高的理论抱负,试图把哲学与经验科学融会贯通。但就其合法性理论来看,他并没有能够建构一种超越规范和经验的理论体系,而是留着形而上学的烙印。因此,总的来看,哈贝马斯的合法性理论带有浓厚的规范主义色彩。
    ④[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马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86.
    ⑤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教学与研究.2002,(3):67.
    ⑥[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
    ②[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7-78.
    ③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4.
    ④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①所谓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在现代政治理论中,国家是由集领土、主权、人口于一体的国家共同体和集组织、权力、制度于一体的国家政权系统结合而成一体的,通常被称为“民族国家”。
    ②参见[加]h正民等.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M].陈城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2.
    ③江宜桦教授认为,公民之所以认同一个国家,是因为其找到了认同的标的或对象,包括“族群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由此,国家认同可以在概念上化约成“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三个主要层面来讨论。其中,“族群认同”指的是一个人由于客观的血缘连带或主观认定的族裔身份而对特定族群产生的一体感;“文化认同”指的是一群人由于分享了共同的历史传统、习俗规范以及无数的集体记忆,从而形成对某一共同体的归属感;“制度认同”指的是一个人基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所肯定而产生的政治性认同。参见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5-17.
    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0.
    ②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92.
    ③参见应奇.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54-270.
    ④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22
    ⑤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4):50.
    ①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24.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78.
    ②所谓历时性分析,它是一种跨时间段的观察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研究方法。进行历时性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一个时期内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它有利于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动态了解。参见[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00.
    ①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
    ②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5.
    ③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5-79.
    ④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5):4.
    ⑤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7.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②以上数据参见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0-91,165-166,182-183.
    ③[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5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3.
    ①参见彭正德.土改中的诉苦:农民政治认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J].中共党史研究.2009,(6):112-120.
    ①石仲泉.“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八十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3):14.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09.
    ③以上数据参见朱宗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92-193.
    ①朱宗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25.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14.
    ②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25-326.
    ③“来日合法性”是指统治者在未来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参见[美]塞缪尔·享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77.
    ④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5):6.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5.
    ②刘泽华.我在“文革”中的思想历程[J].炎黄春秋.2011,(9).
    ③对于改革开放以前党的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前,中国共产党主要凭借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培育民众的认同感以凝聚人心,从而控制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参见朱成君.“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J].攀登.2003,(5):6.
    ①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34.
    ②萧廷中.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2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131.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1,312,194-195.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①戴维·伊斯顿是第一个用系统理论分析政治体系的政治学家,他创造了政治分析的系统研究途径并用“输入”“输出”来描述政治过程。所谓政治输入是指来自体系外部的对政治体系的要求和支持;所谓政治输出是指政治体系在资源提取与分配、人类的行为管制及象征方面的实际作为。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②关于政治体系的治理绩效的这三种分类,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张力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79-486.
    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②转引自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255-256.
    ③参见黄志坚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340-345.
    ④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它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中文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合作执行,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次,对全国2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个居(村)民委员会,10000户家庭中的个人进行调查。通过科学、系统、持续地收集关于中国人工作、生活、行为、观念、态度的数据,揭示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与趋势。
    ⑤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的重要指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0.59以上为贫困,0.5-0.59为温饱,0.4-0.49为小康,0.3-0.39为富裕,低于0.3为非常富裕。
    ⑥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5.
    ①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1-68.
    ①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3-225.
    ②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25-226.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4.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4,286,313.
    ②此次调查是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稳定形势跟踪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就居民社会心态及其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在全国6个城市(上海、哈尔滨、贵阳、银川、厦门、商丘)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等距抽样方法(PPS),问卷发放委托国家统计局城镇调查总队协助完成,共发放问卷2001份,有效回收2001份。
    ③参见汝信等.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
    ①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3-95.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84.
    ①以上数据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31-136.
    ①参见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5):35.
    ②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3.
    ③汝信等.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2.
    ①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6.
    ①张明军等.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49.
    ①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即“国际透明组织”,简称TI,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国际性的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的民间组织。它于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成立了分会,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
    ②腐败感觉指数(CPI)是按将序排列的,得分越低表明腐败程度越严重。其中,CPI在10-8.0之间,说明很廉洁:在8.0-5.0之间,说明比较廉洁,腐败轻微;在5.0-2.5之间,说明腐败严重;在2.5-0之间,说明腐败现象泛滥。
    ③倪星,王立京.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J].江汉论坛.2003,(10):20.
    ④参见王传利.1990年至1999年全国社会的腐败频率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1,(1):49-53.
    ⑤黄宗良,书屋论政——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及其变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9.
    ①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3.
    ②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6.
    ①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48.
    ②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7.
    ③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求是.2005,(1):7.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27.
    ②截止三季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失业率4.3%[EB/OL].http://www.chiranews.com/cj/cj-gnci/news 2009/1O-23/1926812.shtml
    ③杨宜勇,刘婉.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原因及问题[J].经济纵横.2007,(3):26.
    ④郑杭生.克服城乡二元结构,重建老百姓社会信任[N].中国教育报,2006-03-10.
    ①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②参见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12.
    ③参见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27,33,66.
    ④宋国力等.黑龙江城市青年思想道德文化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1999,(9):41.
    ⑤张建文.云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1,(3):85.
    ①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89-91.
    ②2006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6-06-03.
    ③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3.
    ④参见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98-104.
    ⑤参见黄志坚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349.
    ①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6-47.
    ②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9-210.
    ③2009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1485/200907/49456.html
    ①以上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42.
    ②王小鲁.危险的贫富差距:警惕权利缺失形成“新底层社会”[N].南方都市报,2010-05-16.
    ③以上数据参见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20-126.
    ①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51.
    ②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52-154.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3.
    ①石瑞勇.“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J].社会科学家.2010,(8):63.
    ①以上数据参见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518-519.
    ②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1.
    ①赵小力.改进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制度[J].中国改革.2008,(3):69-70.
    ②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6.
    ③盛正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若干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6):51.
    ④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②单光鼐等.中国青年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449.
    ③参见黄志坚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428-429.
    ④孙嘉明.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24.
    ⑤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91.
    ⑥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7.
    ①宋国力等.黑龙江城市青年思想道德文化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1999,(9):41.
    ②参见吴强等.2001年上海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政治教育.2001,,(6):25-28;杨苏等.1997年上海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政治教育.1997,(8):4-8.
    ③张华.1996—2001:山东青年政治态度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2,(4):46.
    ④邱吉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现状分析及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1,(3):29.
    ①转引自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纵横谈(2008)[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359-360.
    ②于昆.社会变革、观念多元与价值认同——基于东北地区青年政治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7):58.
    ③David Miler.Citizenship and Pluralism.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III.pp.432-450.
    ③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86-187.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21.
    ②龚竞异等.关于高校师生“四信”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8.
    ①侯惠勤等.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15.
    ①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91.
    David Harrison.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Aca&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1988,p.56.
    ③参见范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66,189.
    ①参见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375-376.
    ②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8.
    ③参见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32-433.
    ④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32-37.
    ⑤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2):168-173
    ⑥童星,文军.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开放时代.2000,(8):12-15.
    ①袁方等.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31.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93.
    ①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9.
    参见贺善侃.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34.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3.
    ③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3-06.
    ①参见[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58-159.
    ②陈章龙等.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
    ①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56.
    ②石瑞勇.“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J].社会科学家.2010,(8):63.
    ③马建中.政治稳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2.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①关于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参见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J].国外社会科学.1999,(3):34-36;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14.
    M. Waters. Globalization. London:Routledge, 1995.p.3.
    Ulirich Beck.What is Globalization? London: Polity Press.2000.
    ④杨雪冬,王列.热话题与冷思考(七)——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5.
    ⑤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14.
    ⑥[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50.
    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⑧和平等.全球化与国际政治[M].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2008:1.
    ⑨叶江.论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1998,(1):12-15.
    ⑩钟亚平.“关于全球化问题”理论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0(4):30.
    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全球化研究中心.全球化:时代的标识——国外著名学者、政要论全球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59.
    Immaneul 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system.New York:Academics Press,1974.
    ③参见[美]阿里夫·德里克.全球性的形成与激进政见[A].王宁等.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2.
    L. Sklair. The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Gregory Albo. The world economy, market imperatives and alternatives. In Monthly Review, vol. 12.1996, p.16.
    ⑥纪玉祥.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兼及考察全球化的方法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17.
    ⑦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8.
    ⑧转引自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59.
    ⑨转引自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6):53.
    1 Roland Robertson.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Sage, 1992.
    4 Mike Featherston.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7.1990.
    ③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6):55
    ①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83.
    ②所谓“超国家政治认同”,是指一种基于全球化“整合”意义上的超越国家的政治认同,认同目标从国家转向了世界性运动、国际组织等。所谓“亚国家政治认同”,是指一种基于全球“碎裂”意义上的分裂国家的政治认同,认同目标从国家转向了单个民族文化(族性)认同或群体身份问题。参见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81-82.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迪·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
    ④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6-7.
    ⑤转引自管克江.调查:全球7亿人想移民[N].环球时报.2009-11-5.
    ①李丽红.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四川的起源和发展[A].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四辑[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50.
    ②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0.
    ①“期望革命”是西方学者研究政治不稳定原因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亨廷顿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之初,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而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提出的过于趋前、诱人的发展前景;现代传媒的宣传导向:贫富不均导致的社会攀比心理等。期望增长只有同经济增长同步趋进,才能实现社会满足。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于是,公众期望的普遍挫折感将可能爆发一场社会范围内“不满的革命”,形成政治骚动的社会氛围。
    ②转引自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62.
    ①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112-114.
    ②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0.
    ①参见戴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60.
    ②李欣欣.改革三十年:中国基尼系数高于大多数国家[EB/OL].中国新闻网,2008-02-21.
    ③彭劲松.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6.
    ①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58.
    ②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25.
    ③何卓文.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5,(2):10.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9.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4.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④王铁等.改革与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学习与实践.2005,(12):11-16.
    ①[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②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
    ①尹学朋,王安平.论社会变革中我国政治文化演进的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1):26-27.
    ①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6.
    1 Rod Hague, Martin Harrop and Shaun,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Anlntroduction.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2.p.lll.
    ①辛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N].北京日报,2011-07-24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
    ①厉有国.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119.
    ①申其辉,卢凌燕.“三农”相关制度变迁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及原因[J].云南社会科学,2007,(3):69.
    ②应德平.建构权力防火墙: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86.
    ③孙正娟.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11):101-105.
    ④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2.
    ②参见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41.
    ①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中,在对公民政治认知模式的分析时提出四个标准:公民对政府影响程度的认识、公民的政治意识、公民掌握的政治信息及公民对政治争议和问题做出选择或接受的愿意程度。据此,笔者对我国公民政治认知的分析,将从政府的影响、政治意识、政治信息等三方面进行。参见[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杰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1-91.
    ②[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9-80.
    ①“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年度调查”对受访公民的政治效能感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整体受访人的平均分是-1.5,说明受访人的政治效能感还比较弱。参见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5-209.
    ②[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86-87.
    ③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4.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5.
    ②梁丽萍.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0.
    ①[美]塞谬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
    ②牛磊.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发展[J].齐鲁学刊.2008,(1):94.
    ①此部分关于社会公正的涵义及其在公民政治认同中的作用,参见拙文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5):107-109: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维度[J].齐鲁学刊.2009,(6):96-97.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3.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③张康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实现公正[J].教学与研究.2006,(2):14.
    ①[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56.
    ②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69.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24-125.
    ①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70.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1,312,194.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③[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
    ④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⑤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43.
    ①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34.
    ①王淑军.“第三次分配”推进时机成熟[N].人民日报.2009-05-18.
    ①参见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4-67.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30.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55.
    ②张明军等.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49.
    ①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23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③关于加强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体系的具体对策,参见朱晓鸣等.当代中国政治监督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J].东南学术.2008,(2):62-64.
    ①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82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①陈国权.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整合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9,(3):51.
    ①刘建军等.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83.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7.
    ②王长江.正确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和方向[N].人民日报,2003-02-25.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9.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③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1-12.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33.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3.
    ③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9.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0.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
    ④参见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87-288.
    ⑤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53.
    ①王红光.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99-100.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82.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9.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5.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③丁志刚.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57.
    ④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42.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①[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58.
    ②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8.319.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④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7.
    ①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途径,参见拙文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140.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7.
    ①李长春.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8-22.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84.
    ③转引自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1.
    ①参见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3-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72.
    ②李斌.意识形态工作创新论[J].前沿.2009,(11):38.
    ③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
    ①参见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243.
    ②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8,(2):18-19.
    ③参见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79.
    ④参见李斌.论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的政治社会化[J].求实.2004,(6):29.
    ①参见[美]戴维·伊斯顿.儿童的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与概念的接受[J].国外政治学.1985,(2).
    ②构建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政治文化、政党、政府、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传媒等宏观方面,营造一个良性的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治理环境:二是在微观上建构一个宽广且行之有效的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具体治理模式。本文对公民政治社会化机制的探讨主要是从微观方面进行的。
    ③李俊.论社会变革中的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7,(3):40.
    ①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0-81.
    ①[美]加里布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
    ①青岛理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06,(1):67.
    ②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J].甘肃社会科学.2000,(5):35.
    ①[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4.
    ②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0.
    ③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641.
    ④[英]柏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7.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14.
    ⑥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8,(2):22.
    ①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4,256.
    ②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250.
    ③邓如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26.
    ①[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
    ②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5):108.
    ③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5.
    ①参见王利平.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J].炎黄春秋.2010,(2):10-12.
    ②参见2005“质疑改革年”?[J].招商周刊.2005,(52):11-12.
    ③余源培.以共识、共通、共容、共享引领社会管理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9.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6.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7.列宁选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文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1.毛泽东选集(第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江泽民文选(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29.
    15.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3-06.
    16.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1-12.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2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2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2.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4.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6.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9.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王邦佐.政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4.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6.王宗礼等.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17.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8.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9.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0.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1.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2.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4.黄稻,刘海亮.社会主义公民意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5.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6.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7.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应奇.当代政治哲学名著导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9.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0.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1.朱宗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2.周作翰,梁亚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3.萧廷中.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2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34.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35.黄志坚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36.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7.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8.沈明明等.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9.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0.汝信等.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1.张明军等.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2.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3.黄宗良.书屋论政——苏联模式政治体制及其变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5.李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46.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7.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8.单光鼐等.中国青年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9.孙嘉明.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0.范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
    51.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52.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53.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4.袁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55.温敬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6.贺善侃.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7.陈章龙等.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8.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9.马建中.政治稳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0.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1.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2.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3.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5.彭劲松.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66.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7.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9.应德平.建构权力防火墙: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70.苏崇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1.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7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3.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75.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76.刘建军等.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77.李铁映.论民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8.丁志刚.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9.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0.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8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79.
    8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3.邓如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84.张友渔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8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德]尤尔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6.[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7.[英]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等译.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英]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美]拉彼德,[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1卷)[M].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2.[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3.[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1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6.[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7.[美]塞缪尔·享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8.[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9.[美]D·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1.[美]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2.[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3.[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M].马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4.[加]卜正民等.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M].陈城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25.[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6.[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张力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7.[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8.[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倪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9.[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迪·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1.[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32.[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3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58.
    34.[英]柏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吕元礼.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J].社会主义研究.1996,(3).
    2.谢庆奎.政治释义——关于政治涵义的再讨论[J].新视野.2001,(4).
    3.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1996,(4).
    4.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12).
    5.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5).
    6.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J].政治学研究.2006,(3).
    7.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J].理论探索.2009,(5).
    8.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方朝辉.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10.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1.周敏凯.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认同的主要内容与面临的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2.胡建,刘惠.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流变及其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2).
    13.王永贵.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14.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5.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J].学术月刊.1999,(12).
    16.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教学与研究.2002,(3).
    17.何平立.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江淮论坛.2008,(4).
    18.彭正德.土改中的诉苦:农民政治认同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以湖南省體陵县为个案[J].中共党史研究.2009,(6).
    19.张健.合法性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5).
    20.朱成君.“三个代表”与政治文明:政治合法性的两个支点[J].攀登.2003,(5).
    21.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
    22.倪星,王立京.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J].江汉论坛.2003,(10).
    23.王传利.1990年至1999年全国社会的腐败频率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1,(1).
    24.宋国力等.黑龙江城市青年思想道德文化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1999,(9).
    25.张建文.云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1,(3).
    26.王景花.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2000,(11).
    27.石瑞勇.“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剖析与制度应对[J].社会科学家.2010,(8).
    28.赵小力.改进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制度[J].中国改革.2008,(3).
    29.盛正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若干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5,(6).
    30.张华.1996—2001:山东青年政治态度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2,(4).
    31.邱吉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现状分析及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1,(3).
    32.于昆.社会变革、观念多元与价值认同——基于东北地区青年政治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33.侯惠勤等.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J].淮阴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34.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35.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0,(2).
    36.童星,文军.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开放时代.2000,(8).
    37.杨雪冬等.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
    38.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
    39.叶江.论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1998,(1).
    40.纪玉祥.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
    41.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6).
    42.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2).
    43.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44.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45.何卓文.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46.王铁等.改革与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学习与实践.2005,(12).
    47.申其辉,卢凌燕.“三农”相关制度变迁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及原因[J].云南社会科学.2007,(3).
    48.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
    49.孙正娟.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5,(11).
    50.梁丽萍.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1.牛磊.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发展[J].齐鲁学刊.2008,(1).
    52.张康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实现公正[J].教学与研究.2006,(2).
    53.陈国权.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整合优化[J].社会主义研究.1999,(3).
    54.胡建.公民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
    55.李斌.意识形态工作创新论[J].前沿.2009,(11).
    56.青岛理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2006,(1).
    57.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8,(2).
    58.李斌.论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的政治社会化[J].求实.2004,(6).
    59.李俊.论社会变革中的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7,(3).
    60.王宗礼.论政治社会化及其功能发挥[J].甘肃社会科学.2000,(5).
    61.王波.政治认同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
    62.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63.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64.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65.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
    66.戴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67.王红光.政治权威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 Richard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4.
    2. Barker Chris. Culture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
    3. Gabriel A. Almond, GBingham Powell, JRr. Robert J. Mundt. Comparative Politics:A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4.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5. S. M. Lipset.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Americ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53(March 1959).
    7. M. Waters. Globalization. London:Routledge, 1995.
    8. Ulirich Beck.What is Globalization? London:Polity Press, 2000.
    9. Immaneul Wallerstein. The Moderrn World-system. New York:Academics Press,1974.
    10. L. Sklair. The Sociology of the Globat System.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Gregory Albo. The world economy, market imperatives and alternatives. In Monthly Review, vol.12.1996.
    12. Roland Robertson. 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Sage, 1992.
    13. Mike Featherston.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7, 1990.
    14. Rod Hague, Martin Harrop and Shaun.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