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吸收艾尔曼研究学术史的旨在打通思想史与社会史的方法,但为了弥补其“思想”缺位的弱点,特以刘师培在近代转型期的经学为题,将他放在仪征刘氏宗族关于左传学的研究环境中,分析刘师培经学转变的内在原因和契机。如果说在刘氏前三代代表了朴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这一时期儒学内部关于经书的研究集中在企图恢复汉代旧疏,表面上只是旧疏的恢复与研究,实际上儒家历来对现实的不满,促使他们以复古为号召,复兴原来已有的传统,这对儒家士大夫具有莫名的号召力,因为在他们看来,儒家的风俗和教化在儒学的盛世——两汉时期处于最为辉煌的时期,而返观现实,人心不古,儒家的教化地位世风日下。恢复汉世旧疏具有非凡的魅力,也是他们的使命,以礼代理是汉学家们再使风俗淳的法宝。而汉学如日中天的社会原因是由于江南地区的出版业、藏书楼、书院、商业的发展、官方与商人的学术赞助、学人之间的交流等因素。
     而到了刘师培和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江浙朴学发达的因素已不复存在,晚清之内忧外患,不仅使儒学地位一落千丈。虽然统治阶级这时仍然强调尊孔崇儒,坚持中体西用,但在实践中,则是对“用”日益重视,其内容也逐渐丰富,从实用技术到兼顾学理,由西艺发展到西政,甚至出现了以“用”压“体”的趋势,在学校中,讲授西学的课程则有大幅度增加。教育、考试体制的变革,对于人们知识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很强的导向作用。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传统学术特别是一家独尊的儒学,自道咸以来渐成衰象。
     刘师培引入西方哲学、社会学以重新研究中学,开创了中西学互补、贯通的趋向,但他反对鄙视中学的浅薄之见。刘师培阐述古学时,更注重与西理会通,借“西学以证明中学”。
     刘师培出身于江苏经学世家,中国传统学术自小对其影响极大。正因为他从经学入门,所以才有可能在近代西学大举进入中国以后,使他视野为之一新,在创立新的学术体系方面收获巨大。
     刘师培使“新史学”在继承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的继承上,又融合中西学术于一体,创立了近代史学的学术规范。王国维则不仅继承了国粹学派刘师培等人所开创的对中学的观念,而且通过王国维本人的学术成就,我们可以接触清学乃至整个传统学术,其成就已构成了现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借鉴西方现代学术理念,从一定程度上重塑和改造了中国固有之学,在学术现代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他以治经的方法以治史兼考订文献,虽继承了刘师培等人的成就而又能成其大,主张在未能对古代传说证伪以前,必先信其为真,表面上看来,这与顾颉刚提出的未能对传说证伪以前,不能信其为真的观点似乎完全相对,但二者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理性则一。王国维信古的学术渊源来自清学正统派。
     刘师培和王国维对清代考据学既继承而又借鉴西方学术的规范对现代学术有开创之功却不能抹杀,中西学术规范的融合创造性地把清代考据学转换成现代学术之规范,其后胡适等人的学术研究都是在这一理路基础上的继续。
The article uses the ways of combining the history of thinking with the history of society by Alman, but the topic selects the classic school of Liu-shih-pei by his changes in modern times and places it in the background of Zuanzhuan school of his famil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Alman' s Shortcoming for being absent of thinking , so does can explore the inherient reasons and motives of Liu-shih-pei' s classica. If the three generations before Liu' s family was good at the traditional sinology, but these achievements was being owing to the rise of Confuscian intellectualism.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udy for the Confucian centered on the restoration to the old annotation of Han dynasty, why they did this? In fact , because schloars was not pleased to the reality, so they ran for ancient styles and tradition, especially Han Dynasty ,at that time the tradition of Confucian was prosperous , whereas the reality was bad and the customs got declined. Why the Sionology came into its prevailing 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private schooling, trades ,academic patronage of officals and trademe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cholars.
     But during the period of Liu-shih-pei and Wangguowei, the elements that Sinology of Jiangzhe come on to no longer existed by the inner disorder and invasion , so Confucian got declined. Although the ruler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onfucian and adhered to the Chinese learning and western learing for use, but in reality they gradual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use, such as applied technology, the theories, Western arts and western politics, so the texts of Western learning added to more in school. The reforms of education and testing systems changed the peoples' structure of their Knowledge. The Confucian of alone gradually declined.
     Liu-shih-pei restudied the Chinese learing by the western philosphy, soicology and leaded into an incliantion of transfixion and give-and-take between the Chinese learning and western ones. When he explained the Chinese ancient learning, h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western theories and made assertions by the western learning.
     Liu-shih-pei was born the family of Classics scolarship in Jiangsu, the tradional learning gave his instructions, and when the western learning came into China , he often undestood the new meaning and set up a series new systems of learning.
     Liu-shih-pei made New Hisyory based on Zhangxuecheng' s histo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western academic into the modern paradigium of modern . Wangguowei not only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Liu-shih-pei but also the scolars of Qing dynasty. His academic concentrated the real and true meaning of Academic minds, that is , made reforms of the Chinese Academic and became the components of the modern ones and he states that when we asserted that old statements of old were not fase we only thought it truly and this viewpoint was not same as Guxiegang' s but the one their logic being. Wang's being believing in the old ones came from the true school of Qing school.
     The inventing minds of what Liu-shih-pei and Wangguowei inherited Qing's testaments and drawing in the western learing was not neglected. Their thinkings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taments into the modern paradigium of academic made much effect to Hushi and the others.
引文
[1]梁启超:《子墨子学说》,收入氏著《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专集之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页1。
    [1]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页241。
    [2]刘师培《攘书》,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8-9。
    [3]同上,页11。
    [1]《攘书·苗黎篇》,页18。
    [2]史华兹(Benjamin l.Schwartz)著、程刚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第一章《上古期文化取向:论点与推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页276。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页276。
    [1]刘光汉:《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国粹学报》第11期,1905年12月。
    [2]刘师培:《孙兰传》,《国粹学报》第9期,1905年10月。
    [3]刘师培:《颜李二先生传》,《国粹学报》第12期。
    [4]刘师培:《攘书·胡史篇》。
    [5]刘师培:《中国民约精义》卷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593。
    [1]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当代》(台北)116期,1995年。
    [2]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3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页523-524。
    [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页14。
    [4]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北江学案》,北京书店影印本(出版日期不详)。
    [5]刘师培:《秦四十郡考》,《遗书》页1581-1583。
    [1]收入王国维《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338-343。
    [2]同上,页342-343。
    [3]摘载于《求是学刊》1983年第4期。
    [4]均载于吴雁南、何长凤主编:《大同国粹与政潮》,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1年版。
    [5]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6]刊载于《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1]《中国文化》第15、16期合刊,1997年12月,第253-272页。
    [2]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2期。
    [3]载《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4]章太炎:《与刘师培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2页。
    [5]刘光汉:《汉代古文学辨诬》,《国粹学报》第24-29期,1907年1-5月。
    [6]刘光汉:《论孔子无改制之事》,《国粹学报》第23期,1906年12月。
    [1]载《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此文收入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219页。
    [3][美]闸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刊载于《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
    [2]《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孔门弟子多治诸子学》,《遗书》第62册,第11-12页。
    [1]《国学发微》,第45页。《遗书》第13册。
    [2]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3]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4]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7月。
    [6]《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7]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参见黄兴涛:《“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参见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页2。在注释中,艾尔曼本人声明,他对“话语”的了解除来自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还来自于萨伊德的《东方主义》。
    [1]王汎森:《反西化的西方主义与反传统的传统主义——刘师培与“社会主义讲习会”》,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197。
    [1]参见左玉河著:《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页426、430、431。
    [1]上段及下段引自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之十九,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2]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辰序》,《观堂集林》(下)卷23,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0页。
    [1]章太炎:《清儒》,见《章太炎全集》(三),《检论》卷4。
    [2]参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15页。
    [1]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页2。
    [2]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59。
    [3]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骈文》,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页124。
    [1]《清议报》第二十四册。
    [2]陈虬:《救时要议序》。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282。
    [1]参看《訄书·清儒》,朱维铮编:《章太炎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158。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民报》14期(1907年6月)及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页329。
    [3]朱维铮著:《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158。
    [4]台湾的林庆彰先生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本文在写作过程,也参考了他的研究成果。参考氏著:《清代经学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页463。
    [1]见阮元订:《诂经精舍文集》,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卷六,页168-176。
    [2]《左传旧疏考正》,今传版本有数种:1、清道光戊戌年(1838年)刊本;2、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刊《皇清经解续编》本;3、清光绪卜五年(1889年)上海蜚英馆石印《阜清经解续编》本。
    [3]刘寿曾著:《传雅堂文集四卷诗集一卷》(民国二十六年排印本)卷一。此《传雅堂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已委托林子雄校点,改名为《刘寿曾集》,民国九十年五月出版。
    [4]今所知者,仅陈秀琳撰:《评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一文,刊于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报》十卷一期(2000年3月),页161-170,此外林庆彰先生《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研究》,收入氏著《清代经学研究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页463-488。
    [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页312。
    [6]刘文淇:《左传旧疏考证序》,见徐世昌撰:《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十二《孟瞻学案》。
    [1]刘恭冕:《论语正义后序》。
    [2]《清溪旧屋文集》卷三。
    [3]沈钦韩:《幼学堂文集》卷七。
    [4]《皇清经解续编》卷747。
    [1]阮元:《小沧浪笔谈》卷四,清嘉庆七年浙江节院刊本。
    [2]阮元:《研经室集·二集》卷七,《西湖诂经精舍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3]如他在《答黄春谷先生书》中的话,收入《清儒学案》卷一五二《孟瞻学案》。
    [4]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5页。
    [5]参见:《清儒学案》卷二四《白山学案》。
    [6]“月前三复大著,深佩阐微,使南北朝之学不终见覆,即左氏传之义可众共寻意者一见一否之泉于此而复挹也。其书近类朴邀,实怀萦纡,不似蒐辑诸家仅穷可见而已。近时金谿王谟集汉魏遗书功等、匡绩服、贾、刘、卫,亦掇数编;然彼书循故籍之辙,庶几守闻此书伐正义之藩,斯云作者矣。仆因制序并检诸帙在旁五日,忽雨不果,吊屈适取顾氏一种析观,触有馊见于是,搦管抒臆,辄明四义,遽累
    [1]说见《公羊荀子相通考》,为1905年所著《群经大义相通论》一节。载前揭《遗书》。
    [2]吴雁南:《汉学异端与清末学潮政潮》,收入《吴雁南文集》第4集,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页365。
    [1]刘师培:《读左札记》,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93-294。
    [1]参见徐世昌:《清儒学案》之《孟瞻学案》。
    [1]同上注1,页292。
    [2]刘师培:《司马迁左传义序例》,《遗书》页1357。
    [1]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页814。
    [2]刘师培:《司马迁述左传义序例》,《遗书》页357。
    [1]同上,页358。
    [2]刘师培:《司马迁左传义序例》,《遗书》页1367。
    [1]章太炎:《国学讲演录》,页121页。
    [2]同上41注。
    [3]刘师培:《〈左传行于西汉考〉》,收入《遗书》。
    [1]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叙录·后序》,《章太炎全集》(二),页865。
    [1]刘师培:《春秋左氏传古李例铨微·明传篇第三》,《遗书》页324。
    [2]同上,页335。
    [1]同上,页345。
    [2]刘师培:《左氏传例略》,《遗书》页346。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第1册,“序例”,1页,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
    [2]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义理学异同论》,1-4页,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5册。
    [3]刘师培:《刘申叔先生遗书》,第9册。
    [4]《汉代古文学辨诬》第7页,《遗书》第44册。
    [1]《国学发微》第10、13页,《遗书》第13册/
    [2]《扬州前哲画像记》,《国粹学报》第9期。
    [3]详细参见陈奇:《刘师培的今古文观》,《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刘师培:《左盒题跋》,28页,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2册。
    [5]参见刘师培:《左盒外集》卷十八,4页,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8册。
    [6]参见刘师培:《左(?)外集》卷十八,3页,见《刘申叔先生遗书》,第58册。
    [1]郜积意:《刘歆之学及后世的评述》,《国学研究》第十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引自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走向中心》,《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2-341页。
    [2]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梁启超:《论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80-81页。
    [2]张宪文(辑):《孙诒让遗文辑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87。
    [1](台湾)周长耀《墨子思想之研究》,页242。
    [2]《韩吕黎集·读墨子》,转引自《墨子间诂》第485页。
    [3]毕沅:《墨子注·序》,经训堂本。
    [4]汪中《墨子序》。今存江中《述学》中的《墨子序》与孙诒让《墨子间诂》所录《墨了序》文字上有出入。据孙诒让说,今存《述学》中的《墨子序》已被人篡改。对比汪中言论和翁方纲的攻击之辞,孙说有一定道理,此处从孙诒让考证后的《墨子序》。
    [5]《复初斋文集卷十五·书墨子》。
    [6]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页891-906。
    [7]同上,页907-939。
    [8]同上,页942-985。
    [1]同上注13,页363。
    [2]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第7页,《遗书》第44册。
    [3]《国学发微》第10、13页,《遗书》第13册。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第一册序》,《政艺通报》第23号。
    [2]刘师培:《扬州前哲厕像记》,《国粹学报》第9期。
    [3]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第1页,《遗书》第15册。
    [1]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第1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宁武南氏1936年校印本。
    [2]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篡总序》,《钱基博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3]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年,第99页。
    [4]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朱维铮:《晚清的经今文学》,收入其所著的《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页。
    [1]康有为:《长兴学记》,《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页。
    [2]梁启超:《万木草堂小学学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33-35页。
    [3]刘巍认为章太炎的经学立场经历了从“援今入古、以古统今”到“专宗古文”的演变,而《訄书》的修订正是其经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期。孔子为“良史”说的宣示,从孔子、左丘明、司马谈及迁父子到刘歆之学一脉相承的“历史之学”的新谱系的建构,“六艺皆史”论的发轫,意味着章太炎独立的新古文经学的奠基。其前后变迁呈现出“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的清晰轨迹。这与章氏跨越“纪孔、保阜二关”的政治反思、“民族主义”的学理建构、“中国通史”的编纂所体现出来的“经学的史学化”的努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4]章太炎:《春秋左传读·隐公篇·立素王之法》,《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5]章太炎:《春秋左传读·隐公篇·公羊以隐公为受命王》,《章太炎全集》(二),第64页。
    [6]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西狩获麟》,同上,第784页。
    [7]章太炎:《检论卷四·清儒》,《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页。
    [8]章太炎:《訄书重订本·订孔第二》,《章太炎全集》(三),第135页。
    [9]章太炎:《与刘师培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2页。
    [1]刘光汉:《汉代古文学辨诬》,《国粹学报》第24-29期,1907年1-5月。
    [2]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221页。
    [3]王汎森:《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收入其著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87页。
    [1]《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九,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13-14页。
    [2]参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第八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第50-52页。
    [3]参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第八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第50页。
    [4]参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第八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第64-65页。
    [5]参见梁启超《开明专制论》第八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七,第67页。
    [1]《宋教仁日记》,1907年1月10、11日,转引自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5-706页。
    [2]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3]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朱维铮、廖梅编校:《新学伪经考》导言,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1]同上,《新学伪经考》序。
    [2]同上,第147页。
    [3]朱维铮:《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197页。
    [2]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5页。
    [3]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康有为大同论二种》,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导言部分,第17页。
    [1]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六),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67页。
    [2]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5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页。
    [4]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页。
    [5]章太炎:《徵信论·上》,《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6]章太炎:《答梦庵》,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8
    [1]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78页。
    [2]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原强》修订稿,第16页。
    [3]章太炎:《原人第十一》,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4]章太炎:《天论第十》,同上,第19-20页。
    [1]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8页。
    [2]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7页。
    [3]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7页。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7页。
    [1]章太炎:《菌说》,收入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政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2]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137-139页。
    [1]章太炎:《订孔上》,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83页。
    [2]章太炎:《与王鹤鸣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3]刘师培:《论孔教与中国政治无涉》,《左盒外集》卷九。刘师培指出:“中国自古迄今,制度不同,朝名既改,则制度亦更。然改革制度之权均操于君主,未有以庶民而操改制之柄者。以庶民而操改制之柄,始于汉儒言孔子改制,然孔子改制之说,自汉以来未有奉为定论者,奉汉儒之言为定论则始于近人。夫以庶民而改制,事非不美,特考之其时,度之于势,稽之于书,觉孔子改制之说实有未可从者。”刘氏认为后人之所以把孔学与政治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区等级而判尊卑;二是薄事功而尚迂阔;三是重家族而轻国家。
    [4]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全集》(四),第196页。
    [1]章太炎:《菿汉微言》,第45页,《章氏丛书》,浙江图书馆1919年校刊本。
    [2]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第1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
    [3]刘师培:《孔学真论》,《国粹学报》第17期,1906年6月。
    [4]邓实:《论治经当通大义乃为有用之学》(集录),《国粹学报》第10期,1905年11月。
    [5]邓实:《国学今论》,《国粹学报》第19期,1906年7月。
    [1]邓实:《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1906年7月。
    [2]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3]顾炎武:《与人书二十五》,《亭林文集》卷4,上海扫叶山房1913年石印本,第13页。
    [4]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二八,外集一,第五册,第38页。(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刘承干嘉业堂本(1922年)之《章氏遗书》排印,共八册。)
    [1]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上》。
    [2]周予同:《从顾炎武到章炳麟》,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64、768页。
    [3]章太炎:《衡三老》,《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325页。
    [4]章太炎:《非黄》,《章太炎全集》(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5]章太炎:《明末四先生学说》(续),《章太炎全集》(s),第123页。
    [1]关于“六经皆史”的讨论,参见周予同、汤志钧:《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初探》,《中华文史论丛》,第期,1962年。关于六经皆史的探源,参见钱钟书:《谈艺录》,页263-266,中华书局,1984年版。
    [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页55-57。
    [3]《文史通义》,“内篇”一,页1。
    [4]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页178,台湾学生书局,1988。
    [5]章学诚:《原道下》,《文史通义校注》,页138,中华书局,北京,1985。
    [6]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页66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龚白珍:《古史钩沉论二》,《龚自珍全集》,页24,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章太炎:《论经的大意》,《教育今语杂志》第2册。
    [3]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中卷,上海大共和日报馆,1912年。
    [4]章太炎:《清儒》,《訄书》重订本,《章太炎全集》(三),页154。
    [5]章太炎:《论经的大意》,《教育今语杂志》第2册。
    [1]刘师培:《论孔子无改制之事》,《国粹学报》第23期,1906年11月25日。
    [2]柳亚子,载于张相、王忍之:《辛亥革命》卷二,页813。
    [3]以下根据Albert Etienne Jean-Baptiste Terrien de Lacouperie,《早期中华文明》(从公元前2300年——公元200年)的西方起源》(Western origins of the early Chinese from 2300B.C.to 200A.D.),伦敦:1894年。转引自[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页109。
    [1]刘关于种族的有些观点已经被Martin Bernal研究过,“刘师培与民族本质”(Liu Shih-p'ei and Nathional essence),载于费思(c.Furth)编,《变化的极限:关于中华民国保守主义选择的论文》(The limits of change:Ea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76年,第96页。
    [2]蒋观云:“中国人种考”,《新民丛报》从38-39(1903年8月)到60(1905年1月)。
    [3]《国粹学报》第6期(1904年),第3页。
    [4]参见施奈德(L.A.Schneider),“民族的本质与新知识分子”(National essence and the new intelligence),载于费思(c.Furth)编,《变化的极限》(The limits of change),第66页。
    [5]刘师培:《攘书·华夏篇》,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9-10。
    [1]同上,页11。
    [2]同上,页12。
    [3]同上,页14。
    [4]刘师培:《攘书·夷种篇》,页17。
    [1]《攘书·苗黎篇》,页18。
    [2]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第一章《上古期文化取向:论点与推测》,译者程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页19-20。
    [1]刘光汉:《国粹学报》第1期,1905年2月23日出版。
    [2]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之《社会学史序》,参见钱钟书执行主编、朱维铮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20。
    [3]《宗教学史序》,同上,页223。
    [1]陈奇:《刘师培的·“六经皆史”观》,载《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人这发现》。
    [3]莱布尼兹有《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总结耶稣会士对中国经典的研究,在欧洲神学界首创其说。其后康德、黑格尔等多半接受,而二十世纪又传回中国,影响深远。
    [1]参见李洪岩、仲伟民:《刘师培史学思想综论》,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都重万:《论辛亥革命前刘师培的新史学》,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1]有关当时“国民”意识之兴起的相关讨论,可参见村田雄二郎:《近代中国“国民”的诞生》收入国分良成等编:《日中对话——全球化》(东京,新书馆,2000)。
    [2]章学诚:《与邵二云论修宋史书》,《章学诚遗书》卷9,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嘉业堂版影印本,页81。
    [3]《刘申叔先生遗书》宁武南氏本,第69册《中国历史教科书》第1册,《凡例》,页1。
    [1]刘师培:《国学发微》收入《遗书》。
    [1]刘光汉:《周末学术史序》,《国粹学报》第1年乙巳(1905年)第1号1期,《学篇》。
    [1]《黄帝纪年说(附:大事表)》,收入黄子孙编辑:《黄帝魂》上海,新中华书社,民国3年再版,页4。
    [2]无畏:《新史篇》,《警钟日报》1904年8月2号第1版。
    [1]梁启超:《论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80-81页。
    [2]《中国史序论》,《饮冰室含集·文集》之六,第9-10页。
    [3]《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合集》第3册,文集之四,页63-6s。
    [1]张灏著、崔志海及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页120。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三,页67。
    [3]梁启超曾译述《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文中曾多有“少年意大利”,“少年玛志尼”等语。
    [4]上段及下段,参见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之责任》,《饮冰室文集》之二十六,页13,15。
    [1]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饮冰室文集》之三,页48-54。
    [2]梁启超:《新民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卷1上,页122。
    [3]张荫麟著、李洪岩编选:《素痴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页191。
    [1]《文集》之六,页27。
    [2]《章太炎诗文选注》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34-135页。
    [1]《国粹学报》第3年第1期,1907年3月4日。
    [1]刘申叔:《左(?)外集》,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2]《刘师培全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影印本,1997年)第231-233页。
    [3]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2177。
    [1]章太炎:《尊荀第一》,收入朱维铮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7。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收入《饮冰室专集》之七十三,页2。
    [1]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刘申叔遗书》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664。
    [2]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331。
    [3]张新颖:《中国现代意识的发生和原有文化资源的考掘和重造——章太炎的极端性思想试验》,收入氏著:《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32。
    [1]《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页434。
    [1]同上,页434-435。
    [2]《建立宗教论》,《全集》卷4,页418。
    [3]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劝学篇·会通》。
    [3]《会通》。
    [4]《会通》。
    [1]《会通》。
    [2]《论教育书》,《外交报》1902年第9、10期。
    [1]上段与下段,参见罗志田著:《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页68。
    [2]欧阳哲生:《严复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页148,170。林启彦也从一个类似的角度,说明严复一生对中西文化的持论有其一贯性,亦即认识西方长处的同时,要看到其偏差与不足;在反省传统积弊之际,也要发掘传统的精华;严复晚年致力于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点、质疑西方科技文明的 局限,是对早年中西文化观的补正。参见林启彦:《五四时期严复的中西文化观》,《汉学研究》,14:2(1996),页75-89。
    [1]严复:《社会通铨》,页155。
    [2]《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578。
    [3]《魏晋文·章太炎》,收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93。
    [4]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
    [1]严复:《群学肄言》,收入刘梦溪主编、欧阳哲生编校:《严复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192。
    [2]朱维铮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20-221。
    [1]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页241。
    [2]刘禾:《跨语际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351。
    [1]原载一九○六年《民报》第七号,此处引自《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页386。
    [2]章太炎著、朱维铮点校:《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导言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1。
    [1]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两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页45。
    [1]刘师培:《古学起源二》,《遗书》页1476。
    [2]同上,页1477。
    [3]刘师培:《古学起源一》,参见《遗书》页1473-1475。
    [4]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遗书》页1477-1479及《补古学出于史官论》,《遗书》页1480-1483。
    [5]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页604。
    [6]详细情况参见广汉考古所的《三星堆文物考古报告》,见《文物》1987年第10期:还可参考Bagley,“Sacrificial pits of the Shang penod at Sanxingdui in Guangh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Arts Asiatiques,vol Ⅲ,1988,pp.78-86;Robert Bagley,“ A Sha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Orintations,November,1990,pp.52-67.
    [1]【英】罗森著:《推翻假设重看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页18。
    [2]罗森著:《商代中国南方地区与河南的联系》,同上书,页39。
    [1]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页607。
    [2]林梅村:《狮子与狻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页92。
    [3]《华阳国志·巴志》。
    [4][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页27-28。
    [5]张增琪:《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87年第9期。
    [6]《太平御览》卷890引《蜀王本纪》。
    [1]林梅村:《狮子与狻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页99。
    [2][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页53-54。
    [3]罗二虎:《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文物》1998年第12期,页63-70。
    [4]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暮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此墓出土的摇钱树佛像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5]霍巍:《胡人佣、有翼神兽、西王母图象的考察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的中外文化交流》,载《九州学林》2003冬季一卷二期。
    [1]罗志田:《<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两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页367。
    [3]可参考陶飞亚、刘天路:《晚清“西学源于中学”说》,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4]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页176。
    [5]刘师培:《穆天子传补释》序,《遗书》页1171。
    [1]同上,页1172。
    [2]林梅村:《吐火罗神祗考》,《古道风西——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页7-13。
    [3]根据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他们也叫西徐亚人。
    [4]参见格鲁塞著:《草原帝国》,页54,55,59。
    [5]《遗书》页1174。
    [6]见格鲁塞:《草原帝国》页25。
    [1]上段与下段均见《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页3840-3841。
    [1]蔡元培:《中国论理学史》(选自《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1页。
    [2]参见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二十世纪国学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234页。
    [3]参见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页-399页。
    [4]参阅《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第27页、《梁启超论清学史两种》第363页。
    [1]凡人:《开通学术议》、《无圣篇》选自《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267-268页,第344-350页。
    [2]陈黼宸:《经术大同说》,《陈黼宸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534页。
    [3]《道统辨》选自《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集》》(第1卷下),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38页。
    [4]本段与下段,章绛:《诸子学略说》,《国粹学报》第2年8期(约1906年)。
    [5]章太炎:《致国粹学报书》,1909年11月2日,收入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上册,第498页。
    [1]“章氏从书”本《庄子解诂》杭州浙江图书馆,1919年版,第1页。
    [2]“章氏从书”本《菿汉微言》第38页、26页。
    [3]参阅章太炎《自论学术次第》,《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第53页(香港:龙门书店,1965)和《与龚未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第702页。
    [4]刘师培:《国学发微》,《国粹学报》第1年第11期。
    [5]邓实:《国学今论》,《国粹学报》第1年5期。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279页。
    [2]罗志田:《包容儒学、诸子学与黄帝的国学:清季士人寻求民族认同象征的努力》,载《台大历史学报》第29期,2002年6月。
    [3]说见《征信论》,此文分为上下篇,见《章太炎选集》注释本第124-135页。
    [4]王东杰:《<国粹学报>与“古学复兴”》,《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5]见黄节《国粹学报叙》,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分别载《国粹学报》第1期、第6期。
    [6]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1]刘光汉:《论古学出于史官》,《国粹学报》第1年第1期。
    [2]邓实:《国学微论》,《国粹学报》第1年2期。
    [3]章太炎:《代议然否论》,《章太炎全集》第四卷308页。
    [4]独角(章太炎):《庚戌会衍说录》,《教育今语杂志》第4册,1910年。
    [1]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0期。
    [2]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6期。
    [3]详细情况,参见朱维铮:《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收入其《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350页。
    [4]《后圣》,载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38页。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第61页。
    [1]《訄书重订本·订孔》,《章太炎全集》第三册,第134页。
    [2]《訄书重订本·儒法》,《章太炎全集》第三册,第10页。
    [3]《訄书重订本·商鞅第三十五》,《章太炎全集》第三册,第295页。
    [4]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北京:1979年,第307页。
    [5]同上,第307页。
    [6]《致柳翼谋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764页。
    [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九,第53-59页。
    [1]宋恕:《上方学使第一笺》(1907年9月)、《吴守呈禀及附件批文》(1905年12月),胡珠生编,《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上册,第641页及393-394页。
    [2]《周末学术史序·总序》,第2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14册。
    [3]刘师培:《荀子补释·自序》,《遗书》第29册,第1页。
    [4]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1]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钱序》,第5页。《遗书》第1册。
    [2]刘师培:《群经大义通论-序》,第1页。《遗书》第9册。
    [3]《章太炎、黄季刚二君关于刘申叔之文十首》,第4-5页,《遗书》,第1册。
    [4]《国学发微》,第2页。《遗书》第13册。
    [5]《孔门弟子多治诸子学》,《遗书》第62册,第11-12页。
    [6]《国学发微》,第8-9页,第18-19页。《遗书》第13册。
    [1]《国学发微》,第4s页。《遗书》第13册。
    [2]《教育泛论》,选自《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集》(第1卷上),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402页。
    [3]邹容:《革命军》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2页。
    [4]旒其:《兴国精神之史曜》,《辛亥革命前十年史论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299页。
    [5]《拟设国粹学堂启》,《辛亥革命前十年论集》(第2卷下),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631页。
    [6]王国维:《国学丛刊叙》,《王国维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页。
    [7]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科章程书后》,《王国维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5页。
    [1]刘光汉:《孔学真论》,《国粹学报》第2年第5期。
    [2]邓实:《国学无用辨》,《国粹学报》第3年5期。
    [3]邓实:《国粹学》,《政艺通报》甲辰13号,3张。
    [1]邓实:《国粹学》,《政艺通报》甲辰13号,3张;《国粹学报》第1年第1期。
    [2]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1年9期。
    [3]参见:《清儒学案》卷一百《石臞学案》上,王念孙著有《读管子杂志叙》、《读晏子春秋杂忐叙》、《读荀子杂志叙》、《读淮南杂志叙》等。
    [1]吴稚晖:《箴洋八股化之理学》,上海亚东图书馆,下册,第1-11页。
    [1]章炳麟著:《清儒》第十二,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58。
    [2]同上书,页30序言部分。
    [1]刘寿曾著、杨晋龙校订、林子雄点校:《刘寿曾集》,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民国九十年版,页54。
    [2]刘师培著:《近儒学术统系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页162。
    [1]同上书,《清儒得失论》,页164,165。
    [2]同上,页166。
    [1]戴震:《戴震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65。
    [2]刘台拱:《汪君传》,钱仪吉《碑传集》卷一三四,页6379-6382。
    [3]汪中:《与朱武曹书》,《述学·别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页126。
    [4]易宗夔:《新世说》卷七,《清代传记丛刊》页655。
    [5]汪中:《与端临书》,《述学·别录》,页121。
    [6]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计》卷七,页113。袁枚反对置考据于词章之上,他称文章为“著作”,而“著作”主创,胜于考据:“天下先有著作,而后有书;有书而后有考据。著述始于三代‘六经',考据始于汉唐注疏。考其先后,所知优劣矣。著作如水,自为江海:考据如火,必附柴薪。‘作者之谓圣',词章是也;‘述者之谓明',考据是也。”见《随园诗话》卷六、补遗卷三,页141、477,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章太炎关于皖学的分歧的看法:“初,太湖之滨,苏、常、松江、太仓诸邑,其民佚丽。自晚明以来,意为
    [1]以上均引自刘师培:《近代汉学变迁论》,见朱维铮先生前揭书,
    [1]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导言部分,页10-11。
    [1]刘师培:《东原学案序》,《国粹学报》第一年,《学篇》第5期。
    [2]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导言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1]叶德辉:《郋园书扎·与戴宣翘书》,《郋园全书》,1936年版,第19-20页。
    [2]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第5页,《遗书》第12册。
    [4]段玉裁:《戴东原集序》引戴震语,附载《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首。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1册第9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4册。
    [2]《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1册第9页,《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4册。
    [1]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第5页,《遗书》第12册。
    [2]《孟子字义疏证》卷下,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刘申叔:《读书随笔》,《刘申叔遗书》(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第1951页。
    [2]刘光汉:《格物解》第3,1页,《国粹学报》第35期《博物篇》。
    [1]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第3,1页,《遗书》第15册。
    [2]刘光汉:《周末学术史序》,《国粹学报》第3期《学篇》。
    [3]刘师培:《理学字义通释》第1页,《遗书》第12册。
    [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291。
    [2]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载《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522。
    [1]刘光汉:《戴震传》,《国粹学报》第2年(1906)第13期。
    [2]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附载《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末。
    [3]阮元:《研经室集·一集》卷二《拟国史儒林传序》中华书局1993年版。
    [1]刘光汉:《戴震传》,《国粹学报》第2年(1906)第13期。
    [1]刘光汉:《戴震传》,《国粹学报》第2年(1906)第13期。
    [2]张尔田:《与吴宓论学书》,《国风》第7卷第1期,1935年8月1日,第51-52页。
    [3]周予同:《有关中国经学史的几个问题》,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01页。
    [4]罗忠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5]罗忠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302-341。
    [1]章太炎:《重刊<古韵标准>序》、《印度人论国粹》,《章太炎全集》(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页203-366。
    [2]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词》,《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76。
    [1]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论文,2004年5月。
    [2]刘光汉:《论文杂记》,《国粹学报》第1年第1期。
    [1]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第3年1期。
    [2]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3]参见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页51-54,页267-270。
    [1]刘师培:《论文杂记》,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2]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左(?)外集》卷六,《刘申叔先生遗书》页1441-1442;亦可参见其同年撰写的《攘书·正名》,《刘申叔先生遗书》页645-646。
    [3]刘师培:《中国文学教科书》,收入《遗书》,又见《字义起于字音说》上中下,收入《左(?)集》卷四。
    [1]参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264-269。
    [1]彭春凌:《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刘师培:《梵文典序》,《国粹学报》第44期。
    [3]有趣的是,刘氏原来也曾一度相信双声说,与章氏并无二致。双声,他认为,“即古人之所谓和,切韵家所谓同母之字,而小学家所谓一声之转也。”如蜘蛛二字,又如参差二字。参见其著的《小学发微》。但此时他一反常态,大批章氏之说。这表明此时他的研究已经从西方拼音文字为坐标,来重新关照梵文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语言的影响。
    [4]刘师培:《梵文典序》,《国粹学报》第44期。
    [1]申叔:《Esperanto词例通释总序》,载《天义》第16-19卷合册。
    [2]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页338-341。
    [3]“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遗书》第46册。
    [2]刘师培:《中国文字问题序》,《遗书》第57册。
    [3]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4),页352。
    [4]章太炎:《訄书初刻本·分镇第三十一》,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页76-77。
    [5]刘师培:《<新方言>后序》,《国粹学报》第4年第6期。
    [1]刘师培:《编辑乡土志序例》,《国粹学报》第2年第9期。
    [2]吴稚晖:《书神州日报<东学西渐篇>后》收入张柑、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卷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页470。
    [3]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文学不同论》,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页399-400。
    [4]关于此点,可参看王风:《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收入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11。
    [5]《文学说例》载《新民丛报》第五、九、十五号。
    [1]刘师培:《文说·和声篇第三》,《国粹学报》第2年第1号。
    [2]参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257。
    [3]《论文杂记》第十则,《国粹学报》第1年第4号。
    [4]参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257。
    [5]《论文杂记》第十则,《国粹学报》第1年第4号。
    [1]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国粹学报》第3年第8号。
    [2]章氏曾就文的概念与刘氏争论时认为,除了一般被看作“文”“可代言”的“有句读文”外,还有“”图书、表谱、簿录。算草”之类的“不可代言”的“无句读文”。参见章太炎:《文学论略》,《国粹学报》
    [1]王元化主编,唐张彦元著、[日]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64。
    [2]同上,页87-88。
    [3]刘师培:《古今画学变迁论》,载《国粹学报》第33期《美术篇》,1907年。
    [4]王元化主编,唐张彦元著、[日]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64。
    [1]俞剑华著:《中国绘画史》(上),上海书店1984年版,页127-28。
    [1]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76。
    [1]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788-789。
    [2]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448。
    [3]柳无忌编:《柳亚子文集》之《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123。
    [1][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35。
    [2]邓实:《美术丛书·初集序》,上海:神州国光社,1911年。
    [3]董其昌跋王维《江山雪霁图卷》云:“凡诸家皴法,自唐及宋,皆有门庭,如禅灯五家宗派,使人闻片语单辞,可定其为何派儿孙。”参见汪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一,载于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5册,页1001。
    [4]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2,页3。
    [1]刘师培:《非古虚下》,原载《国故钩沉》及《中国学报》第五期,《四川国学杂志》(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第十期,收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第1415-1416页。
    [1]何域凡:《存古学堂嬗变记》,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
    [2]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学校九》(二),卷一零二,页8611,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论设学部办法》,载《东方杂志》第2年第12期(1906.1.19)。
    [4]参见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06页。
    [1]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两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1]郭书愚:《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过程》,《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奏定经学科大学文科大学章程后》,《教育世界》1906年118、119号,收入《静安文集续编》。
    [3]《国学丛刊》前序,《观堂集林》卷4。
    [4]《国粹学报略例》,《国粹学报》第一年乙巳第一号(第一期)。
    [5]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巳第七号(第七期)。
    [1]参见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421页。
    [2]《新定学务纲要》第1年3期,第84页。
    [1]俞樾:《达斋丛说》,见《皇清经解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南菁书院本,1988年),卷1350,第5册,页975-976。
    [2]《今古学考》云“以《王制》主今学无据。曰:俞荫甫先生有成说矣。”又云:“俞荫甫先生以《王制》为《公羊》礼,其说是也。”分见《续四库》,第179册,页444下、454下。
    [3]廖平:<王制集证凡例>,收入李耀先编:《廖平选集》,下册,页23。
    [4]同上注,页24。
    [5]同上注,页22。
    [6]参见郜积意:《汉代今古学的礼制之分》,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第76本第一分,2006年3月。
    [1]《王制篇集证》,《刘申叔遗书》,下册,页1345上。
    [2]这不仅是廖平礼制说的问题所在,其实,皮锡瑞在《王制笺》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他的论述只是单纯地以今文学立说,远不如刘师培在列举今、古学基础上而作出判断而具备更明晰的逻辑性。也以诸侯之臣之爵位为例,皮氏引《白虎通》殷制爵三等,周制为五等为证,并没有对此例的今、古学礼制之归属做出说明。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第107册,页46下-47上。
    [3]参见郜积意:《汉代今古学的礼制之分》,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第76本第一分,2006年3月。
    [1]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以廖平和蒙文通为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汉书》卷五十七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第2529页。
    [2]吴虞日记【M】.之《虞山壬子日记》“五月二十六日”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蒙文通:《经学抉原序》,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57页。
    [2]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传》、《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蒙文通文集》第3卷,第142、110、121页。
    [1]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传》、《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蒙文通文集》第3卷,第142、110、121页。
    [2]王汎森:《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以廖平和蒙文通为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3]阮元:《商周铜器说上》,《研经室集》3集卷3。
    [4]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序》,《研经室集》3集卷3,第637页。
    [5]孙星衍:《答袁简斋前辈书》,《问字堂集》卷4。
    [6]孙诒让:《古籀拾遗叙·古籀拾遗·古籀余论》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7]这是唐兰先生的评语,引自周予同:《孙诒让与中国近代语文学》,《周予同经学史论文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版.,第787页。
    [1]廖平:《古学考》,台北,开明书店,民国58年台湾第1版,第41-42页。
    [2]《遗书》第19册,《古政原始论》。
    [1]刘师培:《春秋左氏传答问》,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
    [1]刘光汉:《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1907年)第二十六期。
    [1]朱维铮:《汉宋调和论》,收入其著《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52。
    [2]方东树:《汉学商兑》,光绪十年刻本。
    [1]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八零《心巢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
    [2]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卷3,《曾太傅毅勇侯别传》,光绪癸巳上海醉六堂印。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页644。
    [2]曾纪泽:《祭文正公文》,见喻岳衡点校:《曾纪泽遗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页156。
    [3]《答夏教授》同治元年十月,《曾国藩全集·书信五》,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3465-3468。
    [4]《曾国藩全集·日记一》,咸丰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岳麓书社1987年版,页652-653。
    [5]《曾国藩日记·卷上问学》辛亥七月,见《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第494-495页。
    [1]刘寿曾著:《刘寿曾集》之前言部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杨晋龙校订、林子雄点肖校,前言部分为林子雄先生写,中华民国九十年版,页16-17。本书承蒙台湾中央文哲研究所林庆彰先生赠送,在此深表感谢。
    [1]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页200。
    [2]尤盛运:《湘军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33。
    [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页639-640。
    [2]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光绪六年庚辰四月。
    [3]《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292。
    [1]章太炎:《书曾刻船山遗书后》,《章太炎全集》(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页123。
    [1]刘师培:《王船山史说申义》,收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页1663-1665。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69。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页276。
    [4]刘光汉:《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国粹学报》第11期,1905年12月。
    [5]刘师培:《孙兰传》,《国粹学报》第9期,1905年10月。
    [6]刘师培:《颜李二先生传》,《国粹学报》第12期,1905年1月。
    [1]刘师培:《攘书·胡史篇》,收入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3。
    [2]刘师培:《中国民约精义》,《遗书》卷3,页593。
    [3]原载《国粹学报》第22、23、24期,收入《遗书》页1586-1600。
    [4]刘师培:《中国宜建藏书楼》,《遗书》页1613。
    [1]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2]汉史氏述:《清代兴亡史》,《清代野史丛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页110。
    [1]关于光复会的资料,见陶成章:《浙案纪略》,载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第3册第3-111页。
    [2]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3]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二)(1903年2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卷一上,页452-459。
    [4]杨笃生:《新湖南》(190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集》,卷一下,页615。
    [1]林獬:《论合群》,《中国白话报》,1904,《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集》,卷一下,页909。
    [2]自然生(张继):《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苏报》(1903),《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集》,卷一下,页685。
    [3]刘师培:《论学生之非叛逆》,《苏报》1903年6月12日第1页。
    [4]蔡元培:《释“仇满”》,《苏报》,1903年4月11、12日。
    [1]中江笃介的译本《民约译解》收入《中江兆民全集》(东京:岩波书店,1983),第一册,页65-129。
    [2]有关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可参见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版,页329-2342。
    [3]旒其:《兴国精神之史曜》(录一章),河南第4期,1908年5月,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集》,卷三,页300。
    [1]参见[台湾]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页256。
    [2]梁启超:《自由书》(台北:中华书局,1979),页25-26。
    [3]梁启超:《新民丛报》第25期(1903年2月),页106。
    [3]有关刘师培在《中国民约精义》中对儒家传统的继承与批判见Hao Zhang,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1890-1911(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87),pp.164-166.
    [1]刘师培:《中国民约精义》,载《遗书》页564。
    [1]收入李妙根:《国粹与西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212页。
    [2]刘师培:《废兵废财论》,同上,页151。
    [3]韦裔(刘师培):《悲佃篇》,载《民报》第十五期,1907年7月5日出版。
    [4]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参见上揭书,页180。
    [1]杨笃生:《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集》,第1卷下,页632。
    [2]申叔:《非六子论》,原载《天义报》第8、9、10卷合册,1907年10月30日发行,转引自李妙根:《国粹与西化》,页224。
    [1]刘师培:《古学起源论一》,《国粹学报》第一年(约1905年)8期。
    [2]罗志田:《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载《中华文史论丛》第72辑,2003年版,页233。
    [3]刘师培:《人类均力说》,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13-114。
    [4]刘光汉、林獬:《许行》(按语),《中国民约精义》。
    [1]原载《警钟日报》甲辰年1904年到1905年之间。
    [1]刘师培:《利害平等论》,《遗书》页1682-1683。
    [2]忱当:《俄杜尔斯特致中国人书节译》(按语),《天义》第11、12卷合册,1907年11月29日,转引自[韩]曹世铉:《清末民初无政府派的文化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页93。
    [1]万仕国:《刘师培年谱》,江苏广陵出版社2003年版,页31。
    [1]潘博:《国粹学报叙》,收入《国粹学报》第1年(1905年)第1期。
    [2]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下),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页525。
    [1][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90。
    [1]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号,总第52期。
    [1]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见一九○六年《民报》第六号。
    [2]朱维铮《<国故论蘅>校本引言》,引自《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第288-2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1]《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社说》。
    [2]刘师培:《左盦外集》,收入氏著《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
    [1]余英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载《九州学林》2003年秋季创刊号。
    [2]《遗书》卷首。
    [1]黄节:《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1期。
    [1]刘光汉:《论中国宜建藏书楼》,《国粹学报》第19期。
    [2]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第9期。
    [1]潘博:《国粹学报叙》,《国粹学报》第1期。
    [2]《革命军约法问符》,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第81-82页,三联书店1977年。
    [3]王东杰:《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4]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号,总第52期。
    [1]《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第469、952页;第3卷,第87页。
    [1]《章太炎全集》第4册,页192;第3册,页37。
    [2]参见胡光枢著:《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杭州出版社2002年版,页284-285。
    [1]陈平原:《论激烈的好处与坏处——关于刘师培的失节》,载《东方文化》1999年第2期。
    [2]上段和下段参见柳亚子文集:《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24。
    [1]引自毛策《苏曼殊传论》第7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2]郁达夫《杂评苏曼殊的作品》,柳亚子编《曼殊全集》第5册,第115页,北新书局,1929年版。
    [3]参见章太炎著,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导言部分,页29-30。
    [1]《苏报》1903年3月。
    [1]《警钟日报》甲辰十一月廿一日,《时评》中国脂膏竭矣。西历1904年12月廿七号,复旦大学民国报刊影印本。
    [1]《警钟日报》,1904年12月,《征文》《论列强中国残民政策》。
    [2]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裨海》第十二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8年版,页427-428。
    [3]此函作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十三日,时作者在扬州。手稿原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端方全宗档案”内。现据《历史档案》1998年第3期刊布抄录。
    [1]原载《二十世纪之支那》第一期(1905年5月24日),收入《宋教仁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六月三十日出版,页281。
    [1]《警钟日报》甲辰二月初十日(1904年3月),第六号《综论排满派之实行家》,署名长白世忠。
    [2]《醒狮》第1期,1905年9月29日版,署名无畏。
    [1]宋教仁:《二十世纪之梁山泊》,载《二十世纪之支那》第1期,1905年5月25日。
    [2]关于马贼的问题,刘师培曾于1908年6月1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齐民社举行的第六次集会上,刘师培作演说。认为马贼之劫掠乃说明世界贫富不均。参见《衡报》1906年6月。
    [3]马君武:《<俄罗斯大风潮>序言,》,《俄罗斯大风潮》,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
    [4]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一·上)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页369-375。
    [5]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三联书店,1995,页128、130。
    [1]激烈派第一人(刘申叔):《论激烈的好处》,载《中国白话报》第6期,1904年3月1日。
    [2]沈瓞民:《记光复会二三事》,转引自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页59。
    [1]李妙根:《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页226-241,原载《天义报》第11、12、13、14册。
    [1]揆郑(汤增壁):《亚洲和亲之希望》,载《民报》二十三号(明治四十一年六月,日本东京)《时评》。
    [2]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页108。
    [3]《天义报》第2号。
    [1]载李妙根前揭书,页218。
    [2]刘师培:《无政府主义平等观》,参见李妙根前揭书,页189。
    [3]刘师培:《论种族与无政府革命之得失》,《天义》第7卷。
    [1]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见李妙根前揭书,页192。
    [2]刘师培:《论种族与无政府革命之得失》,《天义》第6卷。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人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杨天石、正学庄:《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页453、454、456。
    [4]铁铮:《政府论》,《民报》第17期。
    [1]李洪岩:《刘师培何以背叛革命》,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青年史学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林斌:《刘师培失足成恨》台北:《中外杂志》第13卷第4期,1973年4月。
    [3]北冈伸一:《日本陆军と大陆政策》(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79),页10-12。
    [1]俞辛焞:《孙文と革命运动と日本》(东京:六兴出版,1989),页100-112。
    [2]藤井升三:《孙文の研究》(东京:劲草书房,1966),页46-48。
    [3]黄自进:《利用与被利用: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运动与日本政府之关系》,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39期(民国92年3月)。此文也认为,为了维护清廷的执政,日俄战后的日本政府开始逐步镇压以日本为基地的中国革命运动。
    [1]朱维铮:《清末的民族主义》,收入李世涛主编:《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页198。
    [1][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页432。
    [2]创刊于1905年,主编者是宫崎滔天,在1905年的《民报》上刊登有出版广告。
    [3]同上注34,页434-435。
    [4]宫崎寅藏:《中国革命与列国》,《革命评论》第3期,1906年见《宫崎滔天全集》第二卷,页607,转引自王晓秋著:《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456。
    [1]《时务报》第27册。
    [2]《时务报》第40册。
    [1]上段与下段,参见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97-98,《上端方书》第二通。
    [2]刘师培上端方书第三通,见上书,页104。
    [3]天津《大公报》:《清末革命史料之新发现——刘师培与端方书》,1934年11月2日。
    [1]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05。
    [2]夏东元:《郑观应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成都),页336。
    [3]迟云飞:《端方》,林增平、李文海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3卷,第75页。
    [4]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页113。
    [1]上段及下段均见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页351,350。
    [1]同上,页351。
    [2]刘师培等:《论新政为病民之根》。
    [3]陶成章:《龙华会章程》,《辛亥革命》(一),页538。
    [4]《复仇是论济》,《章氏丛书》别录第一卷。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1。
    [2]《忧时涕泪》,《申报》1913年1月3日。
    [3]《论民国之政弊》,《申报》1912年7月3日。
    [4]黄远生:《元生遗著》,[台北]台湾文海,民国五十七年,页88。
    [5]刘师培:《联邦驳议》,《遗书》页1712。
    [1]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65-266。
    [1]杨际开:《宋恕反理学思想的内在思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2月号。
    [2]杨际开:《宋恕反理学思想的内在思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2月号。
    [1]刘师培:《君政复古论》(上),《遗书》页1709。
    [2]刘师培:《君政复古论》(中),《遗书》页1711。
    [3]转引自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出版社2003年版,页254。
    [1]关于袁世凯、端方对科举制度停废的作用,请参考关晓红:《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鲁迅:《鲁迅全集》卷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31。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William O.Walker third:Opium and Foreign Policy The anglo-American Search for Order in Asia,1912-1954,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Policy,1990,p.23-24.
    [3]朱维铮:《走出中世纪》,页33。朱先生提出了晚清革命危机的现象,但没有对这一现象作出详尽的分析,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社会在西方的冲击之下,尤其在科举废除之后,与西方相仿的制度缺乏中国的经济基础的支持,而传统的社会秩序也在冲击中彻底瓦解,这是民初军阀割据的内在原因。
    [1]《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344。
    [2]安井伸介:《日本学界对中国无政府主义之评介》,载《台大历史学报》2004年6月第33期,页434-435。
    [1]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
    [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43-44页。
    [3]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一百五《北江学案》,北京书店影印本(出版日期不详)。
    [4]刘师培:《秦四十郡考》,《遗书》页1581-1583。
    [5]收入王国维《观堂集林》(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338-343。
    [1]同上,页342-343。
    [2]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教育世界》1908年第2、3期。
    [3]王国维:《墨子之学说》,《教育世界》1906年,第5期。
    [4]王国维:《老子之学说》,《教育世界》1906年,第6期。
    [5]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109页。
    [1]《拟设国粹学堂启》,《辛亥革命前十年论集》(第2卷下),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631页。
    [2]王国维:《国学丛刊叙》,《王国维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页。
    [3]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科章程书后》,《王国维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71,75页。
    [4]刘师培:《左盦外集》,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5]周国栋:《为“中学”寻找价值依据——王国维学术观的一种新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
    [1]王国维:《国学丛刊》前序,《观堂别集》卷4。
    [2]周国栋:《为“中学”寻找价值依据》,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3]袁英光:《王国维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月第1版。
    [4]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收入《静安文集》及《静安文集续编》,见《王观堂先生全集》第5册,1968年台北文化出版公司版,第1734-1735页。
    [1]《拟设国粹学堂启》,《国粹学报》第三年第一期,1907年3月4日。
    [2]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第七期,1905年8月20日。
    [1]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收入《静安文集》及《静安文集续编》,见《王观堂先生全集》第5册,1968年台北文化出版公司版,第1734-1740页。
    [2]《尼采氏之教育观》,原载1904年3月出版的《教育世界》第71号;此处引文据《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174页,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175-176页。
    [2]《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第181-182页。
    [3]刘光汉:《读书随笔·孟子字义疏证解理字》,《国粹学报》第2期,1905年3月。
    [4]参见罗振玉为王国维《观堂集林》所作之序一,王国维:《观堂集林》上序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4.
    [1]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卷4,页8,《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86年,第399页。
    [3]参阅钱大昕:《关中金石记序》、《山左金石志序》,《潜研堂集》卷2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15-416页;
    阮元:《释门》,《研经室集》1集卷1,中华书局,1993年,第31-33页。
    [4]刘师培:《字诠自序》,《左庵集》卷4,第19页。
    [5]参见《刘申叔遗书》第46册,《左庵外集》卷6,民国23年宁武南氏校印2s年印成本,第8页。
    [6]参见《遗书》第46册,《左庵外集》卷6,第1-3页。
    [1]王国维:《教育小言十则之十》,《静安文集序编》,《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3册,53页。
    [2]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教育世界》1905年第99号。
    [3]陈寅恪:《金明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8页。
    [4]周国拣:《为“中学”寻找价值依据》,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1、钱玄同编:《刘申叔先生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
    2、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书店影印本,年代不详。
    3、刘文淇著:《左传旧疏考正》,今传版本有数种:1、清道光戊戌年(1838年)刊本;2、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刊《皇清经解续编》本;3、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上海蜚英馆石印《皇清经解续编》本。
    4、《文渊阁四库全书》。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章太炎著、朱维铮点校:《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刘师培辛亥革命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清史稿》
    10、《皇清经解续编》。
    11、《清经解》
    12、<华阳国志>
    《华国月刊》。
    《国粹学报》
    《民报》
    《政艺通报》
    《教育今语杂志》
    《新民丛报》
    《湘学新报》
    《清议报》
    《国风》
    《东方杂志》
    《国学丛刊》
    《苏报》
    《中国白话报》
    《警钟日报》
    《时务报》
    《大公报》
    《申报》
    《教育世界》
    《国故》
    《北京大学日刊》
    1、汪习波:《隋唐文选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朱维铮:《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上)》,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朱维铮:《梁启超和(清代学术概论)》,载《学术集林》卷十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3、李孝迁:《刘师培与近代诸子学研究》,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5、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6、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7、陈奇:《刘师培的“六经皆史”观》,载《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8、李洪岩、仲伟民《刘师培史学思想综论》载<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9、都重万<论辛亥革命前刘师培的新史学>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10、罗志田:《<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包容儒学、诸子学与黄帝的国学:清季士人寻求民族认同象征的努力》,载《台大历史学报》第29期,2002年6月。
    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罗志田:《中国传统的负面整体化:清季民初反传统倾向的演化》,载《中华文史论丛》第72辑,2003年版,页233。
    罗著:《清季科举制度改革的社会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载台湾《汉学研究》第20卷第1期,民国91年。
    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读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1、陶飞亚、刘天路:《晚清“西学源于中学"说》,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2、龚书铎、宋小庆:《辛亥革命时期文化四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3、王东杰:《<国粹学报>与“古学复兴”》,《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王东杰:《国学保存会和清季国粹运动》,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14、胡健:《论刘师培的美学思想》,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期。
    15、李伟铭:《景观引进西方写实绘画的初衷——以国粹学派为中心》,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0年6月号第59期
    16、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号,总第52期。
    17、余英时:《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载《九州学林》2003年秋季创刊号。
    18、陈平原:《论激烈的好处与坏处——关于刘师培的失节》,载《东方文化》1999年第2期。
    19、李洪岩:《刘师培何以背叛革命》,载《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青年史学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0、黄自进:《利用与被利用: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运动与日本政府之关系》,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39期(民国92年3月)。
    21、郭世佑、邱巍:《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环境与孔教运动》,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2、杨际开:《宋恕反理学的内在理路》,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二月号,第23期。
    23、张华腾:《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集团》,载《民国档案》2004年第2期。
    24、姚大力:《追溯匈奴的前史》,载《复旦学报》2004年第4期。
    25、周国栋:《为“中学”寻找价值依据》,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1、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版。
    2、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3、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朱维铮:《壶里春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林庆彰:《清代经学研究论集》,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
    6、阮元:《诂经精舍文集》,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
    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8、《清溪旧屋文集》。
    9、沈钦韩:《幼学堂文集》。
    10、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阮元:《小沧浪笔谈》卷四,清嘉庆七年浙江节院刊本。
    12、阮元:《研经室集·二集》卷七,《西湖诂经精舍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13、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4、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第一卷《群经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潘重规:《五经正义探源》,载《华冈学报》第一期,1965年,台北中国文化学院出版。
    16、吴雁南:《汉学异端与清末学潮政潮》,收入《吴雁南文集》第4集,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7、刘文淇:《左传旧注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8、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叙录·后序》,《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吕思勉:《中国通史·婚姻》,开明书店1946年版。
    20、王国维:《观堂集林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2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姚际恒:《仪礼通论》,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
    24、惠栋:《明堂大道录》卷一,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礼类》120册。
    25、汪中:《述学》,四部丛刊本。
    26、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篡总序》,《钱基博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7、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年。
    28、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康有为:《长兴学记》,《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
    30、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31、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2、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5-706页。
    34、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朱维铮、廖梅编校:《新学伪经考》,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7、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康有为大同论二种》,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版。
    38、[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行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40、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
    4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
    43、章太炎:《徵信论·上》,《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4、章太炎:《答梦庵》,参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45、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原强》修订稿。
    46、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訄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7、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
    48、顾炎武:《与人书二十五》,《亭林文集》卷4,上海扫叶山房1913年石印本。
    49、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二八,外集一,第五册(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刘承干嘉业堂本(1922年)之《章氏遗书》排印,共八册。)
    50、章学诚:《原道下》,《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北京,1985。
    5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52、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53、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页178,台湾学生书局,1988。
    54、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5、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56、[英]冯克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7、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第一章《上古期文化取向:论点与推测》,译者程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8、[英]罗森著:《推翻假设重看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收入氏著《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59、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60、顾栋高:《春秋四裔表叙》页2159-2161,收入氏著《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
    61、林梅村:《狮子与狻猊》,《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62、[法]勒内·格鲁塞著:《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3、万仕国:《刘师培年谱》,广陵书社2003年版。
    64、班固:《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65、贺瑞麟:《答蒋少园书》(《清麓文集·七》),刘传经堂刻本,1899。
    66、蔡元培:《中国论理学史》(选自《蔡元培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67、陈黼宸:《经术大同说》,《陈黼宸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68、张枏、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集》》(第1卷下),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
    69、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北京:1979年。
    70、胡珠生编,《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上册下册。
    71、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邹容:《革命军》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3、王国维:《国学丛刊叙》,《王国维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74、戴震:《戴震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65。
    75、汪中:《与朱武曹书》,《述学·别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6、阮元:《研经室·一集》卷二《拟国史儒林传序》,中华书局1993年版。
    77、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8、都重万:《刘师培对晚清史学演进的贡献及影响》,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1998年7月。
    79、参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0、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1、王元化主编,[日]冈村繁译注:《历代名画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2、俞剑华著:《中国绘画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83、柳无忌编:《柳亚子文集》之《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84、[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5、邓实:《美术丛书·初集序》(上海:神州国光社,1911)。
    86、陈奇:《刘师培思想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7、何域凡:《存古学堂嬗变记》,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
    88、刘锦藻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学校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89、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91、蒙文通《经学抉原序》,收入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2、阮元《商周铜器说上》《研经室集》。
    93、曾纪泽:《祭文正公文》,见喻岳衡点校:《曾纪泽遗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
    94、《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3465-3468。
    95、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96、尤盛运:《湘军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7、《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292。
    98、章太炎:《书曾刻船山遗书后》,《章太炎全集》(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9、汉史氏述:《清代兴亡史》,《清代野史丛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0、陶成章:《浙案纪略》,载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第3册第3-111页。
    101、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2、[台湾]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03、李妙根:《国粹与西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04、[韩]曹世铉:《清末民初无政府派的文化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页93。
    105、谢俊美:《科举制度的存废及其历史考察》,收入氏著:《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下),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页525。
    107、胡光枢著:《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杭州出版社2002年版,页284-285。
    108、毛策《苏曼殊传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9、郁达夫《杂评苏曼殊的作品》,柳亚子编《曼殊全集》第5册,北新书局,1929年版。
    110、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裨海》第十二辑,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8年版。
    111、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北京三联书店,1995。
    11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人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13、朱维铮:《清末的民族主义》,收入李世涛主编:《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14、[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
    115、宫崎寅藏:《中国革命与列国》,《革命评论》第3期,1906年见《宫崎滔天全集》第二卷,页607,转引自王晓秋著:《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
    116、夏东元:《郑观应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成都)。
    117、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页113。
    118、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9、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0、黄远生:《元生遗著》,[台北]台湾文海,民国五十七年。
    121、刘望龄:《辛亥革命后帝制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122、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上海建文书店,1948年版,第68页。
    12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0。
    124、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第1版。
    125、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126、袁英光:《王国维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月第1版。
    127、《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佛雏校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28、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卷4,页8,《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29、参阅钱大昕:《关中金石记序》、《山左金石志序》,《潜研堂集》卷2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30、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收入罗志田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会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1、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2、刘梦溪:《“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中国文化》1992年第6期,三联书店版。
    1、北冈伸一:《日本陆军と大陆政策》(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79),页10-12。
    2、俞辛焞:《孙文と革命运动と日本》(东京:六兴出版,1989),页100-112。
    3、藤井升三:《孙文の研究》(东京:劲草书房,1966),页46-48。
    1、Hao Zhang,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1890-1911(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87).
    2、Bastid,S.R.Schram,ed.Foundations and Limits of state in China.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7.PP .147-186.b .
    
    3、 William O. Walker third : Opium and Foreign Policy The anglo-American Search for Order in Asia ,1912-1954,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Policy ,1990,p.23-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