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公诉权制约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实现司法公正,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导论中,笔者对公诉权制约制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限制。制约不包括对侦查权的制约,不包括对支持公诉、变更公诉的制约,而只针对检察官行使起诉决定权的制约。另外,公诉权制约制度研究不是公诉权滥用防治论,并非所有防止公诉权滥用的制度都属于研究的范围。因此,制约制度是指能够对承办检察官的个案公诉决定产生“一定强制力或重大影响力”的法定“外部”“诉讼”程序。也就是说,非诉讼制度上的或者内部制度,包括不起诉决定的种类和范围、产生潜在影响的检察官任免制度、承办检察官的审查起诉程序、责任制约机制等不是独立的、主要的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公诉权制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论证了为什么要对公诉权制约。权利制约理论以制约权力、保障人权为重要价值取向,是制约公诉权问题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适用刑法调整,自诉越来越少,公诉案件的范围在不断扩张;检察官的公诉裁量权也在不断拓展;公诉证明标准的模糊性与公诉权行使过程的封闭性;检察官具有主导侦查起诉的强大力量,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特别如此,这些制度背景决定了公诉权具有易滥用的倾向。同时,犯罪嫌疑人具有免于不当起诉的利益,起诉给犯罪嫌疑人带来非常大的损害。特别是,犯罪嫌疑人的一些利益一旦因起诉受损,就无法通过无罪判决、国家赔偿来弥补,主要包括被错误定罪的损害、审前羁押、待审的社会、心理压力、社会歧视、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利益等。而且,公诉权滥用将对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使国家从自由社会走向专制社会。所以,制约公诉权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必要性。
     第二部分研究了我国公诉权滥用的现状。目前,我国缺乏明确的、完整的公诉权滥用的判断标准,为此笔者考察了域外公诉权滥用的基本形态。域外已经引入宪法和正当程序作为判断公诉权滥用的标准,确定了许多新型的公诉权滥用形态,其中包括违反迅速审判原则的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起诉、违法诱惑侦查的起诉、选择性起诉、报复性起诉等。以此为标准,我国公诉权滥用非常严重:许多案件在证据不足的条件下轻易起诉;重复起诉;超过法定审查起诉期限起诉;不公平地选择部分公民起诉;对举报人、新闻记者、律师等报复性起诉也非常严重;十分轻微的案件也起诉,犯罪嫌疑人基本得不到不起诉利益。这明确了我国公诉权制约的对象,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制约公诉权的必要性,也预示着我国现有公诉权制约制度的不足。
     第三部分比较研究了域外对公诉权制约的制度经验。域外各国都规定了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进行制约。但是,为了防止对公诉权的政治、行政干预,域外各国都对制约权进行限制,保障制约主体相对于行政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其目标在于实现公诉权的公共责任与公诉权相对独立的平衡。在检察一体化理念下,上级检察官承担着对下级检察官行使公诉权制约的职能。但是,这种制约并非绝对,仍然必须保障下级检察官的相对独立。由法官对公诉权进行司法审查是对公诉权制约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包括对不起诉的司法审查、预审程序等。预审程序即要防止预审走形式,又要防止预审异变成庭审程序,并通过撤销起诉与否实现对公诉权的程序性制裁。美国还通过大陪审团制度,日本也通过检察审查会制度,实现社会公众对公诉权的制约。但是,此制约受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非常大。这些比较考察拓宽了视野,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了全面的新思路。
     第四部分实证考察了我国公诉权制约的历史及现状。目前,我国制约公诉权的制度主要有政法委协调案件;人大个案监督;检察院内部对不起诉的复议、复核、审批,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对承办检察官意见的审查;人民监督员制度等。但这些制约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包括制约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制约权主体的政法委、人大、上级检察院、上级检察官权力过大,作为被监督者的检察院、检察官缺乏相对独立性;对不起诉的制约重重设置,而对起诉缺乏有效的制约,特别是缺乏对起诉的庭前司法审查;各种制约几乎都采取行政化方式,甚至对不起诉设置指标控制,不进行听证审查;制约更主要通过地方权力进行制约,上级检察机关对公诉权制约不足,结果导致检察机关成为地方的“服务机关”;犯罪嫌疑人没有参与制约程序的权利;制约过于强调社会因素,有时甚至违反法律追求社会效果。
     这种制约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承办检察官的制约,但是剥夺了其办案的相对独立性;虽然实现了对不起诉的控制,但是以剥夺不起诉权行使为代价;虽然实现了对“普通案件”的制约,但是一旦案件中出现政治因素或者权力因素,则此类“特殊案件”往往受到外部干预而无法正当行使公诉权。我国目前对公诉权的制约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忽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以实体正义为目标,忽视程序正义,不能真正全面、充分发挥防止公诉权滥用的功能,导致了大量公诉权滥用现象。特别严重的是,一些制约甚至异化为干预公诉权正当行使,诱发公诉权滥用的因素。可见,我国即存在制约方式不当,又存在制约类型不够的问题。
     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建构。其一、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改革应当遵循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不得参与、决定公诉权的行使;侦查权、公诉权与审判权实现分权,警察、法官不应当行使公诉权;上下级检察官分权,防止公诉权的决定权过分集中;公诉提起与公诉决定权的分离。其二、公诉权制约制度还应当保障公诉权行使相对独立原则,作为被制约者的检察机关对外部制约保持相对独立,承办检察官对上级保持相对独立,防止公诉权受到政治、行政权力的过度影响,成为权力的工具。为此,应当强调检察官的“司法化”,强化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身份保障制度。其三、公诉权制约制度必须体现正当程序原则,明确犯罪嫌疑人免受不当起诉的权利,引入正当程序认定公诉权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启动、参与权,保持制约主体的中立性、程序的公开性,并确立程序性制裁制度。其四、制约公诉权不能过度,必须遵循适度平衡原则,包括公诉权制约与相对独立的平衡,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平衡。
     具体的制度改革措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逐步废除政法委协调案件制度;借鉴瑞典的议会监督员制度,在人大内设置专业化的相对独立的机构专门实施人大个案监督,个案监督限于作不起诉的案件,必须采取听证的方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参与权;重构检察机关的内部关系,强化承办检察官的公诉职责,并实行公诉一体化加强上级检察官对下级检察官行使公诉权的制约,明确上级检察官的指挥监督权、职务承继权、职务移转权,下级检察官办理特殊案件时的报告义务,制定统一的公诉政策,但是下级检察官具有相对独立性,服从法律与良心;人民监督员制度采取听证化的审查模式;建立预审制度,由法官庭前对公诉权进行审查,防止公诉权滥用。
Research on refraining prosecutorial pow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afeguarding suspects' rights, for practicing justice, for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confined his research within the provinc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prosecutors. Therefore, refrainment on investigation, on public prosecution supporting, or on public prosecution alteration will not b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Moreover, what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herei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ention of abusing of prosecutorial power. In this thesis, measures or actions are those which could refrain prosecutors from misusing their powers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accuse someone on some crime, and those which are some legal institutions with coercion and effect. That is to say, non-procedural or potent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prosecutors' appointment and removal, prosecution examination, and other restricting means, are not topics of the thesis.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the theoretic and the factual reasons are given to justify that prosecutorial power should be refrained. While power refrainment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re values underlining the rule of law, they just set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public prosecution refrainment.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social relations are increasingly Overcriminalized, the less private prosecution exist, and the more cases can be called criminal cases, the more powerful prosecutors' discretion there is. In the meanwhile, prosecutors have great power to lead investigation due to the vagueness of standards of proof and the occlusion of prosecutorial power, in particular the official offences. The entire above makes prosecutorial power inclined to being misused. Furthermore, suspects shall enjoy the benefits from unlawful prosecution, not being charged. Under this condition, if a suspect is accused, his interests is harmed, and these harms, including wrongful conviction, custody before the tri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en waiting for trail, discrimination, and procedural interests for suspects, will not be relived through impeccability judgment or state compensation. Besides, the abuse of prosecutorial power can make huge damages to social orders; even change a state of freedom into one of tyranny. Thus, public prosecution refrainment is of great necessity.
     Actuality of public prosecution misuse is presented in Chapter Two. China has no unambiguous and integrated criterion to judge theabuse of prosecutorial power, and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author reviewed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 Based on constitutions and due process of law, many new-type public prosecution misuses have been exposed, prosecutions against speedy trial, against double jeopardy, from leading interrogation, and selective prosecution, and prosecution for revenge, just name a few. If we use the same criterion as our foreign counterparts, we can say safely that misus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is very severe and pressing in China. For example, suspects were accused on scarce evidence, or were accused again and again on similar or the same evidence, or were accused even the lawful period of limitation had been over; some suspects were selected with bias to charge, in joint offence, while the others were released without any punishment; sometimes prosecutions were brought against informers, news reports, lawyers and such, only to make revenge;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prosecutions against misdemeanor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benefits from nonprosecution can hardly be enjoyed by suspects. Through counting these facts, the author disclosed the deficiency of present refrainment institutions on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thus clarified the objects of the refrainment, and pushed the justification of it further.
     Overseas experience in refraining prosecutorial power is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in Chapter Three. One important and common rule in all the researched countries is that Head of Judiciary has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to condition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However, these Heads of Judiciary must keep their own independence through some restrictive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otect prosecutorial power from being controlled by politics or administr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independence is to practic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ublic responsibility of public prosecution and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itself. Superior prosecutors should supervise the work done by their inferiors, and this kind of "supervision" is not absolute and must safeguard the independence of inferior prosecutor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o refrain prosecutorial power is judicial review presided by judges, such as judicial review on nonprosecution, or judicial review on preliminary trial. As far as the judicial review on preliminary trial is concerned, it should prevent preliminary trial not only from being inane, but also from transformed into a real trial, and could put procedural punishment on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through withdrawing accusation. The people also can supervise prosecutorial power by the grand j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by checkup committee in Japan. All the four measures discussed in the chapter are affected by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a country. Anyway, all the efforts the author made are to put forward new perspectives for China's judicial reforms.
     The past and status in quo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efrainment is recorded in Chapter Four. At present, the refrainment is fulfilled via following ways: regulation from politics and law committee, case supervision from people's congress, reconsideration and double check and approval from procuratorate, examination from chief procurator or procuratorial committee, and opinions from people's ombudsman. Nothing is perfect. All the above actions have their own defects. First, no uniform or clear codes or articles can be used as justification. Second, anyone in "politics and law committee" or "people's congress" or superior procuratorate or superior prosecutors has great powers and is inclined to misuse them. Third, the supervised procuratorate and prosecutors lack the independence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 Fourth, much restrict has been put on nonprosecutions while little on prosecutions. Fifth,'the majority of restriction on prosecutorial power is administrative. Sixth, there even are some firm requirements for nonprosecution with only the hearing for suspects excluded. Seventh, regional authorities pla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upervision and procuratorate serve on the regional interests as the result. Eighth, suspects have no access to take part in the procedure which is designed to supervise the public prosecution.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mportant, social factors are overly emphasized to practice particular effects.
     All the measures mentioned above, in some degree, make the refrainment on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reality, but theindependence of prosecutors is deprived; ensure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n nonprosecutions, but the right of not being prosecuted itself is sacrificed; practice the control over normal cases, but prosecutorial power is surrendered to political and such powers. The focus of China's present pursuit in prosecutorial power is to maintain social order, not to safeguard suspects'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to realize essential justice, not to practice procedural justice. Therefore, the misus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can be found easily and frequently. The worst of it is that some measures have dissimilated into blocks against implementing prosecutors' responsibilities and duties. In a word, there are two main problems exist in the refrainment on prosecutorial power in present China, one is unsuitable means, and the other is exiguous actions.
     In the Chapter Five, the author listed principles and rules concerning how to constitute a whole new system to refrain prosecutorial power in China. First of all, division of powers,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That means legislature shall not participate in or determin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the power of investigation, the power of prosecution, and the power of judgment shall be separated; the authority and power shall be divided betweensuperior and inferior prosecutors; and the power to bring a prosecution and the power to approve the prosecution shall be separated. Secondly, keep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voiding the interference from politics and from the superior. Thirdly, due process of law. Suspects' right to release from unjust prosecution shall be clarified and protected. And this right shall cover startup and participatio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the neutrality and detachedness of the refrainers, the openness of the procedure, and shall set up a procedural punishment system. Fourthly, moderation and balanc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shall be kept,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justice and efficiency shall be maintained.
     For rules, there are five. At first, we should abolish the mediating power of the politics and laws committees. Then, we should set a specific and independent organ within the people's congress to supervise by case. There shall be a required hearing for every nonprosecution case. Moreover,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inside the prosecuratorate to give prosecutorial power down to every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prosecutor. The superior prosecutors shall only have the rights to supervise, to succeed, and to transfer the duty or work assumed by their inferiors. The inferior prosecutors shall report to their superiors about complex cases, and shall apply the just and consistent policies to all the case within their domain, and shall keep fair and independent, and shall only obey laws and conscience. Furthermore, hearing shall be the only way that people's ombudsmen exert their power and authority. At last, we should construct preliminary trial machinery. Judges shall be given the power and authority to review the prosecution so as to prevent the misus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right.
引文
① [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 参见[意]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② 对“辨异的学术进路”的评价,可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从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5页以下。
    ① 陈朴生:《刑事诉讼实务》(增订版),内部交流1981年版,第336页。
    ②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①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② 姜伟、钱舫、徐鹤鸣:《公诉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③ 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81页。
    ④ 参见刁荣华:《刑事诉讼法释论》,汉苑出版社1977年版。
    ⑤ 张穹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页。李士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⑥ 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79-1989),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237页。
    ① 谢鹏程:“检察权的结构”,《法学》2002年第2期,第16页。
    ②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③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6页。
    ④ 石少侠:《检察权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①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③ [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① 黄颂:“论自然法概念的演变及其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68页。
    ② [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③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① [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② 详见[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①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② 详见[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③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④ [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①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页。
    ② [英]戴维·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90页。
    ③ The Rule of Law in a Free Society, A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Jurists, New Delhi, 1959, Geneva, Switzerland.
    ④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勒建国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⑤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①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5页。
    ② 陈国权、王勤:“论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68页。
    ③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4—332页。
    ④ 邓传明:“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第6页。
    ⑤ Erik Luna, The Overcriminalization Phenomenon, 54 Am. U. L. Rev. 704 (2005).
    ① 其中的成因参见左卫民:“诉讼视野中的国家权力法哲学探讨”,《现代法学》,1995年第2期,第2-8页。
    ② 于天敏等:“公诉转自诉案件榆察机关该如何进行监督”,《人民检察》,2006年第15期,第30页。
    ① 参见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②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③ 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innestone (1977).
    ①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
    ②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③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① Judging The Prosection: Why Abolishing Peremptory Challenges Limits The Dangers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119 Harv. L. Rev. 2121. (2006).
    ② An Weinstein, Fifteen Years After the Federal Sentencing Revolution: How Mandatory Minimums Have Undermined Effective and Just Narcotics Sentencing, 40 Am. Crim. L. Rev. 87, 88 (2003).
    ③ Judging The Prosection: Why Abolishing Peremptory Challenges Limits The Dangers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May, 119 Harv. L. Rev. 2121, (2006).
    ④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38.
    ⑤ 万春、张庆彬、任宜新:“加拿大检控官的职责及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上)第56页。
    ⑥ 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① Goldstein & Marcus, The Myth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in Three "Inquisitorial" Systems: France, Italy, and Germany, 87 YALE L.J. 240 (1977).
    ② [日]本田正义:“在刑事法领域里的世代对立”,《法学译丛》,1982年第6期.第24页。
    ③ 程味秋:“日本刑事起诉制度”,载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四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年版,第253页。
    ④ 参见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5-348页。姚莉、詹建红:“论价值选择维度中的检察官追诉裁量权”,《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第91页。
    ⑤ Lloyd E. Ohlin,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97.
    ⑥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⑦ Edward A. Tomlinsom: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 Germany, England and France: Nonadversarial Justice: the French Experience, 42 Md. L. Rev. 131, (1983).
    ⑧ 周长军:《刑事裁量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页。
    ① Kenneth Culp Davis, Discre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 170-72 (1969),citing, Michael Edmund O' Neill: When prosecutors don't: trends in federal prosecutorial declin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2003.
    ②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③ 周建华:“法国预审法官存废之争”,《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第108-116页。
    ④ R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Rev.393,(2001).(斯塔尔从调查阿肯色州的房地产案,再调查白宫的性丑闻,再到在有关案件的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他的行为表现出他不是在调查犯罪活动而是在调查总统克林顿这个人。)
    ⑤ Melissa Clack, Caught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31 Deny. J. Int'l L. & Pol'y 525, (2003).
    ①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② Edward A. Tomlinsom: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 Germany, England and France: Nonadversarial Justice: the French Experience, 42 Md. L. Rev. 131, (1983).
    ③ Morrison v. Olsen, 487 U.S. 654, 728 (1988) (Scalia, J., dissenting)
    ① 陈宏毅:“从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之罪嫌论检察官追诉犯罪之义务”,《华冈法粹》总第28期,第254页。
    ②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③ [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④ 张智辉、杨诚主编:《检察官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⑤ 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① 左卫民、朱桐辉:“谁为主体如何正义——对司法之主体性理念的论证”,载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利技术之间》,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日]龟山继夫:“检察的机能”,载《现代刑罚法大全》第5卷,日本评论社1983年版,第48-51页。转引自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2页。
    ②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61.
    ①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1页。
    ② [英]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③ Ken Armstrong & Maurice Possley, The Verdict: Dishonor, Chi. Trib., Jan. 10, 1999, at Al.
    ① 汪建成、孙远:“自由心证新论——‘自由心证’之自由与不自由”,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第349页。
    ② [美]菲比·艾尔斯沃思:“态度与判决之间的步骤”,载[美]里德·黑斯蒂,《陪审员的内心世界——陪审员裁决过程的心理分析》,刘威、李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53页。
    ③ [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76.
    ① Lloyd E. Ohlin and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 102
    ② [美]阿希尔·里德·阿马著:《宪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③ 郭天武:“美国的保释制度”,《中国司法》,2005年第9期,第105页。
    ④ 我国有关羁押的现状,可参见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侯晓焱、刘秀仿:“关于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实证分析—兼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适用与完善”,《人民检察》,2005年11期(下),第48页。
    ②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57页。
    ① 参见李学军主编:《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333页
    ② 在法国,只要员工有刑事犯罪的一般迹象,哪怕这种嫌疑已经被不起诉,无罪释放,也可能遭受纪律制裁,因为老板已经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了。但这种观念于1989年首次遇到了挑战,如今已不再作为解雇员工的理由了,这一原则已经得到了司法判例的确认。该判决认为:“因员工个人固有的原因而将其解雇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雇主对员工不再信任本身不能成为解雇的理由。”(法国最高法院社会庭1990年11年29日)[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③ Richard S. Frase,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 How Do the French Do It, How Can We Find Out, and Why Should We Care?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90).
    ① [美]阿希尔·里德·阿马著:《宪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② 林钰雄:“论中间程序——德国起诉审查制的目的、运作及立法论”,《月旦法学》2002年第9期,第84页。
    ③ 互揭烂帐 郝打高捷弊案vs谢批水电费www.taihainet.com 台海网http://www.86816.com/news/twnews/twdnsz/2006-11-12/59781.shtml, 2006-11-12登陆。
    ④ 关新:以色列总统因受强奸指控决定将暂时停职,http://news.sina.com.cn/w/2007-01-24/214712128725.shtml, 2007-1-25登陆。
    ⑤ 有学者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对犯罪的不同观念,西方“犯罪”是侵犯各种法益的危害行为,民众对之较“温和”,而我国犯罪是违反“礼”的邪恶行为,具有较强的道德成分。冯亚东:“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32页。
    ①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28.
    ② [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③ [英]麦高伟等主编:《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刘立霞等译,何家弘校,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④ 唐永禅、杨帆:“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第79页。
    ① [日]大谷实:《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② 江乐士:“现代检控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下所担当的角色”,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新探》(陈光中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797页。
    ① 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② 黄金高案或许将作为中国制度变迁上的一个转折点而载入史册。随之而来的是,在检察院内部,担任经济犯罪公诉职责的部门逐步扩张其权力,并成为各级人事安排中的必争之地,时常激起派系倾轧。季卫东:黄金高案的“歧途亡羊”(未删稿),http://www.51zy.cn/m1159003405.html,2007-1-22登陆。
    ① 孙谦:“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论检察官的法律使命”,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② Michael Edmund O' Neill: When prosecutors don't: trends in federal prosecutorial declin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2003.
    ③ 传台当局施压要求在12月9日前起诉马英九,http://www.sina.com.cn,中国新闻网,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11-27/100111627198. shtml,2006年11月27日登陆。
    ④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⑤ 孙谦:“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论检察官的法律使命”,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⑥ 陈宏毅:“从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之罪嫌论检察官追诉犯罪之义务”,《华冈法粹》总第28期,第256
    ① Mark D. West,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② [德]英戈·穆勒:《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1页。
    ③ 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页。
    ① 林山田:“检察体系改革研讨会发言(下)”,林幸如、黄雅玲整理,《司法改革杂志》第17期。转引自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页。
    ② 尽管许多猜测是陈水扁策划了此次事件,但出于各种原因,无法查明。令人感到蹊跷的是,该案的受害者和最大得益者民进党陈水扁居然不配合案件的调查。台“总统府”等部门抵制3-19枪击调查遭处罚。http://www.sina.com.cn,2006-11-23登陆。
    ③ 华裔神探李昌钰细数破案经历:我改变了美国历史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09-30/000911139922.shtml,2006-11-7登陆。
    ④ 亚洲周刊评论:台湾司法沦为政治奴婢,参考消息,2006年10月10日,第11版。台湾舆论质疑SOGO案草草结案旨在为陈水扁开脱,2006年10月03日,http://www.sohu.com.cn,2006-11-23登陆。
    ① 国民党认为礼券案侦结不利推动“二次罢免案”,2006年10月06日,http://news. sohu. com/20061006/n245655153. shtml,2006-11-21登陆。
    ② 秦欣:若扁珍任意一人被起诉 八成台民众认为扁应下台,http://www.heb-tw.com/news-meiti.asp?id=36975,2006-11-23登陆。
    ③ 纷纷要求陈水扁立即辞职下台,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6-11/04/content_722487.htm,2006-11-23登陆。
    ④ 证据确凿贪妻起诉 陈水扁将在两日内作出交代,http://www.ipvsix.org/blog/news/archives/2006/383.html,2006-12-22登陆。
    ① 参见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①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①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① [英]麦高伟等主编:《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刘立霞等译,何家弘校,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② John H. Langbein, Controll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Germany, 41 U. Chi. L. Rev. 439, (1974).
    ③ Explanatory Memorandum The Code For Crown Prosecutors (1994)。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④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7页。
    ⑤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 942-944.
    ①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②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1-683页。
    ④ 有关内容详见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2页。以及[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116页。
    ⑤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①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② [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瑶舆、宋英辉译,五南图书出版社印行1997年版,第22-23页。转引自陈宏毅:“从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之罪疑论检察官追诉犯罪之义务”,《华冈法粹》总第28期,第284页。
    ③ [日]藤永幸治:“战后检察制度形成 今后检察像”,《刑法杂志》.1997年第1期,第5-7页。转引自陈宏毅:“从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之罪疑论检察官追诉犯罪之义务”,《华冈法粹》总第28期,第284页。
    ④ Lloyd E. Ohlin and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 103.
    ①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② 谢佑平、胡超:“试论公诉条件及其审查程序”,《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71页。
    ①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上),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①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① [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法律与实践》(第6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0页。
    ② 参见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537-553页。
    ③ 英国的“滥用诉讼程序”,就是指控方律师利用其所享有的公诉权和所占有的诉讼资源,故意操纵诉讼程序,在诉讼中不公正地占据诉讼优势,从而非正当地损害被告人的辩护效果的行为。
    ④ 张毅:《刑事诉讼中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19页。
    ① [英]内政部:“英国2003年刑事司法法立法说明”,郑旭译,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之鸟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Nyssa Taylor, England and Australia Relax the Double Jeopardy Privilege for Those Convicted of Serious Crimes, 19 Temp, Int'l & Comp L.J. 189, (2005).
    ② 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75-885页。
    ① 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0页及474-499页。德国该原则的适用较为复杂,详细内容可见该书。
    ②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③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6页。
    ④ [日]松尾浩也:“迅速裁判权”,《法学协会百周年纪念论文集》第2卷,有斐阁1983年版,第602-603页。转引自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① 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② [德]英戈·穆勒:《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1页。
    ③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86.
    ④ [美]阿希尔·里德·阿马:《宪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① Klopfer v. North Carolina. 386U. S. 213, (1967).
    ② 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339页。
    ③ Strunk v. United States, 412 U. S. 434, (1973).
    ④ [美]阿希尔·里德·阿马:《宪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⑤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 1199.
    ①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2页。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4.
    ③ 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235页。
    ④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87.
    ⑤ R v Boy Street Stipendiary Magistrates ex parte Cherry (1990) Crim LR 318 and R v Telford JJ ex parte Badhan [1991] 2 All ER 854. Andrew Shepstone, The 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 New Law Journal (1993), Vol 143 No 6628, 1757.
    ① Andrew Shepstone, The 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 New Law Journal (1993), Vol 143 No 6628, 1757.
    ② 由嵘等主编:《外国法制史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③ [日]阪本昌成:“宪法判例回顾”,载法律时报第56号第2卷(1984年1月),第32页。转引自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④ 许志雄:“迅速裁判之原则”,载《台湾法学丛刊》第121期。转引自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⑤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⑥ [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载《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① 但这也只是一应急措施而已。该项规定已经提起公诉时,在前款先决条件下,经检察院、被诉人同意法院可以在程序的任何一个阶段停止程序。先决条件是指,程序处理轻微罪行的时候,如果行为责任轻微,不存在追究责任的公众利益的,经负责开始审判程序的法院同意,检察院可以不予追究。
    ②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③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④ 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⑤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5.
    ⑥ 最高昭和41(1966)年7月21日刑集第20卷第6号第696页。转引自[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⑦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 页。
    ①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② 参见冯涛:“日本诱惑侦查之考察:判例与理论的变迁”,载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四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255-260。冯涛系日本广岛大学访问学者。
    ③ 详见杨志刚:“英国诱惑侦查制度的评析与借鉴”,《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第186-193页。
    ① [美]保罗·伯格曼、迈克尔·艾斯默:《影像中的正义——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海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96页。
    ②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1-830页。
    ① 该案中,被告人被警察告知如果其能指控首犯,对其罪行将不起诉,但该罪行事实上属于皇家检察署管辖的罪名,后来检察官对其提起公诉。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90.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4.
    ③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1-858页。
    ② Nova Scotia v. United States, 487 U.S. 250 (1988).
    ③ Sarah A, Gardner, Confusion in the Grand Jury: A New Standard for Dismissal Based on Prosecutorial Misconduct, Brooklyn Law Review, 1989.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4.
    ⑤ 陈朴生:《刑事诉讼实务》(增订版),内部交流1981年版,第341页。
    ① Kristin E. Kruse, Proving Discriminatory Intent in Selective Prosecution Challenges -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United States v. Armstrong, 58 SMU L. Rev. 1523 (2005).
    ② Oyler v. Boles, 368 U.S. 448 (1962).
    ③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4-757页。
    ④ 如果法律本身违反宪法则进行司法审查,而不是通过选择性起诉进行质疑。
    ⑤ Wayte v. United States 470 U.S. 598 (1985).Marc Michael, United States V. Armstrong: Selective Prosecution - A Futile and Its Arduous Standard of Discovery, 47 Cath. U.L. Rev. 675 (1998).该案的具体案情请详见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307页。
    ⑥ Wade v. United States. 504 U. S. 181(1992).
    ① United States v. Armstrong, 517 U.S. 456 (1996).
    ② United States v. Correa-Gomez, 160 F. Supp. 2d 748 (2001). Gerald F. Uelmen, Motions Fyi: Selective Prosecution, Armed Career Criminal Act, Change of Venue, 27 Champion 34 (2004).
    ③ Steven Alan Reiss, Prosecutorial Intent in Constitutional Criminal Procedure, 135 U. Pa. L. Rev. 1365, 1373-74, (1987).
    ④ Robert Heller, Selective Prosecution and the Federalization of Criminal Law: The Need for Meaningful Judicial Review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145 U. Pa. L. Rev. 1309, 1343 (1997).
    ① Givelber, The Application of Equal Principles to Selective Enforce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1973 U. I11. L. F. 88,106.
    ② Mark D. West,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③ 该案的具体经过详见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4页。
    ④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① [英]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② [英]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③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④ 刘仁文先生认为类似这种“选择性起诉”的辩护理由法国也是允许的。而笔者认为事实上该案里恰恰说明选择性辩护在法国并不成立,否则法院应该作出撤销指控的裁决。刘仁文:政府恶意与“选择性起诉”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60,2005年12月20日星期二登陆。
    ① 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② [英]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③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prosecutorial vindictiveness doctrine, 114 Harv. L. Rev. 2074(2001), 2074.(该文哈佛法律评论未提供作者姓名,LexisNexis上也无该文作者姓名。)
    ④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1页。
    ①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prosecutorial vindictiveness doctrine, 114 Harv. L. Rev. 2074 (2001), 2075.
    ② 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③ 李学军:《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④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prosecutorial vindictiveness doctrine, 114 Harv. L. Rev. 2074(2001), 2077-2078.
    ①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prosecutorial vindictiveness doctrine, 114 Harv. L. Rev. 2074(2001), 2079.
    ②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910.
    ③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2页。
    ④ 检察机关的裁量权具有存在的合理、必要性。如果不当剥夺了这种裁量权可能对导致被认为是公诉权的滥用。在州诉帕蒂特案中,被告人因未经允许而拿摩托车被定罪以后,按照检察官“对有三次或更多重罪前科的所有被告人的刑事起诉必须立案的强制政策”,根据习惯刑法被起诉。法院认为,要求每个案件中特定的起诉依赖于特定的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这种固定法制构成了授予公诉人的裁量权的滥用。但是,对任何刑法法律的全面实施并不必然就是裁量权的滥用。可能有这样的法律,规定是如此狭窄,包含的行为是如此严肃,以至检察官必须分毫不差的全面执行。[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0页。
    ① 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2页。
    ② [日]松尾浩也:《刑事诉讼原理》,东京大学出版会1974年版,第300页。转引自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3页。
    ① Nick Taylor, Court of Appeal: Abuse of Process: Covert Surveillance and Legal Professional Privilege R v Grant [2005] EWCA Crim 1089, JoCL 70 4 (282), 2006。
    ②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③ Andrew Shepstone, The 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 New Law Journal (1993), Vol 143 No 6628,1757
    ④ Andrew L.-T. Choo, Developments in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Ex parte Bennett--The Demise of the Male Captus, Bene Detentus Doctrine in England?, 5 Crim. L.F. 165 (1994).
    ① 这表现为犯罪嫌疑人不能以公诉权滥用来质疑公诉决定,没有对公诉权滥用的法定判断标准,也没有对公诉权滥用的程序性制裁。虽然有一些制度与公诉权滥用所要解决的问题相类同,但却不是基于公诉权滥用。
    ② 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条件说”,《人民检察》,1999年3期,第47页。
    ① 宋伟、郝银钟:“论检察权的滥用及其法治”,《法学》,1999年第9期,第100页。
    ② 李蕴辉:“公诉权滥用与制约研究”,《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第82页。
    ① 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7条第三项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后,人民检察院依据新的事实、证据材料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② 郝银钟:《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① 刘万永:“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18日。
    ① 柯葛壮、杜文俊:“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2期,第53页。
    ② 最高人民检察院张穹副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2月14日。
    ③ 孙厚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完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39页。
    ① 详见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15-132页。
    ② 我国刑事诉讼中案件的无罪判决率非常低,笔者调查的两个检察院近五年来无罪判决不过五件。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检察机关在得知法院要判无罪时,就会主动将案件撤回起诉,而法院都会同意检察机关撤回起诉。
    ③ 刘继国:“刑事诉讼中撤回公诉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4年第1期,第40页。
    ① 参见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刘法合主编:《中国法律年鉴(2004年)》,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119页。
    ③ 张品泽:“人本精神与刑事程序——人权保障的一种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第129页。
    ① 祝勇、薛冰、王道斌:调查称广州8成罪犯是外来者市民建议设准入线,信息时报,2006年12月18日。http://nevs.sina.com.cn/c/2006-12-18/004211814691.shtml。2006-12-18登陆。
    ②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248页。
    ③ 吴亚东:《法院成被告引发司法争议》,《新疆人大(汉文)》,2006年第8期,第36页。
    ④ 周长军:《刑事裁量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① 陈正云、苗春瑞:“‘保护伞’职务犯罪剖析”,《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第30页。
    ② 钱塘:浙江景宁官员举报国有资产流失遭羁押,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6月29日。
    ③ 全国最大迫害记者事件全情告白,1998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http://www. cyol. net/cyd/zqb/19981112/GB/9316 Q209. htm, 2006-12-16登陆。
    ④ 参见披露“运城假渗灌工程”的记者在哪里,民主与法制,2001年第19期。郭国松:反腐败英雄说了真话以后,南方周末2002年1月11日。
    ① 王琪:山西两级法院拉锯较量 副局长两次有罪两次无罪,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12月10日。http://news, sina. com. cn/c/1/2006-12-10/191111750729.shtml, 2006-12-11 登陆。
    ② 详见王工:《中国律师涉案实录》,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③ 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① 参见孙业群:“做一个刑辩律师究竟有多难——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律师》,2003年第4期,第68页。
    ② 参见陈光中著:《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版,第182页。
    ① 付中:“女儿骑车带母亲横穿马路致母身亡被判有期1年”,《法制晚报》,2006年07月15日。
    ① 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② 最高司法长官在大陆法系国家普遍以司法部长称之,美国也称为司法部长,但足大多数英美法系国家却称之为总检察长,日本称为法务大臣,我国香港地区称为律政司长。为了叙述的方便,笔者在概称时统一称为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最高司法行政长官是大法官而不是总检察长。
    ① Lloyd E. Ohlin,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88.
    ② [英]加里·帕顿:“皇家检察官准则:介绍与讨论”,载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③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28
    ④ 详见[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⑤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温家宝:恶意排污将追究刑事责任,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08/002812932974.shtml。2007-5-8登陆。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2.
    ② [英]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③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87.
    ④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性质,与之并存还有司法权性质。检察权更像是两者的混合体,同时具有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双重属性。“今天的检察机构如何,并在何等程度上满足与调和上述两方面要求,则根据每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美国的检察制度,行政性的意味浓厚,反之西德的检察制度则司法性的色彩强烈。”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⑤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①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126页。
    ② [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把检察厅作为“特别机关”的原因,据曾任日本检事总长的伊藤荣树说:“考虑到这是与司法权是独立于行政权之外的问题相关联的,检察厅也要求有独立于法务省和法务大臣之外的强烈的独立性。”
    ③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④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⑤ Guiseppe cariti, "Dependence or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The Rol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1997.13-21.转引自李昌林:“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中国司法》,2004年第8期,第26页。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1
    ②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① 并不是所有的大陆法系国家司法部长都可以指挥检察官。比如瑞典司法部在特定的案件中不能对总检察长或其他检察官下达任何指令,但可以对国家检控署的一般性问题发出指示,比如应当优先对某些类的案件予以起诉。[瑞典]博·斯文松:“瑞典刑事司法制度”,程味秋译,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二卷),第264页。
    ② 1998年6月3日,法国国民会议通过了《刑事公诉法案》。该法案规定了三个原则:(1)禁止司法部长以个人的名义发出指令;(2)司法部长制定刑事政策方针,确保法律在法国领土上的统一适用;(3)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护司法的一般利益,司法部长可以直接以个人名义对某个案件提起公诉。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③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0页。
    ④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① Justin G. Davids,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nd The Client - Attorney Relationship: Establishing the Power to Sue State Officers38 Colum. J.L. & Soc. Probs. 365 Summer, (2005).
    ②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894.
    ③ 司法大臣与总检察长的职能不同。司法大臣由大法官兼任。英国没有专门的司法部,司法行政事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由司法大臣和内政大臣行使,设有司法大臣办公室和内政部。大法官曾经是最高法院院长、上议院议长、内阁成员,是全国司法部门的首脑,负有司法、立法、行政三种职务。2006年7月4日改革后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了上议院议长,废除了大法官职务。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0.
    ⑤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司法部长的个案指令权就不重要。事实上,具有特殊重大政治意义的案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该国政治的走向。我们不可忽视个案对法治形成的作用。
    ⑥ 周理松:“法国、德国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借鉴”,《人民检察》,2003年第4期,第57页。(应法国巴黎司法中心,巴黎、凡尔赛两地检察院和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法院的邀请,2002年10月,周理松检察官作为湖北省检察代表团的成员,对法国和德国进行了考察访问。)
    ⑦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⑧ Mireii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7.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2.
    ②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3页。
    ③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7.
    ①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 J. 406, (1998)
    ② [日]松尾浩也:“关于裁量起诉主义”,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77年版,第159页。
    ③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②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① 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innestone(1977),91.例如,在一个政治腐败的案件中,德国公诉人必须不服从司法部长的不起诉命令。但是根据法定起诉程序法官裁决案件应当起诉则检察官必须起诉,从而司法部长的指令并不能产生实效。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9.
    ③ 孙长永:《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④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⑤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8.
    ⑥ 陈健民主编:《检察院组织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① 日本泫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② 谢鹏程:“论榆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第35页。
    ③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24.
    ④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65-66页。
    ⑤ 司法部外事司编:《欧洲十国司法制度概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①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 司法部外事司编:《欧洲十国司法制度概况》,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③ 英国实行内阁制,由英王任命在议院选择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通常由外交大臣、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内政大臣、贸易大臣、大法官等20名左右主要政府大臣组成,并不包括所有的政府大臣。参加内阁的大臣称为阁员大臣,其余的政府大臣则称为非阁员大臣。内阁是英国政策的决策核心,内阁对下议院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政策不能获得下议院的支持,下议院通过“不信任案”,将可能导致内阁倒台。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有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而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美国、法国。
    ④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J. 406, (1998).
    ① [英]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②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J. 406, (1998).
    ③ 有学者指出了英国总检察长行使职权和法国司法部长行使职权的不同。“在法律上,对检察官的政府控制总的来说似乎和英格兰一样。但是,法国与英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法国司法部长控制起诉系统的法定权力并没有被类似英国的宪法惯例所调和,英国的这些宪法惯例促使总检察长保守的实行其监督权,并且不习惯于助长政府及其支持者的狭隘政治利益。”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21.
    ④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J. 406, (1998).
    ⑤ I Grenville Cross, The DPP and Exercis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28 Hong Kong L.J. 400, (1998).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0-421.
    ② 有关详细的发展经过可参见,[英]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204页。
    ③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J. 406, (1998).
    ④ I Grenville Cross, The DPP and Exercis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28 Hong Kong L.J. 400, (1998).
    ⑤ 赴港澳考察团:“香港检察机关与检控酌处权——赴港考察报告(节选)”,载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
    ⑥ 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 赴港澳考察团:“香港检察机关与检控酌处权——赴港考察报告(节选)”,载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315页。
    ② [德]英戈·穆勒:《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③ Philip C. Stenning, Independence and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The Marshall Inquiry and Beyond, 23 Dalhousie L.J. 385, Dalhousie Law Journal, (2000).加拿大斯科特舍州为建立检察机关进行调查后的“马歇尔报告”提出十项改革建议:建立有限独立与政治指导和控制的起诉机构;确保关于个案的起诉决定不在内阁讨论;限制总检察长的介入个案的范围为引起广大公众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并且总检察长介入个案时必须首先咨询检察长意见,当他们的指令与检察长意见相反时,指令应当以书面的形式作出并且公报上公布;总检察长和检察长之间需要定期磋商研究检察署公诉和管理工作的所有方面;总检察长在和检察长磋商之后,由总检察长制作公诉裁量权的司法指南,并同时呈送一份给州议会;提供检察署与法院一样的财政保障;建立一个公诉机构,其中所有的检察官都在检察长的领导下,并通过他或她对外承担责任;建立警察独立调查犯罪、决定指控谁及何种犯罪的权力和责任,不受公诉权的不当压力;检察长每年向总检察长提交检察机构的年度工作报告,并同时呈送一份给州议会。但是1990年通过的《公诉法》没有采纳第三项建议,第四建议只要求总检察长介入个案时必须首先咨询检察长意见。
    ④ Justin G. Davids,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nd The Client - Attorney Relationship: Establishing the Power to Sue State Officers38 Colum. J.L. & Soc. Probs. 365 Summer, (2005).
    ⑤ Justin G. Davids,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nd The Client - Attorney Relationship: Establishing the Power to Sue State Officers38 Colum. J.L. & Soc. Probs. 365 Summer, (2005).
    ① 参见[美]纽约市律师公会联邦法委员会:“美国《独立检察官法》的起源、发展和目前的争论”,刘星红译,《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1期。
    ②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双重定位”,《刑事法杂志》总第42期,第21页。
    ③ 转引自自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2.
    ①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224.
    ③ Michael Edmund O' Neill: When prosecutors don't: trends in federal prosecutorial declin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2003.
    ④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237.
    ⑤ Chrisje Brants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44.
    ① Philip C. Stenning, Independence and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The Marshall Inquiry and Beyond, 23 Dalhousie L.J. 385, Dalhousie Law Journal, (2000).
    ② 议员不能独立于其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必须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以实现商谈的议会政治。
    ① [美]P·S·阿蒂亚、P·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① 林玉雄:《检察官论》,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6-87页。转引自孙谦:“检察改革论”,载刘作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②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44.
    ③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9.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24-425.
    ② Guiseppe cariti, "Dependence or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The Rol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1997.13-21.转引自李昌林:“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中国司法》,2004年第8期,第26页。
    ③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2.
    ④ 赴港澳考察团:“香港检察机关与检控酌处权——赴港考察报告(节选)”,载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① 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刑事司法的管理是集权化的。比如法国和比利时,检察机关(隶属于行政权)是金字塔似的结构。命令通过等级链从上到下,尽管地方检察长保留了一定的权力。相同的组织机构模式也可以适用与德国检察官。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36.
    ② [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① 陈健民主编:《检察院组织法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②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① 参见《日本检察厅法》、《日本检察厅事务章程》,裘索:《日本国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70-271、281页。
    ② 在最高法院,检察院为最高检察院。最高检察院由最高法院总检察长、首席检察官与总检察官组成。驻上诉法院,由上诉法院检察长一人,以及按照法院的规模不同,由人数不等的上诉法院检察官与代理检察长组成。在轻罪法院,检察机关的职能由驻大审法院检察院行使。大审法院检察院由共和国官一人,以及一名或数名代理检察官协助。而违警醉法院并不设真正意义上的检察机关。共和国检察官就是驻大审法院检察院的负责人。
    ③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126页。
    ④ 《德国法院组织法》(1975年修正),周道鸾主编:《外国法院组织与法官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88-489页。
    ① 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第36页。
    ② 李洪朗:“英国检察制度评介”,《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141页。
    ③ 何家弘:“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第24页。
    ④ Bruce A. Green, Why Should Prosecutors Seek Justice?, 26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607, (1999).
    ⑤ 但是对特定案件可能规定必须经过批准才能起诉。
    ① 使申诉机制发挥效用的是检察机关的等级机构。对德国检察官来说,起诉是一个终身职业,或者一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想在检察官的等级内得到提升或者在大多数州希望轮换成法官。在那些州,检察官和法官之间轮换是十分常见的,也被鼓励的。任何法官没有作为检察官的工作经历,不能被提升到最高的司法机构。法官和检察官的提升是否成功,基于个人成绩的内部审查。检察官不希望他们的人事记录里有公民控告,特别是成功的控告。因此,德国法学界倾向于相信部门申诉对于规范起诉中的玩忽职守,是一个比强制起诉更有效的威慑。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innestone(1977), 105.
    ② 裘索:《日本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6页。但是“因为存在检察一体的原则,人们怀疑上述指挥监督权的有效性。”[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③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8.
    ① 何家弘:“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第24页。
    ②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页。
    ① “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 Joachim Herrmann, The Rule of Compulsory Prosecution and the Scop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Germany, 41U. Chi. L. Rev. 468, (1974).
    ②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③ “葡萄牙《检察署组织法》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4期,第58页。
    ①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② 万春、张庆彬、任宜新:“加拿大检控官的职责及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上),第56页。
    ③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299.
    ⑤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28页。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37.
    ②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③ 张智辉、杨诚主编:《检察官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22页。
    ④ [前苏联]包尔迪列夫等:《苏维埃法庭上的国家公诉人》,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6页。
    ⑤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① 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增订版),内部交流1981年版,第54页。
    ② [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③ [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④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28页。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7.
    ②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③ [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④ 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增订版),内部交流1981年版,第55页。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37.
    ② 林任雄:“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任务与义务”,《法令月刊》,1998年第10期,第19页。
    ③ [前苏联]包尔迪列夫等:《苏维埃法庭上的国家公诉人》,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6页。
    ④ [前苏联]包尔迪列夫等:《苏维埃法庭上的国家公诉人》,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210页。
    ⑤ 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① [美]米尔伊安·R·达马斯卡:《司法和国家权力下的多种面孔》,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② Mark D. West,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③ 英国建立皇家检察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全国各地作出的决定具有一致性,以便就类似的案件在一个地方作出的决定与在另一个地方作出的决定相同。[英]加里·帕顿:“皇家检察院的结构和检察官的工作方式”,载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④ 林钰雄:“检察体系改革研讨会发言记录”,《月旦法学杂志》,1998年总第39期,第60页以下。
    ①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② [日]松尾浩也:“关于起诉裁量主义”,载[日]西元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159页。
    ③ 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④ 德国纳粹时期,德国下级负有绝对的服从义务,即使违背法定主义时亦然。结果检察官基于不当政治考量或政党偏好滥为不起诉。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第254页。
    ⑤ 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① John S. Dzlenkowskl: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s, rule & statutes (2001-2002 edition), west group 2001, 1145.
    ② 军队中违背军令构成刑事犯罪,行政公务员违背上级命令构成纪律惩戒的直接理由,而检察官违背上级命令却“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违背纪律。而且,即使“遵循命令”也不能免除检察官对案件的责任。
    ③ 李昌林:“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中国司法》,2004年第8期,第25页。
    ①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第264页。
    ② 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③ Sarah A, Gardner, Confusion in the Grand Jury: A New Standard for Dismissal Based on Prosecutorial Misconduct, Brooklyn Law Review, 1989.
    ④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7-378页。
    ⑤ Andrew Shepstone, The 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 NEW LAW JOURNAL (1993), Vol 143 No 6628 p1757.
    ① 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② [日]田富裕:《刑事诉讼法(新版)》,有斐阁1996年版,第231页。转引自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③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①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② 转引自孙谦:“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论检察官的法律使命”,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③ 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innestone (1977),104.
    ④ 周欣:《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⑤ 详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① Joseph f. lawless, prosecutorial misconduct, 1985,14.转引自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② “《日本暨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研讨会》专题演讲座谈记录”,载《台湾法学丛刊》第174期。转引自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③ I Grenville Cross, The DPP and Exercis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28 Hong Kong L.J. 400(1998).
    ①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188.
    ②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926.
    ③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7页。
    ① 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
    ②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942-944, West Group, 9d, 1999, 927.
    ③ 陈开欣:“英国刑事司法制度概况——赴英考察报告”,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编印。转引自瓮怡洁:“论公诉案件的诉讼分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65页。
    ④ 以下内容参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赴英考察报告”,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46-348页。
    ①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所有人的正义——英国司法改革报告(中英文对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0-681页。
    ① 赵海峰:“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的重大改革评介(下)”,载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一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② [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的比较》,潘华仿、高鸿均、贺卫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③ 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④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② 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68页
    ③ 周欣:《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① 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②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3页。
    ③ 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④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① 转引自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23页。
    ②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③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④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① 韩苏琳编译:《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②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载陈光中等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③ [前苏联]M·A·切里佐夫:《苏维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员室译,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408页。
    ④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⑤ 卞建林:“美国刑事诉讼简介”,《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① 陈卫东 刘计划、程 雷:“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二”,《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第74页。
    ②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③ William T. Pizzi, 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 54 Ohio St. L.J. 1325, 1993.
    ①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5.
    ③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9页。
    ④ Wayte v. United States, 470 U.S. 598, 607, (1985).
    ① [英]杰弗里·马歇尔著:《宪法理论》,刘刚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② [1994] 1 App. Cas. 42 (1993). Andrew L.-T. Choo, Developments in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Ex parte Bennett--The Demise of the Male Captus, Bene Detentus Doctrine in England?, 5 Crim. L.F. 165 (1994).
    ③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4.
    ④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0页。
    ① James Vorenberg, Decent Restraint of Prosecutorial Power, 94 HARV. L. REV. 1521, (1981).
    ② Ellen S. Podgor, Department of Justice Guidelines: Balancing "Discretionary Justice", 13 Cornell J. L. & Pub. Pol'y 167, (2004).
    ③ I Grenville Cross, The DPPand Exercis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28 Hong Kong L.J. 4001998.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45.
    ①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
    ②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③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④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⑤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958。
    ① Coleman v. Alabama, 399U. S. 1. 90S. ct. 1999. 26L. Ed. 2d. 387. (1970).另参见[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8页。
    ② [美]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8页。
    ① 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0页。
    ② [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6页。
    ③ Charles H. Whitebread & Christopher Slobogin, Criminal Procedure, at 538-542. (foundation
    ①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 954
    ② [前苏联]M·A·切里佐夫:《苏维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员室译,法律出版社 1955年版,第412页。
    ③ 陈开欣:“英国刑事司法制度概况——赴英考察报告”,转引自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54页。
    ①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1-183页。
    ①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第264页。
    ① 美国大陪审团制度极为复杂,联邦系统和各州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具体的规则和程序甚至完全相反。由于本文并非专门研究大陪审团制度,因此主要以联邦系统的大陪审团制度作为考察对象。
    ② [美]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44页。
    ③ Wood v. Georgia, 370 U. S. 375, 82 S. Ct. 1364, 8 L. ED. 2d 569 (1962).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 962.
    ① Tony Onorato and Tymour Okasha, Twenty-Ninth Annual Review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troduction and Guide for Users: Ⅱ. Preliminary Proceedings: Grand Jury, 88 Geo. L. J. 1078 (2000).
    ② [美]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94页。
    ③ Why Grand Juries Do Not (and Cannot) Protect the Accused, 80 Cornell L. Rev. 260, 274 (1995).
    ④ Robert W. Gordon, Imprudence and Partisanship: Starr's OIC and the Clinton-Lewinsky Affair, 68 Fordham L. Rev. 639, 642 (1999).
    ⑤ Anne Bowen Poulin, Supervision of the Grand Jury: Who Watches the Guardian?, 68 Wash. U. L. Q. 885, 886 (1990).
    ① [美]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周叶谦校,法律出版社 1988年版,73页。
    ② 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页。
    ③ [美] 琼·雅各比:《美国检察官研究》,周叶谦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41页。
    ④ [美]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95页。
    ⑤ 这是因为二战后为了实现日本检察制度的民主化,当时的占领军司令部建议日本政府采取检察官公选制度和起诉陪审制度。当时的法务厅经过讨论,认为两种制度均不适合日本的国情,通过和占领军司令部的协商,为了代替起诉陪审制度,决定采用检察审查会制度。裘索:《日本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第49页。
    ① Melissa Clack, Caught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31 Deny. J. Int'l L. & Pol'y 525, (2003).
    ② “日本《检察审查会法》”(1973年)。北京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二辑 (中册)》(内部资料),1980年11月印刷。
    ③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9页。
    ① 裘索:《日本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第51页。
    ② Mark D. West,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③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112页。
    ④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3页。
    ⑤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第8页。
    ①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9页。
    ② [意] 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高鸿均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83页。
    ③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第6页。
    ④ 左卫民:“司法改革的十大理念”,《中国律师》,2003年第11期,第34页。
    ① Mark D. West,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① [美]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周叶谦校,法律出版社 1988年版,第71页。
    ②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87页。
    ③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2-152页。
    ④ [比]R·C·范·卡内冈:《法官、立法者与法学教授——欧洲法律史篇》,薛张敏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6页。
    ⑤ [美]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周叶谦校,法律出版社 1988年版,第74页。
    ⑥ 以下除特别注明外,“党”都指“中国共产党”。
    ① 李士英主编:《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67页。
    ② 陈守一:“中国法学三十年”,载《中国法学文集》(第一辑),法律出版社 1984年版,第16-17页。
    ③ 李士英主编:《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151页
    ① 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28页。
    ② 张晋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第198页。
    ③ 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 2000年版,第91页。
    ④ 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26页。
    ① 李步云著:《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326-329页。
    ② 彭真:“在全国检察工作座淡会、全国高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院长会议、第三次全国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9年7月27日)”,载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年版,第25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人民日报》,1979年12月21日。
    ② 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 2000年版,第292页。
    ③ 彭真:“关于政法工作的几个问题(1987年3月21日)”,载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第359页。
    ④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00年第1期,第18页。
    ① 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第266页。
    ② 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 1996年,第430-431页。(依靠党委,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部分)
    ① 参见:《浙江省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实施办法》http://www.yuhda.zj001.net/misc.php?xname=39BF1U0&dname=HQ10R01&xpos=7&op=print, 2006-7-17登陆。
    ① 红波、刘爽:“调查个案监督”,《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4期 (上),第22页。
    ② 详见蔡定剑:“人大个案监督的基本情况”,《人大研究》,2004年第3期,第6页。
    ① 因为我国个案监督的开展并没有获得中央层面的合法性,各地自行开展的个案监督差异非常大,从这个意义上,即使对个别地方采取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其意义也大打折扣。关于个案监督的现状可参见蔡定剑主编:《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与案例报告》,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69页。
    ② 李学松:“26例个案监督实例的考察与思考”,《人大研究》,2000年第8期,第5页。
    ③ 王国喜、范向阳:“‘久拖不决’”遭遇人大监督”,《民主与法制》,2004年第20期。
    ④ 冯蕴强:“人民法院个案监督亟待规范”,《法学杂志》,1998年第6期,第31-32页。 员过半数同意后,才能做出决定。如果对重大问题争议较大,检察长应建议不付表决,进一步调查研究后,下次再议。”“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报送上一级检察院决定,同时抄报同级人大常委会”。
    ① 对检委会案件分歧能否提交人大常委会决定的问题,http://www.jcrb.com/zyw/swtv/, 2006-6-27登陆。
    ② 袁承东:案件分歧应属“重大问题”,http://www.jcrb.com/zyw/swtv/, 2006-6-27登陆。
    ③ 蔡定剑:人大不宜代行检察权,http://www.jcrb.com/zyw/swtv/, 2006-6-27登陆。
    ① 李六如:“关于《最高人民检察署》和《各地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的说明”,《人民日报》,1951年9月5日。
    ① 彭真:“关于七个法律草案的说明”,载《彭真文选》,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1年版,第378页。
    ②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75页。
    ③ 一般应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十天内,由承办案件的公诉部门及时将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刑事判决书或裁定书 (决定书)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备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收到各查材料后,应指定内勤或指派专人负责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案件质量。
    ④ 每一年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公诉案件都要进行复查,发现处理不当的案件,就会影响下级检察院的目标考核。
    ① 参见《关于在审查起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工作方案》第六条。
    ② 参见《关于在审查起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工作方案》第四条。
    ③ 比如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实施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十四条规定:“主诉检察官对下列事项应当依法做出决定。(一)改变案件管辖;(二)决定退回补充侦查、自行补充侦查或调取证据工作(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的事项除外):(三)对案件中的有关证据进行复查、勘验、鉴定等;(四)传唤、拘传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五)依法延长审查起诉的办案期限:(六)建议侦查部门追捕漏犯;(七)决定追加漏罪及增加罪名;(八)改变案件定性或减少原认定的事实,不会对量刑产生较大影响的;(九)决定将案件移送起诉;(十)制作、修改、发送起诉书、补充侦查函等法律文书:……”
    ④ 龙宗智:“为什么要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一论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之”,《人民检察》,2000年第1期,第19页。
    ① 参见《关于在审查起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工作方案》第四条。
    ②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实施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17条。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322650
    ① 李彦军:“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检察体制改革”,《人民检察》,2004年第8期,第34页。
    ② 张仲芳:“论人民监督员对职务犯罪公诉工作的监督”,《人民检察》,2005年第9期 (下),第18页。
    ③ 但伟:“正确认识人民监督员制度切实推进检察改革”,《人民检察》,2004年第5期,第30页。
    ① 详见李建明:“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效力探讨”,《人民检察》,2005年第8期,第44页。
    ① 张仲芳:“论人民监督员对职务犯罪公诉工作的监督”,《人民检察》,2005年第9期 (下),第19页。
    ② 中央政法干校刑法、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义》,群众出版社 1982年版,第339页。
    ③ 公柸祥:《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第179页。
    ① 袁红兵、张丽岐编著:《刑事诉讼法学》,时事出版社 1987年版,第236页。
    ② 比如,前述检察院打击报复新闻记者的殷新生冤案。1991年7月,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向中原区法院起诉。中原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当即要求退卷。在退卷时,法院院长没忘记在案卷里夹上一张字条:“如果在中原区法院开庭,我要亲任审判长,当庭宣布殷新生无罪释放。”“全国最大迫害记者事件全情告白”,《中国青年报》,1998年11月12日,http://www.cyol.net/cyd/zqb/19981112/GB/9316^Q209.htm, 2006-12-16登陆。
    ③ 中央政法干校刑法、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义》,群众出版社 1982年版,第362页。
    ① 姚莉、卞建林:“公诉审查制度研究”,《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76页。
    ② 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28页。
    ① [美]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6页。
    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公诉案件判处无罪的情况与分析”,《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 (上),第49页。
    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公诉案件判处无罪的情况与分析”,《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 (上),第49页。
    ① 根据我国的检察官法,我国检察长与副检察长是不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就可以任命的。
    ② 裴文睿:“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对个案监督调查的初步想法”,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 (第二卷第一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页。
    ① 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59页。
    ② 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版,第410页。
    ③ 陈健民主编:《检察院组织法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年版,第169-173页。
    ① 万毅:“侦查终结程序改革研究”,《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第1页。
    ① 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1第4期,第136页。
    ① 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第150页。
    ① 尹志学:“分权制衡与现代法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第21页。
    ① 陈国权、王勤:“论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68页。
    ② 叶皓:《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6页。
    ③ 李蓉:《刑事诉讼中的分权原则》,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第130页。
    ④ 有学者认为“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一个虚假的命题。因为权利制约权力,仍然必须启动另一个权力实现对权力的制约。“权利仅为权力制约的诱因而非权利制约的本体”。参见胡玉鸿:“以权利制约权力辩”,《法学》,2000年第9期。基于此,出于防止分析的重复,将权利对权力的制约放入“正当程序原则”的程序参与权中。
    ① [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第156页。
    ② [法] 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8页。
    ③ [日] 伊藤荣树著:《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57页。
    ① 苏永钦:“意大利最高司法会议简介”,载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284页。
    ② 转引自孙谦:“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论检察官的法律使命”,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第70页。
    ① [英] 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1年版,第307页。
    ② 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第43页。
    ③ 转引自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2页。
    ④ [英] 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1年版,第315页。
    ⑤ 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第67页。
    ① garry patte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ructure of the crown rosecution service, and the work of a crowd prosecutor. 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英文部分),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第85页。
    ② 参见[法]爱黑克·马蒂阿斯:“论欧洲五国警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版,第453页。
    ③ 陈永生:“检察机关的性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第2期,第42页。
    ① 谢佑平、万毅:“刑事控审分离原则的法理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93页。
    ② Edward A. Tomlinsom: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 Germany, England and France: Nonadversarial Justice: the French Experience, 42 Md. L. Rev. 131, 1983.
    ③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8页。
    ① Donald A. Daugherty, Supreme Court Review: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Abuses i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Morrison v. Olson, 108 S. Ct. 2597 (1988) 79 J. Crim. L. & Criminology 953.
    ① 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08页。
    ② 姜伟、钱舫、徐鹤喃:《公诉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第59页。
    ③ 从制作起诉书与公诉审查程序的关系来看,预审对提起公诉影响并不相同。美国大陪审团是在审查之后制作起诉书。法国也是在审查之后,以预审法官的裁定代替起诉书。德国在检察机关作出正式的起诉书之后,在经过中间程序的审查。但是经过审查之后可有限制地缩小起诉书范围。
    ④ [德] 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8页。
    ① 江乐士:“现代检控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下所担当的角色”,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新探》(陈光中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版,第797页。
    ② Philip C. Stenning, Independence and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The Marshall Inquiry and Beyond, 23 Dalhousie L. J. 385, Dalhousie Law Journal, (2000).
    ③ [德] 华格纳:“理想检察官的目标”,《法律人杂志》。转引自林钰雄:《刑事诉讼法》 (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9页。
    ④ [日] 伊藤荣树著:《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66页。
    ①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0页。
    ② [日]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18页。
    ①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4页。
    ②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99.
    ③ Bruce A. Green, Why Should Prosecutors Seek Justice?, 26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607, (1999).
    ④ [英] 加里·帕顿:“皇家检察官准则:介绍与讨论”,载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4页。
    ⑤ 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页。
    ⑥ [法]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一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 2000,第269页。
    ⑦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德国检察官享有与法官类似的身份保障。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盛行一种检察官“等同法官说”。其自始将检察官的定位问题提升为宪法问题看待。其认为,虽然检察官不是法官,检察院也不是法院,但从检察官职务与法官职务的“等同性”来看,宪法上的第三权应同时包括检察官与法官两者。两者应同受宪法上的人身及事务独立性的保障。这一学说的重要代表戈尔可说,检察官虽非法官,但如同法官般执行司法领域内的重要功能。孙谦:“检察改革论”,载刘作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 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03页.
    ① John Henry Merryman, Usc Svmposium on Judicial Election, Selection, and Accountability: Comment: How Others Do It: The French and German, 61 S. Cal. L. Rev. 1865 JUDICIARIES. (1988)
    ② Ekaterina Panayotova Trendafilova-Batchvarova The New Legal Status of the Bulgarian Prosecutor's Office, 4 Ann. Surv. Int'l & Comp. L. 132, (1997).
    ③ A. Goldstein and M. Marcus, "The Myth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in the three 'Inquisitorial' Systems: France Italy and Germany", 87 Yale LJ 240, (1977).
    ④ H. G. Van de Bunt, Officieren van justitie: verslag van een participerend observatieonderzoek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Utrecht, 1985), at 398. Cite.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236.
    ①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45.
    ② Albert H Y Chen, Focus on The Discretion Whether to Prosecute: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 J. 406, (1998).
    ① [日]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7页。
    ② 转引自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4页。
    ③ Morrison v. Olson, 487 U. S. 654, (1988).
    ④ cf. Daniel C. Richman, Old Chief v. United States: Stipulating Away Prosecutorial Accountability?, 83 Va. L. Rev. 939, 965 (1997).
    ①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② Judging The Prosection: Why Abolishing Peremptory Challenges Limits The Dangers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May, 119 Harv. L. Rev. 2121, (2006).
    ③ 参见[意]帕特里齐亚·佩代尔佐利、卡洛·瓜尔涅里:“意大利:这就是司法民主之一例”,《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1998年第2期,第124-137。
    ④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22.
    ① 苏永钦:“法国最高司法会议简介”,载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279页。
    ② Jean Vincent, Serge Guinchard, Gabriel Montagnier, André Varinard, Institutions Judiciaires, 2001, Dalloz, 6e édition, 630. 刘新魁:“法国司法官制度的特点及启示”,《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第157页。
    ③ 法国对检察官的任命基本适用对法官的任命规则,但有两点区别。一是最高司法会议可以对一级和二级检察官提出任命意见,但该意见对政府没有约束力。二是特级检察官可以根据最高司法会议的意见任命,但对最重要的职位,如最高法院的检察长和巴黎法院的检察长,则由部长会议决定任命,不必征求最高司法会议的意见。Jean Vincent, Serge Guinchard, Gabriel Montagnier, AndréVarinard, Institutions Judiciaires, 2001, Dalloz,6e édition, 629. 刘新魁:“法国司法官制度的特
    ① 苏永钦:“法国最高司法会议简介”,载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280页。
    ② 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第5页。
    ③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第268页。
    ① 苏永钦:“法国最高司法会议简介”,载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版,第240页。
    ①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4页。
    ② 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5页。
    ③ [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5-56页。
    ①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诉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26—27页
    ② 有关正当程序在各国及国际社会上的发展,可参见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③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页以下。
    ④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页。
    ⑤ 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第113页。
    ①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4页。
    ② 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36—38页。
    ③ 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法学》,1992年第8期,第8页。
    ④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60页。
    ⑤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93页。
    ⑥ [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页。
    ① 王兆鹏:“起诉审查——与美国相关制度之比较”,《月旦法学》,2002第9卷,第51-68页
    ①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44.
    ② [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第36页。
    ① Why Grand Juries Do Not (and Cannot) Protect the Accused, 80 Cornell L. Rev. 260, 274 (1995).
    ②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__~
    ① John S. Dzlenkowskl: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s, rule & statutes (2001-2002 edition), west group 2001. 1145.
    ② 陈光中、汪海燕:“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国法学》,2002年 第2期,第33页。
    ③ 但是,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669条第2款规定:“检察机关的检察官不受申请回避。因为检察院的代表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当事人 (原告),始终不受申请回避,因为一方诉讼当事人不可能申请对方当事人回避。但是,这一问题并非没有提出过。[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0页。
    ① 参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第155-159页。
    ② Nagy v. McBurney, 120 R. I. 925, 929, 392 A. 2d 365, 367 (1978). Michael John O'Brien: Administrative Law--Misuse of Administrative Process Provides Grounds for Malicious Prosecution and Abuse of Process--Hillside Associates v. Stravato, 642 A. 2d 664 (R. I. 1994), 29 Suffolk U. L. Rev. 541 (1995).
    ③ John Williams, Practsing Law Institute Twentieth Annual? 1983 Civil Rights Litigation Program: False Arrest, Malicious Prosecution, and Abuse of Process in? 1983 Litigation, 20 Touro L. Rev. 705 (2004).该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各州的恶意起诉与民事赔偿的关系。
    ① [英] 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9页。
    ② [日] 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109页。相关的案例参阅该书 109-112。
    ③ Imbler v. Pachtman 424 U. S. 409 (1976).
    ④ [美] 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768页。
    ⑤ H. Schorn, Der Richter im Dritten Reich, 183-184, (1959). [意] 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高鸿均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5页。
    ① [美] 弗洛伊德·菲尼:《美国刑事诉讼法经典文选与判例》,岳礼玲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第222页。
    ② 我国学者陈瑞华教授从我国司法实践出发对此进行了论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
    ③ 关于程序性违反的不同法律后果的比较法研究参见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第547-612页。
    ①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②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48.
    ① 左卫民:《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41页。
    ② 左卫民:《简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页。
    ① 详见谢小剑:“公诉审查略式程序研究——省略我国审查起诉程序的思考”,《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第117-123页。
    ② 参见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722-723页。
    ① [美]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401页。
    ① 侯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政法治理方式——基层政法委员会制度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103页。
    ② 孙春龙、章原、黄泓:余祥林错案幕后的司法游戏,瞭望东方周刊,http://www.xibu.org/PRINTLR.ASP?ID=6923, 2006-7-17登陆。
    ③ 梁发芾:协调不止,冤案不已。中国经济时报 http://www.cet.com.cn/20050415/WENHUA/200504151, htm, 2006-7-17登陆。
    ④ 李建明:“检察权独立行使的相对性——兼论列宁关于检察机关垂直领导的思想”,《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48页。
    ① 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4页。
    ① 常引用的宪法条文包括以下规定。我国1984年《宪法》第3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第67条第(六)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宪法第104条规定: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
    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宪法第41条规定了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
    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第44条第
    (六)项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6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
    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
    案。第31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第47条规
    定: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
    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
    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可见,人大与检察机关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
    系。
    ② 刘旺洪:“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39页。
    ③ 李永红、于晓青:“论地方人大对司法机关进行个案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法学》,1999年第1期,第152页。
    ① 卞建林、姜涛:“个案监督研究——兼论人大审判监督的合理取向”,《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33页。
    ① [意] 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高鸿均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44页。
    ② 参见杨建顺:《日本国会》,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3、275页。韩大元:《韩国国会》,华夏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9-121页。
    ③ 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法学》,1999年第9期,第1页。
    ① 瑞典司法部长不能对公诉权发出指令,缺乏行政机关对公诉权的有效限制,而议会专员对此的专员似乎平衡了此一缺陷。
    ② 蔡定剑:“人民代表大会个案监督的现状及其改革”,载蔡定剑主编,《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与案例报告》,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69页。
    ③ 黎军:“瑞典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简介”,《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第98页,
    ① [瑞典] ClaesEklundh:“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对法院的监督”,刘小楠译,蔡定剑校,《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88页。
    ② 陈斯喜:“探寻个案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契合——人大个案监督实证调查案例分析”,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二卷 第一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94页。
    ① 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严格的分权模式。罗玥、强世功:“在‘案件监督’与‘行为监督’之间——从共和政体的角度来思考‘个案监督’”,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二卷 第一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90页。
    ② 赵晓力:是“职能分化”,而不是“权力分立”——评《监督法》,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609/9909.html, 2006-12-22登陆。
    ① [美] 米尔伊安·R·达马斯卡:《司法和国家权力下的多种面孔》,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0页
    ① 吴学艇:“检察一体原则与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人民检察》,2002第4期,第7页。
    ② 参见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法学研究》,2006第1期。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两文也主张我国进行改革,以检察官作为行使检察权的主体。
    ① 陈国庆:“《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涉及检察机关的若干主要问题”,《中国检察——〈刑法〉适用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136页。
    ① 万春、张庆彬、任宜新:“加拿大检控官的职责及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 (上),第56页。
    ② [日]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第20页。
    ① 李爱君、方勇:公诉格局一体化改革构想 http://www.yfzs.gov.cn/gb/info/kw/njjcdy/046/jc/2005-01/05/1429159105, html, 2006年7月1日登陆。
    ① 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 1989-1999》,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0年版,第69页。
    ② 卞建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任免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专家意见稿》,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年版,第39页。
    ③ 龙宗智:“论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第11页。
    ① [德] 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67页。
    ② 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第38页。
    ① 参见卞建林、田心则:“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刍议”,《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第5页。
    ② 参见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下),第25-28页。
    ① 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下),第27页。
    ① 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下),第27页。
    ① 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6页。
    ② 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修正案) 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3页。但陈光中先生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中没有提出设立预审程序。参见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③ 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④ 这只是对公诉权进入审判之前的事前制约,对于进入审判的案件公诉权是否正当依然是公诉权司法审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一旦进入审判则应主要解决是否有罪的问题,一般不再对是否符合公诉证据标准进行审查。但是,如果庭审中发现公诉权滥用的特殊情形,比如报复性起诉、严重违反正当程序起诉等除外。
    ⑤ 有学者主张,在建立预审程序时,也对不起诉进行司法审查。(陈卫东、韩红兴:“初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立中间程序的合理性”,《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阮丹生:“关于建立我国刑事预审制度的设想”,《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但笔者认为,我国检察机关本身即以追求社会秩序为目标,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理念不足,我国的不起诉已经确立了重重的制约制度,包括指标控制、内部审批、复议、复核、人民监督员审查、被告人自诉等。我国作出不起诉决定多为“必须”作出的案件。对不起诉进行司法审查殊非必要,否则,在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不足的前提下,极有可能牺牲犯罪嫌疑人权利而提起公诉。所以,笔者不主张对不起诉进行司法审查。
    ① 谢佑平、闫自明:“宪政与司法:刑事诉讼中的权力配置与运行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153页。
    ② 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第60页。
    ③ 陈瑞华:“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第533页。
    ①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第258页。
    ②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378页。
    ③ 黄东雄:《刑事诉讼法学论》,三民书局 1987年版,第251-252页。
    ① [前苏联]M·A·切里佐夫:《苏维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员室译,法律出版社 1955年版,第406页。
    ② 周士敏:“审查起诉论要”,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第132页。
    ③ 我国学者陈卫东教授提出的刑事诉讼法专家意见稿也采取这种主张,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455页。
    ①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高密市人民法院:“关于高密法院‘预审法官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山东审判》,2005年第5期,第41-44页。
    ② 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修正案) 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第214页。
    ③ Press Enterprise v. Superior Court, 478U. S. 1, 106 s. ct. 2735, 92 L. Ed. 2d1 (1986).
    ① 石少侠:“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第83页以下。
    ① Lloyd E. Ohlin,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 p84.
    ① 陈光中、汪海燕:“论刑事诉讼中的‘中立’原则——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国法学》,2002第3期,第34页。
    1.[美] 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意] 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英] 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年版。
    4.[美]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年版。
    6.[古罗马]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7.[爱尔兰] 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8.[美] 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9.[英] 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10 [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年版。
    11.[法]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12.[英] 戴维·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版。
    13.[英] 伯特兰·罗素:《权力论——一个新的社会分析》,勒建国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
    14.[美]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15.[日] 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16.[日] 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丁相顺译,金光旭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7.[德] 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8.[英] 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19.[美] 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0.[美] 伟恩·R·拉费弗等:《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1.[美] 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2.[美] 阿希尔·里德·阿马:《宪法与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3.[意]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
    24.[德] 英戈·穆勒:《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5.[法] 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26.[英] 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27.[英] 麦高伟等主编:《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刘立霞等译,何家弘校,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28.[日] 大谷实:《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29.[美] 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0.[法] 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1.日本法务省刑事局编:《日本检察讲义》,杨磊、张仁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
    32.[美] 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法律与实践》(第6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3.[德] 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34.[英] T·R·S·艾伦:《法律、自由与正义——英国宪法的法律基础》,成协中、江菁译,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
    35.[美] 保罗·伯格曼、迈克尔·艾斯默:《影像中的正义——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海南出版社 2003年出版。
    36.[美]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7.[日] 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徐益初、林青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
    38.[美] P. S. 阿蒂亚、P. S. 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9.[前苏联] 包尔迪列夫等:《苏维埃法庭上的国家公诉人》,法律出版社 1956年版。
    40.[法] 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的比较》,潘华仿、高鸿均、贺卫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1.[英] 杰弗里·马歇尔著:《宪法理论》,刘刚译,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
    42.[前苏联] M·A·切里佐夫:《苏维埃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员室译,法律出版社 1955年版。
    43.[美] 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
    44.[美] F·J·克莱因:《美国联邦与州法院制度手册》,刘慈忠译,周叶谦校,法律出版社 1988年版。
    45.[美] 琼·雅各比:《美国检察官研究》,周叶谦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
    46.[意] 莫诺·卡佩莱蒂:《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徐昕、王奕译,高鸿均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47.[比] R·C·范·卡内冈:《法官、立法者与法学教授——欧洲法律史篇》,薛张敏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8.[日]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49.[美] 伯纳德·施瓦茨著:《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0.韩苏琳编译:《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年版。
    51.[英] 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
    52.[英] 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53.[美] 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成、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
    54.[美] 弗洛伊德·菲尼:《美国刑事诉讼法经典文选与判例》,岳礼玲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55.[英] 爱德华兹著:《皇家检察官》,周美德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1年版。
    56.[美]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 (第二版)》,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57.[意] 戴维·奈尔肯编:《比较刑事司法论》,张明凯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8.[美] 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9.[日] 本田正义:“在刑事法领域里的世代对立”,《法学译丛》,1982年第6期。
    60.[日] 土本武司:《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埔舆、宋英辉译,五南图书出版社印行,1997年版。
    61.[日] 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郭美松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62.[英] 内政部:“英国2003年刑事司法法立法说明”,郑旭译,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之鸟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3.[英] 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64.[德] 约阿希姆·赫尔曼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载《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65.[法] 爱黑克·马蒂阿斯:“论欧洲五国警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 (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版。
    66.[英] 加里·帕顿:“皇家检察官准则:介绍与讨论”,载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
    67.[瑞典] 博·斯文松:“瑞典刑事司法制度”,程味秋译,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68.[意] 帕特里齐亚·佩代尔佐利、卡洛·瓜尔涅里:“意大利:这就是司法民主之一例”,《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1998年第2期。
    69.[瑞典] ClaesEklundh:“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对法院的监督”,刘小楠译,蔡定剑校,《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0.[芬兰] LlkkaRautio:“合法性监督及议会监察专员的作用”,张美常译、杨伟东校,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71.[日] 阪本昌成:“宪法判例回顾”,载法律时报第56号第2卷 (1984年1月),第32页。转引自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72.[日] 松尾浩也:“关于起诉裁量主义”,[日] 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 1977年版。
    73.[英] 迈克麦·康维尔:《英国刑事诉讼法 (选编)》,程味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75.《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76.《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洁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7.《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78.《日本刑事诉讼法典》,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上),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2.姜伟、钱舫、徐鹤鸣:《公诉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3.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版。
    4.陈朴生:《刑事诉讼实务 (增订版)》,内部交流 1981年版。
    5.参见刁荣华:《刑事诉讼法释论》,汉苑出版社 1977年版。
    6.张穹主编:《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7.李士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1年版。
    8.孙谦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79-1989》,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0年版。
    9.洪皓:《检察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0.石少侠:《检察权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年版。
    11.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2.杨正万:《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 (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4.陈光中、[德]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版。
    15.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6.周长军:《刑事裁量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7.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利技术之间》,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18.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19.陈瑞华:《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李学军主编:《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版。
    21.张智辉、杨诚主编:《检察官作用与准则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版。
    22.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
    23.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4.张毅:《刑事诉讼中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5.左卫民:《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6.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版。
    27.由蝾等编:《外国法制史参考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8.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1辑,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29.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0.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1.郝银钟:《刑事公诉权原理》,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版。
    32.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33.刘法合主编:《中国法律年鉴 (2004年)》,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
    34.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5.王工:《中国律师涉案实录》,群众出版社 2001年版。
    36.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
    37.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版。
    38.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年版。
    39.张晋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40.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1.李步云:《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42.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法律出版社 1996年。
    43.蔡定剑主编:《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与案例报告》,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44.王新环:《公诉权原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5.中央政法干校刑法、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讲义》,群众出版社 1982年版。
    46.公柸祥:《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47.袁红兵、张丽岐编著:《刑事诉讼法学》,时事出版社 1987年版。
    48.周梅森:《至高利益》,作家出版社 2000年版。
    49.张成敏:《案史:西方经典与逻辑》,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年版。
    50.陈健民主编:《检察院组织法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年版。
    51.孙长永:《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52.司法部外事司编:《欧洲十国司法制度概况》,法律出版社 1987年版。
    53.刘立宪、谢鹏程:《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
    54.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55.裘索:《日本国检察制度》,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56.周道鸾主编:《外国法院组织与法官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版。
    57.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8.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9.周欣:《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60.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1.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2.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所有人的正义——英国司法改革报告 (中英文对照)》,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年版。
    63.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64.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5.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组织编译:《支撑21世纪日本的司法制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
    66.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7.叶皓:《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8.李蓉:《刑事诉讼中的分权原则》,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69.苏永钦:《司法改革的再改革——从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版。
    70.王晋、刘生荣主编:《英国刑事审判与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年版。
    71.汪建成:《冲突与平衡:刑事程序理论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2.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73.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7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5.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 1999年版。
    76.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77.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
    78.左卫民:《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79.左卫民:《简易刑事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80.龙宗智:《检察制度教程》,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81.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修正案) 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82.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
    83.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84.黄东雄:《刑事诉讼法学论》,三民书局 1987年版。
    85.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86.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87.魏晓娜:《刑事正当程序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88.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镱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89:卞建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3年版。
    1.谢鹏程:“检察权的结构”,《法学》,2002年第2期。
    2.黄颂:“论自然法概念的演变及其意义”,《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陈国权、王勤:“论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168页。
    4.邓传明:“论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5.左卫民:“诉讼视野中的国家权力法哲学探讨”,《现代法学》,1995年第2期。
    6.万春、张庆彬、任宜新:“加拿大检控官的职责及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 (上)。
    7.程味秋:“日本刑事起诉制度”,载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四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年版。
    8.周建华:“法国预审法官存废之争”,《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3期。
    9.谢佑平、胡超:“试论公诉条件及其审查程序”,《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陈宏毅:“从刑事诉讼程序各阶段之罪嫌论检察官追诉犯罪之义务”,《华冈法粹》,总第28期。
    11.汪建成、孙远:“自由心证新论——‘自由心证’之自由与不自由”,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0年版。
    12.郭天武:“美国的保释制度”,《中国司法》,2005年第9期。
    13.侯晓焱、刘秀仿:“关于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实证分析—兼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适用与完善”,《人民检察》,2005年11期 (下)。
    14.林钰雄:“论中间程序——德国起诉审查制的目的、运作及立法论”,《月旦法学》,2002年第9期。
    15.唐永禅、杨帆:“论检察机关的起诉裁量权”,《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16.江乐士:“现代检控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下所担当的角色”,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新探 (陈光中教授七十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版。
    17.孙谦:“捍卫司法的公平正义——论检察官的法律使命”,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
    18.陈卫东、李训虎:“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9.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
    20.许志雄:“迅速裁判之原则”,载《台湾法学丛刊》,第121期。
    21.冯涛:“日本诱惑侦查之考察:判例与理论的变迁”,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四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年版。
    22.杨志刚:“英国诱惑侦查制度的评析与借鉴”,《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3.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条件说”,《人民检察》,1999年3期。
    24.宋伟、郝银钟:“论检察权的滥用及其法治”,《法学》,1999年第9期。
    25.李蕴辉:“公诉权滥用与制约研究”,《法学论坛》,2004年第2期。
    26.柯葛壮、杜文俊:“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2期。
    27.孙厚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完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8.陈瑞华:“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9.刘继国:“刑事诉讼中撤回公诉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4年第1期,第40页。
    30.孙业群:“做一个刑辩律师究竟有多难——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律师》,2003年第4期。
    31.彭真:“在全国检察工作座谈会、全国高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院长会议、第三次全国预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9年7月27日)”,载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年版。
    32.冯亚东:“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3.彭真:“关于政法工作的几个问题 (1987年3月21日)”,载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9年版。
    34.江显和:“重塑我国被害人对公诉权的制约机制”,《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
    35.刘万永:“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18日。
    36.张品泽:“人本精神与刑事程序——人权保障的一种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37.陈正云、苗春瑞:“‘保护伞’职务犯罪剖析”,《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
    38.钱塘:“浙江景宁官员举报国有资产流失遭羁押”,《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6月29日。
    39.亚洲周刊评论:“台湾司法沦为政治奴婢”,《参考消息》,2006年10月10日,第11版。
    40.郭国松:“反腐败英雄说了真话以后”,《南方周末》,2002年1月11日。
    41.吴宏耀:“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42.红波、刘爽:“调查个案监督”,《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4期 (上)。
    43.傅平:“公诉权制约之比较法考察”,《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4.黄柳:“我国公诉权制约机制现存问题及对策”,《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5.王国喜、范向阳:“‘久拖不决’遭遇人大监督”,《民主与法制》,2004年第20期。
    46.冯蕴强:“人民法院个案监督亟待规范”,《法学杂志》,1998年第6期。
    47.李六如:“关于《最高人民检察署》和《各地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的说明”,《人民日报》,1951年9月5日。
    48.彭真:“关于七个法律草案的说明”,载《彭真文选》,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1年版,第378页。
    49.龙宗智:“为什么要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一论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人民检察》,2000年第1期。
    50.“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00年第1期。
    51.李彦军:“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检察体制改革”,《人民检察》,2004年第8期。
    52.张仲芳:“论人民监督员对职务犯罪公诉工作的监督”,《人民检察》,2005年第9期 (下)。
    530 但伟:“正确认识人民监督员制度切实推进检察改革”,《人民检察》,2004年第5期。
    54.李建明:“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效力探讨”,《人民检察》,2005年第8期。
    55.罗弱、强世功:“在‘案件监督’与‘行为监督’之间——从共和政体的角度来思考‘个案监督”,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二卷第一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6.姚莉、卞建林:“公诉审查制度研究”,《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76页。
    5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公诉案件判处无罪的情况与分析”,《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 (上)。
    58.裴文睿: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对个案监督调查的初步想法”,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2卷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9.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60.万毅:“侦查终结程序改革研究”,《政法学刊》,2003年第3期。
    61.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中国法学》,2001第4期。
    62.左卫民、赵开年:“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6期。
    63.周理松:“法国、德国检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借鉴”,《人民检察》,2003年第4期。
    64.谢鹏程:“论检察官独立与检察一体”,《法学杂志》,2003年第3期。
    65.孙谦:“检察改革论”,载刘作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 (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6.李洪朗:“英国检察制度评介”,《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
    67.何家弘:“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
    68.“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载樊崇义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年版。
    69.姚莉、詹建红:“论价值选择维度中的检察官追诉裁量权”,《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70.林任雄:“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任务与义务”。(台北)《法令月刊》,1998年第10期。
    71.林钰雄:“检察体系改革研讨会发言记录”,《月旦法学杂志》,1998年总第39期。
    72.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法大学评论》,第59期。
    73.李昌林:“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中国司法》,2004年第8期。
    74.樊崇义、李岚:“‘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研究观点综述”,《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75.瓮怡洁:“论公诉案件的诉讼分流”,《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6.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赴英考察报告”,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77.赵海峰:“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的重大改革评介”(下),载赵海峰主编:《欧洲法通讯》(第一辑),法律出版社 2001年版。
    78.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新发展”,载陈光中等主编,《诉讼法论丛》 (第2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79.卞建林:“美国刑事诉讼简介”,《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80.陈卫东 刘计划、程雷:“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二”,《人民检察》,2004年第11期。
    81.“日本《检察审查会法》(1973年)”,北京政法学院诉讼法教研室:《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二辑 (中册) (内部资料)》,1980年11月印刷。
    82.顾永忠、薛峰、张朝霞:“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2期。
    83.左卫民:“司法改革的十大理念”,《中国律师》,2003年第11期。
    84.尹志学:“分权制衡与现代法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85.陈国权、王勤:“论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86.赵永红:“公诉权制约研究”,《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87.陈永生:“检察机关的性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第2期。
    88.谢佑平、万毅:“刑事控审分离原则的法理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88.刘新魁:“法国司法官制度的特点及启示”,《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89.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诉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90.陈守一:“中国法学三十年”,《中国法学文集》(第一辑),法律出版社 1984年版。
    91.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法学》,1992年第8期。
    92.王兆鹏:“起诉审查——与美国相关制度之比较”,《月旦法学》,2002第9卷
    93.陈光中、汪海燕:“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94.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95.谢小剑:“公诉审查略式程序研究——省略我国审查起诉程序的思考”,《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
    96.侯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政法治理方式——基层政法委员会制度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97.李建明:“检察权独立行使的相对性——兼论列宁关于检察机关垂直领导的思想”,《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8.蔡定剑:“人大个案监督的基本情况”,《人大研究》,2004年第3期。
    99.刘旺洪:“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00.钱明龙:“‘个案监督’合理合法”,《人大研究》,1999年第11期。
    101.李学松:“26例个案监督实例的考察与思考”,《人大研究》,2000年第8期。
    102.张泽涛:“个案监督亟须澄清的三个误识”,《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
    103.孙恒山:“人大个案监督难点问题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2期。
    104.李永红、于晓青:“论地方人大对司法机关进行个案监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法学》,1999年第1期。
    105.李诚:“关于个案监督必要性的争议”,载阚珂,《中国立法研究报告 2004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106.周道鸾:“人大监督、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人民司法》,2000年第10期。
    107.高娣:“人大怎么监督司法”,《法制日报》,1999年10月20日第5版。
    108.夏正林:“也论人大对司法的个案监督与审判独立”,《法商研究》,2002年第1期。
    109.刘瑞华:“论人大的个案监督”,《现代法学》,2002年第4期。
    110.范愉:“司法监督的功能与制度设计”(上),《中国司法》,2004年第5期。
    111.卞建林、姜涛:“个案监督研究——兼论人大审判监督的合理取向”,《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12.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法学》,1999年第9期。
    113.黎军:“瑞典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简介”,《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114.陈斯喜:“探寻个案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契合——人大个案监督实证调查案例分析”,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2卷第1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15.吴学艇:“检察一体原则与主诉检察官制度改革,《人民检察》,2002第4期。
    116.陈国庆:“《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涉及检察机关的若干主要问题”,《中国检察——〈刑法〉适用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117.龙宗智:“论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1期。
    118.卞建林、田心则:“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刍议”,《人民检察》,2006年第8期。
    119.左卫民、吴卫军:“人民监督员:理念与制度的深化和发展”,《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下)。
    120.龙宗智:“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个问题”,《人民检察》,2005年第4期 (下)。
    121.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22.陈卫东、韩红兴:“初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立中间程序的合理性”,《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123.阮丹生:“关于建立我国刑事预审制度的设想”,《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
    124.汪建成、杨雄:“比较法视野下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之改造”,《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125.陈瑞华:“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126.周士敏:“审查起诉论要”,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127.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高密市人民法院:“关于高密法院‘预审法官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山东审判》,2005年第5期。
    1. Erik Luna, The Overcriminalization Phenomenon, 54 Am. U. L. Rev. 704 (2005).
    2. An Weinstein, Fifteen Years After the Federal Sentencing Revolution: How Mandatory Minimums Have Undermined Effective and Just Narcotics Sentencing, 40 Am. Crim. L. Rev. 87, 88, (2003).
    3.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138.
    4. Goldstein & Marcus, The Myth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in Three ″Inquisitorial″ Systems: France, Italy, and Germany, 87 YALE L. J. 240 (1977)
    5. Lloyd E. Ohlin, Frank J. Remington. 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The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3. 97
    6. John Williams, Practsing Law Institute Twentieth Annual?1983 Civil Rights Litigation Program: False Arrest, Malicious Prosecution, and Abuse of Process in? 1983 Litigation, 20 Touro L. Rev. 705 (2004)
    
    7. Edward A. Tomlinsom: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Iss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st Germany, England and France: Nonadversarial Justice: the French Experience, 42 Md. L. Rev. 131, (1983).
    
    8. Michael Edmund O' Neill: When prosecutors don' t: trends in federal prosecutorial declinations, Notre Dame Law Review, (2003).
    
    9. Angela J. Davis, The America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Power, and the Threat of Tyranny, 86 Iowa L. Rev. 393, (2001).
    
    10.Melissa Clack, Caught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31 Denv. J. Int' 1 L. & Pol'y 525. (2003) .
    11.Morrison v. Olsen, 487 U.S. 654, 728 (1988)
    
    12. Andew Ashworth. The Criminal Process: An Evalu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1995. 161.
    
    13. Richard S. Frase, Comparative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 How Do the French Do It, How Can We Find Out, and Why Should We Care? California Law Review, May 1990.
    
    14. Mark D. West , Prosecution Review Commissions: Japan' s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92 Colum. L. Rev. 684, (1992).
    
    15.Klopfer v. North Carolina, 386U. S. 213:1967.
    16.Strunk v. United States, 412 U.S. 434, (1973).
    
    17. Yale Kamisar,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and Nancy King, Modern Criminal Procedure, West Group, 9d, 1999..
    
    18.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 R. Spencer,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44.
    
    19. Andrew Shepstone, The doctrine of abuse of process, New Law Journal (1993) , Vol 143 No 6628 , 1757.
    
    20. Nova Scotia v. United States, 487 U.S. 250 (1988).
    
    21. Sarah A, Gardner, Confusion in the Grand Jury: A New Standard for Dismissal Based on Prosecutorial Misconduct, Brooklyn Law Review, (1989).
    
    22. Kristin E. Kruse, Proving Discriminatory Intent in Selective Prosecution Challenges -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United States v. Armstrong, 58 SMU L. Rev. 1523 (2005).
    
    23.Oyler v. Boles 368 U. S. 448, (1962).
    
    24. Marc Michael, United States V. Armstrong: Selective Prosecution - A Futile and Its Arduous Standard of Discovery, 47 Cath. U. L. Rev. 675 (1998)
    25.Wade v. United States 504 U.S. 181, (1992).
    
    26. Uited States v. Armstrong 517 U.S. 456, (1996).
    
    27. Gerald F. Uelmen, Motions Fyi: Selective Prosecution, Armed Career Criminal Act, Change of Venue, 27 Champion 34 (2004) .
    
    28. Steven Alan Reiss, Prosecutorial Intent in Constitutional Criminal Procedure, 135 U. Pa. L. Rev. 1365,1373-74, (1987).
    29. Obert Heller, Comment, Selective Prosecution and the Federalization of Criminal Law: The Need for Meaningful Judicial Review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145 U. Pa. L Rev. 1309,1343(1997).
    
    30. Givelber, The Application of Equal Principles to Selective Enforcement of the Criminal Law, 1973 U. I11. L. F. 88,106.
    
    31. Breathing new life into prosecutorial vindictiveness doctrine, 114 Harv. L. Rev. 2074(2001), 2074.
    
    32. Nick Taylor, Court of Appeal: Abuse of Process: Covert Surveillance and Legal Professional Privilege R v Grant [2005] EWCA Crim 1089, JoCL 70 4 (282) , 2006.
    
    33. Andrew L. -T. Choo. Developments in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Ex parte Bennett—The Demise of the Male Captus, Bene Detentus Doctrine in England?, 5 Crim. L. F. 165 (1994) .
    
    34. Guiseppe cariti, "Dependence or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The Role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ffic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1997. 13-21.
    
    35. Justin G. Davids, State Attorneys General and The Client -Attorney Relationship: Establishing the Power to Sue State Officers, 38 Colum. J. L. & Soc. Probs. 365 Summer, (2005) .
    
    36. Albert H Y Che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dependence and Accountability, 28 Hong Kong L. J. 406, (1998) .
    
    37. John H. Langbein,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Germany,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St. paul minnestone (1977).
    
    38. I Grenville Cross, The DPP and Exercis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28 Hong Kong L.J. 400, (1998) .
    
    39. Philip C. Stenning , Independence and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The Marshall Inquiry and Beyond, 23 Dalhousie L. J. 385, Dalhousie Law Journal, (2000).
    
    40. Bruce A. Green, Why Should Prosecutors Seek Justice?, 26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607, (1999).
    
    41. Joachim Herrmann, The Rule of Compulsory Prosecution and the Scop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Germany, 41U. Chi. L. Rev. 468,(1974).
    
    42. John S. Dzlenkowskl: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s, rule & statutes (2001-2002 edition) ,west group 2001.
    
    43. Michael John O'Brien: Administrative Law—Misuse of Administrative Process Provides Grounds for Malicious Prosecution and Abuse of Process—Hillside Associates v. Stravato, 642 A. 2d 664 (R. I. 1994), 29 Suffolk U. L Rev. 541 (1995) .
    
    44. William T. Pizzi. 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 54 Ohio St. L.J. 1325, (1993) .
    45. James Vorenberg, Decent Restraint of Prosecutorial Power, 94 HARV. L. REV. 1521, (1981) .
    
    46. Ellen S. Podgor, Department of Justice Guidelines: Balancing "Discretionary Justice" ,13 Cornell J. L. & Pub. Pol'y 167, (2004) .
    
    47. Coleman v. Alabama, 399U. S. 1. 90S. ct. 1999. 26L. Ed. 2d. 387, (1970).
    
    48. Tony Onorato and Tymour Okasha, Twenty-Ninth Annual Review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troduction and Guide for Users: II. Preliminary Proceedings: Grand Jury, 88 Geo. L. J. 1078(2000).
    
    49. Why Grand Juries Do Not (and Cannot) Protect the Accused, 80 Cornell L. Rev. 260, 274, (1995).
    
    50. Robert W. Gordon, Imprudence and Partisanship: Starr's OIC and the Clinton-Lewinsky Affair, 68 Fordham L. Rev. 639, 642 (1999).
    
    51. Anne Bowen Poulin, Supervision of the Grand Jury: Who Watches the Guardian?, 68 Wash. U. L. Q. 885, 886 (1990).
    
    52.Melissa Clack , Caught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An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31 Denv. J. Int'1 L. & Pol'y 525, (2003) .
    
    53. Donald A. Daugherty, Supreme Court Review: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Abuses in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Morrison v. Olson, 108 S. Ct. 2597 (1988) 79 J. Crim. L. & Criminology 953.
    
    54. Press Enterprise v. Superior Court, 478U. S.1,106 s. ct. 2735,92 L. Ed. 2d1(1986). Ken Armstrong & Maurice Possley, The Verdict: Dishonor, Chi. Trib., Jan. 10, 1999, at A1.
    
    55. John Henry Merryman, Usc Symposium on Judicial Election, Selection, and Accountability :Comment:How Others Do It: The French and German, 61 S. Cal. L. Rev. 1865JUDICIARIES. (1988)
    
    56. Ekaterina Panayotova Trendafilova-Batchvarova The New Legal Status of the Bulgarian Prosecutor' s Office, 4 Ann. Surv. Int'1 & Comp. L. 132, 1997.
    
    57. A. Goldstein and M. Marcus, The Myth of Judicial Supervision in the three 'Inquisitorial' Systems: France Italy and Germany, 87 Yale LJ 240, (1977).
    
    58. H. G. Van de Bunt, Officieren van justitie: verslag van een participerend observatieonderzoek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Utrecht, 1985), at 398. Cite. Phil fennel , Christopher Harding ,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59. Chrisje Brants and Stewart Field: Discre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Prosecu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Keeping Crime out of Court, Phil fennel , Christopher Harding .Criminal Justice in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95.
    
    60. Daniel C. Richman, Old Chief v. United States: Stipulating Away Prosecutorial Accountability? ,83 Va. L. Rev. 939, 965 (1997)
    
    61. Judging The Prosection: Why Abolishing Peremptory Challenges Limits The Dangers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May, 119 Harv. L. Rev. 2121. (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