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及其文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六朝时期一位著名的道士,陶弘景在宗教领域颇受关注,但是对文学界来说,他却是一个冷门人物。没有人对他的道教文学专集进行专门的注解,也没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文学界尚未出现对陶弘景文集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以致陶弘景所作的一些名作湮没不传。因而,为了能填补文学界对陶弘景研究的空白,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拜读到这位文学道士的佳作,本人力图以浅薄之才,采用文献考证法、文本研究法、选本批评法等文学批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考察陶弘景及其道教文学专集。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陶弘景创作作品的数量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新增了一些能从古籍中搜寻到的作品文题,并对其进行略考。就后人有争议的一些文学作品,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得出今人能目睹和能隐约捕捉到的陶弘景文作至少有56篇的结论。其次是对《陶弘景集》进行分体新订。不但对其文体重新分类,如将其诗歌分为古诗、乐府两类,另立祝文、令等项目,而且将一些新增的文学作品也纳入其中,这就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陶弘景集》,使后人对陶弘景创作的文学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再次,对新订《陶弘景集》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陶弘景创作的作品分为诗歌和散文两大块,对其诗歌的论述主要从形式、手法、内容的角度切入,分列五言为主,辅以杂言、以谶入诗,以佛理入诗、真情饱满,方式独特三个名目。对其文的研究,主要按文体分类,主以八字概括该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风格特色,列有赋——气吞宇宙,逍遥长生、奏议文——肃恭语谨,文而不侈、书牍文——毕志山薮,崇仙乐道、序文——发于深思,善叙事理、碑文——披文相质,情深典雅、杂著——文体多样,内容庞杂六大类。此外,对陶弘景的文学作品在后世的接受与传播方面,本文主要从编纂文集和选本批评两个角度切入。由于《瘗鹤铭》是陶集中的一部特殊作品,故本文以“《瘗鹤铭》的接受与传播”为题将其另列,从亲临断崖观摩,题诗抒己之情、访求铭文原貌,探究书铭之人、歌咏焦山胜迹,传播瘗鹤文化三个角度加以探讨。最后,本文对陶弘景与文人雅士的交游进行了考论。所论对象的确定,一为文人,二为该文人有与陶弘景相关的文学作品存世,所以主要论述了陶弘景与梁武帝的文书交往、与沈约的诗文唱酬及与范云、庾肩吾间的文学交往,探讨他们在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方面的相互影响,指明梁武帝、沈约、范云、庾肩吾四人诗文中的仙道思想都受到了陶弘景的影响,而陶弘景诗歌用韵自由、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流畅的特点也明显受到沈约声律理论的影响。
As a well-known Taoist during Six Dynasties, great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ao Hongjing in the area of religion, but little in literature. Neither had people commented Tao’s literature album, nor had particular researched up to now, so that some famous works on Tao Hongjing’s album were not to be discovered, and nearly had been imperish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fill research’s gap in the literature, and to make more people have chance to read his excellent works, I will do my best to explore Tao and his literature album from micro and macrio perspective and adopt literature criticism of document investigation, text research and anthology criticism. Firstly, I brushed and did textual research on Tao’s works on the basis of forefathers, apprend some writing titles searched from ancient books to do concise investigation and illustrate ideas about some disputable works among later generation. Meanwhile, there were at least 56 conclusions on Tao’s works that could be discerned and capture--d vaguely by people in our times. Secondly, I newly revised the collection of Tao Hongjing. Not only divided its style, such as divided poems into ancient poems and The beastles, added prayer and command, but included some newly-added works, which riched and consummated the collection further to make the later generation had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bout Tao Hongjing’s works. Thirdly, the essay’s focus was on the newly-revised Tao Hongjing’s collection, and it divided the works into two blocks as poem and prose, expounded poems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form, technique and content to give priority to gvofgieen-sy, supplemented by mixed words, inserted prophecy and Buddha theory into poetry, filled with real sensibility,and unique mode items. To proses, classification was mostly base on style, making eight words to sum up their contents and styles. They were Fu——vigour sucked in universe and peripateticism long life; The articles to the emperor——attitude was solemn and respectful, language was circumspect and elegant, but not extravagant; Letters——devoted to mountain and adored immortality; Prefaces——expressed in profound thought and was good at fact and theory; Inscription on tabletes——literary grace with content, profound sensibility and elegance; Other articles——kinds of styles and numerous content. Besides, to the accepta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Tao’s works, the essay was maily from the point of compiled collection and anthology criticism. Owing to Yi Heming, as a special works in collection, the thesis used the acceptance and spread of Yi Heming as title.It included reviewing and copying the content to ruptured cliff, writing poem to express their own sensibility; looking for original appearance of posy, exploring who calligraphed the posy; singing the good sight of Jiao Shan and spread the culture of Yi Heming. As a conclusion, the essay investigated the ancient famous writers interacting with Tao, the identity of objects was famous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relating to Tao’s life. So it maily explored Tao’s communication letters with Liangwu Lord, poetry and prose appointment between Shen Yue, and literature intercourse among Fan Yun and Yu Jianwu, probing into the influence in literature theory and composition, showing that the immortal ideology of Liangwu Lord, Fan Yun and Yu Jianwu in their poetry and prose were influenced by Tao Hongjing.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 represented in Tao Hongjing’s poetry used rhyme liberty, length short and small, concise and fluent language was also obviously affected by Shen Yue legal theory.
引文
①南朝宋代之丹阳秣陵对应今之江苏省何地,尚有不同说法。有曰南京,有曰南京东南,有曰江宁县东南,有曰句容,有曰丹阳等等。王家葵先生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并将其细化,得出“陶弘景系南朝宋代丹阳秣陵陶家渚人,即今江宁县西北部(包括西中部)人,家居沿江附近”的结论。(见《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319页)
    ②关于陶弘景的生卒年,因为现存的各种资料记载不一,故亦成为陶弘景研究的一大疑案。综合各家论述,概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弘景生于宋孝建三年(456)丙申岁夏至日,卒于梁大同二年(536),时年八十一。邵陵王萧纶言弘景“大同三年(537)岁次景辰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告别年化,春秋八十有一”。对此《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魏晋南北朝卷)(刘学智、徐兴海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页)已为其指谬,言:“据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大同三年是丁巳年,而丙辰是大同二年,疑‘三’乃‘二’之误。”一是认为弘景时年八十五,而对其生卒年则有不同的记载。有的不载生年,只言其大同二年卒,并言时年八十五,如《梁书》、《云笈七签·真系·梁茅山贞白陶先生》、《三才图会》、《云笈七签·梁茅山贞白先生传》、《南北朝文举要》;有的将其生年往前推四年,认为他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如《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下)、《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文艺辞典》;有的又将其卒年往后推四年,认为当卒于大同六年(540),如宋王质《书陶华阳谱》、《中国年谱辞典》、《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有的则纯粹是作者笔误,如《景定建康志》和《至大金陵新志》俱载弘景生于宋孝建三年,卒于大同二年,但后又言其时年八十五,两书作者显将“一”误作“五”。今人多持第一种说法,且程喜霖(《论陶弘景生卒年与遁入道门的原因》,《学术研究》,1994年第1期)和李鼎(《陶弘景的生卒年份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4期)两位先生撰专文对此进行论述,一致认为弘景当生于宋孝建三年,卒于梁大同二年。本人认为后人当从与弘景同时代或是时代较为接近的先贤所作传记或是碑铭中作出判断,这样当更为真实可靠。故据《南史》、《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及与弘景有过交往的梁简文帝《华阳隐居墓碑铭》等资料的记载,认为弘景当生于456年,卒于536年,时年81岁。
    ③《南史》作“太中大夫”。据清黄本骥所编《历代职官表》载“魏晋之中散大夫为闲散位置,与汉之太中大夫、中大夫为一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页)可见,中散大夫与太中大夫本同,只在不同时代称谓不同,此处当作中散大夫。
    ④或作正白先生,(见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八“赐谥”条载,《四库全书》第977册,第57页);或作真白先生。(见(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4页)
    ⑤文英玲女士通过对士族涵义的界定,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考查,认为丹阳陶氏并不具备士族特质,因而“丹阳陶氏不是真正的门第士族,仅是没落功臣的后人,所以严格来说,丹阳陶氏只是寒门素户”(《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3页),此论颇有见地。
    ①(唐)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294册,第22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以下所引该书简称《内传》,并在引文后标明,不另注。
    ②(明)王达《陶弘景讃》载于(明)程敏政编《明文衡》卷二十一,见《四库全书》第1373册,第757页。
    ③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188页。
    ⑤王明《论陶弘景》,《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⑥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67页。
    ①(唐)姚思廉《梁书·处士·陶弘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42页。以下各处涉及《梁书》本传,俱在引文后标明《梁书》,不另注。
    ②(梁)邵陵王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见(清)严可均辑《全梁文》卷二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8页。
    ③(齐)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该文载于(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一百七,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588—590页。以下对该文简称《本起录》,所引该文中的内容仅在引文后标明《本起录》,不另注。
    ④(齐)谢瀹《陶先生小传》,见(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签》卷一百七,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第588页。
    ⑤(唐)李延寿《南史·隐逸·陶弘景》,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7页。以下各处涉及《南史》本传,俱在引文后标明《南史》,不另注。
    ⑥上清派为道教派别之一,约形成于东晋,以专门传播习练《上清经》而得名。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其创始人为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逊,以晋代女道士魏华存为第一代宗师。陶弘景是该派第九代宗师,因其隐居茅山,后又以茅山为祖庭形成了茅山宗。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中心发展的别称。
    ⑦《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
    ⑧《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⑨《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1期。
    ⑩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11钟来因《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上海:文汇出版社,1992年版。
    12钟来因《<真诰>长生经精华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年版。
    ①据《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9)所录,载于《一般教育部论集(创价大学)》,1987年2月,第61-123页。本文录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页。
    ②见吉冈义丰等编《道教研究》(第一册),东京:昭森社,1962年版,第215-269页。本文摘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页。
    ③见《吉冈博士选历纪念道教研究论集:道教之思想与文化》(东京:国书刊行社,1977),第271-293页。本文摘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页。
    ④据《东洋文献类目》(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0)所录,载于创价大学《文学部论集》,1972年11月第1期,第7-15页。本文摘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页。
    ⑤见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冯佐哲等译《道教》(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92-219页。本文摘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页。
    ⑥《东方宗教》,1976年4月第47期。
    ⑦(法)索安著,吕鹏志、陈平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9页。
    ⑧以上从伊莎贝尔·罗比内至李景圭所列作品均摘自中国道教协会(www.taoist.org.cn)网·海外道教研究专栏。
    ⑨汤用彤《读〈道藏〉札记》,见《汤用彤全集》(第七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⑩《北京中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①《中国道教》,1996年第3期。
    ②武汉大学2005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③《山西中医》,2000年第2期。
    ④《中医杂志》,1985年第9期。
    ⑤《中医文献杂志》,2006年第1期。
    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⑦《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1期。
    ⑧《中国道教》,1984年第15、16期。
    ⑨《东方学报》,1948年20号,第195-222页。本文摘自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页。
    ⑩摘自中国道教协会(www.taoist.org.cn)网·海外道教研究专栏。
    ○21 11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振刚主编,孔令宏著《中国道教史话》,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961页。该句中的“其真书该利,该、该往往不如,该、行入该”源于唐人张该该《书断》。该指该阳欧,该指该世南。“该、行入该”即指张该该在《书断》中将陶弘景的该书、行书列入该品。此外,引文中的宗少文即指宗炳,而该鸿一疑为唐时隐士卢鸿一之误。
    14《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2年第2期。
    15《东南文化》,2000年第12期。
    16《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2期。
    17《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
    18《文献》,1991年第1期。
    19《书法报》,2005年11月21日第018版。
    20《书法研究》,1985年第4期。
    21《书法研究》,1985年第4期。
    ①《中国道教》,1993年第2期。
    ②《东方宗教》,2000年第95号。
    ③见陈鼓应、冯达文主编《道家与道教(道教卷)——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⑤《中国道教》,1995年第4期。
    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⑦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⑧《中国道教》,2002年第3期。
    ⑨《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4期。
    ⑩《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
    11《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2张厚知《陶弘景文学研究》,湖南大学2007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3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
    14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②《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③《温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四川大学2003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①绍兴本虽已亡佚,但今存集前一短序及陈桷所作《贞白先生陶隐居文集后序》。在后序中,陈桷标作该序的时间为“绍兴癸亥岁香春鹤会十八”。据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载该年正是绍兴十三年,即1143年,故由此称为绍兴本。
    ②据王京州考证该集分上下卷,上卷录陶弘景诗文,下卷附其它相关文章。(见《陶弘景文集版本源流考》,附于《陶弘景集校注》四川大学2003年优秀硕士论文之后,以下涉及该文俱不另注)
    ③王京州在《陶弘景文集版本源流考》一文中认为该本是由傅霄、陈桷编集,但据该本集前现存的一短序(不知何人所作,王京州疑为傅霄作,见其《宋本<陶弘景集>源流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以下不另注)中言:“先生文集三十卷,内集十五卷,今皆亡失不传。故礼部侍郎王公钦臣裒其遗文三十二篇,以为一卷。南丰曾恂复得《寒夜愁》、《胡笳》二诗于《古乐府集》中,《难镇军沈约<均圣论>》于《弘明集》中。因考其制作先后,为之次,以类相从,并残文附于后”,可见该集的主要辑录者为王钦臣和曾恂(“恂”又作“洵”),序者在其中起审稿编辑作用。此外,陈桷亦为其中一名参与辑录工作的人,因其在该集后序中言:“桷顷闲居汝山,数游三秀,追慕灵躅,得隐居山世二传并文集碑记及桓真人事实,总成上下□。”
    ④据现存该集前的短序(短序内容见③)可知,该本文集至少收有弘景文作三十五篇,其中《寒夜愁》、《胡笳》、《难镇军沈约<均圣论>》确存。
    ①据王京州考证(见其《陶弘景文集版本源流考》),《道藏》本当出自绍兴本,它将绍兴本的上卷分为上下二卷,且将绍兴本的下卷移置《道藏》洞真部记传类《华阳陶隐居内传》之后。可见,该本陶弘景文集全为陶弘景所作诗文。陈士强主编的《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页)中指出该集又名“《陶贞白集》”。
    ②本集卷内题为“昭台弟子傅霄编集,大洞弟子陈桷校勘”。任继愈先生主编的《道藏提要》称“本书题傅霄编,陈桶校”,并据“陈桶字惟宜,明正德、嘉靖间祁门人。……傅霄亦明时人”认为“此书当出于正德、嘉靖时”。(第796页)王京州在《宋本<陶弘景集>源流考》一文中指出《道藏提要》“将陈桷误作陈桶,宋人谬当明人”。《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中言该集为“明傅霄编,成书于明正统十年(1445)前”。(第757页)《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魏晋南北朝卷)中亦言“现有明人傅霄所辑《华阳陶隐居集》2卷”。(第627页)罗国威先生也认同该集“乃明人傅霄所辑”。(《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华阳隐居陶弘景年谱》,第328页)按:陈桷为宋人而非明人,王京州所言甚是。另外,文英玲女士在其所著《陶弘景与道教文学》一书中载“《华阳陶隐居集》傅霄编集,陈杨校勘”(第149页),此处之“陈杨”不知是否为输入之误?
    ③具体篇目为:《水仙赋》、《云上之仙风赋》、《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华阳颂》、《胡笳篇》、《告游篇》、《寒夜愁》、《授陆敬游十赉文》、《上梁武帝论书启》、《上梁武帝启》、《又上梁武帝论书启》、《又上梁武帝论书启》、《论书启》、《进周氏冥通记启》、《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答中书书》、《答该中书书》、《答赵英才书》、《登真隐诀序》、《药总诀序》、《肘后百一方序》、《本草序》、《相经序》、《解官表》、《寻山志》、《茅山曲林馆碑铭》、《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许长史旧馆坛碑》、《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
    ④黄注在其《刻陶贞白集序》中称:“凡增入文二篇,窜补字二百五十有奇,其不可考者,姑仍其旧。厘为二卷,可缮写,取《梁史》弘景本传置诸首,题曰《陶贞白集》。”由此可知,该集原名为《陶贞白集》,刊刻后题名为《梁陶贞白先生文集》。《古佚书辑本目录》(孙启治、陈建华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9—350页)亦作《梁陶贞白先生文集》。
    ⑤对于该集的编辑者,黄注在序中以猜测的语气言“盖姑苏五岳山人黄省曾氏所编辑”“是编或出其手,而未详订云”。王京州在其《宋本<陶弘景集>源流考》中也认为“有俟更考”,而《古佚书辑本目录》则明标该文集为“(明)黄省曾辑”,此处暂依。
    ⑥王京州在《陶弘景文集版本源流考》一文中说:“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本即据黄注校本刊刻”,并将其列入黄注校本一栏,而没有像张燮本、张溥本等一样专列一栏。可见,黄注序刻本与汪士贤本陶弘景文集所收作品当同,具体作品见下栏注。此外,黄注在序中称:“其余诗、文、序、传、碑、碣诸篇,则考之《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英华》等书”,此处提及传、碣,但今存陶弘景文集中并无此两种文体,可知其已亡佚。
    ①该集为明代汪士贤辑,集名或作《汉魏六朝二十一名家集》、《汉魏二十一名家集》,见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2001年版),该丛书第二十七、二十八册中即录有《陶贞白集》二卷。
    ②该集卷一录有《寻山志》、《水仙赋》、《华阳颂》、《授陆敬游十赉文》、《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寒夜愁》、《胡笳篇》、《与梁武帝论书启》、《与梁武帝启》、《又与梁武帝论书启》、《又与梁武帝论书启》、《论书启》、《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难镇军沈约圣论》、《登真隐诀序》、《请雨词》。卷二录有《药总诀序》、《肘后百一方序》、《本草序》、《许长史旧馆坛碑》、《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解官表》、《进周氏冥通记启》、《告逝篇》、《云上之仙风赋》、《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茅山曲林馆碑铭》、《答谢中书书》、《答该中书书》、《答赵英才书》、《相经序》。
    ③该集为明代张燮辑,《续修四库全书》第1587册载。
    ④该集分四卷,卷一录《水仙赋》、《云上之仙风赋》、《寒夜愁》、《胡笳曲》、《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和约法师临友人》、《告逝篇》、《解官表》、《与武帝论书启》一、《与武帝启》二、《与武帝启》三、《与武帝启》四、《与武帝启》五、《进周氏冥通记启》。卷二录《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答该中书书》、《答谢中书书》、《答赵英才书》、《与亲友书》、《与从兄书》、《答释昙鸾书》、《登真隐诀序》、《真灵位业图序》、《本草序》、《肘后百一方序》、《药总诀序》、《相经序》。卷三录《难镇军沈约均圣论》、《寻山志》、《华阳颂》、《该鹤铭》。卷四录《许长史旧馆坛碑》、《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茅山曲林馆碑铭》、《授陆敬游十赉文》、《请雨词》。
    ⑤一作《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四库全书》第1415册载。
    ⑥一作《陶隐居集》。《四库全书》第1415册载,并题其集名为《陶弘景集》。
    ⑦本集所收篇目与张燮本同,此不赘录。
    ①见《古诗纪》卷九十九梁卷二十六,《四库全书》第1380册,第213页。
    ②所录诗为《告游篇》、《胡笳曲》、《寒夜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和约法师临友人》、《华阳颂》。
    ③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41,该本所录陶弘景文有:《登真隐诀序》、《药总诀序》、《相经序》、《寻山志》、《授陆敬游十赉文》、《请雨词》、《茅山曲林馆碑铭》、《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解官表》、《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答赵英才书》、《山中答谢中书书》、《答该中书书》、《与梁武帝论书》五篇。
    ④见《四库全书》第1399册,《梁文纪》卷九。录有陶弘景文《答谢中书书》、《答该中书书》、《答赵英才书》、《与亲友书》、《与从兄书》、《解官表》、《与武帝论书启》五篇、《古今刀剑录序》、《相经序》。此外,编者又在其《释文纪》卷二十六(见《四库全书》第1401册,第303页)中录有陶弘景《答释昙鸾书》一文。
    ⑤见《全梁文》卷四十六、四十七。因《全梁文》将陶弘景《与梁武帝启》并为一篇,故此处亦将其视为一篇。叶德辉在《观古堂汇刻书·重刊华阳陶隐居集序》中云:“近人严可均辑《全梁文》全据张(溥)本,注明出处,所增者惟《南史》本传所载《遗令》一篇而已。”《全梁文》在卷四十六录有《云上之仙风赋》、《水仙赋》、《授陆敬游十赉文》、《解官表》、《与梁武帝启》、《进周氏冥通记启》、《与从兄书》、《与亲友书》、《答谢中书书》、《答该中书书》、《答赵英才书》、《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答释昙鸾书》、《寻山志》。卷四十七录有《登真隐诀序》、《真灵位业图序》、《本草序》、《肘后百一方序》、《药总诀序》、《相经序》、《难镇军沈约均圣论》、《华阳颂》、《茅山曲林馆碑铭》、《瘗鹤铭》、《许长史旧馆坛碑》、《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请雨词》、《遗令》。另:清人叶德辉本《华阳陶隐居集》底本是严可均本和张溥本,在其《重刊华阳陶隐居集序》中,叶氏曾言:“余合数本参校,知严辑为最精详,今据以付刊,增入张(溥)本诗六篇。”将叶本与张本参校,可见其只多一篇《遗令》,并未增入其他篇目,故在此作一说明,不再于表格中列入叶本《华阳陶隐居集》。
    ①见该书下册,全梁诗卷十一,第1233至1234页。所录诗有《告游篇》、《胡笳曲》、《寒夜怨》、《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题所居壁》、《和约法师临友人》。
    ②见该书中册,梁诗卷十五,第1813至1815页。本书所载陶弘景诗歌作品与《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本同,此不赘录。
    ③该书所拟定的陶弘景文集首冠江总序,后增附《遗令》和《自题墓铭》,中间部分在原有《水仙赋》、《云上之仙风赋》、《解官表》、《上梁武帝论书启》五篇、《进周氏冥通记启》、《与从兄书》、《与亲友书》、《答谢中书书》、《答该仲书》、《答赵英才书》、《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答释昙鸾书》、《登真隐诀序》、《真灵位业图序》、《肘后百一方序》、《本草经集注序》、《药总诀序》、《相经序》、《难镇军沈约均圣论》、《寻山志》、《华阳颂》、《瘗鹤铭》、《许长史旧馆坛碑》、《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茅山长沙馆碑》、《太平山日门馆碑》、《茅山曲林馆碑铭》、《授陆敬游十赉文》、《请雨词》、《寒夜怨》、《胡笳曲》、《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和约法师临友人》、《题所居壁》、《告游篇》诸文的基础上,广搜各种典籍,新增《养性延命录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序》、《古今刀剑录序》、《述异记序》、《青溪宫颂》、《武进宫颂》、《王法明墓志铭断句》、《题桐叶作诗寄宜都王断句》诸篇,对陶弘景文集的重新增订贡献颇大。
    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①(宋)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八《跋翟公巽所藏石刻》,见《四库全书》第1113册,第297页。
    ②(宋)陈思《宝刻丛编》卷十五《唐立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见《四库全书》第682册,第441页。
    ③(清)汪士鋐《瘗鹤铭考》,见《金石文考略》卷四,《四库全书》第684册,第254页。
    ④刘建国、潘美云《<瘗鹤铭>署号考辨》,《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2期。
    ⑤(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下,《四库全书》第872册,第106-107页。
    ⑥(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邵资政考次瘗鹤铭后》,见《四库全书》第850册,第377页。
    ⑦(明)孙一元《太白山人漫藁》卷二《我爱陶弘景》,见《四库全书》第1268册,第793页。
    ①(明)张羽《静菴集》卷一《题画》,《四库全书》第1230册,第496页。
    ②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附录《<陶弘景集>三题·<和约法师临友人>非弘景作》,四川大学2003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③魏世民《陶弘景著作考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8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②(明)杨慎《词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41页。
    ③(明)唐汝谔选释《古诗解》卷十三,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70,第491页。
    ④(清)毛奇龄《西河词话》,见《四库全书》第1494册,第556页。
    ⑤据绍兴本前一序言称:“南丰曾恂复得《寒夜愁》、《胡笳》二诗于《古乐府集》中。”
    ⑥(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页。
    ⑦(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页。
    ①关于此文与《上梁武帝表》所辑依据,详见本章第一节第二部分,以下后标有“增”字者俱同,不另注。
    ②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③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①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七卷《读<道藏>札记·关于<养性延命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②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页。
    ③程军、张秉伦《<养性延命录>作者考》,《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4期。
    ④(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6页。
    ⑤(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2页。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4页。
    ②(清)倪涛撰《六艺之一录》,见《四库全书》第832册,第151页。
    ③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④卢仁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文献》,1991年第1期。
    ⑤陈世华《陶弘景书墓钻铭文发现及考证》,《东南文化》,1987年第3期。
    ⑥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9页。
    ⑦(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六·道部八·道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72页。
    
    ①(清)冯舒《诗纪匡谬》,见《四库全书》第1380册,第717页。
    ②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332页。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5-156页。
    ②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①(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51页。
    ②孙俍工编《中国文艺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625页。
    ③广义的诗歌亦包含乐府,故此处也将陶弘景的两首乐府作品放入诗歌进行讨论。
    ①(南朝梁)钟嵘著,陈延傑注《诗品注·诗品总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2页。
    ②吴小平《论五言八句式诗的形成》,《文学遗产》,1985年第2期。
    ③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④张兰花《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⑤(元)刘大彬《茅山志》卷十《上清品》,见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道藏要籍选刊》(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6页。
    ①王明《论陶弘景》,《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②(宋)朱熹《晦庵集》卷八十二《跋李后主诗后》,见《四库全书》第1145册,第698页。
    ③张兰花《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④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页。
    ①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38页。
    ②南宋赵与该《南书堂诗话》认为此处之“山”当为“华山”(见《四库全书》第1481册,第472页),而曹道衡先生便在《南北朝文学史》中指出《南书堂诗话》中“说‘陶弘景隐居华山’,称为华山的不止西岳一处,南齐司州就有华山,所以并不该认为陶跑到北魏去隐居。但《梁书》并没有说他隐居在任何一座华山,赵氏恐是根据‘华阳’二字而想当然。”(见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2页)另有人认为此处之“山”当指“永嘉(今温州)安固(今瑞安市等一带)陶山”(见李珍《陶弘景的温州遗踪》,《中医药文化》,2008年第1期)因史料中关于陶弘景的此次归隐记载甚少,语焉不详,故难以确证其所入之山当为何山(有可该为其后隐居的句曲山),此处阙疑,以俟更考。
    ③对该诗为答哪位皇帝之诏,学人向来意见不一。有曰齐高祖,有曰齐高帝,有曰齐明帝,有曰梁武帝,有曰武帝,有曰客等等。本人在读《本起录》时,发现一个小问题一直倍感困惑。《本起录》言“值宋齐之际,物情未定,既结刘宗,常该忧惕。父乃因纪僧真求事高帝于新亭,即蒙帐内驱使”,此处高帝当为齐高帝萧道成。接着又说:“先生时年二十三除巴陵王侍郎。明年,侍从高祖登极,还台住殿内,除太尉豫章王侍郎。”萧道成登基在479年,正好是陶弘景24岁时,此处所称之高祖即为齐高帝。萧道成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陶翊称其为高祖,不符合我们现在史学家对帝王的称呼,所以我们看到的纪年表中齐代并无高祖,但也不该凭此就断言陶翊犯了错,可该在他们那时确可称其为高祖,故本人认为存在称齐高帝为齐高祖的可该,因而最早记录该诗的《谈薮》说这首诗是答齐高祖之诏当无误。另外,《内传》在说完先生除奉朝请以后,有一小段插叙,言“先生为儿时每言,朝市非乐。既长大,值宋、齐相授,见时之未可,遂栖下位,盘桓风火,及是知兵灾自起,乃振衣东顾曰:去矣”。此段可作《本起录》叙及先生在宋齐交替之事的补充,可知陶弘景确曾在当时隐居山林,这也可作为答齐高祖之诏的佐证。
    ④(明)钟惺、谭元春辑《古诗归》卷一四,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89册,第503页。
    ⑤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134页。
    ⑥(清)张玉榖《古诗赏析》卷二十,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92册,第103页。
    ⑦(明)唐汝谔选释《古诗解》卷二十二,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70,第655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74页。亦见(元)左克明编《古乐府》卷十,见《四库全书》第1368册,第548页。
    ①(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七,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第298页。
    ②(明)杨慎《词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41页。
    ③(明)唐汝谔选释《古诗解》卷十三,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70,第491页。
    ④张兰花《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⑤(明)宋濂等编《元史》本纪第三十五《文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79页。
    ⑥(宋)王质《书陶华阳谱》,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7页。另:《南史·隐逸·陶弘景》载:“帝(梁武帝)使造年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即在己巳年下面加上红点。“太清”是梁武帝在位的最后一个年号,太清三年(549)正是己巳年,这是梁武帝把持朝政的最后一年,也是梁简文帝继承王位的第一年。
    ⑦张兰花《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244页。
    ②(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4页。
    ①段祖青《陶弘景道教文艺思想及创作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1-82页。
    ③(唐)司马承祯《茅山贞白先生碑阴记》,载于(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二十二,见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道藏要籍选刊》(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61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十五《神仙·真白先生》,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5页。
    ⑤(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九“周婴”条引《池北偶谈》云:“水仙乃水上神女,陶弘景亦有赋。”(见《四库全书》第1486册,第365页)所言即此赋。
    ①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①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陶隐居集题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页。
    ②关于陶弘景辞官之年,今所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辞于永明十年,如《南史·隐逸·陶弘景》、《梁书·处士·陶弘景》、《内传》、《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等等,这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种是永明十一年。首见于陶翊《本起录》。翊在述完陶弘景除奉朝请及与从兄书后云:“明年五月,遂拜表解职,求托严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是岁永明十一年壬申岁也。”明言陶弘景辞官于永明十一年,但检《中国历史纪年表》知,永明十一年(493)为癸酉岁,而永明十年(492)才是壬申岁,且陶弘景在《与从兄书》中云“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可知,翊所说之“明年”当为弘景三十七岁,故“十一”当为“十”之误。第三种是永平年中辞官。《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八人物志·隐逸·江宁府载:“南北朝梁陶弘景……永平中上表辞禄,止句曲山。”(清赵弘恩等监修,黄之隽等编纂,见《四库全书》第511册,第828页)永平这一年号,曾有两个朝代使用过,一是北魏拓跋余南安王,仅指452年,又作承平,而此时陶弘景尚为出生。二是北魏宣武帝拓跋恪,指508-512年,即为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以上三种说法,当以第一种为准。
    ③张燮本《解官表》后附有《齐武帝答诏》,认为该表是上给齐武帝的,今人王家葵先生亦持此论。明代的张溥和清代的严可均均将上表的对象定为梁武帝,将答诏归入梁武帝集中。钱钟书先生也认为《答陶弘景解官诏》为梁武帝所颁,并指出“此诏当颁于陶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之前”。(见《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82页)今据各传并言陶弘景为永明年间上表辞禄,永明为齐武帝年号,且《南史》本传中所述“赐以布帛,敕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与今见之诏所言“仍赐帛十匹,烛二十挺。又别敕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饵”基本相同,可知陶弘景该表是上给齐武帝的,而非后之梁武帝。故将答诏收入梁武帝集中为误。
    ④(清)李兆洛《骈体文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
    ①(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7页。
    ②胡晓明、张炼红主编《小品笔记类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奏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23页。
    ④陶翊所作《本起录》已载录了该书,翊言:“(弘景)三年还都,方除奉朝请,拜竟,怏怏。与从兄书云:昔仕宦应以体中打断,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出为浙东一好名县,粗得山水,便投簪高迈。宿昔之志,谓言指掌,今年三十六矣,方作奉朝请,此头颅可知矣!不如早去,无自劳辱。”张溥本《陶弘景文集》录《与从兄书》云:“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抽簪高迈,今三十六矣,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不如早去。”(《全梁文》本除无“矣”字,他处与张溥本同)两相比较,一详一略,但大旨相同,可该后人在辑佚陶弘景文集时,撮其指要而录之。
    ⑤(清)李兆洛《骈体文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①谢中书为何人?后世学者普遍认为是谢微(一作徵),因其曾为中书鸿胪,故称为谢中书。高高瀛先生在其《南北朝文举要》中疑谢中书为谢该,钟国发先生亦持此论(见其《陶弘景评传》第418-419页)。又有人认为谢中书为谢该,如王家葵先生(见《陶弘景丛考》第344页)。王京州又提出谢中书为谢览说(见其《陶弘景集校注》后之附录《<陶弘景集>三题·‘谢中书为谢徵’说献疑》,又见其《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考》,《温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据今所见资料,本人认为以谢中书为谢徵、谢该、谢该者难以立足。而至于谢览,不仅史书上直称其为“中书令览”(见《梁书·谢举传》),《碑阴记》所载“王侯朝士刺史二千石过去见在受经法者”中也有“侍中吏部尚书吴兴太守谢览”。此外,《内传》也特别强调了他与陶弘景的特殊情感:一方面,谢览从陶弘景受业,而且梦人告知“华阳先生得道未久,职位且掌禄籍”的秘密之事。另一方面,陶弘景“惟奇谢览,览年少,自疑寿不永,先生曰:我在此,不使君子如此也。”可见,陶弘景与谢览之间的情感远胜于其他自弟,谢览当享受了陶弘景的特殊照应,谢中书为谢览的可该性最大。
    ②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版,第52页。
    ③(清)许该评选,(经诰(注《六朝文该(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第111页。
    ④该书所谈为何处之美景?陶弘景没有交代,遂给后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或总言此为“江南山水”(如聂石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刘良明《六朝散文》、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等等);或言此为茅山或句曲山一带的景物(如《南北朝文举要》、《历代名家尺牍新钞》、《古代风景散文译释》等等);或曰“此文所描写的风景,显然非茅山之类临近京师的小山水,而可该是陶弘景于浙东所见”(钟国发《陶弘景评传》第419页);或曰“永嘉山水”(王京州《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考》);或更进一高说文中之景“实际上就是指永嘉楠溪江秀丽的景物”(李珍《陶弘景的温州逸踪》)。不管持哪种看法,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此文所写为江南水乡之景。因本文已是残文,且关于弘景的相关资料中都无法检得与本文有关的信息,故本人认为没有必要确证其为何地之景,只需确认其为江南美景即可。
    ①(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5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28页。
    ③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陶隐居集题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页。
    ④钱钟书先生认为“‘百一’即‘万一’之旨,……所谓意外毋妄之变故是矣。陶自比其书之卫身于应诗之箴心,曰‘脱’,曰‘忽惊急仓卒’,均谓意外忽病、万一有疾,而无医可就,备此方犹堪救急。……盖《百一方》涵两意,如言《备缓急方一百一首》也。”(见《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2页。)
    ①郑玄注,黄丕烈校《仪礼》(附校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卷四十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1542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铭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3页。
    ④(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6页。
    ⑤(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2页。
    ⑥陆机《文赋》,见郭绍该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7页。
    ①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②见《真诰》卷十三(“稽神枢第三”)结尾所录《华阳颂》引言。(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③钟国发《茅山道教文化的艺术概括——陶弘景《华阳颂》十五首通释(上)》,《茅山道院报》,2007年第1期。
    ①王家葵《陶弘景丛考》,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96页。
    ②同上。
    ③以上所引钱钟书先生之语俱出自《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27-1428页。
    ①程军《陶弘景及其对天文物理的研究》,《中国道教》,1995年第4期。
    ②卢仁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文献》,1991年第1期。
    ③王京州《宋本<陶弘景集>源流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④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陶弘景文集版本源流考》,四川大学2003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⑤(唐)该阳欧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一·集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000页。
    ⑥参见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9-350页。
    ①(清)田雯《古欢堂集》卷十七《论五言古诗》,见《四库全书》第1324册,第198页。
    ②樊宝英《选本批评与古人的文学史观念》,《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③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78页。
    ④鲁迅《集外集·选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13-114页。
    ⑤鲁迅《集外集·选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14页。
    ①陈仁锡评选的另外一部作品《奇赏斋古文汇编》也选入了与《古文奇赏》相同的作品,此不赘录。
    ①沈德潜编的《中国历代诗歌别裁集》也选入了与《古诗源》相同的作品,此不赘录。
    ②本文所选的《华阳颂》并非全文,只有《标贯》一首。
    ①本书所选《与武帝》仅为节选,其所节为《与武帝启四》中从“世论咸云”至该启结尾;《与武帝启五》中从“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未称”至“于逸少无末年之讥”。
    ②(宋)赵彦卫《云麓漫抄》,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276页。
    ①(宋)黄庭坚《山谷集》卷二十八《题乐毅论后》,见《四库全书》第1113册,第290页。
    ②(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下,见《四库全书》第872册,第107页。
    ③(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61页。
    ④(宋)(该《广川书跋》卷六,见《四库全书》第813册,第404页。
    ⑤(清)李光?督鹗目悸浴肪硭脑亍恫逃釉蛹恰诽酰端目馊椤返?684册,第244页。
    ⑥(清)李光?督鹗目悸浴肪硭模端目馊椤返?684册,第245页。
    ⑦(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62页。
    ①(宋)该阳修《集古录》卷十,见《四库全书》第681册,第135页。
    ②(宋)黄(《东观余论》卷下《跋邵资政考次该鹤铭后》,见《四库全书》第850册,第376页。
    ③(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六十七载《张子厚考次瘗鹤铭文》,见《四库全书》第833册,第576页。
    ④(清)张该《瘗鹤铭辩》,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8,第585页。
    ⑤(清)(方(《该鹤铭补考·铭书出于陶贞白辨》,此处转录自卢仁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文献》,1991年第1期。
    ⑥(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卷四《焦山》,见《四库全书》第1165册,第614页。
    ①(元)张之翰《西岩集》卷七《焦山》,见《四库全书》第1204册,第415页。
    ②(明)郑善夫《少谷集》卷八《游焦山》,见《四库全书》第1269册,第128页。
    ③(清)高宗撰,于敏中等奉敕编《御制诗集》三集卷四十九《题瘗鹤铭》,见《四库全书》第1306册,第89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3页。
    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会三教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2页。
    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会三教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1页。
    ④(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十五《真白先生》,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5页。
    ⑤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游仙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0页。
    ⑥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梁武帝萧衍《上云乐·金陵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26页。
    ①(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九·道部二一·传授下引《三洞珠囊》,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32页。
    ②《茅山志》卷二十,见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选辑《道藏要籍选刊》(第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50页。
    ③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陶隐居集题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页。
    ④(唐)郑谷著,严寿澄、黄明、赵昌平(注《郑谷诗集(注·蔡处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⑤(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陶隐居集》附录中题为《上陶隐居启》。
    ⑥(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陶弘景集》题为《答陶华阳均圣论》。
    ⑦该启阙文,《全梁文》卷二十五至卷三十二沈约文集中无此文。《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沈约集》卷八十七中载其目并标“缺“字。
    ⑧该启阙文,题名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沈约集》卷八十七,集目中载该文有两首,但缺文。
    ⑨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六沈约《还园宅奉酬华阳先生》,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38页。
    ⑩(清)严可均《全梁文》卷二十八沈约《报刘杳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0页。11(清)严可均《全梁文》卷三十一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六沈约《白马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9页。
    ②(清)沈德潜等编《中国历代诗歌别裁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③(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卷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
    ④(北齐)颜之推撰,庄辉明、章义和译注《颜氏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七《沈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12页。
    ②《广文选》十四作《山中该故人》。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范云《当对酒》,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3页。
    ②(清)严可均《全梁文》卷十八梁元帝《中书令庾肩吾墓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8页。
    ③(北齐)颜之推撰,庄辉明、章义和译注《颜氏家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④以上所引庾肩吾之文参见(清)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8-729页。
    ⑤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庾肩吾《寻周处士弘让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88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庾肩吾《赋得嵇叔夜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88页。
    ①(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见《四库全书》第1061册,第715页。
    [1](清)严可均.全梁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
    [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齐)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A].(宋)张君房.云笈七签[Z].济南:齐鲁书社,1988.
    [7] (齐)谢瀹.陶先生小传[A].(宋)张君房.云笈七签[Z].济南:齐鲁书社,1988.
    [8](唐)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A].续修四库全书(第129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宋)王质.书陶华阳谱[A].(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Z].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刘跃进.六朝作家年谱辑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1]王家葵.陶弘景丛考[M].济南:齐鲁书社,2003.
    [12]钟国发.陶弘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文英玲.陶弘景与道教文学[M].香港:聚贤馆文化有限公司,1998.
    [14]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5]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6]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7]胡晓明,张炼红.小品笔记类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8](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9](梁)钟嵘著,陈延傑注.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0]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1](清)李兆洛.骈体文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22]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陶隐居集题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3]刘麟生.中国骈文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4.
    [24](清)许槤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25]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6]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7](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8]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9]鲁迅.集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0](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1]胡道静,陈莲笙,陈耀庭.道藏要籍选刊(第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2](清)沈德潜等编.中国历代诗歌别裁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33](明)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4]郑玄注,黄丕烈校.仪礼(附校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6](北齐)颜之推撰,庄辉明、章义和译注.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7]陆机.文赋[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8]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9]任继愈.道藏提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0]陈士强.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1]刘学智,徐兴海.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魏晋南北朝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2]汤用彤.读<道藏>札记·关于<养性延命录>[A].汤用彤全集(第七卷)[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4]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5]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6]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7]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8]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9]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0](明)杨慎.词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51](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M].(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2](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5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4](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5]孙俍工.中国文艺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5.
    [56]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3.
    [57](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8](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59](唐)郑谷著,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郑谷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0](明)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Z].济南:齐鲁书社,2001.
    [61](明)张燮.七十二家集[A].续修四库全书(第1587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2](明)钟惺,谭元春.古诗归[A].续修四库全书(第158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3](清)张玉榖.古诗赏析[A].续修四库全书(第1592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4](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A].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5](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A].四库全书(第1415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6](明)冯惟讷.古诗纪[A].四库全书(第138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7](明)梅鼎祚.梁文纪[A].四库全书(第139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8](宋)陈思.宝刻丛编[A].四库全书(第682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9](清)李光暎.金石文考略[A].四库全书(第68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0](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A]四库全书(第872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1](清)毛奇龄.西河词话[A].四库全书(第149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2](明)张羽.静菴集[A].四库全书(第123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3](明)孙一元.太白山人漫藁[A].四库全书(第1268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4](清)倪涛撰.六艺之一录[A].四库全书(第832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5](清)冯舒.诗纪匡谬[A].四库全书(第138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6](宋)朱熹.晦庵集[A].四库全书(第1145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7](南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A].四库全书(第1481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8](元)左克明.古乐府[A].四库全书(第1368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9](清)赵弘恩等监修,黄之隽等编纂.江南通志[A].四库全书(第511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0](清)田雯.古欢堂集[A].四库全书(第132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1](宋)黄庭坚.山谷集[A].四库全书(第1113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2](宋)张邦基.墨庄漫录[A].四库全书(第86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3](宋)董逌.广川书跋[A].四库全书(第813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4](宋)欧阳修.集古录[A].四库全书(第681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5](宋)黄睿.东观余论[A].四库全书(第850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6](宋)戴复古.石屏诗集[A].四库全书(第1165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7](元)张之翰.西岩集[A].四库全书(第120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8](明)郑善夫.少谷集[A].四库全书(第1269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9](清)高宗撰,于敏中等奉敕编.御制诗集(三集)[A].四库全书(第1306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0](宋)赵彦卫.云麓漫抄[A].四库全书(第864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1](明)李宾.八代文钞[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41)[Z].济南:齐鲁书社,1996.
    [92](明)唐汝谔.古诗解[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370)[Z].济南:齐鲁书社,1996.
    [93](清)张弨.瘞鹤铭辩[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8)[Z].济南:齐鲁书社,1996.
    [94]王京州.陶弘景集校注[D]:[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03.
    [95]张厚知.陶弘景文学研究[D]:[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 .
    [96]段祖青.陶弘景道教文艺思想及创作研究[D]:[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 .
    [97]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6, (04).
    [98]王京州.宋本<陶弘景集>源流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03).
    [99]魏世民.陶弘景著作考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01).
    [100]刘建国,潘美云.<瘞鹤铭>署号考辨[J].镇江高专学报,2004,(02).
    [101]程军,张秉伦.<养性延命录>作者考[J].中华医史杂志,1994,(04).
    [102]卢仁龙.陶弘景与书法史料钩沉[J].文献,1991,(01).
    [103]陈世华.陶弘景书墓钻铭文发现及考证[J].东南文化,1987,(03).
    [104]吴小平.论五言八句式诗的形成[J].文学遗产,1985,(02).
    [105]张兰花.陶弘景道教文学论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8,(03).
    [106]王明.论陶弘景[J].世界宗教研究,1981,(01).
    [107]李珍.陶弘景的温州遗踪[J].中医药文化,2008,(01).
    [108]钟国发.茅山道教文化的艺术概括——陶弘景<华阳颂>十五首通释(上)[J].茅山道院报,2007,(01).
    [109]程军.陶弘景及其对天文物理的研究[J].中国道教,1995,(04).
    [110]樊宝英.选本批评与古人的文学史观念[J].文学评论,2005,(02).
    [111]程喜霖.论陶弘景生卒年与遁入道门的原因[J].学术研究,1994,(01).
    [112]李鼎.陶弘景的生卒年份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04).
    ①(明)王直撰,王禾资、王稹编《抑庵文集后集》卷七《三茆山崇禧万寿宫重修三清殿碑》,见《四库全书》第1241册,第160页。
    ②(明)孙一元《太白山人漫藁》卷二《我爱陶弘景》,见《四库全书》第1268册,第793页。
    ③(清)叶方霭《读书斋偶存稿》卷二《横云山房八绝句》之五,见《四库全书》第1316册,第783页。
    ④(唐)徐寅《徐正字诗赋》卷二《岚似屏风》,见《四库全书》第1084册,第302页。
    ⑤(宋)宋祁《景文集》卷二十三《次韵宫师相公南游还旧山及阙下二首》之二,见《四库全书》第1088册,第191页。
    ⑥(元)(远《金(集》卷二《(刘该师归(并序)》,见《四库全书》第1198册,第18页。
    ⑦(明)杨慎撰,张士佩编《升庵集》卷二十八《夏松泉太宰寿诗》,见《四库全书》第1270册,第208页。
    ⑧(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十《把犁图为汪荇洲前辈题二首》之二,见《四库全书》第1326册,第542页。
    ①李超《“山中宰相”辨》,《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②钟国发《陶弘景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③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陶隐居集题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4页。
    ④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1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