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是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和具体对策,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考。
     本研究的内容共包括十章。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十章“结论”外,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三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第二部分是第四、五、六章,是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八、九章,是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理论基础包括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在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比较了国际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国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韩日等亚洲国家建设农村文化的经验做法;国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浙江台州,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北、江西,西部地区的云南、重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在理论阐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服务的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趋势预测,总结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
     为客观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本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从量化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服务活动、人才队伍和政府认识、体制机制、市场发展、农民主体意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
     在找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后,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为了能够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本研究提出要探索建立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事业单位改革、队伍建设、法制化和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本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揭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建议。
The topic research , based on domestic and foreign-related topics,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 analyzes deeply demand and supply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reates a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system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which conducts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identifies the main factors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hich con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uts forward long-term mechanism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building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which provide policy advice and reference for protecting the mass of farmers the basic cultural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es Heilongjiang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subjects, includes a total of 10 chapters. Besid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Ten "Conclusions", the text of the eight chap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second, three chapters, about basic theor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fourth, V, VI, which ar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seventh, eight, nine chapters, policies and proposals of the building of Heilongjiang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his research project begins by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of academic study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defin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Related defined concepts include the meaning、basic characteristics、status and role。; theoretical basis includ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public goods theory, the theory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the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Based on the describing of basic theorie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compar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the building of rural culture in countries such as South Korea and Japan; domestic experience mainly introduce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the eastern part , Beijing, Jiangsu, Taizhou in Zhejiang, the central region , Hunan, Hebei, the western region, Jiangxi, Yunnan, Chongqing.
     The topic research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and trend forecasts on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mmarizes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assess objectively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earch creat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onstraint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nly from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pect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restrict elements: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pital investment, infrastructure, service activities, personnel and government awarenes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market development, the farmers’consciousness, law and regulation policies and other factors. After finding the constraint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in a targeted manner he guiding ideology, basic principles, overall objectives and main tasks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nly including capital investment, the main body of services and forms of services、institutions reform, team-building, leg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earch presents specific measure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nly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richness of service contents , excav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al market and so on.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topic research : is to creat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according to this, evaluates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reveals the constraint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n the building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引文
艾伦·罗森伯姆著.孙迎春编译.2004.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合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5
    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 2005.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安体富、任强. 2008.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量化分析.财贸经济. 6
    柏良泽. 2009.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和策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1
    曹爱军、方晓彤. 200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基本路向.中州大学学报. 4
    曹爱军、方晓彤. 200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基本路向.中州大学学报. 2
    曹爱军、张存刚. 2009.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思路.太原大学学报. 2
    曹爱军. 2009.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蕴涵与价值取向湖北社会科学. 6
    曹爱军. 2009.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4
    曹爱军. 2009.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构想.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3
    常铁威. 2008.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探索.中国科技投资. 8
    陈朝宗. 2009.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3
    陈东. 2008.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6
    陈昊琳、陆行素、张幸.2009.公共文化服务中公共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国家图书馆学刊. 1
    陈坚良. 2007.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特征.世纪桥. 11
    陈磊、曲文俏. 2006.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当代亚太. 6
    陈铁雄. 2009.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日浙江. 8
    陈威. 200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4
    陈瑛、张勇. 2009.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策略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1
    陈则谦. 2009.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学术论丛. 5
    陈振明. 2003.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迟福林、殷仲义. 2009.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 2
    迟福林. 2009.政府转型与基本公共服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1
    崔冬梅. 2009.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路径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大连市文化局. 2006.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求.大连干部学刊. 5
    戴雪梅、杨云峰. 2007.论农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浅议“绿谷”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经济与科技. 4
    丁青.2008.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北京市农村文化建设为例.公共管理改革. 4
    丁耘. 2009.试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群众文化发展策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
    杜振强. 2009.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樊继达. 2008.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9
    樊丽明、石绍宾. 2008.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1
    伏玉林、符钢战. 2007.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比较研究——基于湖北与浙江农村的调查.社会科学10
    高强. 2006.新农村公共服务新型社区平台的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的建构模式分析.天府新论, 2
    高小康. 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 1
    高兆军、王忠杰、王福星. 2009.谈如何弥补基层文化建设的制度性缺陷.民营科技.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8
    巩玉丽. 200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取向及职能定位.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
    勾学海. 2008.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状况述略河南图书馆学刊. 5
    顾金孚. 200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 5
    顾丽梅. 2005.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南京社会科学. 5
    郭爱菊、王世民. 2009.公共图书馆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8
    郭俊民. 2007.构建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学习论坛. 3
    郭玉笑. 2006.文化站怎样才能站起来——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今日浙江. 15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6.人民日报. 9.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2008年.国家统计局网站。
    韩军. 2008.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 1
    韩梅. 2009.关于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5
    韩美群. 200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甘肃农业. 7
    郝新凤. 2006.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学习论坛. 8
    何兰萍.2008.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研究. 2
    何兰萍. 2008.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难点与重点.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
    何频. 2007.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生产力.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
    何志伟. 2006.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设.调研世界. 12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2008年.国家统计局网站。
    黑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行动规划.(黑发[2010]3号)
    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6
    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8
    胡东. 2009.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方式分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
    胡锦涛. 200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10
    黄春燕. 2009.新阶段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几点思考.广西农学报. 2
    黄楠森. 1997.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北京社会科学. 4
    黄应绘. 2004.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力研究. 1
    黄祖祥. 2009.公共图书馆履行文化服务功能的探讨.图书馆. 4
    贾德先. 2006.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初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4
    简·莱恩著.赵成根等译. 2004.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 1
    江正平、贺程. 2009.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华东经济管理. 4
    姜岱敏. 2006.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靠什么?——山东省文登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求是. 4
    姜美珍、吕剑红. 2007.广东农村社区农民文化生活及文化需求的调查与思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8
    蒋乐民. 2009.县级市公共图书馆拓展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宜兴市图书馆为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蒋鹏. 2009.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文化职能研究——兼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传承. 1
    降巩民. 2009.北京市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与措施.前线. 8
    金旺、培琪. 2007.全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学习时报. 11.17
    靳利华. 2008.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农村基层组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孔莉、石月平. 2008.县级广电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视听纵横. 5
    李蓓、刘杰. 2009.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李德戈. 2009.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专题研讨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综述.图书馆学刊. 2
    李建新. 2009.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 4
    李景源、陈威. 2007.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
    李景源、陈威. 2009.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
    李军鹏. 2004.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 8
    李军鹏. 2005.公共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
    李萍、霍军政. 2009.加强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张家口市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3
    李其惠. 2009.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四川戏剧. 1
    李少惠. 200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社科纵横. 2
    李堂堂. 2009.用科学发展观指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宁夏社会科学. 2
    李小群、吴兴国. 2008.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安徽农学通报. 14
    李砚忠. 2007.关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若干问题的分析社会科学. 8
    李燕. 2006.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社会主义. 6
    李燕凌、李立清. 2005.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李轶、宋敬林. 2008.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科技广场. 6
    厉晓华. 2007.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初探.农业经济. 6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 2006.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丽水农村综合改革情况调查.浙江经济. 11
    练洋. 2008.试论网络文化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科技资讯. 21
    梁君. 2009.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淮阴工学院学报. 2
    林文忠. 2009.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新世纪图书馆. 3
    林怡. 2008.整合农村资源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8
    刘保昌. 2007.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孝感学院学报. 5
    刘豪兴. 2004.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刘华兰. 2008.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理论学习. 2
    刘淑兰. 2008.政府创新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刘卫、谭宁. 2007.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经济与科技. 12
    刘小康. 2008.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实践反思:公共服务全程评估的意义.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6
    刘宇南、薛元. 2007.制约农村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因素及政策建议——世界银行关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研究.中国经贸导刊. 21
    刘玉堂、黄南珊、刘保昌. 2007.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个案.学习与实践. 4
    刘志昌. 200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与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
    龙兴海、曾伏秋. 2009.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
    卢华东. 2009.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社科纵横. 7
    逯弘秀、杨德军. 2009.黑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理论探讨. 1
    罗纳德.J.奥克森. 2005.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 5
    马振华. 2006.铸造新农村之魂——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分析报道.农村工作通讯.8
    毛良才. 2008.构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湖南社会科学. 6
    茅利荣. 2008.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江南论坛. 12
    倪峰. 2008.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与农村文化建设——杭嘉湖市郊农村文化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社会科学, 10
    聂辰席. 2007.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河北省发展“民资文化”的调查.党建. 8
    牛华、安俊美. 2009.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探析.北方经济. 8
    逄守艳、葛虹. 2004 .黑龙江省全面小康指标监测值的确定.北方经贸.8
    平松守彦著. 1987.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译.一村一品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 2009.人民日报. 3.17
    萨缪尔森.1954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邵明. 2009.以六大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着力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 5
    沈锦坤. 2007.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中的公共利益观探讨——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1
    石洪斌. 2009.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科学出版社. 1
    石元康.罗尔斯. 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史大波. 2009.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民营科技. 1
    宋伟、任慧成. 2006.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理论观察. 3
    宋一. 2009.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宿一兵、汤庆熹. 2005.美国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隋军先. 2006.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
    孙笃.2006.让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大餐——关于全省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今日浙江.14
    孙泽学. 200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田德海. 2009.西部县级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新探.图书情报知识. 7
    童伟. 2008.从市场检验到政府职能转变——北京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分析.北京社会科学. 1
    汪杰贵. 2006.政府文化职能概念新论社会科学论坛. 1
    王爱民. 2008.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
    王春娥. 200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建设阐微.黑龙江社会科学. 4
    苏红. 2009.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王大为. 2007.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王凤青. 200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5
    王河、鲜静林. 2008.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现代农业科技. 24
    王洁. 2008.以人为本.进一步拓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张家港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4
    王敬尧. 2009.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学习时报. 4.20
    王克群. 2008.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义和对策.延边党校学报, 1
    王荔. 2009.海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王列生、郭全中、肖庆. 2009.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4
    王列生. 2009.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项目目标及其功能测值方法.江汉论坛. 4
    王琳. 2008.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王鹏、陈俊. 2006.略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 8
    王霞. 2007.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王小林、苏允平. 2003.西方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农业经济. 8
    王晓峰. 2008.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综述性的观点.北方经济. 5
    王雪非. 2006.推动科学发展.引领全面小康——江苏省制定和实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群众. 12
    王妍. 2009.龙江讲坛:传播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平台.图书馆学研究. 1
    温晓红. 2009.山西省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现状探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范化县级支中心情况调查.晋图学刊. 3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人民日报. 9.27
    吴爱云. 200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农业与技术. 6
    吴炳泉. 2008.找准农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江南论坛. 5
    吴孔凡. 2008.新时期农民公共需求的特点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取向. 69
    吴理财. 2008.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
    吴楠、李卫兵. 2008.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调查研究.科技信息. 23
    吴琦. 2009.当前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重要任务——基于对公共服务体制内涵的分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
    吴然等. 2009.加快京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线. 7
    夏锋. 2008.农村人口公共需求变化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人口与经济. 2
    肖建华. 2009.农村文化发展、财政投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财政研究. 10
    谢晋洋、向仕富. 2009.浅谈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业与科技论坛. 1
    谢来位. 2006.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农业现代化研究. 6
    谢平. 2009.延伸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构建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青海社会科学. 1
    谢天星. 2008.浅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湘潮. 10
    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大力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出版. 8
    熊照宇. 2009.云南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 2 .20
    徐冬蓉. 2005.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服务改革.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徐鸿春. 2009.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探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8
    徐露辉、毛瑞福. 2008.县级政府职能重构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徐萍. 2009.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模式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7
    徐学庆. 2007.社会主义折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许继芳、周义程. 2009.公共服务供给三重失灵与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闫平. 2007.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 12
    颜珂. 2008 .“乡村大舞台”让农民“舞”起来——湖南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人民日报. 11 .26
    羊守森. 2008.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安徽农业科学. 12
    杨建新. 2005.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日浙江, 10
    杨晓蔚. 2007.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党政干部论坛. 11
    杨晓蔚. 2007.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63
    杨晓蔚. 2007.怎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红旗文稿, 19
    姚春兴. 2006.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
    衣俊卿. 2008.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7文化事业发展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
    衣俊卿. 2010.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3
    易新涛. 2009.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
    于凤荣. 2006.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于玉宏、曹爱军. 2009.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机制.经济与社会发展. 5
    袁方成. 2006.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湖北咸安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
    臧乃康. 2007.建立健全我国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兼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工作研究与建议. 16
    曾锋. 2007.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
    曾小龙、史传林. 2008.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以服务制度创新为视角.改革与战略. 8
    詹有根. 2009.浙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又一有力举措——文化下乡流动图书车配送工作全面启动.艺术科技. 1
    占建青. 2006.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以浙江省绍兴地区S市农村为例.理论前沿. 2
    张波. 2009.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张卉. 2008.农村文化建设贵在创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4
    张珺. 2008.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
    张鹏、关和东. 2009.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哈尔滨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调研报告.学理论. 1
    张启春. 2009.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张启春. 2009.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张勤. 2006.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中国行政管理. 7
    张述存2008..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加强载体建设——关于山东部分市县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载体的调查.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3
    张欣毅. 2007.宁夏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6
    章剑华. 2006.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艺术百家, 6
    赵成福. 2008.社会转型中的县城农村办共服务供给机刹研——以河南省延津县为表述对象.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
    赵卫东. 2009.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文化消费增长.人民日报. 7.6
    赵秀忠. 2009.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领导之友. 3
    浙江省财政学会. 200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浙江台州市委宜传部. 2009.“三个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7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 2004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风田、刘璐琳. 2008.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郑开锦. 2009.实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探析.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1
    郑明彩. 2007.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北方经贸. 10
    郑晓力. 2009.关于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思考.视听纵横. 2
    中共襄樊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2007.论农村文化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求实.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人民日报. 1.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6.人民日报. 1.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人民日报. 2.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中办发[2007]21号8.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2005.人民日报. 12.1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人民日报. 10.19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人民日报. 10.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人民日报. 10.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0.人民日报. 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人民日报. 1.3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2009.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财贸经济. 2
    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8
    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8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8.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2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0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与建设调研课题组. 2009.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人民日报. 4.14
    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008.学习出版社. 9
    中宣部理论局. 2009.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学习出版社. 3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 2008.伟大的历程——中央国家机关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 12
    周利琼. 2009.忠县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和思考.现代农业科学. 5
    周维宏. 2007.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日本的经验.日本学刊. 1
    周伟光. 2007.韩国及相关国家农村文化建设借鉴.传承. 8
    周筱萍. 2009.基层图书馆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9
    周赢、赵川芳. 2006.新农村文化服务.中国社会出版社. 9
    周正刚. 2008.加强湖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湖湘论坛. 6
    周智生、邹君. 2009.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游艺民俗资源开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5
    朱海英.2008.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内蒙古统计. 1
    朱鸿召. 2009.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朱嘉兴. 2007.“和谐海西”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朱连芳. 2008.创新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环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视听纵横. 5
    朱连芳. 2009.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向农村倾斜.视听纵横. 3
    朱昔群. 2008.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工作——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政工研究动态. 12
    Avid.H.Rosenbloom.Robert.S.Kravchuk.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and Law.Public Sector.2006:1-2
    Asch. Peter and Gigliotti. Gary A..The Free-Rider Paradox: Theory. Evidence. and Teaching.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Winter1991. Vol. 22 Issue 1. p33-38.
    Coyne. Michael L. Law Schools and Public Servic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1/2005. Vol. 51 Issue 30. pA55-A55.
    Clarke.E.(1971).Multipart Pricing of Public Goods.Public Choice 11.17-33.
    Crump. Stephen and Slee. Roger.(2005).Robbing public to pay private? Two cases of refinancing education infrastructure in Australia .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Vol. 20 Issue 2. p243-258.
    Hewett. Roger S. and Bartlett. Robin L. .Public Finance. Public Economics. and Public Choice: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 Textbooks.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Fall87. Vol. 18 Issue 1904. p425-435.
    Kiesling. Herbert J . Pedagogical Uses of the Public Goods Concept in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Spring90. Vol. 21 Issue 2. p137-147.
    Kiesling. Herbert J.(1990).Pedagogical Uses of the Public Goods Concept in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Spring90. Vol. 21 Issue 2. p137-147.
    Liberman. Marc . How Budget Deficits Cause Trade Deficits: The Simple Analytics.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Fall90. Vol. 21 Issue 4. p388-394.
    Lovell. Michael C. .Sponsoring Public Goods: The Case of CAI on the PC.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Winter91. Vol. 22 Issue 1. p39-53.
    Leuthold. Jane N. A Public Goods Experiment for the Classroom.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Winter87. Vol. 18 Issue 1. p58-65.
    Matthews. Dewayne.Transforming higher education. Educom Review.Sep/Oct98. Vol. 33 Issue 5. p48.
    Marks. Denton(2002).Academic Standards as Public Goods and Varieties of Free-Rider Behaviour.Education Economics; Aug2002. Vol. 10 Issue 2. p145-163.
    Pickhardt. Michael and Watts. Michael(2005).Teaching Public Goods Theory With a Classroom Game.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Spring2005. Vol. 36 Issue 2. p145-159.
    Pall.Samueclsonb : The Pure Theory of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P36 (November 1954).
    Richard.C.Box.Citizen Governance:Leading American Communit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Sage Public.2005:73-75
    Savas E. S. .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M].Seven Bridges Press.LLC.2000.
    Samuelson.P.(1954).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P387
    Vincent.Ostrom.The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University Alabama Press.1989.(5):6
    Ver Eecke. W.(1999).Public goods: An ideal concept.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Vol. 28 Issue 2. p139.
    Vislie. Lise and Langfeldt. Gjert(1996) . Finance. policy making and the organis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26 Issue 1. p59.
    West Jr.. Lawrence A. Private Markets for Public Goods: Pricing Strategies of Online Database Vendor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ummer2000. Vol. 17 Issue 1. p59-85.
    Woods. Glenys J. and Woods. Philip A..At the hard edge of change: views from secondary head teachers on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Jan2005. Vol. 20 Issue 1. p23-38.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第33页。
    2同上,第37页。
    3同上,第35页。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10.19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05.12.1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1.13
    7《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9.14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2007.8.21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第20页。
    1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8.10.20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9.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10.2
    
    13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页。
    14黄楠森,《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北京社会科学,1997.4,第13、14、15页。
    
    15刘豪兴,《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282页。
    16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0页。
    17牛华、安俊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探析》,北方经济,2009.8,第30页。
    18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6、17页。
    
    19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第6至13页。
    20刘小康,《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实践反思:公共服务全程评估的意义》,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第50页。
    21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第96页。
    22朱嘉兴,《“和谐海西”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第53页,
    23朱鸿召,《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第38页。
    24周正刚,《加强湖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湖湘论坛,2008.6,第51页。
    25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48、49页。
    26《论语·季氏》
    27浙江省财政学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4页。
    28顾丽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5.5,第38-45页。
    29宿一兵、汤庆熹,《美国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第9页。
    
    30简·莱恩著,赵成根等译,《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第6-7页。
    3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第81页。
    32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第320、321页。
    33周伟光,《韩国及相关国家农村文化建设借鉴》,传承,2007.8,第68、69页。
    34章剑华,《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艺术百家,2006.6,第3页。
    35陈磊、曲文俏,《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当代亚太,2006.6,第29页。
    36同上,第30页。
    37平松守彦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译,《一村一品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0,第131页。
    38宋一,《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第154页。
    39《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人民日报,2009.3.17
    40《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人民日报,2009.3.17
    
    41《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人民日报,2009.3.17
    42同上
    43同上
    44吴然等,《加快京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线,2009.7,第51页。
    45吴然等,《加快京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前线,2009.7,第51页。
    46浙江台州市委宜传部,《“三个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第42-43页。
    47熊照宇,《云南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2009 .2 .20
    48曹爱军、张存刚,《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思路》,太原大学学报,2009.2,第7页。
    49吴孔凡,《新时期农民公共需求的特点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取向》,经济研究参考,2008. 69,第29页。
    50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7文化事业发展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第4页。
    51陈晓辉副研究员组织进行的黑龙江农村居民文化需求问卷调查,选择黑龙江省人均GDP最高的绥芬河市、人均GDP居于中游的木兰县、人均GDP最低的兰西县为调查地区,并抽取了绥芬河市的绥芬河镇、阜宁镇,木兰县的木兰镇、利东镇、建国乡,兰西县的兰西镇、临江镇、北安乡等8个乡镇的16个村。问卷主要设计了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总况、居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状况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等四部分内容。调查均通过调查员入户个别访谈完成。调查结果发表在衣俊卿主编的《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7文化事业发展报告》一书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版)。
    52《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236页。
    53同上,第215页。
    54同上,第216页。
    55《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239页。
    56同上,第506页。
    57陈晓辉副研究员组织进行的黑龙江农村居民文化需求问卷调查,选择了黑龙江省人均GDP最高的大庆市、居于中游的鸡西市和最低的绥化市作为调查地区,抽取了其中的27个社区。问卷主要设计了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总况、居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状况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等四部分内容。调查均通过调查员入户个别访谈完成。调查结果发表在衣俊卿主编的《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7文化事业发展报告》一书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版)。
    58同上,第213、214页。
    59《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6,第216页。
    60《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8,第218页。
    61《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6,第236页。
    62同上,第220页。
    63《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8,第238页。
    64《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6月,第236页。
    65同上,第222页。
    66《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8,第238页。
    6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6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
    69中国网2002年12月30日。
    70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第379—390页
    71同上,第391—404页。
    72同上,第405—414页。
    73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第324—337页
    75曹爱军、方晓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基本路向》,中州大学学报,2009.2,第15页。
    76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48页。
    77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7文化事业发展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第22页。
    78同上。
    79王爱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第96页。
    80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49页。
    81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第13页。
    82曹爱军、张存刚,《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思路》,太原大学学报,2009.2,第5页。
    83同上,第6页。
    84曹爱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构想》,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 3,第16、17页。
    85逯弘秀、,杨德军,《黑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理论探讨,2009.1,第176页。
    86迟福林,《政府转型与基本公共服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第45页。
    8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1.13。
    8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05.12.12。
    89贾德先,《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初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4,第56页。
    90朱连芳,《创新工作思路,抓住重点环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视听纵横,2008.5,第12页。
    91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98-99页。
    92衣俊卿,《黑龙江文化蓝皮书——2008年黑龙江文化发展报告》,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99页。
    93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第20页。
    94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2009.4,第106页。
    
    95朱嘉兴,《“和谐海西”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第54页。
    96赵秀忠,《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领导之友,2009.3,第38页。
    97同上。
    98朱嘉兴,《“和谐海西”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第59页。
    99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2009.5,第173页。
    100同上。
    101于玉宏、曹爱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机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第88页。
    102梁君,《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2,第53页。
    103李小群、吴兴国,《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安徽农学通报,2008.14,第22页。
    104王琳,《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第420页。
    
    105刘保昌,《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孝感学院学报,2007.5,第88页。
    106苏红,《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其构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第54页。
    107孔莉、石月平,《县级广电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视听纵横,2008.5,第22页。
    108王妍,《龙江讲坛:传播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平台》,图书馆学研究,2009.11,第87页。
    109丁耘,《试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群众文化发展策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第86页。
    1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第35-3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