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对,是人类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追求,具有客观的社会和心理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定的文化和制度条件相适应,在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诱导和引致下,形成层次不同的集体主义类型。集体主义坚持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利他是集体主义的本质特征,它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利主义交往理性,强调个体对集体利益、集体地位、集体权威、集体生存的奉献、持重和尊崇。集体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事实上,它涉及人类生活的经济、政治和道德诸领域,在不同的领域外显为不同的叙述风格和话语系统,形成特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
    不同领域的集体主义,有着无形的“边界”和价值属性。作为经济制度的集体主义,遵循着“市场规则”,它的核心价值是“互助合作”;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政治规约”,它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价值”;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遵循“道德法则”,它的核心价值是“无私奉献”。“真实的集体主义”的构建,必须保证个人与集体的双赢。因此,必须确立一种“宪政”的理念,即确立双方各自不可侵犯的“圣域”,倡导个人与集体的圣域性博弈与圣域性共生。
    不同领域的集体主义,亦无“边界”。作为经济制度的集体主义、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和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的“边界”,并非不可逾越,而是密切联系,相互通约的。集体主义的这种存在架构,在其内部的运作和生成机理上,有着一种经济自发、政治自觉、道德自由的逻辑上升演进趋势,以达致其终极价值目标:同舟共济、互构共生、和谐进步、合作共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作为经济制度、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有着时代特质和新的文化表征。市场经济被公认为是“现代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成为推动现代文明生成的基础性力量。它的进取禀性使它对人们形而下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生活结构和人们形而上的意义世界不断地进行着消解和重塑。它全方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个体性和集体性的生存样态。在社会结构层面,它使人们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生活在一种新的动态的理性化社会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之中,在与传统社会发生继承性关联的同时,又型构出与过去迥然不同的私人生活空间(私域)
    和公共生活空间(公域),形成了人类社会结构性存在的新景观;在精神层面,
    它使人的主体性生存由自发走向自觉,使人们从宗教神权、封建特权以及其它各
    种阶级特权的“绝对价值”和“最高价值”的巫魅中解放出来,在世俗的层面上
    实现了个人的真正“自治”,实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人身解放。个人的这种
    主体理性和主体价值,必然辐射到外在的制度设计之中,并在新的价值逻辑基础
    上重建现代和当代个人的公共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意义世界的变化和
    生活世界的改观,必将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发生深刻的影响。它们既是
    人们价值观的生成性结果,又是人们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
    市场经济是一种双刃剑性质的分化力量。在它内部,既有个人主义的滋生因
    子,又有集体主义的优良基因,它们构成了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两类不同性质的
    内生变量,从而使外在的制度规约成为必需。它的集体主义的优良基因,成为外
    在的“引致性”制度建设的依据;它的个人主义滋生因子,成为外在的“克制性”
    制度设计的内在依据。
    集体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价值取向,必然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于人类
    的经济生活。说到底,无论是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还是作为道德原则的集
    体主义,都肇端于人类对经济利益处理的价值取舍中。“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
    有经济的性质”
    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人类一种更为先进的经济制度,它的
    设计,必然在其内部的价值取向上做出集体主义的内在规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
    济的当代结合,必然使经济制度视域中的集体主义,具有新的特质、新的属性、
    新的内涵和新的表征。
    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或者集体主义的政治原则属性,是把集体主义的
    价值原则上升到政治原则的高度,赋予其政治强制性和政治统摄性。一方面,作
    为构成性价值,在社会上形成一整套蕴含集体主义生成机制的政治制度;另一方
    面,作为基础性价值,它又通过政治制度的价值辐射功能被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由此,集体主义的生成,不仅具有自主性,而且还带有强制性;不仅是
    心性修养的内部自觉,而且成为一种外部的制度性操作;不仅是“私域”的个人
    自觉,而且是“公域”的社会价值诉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性动力的中国社会的
    当代转型,推动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思维和治国理念的现代性生成,人们政治地位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2 页。
Unlike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is the value pursuance which is widely applicable to humankind. It holds the objectiv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se. Its form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based on the certain cultures and systems. Led by various cultures and social systems, collectivism can shape different types in different arrangement. Holding group as the primary, collectivism is characterized as altruism. It emphasizes the mutualistic communicative logos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man sacrifices himself for the good of others while others for the man”. It requires self-sacrifice and the subordination of one's interests to collective interests, collective position, collective authority and collective subsistence. Setting foot in the existence world of mankind omnipresently, collectivism represents itself as various narrative styles and words systems. It forms economic systems,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moral principles in specific societies.
    Collectivism in different fields has imperceptible “borderline ” and different value property. As economic systems, collectivism follows “market rules” and considers “cooperation and co-win” as its core. As political principles, collectivism keeps to “political stipulations” and considers “public value” as its core. As moral principles, collectivism follows“ moral rules” and considers “unselfish dedication” as its core. The establishment of“true collectivism”must guarantee the co-win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Therefore, the idea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must be built up to establish firmly the “sacred fields” where two parts cannot invade each other and to advocate the competition and symbiosis in sacred field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collectivism in different fields has no “borderline”. This borderline which exists among economic systems,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moral principles can be overstepped and related with each other. Concerning its inner manipulation and forming mechanism, the existenc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vism has the trend of logical evolution of economic spontaneit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liberty. It aims to achieve its ultimate goal as people in the same condition help each other,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existence , cooperation and co-win in the process of harmony and advancement.
    This dissertation sets market economy as its background. Trying to find the new era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tokens, that is to say, the new form and renascence of collectivism in the view of present market economy,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and arranges detailedly and tentatively the collectivism of new era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systems,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moral principles in China.
    As it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odernity”, market economy has become the basic impetus of forming modern civilization. Its enterprising character disintegrates and reforms the inferiororganic existence structure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morality and superorganic sense world of mankind. It affects omnipresently the ways of mankind existence, communication and thinking and the existence pattern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Concerning its social structure, market economy makes mankind exist in the new dynamic rationalized runnable social mechanism and rules, after extricating mankind from the natural association of geography. It maintains the succeed associ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while constructs the private and public existence space which is wide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It forms the new prospect of social existence of mankind. Concerning its spirit, it promotes the subjective existence towards from the spontaneity to the consciousness and extricates mankind from the “absolute value” and “super value” propagandized by religious theocracy, feudal privilege and other class privileges. It really achieves individual “autonomy” and personal liberation “from the identity to the indenture” in the level of mundaneness. The individual subjective sense and value must r
引文
1. [美]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9 月第 1 版。
    2. [苏] A·B·彼得罗夫:《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 6 月第 1 版。
    3. [美]A·麦金太尔:龚群、戴扬等译,《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1 月第 1 版。
    4.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 5 月第 1 版。
    5.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6.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 2 月北京第 1 版。
    7. [美]查而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2 版。
    8. 陈新汉、冯溪屏:《现代化与价值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5 月第 1 版。
    9. 邓小芒:《中西文化视域中的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 月 1 版。
    10. [英]D·D·拉斐尔:仇仁宗译,《道德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 月第 1 版。
    11. 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第 1 版。
    12.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6 月第 1 版。
    13.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 1月第 1 版。
    14. [英]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15. 高扬先:《走向普遍伦理——普遍伦理的可能性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1 月1 版。
    16. 龚群:《道德哲学的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 版。
    17. 郭广银:《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 1版。
    18.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2 月 1 版。
    19.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 1 版
    20. [德]京特·雅科布斯:《规范·人格体·社会—法哲学前思》,法律出版社,2001 年 11月第 1 版。
    21. 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1 版。
    22. [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23. 刘泽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 1 版。
    24. 刘安刚:《意义哲学纲要》,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2 月第 1 版。
    25.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 月第 1 版。
    26.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1 版。
    27.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 版。
    28.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29.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31.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32.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 12月第 1 版。
    33.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 1 版。
    34. [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 年 10月第 1 版。
    35.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 12 月第 1 版。
    36. [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1 版。
    37. 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东方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 版。
    38. [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8 月第 1 版。
    39. 宋惠昌:《政治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 1 版。
    40.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41. 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 年 6 月 1 版。
    42. 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1 月第 1 版。
    43. 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1 版。
    44. 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 1 版。
    45. 王效民:《市场经济与历史传统——解读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9 月第 1 版。
    46. [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 10月第 1 版。
    47. 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年 8 月第 1 版。
    48.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2 月第 1 版。
    49. 肖群忠:《道德与人性》,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 版
    50. [美]亚历克斯·卡利尼克斯:《平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 版。
    51. 衣俊卿:《20 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5 月 1 版。
    52. [英]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1 月第 1 版。
    53.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 月第 1 版。
    54. 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年 9 月第 1 版。
    55. 愈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9 月第 1 版。
    56.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 月 1版。
    57.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年 7 月 1 版。
    58.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 6 月第 1 版。
    59. 朱鲁子:“从交往方式变迁看人的现代生成—‘人学’与‘社会哲学’对话的一个尝试”,《理论与现代化》2004 年第 3 期。
    60. 李连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理论前沿》2004年第 5 期。
    61. 卫兴华:“简论所有制与股份制的联系与区别—走出股份制认识问题上的误区”,《经济学研究》2004 年第 1 期。
    62. 李连根:“股份制实现形式解读”,《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 年第 3 期。
    63. 宋怡:“文化与人格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4 年第 27 期。
    64. 李建兵:“共同体主义:批判中寻求存续空间”,《广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65. 李远行:“大共同体本位?小共同体本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探析”,《安徽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 期。
    66. 胡义成:“股份制:导向社会主义的经济哲学诠释—论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及中共十六届三种全会《决定》对它的重大发展”,《吉首大学学报》2004 年第1 期。
    67. 董志勇:“所有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原因及其意义—兼评蔡俊生的所有制理论”,《江汉论坛》2004 年第 1 期。
    68. 董小君:“股份制不姓‘资’”,《中国改革》2003 年第 12 期。
    69. 余波:“重建马克思的个人主义”,《衡水师专学报》2003 年第 4 期。
    70. 李文虎:“由比较看荣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衡水师专学报》2003 年第 4 期。
    71. 林炎志:“集体资本与集体主义劳动”,《当代思潮》2003 年第 5 期。
    72. 钱宁:“社会福利中的政治道德问题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思想战线》2003 年第 4 期。
    73. 巩刚军:“关于社会转型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思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期。
    74. 史传林:“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价值导向”,《学术交流》2003 年第 8 期。
    75. 王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哲学研究》2003 年第 3 期。
    76. 王永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心理科学》2003 年第 6 期。
    77. 刘辉:“转型期理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新范式”,《晋阳学刊》2003 年第 2 期。
    78. 欧阳超:“试论互利主义”,《天府新论》2003 年第 6 期。
    79. 王小章:“从‘社区’到‘脱域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学术论坛》2003 年第 6 期。
    80. 黄正华:“必然性、共同体与自由—对自由的一种哲学反思”,《湘潭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81. 严宾:“为共同体划界—普莱斯纳生平及其社会学思想简介”,《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 8 期。
    82. 阿尔伯特·马蒂尼利:“市场、政府、共同体与全球管理”,《社会学研究》2003 年第 3期。
    83. 周宏:“礼乐与仁爱精神的起源—先秦儒家的交互主体性思想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3 年第 6 期。
    84. 刘正球:“论社会共同价值观”,《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85. 刘继同:“国家话语与社区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解读”《社会科学研究》2003 年第 3 期。
    86. 宋剑华:“从非理性群体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理念—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 历史继承关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1 期。
    87. 程广丽:“新集体主义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诠释”,《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 6 期。
    88. 杨慧民:“马克思个性发展机制思想的当代启示”,《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4期。
    89. 任玙:“集体主义:新经济模式社会道德原则必然导向”,《西北师大学报》2003 年第 4期。
    90. 邝勇军:“社会转型中的‘集体主义’—兼论邓小平同志在集体主义的现代转型中所做的贡献”《理论学习》2003 年第 10 期。
    91. 张红霞:“中西方传统集体主义教育之比较”,《理论学习》2003 年第 10 期。
    92. 彭焕彬:“市场经济社会集体主义价值观必须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世纪桥》2003 年第 10 期。
    93. 晓亮:“论中国的合作经济”,《理论学刊》2003 年第 1 期。
    94. 宋惠昌:“社会结构的变革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理论前沿》2002 年第 13 期。
    95. 吴家华:“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矛盾与价值冲突”,《求实》2002 年第 2 期。
    96. 肖国飞:“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的当代呈现”,《求实》2002 年第 11 期。
    97. 宋剑华:“论集体主义精神理念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尴尬境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 9 期。
    98. 刘敬鲁:“当前我国集体的转型及其重大意义”,《岭南学刊》2002 年第 2 期。
    99. 罗玉成:“关于五四以来革命文化传统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00. 彭荷芬:“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中英互译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 期。
    101. 刘玉照:“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2 年第 5 期。
    102. 宋剑华:“论百年中国文学集体主义精神理念的展现形式”,《中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103. 林泰:“当前社会利他行为研究的意义及其三层次表现”,《清华大学学报》2001 年第 5期。
    104. 万光侠:“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人学阐释”,《山东师大学报》2001 年第2 期。
    105. 王爱松:“个人主义与‘五四’文学”,《南京大学学报》2001 年第 4 期。
    106. 康健:“正确理解个人对于社会的依赖关系——从价值论与存在论的统一上来认识个 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理论与改革》2001 年第 4 期。
    107. 刘晓燕:“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探索与求是》2001 年第 9 期。
    108. 曹玉霞:“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研究》2001 年第4 期。
    109. 王晓升:“马克思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及其对利己主义的批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 期。
    110. 钱亚梅:“转型期新价值观念体系建构之理念策略”,《理论观察》2001 年第 4 期。
    111. 郭剑林:“略论生态伦理、天人合一与集体主义的统一”,《集美大学学报》2001 年第4 期。
    112. 陈瑛:“坚持集体主义的典范—祝贺《罗国杰文集》出版”,《道德与文明》2001 年第2 期。
    113. 宋成剑:“对日常生活道德的批判反思与超越性重建-读《人伦丛书》”,《道德与文明》2001 年第 2 期。
    114. 李志杰:“试论市场经济的跨民族性和民族关系的新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 2 期。
    115. 徐小青:“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安徽史学》2001年第 1 期。
    116. 谢龙:“文化与文化的人格内核”,《学术研究》2001 年第 2 期。
    117. 王黎静:“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互利性人格”,《松辽学刊》2001 年第4 期。
    118. 樊石虎:“试论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思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 年第3 期。
    119. 袁彦:“个人主义评析”,《济宁师专学报》2001 年第 1 期。
    120. 李杰:“中共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 年第 1 期。
    121. 张晓东:“集体主义原则的经济学表述”,《云南社会科学》2000 年第 4 期。
    122. 夏伟东;“从毛泽东是否使用过集体主义概念谈起——兼论五四以来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概念”,《道德与文明》2000 年第 6 期。
    123.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对商品分析的文化视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
    124. 钱广荣:“怎样看‘中国集体主义’—与陈桐生先生商榷”,《现代哲学》2000 年第 4期。
    125. 汤庭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学习邓小平有关集体主义论述的体会”《湖北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0 期。
    126. 雷希:“论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互利性”,《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127. 王书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思与整合”,《天中学刊》2000 年第6 期。
    128. 邹之坤:“试论两种体制下的集体主义”,《松辽学刊》2000 年第 3 期。
    129. 王秀明:“论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共通性与成因”,《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 年第3 期。
    130. 季龙:“两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国集体经济》2000 年第 12 期。
    131. 张晓东:“公有制实现形式原则性的科学揭示—从个人与集体关系角度试解‘重建个人所有制’之谜”,《天津社会科学》2000 年第 4 期。
    132. 洪名永:“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2 期。
    133. 罗成翼:“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哲学思考”,《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年第 12期。
    134. 黄楠森:“西方哲学史中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 年第 5 期。
    135. 皮晓辉:“试谈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学术交流》1999 年第 3 期。
    136. 蒋旭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研究概述”,《哲学动态》1999 年第 5 期。
    137. 陈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学术交流》1999 年第 3 期。
    138. 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道德与文明》1999 年第 4 期。
    139. 郭庆科:“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山东师大学报》1999 年第 3期。
    140. 陈桐生:“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哲学》1999 年第 4 期。
    141. 栗玉仕:“也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学海》1999 年第 2 期。
    142. 相继权:“乡村集体化与民主化——若干乡村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2 期。
    143.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 1 期。
    144. 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 年第 2期。
    145. 朱平:“美国个人主义析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 1 期。
    146. 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下)”,《社会学研究》1999 年第4 期。
    147. 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上)”,《社会学研究》1998 年第5 期。
    148.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2 期。
    149. 叶南客:“现代中国人的心理取向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8 年第4 期。
    150. 李伟民:“论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关系取向”,《社会科学战线》1998 年第 2 期。
    151. 龙静云:“建国以后三十年我国坚持集体主义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 年第 1 期。
    152. 宋惠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深化”,《理论前沿》1998 年第11 期。
    153. 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南京大学学报》1998 年第 1 期。
    154.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流变:从新个人主义到新集体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8 年第 5 期。
    155. 金可溪:“对苏联的集体主义原则评析”,《青海社会科学》1998 年第 4 期。
    156. 孔繁斌:“农民政治价值观变迁与权威分化:政治控制取向”,《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 7 期。
    157. 邬才生:“‘苏南模式’与集体主义精神”,《唯实》1997 年第 5 期。
    158. 杨通进:“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年第 2 期。
    159. 贺来:“价值理想的当代重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 年第 4 期。
    160. 李靖宇:“前苏联社会逆变经济根源探析”,《东欧中亚研究》1997 年第 6 期。
    161. 顾章义: “‘部族’还是‘民族’?--评人们共同体的‘部族’说”,《世界民族》1997年第 2 期。
    162. 王顺利:“日本封建社会村社共同体浅析”,《日本学刊》1997 年第 5 期。
    163. 刘植强:“个人主体性与集体主义”,《北京社会科学》1996 年第 3 期。
    164. 陈英:“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两难’与集体主义的回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 期。
    165. 张允熠:“论儒家哲学的超越精神”,《中国哲学史》1996 年第 1-2 期。
    166. 李瑜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现”,《深圳大学学报》1995 年第 3 期。
    167. 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政治研究》1995 年第 3 期。
    168. Mark H.Moore (美)马克.莫尔:Creating Public Valu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 Harvard Univ Pr (《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2 第 1 版。)
    169. Uichol kim.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M].SAGE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Professsional Publisher, thousand,1994.
    170. GeneYoon. Psychology of the Korean People: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M]. Dong-A Publishing & Printing Co.,Ttd.1994.
    171. Pierre Birnhaum. Individualism [M].oxfonl:clarendon press,1990.
    172. Steven Luks. Individualism [M]. .oxfonl:Basil Blackwell,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