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其以浓郁的现代性色彩,形成区别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艰难跋涉的近代化进程抒写了新小说家追求文体独立的小说理念。当今学者对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进程作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综合考察,就中国小说观念近代化的义界和时限、标志与维度、动力与机制的分析,为考究晚清民初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批评变迁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话语参数。
     小说的名实错位,打造小说兼容并包的杂纂文类特征。小说观念的名实错位不单是一种社会积习的具体折射,也是文人复杂心态的曲折反映。社会舆论和文人心理同谋共构,“小说”这一杂体文类最终归依于文学类小说层面,小说观念亦由此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交相辉映的文学表征。对待小说观念的演变,我们不应该是有意回避,而应当是放宽视野,正视小说观念的芜杂现实,进而构建现代小说学,沿着当下小说研究的主体方向不断前进。晚清民初小说类型,突破了小说史中单一的题材判断原则,趋于文体形质的综合考虑,它直接关合当下的小说繁荣,反映了小说文类建构的审美自觉。
     缘由国家的衰朽和社会的动荡,晚清民初知识分子趋向社会边缘化。科举制度的废止,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赖以支撑信仰的工具性循环。中西文明的对比,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返观自身的时代命题。边缘化的生存境遇,造就了晚清民初小说的繁荣,也部分改变了知识分子社会诉求的既定轨迹。晚清民初小说以其鲜明的时代表征,抒写着一代知识分子痛苦灵魂的蜕变过程和图谋富强的普泛心路。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文学的自身转化赋予晚清民初小说开放的文学特质,刺激并促发小说理论的批评理性精神。以林纾为代表的小说批评家突破了天朝心态左右下的狭隘偏见,真诚地赞美西方小说的艺术魅力,反面递送了小说文体革新的信息。新小说家的开放意识,推动了中国小说走向世界的进程,它既是文学批判精神得以弘扬的依托,也奠定了中国小说理论世界化的坚实基础。
     近代小说主流文学地位的彰显,刺激小说创作的繁荣。中国小说近代化进程归结的两个趋向是科学品格和人本意识,小说维度的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学批评进路,并绽露了中国小说观念自身的矛盾和小说家文体探究的曲折。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在祛杂存纯的文学追求中抒写一代学人曲折的观念建构的演进轨迹。
     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当下社会存在综合作用,赋予文学批评范畴鲜明的时代印痕。读者的情感机制与小说文本系统相互交织,积攒起“境界说”新特的批评范式和文学风貌,“现境界”和“他境界”的划分,包孕着小说批评中虚和实、真和幻等范畴的清晰构架,体现了中国近代文论开放和兼容的文学特征。传统的雅俗之辩因为异域文化的刺激和中国小说观念的自我更新,在以雅携俗和由雅回俗的途径中来回奔突,并形成错综复杂的雅俗观念渗透局面。雅俗共赏作为一种追求目标,也逐渐进入文人的研究视野,虽然这一理想境界的探究,在晚清民初还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但其含义的新特征和实现的机制已经进入了新小说家的讨论范围,它标志着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已初步突破传统的雅俗观念框架。从情理的基点切入生命本体,透视社会的大千人生,传统文化精神的人生向度替国人提供内心自省的机遇。传统的家国之思和儿女之情的对立流变,突破了“中和之美”的传统观念格局,呈现出以情显理、根情扬礼的审美趋向。文化转型的阵痛因为感性的超越与理性的强化,形成晚清民初小说的情理统一趋向,生命本位价值的失落,加速了悲剧观念的本土化进程。小说虚实观念,催生传统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引领读者走向真实的人生。它给晚清民初文坛造就浓厚的文体革命色彩,彰显了小说的主流文体地位,缔造一种新的解读机制。对虚实某一范畴的片面推崇,又导致一系列创作和理论阐发误区。固守虚实的单一畛域,不敢做跨类思考和尝试,滞阻了小说作为独立意识的进程。
     小说的慕史功能,是一种无奈的追寻,它既是小说作茧自缚的文学理念,又是其冲出围城的希望。新小说立足于世俗人情的维度,突破了慕史的既定途辙,把捉寻常家庭的生活场景,获就文体独立的存在价值。强化生命体验和遵从劝惩观念,构成了小说艺术进路中的一对矛盾,新小说家过分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而忽略了对人生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探索和关注。晚清民初小说观念的整合与自救,则超越和突破了劝惩观念的规范空间。醒世新民的启蒙意识,打造小说为“教科之助”的时趋,它指引着新小说创作的道德践履,也展现了新小说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浩淼天地。教科书的功能取向,显露出近代实用理性的影响。片面的推崇势必存有抽象的图解痕迹,抹杀了小说固有的文体规律和特征,一旦政治热情消退,娱世、向俗和重美感就成为新小说的审美需要。知识谱系的切换,使得晚清民初的小说评点日趋式微。评点的先验模式的突破,促使了小说专论的诞生。小说评点的衰落,揭示了小说批评文质统一的文学进程。小说序跋感应着社会和文学嬗变的威力,呈现出文体内容与形式转变的脉动。晚清民初小说家的觉世立场,逐步解构传统的序跋创作模式,也切合了社会政治对小说文本的主题设置,凸显了序跋鲜明的近代色彩。
     中西文化语境促使传统小说批评方式萌生新机,小说话在断裂和连续的文学批评链中克绍小说批评传统。跨文化的小说对话,缔造了文学单元的多向探求,凝结成一种理论范式和操作规范。从小说审美视野到分类标目的界定,从叙事角度的抉择到叙述语言的锤炼,小说期刊发刊词展现了近代文学丰富多重的文化特性。小说期刊发刊词以其崭新的批评方式存在,部分革新了小说批评的物质载体。小说广告负载着新小说家的创作理念和批评意识,它记载了小说创作的某些原始资料,也为探究当下的文人心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窗口。小说广告的宣传,刺激了晚清民初的小说繁荣,也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小说自身艺术的文体特质,形成了晚清民初小说艺术生命贫乏的现实症结。
     晚清民初小说批评的群体参与,展示了近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趋向。中国小说观念的范畴、功能和方式三个维度,运载着文人的审美理想和社会诉求,小说文体地位的飙升,冲击着传统的小说批评方式格局。新小说理论家未能完全脱离传统文论的轨辙,传统文论的阐释方式仍是他们操持的有效工具。小说观念各维度的时代新质,在撕裂传统的禁锢时闪烁着耀人的光芒,而中国小说观念转型的阶段性、多向复杂性和不成熟性,使得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呈现文化语境转型下新旧杂陈的批评风貌。
The modernization in novel concept was an important side of the moder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cause of its rich modern color, it formed more remarkable and clearer time characteristic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novel. The difficult modernization and advancement expressed novel ideas of the new writers who explored literary style independently. The scholars mad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modernization of novel concept in history and nowadays, who analysised the thing on modernization of novel idea, such as definition and time limit, sign and dimension, power and mechanism, which provided an exceedingly good parameter for inspecting the change of criticism words under the modern culture environment.
     The dislocation of name and reality on fiction created the inclusive and miscellaneous features, which were not only the actively pursuing helpless, but also they reflected the mind of literati twisted. Scholars’psychology and public complicity combined, the novel tended to literary fiction finally, this novel concept were also showing a constructive nature that lasted for a long time. Deali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novel concept, we should not avoid intentionally, or relax our research vision. but paid attention to the approach and surrounding of novel, and addressed the voluminous reality of novel concept and then built a modern novel science. We should go forward along the main direction of novel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te- Qing novel broke through novel history which judged it by single subject, proned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shape and quality. The discussion on the Late- Qing novel had made popular prosperity of novel directly, appearing novel gentle kind building construct conscientious.
     Because of the decay and social unrest, intellectuals got towards social marginalization. Imperial which supported the intellectuals’belief was stopped and broke the circle of tool. Torment in their hearts reflected the strong feelings of social meditating and life lament. Western civilization was imported and deconstructed the restraints of "tradition", comparing with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vast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came back to the proposition of the era and self-concept. Marginalization in the survival situation, which l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late—Qing novel, but also changed the established track of the social aspirations by the intellectuals. Its distinctive and era character, wrote the course that painful soul was changed sharply and the hope to be prosperous in intellectuals.
     Collisions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conversion to modern literary fiction made it open characters, which stimulated novel theoretical criticism spirit. LinShu who represented by the critics in the imentality novels changed narrow prejudices and praised Western novels art sincerely, gave information from the novel style innovation. New literary terminology transplanted which enriched fiction art theory space. The open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novelist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fiction to the world, it was critical to promote the spirit which relied on, and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the world.
     The failure in Modern poetry culture and modest in fic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 art. Two trends were the scientific character and person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cess in modern novel concept. The transcendence in the novel concept of pure literary aesthetic formed its no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different from the popular novels. The essence of the novel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pure literature was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ultimate concern. Modern concept was constructed in an aspect of pure literary fiction, which demonstrated criticism approaches that the new novelist pursuited of independent literary. It embodied their contradictions in novel concepts and the twists and turns in novelists style exploration. The process in modern novel concept, reflected the pursuit of pure literary that a tortuous evolution was constructed by a generation of novelist in concept.
     The inherent law of literature integrat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community, which gave distinctive times’prints to the area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emotional mechanism of readers intertwined with the novel system, which gave the "realm" unique and distinctive style. The division of "the real realm" and "the virtual realm", included a clear architecture in novel areas such as virtual and real, and reflected the open and receptive features in modern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stimulation of foreign culture and self-renewal of novel idea, the arguing of elegant and tradition custom came in a way which it carried custom from elegant to custom, forming an approach which seeped through each other. For a target, admired by scholars and laymen alike, the concepts of elegance and custom entered the research vision of scholars gradually. Though these solution requirements didn’t satisfied completely, its mechanism of meaning and features that had entered the arena of discussing among novelist, indicated a course which broke through tradition concept on elegant and custom, in the concept process of modern novel.
     At the base of reason, it was sure to enter the life body and reflect the society; the self-examination opportunity which was gain by countrymen thought in life dir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eformation and flowing of feeling and reason in sentimental of children and country, had broken the concept of beauty that was neutralized, appearing a tendency that etiquette acted according to feeling and reason was showed by feeling. The pains was made by culture reforming because of the exceeding in perceptual and the intensifying in reason, forming a tendency of uniting between reason with feeling in the novels of the late--Qing Dynasty, the losing of value in life standard, accelerated the localizable course in tragedy concept. Naturalistic idea of the novel expedi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cess of novel theory, led readers to move towards the true life. It brought up the strong revolutionary in novel and got the major style posi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 founded a new kind of mechanism in understanding. While praising novel to one side high, it caused a series of mistake in theory. Defending tenaciously in discipline and not to make thinking of stepping, it hindered novel as independent process of consciousness.
     The viewpoint of admiring history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was a kind of helplessly tracking, it was not only the literature idea which was caught in one's own trap, also was the hope which the novel ran out the besieged city. The novel based on the common custom and broke through the way of admiring the history, seized the common life, attained to the value on the literary style independently. The thing that strengthened life experience and observed the idea of urging and punishing on modern novel, was a pair of contradictory in novels’admission passage. The modern writer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crete social question excessively, and neglected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individual life exploration. The modern novel idea of changing and helping itself, surmounted and broke through the idea of urging and punishing on modern novel. The enlightenment sense created a trend as novels was textbooks’help. It guided not only the moral practice the in late--Qing Dynasty Novels, but also reflected the wide world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novelist. The orientation of textbooks’functional demonstrated the practical rationality of modern times. One-sided and graphic scene erased the inherent style and character of the novel. Once the political fervor was diminished, the novel's aesthetic needs would be entertain.
     The appreciation of novel in the late--Qing declined day by day,the knowledge mode in breaking-through and changing, urged to birth of thematic thesis. The declining in the appreciation of novel, was announced the process. They unified the quality gentle and literature in the appreciations of novel. The novel preface and postscript was inducing the might of social and literature evolution, presenting pulsation which transformed from the literary style contented to the form. The world standpoint of the writer in modern times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reation pattern in preface and postscript gradually. All sorts of text explanation to novel preface and postscript, in the certain degree adapted the need of the writer appeal, also had suited the establishment on social politics to text subject, and unfolded the modern color in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he culture environment of China and the west urged the way of traditional novel criticism to sprout new things. The novel dialogue among different cultural, created the literature unit to seek many things, which made an esthetic practice in reexamining and correcting novel text,a kind of theory models and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had become. From the vision of novel aesthetic to classification in novel, from the choice in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to language, publication showed multiple and rich cultural identity in modern fiction. Publication was of its new existence in novel journal criticisms, which innovatived the carriers of the criticisms in novels. The fiction advertising supported the ideas of creation and criticisms in modern novelist, which wrote the original thing in creation of novel, provided a favorable window to explore scholars’idea at the present. The prosperity of modern novels was stimulated by novel advertising, but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qualities were obscured by novels themselves in a considerable degree, making a poor art and real crux in modern fiction.
     A group of intellectuals participated in novel world, which shown the tre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modern times. Category, function and patterns of criticism were embodied the idea and belief in society of intellectual. The improvement of novel position changed the tradition of novel pattern. Most of the novel fail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 way of tradition culture was still an effective implement for them. The emergence of monographs had made the brilliant rays to be glimmered when the tradition was ripped apart. Military complexity but immature in the modern process of novel concept drew a map which the cultural context was transformed.
引文
①[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②(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诠释“观念”的义项有二,其一为“思想意识”;其二为“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也指表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09页。
    ②陈晋:《文艺的观念世界》,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页。
    ③宁宗一主要就白话系统的小说观念而论,见宁宗一:《说不尽的〈金瓶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④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①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4页。
    ②王飚、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历程》,《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第4-23页。
    ③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④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⑤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②颜廷亮:《维新变法运动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文史哲》,1998年第6期,第14—16页。
    ③柳珊:《前夜的涌动——论民国初期的小说理论》,《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第49-58页。
    ④《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商美查创办,初为两日刊,第5号改为日报。内容主要有谕旨、宫门抄、诗歌、传奇、小说等,1909年,主权移归中国人。《申报》初用毛太纸单面印刷,1909年开始用印刷纸双面印刷,1949年5月27日终刊,共出25600号,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中文报刊。
    ⑤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三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⑥《谈瀛小录》,即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第一部分,它始载于农历1872年4月15日的《申报》的第18号,1903年7月,《绣像小说》第5期重新连载,名为《僬侥国》,自第8期起又更名为《汗漫游》,1906年又经林纾翻译,以《海外轩渠录》为书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睡七十年》,即欧文《瑞普·凡·温克尔》,它始载于农历1872年4月22日《申报》的念四号,《乃苏国奇闻》始载农历1872年4月25日《申报》的念七号,自农历1872年5月1日《申报》的第32号起,其名则改为《乃苏国奇闻把沙官小说》。报刊上刊录小说,胡道静认为始于《沪报》,见胡道静《上海的小报》,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392页;胡适认为始于《汇报》,见胡适《十七年的回顾》,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1页;其实,报刊上刊录小说,应该始于《申报》,这已被陈平原指出,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注释⑴。
    ⑦《瀛寰琐记》创刊于1872年11月,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文艺杂志,创刊于上海,由申报馆发行,刊行28期,至1874年1月更名为《四溟琐记》,发行12期后,至1876年2月,又改名为《寰宇琐记》,刊行12期而终。《瀛寰琐记》刊发蒋子让的翻译作品《昕夕闲谈》及其《〈昕夕闲谈〉小叙》,被认为是近代“对小说认识的初步转变”,见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标志着从地主阶级的传统小说观向近代资产阶级小说观转变的开始”,见黄保真等:《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更是一篇最早透露出中国小说理论近代化气息的重要文章”,见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1页;也被认为“向传统的小说观念挑战,实开了现代小说理论的先声”,见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昕夕闲谈〉小叙》发表于《瀛寰琐记》的第三期,时为同治十一年壬申(即农历1872年)十二月,公历则为1873年1月,以致学界关于其发表时间,有1872年一说,实误。
    ②刘德隆:《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东疆学刊》,2003年第1期,第73—79页。
    ③(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④文娟:《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作者未刊稿,第20页。
    ⑤近代化进程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时空概念,它可以避免行文陷入无休止的概念争议陷阱之中,本文从范畴、功能和方式三个方面切入小说观念,试图建构较有新意的理论体系。
    ⑥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⑦王齐洲:《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检讨》,《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第25—30页。
    
    ①冯天瑜:《东方的黎明——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历程》,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10页。
    ②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③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页。
    ①郭延礼:《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阴山学刊》,1999年第4期,第12—17页。
    ②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④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01—502页。
    ⑤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页。
    ⑥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⑦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的标志与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第154—160页。
    ⑧徐鹏绪:《中国近代文学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⑨韩洪举认为:“事实上,新旧之际的转变应当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书的译刊为界标,这也是清末小说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见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陈则光等:《中国近代文学鸟瞰——〈大系·总序〉》,见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1994年版,第8页。
    ③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④裴效维:《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399页。
    ⑤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页。
    ⑥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3页。
    ①张正吾:《爱国、开放: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见郭延礼:《爱国主义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②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页。
    ③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98页。
    ④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⑤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①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③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①黄伯耀:《小说与风俗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②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97页。
    ③(日)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5和第2页。陈平原也称晚清民初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见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④本表的资料来源主要参照鲁深:《晚清以来文学期刊目录简编》,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10—515页;王斯德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文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5页;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8—107页。
    ①《新小说》杂志创刊之前登载小说的情况是:除了《申报》刊载的《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乃苏国奇闻》和《瀛寰琐记》发表《昕夕闲谈》外,另有1840年《广东报》发表罗伯特·汤姆译的《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1896年上海《时务报》发表张坤德译的《歇洛克呵尔晤斯笔记》,1897年《白话演义报》连载元和观我斋主人的《通商原委演义》,1898年《昌言报》发表曾广诠译的《长生术》。
    ②刘永文:《晚清小说的广告宣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第113—118页。
    ③1872—1919年,共有72种文学期刊创刊,若仔细考察,文学期刊的全面强盛直至1902年才出现,1902年之前有5种文学期刊创刊,其中有3种是《瀛寰琐记》的改版,之后则有67种文艺期刊创刊。从出版地点来看,1872—1919在上海出版的达62种。见鲁深:《晚清以来文学期刊目录简编》,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10—515页。
    ④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作者未刊稿,第8页。
    ⑤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⑥同一小说文本的不同册数或分期连载者,或同一小说文本的报载本与单行本,均以其最先刊登时间为准,南野浣白子的《二勇少年》被阿英误收入创作之部,本统计表将其归入翻译之部。
    ②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页。
    ①谭帆认为小说有四种基本内涵,即为:一、由先秦两汉所奠定的有关“小说”的认识;二、“小说”是指有别于正史的野史、传说;三、“小说”是一种由民间发展起来的“说话”艺术;四、“小说”是指虚构的有关人物故事的特殊文体,见谭帆:《“小说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46—156页。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主要是谭文所论的第四种内涵,本文所论述的小说概念也对此多有参照。
    ②参看杨义的论述:“考察战国思潮和文化形态,小说的多祖现象,小说和其他文体的接触点存在于三个方面:(一)小说与子书;(二)小说与神话;(三)小说与史书。”见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参看林辰:《古代小说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5页。
    ⑤[汉]桓谭:《新论》,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39页。
    ②晚清民初的戏曲、弹词和小说一起统称为“说部”,“小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叙事类文学,晚清民初的小说批评家的小说观念中有时含有传奇、戏曲、弹词的因子,象周桂笙《小说丛话》言:“二十年来所读中国小说,合笔记、演义、传奇、弹词,一切计之,亦不过二百余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黄伯耀《曲本小说与白话小说之宜于普通社会》中的“曲本小说”主要指戏曲;而李伯元编《庚子国变弹词》,也许弹词为“小说”体裁;管达如《说小说》和吕思勉《小说丛话》均将传奇与弹词列为韵文体小说;晚清民初小说期刊刊载了大量的传奇、弹词、戏文,也是新小说家对小说外延复杂认识的具体反映,但亦有别具慧眼者,如夏曾佑《小说原理》云:“曲本、弹词一类,亦摄入小说之中,其实与小说之渊源甚异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③[唐]柳宗元:《柳宗元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②[宋]吴自牧:《梦梁录·小说讲经史》,见[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2、313页。
    ③[清]刘廷玑:《在园杂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2—83页。
    
    ①[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杂述》(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④[宋]曾慥:《类说》之《序》,文学古籍刊行社(北京),1955年版,第29页。
    ⑤[清]罗浮居士:《蜃楼志序》,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2页。
    ⑥[明]冯梦龙:《叙》,《醒世恒言》,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明]李贽:《童心说》,见《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③《百川书志》卷之六《史志三》“野史”条下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卷》和《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古今书刻》的都察院刻本亦有《水浒传》的记载,见[明]高儒、[明]周弘祖:《百川书志·古今书刻》,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2、325页。
    ④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见《郑振铎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⑥[清]俞樾:《重编〈七侠五义〉序》,见[清]石玉昆:《七侠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⑦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⑧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①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页。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1页。
    ③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9页。
    ④谈凤梁:《古小说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⑤(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①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第一册)之《前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②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第一册)之《前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③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⑤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⑥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80页。
    
    ①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2—193页。
    ②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3页。
    ③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④李剑国、陈洪:《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1页。
    ⑤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谭帆:《“小说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46—156页。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陈平原将文学的第一级分类(如诗歌、戏剧、小说等)称为“体裁”,而将其第二级分类(如历史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称为“类型”,见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①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②(日)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页。
    ①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第125—133页。
    ①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①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334页。
    ①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5页。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②吴趼人:《〈中国侦探案〉弁言》,见《吴趼人全集》(第七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③刘勇强认为晚清民初的小说分类,其实践意义有三端,“首先,它反映了当时的小说创作开始了与古代小说区隔的文学观念”,“其次,反映了小说创作全方位展开的态势”,“再次,也反映了小说创作适应社会需求的创作特点”。见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526页。
    ④刘鹗:《老残游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43页。
    ②参看本文第六章《晚清民初小说的批评方式》之“小说广告”部分的论述,此处不作展开。
    
    ①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鲁迅:《〈月界旅行〉辨言》,见《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1—152页。
    
    ①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31页。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页。
    ③马永强:《文学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23页。
    
    ①欧阳钜源:《负曝闲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3—34、71页。
    ②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版,第427页。
    ①曾虚白《曾孟朴年谱》载:1892年考进士,“墨污卷是先生自己故意做的,推想当时情景,先生怀着一肚子的悲哀情绪,给老太爷强迫登轮,事实上哪有心情再做什么试艺,所以就玩这一套把戏。”见魏绍昌:《孽海花资料》(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6页。吴趼人《李伯元传》载:“光绪辛丑(1901年——笔者)朝廷开特科,征经济之士,湘乡曾慕涛侍郎以君荐,君谢曰:使余而欲仕,不及今日矣。辞不赴。”见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①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学林出版社, 1991年版,第12页。
    ②钟骏文:《〈小说闲评〉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③陶祐曾:《论看〈月月小说〉的益处》,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页。
    ④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36页。
    ⑤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版,第417页。
    ①张玉法:《晚清的历史动向及其与小说发展的关系》,见林明德:《晚清小说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8年版,第5页。
    ②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③刘文昭:《〈孽海花〉人物索隐表》,见魏绍昌:《孽海花资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3-353页。
    ①黄小配:《文风之变迁与小说将来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①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②晚清民初小说从书名上考察,直接关合上海的至少有: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醉余《海上风流梦》、叶少吾的《上海维新党》、《上海奸骗党》、无名氏的《海国春秋》、吴趼人的《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上海游骖录》和《海天鸿雪记》、王游山人的《海上风流现形记》、无名氏的《最新上海繁华梦》、姚民哀的《上海社会罪恶史》、惜花主人的《上海新繁华梦》、讷夫的《上海之秘密》、云间颠公的《上海之骗术世界》、陆士谔的《新上海》和《最近上海秘密史》。
    ③马永强:《文学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④程公达:《论艳情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0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见《梁启超全集》(第十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09页。
    ②马永强:《文学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②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页。
    ③(日)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5页。
    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5页。
    ③梁启超:《三十自述》,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9页。
    ④王一川:《“全球性”境遇中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22—27页。
    ⑤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4页。
    ①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②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③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④王钟麒:《论小说林与改良社会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⑤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大安出版社(台北),1986年版,第207—208页。
    ①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②王敏借用美国学者季家珍的用语,说上海是“华洋之间的‘中间地带’,朝廷与地方之间的‘中间地带’,也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间地带’”。见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其实,上海又何尝不是新旧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新旧心态的“中间地带”,不少文人象王韬、吴趼人就是在上海感应异域文明的巨大威力,思想发生了急剧转变。
    ③熊月之、周武:《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④欧阳钜源:《负曝闲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64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②张玉法:《晚清的历史动向及其与小说发展的关系》,见林明德:《晚清小说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8年版,第16页。
    ③张玉法:《晚清的历史动向及其与小说发展的关系》,见林明德:《晚清小说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8年版,第20页。
    ①夏颂莱:《金陵卖书记》,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00页。
    ②商务印书馆主人:《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69页。
    ③侠民:《〈新新小说〉叙例》,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④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⑤佚名:《〈中外小说林〉之趣旨》,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①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都以教科书为主要营业,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言:“全国所用之教科书,商务供给什六,中华供给什三,近年(1932年前后——笔者注)世界书局的教科书亦占一部分。”见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载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77—278页。
    ②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3页。
    ③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之《再版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④李伯元:《辞年诗》(其三),见《李伯元全集》(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⑤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4页。
    ②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见《吴趼人全集》(第二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04—505页。
    ③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①胡翠娥抽样统计了1901—1906年晚清报刊中“天下”和“世界”的意义和出现频率,认为“世界”一词的使用逐渐多于“天下”的使用,“天下”指称中国的情况越来越少,此一意义上的“天下”逐渐被“我国”、“中国”、“中国”等词汇所取代,这表明晚清的知识视野已经从特殊的中国投向了普遍的世界。见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清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6页。
    ②(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清]张潮辑录:《虞初新志》,文学古籍刊行社(北京),1954年版,第2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①林纾:《〈斐州烟水愁城录〉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②林纾:《〈贼史〉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
    ③林纾翻译小说之时,存在诸多改写原作的现象,这亦不妨碍其博得“小说界泰斗”之名。侗生《小说丛话》和徐念慈《余之小说观》的评价可谓代表,如侗生《小说丛话》:“近代小说家,无过林琴南、李伯元、吴趼三君。……一手成三种文字,皆臻极点,谓之小说界泰斗,谁曰不宜?”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
    ④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496页。
    ⑤蔡奋:《小说之势力》,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
    
    ①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见《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②周桂笙:《译书交通公会序》,见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7页。
    
    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②章亚昕:《近代文学观念的流变》,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③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④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①莫辨其真的作者身份,自然制造了一系列的小说研究障碍。石昌渝正是鉴于古代小说的存世情况,不得不将《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的条目编排原则设定为首字的音序:“古代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作者真实姓名不详的不在少数,这些佚名者的生卒年就难以确定,要按年月日来准确排定这些佚名者的次序,在今天还不太可能;如果版本上都有序跋题记的纪年或书坊镌刻时间标识,那问题又好办得多,可惜许多小说的现存版本都无这些时间标识”。见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之《前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参看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7—361页。古代小说的著作权多以“编、辑、编次”的方式呈现,象《今古奇观》题“抱瓮老人编”,《醉醒石》题“东鲁古狂生编辑”,《觉世名言》题“觉世稗官编次”等,周钧韬、王长友主编的《中国通俗小说家评传》披露,1100多部作品中,其作者身份明晰的只有48位,见该书之《凡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在中国白话小说史第一个署真名的作者为清人石成金,其作品《传家宝》用简而俗的语言进行道德宣传。参看(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页。
    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383-1415页。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见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6页。
    ②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439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7页。
    ④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169页。本节对其观点多有借鉴,特以致谢。
    ①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②黄伯耀:《学校教育当以小说为钥智之利导》,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③黄伯耀:《小说与风俗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④陆绍明:《〈月月小说〉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①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②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7页。
    ③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4页。
    ④黄人:《小说小话》,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1-352页。
    ①进化论输入中国,国人常把它跟1898年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相联系,严复也因此常被误解为将进化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人,而据邝柏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的考释,进化论在19世纪中叶已传入我国。昌切据此认为,康有为是第一个将进化论楔入自己社会理论体系的人,他拓展了传统的循环论,因此,引进和运用进化论的首功应该归于康有为名下,而严复宣传进化论的影响和效果,又是康有为望尘莫及的,见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3—75页。
    ②陈景韩:《侠客谈·刀余生传》,见《新新小说》影印本(第一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22、23页。
    ③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五册),1999年版,第3069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五册),1999年版,第3105页。
    ①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228页。
    ②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69页。小说向新闻记者认同,在晚清民初小说中表现比较普遍,象以黄白大战为主要事件,并以黄种人胜利告终的《新纪元》卒章就云:“看小说的要知此后结果如何,且待暇时再行编辑”,见碧荷馆主人:《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新纪元》,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2页。
    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十七章),见《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②以社会重大事件投射于人物心理,曾朴的《孽海花》、连梦青的《邻女语》、李伯元的《中国现在记》等均有表现。另如李伯元的《海天鸿雪记》、吴趼人的《九命奇冤》的心理刻画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吴趼人的《恨海》,精心绘制了女主人公张棣华的细腻心理,促使社会现实与心理写实结合,以致迈克尔·艾格《〈恨海〉的人物塑造》将其称之为“中国心理小说的开端”,见(捷克)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82页。
    ③徐念慈:《第一百十三案》第七章之“觉我赘语”,见《小说林》第7期,《小说林》影印本(第三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142—143页。
    ④林纾:《〈露漱格兰小传〉序》,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8页。
    ⑤《〈红楼梦〉评论》,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8页。
    
    
    ①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见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②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见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①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黄保真等:《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①《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02页。
    ②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见邬国平、黄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714页。
    ③《〈红楼梦〉评论》,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9—50页。
    ④陈光辉、树钰:《关于小说文体的通信》,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3页。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②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页。
    ③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①《文学小言》,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1页。
    ②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见邬国平、黄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99页。
    ③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④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455页。
    ⑤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9页。
    ①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②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③曾毅:《中国文学史》,泰东图书局(上海),1915年版,第2页。
    
    ①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04页。
    ②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观念群”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初由李君如提出的,李作的观点是“无数个观念总是有秩序地按逻辑次序排列起来,成为一个观念的整体”,这就是观念群,见李君如:《观念更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小说观念各范畴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彼此联系的整体,实际上也是一种观念群。
    ④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汪涌豪在该书中列举小说体式的范畴有:奇、奇正、奇巧、幻、信、脉络、典型、形象、化工、画工、写真、境界、境象、情趣、传神、真假、虚实、伸缩、曲直、情理、宾主、深浅、冷热、雅俗、避犯等共80个,详见该书第413页。
    ①参见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36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页。
    ③[唐]慧能:《六祖坛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④梁启超:《说无我》,《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752页。
    ⑤《人间词话》,见《王国维遗书》(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2页。
    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①[明]施耐庵著、[清]金圣叹评:《水浒传》,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6页。
    ②[明]施耐庵著、[清]金圣叹评:《水浒传》,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111页。
    ③[清]金圣叹:《金圣叹文集》,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347—348页。
    ④[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页。
    ⑤[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见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会本)(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①蒋子让:《〈昕夕闲谈〉小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0页。
    ②《〈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59页。
    ③《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23-24页。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遗书》(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74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遗书》(第十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90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42—443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④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③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④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①林纾:《〈斐洲烟水愁城录〉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③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④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⑤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6页。
    ①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0页。
    ②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8—459页。
    ③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1页。
    ④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⑤王攸欣认为:“王国维的‘境界’可以定义为‘叔本华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切对应物’。”见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理: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2页。
    ①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42页。
    ②范伯群言:“如果将镜头对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跨世纪时刻,谁能知道,那时曾有一段以雅携俗的融洽阶段。”见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之雅俗互动》,《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第1—7页。其实,究中国文学史而论,“以雅携俗”并非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特殊现象,历代的俗文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对雅文学的依附现象,只是不同时代有其形态各异的表现。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②佚名:《读新小说法》,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0页。
    ①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②张行:《小说闲话》,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③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①小报的“花选”活动直接影响到市民文化的雅俗趋向,其由雅回俗的定位转变,也波及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参看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5页,李著对此阐述尤详,可参看,兹不赘。
    ②小说林社:《募集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③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5页。
    ①新小说家在“有利可图”的指引下,一定时空内放弃了传统的小说的创作模式。陈衍《续闽川文士传》尝戏称林纾的书室为“造币厂”,就见其一斑。张元济对“林译小说”的质量问题有清晰的纪录,如:“1917年6月12日,竹庄昨日来信,言琴南近来小说译稿多草率,又多错误,且来稿太多,余复言稿多只可收受,惟草率错误应令其改良”;“1917年8月14日,林琴南译稿《学生风月鉴》,不妥,拟不印。《风流孽冤》,拟请改名。《玫瑰花》字多不识,由余校注,寄与复看”。见张元济:《张元济日记》,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3、265页。
    ②夏颂莱:《金陵卖书记》,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89页。
    ③详参本文第五章《晚清民初小说的批评功能》之第四节《晚清民初小说的娱乐功能》的部分论述,此处不赘。
    ④沈瓶庵:《〈中华小说界〉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⑤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本是中国小说史上两种平行的小说类型,最早从流派上界定的为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其所称的“北方的评话小说”,即为“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则辟专篇研讨“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吴小如最早提出“侠义公案小说”之名(《读〈三侠五义〉札记》,载《文艺学习》,1957年第4期,该文后收入其论著《古典小说漫稿》中)。雷勇认为,“清中叶以后,一些作家有意识地将两类题材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侠义公案小说。”见李剑国、陈洪:《中国小说通史·清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1页。刘勇强说得更明确,成书于嘉庆初《施公案》的问世,“是中国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合流的标志”。见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6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5页。
    ②侦探与公案小说的合流始于1913年冷佛的《春阿氏》,见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③高尚缙:《〈万国演义〉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④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2页。
    ⑤姚鹏图:《论白话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①宇澄:《〈小说海〉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0页。
    ②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③[清]树棠:《金台全传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9页。
    ④《本馆告白》,1972年4月13日,《申报》影印本(第一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1页。
    ⑤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⑥佚名:《〈母夜叉〉闲评八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陆士谔:《〈新上海〉自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页。
    ②芮和师等:《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③恽铁樵:《编辑余谈》,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1页。
    ④夏晓虹:《梁启超的文学史研究》,见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⑤解弢:《小说话》,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6页。
    ①《文学小言》,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1页。
    ②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及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见邬国平、黄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98页。
    ③《教育杂感四则》,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107页。
    
    ①章太炎:《菿汉闲话》,见《章太炎全集》(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②陈伯海:《宋明文学的雅俗分流及其文化意义》,《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68—76页。
    ③[唐]沈既济:《任氏传》,见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第一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1页。
    ①[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页。
    ②[明]袁于令:《西游记题辞》,见吴承恩著、李贽评:《西游记》,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页。
    ③[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清]张道深:《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见兰陵笑笑生著、张道深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38页。
    ⑤[清]李渔:《闲情偶寄》,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⑥[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⑦[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一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小说林社:《谨告小说林社最近之趣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③刘鹗:《老残游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④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⑤林纾:《〈劫外昙花〉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2页。
    ⑥林纾:《〈不如归〉序》,见(日)德富健次郎著、林纾译:《不如归》,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页。
    ⑦铁:《铁瓮烬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⑧云江女史:《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宦海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⑨吴趼人:《恨海》,见《吴趼人全集》(第五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②林纾:《〈不如归〉序》,见(日)德富健次郎著、林纾译:《不如归》,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页。
    ③吴趼人:《恨海》,见《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④吴趼人:《情变》,见《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①吴趼人:《劫余灰》(第一回),见《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82页。
    ②荫庵:《〈闺中剑〉评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③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8页。
    ④黄伯耀:《小说之支配于世界上纯以情理之真趣为观感》,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⑤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⑥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⑦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唐传奇《游仙窟》记录了初唐文人放荡的狎妓生活,刘勇强认为,“就狭邪题材而言,这是第一次进入小说领域,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而描写的直露大胆,也前无古人。”见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⑧俞达《青楼梦》里的三十六个妓女,人人风流儒雅;韩子云《海上花列传》里的妓女有好有坏;而至张春帆《九尾龟》,所写妓女全是坏人,狎客亦成无赖。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82页。
    ①吴双热:《〈孽冤镜〉自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1页。
    ②梁启超:《告小说家》,见《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7-2748页。
    ③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页。
    ④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①[清]曾国藩:《曾文正公文集卷三》,见《足本曾文正公全集》(第二集),上海东方文学社,1935年版,第59页。
    ②林纾:《〈剑底鸳鸯〉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
    ③趼廛主人:《〈毒蛇圈〉评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④吟梅主人:《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兰花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2页。
    ②苏曼殊:《本事诗》,见《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①钟骏文:《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②王钟麒:《中国三大家小说论赞》,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
    ③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2页。
    ④梁启超:《评非宗教同盟》,见《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8页。
    ⑤启明:《小说与社会》,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
    ⑥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3—454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8页。
    ③[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1页。
    ①[明]谢肇淛:《五杂组(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②[清]金丰:《说岳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④林纾:《晚清小说大系·京华碧血录》(第十四章),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84年版,第32页,又见《剑腥录》(第三十二章),林薇选注:《林纾选集·小说卷》(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其实,《京华碧血录》初名《剑腥录》。
    ①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见《吴趼人全集》(第一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②新小说家也喜欢将小说人物跟现实生活的人物比照,来表露他们的真实观。郑逸梅认为《官场现形记》中多真人真事:“该书对封建官僚的昏庸、卑鄙、贪污、残酷,痛加谴责,把他们比做仇人、强盗、畜生,笔触是很尖锐而辛辣的。他所写的多为实事,如第三十八回的《丫姑爷乘龙充快婿》,是影射湖北协统张彪。第四十三回的《八座荒唐起居无节》,那是指张之洞而言。四十四回中提到的太监黑大叔,指的就是李莲英。若细心阅读,更能发掘出许多真人真事来。”见郑逸梅:《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4页。
    ③吴趼人:《黑籍冤魂》,见《吴趼人全集》(第七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9页。
    ④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一章),见《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⑤苏曼殊:《海上》,见《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⑥晚清民初小说中以“怪现状”为题的至少有:1903年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8年冷眼旁观人的《新旧社会之怪现状》、1909年吴趼人的《近十年之怪现状》(即《最近社会龌龊史》)、1909年局外闲人的《警察怪现状》、1911年陆士谔的《官场怪现状》和《龙华会怪现状》。据简夷之的统计,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全书所记的“怪现状”,就达189件,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①(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②吴宓:《论写实小说之流弊》,见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③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①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7页。
    ②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③狄葆贤所论的“有限之境”主要指现实生活,“他界”主要指理想境界。
    ④狄葆贤:《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①黄伯耀:《小说之支配于世界上纯以情理真趣为观感》,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②吴趼人:《两晋演义》(第一回),见《吴趼人全集》(第四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③管达如:《说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①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②《东亚访问记》,见魏绍昌:《孽海花资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页。
    ③冷佛:《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春阿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④吕思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③洪兴全:《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中东大战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④李伯元:《活地狱》,见《李伯元全集》(第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⑤李伯元:《活地狱》,见《李伯元全集》(第三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29页。
    ⑥吴趼人:《〈两晋演义〉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四卷),1998年版,第258页。
    ①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页。
    ①《春觉斋论文·应知八则》言:“故主理之说,实行文之所不能外。凡无意之文,即是无理。无意与理,文中安得有境界?”不过林纾主要就散文而论,对中国小说观念仍不失为一种启发,见[清]刘大櫆、吴德旋、林纾:《论文偶记·与初月楼古文绪论·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82页。
    ②本节参考了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的部分内容,见赵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特以致谢。
    ③[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序》,见《古今小说》,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叙》,见《醒世恒言》,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2页。
    ②[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42页。
    ③[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87页。
    ④[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三《重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⑤(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①刘鹗:《老残游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页。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6页。
    ③吴趼人:《历史小说总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1998年版,第201页。
    ④[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78—879页。
    ⑤洪兴全:《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中东大战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37页。
    ①欧阳健《历史小说史》就将“时事小说”归于历史小说,见该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28页。
    ②[清]樊寿岩:《永庆升平序》,见郭广瑞:《永庆升平全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①韩邦庆:《海上花列传》,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②韩邦庆:《海上花列传》,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③[清]贪梦道人:《彭公案自序》,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4-1615页。
    ④[清]张继起:《彭公案叙》,见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5页。
    ⑤俞明震:《觚庵漫笔》,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⑥俞明震:《觚庵漫笔》,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⑦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见《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78年版,第15页。
    ⑧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1998年版,第200页。
    ①佚名:《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②(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2页。
    
    ①夏曾佑:《小说原理》,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②周桂笙:《〈毒蛇圈〉译者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③周桂笙:《〈毒蛇圈〉译者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④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①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之《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见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①[清]静恬主人:《金石缘序》,见[清]佚名:《金石缘》,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①[清]长白山人:《客窗闲话叙》,见[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按: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记录该序时,略有出入,漏录一个“移”字。
    ②吴趼人:《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第一回),见《吴趼人全集》(第六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93页。
    ③[清]静恬主人:《金石缘序》,见[清]佚名:《金石缘》,古本小说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④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页。
    
    ①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页。
    ②张春帆:《宦海》(第一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6页。
    ④俞达:《晚清小说大系·青楼梦》,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84年版,第5页。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6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6页。
    ③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见《小说闲谈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①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见《吴趼人全集》(第一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苏同:《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无耻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2—323页。
    ③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见《吴趼人全集》(第二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12页。
    ④《花月痕》是清人魏秀仁咸丰年间的作品,十六卷五十二回,但其至光绪中才开始流行,所以本文也酌情将其纳入论述范围。《花月痕》在清末民初影响很大,郑逸梅言:“我对于小说,喜欢三部,一《花月痕》、二《红楼梦》、三《三国演义》,《水浒传》、《镜花缘》、《儒林外史》虽好,我却不配胃口”。郑逸梅:《自说自话》,见芮和师等:《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页。
     ①钟骏文:《〈小说闲评〉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①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卷六云:“作文受谢,自晋、宋以来有之,至唐始盛”,见洪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85页。而稿酬成为众多文人谋生的手段,则是晚清民初的存在现实。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上),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版,第208页。
    ④陈大康形象地以“问世”和“出版”两个概念来剖析明清小说的双重品格,他认为“‘问世’是精神产品完成的标志,‘出版’意味着商品生产的结束,作品可以在较多读者中流传;前者表明小说史上增添了新作,而唯有后者方能保证产生与该作品相称的社会反响,从而影响后来的创作。”因此,明清小说便具有了双重品格:既是精神产品又是文化商品,双重品格的发现,成为解释明清小说出版史中种种奇特现象的一把钥匙。其实,这一判断亦可移用于晚清民初,晚清民初小说的繁荣,何尝不是因为印刷技术的改善而凸显其文化商品品格。见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5—56页。
    ①云江女史:《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宦海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4页。
    ②韩邦庆:《海上花列传》,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①[汉]桓谭:《新论》,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明]袁无涯:《忠义水浒全书发凡》,见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页。
    ②[清]洪棣元:《序》,见[清]李汝珍:《绘图镜花缘》,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2页。
    ③《文学兴国策》原名《日本的教化》或《日本国的教育》,系日人森有礼原编、林乐知译,1896年出版,该书是森有礼1871年出任驻美公使时,向美国名流征求振兴日本的意见,然后编辑而成的,该书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富国策、二为商务、三是农务与制造、四为尽伦常、修德行、赡身家、五是律例与国政。日本政府对此书十分重视,付诸实施,日本新式教育蒸蒸日上。林乐知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利之因,将此书介绍给中国,意在提醒我国重视教育。该书的“文学”相当于今日的文化教育,且未涉及小说,但该书对梁启超等新小说家的小说新民思想影响甚大。参见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④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5页。
    ①黄小配:《学堂宜推广以小说为教书》,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②黄伯耀:《学校教育当以小说为钥智之利导》,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③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⑤烂柯山人(章士钊):《〈双杆记〉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9—560页。
    ①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见《李伯元全集》(第二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52页。
    ②邱炜萲:《金圣叹批小说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佚名:《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②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③阿英:《小说二谈·吴趼人的小说论》,见《小说闲谈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④吴趼人:《〈两晋演义〉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四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⑤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⑥佚名:《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娘子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5页。
    ①陈景韩:《〈侠客谈〉叙言》,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②佚名:《〈母夜叉〉闲评八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③孙毓修:《〈新说书〉序例》,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8页。
    ④半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跋》,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8页。
    ⑤蒋子让:《〈昕夕闲谈〉小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0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64页。
    ②黄遵宪:《致梁启超书》,见吴振清等编:《黄遵宪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3页。
    ③《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见《李伯元全集》(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325页。
    ①恽铁樵:《论言情小说撰不如译》,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4页。
    ②许与澄:《致〈小说月报〉读者书》,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5页。
    ③佚名:《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娘子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2页。
    ①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页。
    ②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0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93页。稍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第十二篇《宋之话本》表述为“以意度之,则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见该书1997年版,第88页。
    ②刘登阁:《中国小说观的文化坐标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第112—117页。
    ③[清]佩蘅子:《吴江雪》(第九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①佚名:《〈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②《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见《李伯元全集》(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5页。
    ③《汉语大字典》(第六卷)载:《说文·言部》:“说,说释也”。段玉裁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玉篇·言部》“说,怿也。”见该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79页。
    ①《文学小言》,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27页。
    ②佚名:《〈新新小说〉特白》,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③徐枕亚:《〈小说丛报〉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487页。
    ④[清]李渔:《闲情偶寄》,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页。
    ⑤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⑥趼廛主人:《〈毒蛇圈〉评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①吴趼人:《新笑林广记·自序》,见《吴趼人全集》(第七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然而,他追求的新意识、新趣味亦为平常。如载于《新笑林广记》上的《问看书》,原文为:“甲乙二人同谒张之洞,张问甲近看何书。甲欲谀之,对曰:‘近看《劝学篇》,获益匪浅。’张大喜,复问乙。乙本胸无点墨者,以甲言看《劝学篇》,得张之喜,窃念类此之书,张亦必喜。乃对曰:‘近日看《劝学篇书后》,获益亦复不浅’。”吴氏对此有一按语:“此条昔年曾撰登上海某报者,因自诩造意颇隽,不嫌复选,复录于此。”见《吴趼人全集》(第七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页。
    ②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见《吴趼人全集》(第一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①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②沈瓶庵:《〈中华小说界〉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7页。
    ③阿英:《晚清小报录》,见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86页。阿英《清末小说杂志略》云:“《绣像小说》,在侦探小说风靡一世时,能独持异议,不刊此类作品,实为难能。”见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09页。此断语误,笔者披阅《绣像小说》杂志,发现其刊登了三部侦探小说,即:《华生包探案》(第4—10期)、《俄国包探案》(第21—22期)、《三疑案》(第61—62期)。
    ②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第125—133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43页。
    ④徐念慈:《第一百十三案》(第一章)之“觉我赘语”,《小说林》第1期,见《小说林》影印本(第一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12—13页。
    ⑤清末民初的稿酬是市场制约的一个具体表现,小说家吴趼人于1902年,借杂文《吴趼人哭》点明:“闭门谢客,行将著书,承诸友爱我勉我,以开化为宗旨。又承诸友爱我,代为之踌躇曰‘薪水或不给否?’此两种朋友,我均甚感之敬之。”见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出版家张元济1917年6月的日记亦有记载:“函告伯训,收稿事宜从严。杂志投稿从前价昂,现在亦应按市计值。”见张元济:《张元济日记》,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0页。
    ①黄人:《小说小话》,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2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③小说月报社:《〈小说月报〉特别广告》,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①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85页。
    ②宁宗一:《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见辜美高、黄霖:《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蒋子让:《〈昕夕闲谈〉小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0页。
    ②冷佛:《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春阿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③漱石生:《〈苦社会〉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④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2页。
    ⑤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885页。
    ②(美)夏志清:《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见《人的文学》,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7年版,第75—76页。
    ③周树人:《〈月界旅行〉辨言》,见《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④林纾:《〈英孝子火山报仇录〉译余剩语》,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4页。
    ①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第125—133页。《月月小说》创刊时,就辟有“滑稽小说、讥弹、俏皮话”等栏目,并推出大陆著的《新封神传》,表露新小说家的娱情和审美追求。
    ②元代出现一种上图下文的全相本小说,至明代万历年间发展为冠图或插图方式,统称为“绣像”,它在明代后期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有这种绣像本。见刘国钧:《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页。商务印书馆的《绣像小说》杂志,一般在主要长篇每一回前配“绣像”两幅,就不排除其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的考虑。
    ③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④[宋]郑樵:《图谱略·索象》,见《通志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29页。
    ⑤[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18页。
    ⑥阿英:《小说三谈·清末石印精图小说戏曲目》,见《小说闲谈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版,第429页。
    ②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十七回),见《李伯元全集》(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③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十七回),见《李伯元全集》(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八回回评),见《吴趼人全集》(第一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⑤参看本文第四章《晚清民初小说的批评范畴》的第三节《情理》部分的有关论述。
    ①胡邦炜、(日)冈崎由美:《古老心灵的回音》,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②《红楼梦》的续书,孙楷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清代的17种,阿英《小说四谈》著录20种,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清代至现代的续书32种,仿作21种,赵建忠《红楼梦续书研究》著录清代至当代的,则为98种。
    ③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91页。
    ①《〈红楼梦〉评论》,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47—48页。
    ②周作人(平云):《〈孤儿记〉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③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见王栻:《严复集》(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5页。
    ④鬘红女史:《〈鸳湖潮〉评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4页。
    ⑤鬘红女史:《〈霣玉怨〉评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6页。
    ⑥海绮楼主人:《〈霣玉怨〉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页。
    
    ①苏曼殊:《樱花落》,见《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的繁荣》,见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97页。
    ③钱锺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1页。
    ①新中国之废物:《〈刺客谈〉叙》,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②(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③周桂笙:《海底漫游记》,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①欧阳钜源的《负曝闲谈》据1933年徐一士评考,信笔挥洒而造成的疏忽大致为:第4回叙写妓院一局主人为潘明,至第5回主人则为吴图,人物身份有出入;第4回言黄乐材由北京回籍,路过苏州,而第5回复述其事时则成了由苏州上北京,地理方位有出入;第8回描述崇效寺“规模阔大,气象崔巍”,下语空泛,不切实际;第13回叙述窑子里喝酒的人数,本为七个,作者却误记为六个;第14回叙写黄子文相中袁宝珠之娘姨阿珠,而在第16回的叙述中却成了袁宝珠之大姐;第15回中已言金慕口敦回广东原籍,却在下回中串显其人;第13回交代鹫公姓陆,而到第19回,其姓则改为“陈”了;第15回言田雁门家在厦门,而至第20回却变成了广东省城;第27回交代汪占魁住在一个织造茶房家里,而至下回却成了一个书办家里;第27回叙写汪御史往访汪占魁,汪占魁刚梳洗完,连忙叫请,而至第28回,却描绘汪占魁正“坦然高卧”;第27回已经交代汪御史的着装为“重裘”,而至第28回却云其着装为“旧棉袍”;第29回交代汪老二寄居在尹姓书办家,主人为尹仁,而至第30回,却云其寄居于邹家,主人为邹仁。诸如此类的疏忽,文本存在不少。参看欧阳钜源著、徐一士评考:《负曝闲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07页。
    ②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赵著既认为古代的形式研究多是技巧研究,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形式美学,又承认在文论批评史上,“形式”被广泛地运用,赵著凸显了形式研究的重要性。
    ①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①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②徐鹏绪认为,据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统计,小说理论文章不再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所经常采用的评点、笔记和序跋等形式,而是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专论,见徐鹏绪:《中国近代文学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这个断语有误,若据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统计,晚清的小说批评方式仍是以序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批评方式。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也点明:“1840~1919年间有关近代小说的各种评介文章共有八百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笔记是最主要的形式。”见该作,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8页。
    ①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②(英)阿伦著、兰言译述:《旅顺落难记》,见《新新小说》第七号,《新新小说》影印本(第二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第6页。
    ①罗普:《红泪影序》,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②周启志等:《中国通俗小说理论纲要》,文津出版社(台北),1992年版,第332页。
    ③钱锺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1—352页。
    ④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②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③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161页。
    ④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14页。
    ①[明]袁无涯:《忠义水浒全书发凡》,见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页。
    ①韩伟表据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和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统计,包括翻译小说的评点在内,近代(其所论近代,是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这与本文设置的晚清民初时限略有出入——笔者注)有评点的作品达百种左右。见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梦生:《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页。
    ③参看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99页。
    ①吴兴明:《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①[清]金圣叹:《金圣叹文集》,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238页。
    ②[明]兰陵笑笑生著、[清]张道深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38页。
    ③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2页。
    ④阿英运用唯物史观,认为这两个时期的小说特点是:“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情况,和产生于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疾剧变化基础上的各种不同的思想”。见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⑤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⑥王钟麒:《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4页。
    ⑦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见《梁启超全集》(第十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09页。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见《梁启超全集》(第十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09页。
    ②燕南尚生:《新评水浒传命名释义》,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5页。
    ③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①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②梦生:《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③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页。
    ①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见《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张玉法《晚清的历史动向及其与小说发展的关系》认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与小说发展相关的,有六个方面:(1)、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2)、西方文化的流布与撷取,(3)、新知识分子取代旧士绅,(4)、从政治改革的要求到种族革命,(5)、开民智与兴女权,(6)、都市化与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也凸显了小说期刊之于小说繁荣的关系。见林明德:《晚清小说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8年版,第1页。
    ②解弢:《小说话》,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
    ③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5页。“补白”的方式不但存在于小说评点中,在报载小说刊录实践中也有相当的空间。创刊于1914年的《中华小说界》自创刊号起,往往在小说篇目下用“补白”的方式来填充,如第二卷第四期(1915年4月1日)短篇“社会小说”《一文钱》后用“漫斋丛谈”《土地神》补白;“滑稽小说”《半面妆》后用“漫斋丛谈”《某妓》补白;第三卷第二期(1916年2月1日)“轶事小说”《克宝桥》、“志异小说”《祝由科》、“军事小说”《战场絮语》、“神怪小说”《孽龙其舌记》、“国事小说”《黑肩中》、“侠情小说”《犹龙录》后均由会心斋主人的《文虎丛话》来补白。
    ①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16页。黄著辟专章讨论八股文与明清小说的关系,可详参。
    ②[清]金圣叹:《金圣叹文集》,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①聂震宇:《再倡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见[清]曹雪芹、高鹗著,王蒙评点:《红楼梦》之《总序》,漓江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①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②曹书杰认为:“小说序跋的源头可上溯到西汉成哀时(公元前32年—前1年)由刘向、刘歆父子主持编撰的《别录》和《七略》”,见高玉海:《古代小说续书序跋释论》之《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③[清]姚鼐、王先谦:《正续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后记》,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37页。
    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②[唐]杜甫:《偶题》,见《杜甫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01—502页。
    ④林纾:《〈译林〉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①周作人:《关于林琴南》,见《苦茶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②林纾:《〈洪罕女郎传〉跋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③林纾:《〈洪罕女郎传〉跋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页。
    ④周树人:《〈域外小说集〉略例》,见《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7页。
    ①吴趼人:《〈最近社会龌龊史〉序》,见《吴趼人全集》(第三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300页。
    ②林纾:《〈劫外昙花〉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2页。
    ③林纾的小说翻译以1913年《离恨天》为标志,分前后两期,前期译本大多有序跋性质的文字,对原作的意旨或艺术进行阐发,而后期译本则大大减少了此类文字,前期翻译作品有73部,其中有序跋类批评文字的达58部,后期作品有99部,而只有10部作品有序跋类批评,批评文字前后期之别,折射出其翻译热情的变化历程和以稿易金主义的潜在制约。参见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2—93页。
    ①林纾:《〈迦茵小传〉小引》,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①谭帆:《漫谈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之“缺失”》,《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第21—24页。
    ①小说专论同其他小说批评方式的区别,主要在形式上。某些序跋,象吴趼人《〈月月小说〉序》、发刊词和缘起类,象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小说话,象管达如《说小说》和吕思勉《小说丛话》,在内容上也具有小说专论的某些特征。
    ②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③(日)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4页。
    ③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④新小说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59页。
    ①《小说林》杂志“论说”栏目只出现三期,即第1、9、10期,而其“评林”栏目除了1908年10月第12期外,均有设置,登载的全为小说随笔类的批评文章。
    ②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①《论新学语之输入》,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之《静安文集》,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97页。
    
    ①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9—180页。
    ②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90页。
    ①[明]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②阿英认为,“光绪二十九年(一九0六),梁启超创《新小说》于日本,特辟‘小说丛话’一栏,是为中国小说有‘丛话’之始”,见阿英:《小说闲谈·小说丛话论略》,《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
    ①参看谭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3页
    ②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③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①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13页。
    ②据潘建国的统计,晚清民初小说话涉及通俗小说文本大致情况是,邱炜萲《菽园赘谈》是46种,铁《铁瓮烬余》是13种,石庵《忏观室随笔》为17种,见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②康来新:《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大安出版社(台北),1986年版,第237页。
    ③王先霈、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703页。
    ①阿英:《小说闲谈·小说丛话论略》,《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②王尔敏:《中国近代知识普及运动与通俗文学之兴起》,见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二十二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86年版,第16—17页。
    ③黄人:《小说小话》,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0—361页。
    ①黄人:《小说小话》,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0—373页。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的第二章《聚沙成塔——小说史料学的萌发与勃兴》(见该书第120—12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和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的第七章《古代通俗小说专科目录的创建》(见该作第260—26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均有对《小说小话》列举书目的统计,但数字有出入,胡著为91目,潘作为97目。二者均存有某些混淆列举书目与论述文本的现象,盖胡著漏录《西汉演义》一目,却衍入《浓情快史》、《如意君传》、《狄公案》、《承运传》和《投笔记》五种,且胡著误将《则天外史》作《则天外传》、《水浒记》作《水浒传》。潘作则衍入《浓情快史》、《如意君传》、《狄公案》、《许旌阳传》、《升仙传》、《四游记》、《续水浒》、《承运传》、《新史奇观》和《沙溪妖乱志》十种。
    ②胡从经:《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并参看潘建国《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③阿英:《小说闲谈·小说丛话论略》,《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④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②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三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③解弢:《小说话》,见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3页。
    ④吴趼人:《杂说》,见《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8页。
    
    ①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56页。
    ②阿英:《小说闲谈·小说丛话论略》,《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3页。
    ④玄庐:《星期评论发刊词》,见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4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6—177页。
    ②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①《本馆特白》,见《新新小说》影印本(第一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
    ②小说期刊发刊词一般发表于小说杂志的创刊号上,如《绣像小说》、《小说林》杂志等,从刊录的时空而论,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代行发刊词的功能。但小说期刊发刊词并不完全刊载于创刊号上,《新新小说》杂志的发刊词登载在1904年《大陆报》的第二卷第五号上,创刊于1906年11月1日的《月月小说》杂志,其发刊词等到1906年12月30日的第一年第三号才登载。创刊于1902年11月的《新小说》杂志,其宗旨和小说标目已由发表于1902年8月《新民丛报》第14号的《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亮出,从小说批评方式来看,《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一篇小说专论,《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更像一篇发刊词,虽然不排除其广告色彩的内容。颜廷亮据此发表的时间断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性文献便是《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以及与之同时写成而发表稍早、一向不大为研究者所注意的《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62页。
    ③阿英:《清末小说杂志略》,见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08页。
    ④毕树棠:《绣像小说》,见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63—464页。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②新小说家传播和引进欧美小说,多通过日本小说这一便利的借体,这就促使了转译方法的盛行。以梁启超翻译《十五小豪杰》而得名的“豪杰译”则是:“英译自序云:用英人体裁,译意不译词,惟自信于原文无毫厘之误。日本森田氏自序亦云:易以日本格调,然丝毫不失原意,今吾此译,又纯以中国说部体段代之,然自信不负森田。”梁启超:《〈十五小豪杰〉译后语》,见《梁启超全集》(第十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66页。“译意不译词”,隐寓着某种拒斥异域小说的本土文化守护立场。转译糅合着本土文化的过滤,根本就达不到“丝毫不失原意”。
    ③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④商务印书馆主人:《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⑤侠民:《〈新新小说〉叙例》,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⑥陆绍明:《〈月月小说〉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①王钟麒:《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页。
    ②黄小配:《小说风尚之进步以翻译说部为风气之先》,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页。
    ③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83页。
    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8页。
    ①沈瓶庵:《〈中华小说界〉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437页。
    ②佚名:《〈新小说〉第一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③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
    ②包天笑:《〈小说大观〉例言》,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4页。
    ③陆绍明:《〈月月小说〉发刊词》,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①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页。
    ②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③(捷)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④“广告”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广播、招贴等介绍商品或体育节目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15页。
    ①[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载:“今都城与郡县酒务,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帘于外,以青白布数幅为之,微者随其高卑小大,村店或挂瓶瓢,标帚杆,唐人多咏于诗。然其制盖自古以然矣。”见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08页。
    ②[清]李渔:《征文小启》,见《李渔全集》十六卷《资治新书》(初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遐迩贯珍》从1855年第一号起,新辟“布告编”一栏,登载汽船出发时间的预告、英国制药商及牙科医生的“告帖”、英华学院的招生通知等,内容每号相似,这些显然是一种广告行为。参见(新)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④徐百益:《老上海广告的发展轨迹》,见益斌等:《老上海广告》,上海画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⑤参看刘永文:《晚清小说的广告宣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第113—118页。
    ①(英)傅兰雅:《求著时新小说启》,1895年6月,见林乐知主编:《万国公报》(第二十四册),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68年版,第15310页。
    ②《申报》创刊号之《本馆条例》云:“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概不取值;如有名言谠论,实有系乎国计民生,地利水源之类者,上关皇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之苦,概不取酬”,见《申报》影印本(第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照此推论,《申报》刊载寻常的小说广告,应当支付广告费用。
    ①此表参考了潘建国《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的部分内容,见《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86—94页,特以致谢。
    ②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③小说月报社:《〈小说月报〉特别广告》,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①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①王钝根:《〈小说丛刊〉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9—500页。
    ②王钝根:《〈小说丛刊〉序》,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0页。
    ③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④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⑤包天笑:《天笑启事》,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页。
    ①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95—96页。
    ②关于晚清民初小说著、译的消长趋势问题,1908年黄小配有论:“翻译小说昔为尤多,自著小说今为尤盛。翻译者如前锋,自著者如后劲。”黄小配:《小说风尚之进步以翻译说部为风气之先》,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郭延礼根据樽本照雄的《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的资料统计,以1907年为界将二十世纪初的十一年分成前六年、后五年两个阶段。前六年(1901—1906)出版翻译小说418种,创作小说380种,翻译小说多于创作小说;后五年(1907—1911)出版翻译小说544种,创作小说988种,创作小说多于翻译小说近一倍。郭延礼的《1901—1919年翻译小说与创作小说的消长表》也显示,自1908年译本与自著的比例为1:1.7起,自著小说一直高于翻译小说。郭延礼:《黄世仲的小说理论及其在中国近代小说理论史上的地位》,《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第59—65页。
    ③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第125—133页。
    ①于润琦:《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3期,第211—222页。
    ②《谨告新年大增刊》(1907年第6期),《小说林》影印本(第二册),上海书店,1980年版。
    ③小说月报社:《征求短篇小说》,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④《新新小说》1905年3月6日的第二年第六、七号载有小造翻译的《决斗会》,小说文本上标为“短篇小说”,而《新新小说》的该期目录未能体现,若据篇幅衡量,该小说并非短篇。陈大康认为最早作“短篇小说”标示的是光绪三十年八月(即1904年9月——笔者注)《教育世界》第84号载的署“译阿文格随笔”的《制造书籍术》,见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第125—133页。1906年5月创刊于东京的《复报》,其第二期(1906年6月16日)“小说”条下有“冠堂”的短篇小说《瀛仙梦》,笔者惜未目验,不敢断论其是否为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
    ①紫英:《新庵谐译》,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②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58页。
    ③于润琦主编的《清末民初小说书系》,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书分社会、侦探、武侠、爱国、滑稽、家庭、警世、言情、科学、伦理10类,为清末民初短篇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篇目,见于书,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①曾朴:《曾孟朴谈〈孽海花〉》,见魏绍昌:《孽海花资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
    ②曾朴:《曾孟朴谈〈孽海花〉》,见魏绍昌:《孽海花资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
    ①陈平原:《前言》,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①谭帆:《“小说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46—156页。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6—17页。
    ①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之《例言》,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页。
    ②参看(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页。韩南认为《豆棚闲话》“就其形式而言,不仅标志着和冯梦龙及其同时代人所采用的、又由李渔和《照世杯》的作者稍加改变的小说形式的决裂,而且也标志着和中国白话小说本身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的决裂。”见韩书,第191页。《豆棚闲话》以在豆棚之下的谈话为线索,贯串全书,郑振铎将此体裁称之为“故事索”。见郑振铎:《西谛书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8页。1909年诸夏三郎的《夜花园奇事》,或叙一女三男之离合,或道一男二女之纠葛,或述一男一女诱惑另一女子之情事,以夜花园为线索,联缀三个互不相关的故事,在结构上明显受到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的影响。韩南认为鲁迅改编伯夷叔齐故事,多受艾衲居士颠覆传统的影响,也就是说《豆棚闲话》预示了鲁迅的《采薇》。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自明清之际就开始自我转变,并非源于晚清异域小说的影响。对此,本文暂不作探讨。
    ①徐念慈:《〈小说林〉缘起》,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②郭延礼列举不充分近代化的四个原因,第一、近代文学还没有出现世界级的第一流作家;第二、近代文学还未能走向世界;第三、文体改革的不平衡;第四、文学的通俗化始终没有完成。见郭延礼:《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第41—47页。
    ①梁启超等:《小说丛话》,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史纪事本末》,黄鸿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清史大纲》,萧一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岳麓书社1999年版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租界史》,费成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录》,刘志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二十二编),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梁启超论年谱长编》,丁文江、赵丰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梁启超,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许纪霖,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晚清社会与文化》,夏晓虹,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禁书简史》,陈正宏、谈蓓芳,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郭湛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昌切,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李孝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王尔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熊月之、周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忘山庐日记》,孙宝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白话文学史》,胡适,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岳麓书社1986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任访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近代文艺思想论稿》,叶易,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陈则光,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近代文学发展史》,郭延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近代文学观念流变》,章亚昕,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爱国主义与近代文学》,郭延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上海近代文学史》,陈伯海、袁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近四百年的中国文学思潮史》,陈伯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中华文学通志·近现代文学编》,张炯等,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范伯群,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史纲》,徐鹏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郭延礼,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近代文学的突围》,袁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晚清民初的科学思潮与文学的科学批评》,王济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袁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庄桂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赵敏俐、杨树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裴效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史学史》,董乃斌等,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郭延礼、武润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文学理论史》,黄保真等,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代文学批评史》,邬国平、王镇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范畴论》,汪涌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方法论》,刘明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章培恒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批评的考究》,汪涌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黄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文艺的观念世界》,陈晋,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文学观念研究》,王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苦恼的叙述者》,赵毅衡,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叙事学》,蒲安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叙事学》,杨义,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齐鲁书社1997年版
    《中国小说史学史长编》,胡从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小说史》,孟瑶,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小说漫稿》,李悔吾,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夏志清,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小说通史》,李剑国、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叙论》,刘勇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白话小说史》,韩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刘世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代小说史》,程毅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宋元小说史》,萧相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明代小说史》,陈大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明清小说思潮》,董国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清代小说史》,张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晚清小说史》,阿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晚清小说史》,欧阳健,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晚清小说》,时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近代小说思想》,王旭川、马国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武润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王宏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小说学通论》,宁宗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小说研究史》,黄霖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晚清小说研究概说》,袁健、郑荣,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小说美学》,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王先霈、周伟民,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陈谦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刘上生,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小说理论史》,王汝梅、张羽,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晚清小说理论研究》,康来新,大安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理论纲要》,周启志等,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晚清小说理论》,颜廷亮,中华书局1996年版
    《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林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谭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陈大康,中华书局2006年版
    《曾朴研究》,时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夏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袁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晚清小说研究》,林明德,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米列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徐德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程华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陈平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古老心灵的回音》,胡邦炜、(日)冈崎由美,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王德威,三联书店1998年版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王德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未完成的现代性》,李欧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太平广记》,李昉,中华书局1961年版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容斋随笔》,洪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七修类稿》,郎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焚书·续焚书》,李贽,中华书局1975年版
    
    《阅微草堂笔记》,纪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金圣叹文集》,金圣叹,巴蜀书社1997年版
    《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清稗类钞》,徐珂,中华书局1984年版
    《小说见闻录》,戴不凡,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小说丛考》,赵景深,齐鲁书社1980年版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王利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小说史料》,孔另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张静庐,中华书局1957年版
    《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张静庐,中华书局1957年版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张静庐,中华书局1954年版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张静庐,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晚清戏曲小说目》,阿英,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日)樽本照雄,齐鲁书社,2002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宁稼雨,齐鲁书社1996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潘建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中华书局1960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陈平原、夏晓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严家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水浒资料汇编》,马蹄疾,中华书局1977年版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儒林外史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瓶梅资料汇编》,朱一玄,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趼人研究资料》,魏绍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李伯元研究资料》,魏绍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孽海花资料》,魏绍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林纾研究资料》,薛绥之、张俊才,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刘德隆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苏曼殊文集》,苏曼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李伯元全集》,薛正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吴趼人全集》,海风,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全集》,张品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徐中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魏绍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郑方泽,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近代小说编年》,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小说闲谈四种》,阿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近代文论类编》,贾文昭,黄山书社1991年版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杨光辉等,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卓南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清末民初文坛逸事》,郑逸梅,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书报话旧》,郑逸梅,中华书局2005年版
    《艺林散叶》,郑逸梅,中华书局2005年新1版
    《艺林散叶续编》,郑逸梅,中华书局2005年新1版
    《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晚清小说期刊史论》,王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文学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马永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李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