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挪用公款罪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挪用公款罪是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公布实施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创立的一个比较新的罪名。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刑法,其中第384条在修改完善《补充规定》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挪用公款罪。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又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司法适用方面作了比较详尽、明确的规定,为司法实务部门惩治日益严重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无论是立法规定还是这些司法解释都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商讨、完善的问题。本文拟就此罪从立法沿革、犯罪构成、犯罪认定及立法解释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沿革。挪用公款罪是它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民主革命时期到《补充规定》出台前,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原则上是以贪污论处的。《补充规定》第一次把挪用公款从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独立论罪,并规定轻于贪污罪的量刑幅度,科学地解决了对挪用公款不以犯罪惩治不行,而以贪污论罪处刑又不妥当的难题。1997年的新刑法在修改完善《补充规定》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挪用公款罪。
     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对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首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点为立法所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却争论不息。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四种。
     其次,挪用公款罪的客体。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客体问题,刑法学界一直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两种学说,笔者认为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在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同时还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财经管理制度。
     第三,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本文主要针对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主观上想还但客观上没有能力还,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挪用公款罪
    与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客观上有能力还,但主观上不想还这两种情形如何处理问
    题,结合《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3条“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
    还的,以贪污论处”的规定作了简要的论述。
     第四,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笔者就问题较为集中的如何认定挪用公款
    归个人使用,如何认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什么是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等进行了探讨。
     三、挪用公款罪的实务
     (一)挪用公款罪的法定刑。刑法对挪用公款罪的量刑规定了三个幅度。
    同时规定可以数罪并罚。
     (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对象。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罪的行为对象存在
    着相当多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对象是否仅限
    于公款和特定的款项。二是挪用非特定公物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三)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认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使用人和挪用人
    是否构成共犯,笔者认为应从使用人和挪用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使用人
    是否明知其使用款项的公款性质两方面来掌握。
     (四)挪用公款罪与他罪的区别。挪用公款罪与挪用单位资金罪、挪用特
    定款物罪、贪污罪等在犯罪构成上有着一定的区别,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区别
    对于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挪用公款罪的立法解释完善。自97年刑法确立挪用公款罪以来,无论
    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务领域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挪
    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如何认定问题。最高院相继在1998年、2001年出台了针
    对性司法解释。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解决了这一困饶司法界多年难
    题。同时针对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提出自己
    的浅显的建言。
引文
1.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孙谦主编:《职务犯罪监督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版
    3.孙力主编:《公务活动中犯罪界限的司法认定》,2000年版
    4.蔡兴教主编:《财产贪贿犯罪的疑难和辨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严军兴、肖胜喜主编:《新刑法释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6.赵秉志主编:《贪污贿赂及相关犯罪认定处理》,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7.刘生荣、张相军、许道敏著:《贪污贿赂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江平、龙卫球:《合伙的多种形式和合伙立法》,载全国人大财经委编:《合伙企业法、独资法热点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9.梁慧星、傅静坤:《合伙企业与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能》
    10.张穹主编《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精释》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0年版
    11.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12.苏惠鱼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张明楷著《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6.叶惠伦主编《挪用公款罪》,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17.谢望远主编《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认定中疑点难点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版
    18.房清侠著《刑法理论问题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郑广宇《挪用公款罪相关事务问题探悉》,《人民检察》1999年第9期
    20.游立《挪用公款行为的要件》,《检察时空》2000年第7期
    21.田明海《挪用公款的共犯认定》,《北京检察》20001年第3期
    22.孙谦《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23.田宏杰《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
    24.游伟、徐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研究》,《法学》2000年第12期
    25.金秋《挪用公款罪新探》,《现代法学》1994年第4期
    
    
    26.鲜铁可、赵志华《挪用非特定公物也可以构成犯罪》,《检察日报》2003年1月22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
    31.《现代汉语词典》公务条,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