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司法过程是法学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的复杂性使得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矛盾便是其一。法官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
     在司法过程中,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其职责所在,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表达了对法官服从法律的要求。与此相适应,传统的法律解释客观性理论也要求法官在解释过程中严格服从法律,并为此提供了一系列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法意解释等等,以此来约束法官,避免司法的臆断。这种理论随着概念法学的发展走到了到极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客观性理论自身的机械、僵化等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实在法存在着缺漏已经被司法实践所证实。面对法律的漏洞,法官不能选择拒绝审判,因此法官想要胜任裁判的职责就必须通过创造性的解释对法律漏洞进行弥补。其实,人们对法律漏洞的承认也就等于认可了法官创造性解释法律的权力。对于漏洞的填补,法官通常可以借助于类推、目的性扩张与限缩以及价值衡量等方法来实现,对于纯粹的“超越法律”的“造法”笔者认为不应该属于法律解释的权限。进一步说,在哲学诠释学那里,理解过程中的创造性得到了更充分的肯定。以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看来,所有的解释都包含了创造性的因素,被理解对象的意义是要通过理解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因此创造性的存在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地存在于一切理解之中。在司法过程中,法官的创造性解释实现了个案正义也发展了法律。但是,创造性解释大大增加了司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如果这种权力不受限制而任意发展,就可能造成司法专断,法律解释的结果完全依赖于法官的主观因素,这对于法治理论将是彻底的颠覆。
     由此,便产生了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的矛盾。在理论上,“服从”与“创造”的矛盾是源于哲学诠释学与严格法治理论及传统客观性理论的冲突,它是自始存在的;而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于疑难案件中;而且,具体案件的法律解释中,有时很难划分“服从”与“创造”,因此与其说两者性质不同不如说是程度不同。在普遍意义上,“服从”与“创造”的矛盾也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但是法律作为一种实
In the history of jurisprudence, judicial process draws much attention.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ies, the antinomy between "obedience" and "creation" is one of them. What part the judge should be? Whether the judge should obey the law absolutely or they can create the law by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our puzzle for long.
    Judges are required to obey the law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rule of law express the need of obedience in many ways. Accordingly, the conventional objectivity theory requires judges obey the law strictly, providing a series of method, such as literal interpretation, context ,interpretatio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bjective meaning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to avoid the random decision. Howev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objectivity theory is expos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reality, the inevitability of gaps in law is already substantiated by practice. In spite of the gaps, the judge cannot reject making-decision, the judge have to fill the gaps by creating. In fact, the acceptance of the gaps means the validity of the power of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Judges usually fill the gaps by the application of analogy, teleologic extension and reduction, balance of values. In my opinion, the "gesetze-subersteigende" should not be part of the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addition, the creativit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affirmed b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well. In the eyes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ll the processes of interpretation hold the creativity, the meaning of object come into being by right of comprehending, so, the being of creativity is not only peculiar but also universal. The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brings the justice and the growth of law. Meanwhile, the creativity brings lots of uncertainty, if the judge gets the discretion, in all probability he can make the decision arbitrary. It is an overthrow to the rule of law that the result of interpretation depends on the judge's mind.
    Tha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obedience" and "creation". In the abstract, the root of the conflic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he conventional objectivity theory, which is from start to finish.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the conflict is
引文
①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
    ② 焦宝乾.德沃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理论与中国实践[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45.
    ③ 参见焦宝乾.德沃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理论与中国实践[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44—506.
    ① [德]奥多·马克瓦德.转引自[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11.
    ②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1.
    ③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5.
    ①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3-194.
    ② [美]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张志铭,解兴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2—63.
    ③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6.
    ④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1.
    ⑤ 董嗥.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9.
    ① 陈金钊.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26.
    ②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9.
    ③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2.
    ④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3.
    ⑤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5—86.
    ①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2注释[68].
    ② 王泽鉴.民法实例研习·基础理论卷[M].台北:台北出版社,1981.125.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94.
    ③ 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1.
    ④ [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14.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41.
    ⑥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364.
    ⑦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76、342.
    ⑧ F.Nietzsche,Zur Genealogie der Moral,2.Abhandlung.Abschenitt 13.转引自[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0.
    ① 参见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16.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38-41.
    ②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20-421.
    ③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5:192—193.
    ④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2.
    ⑤ 郑戈.法律解释的社会构造[A].粱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5—86.
    ①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6
    ② 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15-216.
    ③ 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41、42、44.
    ④ 谢晖.解释法律与法律解释[J].法学研究,2000(5):17-29.
    ⑤ 参见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296.
    ⑥ 孙国华.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问题[J].求是学刊,2004(6):84—86.
    ① 赵玉增认为,法律解释的对象不应包括法律事实,因为对事实我们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不是解释,或者说我们用“对事实进行法律分析”比用“对事实进行法律解释”更能准确反映人们在这一活动中的认识本质.同时,将法律事实概括进法律解释的对象之中,也不符合法律解释是解释法律这一法律解释的基本内涵.法律解释的对象从内容上看,应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所表达出来的“法律规定”之内容.尽管有时这种“法律规定”不明确。但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显现法律及时的价值.参见赵玉增.从法律解释内涵分析我国法律解释体制[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54.
    ① 董嗥: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
    ① 梁治平.解释学法学与法律解释的方法论[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93.
    ②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95、199,注释105.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59.
    ③ 法国民法典[Z].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2.
    ①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42.
    ② [德]施拉依马赫.1819年讲演纲要[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61.
    ③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0.
    ④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郑永流,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39.
    ⑤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64.
    ⑥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1.
    ① 陈金钊.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26.
    ② 齐延平.人权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306-321.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726.
    ④ 赵玉增.从法律解释内涵分析我国法律解释体制[A].陈金铡.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55.
    ⑤ “将事实的认定和法律发现过程予以分离,这种见解在当今西方学界再也找不到支持者。”黄茂荣.法律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51.
    ① 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3-15.
    ②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33.
    ③ 参见[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16.
    ④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63.
    ⑤ [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与审判[M].赵涵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8.
    ① [意]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
    ② 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9.
    ③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李浩,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1.
    ① [美]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M].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103.
    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7.
    ③ [法]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338.
    ④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扉页.
    ① 参见陈金钊,焦宝乾,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16.
    ① 焦宝乾.德沃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理论与中国实践[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45.
    ② 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6.
    ③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54.
    ④ 相对于自然法而言的,指成文法和判例法.
    ⑤ 奥斯丁意识到,模糊性的结果是:在确定某普遍论述是否适用于特定案件时,我们经常会出错.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5.注释35.
    ⑥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9.
    ⑦ 参见焦宝乾.德沃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理论与中国实践[A].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44—506.
    ①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0.
    ② 参见粱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36.
    ① 谢晖.法律至上论析[J].求是学刊,1999(6):70-75.
    ② [英]约翰·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冯克利,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③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七京:商务印书馆,1962:52.
    ④ 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7.
    ⑤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2.
    ⑥ 参见吴玉章.西方法治理论[A].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3)[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77-178.
    ①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C].1983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5.
    ② 参见[美]潘恩.潘思选集[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5-36.
    ③ 谢晖.法律至上论析[J].求是学刊,1999(6):70-75.
    ④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5.
    ⑤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⑥ 诠释学(Hermeneutic)的希腊文词根赫尔墨斯(Hermes)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的职务是通过他的解释向人们传递诸神的消息.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译者序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墨斯不仅是宙斯和诸神的信使,也是骗子、贼人和阴谋家的意思。或许我们可以大胆揣测,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解释的任意性已经表现出了隐隐的担忧。
    ⑦ [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00.
    ⑧ 王家新.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文集(第3卷)[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72.
    ① 当然,分权制度在一个国家中一般也是以法律尤其是宪法等形式规定的,因此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严格说来也是法律对权力的制约。
    ② 徐显明.论“法治”的构成要件[J].法学研究,1996:37-44.
    ③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5-156。
    ④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46.
    ⑤ 孟德斯鸠甚至认为“司法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所余的只有二权了.”[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60.
    ⑥ 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19.
    ①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9.
    ② 张恒山.分权的理由与反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6):75-80.
    ③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3.
    ④ Cf.Sabine & Sheperd,Introduction to H.Krabbe's The Modern Idea of the State,p.xlv.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9.
    ①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1.
    ② 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3.
    ③ Maxwell,p 29,Quoting from Sutters v.Briggs[1992],1 A.C.8.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30.
    ① [美]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59.
    ② 富勒,参见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1.
    ③ [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5.
    ④ 参见[英]D.尼尔·麦考密克.法治国家与法治[A].约瑟夫·夏辛.容敏德.法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9-49.
    ⑤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
    ⑥ 参见孔祥俊.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与漏洞填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320.
    ① 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4.
    ② 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阐述,参见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之一[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1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6-39.
    ①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7.
    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3.
    ③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7(中译本序言).
    ④ [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M].刘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7.
    ⑤ 参见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71.
    ② 参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二章.
    ③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13.
    ①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69.
    ②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3.
    ③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3.
    ④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86.
    ⑤ 林喆.法律思维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98-218.
    ⑥ David Lyons认为,我们不能因为法律中存在“空缺结构”(主要指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观点的不一致性)就认为对法律进行解释是不可能的.See David Lyons:Open Text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Legak Interpretation,Law and Philosophy 18:297.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⑦ 雷玉德.法律解释的客观性辨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① 解兴权.通向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22.
    ② 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之一[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1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6-39.
    ① 关于笛卡尔的唯理论,参见[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05-319.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
    ③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M].强世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52.
    ④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69.
    ① 转引自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51.
    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554.
    ③ 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554
    ④ 法国和德国的理论界在19世纪都形成了概念法学的思潮,但是在理论来源上却有一点小小的不同.法国的概念法学更多来自于自由主义的启蒙思想,德国的概念法学受到历史法学派的影响较大,而历史法学派是具有反启蒙色彩的,在这一点上,德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具体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1.
    ①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72.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63.
    ③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8-79.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9.
    ①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2.
    ② 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43.
    ③ “The Theor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12 Harvard Law Review 417-418(1899).他所说的是合同的解释,但后来表明他认为成文法也应当这样解释.
    ④ 伊谢尔勋爵(Lord Esher)在“女王诉伦敦市法院法官案”(R.v.The Judge of the City of London Court,[1892]I QB 273,290)发表的判决意见.见[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89.
    ①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2-13.
    ② [日]野田良之.注释学派与自由法[A].法哲学讲座(第3卷)[C].有斐阁,1956:215.转引自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27-128.
    ③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34.
    ④ 苏力从很多方面对文义解释提出了质疑.可参见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3-40.
    ⑤ Whiteley v Chappell[1858].http://www.peterjepson.com/law/legislation_cases.ht.#Whiteley%20v%20Chapplee%20(1868).
    ① London & North Eastern Ry co v.Berriman[1946]1 All ER 255 http://law.ato.gov.au/atolaw/view.htm
    ② 471 U.S.84(1985).参见[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38.
    ③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2.
    ④ 李红勃.成文法的客观性[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2.
    ⑤ 一种可致癌物质.(译者注)
    ① See Cass R Sunstein,Adrian Vermeule:Interpretation and Institutions,Michigan Law Review.Ann Arbor.Feb 2003.Vol.101.Iss.4.885.
    ② Cass R Sunstein,Adrian Vermeule:Interpretation and Institutions,Michigan Law Review.Ann Arbor.Feb 2003.Vol.101,Iss.4.886.
    ③ 陈金钊.焦宝乾,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83.
    ④ 孔祥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325.
    ①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7.
    ②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23-226.
    ③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4.
    ①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0.
    ②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0.
    ③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法学出版社,2001:280.
    ①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10.
    ② [法]亨利·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M].许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0.
    ③ 参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法学出版社,2001:280—281.
    ① 虽然很多学者使用法意解释一词来概括主观法意解释和客观法意解释,但是考虑到两者的重大差异,本文将其作为两个不同方法来进行论述,前者称之为历史解释,后者称之为法意解释.
    ② See Joanna Jemielniak:Just Interpretation:The Status ofLegal Reasoning in the Continental Legal Trad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mintics of Law 15:325,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
    ③ 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25.
    ④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19.
    ⑤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M].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92.
    ⑥ [德]魏德士.法理[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0.
    ⑦ 陈金钊.孙光宁.“历史”的危机与“意义”的重生——法律解释中的历史方法(因素)[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5-104.
    ⑧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0.
    ⑨ Greenstein,Richard K:the Intentionalism of Legal Interpretation.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Lexington:1995.Vol. 52,Iss.1.106.
    ①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4.
    ② 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0.
    ③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13.
    ④ [美]詹姆斯·安惨.美国宪法解释与判例[M].黎建飞,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0.
    ⑤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6.
    ⑥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8(注[65]).
    ① 陈金钊.孙光宁.“历史”的危机与“意义”的重生——法律解释中的历史方法(因素)[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5-104.
    ② 苗连营.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J].法律科学.2004(6):37.
    ③ 参见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15.
    ④ 参见 周伟:宪法解释中学说解释、历史解释和先例解释方法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⑤ In re House Bill No.1,291,178 Mass.605,60 N.E.129(1901).[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37.
    ⑥ “Statutory Intervretation in California:Individual Testimony as an Extrinsic Aid,”15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Law Review 241(1980).[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1.
    ①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Statutory Interpretation.http://www.richinstyle.com/mastcrclass/smallerblack/interpretation.html
    ②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另参见Police Powers——Freedom ofthe Person and Property.http://www.nadr.co.uk/articles/published/ConstitutionalLaw/Chapter007PoliccPowers.pdf
    ③ Gerald C.Mac callum,Legislative Intent,75 The Yale Law Journal 754(1966).
    ④ 参见[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05.
    ⑤ See David Lyons:Original Intent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24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1999.
    ①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95.
    ② 克拉顿尼乌斯.[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238.
    ③ 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德国法官基尔息曼于1847年发表“法解释学无学问价值性”的演讲,对此进行抨击,被斥为异端.具体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
    ① 参见T.A.Aleinikoff.“Updating Statutory Intearpretation”,87 Michigan Law Review 20,21-22(1988).[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1.
    ② 参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4.
    ③ 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55
    ④ 转引自郭成华.法律解释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
    ⑤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1—52.
    ⑥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31.
    ① [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150.转引自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9.
    ②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3.
    ③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04.
    ④ Vog.Einfuhrung in das Juristische Denken(wie Anm.4),S.90.转引自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6.
    ⑤ 张新根.论法律解释的目的[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4):45-48.
    ⑥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
    ⑦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9.
    ① Uwe Wesel,Juristische Weltkunde,Frankfurt a/M~5 1990,S.182.见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2:157、239(注[25]).同时林立认为这种解释方法虽说是探寻”法律的意志本身”.但不外是“诠释者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林立的解释,似乎客观法意的解释方法倒是更符合后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观点了.
    ② 参见[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54.
    ③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7
    ④ 学说汇纂.第一章第三节第13条.转引自高克强.宪法解释的目的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8-12.
    ⑤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7.
    ⑥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7-18.
    ⑦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1.
    ① 参见张志铭.法律解释的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37.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上)[J].法律适用,2002(5):71-72.
    ②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7
    ③ 管金伦.法官的法解释[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59.
    ①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
    ②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
    ③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89.
    ④ 管金伦.法官的法解释[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58.
    ⑤ 王泽鉴.民法实例研习·基础理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2:142.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27
    ⑥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30.
    ⑦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20.
    ⑧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4.
    ① 图文宁和迈尔斯主张,在英国,对制定法的解释依据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1978年的《解释法》)被控制在限定的意义上.然而传统的司法解释方法强调,司法解释的功能要求国会尽量减少对其应当如何完成解释使命的指导.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
    ② 孔祥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560.
    ③ [德]卡尔·思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6.
    ④ 陈金钊,刘作翔.论法律解释的客观性[J].学习与探索,1997(3):84-90.
    ① 张志铭.法律解释的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07
    ① 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97.
    ② Jhering,In the English Philosophers from Bacon to Mill,ed.E.A.Burtt(New Y0rk,1939),p.liv.转引自[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9.
    ③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98-300.
    ① Philipp Heck."The Jurisprudence of Intrusts"select from"The Jurisprudence of Interests"Magdalena Schoch (translated and edi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p41.转引自吕世伦.现代茜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303.
    ② 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J].法律科学.2001(6):19-32.
    ③ Eugen Ehrlich."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ety of Law",selected from"The Great Legal Philosopher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1958,p.453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321.
    ④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320-321.
    ⑤ Oliver Wendll Holmes,Jr.,The Common Law.ed.M.Howe,Boston:Little Brown,[1881] 1963:5. http://biotech.law.lsu.edu/Books/Holmes/claw_c.htm
    ① 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473-490.
    ②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070-1071.
    ③ 其实,批判法学本身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某些影响,但其主要来源仍然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参见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关于中国“后现代主义法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或提醒.北大法律信息网.
    ④ 苏力.可别等成了“戈多”——关于中国“后现代主义法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或提醒.北大法律信息网.
    ⑤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9-71.
    ⑥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J].中国社会科学.2000(5):59-71.
    ⑦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108-1109.
    ①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7.
    ②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7.
    ① [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252.
    ①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38。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218-219.
    ③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215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80.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249.不过这种说法是针对一般作品的,在法律解释领域中,由于一些现实的制度性因素,有时候人们会认为立法者作为解释者具有更高的权威.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80.
    ②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81.
    ③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14.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1.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与历史主义[A].夏镇平,译.洪汉鼎,校.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92.
    ⑥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155.
    ⑦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82.
    ⑧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09.
    ①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17.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29.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57.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49.
    ①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504.
    ② 狄尔泰全集,第7卷,第278页.转引自[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287.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155.
    ④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173
    ⑤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46.
    ⑥ 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M].台湾蔚理法律出版社1988:23.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64.
    ⑦ 虽然德沃金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自然法学者,但根据他学术思想的特征.他还是经常被划归现代自然法学派.
    ① 参见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2—13.
    ②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77.
    ③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77.
    ④ 参见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20.此外,刘青峰在其著作《审判解释引论》中通过司法实践中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参见刘青峰.审判解释引论[M].法律出版社,2004:89—100.
    ①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51.
    ② 此一想法出自Elze,Lücken im Gesetz,1916,S.3ff.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51.
    ③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49—256.
    ④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58
    ⑤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6.
    ① 王泽鉴的观点,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47.
    ② Vgl.Schumann,a.a.O.,S.89ff.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47.
    ③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87.
    ④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559.
    ⑤ 但这一观点却遭到了一些最伟大的普通法法官和法学家的否定.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30—433.
    ⑥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41—242注释.
    ⑦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2—43.
    ⑧ 参见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7.
    ① Arthur L.Corbin,Yale L.J.,第29卷,第771页.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84.
    ② 参见[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65.
    ③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93.
    ④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7.
    ⑤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理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495.
    ① 郑玉波.民法总则[M]].第21页.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72.
    ②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46、163.
    ③ 王玉成.社会变迁中之罪刑法定原则[M].台北:台湾大伟书局,1988:316.转引自周少华.“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J].法学研究.2004(5):58-70.
    ④ [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1.
    ⑤ 李宜深.民法总则[M].1977年第6版.台北:正中书局,1977:24.屈茂辉.类推适用的私法价值与司法运用[J].法学研究,2005(1):3-19.
    ⑥ 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M].台湾蔚理法律出版社,1988:77.黄建辉在其同一著作第134页中主张:类推适用可定义为“将单一法条或多数法条一般化所得之一般规范,间接适用于与法定案型相类似之系争案件”.参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72.
    ⑦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63.
    ⑧ 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99
    ⑨ L.Enneccerus,H.C.Nipperdey,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14.Aufl.1952,§58(s.209).0.Palandt,Kommentar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15.Aufl.,1956,Einl.V,3,a.转引自屈茂辉.类推适用的私法价值与司法运用[J].法学研究,2005(1):3-19.
    ①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58.
    ②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48.
    ③ 参见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45.
    ④ 参见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24.
    ⑤ 参见[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41、43,译序:11.
    ⑥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82.
    ⑦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7.
    ① Radbruch,法律哲学,122.转引自[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65.
    ② AHstotle,尼可马伦理学,第五册.转引自[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67.
    ③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13.
    ④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58.
    ⑤ 参见[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81、143.
    ⑥ Kaufmann,Rechtsphilosophie im Wandel(wie Anm.4),S.310.转引自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47.
    ① Radbruch,事物本质.转引自[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05.
    ② Maihofer说:“事物本质”是“存在与当为间的桥梁”,“同时是既存事物与负有任务事物的建构”.Stratenwerth说:“事物本质”,“事物的逻辑结构”均是在某特定观点下辈突显为重要的存在事实,它涉及到“某—特定价值观点与对应的事物间无法解开的关系.”Baratta说:“事物本质”是一种“从存在领域探索到当为领域”,一种“规范与现实辩证的关联.”Fechner说:“事物本质是事物有意义的内涵”,它意谓着:“与社会关系现存的世纪关联以及在其中所具有的意义内涵”.Schamback说:“事物本质”是“一个事实的本质型基础”以及如此“以相同方式事实性与理念性之表达”.“它同时指出了所有现存的存在与该存在中所具有之意义内涵.”Larenz说:“事物本质”意谓着“同时是一个存有论语规范的构成要件:一种在存在意义中所具有的以及在存在中或多或少一直被现实化的当为”,一种“在现存事物中的负有任务的事物”——它“并不是个别的生活关系及其偶然的现实存在”,而是“重覆发生的关系”.简言之:即“在其事实性与类型性中的”生活关系.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05-07.
    ③ 参见[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103—105.
    ④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33.
    ⑤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292.
    ⑥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03.
    ①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07.
    ②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1.
    ③ 相关论述可参见朱峰.不同法治背景下的类推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100-105.
    ④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北: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5.
    ⑤ 参见周少华.“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J].法学研究.2004(5):58-70.
    ① 杨春洗.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典化[A].刑法问恿与争鸣编委会.刑法问题与争鸣(2000年第2辑)[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218.
    ② 梁恒昌.罪刑法定主义之思想[A].刁荣华.中西法律思想论集[C].台北: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341.转引自周少华.“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J].法学研究.2004(5):58-70.
    ③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34.
    ④ 朱峰.不同法治背景下的类推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100-105.
    ⑥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259.
    ① [日]西原春夫.罪刑法定主义与扩张解释、类推适用[A].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C].北京:法律出社.1997:128.
    ② [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3-15.
    ③ 靳起.中国典型民事案例评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65—469.
    ①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2.
    ②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71.
    ③ 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转引自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79.
    ④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74.
    ① 参加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83.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80.
    ②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2.
    ③ 例如,我国学者李希慧认为,扩张的程度不能超出刑法规定用语可能文义的范围,即不超过法律文义的“射程”,但可以超出刑法规范用语的应当含义.李希慧.刑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112.
    ④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54.
    ① [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39,91.
    ② Kantorowicz.为法学而奋斗[M].1906:23.转引自[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13.
    ③ 赵秉志.刑法改革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5.
    ④ 孔祥俊.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于漏洞填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433-434.
    ①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
    ② 魏玮.英国法律解释三大规则之应用[J].法律适用,2002(2):42-44.
    ③ 刘志远.刑法解释的限度——合理的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10(5):18-24.
    ④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92、89.
    ① 管金伦.法官的法解释[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75.
    ②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7—8.
    ③ [德]Fr.缪勒.法学方法,134.转引自[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8.
    ④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9.
    ⑤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31.
    ⑥ 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3.
    ⑦ Radbruch,事物本质,第33.转引自[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89.
    ⑧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503.
    ⑨ 埃塞尔,法律发现中的前理解和方法选择,第9.转引自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M].舒田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8.
    ① 参见李可.法学方法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438.
    ②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76—177.日本学者加藤一郎及星野英一的价值衡量观点,亦可参见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4-280.
    ③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7-8.
    ④ 参见[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7.
    ①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 2003:279.
    ② 参见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30.
    ③ Friedrich Müller认为.法益衡量的实务运作,可能“误导个案正义为主观的价值判断,后者又可以法治国式地被一般化.”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79、311注释[94].
    ④ 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124.
    ⑤ 参见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9.
    ⑥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56.
    ⑦ 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54—55.
    ①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85.
    ②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86.
    ③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9.
    ④ 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9.
    ⑤ 例如弗兰克就认为法律的不确定性不是一个不幸事件反而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参见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6:330.
    ①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286.
    ② [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5、115、85.
    ③ Austin,op.cit,supra note 12,at 191.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5.注释 36.
    ④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80.
    ⑤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376
    ① 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3.
    ② 本杰明·侯德里.转引自.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6.
    ③ Gray,Nature and Sources of law,pp.84,85,170—172.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54.
    ④ 转引自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68.
    ⑤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64-65.
    ⑥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65.
    ⑦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7.
    ⑧ 参见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478.
    ① See Thomas Streeter. Language and the Crisi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New York:Winter 1997. Vol.47,Iss.1.129.
    ①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0.
    ② 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
    ① 相关内容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7.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2.
    ②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183-184.亦译作“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先行掌握”,或“前有”,“前见”,“前设”.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7.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A999:355.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7.
    ⑥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7.
    ① [德]汉斯-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380.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3-344.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41.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2.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2-363.
    ②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63.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2.
    ④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8-379.
    ⑤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79.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4-385.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6.
    ③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7.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1.
    ⑤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0-391.
    ⑥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87.
    ①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淑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② 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4.
    ③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
    ④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1.
    ① 参见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42-243。
    ② See Hans Lindahl:Dialectic and Revolution:Confronting Kelsen and Gadamer on Legal Interpretation,Cardozo Law Review vol.24,2:769-798.
    ① Radcliff,The path of the Law from 1967,at 14(1968).[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3.
    ② 参见[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0.
    ③ 参见[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3.
    ④ [法]托克威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0.
    ⑤ 参见[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3.
    ①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27.
    ②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3.
    ③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34.
    ④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3.
    ⑤ 参见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A].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V].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
    ⑥ Scylla and Charybdis.希腊神话中两个长生不死、凶猛强悍的妖怪.
    ⑦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46.
    ①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0.
    ② 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53
    ③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7-18.
    ④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83.
    ① 哈特在其“噩梦与高贵之梦”的演讲中提出的在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法官权力过大可能造成的反民主倾向.哈特认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不仅监控立法的形式与程序,也监控其内容,这种做法“对英国法律人而言,乍看之下,无论如何法院的所作所为在民主社会中都难说是正当的.”对此,德沃金不以为然,他认为,“司法审查并没有损害民主的参与目标。相反,它通过对培养政治中的道德参与的言论自由和其他自由给予特殊的保护而捍卫着这些目标。不仅如此:它提供了一个公民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通过辩论进行参与的政治平台,从而比投票更为直接地把他们的道德生活联系在一起。此外,在这个平台上,在日常政治中分量最弱小的少数的分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参见[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32.
    ②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③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
    ④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
    ⑤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⑥ 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启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
    ⑦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等.译.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5.
    ① [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7.
    ② [英]H.L.A.哈特.英国人眼中的美国法理学:噩梦与高贵之梦[A].[英]H.L.A.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C].支振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8.
    ③ 德沃金在其《自由的法》中说道,“本书确实昭示了对美国宪法的一种自由主义的见解。它提供了自由主义原则的观点,并声明这些观点对我们所继承的并至今仍然确信的宪法传统提供了最佳诠释。我相信并试图表明:自由派观点最符合我们的宪法结构,因为这一结构在当初设想时就构建在自由派思想对美好明天的寄托上.”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9.
    ④ [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1.
    ⑤ 参见徐品飞 法官应当如何理解宪法?——《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评注http://www.cc.org.cn/
    ⑥ [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等.译.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55.
    ⑦ [美]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62.
    ① 参见[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9.
    ②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8-19
    ③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9.
    ④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0.
    ⑤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4.
    ① 伽达默尔把狄尔泰、施拉依马赫寻求客观性的方法认为是浪漫主义诠释学。
    ② 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J].法律科学,2001(6):19-32.
    ③ 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J].法律科学,2001(6):19-32.
    ① 18世纪德国汉诺威有一乡绅名叫明希豪森,一则故事讲到:他有一次行游时不幸掉进一个泥潭.四周旁无所依,于是其用力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潭中拉了出来.明希豪森困境是比喻陷入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的困境.参见舒国滢.走出明希豪森困境(代译序).[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
    ② 我们会发现,波斯纳的共识理论与后文将要讨论的法律论证理论之间具有不可否认的一致性。
    ③ 夏贞鹏.法律论证引论[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3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309.
    ④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43.
    ①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74.
    ②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74.
    ③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16 注释 46.
    ④ [英]拉兹.法律的权威[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8.
    ① See Massimo La Torre:Theorie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Concepts of Law.Ratio Juris.Vol.15.No.4 December,377. Blackwell Public Ltd 2002
    ② 关于法律解释的独断与探究.可参见陈金钊,焦宝乾,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6-7.
    ③ CH.Perelman,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ities:Essays on Rhetoric and Its Appacations,Dordrecht,Holland; Boston:D.Reidel Pub.Co.,1979.pp130—131
    ④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16.
    ⑤ [美]凯斯·R·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M].金朝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32.
    ① 阿列克西.权利.法律推理和理性言说.季涛,译.原载《浙江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卷》.法律思想网.
    ② 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J].法学研究,2004(1):140-149.
    ③ 张钰光.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方法——形式逻辑学批判[OL].法律思想网.
    ④ [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44.
    ⑤ Jan Engberg:Legal Meaning Assumptions-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for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Legal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15:387,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⑥ 陈金钊.法律论证及其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9-43.
    ①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74-285.
    ② [美]史蒂文.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张志铭,解兴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2.此外,现在学术界也有学者探索用主观逻辑来进行法律推理,笔者认为其可操作性并不高.可参见Audun Josang,Viggo A Bondi:Legal Reasoning with Subjective Logi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3:289-315,2000.
    ③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祛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91.
    ①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91。
    ② [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49.
    ③ [美]鲁格罗·亚狄瑟.法律的逻辑[M].唐欣伟,译.台北:商周出版,2005.96-100。
    ④ [美]史蒂文·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张志铭,解兴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3.
    ⑤ 张钰光.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方法——形式逻辑学批判[OL].法律思想网.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685.
    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96.
    ③ Oliver Wendll Holmes,JL.,The Common Law,ed.M.Howe,Boston:Little Brown,[1881]1963:5.http://biotech.law.lsu.edu/Books.Holmes/claw_c.htm
    ④ Oliver Wendll Holmes,Jr., The Path of the Law, in Collected Legal Papers, ed.Mark de Wolfe How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0:181.http://www.constitution.org/lrev/owh/path_law.htm
    ⑤ 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2.
    ⑥ [美]鲁格罗·亚狄瑟.法律的逻辑[M].唐欣伟,译.台北:商周出版,2005:5.
    ⑦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7.
    ⑧ [奥地利]伊勒玛·塔麦洛(Ilmar Tammelo).形式法律推理的潜力和展望[M],蔡希杰,陆升,张兆梅,译.本译文原载于北京市逻辑学会1982年1月编印的《逻辑学会资料》(一).http://www.lag.cn/htm_data/34/0507/629.html
    ① [美]本杰明·卡多佐同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6.
    ② 陈妙芬.法律发现的正确性与真实性(一)[J].台北:月旦法学(64).元照法律网.
    ③ [美]鲁格罗·亚狄瑟.法律的逻辑[M].唐欣伟,译.台北:商周出版,2005:79。
    ① 参见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26.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3.
    ②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http://cc.shu.edu.tw/~tyu/AristotleRhetoric1.html
    ③ 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85.
    ④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http://cc.shu.edu.tw/~tyu/AristotleRhetoricl.html
    ① 焦宝乾.西方修辞学知识传统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2:83-86.
    ② 陈浩.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J].江苏社会科学,2003,3:1-5.
    ③ 参见陈浩.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J].江苏社会科学,2003,3:1-5.
    ① [比]佩雷尔曼.新修辞学[A].陈林林,译.浙江大学法律评论[C],2003,6.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法律思想网.
    ② [比]佩雷尔曼.逻辑学与修辞学[J].哲学译丛,1988,4.http://legallogic.bokee.com/1805089.html
    ③ 参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7.
    ④ 转引自[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7.
    ⑤ 沈宗灵.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1983,5.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59
    ⑥ 沈宗灵.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1983,5.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59
    ①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49.
    ② [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34。
    ③ [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02.
    ④ [荷]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
    ①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74.
    ② 参见侯学勇.佩雷尔曼修辞论证理论研究[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4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07.
    ③ 沈宗灵.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1983,5.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59
    ④ 沈宗灵.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1983,5.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59
    ⑤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⑥ 沈宗灵.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1983,5.http://www.law-thinker.com/show.asp?id=2859
    ①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② See Hohmann,Hanns:Judicial legitimacy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debate between Brutus and Publius,The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Memphis:Fall 1994.Vol.60,Iss.1.p75.
    ③ 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④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8。
    ⑤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54。
    ⑥ [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1-22.
    ⑦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20.
    ① [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149.
    ② 陈金钊.法律论证及其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9-43.
    ③ O.Fiss:Objective and Interpretation,762.转引自[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76.
    ④ [荷]伊芙琳·.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1.
    ⑤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99.
    ①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②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80.
    ③ 李桂林.论法律推理的合法性要求[J].现代法学,1999(6):59.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78.
    ⑤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82.
    ⑥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77.
    ⑦ Aulis Aamio,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a treatise on legal justificati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p187
    ⑧ [美]诺内特.[美]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3.
    ⑨ [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216。
    ① Eveline T.Feteris:A Dialogue Theory of Legal Discussions:Pragma-dialec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egal Argument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8:116,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② 雷淑娟.论西方修辞学的人文精神[J].北方论丛,2002(2):26-29.
    ③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76.
    ①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②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6):186-187.
    ③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86.
    ④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① 葛洪义.法学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510.
    ②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田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5.
    ③ 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④ 陈金钊.法律方法引论[A].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2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152-179.
    ⑤ 季卫东.“应然”与“实然”的制度性结合(代译序).[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IL.
    ⑥ 季卫东.“应然”与“实然”的制度性结合(代译序).[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Ⅱ.
    ①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4,5(2):424-445.
    ② 参见[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
    ③ 米桂尔.德。乌那莫诺.转引自[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M].李新洲,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
    ④ [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17-48。
    ⑤ [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3。
    ⑥ 陈金钊.法律论证及其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39-43.
    ⑦ 洪汉鼎.诠释学与修辞学[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期):11-17.
    ① 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03.
    ②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64-65.
    ③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M].北京:三联书店,1998.225,
    ① See Eveline T.Feteris:A Survey of 25 Years of Rescarch on Legal Argumentation.Argumentation 11:355.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①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73.
    ①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23。
    ②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24。
    ③ [英]T.A.O.恩迪科特.论法治的不可能性[J].陈林林,傅蔚冈,译.比较法研究.2004(3):146-159.
    ① [1964]2 QB 7 http://www.lawteacher.net/Assignments/OCR%20ELS/AS13.ht.
    ② 吕荣海.法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M].台北:龙田出版社,1987:110.转引自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J].法律科学.2001(6):19-32.
    ③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①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16-117.
    ① Cf.Dewey,Human Nature and Conduct,pp.239,241.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8.
    ② 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M].舒国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6—27.
    ③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9.
    ④ [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2.
    ⑤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
    ⑥ 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M].舒国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25.
    ⑦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44.
    ⑧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43.
    ① [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M].舒国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28。
    ②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95.
    ③ 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卷首语.
    ④ “法律与生活中的永恒之谜:在何时,我们走过了头?”Frankfurter and Corcoran,“Petty Offences and Trail by Jury,”39 Harvard L.R.981.见[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74.
    ⑤ 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504注[69].
    ①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16—417.
    ② Southern Pacific Co.v.Jensen,224 U.S.205,at 221(1916).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2-43.
    ③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3。
    ③ 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3.
    ④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7.
    ⑤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8.
    ①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4—115.
    ② 法官Chas F.Hughes 1924年10月17日在纽约州立大学第六十届集会上的演讲。[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4。
    ③ 陈金钊.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26.
    ④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7。转引自李可.法学方法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341—342。
    ⑤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87。
    ① 前一段时间某地发生的检察院起诉法院的案件,一方面表明法官的职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对于法官进而对司法权的不信任.
    1.[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M].丁小春,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M].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
    4.[德]阿图尔·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校审.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5.[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M].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M].舒国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M].郑永流,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2.[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4.[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5.[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M].周叶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7.[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M].刘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8.[英]约瑟夫·夏辛.容敏德.法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9.[英]拉兹.法律的权威[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0.[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M].姜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2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3.[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4.[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5.[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6.[美]鲁格罗·亚狄瑟.法律的逻辑[M].唐欣伟,译.台北:商周出版,2005.
    27.[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8.[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0.[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2.[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91.
    33.[美]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M].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34.[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
    35.[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6.[美]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解释与判例[M].黎建飞,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7.[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M].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8.[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9.[美]史蒂文·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张志铭,解兴权,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0.
    40.[美]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
    4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43.[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4.[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5.[荷]伊芙琳·T.菲特丽斯.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戚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6.[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M].强世功,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8.[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9.[法]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漆竹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0.梁治平.法律解释问题[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51.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52.陈金钊,谢晖.法律方法(第1—5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006.
    53.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M].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54.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5.董嗥.司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6.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57.段匡.日本的民法解释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8.胡玉鸿.法学方法论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59.刘星.法律是什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60.李可.法学方法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61.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2.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3.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4.齐延平.人权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5.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66.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3)[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67.孔祥俊.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与漏洞填补[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68.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69.葛洪义.法学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0.林拮.法律思维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71.解兴权.通向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
    72.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六)[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3.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4.何勤华.西方法学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75.张文显.李步云.法理学论丛(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6.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77.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78.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9.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80.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1.郭成华.法律解释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82.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3.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84.陈金钊,焦宝乾,等.法律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85.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6.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1995.
    87.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法学出版社,2001.
    88.齐延平.人权与法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89.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90.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1.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 David Lyons: Open Text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Law and Philosophy 18:297-309.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2 Jan Engberg: Legal Meaning Assumptions-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for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Legal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15:375-388,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3 Cass R Sunstein, Adrian Vermeule: Interpretation and Institutions, Michigan Law Review. Ann Arbor: Feb 2003. Vol. 101, Iss. 4.885-933.
    4 Joanna Jemielniak: Just Interpretation: The Status of Legal Reasoning in the Continental Legal Tra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ntics of Law 15: 325-335,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5 Thomas Streeter: Language and the crisi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Winter 1997. Vol. 47, Iss. 1.
    6 Hohmann, Harms: Judicial legitimacy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debate between Brutus and Publius , The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Memphis: Fall 1994. Vol. 60, Iss. 1:75-86.
    7 Hans Lindahl: Dialectic and Revolution: Confronting Kelsen and Gadamer on Legal Interpretation, Cardozo Law Review vol. 24,2:769-798.
    8 Massimo La Torre: Theorie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Concepts of Law. Ratio Juris. Vol. 15. No. 4 December, 377-402.Blackwell Public Ltd 2002
    9 Greenstein, Richard K: the Intentionalism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Lexington: 1995. Vol. 52, Iss. 1.105-128.
    10 Thomas Streeter: Language and the Crisis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Winter 1997. Vol. 47, Iss. 1.128-135.
    11 Audun Josang, Viggo A. Bondi: Legal Reasoning with Subjective Log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8:289-315, 2000.
    12 David Lyons: Original Intent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24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gal Philosophy. 1999.
    13 Eveline T.Feteris: A Dialogue Theory of Legal Discussions: Pmgma-dialect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aw 8:115-135,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14 Eveline T.Feteris: A Survey of 25 Years of Research on Legal Argumentation. Argumentation 11: 355-376.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15 Peter Benson Maxwell, Gilbert H. B. Jacks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utes. Sweet & Maxwell, Limited, Law Publishers, 1937.
    16 Paul Ricoeur: From text to ac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Illinois. 1991.
    17 Ruth Morris: The Origin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Francesca Gaiba, 1998.
    18 Nicos Stavropoulos: Objectivity in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6.
    19 Gregory Leyh: Legal Interpretation: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1992.
    20 CH.Perelman, 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ities: Essays on Rhetoric and Its Applications, Dordrecht, Holland; Boston: D. Reidel Pub. Co., 19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