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向来备受争议的“中国女性文学”或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迅速崛起,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一个谈当代文学批评无法绕过的课题,对其研究并加以梳理是当代文学批评者迫切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女性小说置于“后现代”语境下来看,采用的是多元、多维的研究视角,秉持“宏观入手、微观而论”的研究宗旨,综合后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学、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社会学批评等理论与方法,运用中国具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材料与欧美,以至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资源,对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以小说为主的流动/嬗变进行诗学探究。文章通过考察1978年至今逾30年间小说女作家的个案批评,以“后现代”解构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来揭示中国关于性别、社会、文化之间的微妙、混杂性的关系,突破单一艺术形式、性别视角的封闭结构。后现代语境下女性小说的嬗变,本文将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现象来考察,以有效阐释并评论一些具争议性的后现代与女性文学——这个庞大繁杂的问题丛以外,同时也原创性地提出对女性小说发展的看法与瞻望。
The female literature and feminist literature of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late1970's and appear on horizon rapidly from the early 1980's. Since the late 1970's, the female literature has given rise to much controversy, so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ism cannot avoid from deliberate upon women's writing. The dissertation place the female literature under post-modern context, aims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theme, logic and critical approaches from multi-angel of view. The researching persist in "obtains macroscopic, discourse microscopic", has mainly used post-modern and feminism literature art theories, psychoanalysis, cultural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sociological criticism theories. The aims of present study are shown as below: Firstly, the focus mainly put on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novel writing starts from the late 1970's, explore and analysis the poetics value of female literature. 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has select 14 female novel writers as criticize case, the researching reveal hybridity and intertextuality connections between gender, social and culture. Thirdly, the ultimate task of this paper is try to deconstruction the dualism and breakthrough of a centralized literature art encirclement, and also break out from an unitary gender of view. This thesis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literature(novel) of China under culture reality and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xpound and review an enormous issue from the controversy of female literature and post-modernity, and also raise a originally critical view to look far ahead of developing of female literature.
引文
[1]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成立“性/别”研究室之时的自我定义,除了关于社会性别方面的研讨,对性工作、性教育、婚姻家庭问题、身体、色情等等内容都涉猎。详见http://sex.ncu.edu.tw或http://sexnews.twfriend.org。
    [2]李小江(背负着传统的反抗——新时期妇女文学创作中的权利要求),引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第8期,另有网络资源http://www.culstudies.com共享。
    [1]载《文艺报》,1988年5月28日。
    [1][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余潇枫、潘一禾等人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2]叶朗:序文洁华著作《美学与性别冲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2002年,第4页。
    [4]林芳玟:《女性与媒体再现》,台北:正流图书,1999年,第一页。
    [1][英]阿雷思·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2]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西蒙·波娃著,掏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2][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3]转引自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39页。
    [4]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5]王侃:<当代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判>,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三期。
    [6]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45页。
    [1]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2002年,第81页。
    [1][英]阿雷思·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1页。
    [2]王岳川:<后现代远期与文化意向>,序《后现代交锋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王治河,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后现代交锋丛书——汉译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王宁:《全球化与文化研究》,台湾:扬志文化事业,2003年。
    [3][英]伊丽莎白·莱特著,王文华译:《后现代交锋丛书: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其学说至今仍存有争议。
    [2]雅各·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也是后现代、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关键人物。拉康大量引用结构主义语言学、黑格尔哲学,并发展出一套对主体性的“后现代”重塑。拉康对哲学性问题的评论,为欧洲哲学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是继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以来最具创造性的的哲学。批评界对他的评价多有歧议。
    [3]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德国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者。霍妮反对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现象归结为死亡本能、力比多与阴茎妒忌情结(penis envy)等概念,认为人类的精神冲动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
    [1]菲勒斯就是阳具,一般认为与生理解剖意义上的“阴茎”有所不同。
    [1]“想象界”,也就是精神病学中的“转移现象”(transitivism),病人不能区别自我和他人,他们打了别人反而说别人打了他,或看到别人跌倒而哭泣等
    [2]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1]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瑞士]荣格著,李德荣译:《荣格性格哲学》,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年。
    [2]吉尔斯·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法国哲学史家,发表过对斯宾诺莎、康德、尼采、福柯等人的研究。20世纪后期与精神科医生居塔里(Felix Guattari)合著《资本主义和精神分裂症》的《反俄狄浦斯》与《千块高原》两卷,曾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与帕格森、萨特并列为当代法国三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对医学、精神病、惩罚、性、知识方面有显著成绩。1968年“五月风暴”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失去影响力,福柯、巴尔特、德里达等人发展起被人称之为“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自称为“解构主义”,它是后现代思潮最主要的哲学依据。
    [4]王宁:《全球化与文化研究》,台湾:扬志文化事业,2003年。
    [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源自福柯在《癫狂与非理性》提出的观点。
    [3]德勒兹将欲望看作一台生产机器,是无器官的身体,它朝两个方向运动:一是不断扩张,否定自身在内的一切,是精神分裂的倾向;一是肯定自身,把一切集中于一体,最后形成权力,是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的根源。
    [1]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40页。
    [2]王绯:<女人:在神秘巨大的性爱力面前>,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第3期。
    [1]王安忆:《69届初中生》,原载自《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2]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卷首语,《王安忆自选集之二》,作家出版社,1996年。
    [1]朱寨、张炯:《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2]王安忆:《小城之恋》,《王安忆自选集之二》,作家出版社,1996年。
    [3]<自我突破与心理障碍>,1986年10月。
    [1]徐坤:《双调夜行船》,三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书写>,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杜拉”来自《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个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中的女主人公。这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后的另一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一个临床病例编写的诊断报告,是弗洛伊德丰富严谨的临床实践和天才神奇的文学想象的完美结合——既是一个充满精神分析专业色彩的变态心理学报告,又是一个耐人寻味、写法新颖的文学故事。
    [2]虽然陈染的写作受到精神分析深刻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全盘接受弗洛伊德的观点,如颠覆其阴茎妒忌情结、力比多的泛性论等,同时用人格力量、道德意识战胜非理性与欲念。
    [3]戴锦华语,“相对大时代、社会舞台,陈染所经历的指示某种小世界,某种心的帷幕之内或曰玻璃屋中的岁月”。出自(陈染:个人和女性书写),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陈染:《角色累赘》,见《陈染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2]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书写>,同上。
    [1]陈染:《私人生活》,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2][奥]弗洛伊德著,文荣光译:《少女杜拉的故事一对一个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
    [3]陈染:《私人生活》,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
    [1]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3页。
    [2]残雪在《艺术复仇》的“自述”中表示,她对批评者称她的小说为“黑暗灵魂的舞蹈”感到满惹,认为这种说法比较接近。
    [3]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1]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2]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1]参见本章的第一节。
    [2]残雪在《艺术复仇·自述》中表示她的美学观:“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美是那永远达不到的、最后的透明境界。但通往美的跋涉却要步步他在世俗实在的泥地上。人垂弃脚下的泥泞,人为了可以梦想那永恒的美,又不得不与这泥泞日夜相伴,这是上天为他安排的方式,否则美便不存在。”
    [3]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残雪:《苍老的浮云》,《残雪自选集》,海南文史出版社,2004年。
    [2]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1]残雪:<美丽南方之夏日>,原载《中国》,1986年第8期。
    [2]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3]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1]“樱桃林”在张悦然看来是梦想、幸福的象征。张悦然:《樱桃之远》自序中写到:“茂密而繁盛的樱桃林,那里美丽如仙境。在我看来,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有着这样一片樱桃林,它总在前方,引人不断地向着那个方向跑过去。然而有多少人真的到达了他们梦中的樱桃林呢?有多少人真的把他们渴求的幸福握在了手中呢?正如我在书中所说,幸福是生生不息,却难以触及的远。它能使人像是中了蛊,囚禁在了桎梏,然而又是那么轻易地挽救人于绝境,送人以极乐。”
    [2]80后,原只是为了方便将一群出生于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的统称,并非社团组织或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与“伤痕文学”、“先锋文学”的名称不一样,后者具有独特文学、审美特征的分类方法。随着市场炒作,80后已经成为文学圈内外的焦点,被广泛使用在任何领域的命名。随着80后的启用,随之而来为了有所区分的“70后”、“90后”也都涌现了,80后,甚至还有“85后”这样的说法,纯粹只是为了划分年代、生长背景等。
    [3]2004年的民意调查中,张悦然先后获得“最富才情的女作家”、“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称。
    [4]自从2004年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中国国内即拉开论述80后的帷幕。《南方都市报》文化版针对几位80后写手来分类,选出李傻傻、张佳玮、胡坚、小饭、蒋峰为“实力派五虎将”,抗衡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的“偶像派”。
    [5]80后中“叛逆少年”的代言人是韩寒,“叛逆少女”则是《北京娃娃》的作者春树。由于他们的作品涉及逃课、辍学、未成年性行为、吸毒等叛逆行为,除了早期作品被禁以外,在家长的角度来说也不受推崇,甚至无法在中学校园大肆推广。作为青春文学来说,在营销上来说的确比较吃亏的,因此名人推手出版人则改变出版方针。
    [6]除了“新概念大赛”,她还获得了“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7]评审的评语:“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
    [1]莫言:<飞扬的想象与透明的忧伤——《葵花走失在一八九零》之序言>,收录在张悦然:《霓路》附录一,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2]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这是从张悦然的访谈中截取的资讯。
    [2]莫言:<飞扬的想象与透明的忧伤——《葵花走失在一八九零》之序言>,收录在张悦然:《霓路》附录一,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年,第232页。
    [1]戴锦华、王干:<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原载《大家》,1996年第一期。
    [2]徐岱:为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作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8页。
    [1]禹建湘:<徘徊在边缘的女性主义叙事>,转引自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2]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原载《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1]徐岱:为作序《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张邦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德勒兹等诸,吴琼译:《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3]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与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也不被传统学者所接受。他的思想影响非常广泛,被用作女权运动、同性恋抗争、黑人运动等的理论武器。
    [4]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德勒兹等诸,吴琼译:《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1]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1]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2]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3页。
    [3]1968年,法国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作者之死》中的宣言,他极力解构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作者”概念,试图为文本/读者、写作/批评、身体/欲望带来新的解放。
    [1]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戴安娜·克兰在《文化生产》一书指出文化产品需面临不同的把关系统,参考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1]梅琼林:<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原载人民网《青年记者》,http://www.rcvc.org/list.asp?ArticleID=1423
    [1]出自《烦恼人生》,印家厚上了轮渡与工友谈话中,文学爱好者小白说出来的诗。
    [2]赵玫:《我的灵魂不起舞》,四川:四川温义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67页。
    [2]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1]任一鸣:《抗争与超越——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14页。
    [2]2000年4月棉棉在《阅读导刊》发表《卫慧没有炒我》挑起论证,两人在网易论坛上先后攻击对方。
    [3]春树:<关于80后,我又能说什么>,《抬头望见北斗星》,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
    [4]1996年《小说界》第3期推出“70年代以后”,棉棉发表处女作<一个矫揉造作的晚上>;随后其他期刊相继以同样栏目“趁盛追击”。
    [5]在卫慧照片下题写:“穿上蓝印花布旗袍,我以为就能从另类作家摇身一变为主流美女。”
    [1]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联合发表:《被遮蔽的“70年代人”》,他们分别是《作家》主编、《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评论家,原载《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2]参考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3]陈思和:<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北京语言大学性别文化网,http://news.blcu.edu.cn/xbwx/main/ArticleShow.asp?ArtID=389&ArtClassID=26
    [4]文学批评家一般认为《啦啦啦》是长篇《糖》的核心,也是棉棉的代表作。
    [5]陈思和:<现代都市社会的“欲望”文本>,北京语言大学性别文化网,网址同上。
    [1]葛红兵:<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搜狐文化,http://cul.sohu.com/20061129/n246682100.shtml
    [2]以摇滚乐、性解放、吸毒、穿着化妆时尚等,充分象征对主流、对社会整体的不负责任与享乐性。
    [3]在欧美的社会政治运动,如女权主义、种族平等、人权运动,还有反战、反核运动都获得处于亚文化边缘地位的青年参与。
    [4]青年亚文化缔造了许多新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先锋派、垮掉的一代、左岸艺术等。
    [5]“爵士朗姆汽酒”曾买下500本《啦啦啦》在派对上派送。
    [6]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63页。
    [7]葛红兵:<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搜狐文化,http://cul.sohu.com/20061129/n246682100.shtml
    [1]棉棉:《啦啦啦》,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7年。
    [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1]沈浩波:<盲目而奋不顾身>,《北京娃娃》附,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
    [2]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到80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1]详见周洁茹访谈,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16/32/20000720/152350.html
    [2]春树:《北京娃娃》,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3]2004年2月2日.译作“爆发”或“呐喊”,附标为“中国的年轻人终于敢与众不同了”。
    [1]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到80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春树:《长达半天的欢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3]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到80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4]亚文化不必争取就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如当年妇女被解放一样,失去了争取过程的了解。
    [5]春树:<新春天,新春树>,《抬头望见北斗星》,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
    [1]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原载《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1]希腊的“教化”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也是基于区分希腊人与野蛮人的标准。
    [2]刘思谦:<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原载《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取自职大学报网,http://61.185.242.103./-kjgk/zdxb/zdxb2003/0301/0301ml.htm。
    [1]荒林:<80、90年代大陆女性文学思潮形成和演变>,取自两性视野网,http://www.alleyeshot.com/html/200.606/10/20060610151644.htm。
    [2]戴锦华:《性别中国》,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
    [3]方方:<叛离的路还能走多远>,转引自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1]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2]高官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1]王绯:〈张辛欣小说的内心视镜与外在视界——兼论当代女性文学的两个世界〉,原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2]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原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贺桂梅在文章中指出“两个世界”明显受到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之影响。
    [3]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李东晓、阎华:〈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与《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取自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23290。
    [1]“双性人格”首先由孙绍先在〈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原载《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5期。
    [2]参考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85页。
    [3]霍纪征:〈双性和谐——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化的一条可行之路〉,取自两性视野网,http://www.alleyeshot.com/html/200606/9/20060609230611.htm。
    [4]赵树勤:〈性别:主题研究的新唯独〉,原载《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5]李东晓、阎华:〈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同上。
    [1]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页。
    [2]李东晓、阎华:〈走入高校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同上。
    [1]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2]王侃:〈当文学遭遇选美〉,学说连线网,http://www.xslx.com/htm/kjwh/yywx/2004-03-17-16383.htm。
    [3]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
    [2]高官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新人”的概念原自邓小平于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后来评论界对其的概念界定出现分歧,基本上是从属于一种新社会意识而生成的、充满光荣与希望的社会主义工农兵英雄人物。
    [2]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59页。
    [3]谌容:〈写给《人到中年》的读者〉,转引自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同上。
    [1]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2]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3]张抗抗语,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1]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2]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3]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4]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5]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6]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1]戴锦华:〈新时朗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0-32页。
    [1]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取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1]张欣:《拯救》,收录在《张欣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2]徐坤:《野草根》,湖南:湖南文苑出版社,2007年,第210页。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1]徐坤:《野草根》,湖南:湖南文苑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1]张辛欣:〈必要的嘲答〉,原载《文艺报》,1983年第6期,转引自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2]转引自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1]李小江:〈女性审美主体的两难处境〉,取自叶舒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2]徐岱:为作序《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张邦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联系密切,并受到布莱希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犹太神秘主义理论的影响。
    [2]参考自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7页。
    [1]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2]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3]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2]戴锦华:〈导言:两难之间或突围可能?〉,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3]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4]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0页。
    [5]希罗多德(Herodotos,约前484年—前425年)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
    [1]戴锦华:〈导言:两难之间或突围可能?〉,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2]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1]有关德国“黄色间谍”、知识分子联署上书的报道与于建嵘教授的专访资料取自《亚洲周刊》,2008年1-2月。
    [2]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1935)孟加拉国公民,自1975年开始以微型贷款来协助贫穷妇女创业,以此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1]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1]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2]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4]王安忆语,转引自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5]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6]王安忆:〈白茅岭纪事〉,引自《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1]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2]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1页。
    [4]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年。
    [5]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6页。
    [1]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学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陈惠芬、马元曦主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7.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8.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9.戴锦华:《性别中国》,台湾:麦田出版,2006年。
    10.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台湾出版:远流出版社为《斜塔瞭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1999年)
    12.[法]德勒兹等诸,吴琼译:《凝视的快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法]德勒兹,刘汉全译:《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4.邓利:《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5.杜声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香港:三联书店,1988年。
    16.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奥]弗洛伊德著,文荣光译:《少女杜拉的故事——对一个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
    18.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高宣扬:《后现代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1990年。
    20.顾燕翎主编,林芳玫等人著:《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21.洪淑苓:《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
    22.胡志毅:《神秘·象征·仪式:戏剧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23.荒林、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24.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黄淑祺:《王安忆的小说集其叙事美学》,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05年。
    26.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美]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余潇枫、潘一禾等人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李贵森:《西方戏剧文化艺术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李小江等诸:《性别论坛——文学、艺术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0.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林芳玟:《女性与媒体再现》,台北:正流图书,1999年。
    3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33.尼采:《悲剧的诞生》,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年。
    34.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英]裘伊·玛姬西丝著,何颖怡译:《女性研究——自学读本》,台北: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36.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瑞士]荣格著,李德荣译:《荣格性格哲学》,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年。
    40.任一鸣:《抗争与超越——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41.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到80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寿静心:《女性文学的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5.宋宝珍:《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46.苏之德:《中国妇女文学史话》,香港:上海书局,1973年。
    47.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8.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50.王宁:《全球化与文化研究》,台湾:扬志文化事业,2003年。
    51.王朔:《美人赠我蒙汗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40页。
    52.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3.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西蒙·波娃著,掏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55.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57.徐坤:《双调夜行船》,太原:三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58.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杨莉馨:《异域性与本土化: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叶舒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1.[英]伊丽莎白·莱特著,王文华译:《后现代交锋丛书: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英]约翰·希顿著,徐向东译:《后现代交锋丛书:维特根斯坦与心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4.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65.张伯存:《文化症候与文学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6.张浩:《书写与重塑——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阐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68.张清华主编:《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资料》,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69.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赵丰:《青春中国——走进“80”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
    71.[英]珍妮特·榭尔丝著,刘慧卿译:《母性精神分析》,台湾:心灵工坊文化,2001年。
    72.钟慧玲主编,东海大学中文系审订:《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学》,台北:里仁书局,1997年。
    73.周海波、孙婧:《寻找失去的天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4.周乐诗:《笔尖的舞蹈——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策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75.朱栋霖、丁帆等人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两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6.朱寨、张炯:《当代文学新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1.残雪:《残雪自选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
    2.残雪:《突围表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3.陈染:《无处告别》,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
    4.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5.陈染:《私人生活》,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
    6.陈染:《陈染文集·第二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7.谌容:《谌容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
    8.谌容:《人到中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9.谌容:《懒得离婚》、《梦中的河》,http://www.millionbook.net/xd/c/chenrong/index.html。
    10.池莉:《所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11.池莉:《池莉作品集》,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年。
    12.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日落碗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3.迟子建:《迟子建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4.春树:《抬头望见北斗星》,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年。
    15.春树:《长达半天的欢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6.春树:《北京娃娃》,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
    17.方方:《白雾》、《暗示》,http://xxsy.net/xd/4_9833.html。
    18.海男:《花纹》、《私生活》,http://www.xxsy.net/xd/4_10831.html。
    19.林白:《林白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林白:《万物花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1.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
    22.林白:《说吧,房间》,http://book.kanunu.cn/html/2006/1122/4383.html。
    23.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狐皮》,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mingiwx/liuslawx/liusla.html。
    24.棉棉:《熊猫》,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
    25.棉棉:《白色在白色之上》,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
    26.棉棉:《社交舞》,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
    27.棉棉:《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28.棉棉:《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9.棉棉:《甜酸情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30.棉棉:《啦啦啦》,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7年。
    31.皮皮:《比如女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2.皮皮:《全世界都8岁》,海口:南海出版社,2000年。
    33.铁凝:《大浴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4.铁凝:《玫瑰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5.铁凝:《铁凝自选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
    36.王安忆:《启蒙时代》,台北:麦田出版,2007年。
    37.王安忆:《王安忆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38.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年。
    39.王安忆:《米尼》,海口:南海出版社,2000年。
    40.王安忆:《妹头》,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年。
    41.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之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43.卫慧:《狗爸爸》,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
    44.卫慧:《我的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45.卫慧:《水中的处女》,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46.卫慧:《欲望手枪》,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
    47.卫慧:《蝴蝶的尖叫》,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48.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49.卫慧:《上海宝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50.徐坤:《野草根》,湖南:湖南文苑出版社,2007年。
    51.徐坤:《小青是一条鱼》,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52.徐坤:《厨房》,http://cn.xs8.cn/ddmj/xukun/xukun.html。
    53.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54.张洁:《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
    55.张洁:《祖母绿》,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
    56.张洁:《方舟》,北京出版社,1983年。
    57.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http://ywch.bokee.com/3767027.html。
    58.张抗抗:《情爱画廊》,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
    59.张抗抗:《赤彤丹朱》,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60.张抗抗:《北极光》,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61.张抗抗:《隐形伴侣》,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
    62.张抗抗:《北京的金山上》,http://book.sina.com.cn/author/authorbook/2005-12-15/1743194459.shtml。
    63.张梅:《中国小说50强:破碎的激情》,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64.张欣:《张欣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65.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
    66.张辛欣:所有作品取自张辛欣主页,http://www.zhangxinxin.com/writing/writing.htm。
    67.张悦然:《霓路》,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年。
    68.张悦然:《昼若夜房间》,北京:明天出版社,2007年。
    69.张悦然:《水仙已乘鲤鱼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70.张悦然:《誓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71.张悦然:《樱桃之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72.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3.张悦然:《红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74.张悦然:《十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
    75.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76.赵玫:《我的灵魂不起舞》,成都:四川温义出版社,2007年。
    77.赵玫:《秋天死于冬季》,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年。
    78.赵玫:《天国的恋人》、《岁月如歌》、《朗园》,http://www.my285.com/ddmj/zhaomei/。
    79.周洁茹:《中国娃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80.周洁茹:《你疼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81.周洁茹:《熄灯做伴》,http://www.millionbook.com/xd/z/zhoujieru/zjrw/007.htm。
    82.周洁茹:《我们干点什么吧》,http://www.xiaoshuo.com/readindex/index_00126113.html。
    83.周洁茹:《小妖的网》,http://www.dushu999.com/xdwx/z/zhoujieru/xydw/。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