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电视剧史学研究的传统范式与观念因循保守,目前的思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史学研究问题的选抒,限制了我们对新史料的理解挖掘以及历史写作的风格和态度。
     本文希望顺应新的史学研究趋势,并重新校正与填充被制度化了的传统电视剧史所出现的在不同历史时段之间所产生的隔阂,在趋近电视剧艺术规律的同时,确立一种继往开米的理论视野,在电视剧历史事实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联域,拓展电视剧史学研究的视野。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主体四章,包括史学概念范畴的厘定、史学分期规范的探讨、史学叙述形态的阐释和史学理论范式的进程组成。
     第一部分试图梳理史学理论范式的进程,既关注基础范式的传统建构,更强调多元范式的现代提升。传统电视剧历史理论和方法技能薄弱,缺乏经验研究,陈陈相因的学术垃圾,没有新史料,也没有新见解;在资料的开放和普及上研究研究后劲不足等都在压迫这个范式的稳固性。电视剧理论为历史评价提供依据,理论定向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电视剧史建构的变化。要突破宏观史学对全局的观照,拒绝雷同重复性的无意义研究,用原创的史学观念建立电视剧史学的学说意义和专业体系,是史学研究新论对电视剧史学的尝试性命题。
     研究者本身的认识渗透着个体的多元性特征,个人化的解释和判断提倡情感化的渗入,更提倡学术敏感性和学术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在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中如英雄史转向平民史,在电视剧的理论研究中,如严格意义的理论化到情感意义的个性化,都体现着人类历史情感的新需求。从宏观叙史到微观叙史,从史实研究到问题研究,对传统史学方法论的扎实应用和多元范式的开创,都是衡量历史学者功力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将对史学概念范畴进行厘定。概念提供一种经验型事实,不是一目了然的,所以它是一种过去意义的载体,也可能是建立在已有基础上的假设命题即将付诸实践的一种趋势,并被隐藏在为所有叙述题构造意义和给予有意义的时间格局中。电视剧史学中,一些概念的形成本身就体现研究者对电视剧历史和创创作现实规律认识的思考。
     厘清概念,辨析理论,把电视剧史当做某种历史情境去还原。对概念的把握既要厘清围绕这种概念所指示的特定电视剧类型概况,更要对产生这种类型剧或类型历史现象进行一定的学术价值判断和审美价值评估。电视剧史学概念生成机制的研究,正是对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方法论的第一阶段拓展。
     第三部分将对史学分期规范进行探讨。分析各种按照意识形态和作者作品为核心的断代史、编年史、思潮史和年代史等传统史学分期规范的旨趣,以及将社会历史分析法研究下的电视剧史分期参照奉为圭臬的一些误区。陈规不一定是共识,也可能只是一种习惯。
     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和简单的因果逻辑,也可以被解读成空间的变迁。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社会史引入电视剧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场域,在特定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观照下关注特定氛围的人群心理和精神症候,感受属于具体艺术家的作品创作特性,把握史学研究的个案价值,在历时性基础上将哲学化的电视剧理论进一步史学化,突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精英知识体系是建构新的史学范式的第二步。
     第四部分将对史学叙述形态作出阐释,通过对史学叙述主体的归因和史学叙述形态的变革进行探讨。叙述沿时重构,时间是唯一参照系。但历史表述方式并不局限于按照时间分段分期。要确保历史撰述的可信性,要考证和修复早期史料,要完成当前的当前大量的史料阅读,掌握尽可能丰富和翔实的电视剧资料和历史事实,是电视剧史学研究开始的前提。史学研究欢迎多声部叙述,只是任何一种叙述都需要尽可能全面地辨析和阐明。具体电视剧作品的生产语境,制约叙述者的心态。要力求从个体的学术发现中去认识历史的发展态势:要建构感性叙述的电视剧史,哪些阐述可以超越已有。
     但具体的历史叙述中,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放弃对中国电视剧史的整体观照。在传统分期方式,以叙事为中心的形态史研究,能为文化、政治、经济和法律史等提供注释。怎么叙述,叙述什么,回看E.H.卡尔所设定的“历史解释模型”,谁掌握了一个时代的话语权谁就有权力来解释历史。电视剧史研究能够同时注重电视剧的历史撰述与历史学术的语境和中国当代现状,就具备了基本限度的解释能力和导向性。
     在唯物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指导原则下,发扬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尽可能为以后著作的概述与归纳更符合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本相作出指引,建构一个集史学观、方法论、实践论为一体的完备而系统的整体电视剧史观。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的现实语境日史学研究的深化和必然。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Chinese TV play history is based on ideology, authors, works and social history analysis, etc., which is apt to form a study habit of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types of work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mes. This has limited the choice scope of the research problem.
     This thesis aims at the theoretical promotion of the artistic phylogeny of TV Play. With the cor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history records are determine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consists of four aspect:concept, periodization, narration and new paradigms construction.
     Dissecting specific concepts which imply empirical fact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proceeding from the superficial to the profound, we can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reality. In addition to the causal logic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accidental factors on time-frequency genealogy should be emphasi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subject attribution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form changes, we can explore the ability to explain and guide about the basic history narrative limit.
     Concept is the symbol of image with cultural significance, basis of stages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the penetr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 also advocated a mor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sensitivity and academic scientific.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emphasizes is a kind of academic vision. Create a solid application and multiple paradigm of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methodolog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history scholars skill and ability.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 new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TV play and the historical facts, to expand the study of historiography view, establish a useful paradigm.
     From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to the problem research, through revisiting and filling the gap of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we hope that we can grasp the histor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Chinese TV drama accurately.
引文
①[法]弗朗索瓦·菲雷.从叙述史学到面向问题的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24.
    ①[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
    ②李守常著.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8.
    ①[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6.
    ②陆贵山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③[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1.
    ④[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25.
    ⑤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31.书中所述的这三次研讨会分别是1986年7月召开的电视理论座谈会,1987年2月召开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以及1987年3月召开的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
    ①[美]道格拉斯·觊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3.
    ②[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3.
    1[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346.
    1[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2.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洪天富译.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71.
    ①高方正等编.电视剧艺术文论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110.
    ②[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5.
    ①[英]基思·詹金斯著,金寿福译.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2.
    ②[英]克里斯·霍奈尔,[美]埃默里斯·韦斯科特著,夏国军等译.哲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1.
    ①[德]德罗伊森著,耶尔恩·吕森,胡昌智编选,胡昌智译.历史知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②[德]德罗伊森酱,耶尔思·吕森,胡昌智编选,胡昌智译.历史知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
    ①[以]齐安·亚菲塔著,王祖哲译.艺术对非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4.
    ②[以]齐安·亚菲塔著,王祖哲译.艺术对非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7.
    ①[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2.
    ②[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历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2.
    ③郭世佑.历史不是小姑娘[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113.
    ①[法]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
    ②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8.
    ①[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0.
    ②陈山,钟大丰,吴迪,李道新,吴冠平.关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谈话[J].电影艺术,2007,(5).
    1[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4.
    ①[英]基思·詹金斯著,金寿福译.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3.
    ②邱仁宗编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6-87.
    ③[德]亨里希·李凯尔特著,涂纪亮译.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①[法]弗朗索瓦·菲雷.从叙述史学到面向问题的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24.
    ②[德]哈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
    ①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①[美]纳尔逊·古德曼著,刘华杰译.事实、虚构和预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②[美]纳尔逊·古德曼著,刘华杰译.事实、虚构和预测[M].北京:商务印书5馆,2010:62.
    ①[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1.
    ②[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fMl.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9.
    ③[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64.
    ①[英]基思·詹金斯著,金寿福译.论“历史足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
    ②[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5.
    ③[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93.
    ①[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文学:自白与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44
    ①《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对历史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6.
    ②[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
    ③[法]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2.
    ①[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23.
    ②[法]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1.
    ③[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见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1.
    ①[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2.
    ②[意]马半奥·佩尔尼奥拉著,吕捷译.仪式恩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8.
    ③王元著.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5.
    ①[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版社,2006:103.
    ②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理论组编.趣味逻辑[M].北京:广播出版社,1982,27.
    ①[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4-115.
    ②李守常著.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4.
    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2[法]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3岳淼.中国影视传播史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29.
    4[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2.
    5[法]马塞尔·莫斯著,林宗锦译.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26.
    2[美]A.L.克罗伯著,译.文化的性质[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2:70.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洪天富译.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47.
    4[英]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1.
    ①[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文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
    ①[美]托马斯·库思著,邱慧译.结构之后的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3.
    ②[德]亨里希·李凯尔特著,涂纪亮译.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
    ①[法]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15.
    ②[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2.
    ③[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洪天富译.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84.
    ①[英]F·H·布莱德雷著,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4.
    ②[英]F·H·布莱德雷著,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8.
    ①[法]昂利·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4.
    ②[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4.
    ③[英]伯兰特·罗索著,贾可春译.意义与真理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64.
    ④[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著,吕捷译.仪式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7.
    ⑤[美]托马斯·库恩著,邱慧译.结构之后的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7.
    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
    ①[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刘北成,周立红译.论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viii.
    ②[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
    ③[以]齐安·亚菲塔著,王祖哲译.艺术对非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91.
    ①[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5.
    ①[法]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6.
    ②[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53.
    ①陆贵山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3.
    ①[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
    ①[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4.
    ②卓伯棠.侯孝贤电影讲座[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00.
    ①[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7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洪天富译.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83.
    ①[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2.
    ②[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著,张举文译.过渡礼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
    ①[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2.
    ②[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1.
    ③[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6.
    ④[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1[法]昂利·彭加勒著,李醒民译.科学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4.
    2[英]约翰·托什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2.
    ①[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
    ②[英]基思·詹金斯著,金寿福译.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96.
    1[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3.
    2[美]降·莱博著,葛忠明译.思考电视[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
    3李守常著.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8.
    ①李守常著.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②[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
    ③吴励生.问题史、心态史穿透与学术结构性洞察[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6
    ①吴辉,张志君.电视剧社会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80.
    ①[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
    ②[法]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7.
    ①[英]F·H·布莱德雷著.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1[英]伯兰特·罗素著,贾可春译.意义与真理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65.
    1[美]托马斯·库恩著,邱慧译.结构之后的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1.
    1[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46.
    1[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3.
    1[美]诺埃尔·卡洛尔著:,刘北成,严忠志译.大众艺术哲学论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66.
    2高方正等编.电视剧艺术文论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22.
    3《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对历史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0.
    1[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严忠志,欧阳亚丽译.经过省察的人生——哲学沉思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60.
    1[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7.
    2[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8.
    1陆贵山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0.
    2[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61.
    3[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全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0.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
    ①[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6.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著,严忠志,欧阳亚丽译.经过省察的人生——哲学沉思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65.
    ②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12.
    ①[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见姜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62.
    ①[英]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8.
    仲呈祥,陈友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吴保和.中国电视剧史教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宋强,郭宏.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五十年纪实[M].南宁:漓江出版社,2009.
    邵奇.中国电视剧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陈友军,赵玉嵘.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刘萍,李灵.中国电视剧[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王维超.电视剧初探[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3.
    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杨伟光.中国电视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林吕建.浙江电视剧发展史1978-2002[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王强.电视剧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刘晔原.电视剧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倪学礼.电视剧剧作人物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董旸.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张凤铸.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纵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林风云,曾庆瑞.中国帝王电视剧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曾庆瑞.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曾庆瑞.中国电视剧艺术学研究方法论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2卷:文本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1卷:本质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王昕.在历史与艺术之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文化诗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刘彬.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M].长沙:岳麓书社,2010.
    鞠斐.喧哗与嬗变: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杜悦.新世纪国产电视剧的中国特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周月亮,韩骏伟.电视剧艺术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黄会林等.中国电视剧名篇读解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郭艳民.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陈志昂.中国电视艺术通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苗棣.美国电视剧[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路海波.电视剧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
    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杨静.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吴辉、张志君.电视剧社会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李胜利.电视剧叙事情节[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刘婷.电视剧影像叙事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李少白.电影历史及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潘秀通,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于晓玉.中国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法]乔治·萨杜尔,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美]尼克·布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法]巴赞,崔君衍泽.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美]伊格斯尔著,赵世玲、赵世瑜译.欧洲史学的新方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意]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英]R·G·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刘北成,周立红译.论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英]帕拉蕾丝—伯克编,彭刚译.新史学:自白与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F·H·布莱德雷著,何兆武,张丽艳译.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亨里希·李凯尔特著,涂纪亮译.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德罗伊森著,耶尔恩·吕森,胡吕智编选,胡吕智泽.历史知识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郭小凌.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李振宏,刘克辉.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8.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6.
    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陆贵出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何月一.电视文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杨伟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苗棣.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关玲.中国电视文艺20年一话语记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湖北电视台主编.优秀电视专题片解说词[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邵长波.电视导演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邵长波.电视结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赵凤翔,吴炜华,薛华.电视艺术文化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何苏六.电视画面编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张歌东.影视非线性编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何丹.电视文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张凤铸.广播影视艺术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张凤铸等.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周星.影视艺术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尹鸿.尹鸿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赵凤翔.电视艺术文化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欧阳宏生.电视批评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王杰、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李鸿翔.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5.
    陆小华.再造传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美]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3.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泽.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各年度代表性电视剧目
    栾雪莲.新世纪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吴匀.中国武伙电视剧的空间建构[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王玉玮.当代电视剧中的城市意象[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上海:复旦大学,2006.
    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段一.类型电视剧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成都:四川大学,2007.
    李耿晖.二元人群生存境遇与香港视野[D].广州:暨南大学,2005.
    田义贵.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D].成都:四川大学,2006.
    吴秋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香港电视剧改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杜莹杰.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张永峰.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上海大学,2011.
    宋洁.论中国电视剧的崇高范畴[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金花子.中韩电视剧叙事文化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赵淑梅.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D].长春:吉林大学,2010.
    宋法刚.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存在、价值与批判[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与性别[D].郑州:河南大学,2004.
    邵奇.试论当代中国电视剧的传播理念[D].上海:复旦大学,2004.
    李兴亮.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李传华.社会表演学视野下电视剧中法律工作者的表演[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6.
    鞠斐.星光照耀下的夜航船——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D].长春:吉林大学,2007.
    温朝霞.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D].广州:暨南大学,2006.
    催银河.生命形态与地域文化之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白小易.碰撞与整合——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大陆电视剧创作的本土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钟鸣.传统的发明——江西农民拍电视剧活动的调查[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6.
    张洪涛.电视剧企业市场分析及决策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5.
    胡辉.新世纪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英雄主义叙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卢晓云.电视剧叙事与文化建构——基于中美韩三国电视剧叙事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王蕾.当代美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云国强.知识、道义与政治:释放电视剧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锋芒[D].北京:北京大学,2007.
    刘海霞.中国电视剧产业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8.
    刘义军.权谋话语、历史镜像及政治批评——中国帝王家族电视剧创作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9.
    蔡盈洲.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耿明松.明代绘画史学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黄广友.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长春:吉林大学,2010.
    刘大.史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韩小龙.《南总里见八犬传》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温玉清.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D].天津:天津大学,2006.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7.
    王悦.李维史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朱梅光.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梁民愫.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在中国的反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上海:复旦大学,2008.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5.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刘海霞.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林国华.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刘延苗.章学诚史学哲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济南:山东大学,2011.
    王瑜.现代文学史观及其书写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樊庆臣.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创建与运作[D].济南:山东大学,2011.
    朱慈恩.20世纪上半期通俗史学述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李泽吴.胡思敬史学与思想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张井梅.嬗变与转型:文艺复兴后期法国史学析论[D].上海:复旦大学,2010.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石丽琴.科学编史学与认识论解释学[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李凌翔.新中国的旧史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8.
    黄延龄.从兰克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D].上海:复旦大学,2008.
    谭笑.科学史研究中修辞学进路的编史学考察[D].北京:清华大学,2009.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詹志华.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王松山.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范莉.内史大师柯瓦雷的科学编史学思想研究[D].太原:山西阳大学,2007.
    唐燮军.魏晋南北朝史学探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电视剧历史研究类
    胡智峰.十年来中国电视美学的研究历程(上、下)[J].现代传播,1993,(6).
    壮春雨.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2).
    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J].现代传播,1982,(3).
    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续[J].现代传播。1982,(4).
    裴玉章.电视剧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的趋势[J].现代传播,1981,(3).
    周牧.中国电视剧发展五十年[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张国涛.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J].现代传播,2007,(1).
    郭镇之.中国电视三十年[J].当代电视,1988,(5).
    吴素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科建设刍议[J].中国电视,1995,(7).
    慎之.中国电视剧历史透视[J].新闻广播电视研究,1987,(3)
    高鑫.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J].当代电视,1987,(3)
    高鑫.电视剧观念创新与理论建设[A].钟艺兵,黄望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张东光.“百家讲坛”与史学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07,(2).
    彭文祥.简论电视剧研究的逻辑分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黄怀璞.试论电视批评对受众的价值导向作用[J].中国电视,2004,(3).
    叶飆荣.电视剧评论应坚持历史和美学观点的统一[J].视听界,1998,(2).
    李胜利,李梦苏.关于当前[J].中国电视剧批评的批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6).
    宋永琴.以一种体验式批评观来把脉——[J].中国电视剧批评现状及发展趋向的思考[J].今传媒,2011,(9).
    王黑特,史向一.中国电视剧批评模式嬗变初探[J].中国电视,2010,(10).
    杨状振,朱晓(?).21世纪以米的中国电视剧批评及其理论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2).
    熊国荣.精神分析理论与电视剧批评[J].现代传播,2010,(6).
    毛凌滢.改编电视剧批评:多元视角与跨学科的立体审视[J].现代传播,2008,(4).
    韩婷婷.产业化背景下我国电视剧批评的发展[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3)
    蒋梅,宋永琴.当前电视剧批评类型与症候[J].新闻采编,2007,(6).
    吕木子.论中国电视剧批评话语的民族性建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4).
    吴素玲.电视剧批评的多元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6).
    陈龙,衣果.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J].中国电视,2000,(5).
    韦陀.批评有批评的用处[J].中国电视,1992,(11).
    王黑特,宗敏.中国电视剧历史主义批评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11,(3).
    薛晋文.电视剧“批评标准”刍议[J].中国电视,2011,(4).
    王黑特,胡怡.中国电视剧类型研究的历时性考察[J].当代电影,2011,(7).
    赵彤.静观帝王题材电视剧热[J].当代电视,2007,(4).
    戴清.观念、方法与评论实践——对“电视剧艺术批评”教学实践的反思[J].当代电视,2008,(10).
    王芳.浅论“电视剧”艺术[J].美与时代,2005,(12).
    朱栋霖.电视剧需要理论创新——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序言[J].中国电视,2004,(1).
    李金宝,张律.电视剧发展呼唤理论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
    张国涛.长篇时代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J].现代传播,2009,(3).
    钟艺兵.为创作开路,是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目的[J].现代传播(1986,(4).
    薛晋文,戴清.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J].当代电视2010,(10).
    熊国荣.1958-1980年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研究[J].现代传播,2008,(5).
    蔡骧.电视剧理论研究诌议[J].现代传播,1986,(4).
    汤恒.戏曲电视剧理论研讨会侧记——探索戏曲电视剧的艺术特性[J].当代电视1988,(7).
    张冰.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J].出版参考,2003,(17).
    宋家玲.关于电视剧理论研究的思考[J].现代传播,1987,(1).
    张凤铸.发挥优势强化特色——电视剧理论与实践管窥[J].现代传播,1989,(1).
    彭笑远.中国早期少儿电视剧的创作与理论批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田本相,崔文华.电视文化和电视剧[J].现代传播,1986,(4).
    高鑫.加强电视剧的基础理论研究[J].现代传播,1986,(4).
    韩婷婷.略论当代[J].中国电视剧批评的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11,(9).
    杨青.我国电视剧本体的三维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0,(18).
    赵晖,曾庆瑞.拿什么样的批评奉献给中国电视剧——从《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引发的文化事件说起[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4).
    马艳.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励志剧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1).
    张国涛.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J].现代传播,2007,(1).
    周梁楷.影视史学:理论基础及课程主旨的反思[J].台大历史学报,1999,(23):447.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J].学习与探索,1996,(6).
    张广智.重现历史:再谈影视史学[J].学术研究,2000,(8)张广智.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之
    异同——三论影视史学[J].学习与探索,2002,(1).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J].历史教学问题,2007,(5).
    陆旭.影视史学再探讨[J].兰州学刊,2006,(2).
    蒋保.关于“影视史学”的若干问题——与周梁楷先生商椎[J].社会科学评论,2004,(2).
    蒋保.影视史学刍议[J].安徽史学,2004,(5).
    黄朴民.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为中国影视史学号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曹寄奴.影视史学的真实性和虚构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2).
    曹寄奴.影视史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3,(7).
    吴紫阳.影视史学的思考[J].史学史研究,2001,(4).
    杨学民.符号学视野中的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也谈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异同[J].学习与探索,2003,(5).
    张蜀津.“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5).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J].史学月刊,2004,(6).
    郭小凌.古典西方史学中的客观主义原则与史家个大的实践[J].史学理论研究.1996,(1).
    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1,(4).
    郦苏元.新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电影.2005,(1).
    钟大丰.历史折射现实的光辉——谈新时期的电影历史研究[J].电影艺术,1988,(2).
    张颐武.历史/记忆/电影:时间之追寻[J].当代电影,1992,(3).
    李淑言.什么是新历史主义[J].当代电影,1992,(4).
    [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威尔;陈旭光,何一薇译.电影史:“怎么样?”和“为什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4).
    [美]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威尔;陈旭光,何一薇译.历史、历史书写和电影史[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2).
    [意]朱莉安娜·布鲁诺,姬进译.走向电影史理论化[J].当代电影,1988,(2).
    [美]克·汤姆逊,彬华泽.电影批评和电影史中的电影特性[J].世界电影,1988,(2).
    [英]托马斯·艾尔萨埃瑟,李迅译.电影史与视觉快感[J].当代电影,1988,(3).
    [美]安德鲁·萨利斯,饶曙光译.走向电影史的理论[J].当代电影,1989,(3).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J]. Ameri-can History R eview, Vol.93, No.5(December 1988)陆旭.影视史学再探讨[J].兰州学刊,2006,(2).
    R. C. R aack ", Historiography as Cinematography:A Prolegomenon to Film Work forHistorians,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18, No.3(July 1983).
    任奇正.历史学的生命力[J].史学理论研究,1994,(4).
    武吉庆.经世致用与史学研究的误区[J].河北学刊,1995,(1).
    彭树智,孟庆顺.史学、社会和人生——谈史学的社会功能[J].人文杂志,1992,(2).
    雷戈.对新时期史学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6).
    强盛.客观衡量自我历史学无须惊慌[J].史学理论研究,1993,(2).
    杨桂宏.谈史学的社会功能——访太平天国史专家王庆成教授[J].学术研究,2000,(8).
    李勇.“史学危机”与史学改革开放的紧迫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刘家和.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J].学术月刊,1997,(1).
    陈长琦.史学的现实性品格[J].学术研究,1994,(5).
    雷戈.社会转型与史学变革[J].学术月刊,1997,(1).
    马勇.绕不开的“时代精神”[J].史学理论研究,2006,(4).
    李传印,陈得媛.史学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2,(3).
    赵兴彬.论历史学功能与结构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1).
    陈茂华.史学与政治——美国“共识”史学初探[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朱允.试论中国史学传统的断裂与重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章开沅.论史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1).
    章开沉.论史学与政治及其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2).
    江连山.把历史研究和现实政治实践严格区别开来[J].史学理论研究,1993,(2).
    陈国灿.世纪之交中国史学改革的目标与突破口[J].史学理论研究,1993,(4).
    朱宗震.史学危机和史学发展之路[J].探索与争鸣,2001,(4).
    张艳国.历史学科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3,(2).
    侯杰,姜海龙.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内在困境与外部危机[J].河北学刊,2004,(6).
    王东.中国当代史学的困境与误区[J].河北学刊,1996,(1).
    侯建新.史学的时代性与永远的历史性[J].史学理论研究,2006,(4).
    陈锋.史学研究与当代社会[J].江汉论坛,1998,(8).
    黄留珠.时代呼唤通俗史学[J].学习与探索,1993,(6).
    陈启能.史学工作者要有现实感[J].求是,1994,(15).
    宋德华.发挥史学功能的途径[J].学术研究,1994,(5).
    雷天恩.勇于探索走出困境——浅谈史学危机[J].史学理论研究,1993,(3).
    张广智.“把历史交还给人民”——口述史学的复兴及其现代同响[J].学术研究,2003,(9).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J].学习与探索,1996,(6).
    重现历史:再谈影视史学[J].学术研究,2000(8).
    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之异同——三论影视史学[J].学习与探索,2002,(1).
    陈崇武.坚持、吸收、拓宽——世纪之交对中国史学的几点浅议[J].史学理论研究,1992,(4).
    张东光.史学功能的转向与史学勃兴[J].学习与探索,2003,(4).
    张东光.“百家讲坛”与史学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07,(2).
    张忠祥.重视史学功能加强历史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4,(2).
    丁贤勇.历史与旅游:应用史学的一种解读[J].江汉论坛,2003,(5).
    刘祚昌.反思过去,向21世纪奋勇前进[J].史学理论研究,1992,(3).
    李磊明.从接受角度看史学著作的编纂[J].历史教学问题,1991,(1).
    陈仲丹.走向现实的历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3,(3).
    黄德楠.愿史学在改革大潮中加快前进步伐[J].史学理论研究,1992,(3).
    刘家和,陈启能.面临改革大潮历史学怎么办?几点看法[J].史学理论研究,1993,(4).
    汪受宽.史学大用论[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2).
    陈润叶.论史学功能的特殊性[J].求索,2001,(3).
    延艺云.杂议史学的尴尬[J].史学理论研究,1993,(1).
    陈国灿.论史学功能的文化形态[J].中州学刊,2001,(1).
    牟维珍.论历史学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5).
    肖宏发.对史学社会教育功能的纵向考察与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瞿林东.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J].社会科学战线,1996,(2).
    王学典.历史研究的致用寓于求真之中[J].文史哲,1993,(6).
    李勇.“史学危机”与史学改革开放的紧迫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何新.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近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J].读书,1986,(11).
    李时岳.史学的革新[J].汕头大学学报:大文社会科学版,1986,(3).
    龚书铎.从“史学危机”想到的[J].福建论坛,1987,(1).
    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05).
    于书娟.教育口述史研究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王勋鸿.开端与终结——写在世纪初文学史分期大讨论后[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江堂峰,蒋保.西方“新史学”时间观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1999,(2).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史之界说[A].饮冰室合集之六[C].北京:中华书局,1936.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33.
    章清.“普遍历史”与中国历史之书写[A].杨念群,黄兴涛,毛丹.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
    景[C].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263.
    郭小凌.古典西方史学中的客观主义原则与史家个人的实践[A].史学理论研究[M].1996.
    琉善.论撰史[A].章安祺编.缪灵珠美学译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谷凤池.历史研究法的管见[A].蒋大椿.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688.
    周谷城.历史完形论[A].于沛.中华西书经典文库·历史学(史学理论卷)[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143.
    http://cctv8.cntv.cn/中央八套电视剧频道官网
    http://www.3hresearch.com/ShowClass2.asp?ClassID=15史学研究网页
    《中国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当代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主办 《影视艺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