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中国高校组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一些令人关注的变化。论文聚焦于这些变化,本着实现高校组织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借鉴管理学理论和企业组织经验,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归纳法、假设—演绎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重点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组织的演化问题。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交待了论文命题的由来、研究框架及意义,第二章是理论框架,在分析高校组织特性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管理学理论指导体系;第三至第七章(共五章),为论文的主体结构,分别从“关系、形态、结构、功能”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组织的演化问题。论文最后为结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有关论文主体结构内容简要归纳如下:
     市场经济改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组织面临的主要外部环境变化。高校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进行了自适应性调整,由此产生了组织演化问题。政府和市场是高校组织的主要外部关系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由高校组织的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三位一体的身份向高校组织的管理者、主要投资者和经营监管者的身份转化:市场开始对高校组织的资源配置起重要调节作用。高校组织内部,行政与学术开始适度分权,学术权逐步回归教授群体,行政管理层则开始注重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市场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高校的学费比例已达到相当水平,在高等教育筹资方面,主要应增强高校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高校组织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提高组织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在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新一轮以横向一体化组织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组织大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以促成学科生态效应,以及实现组织的规模经济等原因,是本次组织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因。不受时空阻隔地接受教育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网络教育是新技术条件下实现上述梦想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网络教育在中国却出现了“异化”问题。网络教育良性发展的关键是,教育定位要正确、清晰,即高校组织要真正将网络教育作为一种践行社会责任、树立信息教育理念和掌握未来发展先机的实践来探索。
     高校组织结构最典型的特征是行政与学术的二维性。行政视角中的高校组织治理结构、业务结构和学术视角中的学院制结构、科技创新平台等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征。共享治理模式和经营型治理模式是当前高校组织治理改革中值得借鉴的两种模式。教师的选择和激励是高校组织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试用期与终身教职相结合、避免“近亲繁殖”以及匿名评审等等,是当前高校组织治理的重要举措。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国高校组织业务结构,囊括了从后勤到学术的全部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结构分化,高校组织将其中一些非核心业务,比如物业管理、食堂管理等等,转移给专业化组织,从而使高校组织的精力集聚于学术性事物,组织的整体效率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方面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学院制发展是高校学术组织演化的重要特征,学科综合是学院制发展的内在需要,降低管理协调成本则是学院制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市场对创新知识需求的推动下,一种体制、机制创新的组织模式——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兴起,高校组织中因此形成了一种由学院和平台构成的新型矩阵结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组织,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和实践。
     高校是一个历史、动态发展的组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对知识创新的要求不断增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新时期高校组织功能演化呈现出强化创新的主体特征。尽管高校组织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其总体创新水平仍然偏低。高校组织正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来提升组织的创新能力。树立学习型组织理念和进行创新文化建设是保持高校组织持久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述研究,论文试图分析、厘清高校组织演化的过程、动因和规律,并提出自己的结论、判断、构想及政策建议,以期对高校组织的管理和组织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background have been experienc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the notion of maximizing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social value, the thesis focusing on the changes is mainly about 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ince 1980s by virtue o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heories and experiences, cross-discipline, induction, hypothetic-deduc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research motives, framework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roposes a management theory framework after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The main architecture of thesis is from chapter three to seven, organizations evolution of universities is viewed from relation, sh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end of the thesis is the conclusions of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sis is as follows.
    Since 1980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Chinese universities face is market economy.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ies featuring open systems have made self-adaptation to survive environment changes,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issues of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evolution. The main parts of universities environment are government and market. With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the management,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roles of government for universities change into main investment and supervision role;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are gradually allocated by market mechanisms. Universities internal management has been appropriately separated into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ic, the latter has gradually dominated by professors group, administration has emphasized on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ial concept and capabilities. The proportion of universities income from market has risen. The leve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tuition has been quite high, educational finance should strengthen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
    Chinese universities under market economy background made their
    dramatic expansions through horizontal integration following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sine 1980s in order to adapt to discipline integration trend and adv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scale economy. The purposes of the universities scale expansion are to decrease trans-action cost and achieve ecological effect of discipline. People desire to be educated free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boundaries, which can be realized by network educa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new technology. However, network education in China brings about dissimilation problem. The key element of benevolent development about network education is putting it into correct and clear position. Put differently,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should truly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grasp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ies and are build up information education concept.
    The most typical feature of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structure is a duality of administration and academic, which share different evolutionary features. The one is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structure from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 the other is school structure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base from academic perspective. The sharing and managerial governance patterns are two kinds of helpful ones, which are worth adopting by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governance reform. How to choose and stimulate teachers i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measures of governing universities include combining tryout with tenure, avoiding "close breeding", anonymous evaluation and so on.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 and business structure under the planning economy background include full functions from logistics and academic; universities of the market economy focus on academic affairs and increase their efficiency through handing over non-core businesses to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property and refectory management, some successful cases can be exemplified.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 which is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discipline integration, is important feature of academic 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universities, which is also driven by decreasing coordination cost. With the drive of new knowledge demand, a kind pattern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scientific innovation base, isbooming. Therefore, new matrix structure of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made up of school and base is surfacing. Scientific innovation base as a kind of emergent organization still has many questions explore and practice.
    Universities are historic and dynamic organizations.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function evolution emphasizes innovation to adapt organizations to demanding requirement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requirement. Universities have been important sources of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but their average level of innovations is still low.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are enhancing their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rough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s and melting into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olding learning organization notion and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culture are effective measures keeping perman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In a word,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and clarify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tecedents and rules of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s,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nclusions, judg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implication, which maybe make a contribution to reform and develop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
引文
1 金子元久.市场化与国立大学——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42.
    2 以2000年为例,当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87%,不仅离发达国家的5—7%相差甚远,而且远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确定的4%的目标(资料来源:罗公利,社会捐赠与高教成本分担[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89页)。
    1 [美]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 同上,第56页。
    3 Drucker, Petter.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Harper & Row, 1974.
    1 张远凤.德鲁克论非营利组织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9期,第4页。
    2 [美]戴维·奥斯本等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序第13页。
    3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 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2页。
    1 Peter T. Knight and Paul R. Trowler, Departmental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27-28.
    1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2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丹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3 Peter T. Knight and Paul R. Trowler, Departmental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28—31.
    1 [日]天野郁夫著,陈武元译.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第45页。
    2 [美]雷·马歇尔等著,顾建新等译.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序言)第4页。
    3 [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页。
    4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第32页。
    5 马越彻著,胡建华译.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第95页。
    1 詹鑫.八、九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大众化改革[J].外观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59~64页。
    2 邢克超.大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管理十年改革简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第9~13页。
    3 胡劲松、周丽华.传统大学的现代化—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第6~12页。
    4 作者及其合作者对此作过专门分析,参见:吴宏翔等.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第9期,第32-36页。本内容将在第七章“组织功能演化”中进一步论述。
    1 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2 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战略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年12月。
    1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2 根据马文·彼得森(Marvin Peterson)1985年著作的说法,关于高等教育的“组织的”文献始于1963年。
    1 John Corson, The 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Moderning Structure and Process. New York:McGraw-Hill, 1975.
    2 Caplow, T. and MaGee, R. J. The Academic Marketplace. New York: Anchor Books, Doubleday. 1965.
    3 Kerr, C. The Use of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4 Cohen, M.D. and March, J.G. Leadership and Ambiguity: 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New York:McGraw-Hill, 1974.
    5 Clark, Burton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erkeley,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以上5篇文献转引自:吴志功.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3页。
    1 阎光才.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53—57页。
    2 王乾坤.大学组织特征与管理模式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第79—81页。
    3 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第49—52。
    4 倪辉.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的重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30—134页。
    5 阎光才.释读大学一组织文化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志功.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 峻峰.高校内部组织变革系统性规律的探索[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109页。
    2 迟景明、于冰.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大学组织变革[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第5—8页。
    3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厦门大学,2003年。
    4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中国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下属的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主要收录了自1977年以来,中国自然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后,非自然科学类的博士学位论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也列入了收录范围。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资源供应商为美国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公司,收集了自1998年以来的英文版博士学位论文。
    1 根据《新语词大词典》,“动因即动机因素”(韩明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在外文词典中,“动因”对应agency,意思是:a power or a force which causes an effort。本文认为:动因,即事物发生的起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因素。
    2 Jay Barney & William Ouchi.Organizational Economics.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6,pvi.转引自:钱平凡.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10月,第4页。
    1 由于作者所服务的复旦大学在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主要选自该学校,并且均以作者调研、访谈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
    1 [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页。
    2 同上,第254页。
    3 [美]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导言”第9页。
    4 张焕庭主编.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99页。
    1 Terreberry, S.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8, 12,590-613.
    2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3 个人影响权的产生是因为一个人承认另一个人的权威,愿意接受另一个人的影响;专长权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某些特殊知识或能力的人向他人施加影响,并能为他人所接受的能力。
    4 Cohen,M.D.and March,J.G.Leadership and Ambiguity: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New York:McGraw-Hill,1974.转引自:吴志功.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2 Baldridge, J.V., etc. Policy Making and Effective Leadership, Jossey Bass, San Francisco, 1978. p27.
    1 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Christopher A. Bartlett and Sumantra Ghoshai.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3(Winter 2002), 34-41.
    3 埃茨尼提出的一种组织分类法,他把各种组织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强制组织、功和组织和规范组织(转引自:[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 作者对此有过专门讨论,参见:吴宏翔.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行为方式关系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第5期。
    1 周黎安,柯荣住.从大学理念与治理看北大改革[J].学术界,2003年第5期。第90页。
    1 Thomas 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Second Edition,Enlarge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70.转引自:钱平凡.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10月,第4页。
    1 [英]玛格丽特·玛斯特曼,“范式的本质”,转引自[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8—90页。
    1 钱平凡.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10月,第8页。
    2 [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1页。
    1 Kenneth Boulding, "General System Theory: The Skeleton of Science", Management Science, 2(1956):200-208.
    2 [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3 王方华,吕巍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8页。
    4 [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正文第4—5页。
    1 同行竞争除了国内同行外,由于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教育服务贸易,因此必将受到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现在各种合作办学层出不穷,有的国外高校,还直接在中国办学,比如:欧盟在上海设立了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英国偌丁汉大学在宁波设立了偌丁汉大学宁波分校等等。
    2 [美]奥利弗·威廉姆森著.“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法律经济学杂志》1979年10月号。转引自: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3 [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等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4 [美]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金融经济学杂志》1976年10月号。转引自: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86页。
    2 芮明杰,袁安照.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3 本文借鉴“流程再造”思想,和“一体化”概念,在高校组织业务结构演化中,创造了“业务集聚”和“异体化”两个概念,并在论文研究中加以丰富和应用。
    1 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协作力是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进行通力合作的能力。
    1 [美]维娜·艾莉著,刘惠民等译.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3页。
    1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509页。
    1 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J].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第62页。
    1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1 韩骅.高校 政府 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年第8期,第34页。
    2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2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 周川.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第74页。
    1 [美]克拉克·科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正文第1—2页。
    1 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私人产品是由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提供的,这种产品具有排他性。公共产品是政府提供的,其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谁消费与不消费均不会引起该产品的减少。然而,也有一些产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排他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例如医疗、福利、教育等就是这类产品,所以将其称之为准公共产品。
    2 韩骅.高校 政府 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年第8期,第36页。
    1 [美]詹姆斯·P·盖拉特著,邓国胜等译.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2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3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4 [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1 徐辉,毛雪非.论现阶段我国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第31页。
    1 图中的箭头表示资金或服务流。由于政府、市场间的互动不是本文研究重点,因此,将政府与市场间以横线联结,表示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本文将其视为“黑箱”。
    1 朱世贵,花亚群.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2期,第33页.
    1 秦惠民.高校学术管理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3、4期(双月刊).第25页.
    1 Mary Henkel, Academic Identities and Policy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0. pp. 235.
    2 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转引自: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8页。
    1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转引自: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9页。
    2 同上,第728页.
    资料来源:Ansel M. Sharp, Charles A. Regiter and Richard H. Leftwich, Economics of Social Issues, ninth edition, BPI/IRWIN, Homewood, Boston. 1990. p87.
    1 天野郁夫著,陈武元译.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第45页.
    1 周英章,金戈.中国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3期,第44页。
    2 王培根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 方凡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选择[J].高教探索,2003年第3期,第12页。
    1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0.4为通行的国际警戒标准。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与对策”,人民日报,2000-07-09。
    3 郑秉文.“国际化趋势中的高教公平问题”,南方周末,2005-04-07。
    4 肖红叶,王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1年第7期。
    5 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2期,第83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流动[N].东方早报,2004-08-03(星期二),第A2版。
    1 王方华,吕巍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8页。
    2 张芊,庞青山.建国以来高校合并历史经验的追踪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1期,第81-82页。
    1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0—81页。
    1 比如: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各类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构成一个自进化功能的学科群落。
    2 王培根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3 王国顺,李允尧.企业成长的边界[J].企业管理,2005年第1期,第98页.
    4 张安富.高校合并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3年第2期,第49—52页.
    资料来源:张安富.高校合并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3年第2期,第50页。
    1 吴庚生,李海霞.网络学院的成本分析比较—清华大学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月/上,第26页。
    1 吴庚生,李海霞.网络学院的成本分析比较—清华大学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月/上,第26页.
    1 约翰.丹尼尔.巨型大学:对规模、成本和质量的巨大冲击—在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上的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第21页。
    1 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页。
    2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44页。
    1 胡成功.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河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第39页。
    2 估计收到的问卷中有学校在A到I的类型中有复选,而作者在统计分析时没有将复选单一化或剔除,导致本科及以上高校的样本的类型分布数加和超过样本总数。比如,部属大学样本总数为47,但各类型样本数合计达到58,这是有问题的.
    1 资料来源:教育部.北京大学机构设置[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6075.htm,网页更新时间不祥/检索时间2005-08-24。
    2 朱国宏.哈佛帝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 图5—2系根据资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编.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5页”信息整理获得。
    1 芮明杰,袁安照.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2 本文认为高校组织变革主要应是渐进式变革,原因有二:第一,剧烈变革一般得不到多数教授的支持。因为巨变通常会涉及利益分配的大幅调整,由于人们认识上的滞后性,对巨变始终具有天然的抵触性;第二,教授的替代困难。高校教师群体的核心是教授,作为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的群体,他们难以被简单替代,当然也难以被简单辞退。以上两个因素,决定了成功的高校组织变革往往不是巨变,而是渐进式变革。
    3 这只是本文的一种判断,不当处请指正。
    4 本“研究概述”参考内部资料“国外大学治理结构研究述评.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熊庆年教授”及相关文献撰写。
    1 Michael Shattock, Re-Balancing Modern Concept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0951-5224 Volume 56, No. 3, July 2002, pp 235-244.
    2 Mark Considine,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 New Governance Dynamics, http://www.fabian.org.au/libraty/event_papers_2001/1081757599_434.html
    3 Kerry J. Kennedy,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s a Key Policy Issue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03.
    4 Interim Report of the Faculty Senate Commission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January 26, 2005 http://fscoug.uh.edu/intrgports.htm
    5 Dennis J. Gayle, Bhoendradatt Tewarie, A. Quinton White,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 ASHE-ERIC Higher Educ Rep 30 nol 2003
    1 Slaughter, Sheila and Larry Leslie, 1997.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i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 比如,北大的人事制度改革就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孙天华.大学的科层组织特征及效率[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8页。
    1 Brown Jr., William O.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the effects on universit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44(Feb2001), pp129-143.
    1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页。
    1 赵淑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6期,第44页。
    1 许放.我国高等学校学院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11期,第30页。
    2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380页。
    1 庞青山等.学科融合:高校合并的高层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第51页。
    2 周黎安,柯荣住.从大学理念与治理看北大改革[J].学术界,2003年第5期,第91页。
    1 庞青山,薛天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12期,第12页。
    1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页。
    2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3 [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4 作者对袁祖望教授总结的学院制发展中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认同,在此予以引述并作个别修改,原文参见:袁祖望.学院制与高校纵向管理体制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第1期,第106页。
    1 刘少雪.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第68、71页。
    1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纪报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李泽彧,陈昊.关于我国大学学院制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2年第5期,第23页。
    1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教重(2004)1号)”,科技创新平台是“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的三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之一,也是相关高校在2004年规划,目前正在探索、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组织。
    1 刘永武,张兴.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大学组织结构的调整[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46页。
    2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丹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 [美]托马斯·彼得斯等著,北京天下风经济研究所译.追求卓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2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页。
    3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J].新华文摘,1999年第5期,第154页。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98年为9.8%,1999年为10.5%。1999年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高速增长期,除2001年外,几乎每年上涨2个百分点。2002年为15.0%,首次达到国际公认的毛入学率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标准,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据统计,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9%(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各级普通教育毛入学率”统计数据)。而早在1995,加拿大、美国等7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已超过50%(资料来源:张力.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第43页。)
    3 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M].London:Heinemann,1974.转引自: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第110页。
    4 [美]戴尔·尼夫主编,邸东辉等译.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5 [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 本文认为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更受关注,因为它直接满足了市场需求。然而,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高校组织的重要职责和存在意义之一。因此,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组织始终要处理好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使知识创新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中国高校科技进展年度报告(2003)[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 同上,第2页。
    1 赵沁平.高校——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第12期,第7—8页。
    1 Martin Inc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November 5 2004, 3-5.
    1 [美]路易斯·布兰斯科姆等主编,尹宏毅等译.知识产业化——美日两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纽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3页。
    2 杂志摘编.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J].现代化工,2004年第2期,第65页。
    1 徐宁,张武军.高校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0年第2期,第9页。
    1 [美]多萝西·伦纳德·巴顿著,孟庆国等译.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303页。
    2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正文第4页。
    1 芮明杰.管理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页。
    2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正文第3页。
    1 俞文钊主编.管理的革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2 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协作力是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进行通力合作的能力。
    1 朱正伦.大学要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J].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第25页。
    2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3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 [英]尼克·海伊斯,李靖坤等译.协作制胜:成功的团队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1] 闵维方主编.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乔治·凯勒著,别敦荣主译.大学战略与规划[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3] 戴维·奥斯本等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 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 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6] 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丹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雷·马歇尔等著,顾建新等译.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 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吴志功.现代大学组织结构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 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2] 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3] 张焕庭主编.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14] 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主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15] 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6] 詹姆斯·P·盖拉特著,邓国胜等译.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 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8] 玛格丽特·玛斯特曼,“范式的本质”,转引自[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9] 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0] 王方华,吕巍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1]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2] 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3] 埃瑞克·G·菲吕博顿等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4] 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5]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6] 芮明杰,袁安照.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7] 维娜·艾莉著,刘惠民等译.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28]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9]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0] 克拉克·科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1] 房剑森.中国高等教育:政策与实践[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32] 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3]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转引自: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 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4] 王培根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5] 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泽.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6] 朱国宏.哈佛帝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7]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8]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9]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40]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1]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2] 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3] 托马斯·彼得斯等著,北京天下风经济研究所泽.追求卓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4] 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5] 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7] 戴尔·尼夫主编,邸东辉等译.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8] 路易斯·布兰斯科姆等主编,尹宏毅等译.知识产业化——美日两国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纽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9] 多萝西·伦纳德·巴顿著,孟庆国等译.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0] 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1] 芮明杰.管理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2] 俞文钊主编.管理的革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3]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4] 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编著.《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5] 尼克·海伊斯,李靖坤等译.协作制胜:成功的团队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6] 金子元久.市场化与国立大学——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3,1(1).
    [57] 罗公利.社会捐赠与高教成本分担[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8] 张远凤.德鲁克论非营利组织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9).
    [59] 杨晓波.责任与自治:美国公立高校和政府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60] 天野郁夫著,陈武元译.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
    [61]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62] 马越彻著,胡建华译.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63] 詹鑫.八、九十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大众化改革[J].外观教育研究,2000,(4).
    [64] 邢克超.大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法国高等教育管理十年改革简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7).
    [65] 胡劲松、周丽华.传统大学的现代化—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66] 阎光才.大学组织的管理特征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67] 王乾坤.大学组织特征与管理模式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8).
    [68] 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69] 倪辉.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的重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2).
    [70] 峻峰.高校内部组织变革系统性规律的探索[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71] 迟景明、于冰.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大学组织变革[J].航海教育研究,2004,(2).
    [72] 周黎安,柯荣住.从大学理念与治理看北大改革[J].学术界,2003,(5).
    [73] 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J].教育研究,1994,(4).
    [74] 韩骅.高校 政府 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6,(8).
    [75] 周川.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76] 朱世贵,花亚群.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2).
    [77] 秦惠民.高校学术管理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2,(3、4).
    [78] 周英章,金戈.中国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3).
    [79] 方凡泉.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选择[J].高教探索,2003,(3).
    [80] 肖红叶,王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1(7).
    [81] 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82] 张芊,庞青山.建国以来高校合并历史经验的追踪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83] 王国顺,李允尧.企业成长的边界[J].企业管理,2005,(1).
    [84] 张安富.高校合并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3,(2).
    [85] 吴庚生,李海霞.网络学院的成本分析比较—清华大学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月/上.
    [86] 约翰·丹尼尔.巨型大学:对规模、成本和质量的巨大冲击—在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上的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3,(6).
    [87]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管理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88] 胡成功.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89] 郎益夫,刘希宋.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北方论从,2002,(1).
    [90] 孙天华.大学的科层组织特征及效率[J].河南社会科学,2004,(5).
    [91] 赵淑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92] 许放.我国高等学校学院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93] 庞青山等.学科融合:高校合并的高层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94] 庞青山,薛天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
    [95] 袁祖望.学院制与高校纵向管理体制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5,(1).
    [96] 刘少雪.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97] 李泽彧,陈昊.关于我国大学学院制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2,(5).
    [98] 刘永武,张兴.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大学组织结构的调整[J].教育科学研究,2000,(3).
    [99]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J].新华文摘,1999,(5).
    [100] 张力.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101] 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102] 赵沁平.高校——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12).
    [103] 杂志摘编.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J].现代化工,2004,(2).
    [104] 徐宁,张武军.高校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0,(2).
    [105] 朱正伦.大学要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J].江苏高教,2002,(3).
    [106] 钱辉.生态位、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企业生态位对企业战略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107] 阎光才.释读大学一组织文化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08] 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09]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厦门大学,2003.
    [110]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11] 钱平凡.企业组织转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1998.
    [11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编.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R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3]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纪报告[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中国高校科技进展年度报告(2003)[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16] Drucker, Petter.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Harper & Row, 1974.
    [117] Peter T. Knight and Paul R. Trowler, Departmental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27—28.
    [118] Mary Henkel, Academic Identities and Policy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00. pp. 235.
    [119] Ansel M. Sharp, Charles A. Regiter and Richard H. Leftwich, Economics of Social Issues, ninth edition, BPI/IRWIN, Homewood, Boston. 1990. p87.
    [120] Slaughter, Sheila and Larry 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i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1] Terreberry, S.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8, 12, 590-613.
    [122] Christopher A. Bartlett and Sumantra Ghoshal.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3(Winter 2002), 34-41.
    [123] Kenneth Boulding, "General System Theory: The Skeleton of Science", Management Science, 2(1956): 200-208.
    [124] Michael Shattock, "Re-Balancing Modern Concept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0951-5224 Volume 56, No. 3, July 2002, pp 235-244.
    [125] Mark Considine,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 New Governance Dynamics, http://www.fabian.org.au/library/event_papers_2001/1081757599_434.htmt
    [126] Kerry J. Kennedy,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as a Key Policy Issue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03.
    [127] Interim Report of the Faculty Senate Commission 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January 26, 2005, http://fscoug.uh.edu/intreports.htm
    [128] Dennis J. Gayle, Bhoendradatt Tewarie, A. Quinton White,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 ASHE-ERIC Higher Educ Rep 30 no1 2003
    [129] Brown Jr., William O. "Faculty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the effects on universit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44(Feb2001), pp129-143.
    [130] Martin Inc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November 5 2004, 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