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翻译史上,晚清时期正处于第二次翻译高潮——大规模译介域外文学的高潮之中。目前,晚清翻译文学研究开始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整体上还远没有充分展开,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梁启超、严复、林纾等大家身上。然而在此研究领域中还有更为薄弱的环节,那就是对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研究。作为晚清时期译作主要媒介载体之一的小说期刊,是一种新兴的近代化、社会化的文学传播方式,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最为突出的文学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文学传播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换。而晚清小说期刊译介,就是当时域外文学通过此一新兴媒介进入中国文化圈、与中国社会及普通读者发生接触的一种独特方式,是全面了解晚清翻译文学的一个基础性、代表性的组成部分。
     本论文将晚清五种主要小说期刊的上百部(篇)译作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结合比较文学译介学、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等理论和晚清小说期刊译介的实际,提出“译入文体”、“演述”、“译述”等晚清翻译文学研究的新概念,从文体、译介方式、译介策略、翻译观等方面深入分析晚清小说期刊译作作为“译入语文化产品”的生成过程,揭示其作为一种通俗的“翻译文学”在参与建构中外文学文化关系上的意义。第一章首先梳理和辨析晚清小说期刊译介活动的理论背景,然后从译入语和译入文体角度,参照中国古典小说的类别特征对译作进行分类。这样的类型网络能够将这些译作分类整合,从而反映出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文体概貌。第二章按短篇和长篇两大类别逐一检视各类译作译入文体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分析译作与同类型小说期刊创作之间的关系。这同时也是从译作细部对译入语一方的文学传统如何操控译作文本构成以及译作又怎样反过来启发创作的考察。第三章舍弃了不能准确反映晚清小说期刊译介方式特点的“意译”等术语,深入到译作文本内部,根据译者在译作文本内外的身份和活动(而不是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提出,晚清小说期刊两种主要译介方式为“演述”和“译述”。第四章从译作文本内部转而考察小说期刊编者、译者和读者等外部因素,全面分析晚清小说期刊以读者为主导的译介策略,并最终确定其翻译观为“戏谑的重写”。在此研究过程中晚清小说期刊译作显示出来的“不透明”性及其在建构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作用,对此一时期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也有启发性。
     晚清小说期刊译作的性质是翻译文学,本论文则是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视角展开的一次翻译文学研究的尝试。希望本文不仅能够在晚清翻译文学研究方面开拓新的领域,还能为翻译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I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China, late Qing Dynasty was in the second climax of large-scale translation-introdu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Although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attention recently, it hasn't been fully developed because the focus of most researchers are narrowed down to the great masters such as Liang Qichao, Yan Fu, Lin Shu. It is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ed works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that are far from enough in that area. The novel periodical, as one of the main media of translated works of late Qing Dynasty, was a new kind of modernized and socialized communicating way of literature, which became the most recognized literary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Its emergence symbolized a historical convers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is a unique way by which foreign literature entered into Chinese culture and got contact with Chinese ordinary readers, making itself a basic and representative part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for us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The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research on hundreds of translated works in five ma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as a kind of independent literary tex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new concepts in research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such as "target genre", "yanshu", "yishu" etc. by combining with media-translatolog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he fact of translation-introduction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how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became a "cultural product of target language" in terms of genre, translating-introducing ways, translating-introducing strategy and concept of translation etc., the thesis reveals its significance in its contribu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as a kind of comm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Chapter 1 reviews and differentiates the concept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introduction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n classifies the translated works with reference to the gen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classical novels from the angles of target language and target genre. The network of genre makes these translated works classified and reorganized, reflect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genr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2 classifies the translated works into two main kinds according to their length and checks one by on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re of all kinds of translated works and how they formed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ed works and native works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the same kind. It is also an exploration of how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 of target language controls the constitution of text and how the translated works affect the creation in turn from the details. According to the identity and activity (instead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arget text and source text) of the translator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arget text, Chapter 3 puts forward two main kinds of translating-introducing ways—"yanshu" and "yishu" by following up a research on the inner part of the target text without adopting glossaries such as "free translation" as they cannot reflect the translating-introducing way of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B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ader-oriented translation-introduction strategy from inner part of the target text to outer factors such as editors,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of the novel periodical, Chapter 4 finally establishes that its concept of translation is "Rewriting with Banter". The "opacity" of the translated work and its role in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will also be heuristic to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of that time.
    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in novel periodicals of late Qing Dynasty is translated literature. The thesis tries to study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translatolog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writer hopes that the thesis will not only widen 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but throw a new light on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引文
[1] 施蜇存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导言》[M]中说:“从1890年到1919年这一段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继翻译佛经以后的第二次翻译高潮。”“从1890年到1919年这三十年,是迄今为止,介绍外国文学最旺盛的时期。我们把这一现象,突出地标举为近代文学在接受外国文学方面的第一项特征。”上海:上海书店,1990:4、18.
    [2] 见文后附表(二)。
    [3] 这也包括作为其背景的近代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不够景气。裴效维.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0-21.
    [4] 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经日本传到中国的翻译小说[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4-155.
    [5] 比如北京大学2005年版的《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中关于晚清小说期刊译作都只有寥寥数语,明显的翻译文学历史事实在这里却隐而不彰;而在材料更为详尽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由于撰写体例的缘故,晚清小说期刊译作都被分化归于 题材或译者的类目之下,因而很难得见全貌。
    [6] 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156.
    [7] 于润琦.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
    [8] 详情见论文后附录(二)。
    [9]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6.
    [10] 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经日本传到中国的翻译小说[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1.
    [11] 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一日(1907年10月7日),一(九).
    [12] Bassnett, Susan. When is a Translation Not a Translation? [A].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M]. In: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5.
    [13] 见文后附表(一)。
    [14]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今天撰写的专门的翻译文学史,做法依然如故。
    [15] 阿英.晚清小说史[M].东方出版社,1996:216-217.
    [16] 这些文章包括《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中国比较文学》1990年2期)、《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1994年1期)、《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外国语》1995年4期)、《启迪与冲击: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困惑》(《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1期)、《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2期)、《“五四”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分期》(《中外文化与文论》2000年7辑)、《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外国语》2003年4期)等。
    [17] 见文后附表(二)。另外,谢天振教授在他的《译介学》中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两概念有明确的区分,本文这里的“翻译文学史”只是一个以前习惯上使用的比较笼统的说法,没有概念区分上的意义。
    [18] 在这两本会议论文集中,大陆学者同香港及海外学者所提交的论文,研究的视角和风格明显不同,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别。
    [19] 当然,在此框架之下还有许多细部需要深入并完善。许多单篇的论文甚至是专著都在继续着这样的工作。如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0] 参见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1] 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期,99-105页。
    [22] (加拿大)马克·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96.
    [23]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32—33.
    [24]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08.
    [25]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6.
    [26]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6-147.
    [27] 林纾.《鲁滨孙漂流记》译者识语[N].大陆报,1902,一(一).见: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3.
    [28] 见第一章附表(二)。
    [1] 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M].泰东图书局,1920:第7章“欧美小说入华史”.
    [2] 陈炳堃.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中华书局,1924:第8章“翻译文学”.
    [3] 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M].光明书局,1929:第12章“新时代的文学”中有“小说杂志与翻译小说”和“翻译文学”节.
    [4] 欧阳溥存.中国文学史纲[M].商务印书馆,1930:第4编“近世文学史”第19章“清文学”有“翻译”节.
    [5] (日本)儿岛献吉郎.中国文学概论[M].胡行之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附录9“介绍及翻译”.
    [6] 贺凯.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平文化学社,1931:第7章“新文学运动的主因”有“西洋文学的输入”节.
    [7] 胡行之.中国文学史讲话[M].光华书局,1932:下卷“中国民众文学之史的发展”第10章“民国以来的国语文学”第4节“翻译文学”.
    [8] 王哲甫:中国新文学史[M].景山书店,1933:第2章“新文学革命运动之原因”有“西洋文化之输入”和“外国书籍之翻译”节;第7章“翻译文学”.
    [9] 胡怀琛.中国小说概论[M].世界书局,1934:第7章“西洋小说输入后的中国小说”有“总论西洋小说输入的情形”节.
    [10] 王丰园.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M].新新学社,1935:第1章第7节“林纾西洋近世文学的介绍”.
    [11] 阿英.晚清小说史[M].商务印书馆,1937:第14章“翻译小说”.
    [12] 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38:第30章“新文学运动的起来”有“整理与翻译”节.
    [13]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5月,第8章第3节“新文学运动期间的翻译文学”
    [14] 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世界书局,1943:第8章“翻译整理及其他”.
    [15] 宋云彬.中国文学史简编[M].香港文化供应社,1947:第10章“西洋文学的传来”.
    [1] 韩迪厚.近代翻译史话[M].香港:辰光图书公司,1969.
    [2] 钱钟书等.林纾的翻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3]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话[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后扩写为《中国翻译史·上卷》,1999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5]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6]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 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8] 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9]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10]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 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13]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
    [14]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6] 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 王友贵.翻译家周作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8]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9] 谢天振.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0]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1] 王友贵.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22]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 报癖.《扬子江小说报》发刊辞[J].扬子江小说报,1909,1.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5.
    [2] 晚清小说期刊理论文章中体现的中西比较意识,既有将中西小说并置,以比较其优劣高下的简单比较甚至比附;也有以泰西小说为参照系,借以反观中国小说的更为深入的比较。
    [3] 文章说:“简法之语言,以一语而括数事,故读其书者,先见其语,而此中之层累曲折,必用心力以体会之,而后能得其故。繁法之语言,则衍一事为数十语,或至百语千语,微细纤末,罗列秩然,读其书者,一望之顷,即恍然若亲见其事者然。故读简法之语言,则目力逸而心力劳;读繁法之语言,则目力劳而心力逸。而人之畏劳其心力也,甚于畏劳其目力。”
    [4] 史华兹认为:“严复不是整个中国的代表,他属于一个庞大的、愚昧的社会中的一小部分杰出的文人学士,而在这些文人学士中,他又属于对时势作出开创性反应的佼佼者。”(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3.
    [5] 其功利目的与《国闻报》本身的宗旨相一致。《国闻报缘起》:“阅兹报者,观于一国之事,则足以通上下之情,观于各国之事,则足以通中外之情。上下之情通,而后人不自私其利;中外之情通,而后国不自私其治。人不自私其利,则积一人之智力以为一群之智力,而吾之群强;国不自私其治,则取各国之政教,而吾之国强。”见:王栻.严复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35.
    [6] “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或译诸大瀛之外,或扶其孤本之微。文章事实,万有不同,不能预拟;而本原之地,宗旨所存,则在乎使民开化。”
    [7] 梁启超谈及此事时说:“《国闻报》论说栏登此文,凡十余日,读者方日日引领以待其所附印者,而始终竟未附一回,亦可称文坛一逸话。”梁启超.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1903年9月6日),七.
    [8] 梁启超说:“天津《国闻报》初出时,有一雄文,曰《本馆附印小说缘起》,殆万余言,实成于几道与别士二人之手。余当时狂爱之,后竟不克裒集。惟记其中有两大段,谓人 类之共性情,一曰英雄,二曰男女,故一切小说,不能脱离此二性,可谓批卻导窾者矣。然吾以为人类于重英雄、爱男女之外,尚有一附属性焉,曰畏鬼神。以此三者,可以该尽中国之小说矣。若以泰西说部文学之进化,几合一切理想而冶之,又非此三者所能限耳。《国闻报》论说栏登此文,凡十余日……”梁启超.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1903年9月6日),七.
    [9] 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71.
    [10] 梁启超.莅报界欢迎会演说辞[A].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71.
    [11] 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A].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65—266.
    [12] 任公.译印政治小说序[N].清议报,1898,1.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38.
    [13] 如衡南劫火仙:“欧美之小说,多系公卿硕儒,察天下之大势,洞人类之赜理,潜推往古,豫揣将来,然后抒以己之见,著而为书,用以醒齐民之耳目,励众庶之心志。……然其立意,则莫不在益国立民,……至吾邦之小说,则大反是。其立意则在消闲,故含政治之思想者稀如麟角,甚至遍卷淫词罗列,视之刺目者。”衡南劫火仙.小说之势力[N].清议报,1901,68.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49.
    [14] 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1902,14;《新小说》第一号[N].新民丛报,1902,20.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6—57、58—63.
    [15] 阿英:“新的小说刊物,至此始具规模,以后《月月小说》、《绣像小说》及《小说林》,才相继而起。”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15.魏绍昌:“其编排体例、文章内容对后出版的文学杂志影响巨大,至此,以其为代表的文学杂志风格始具完备。”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一)[M].上海:上海书店,1996:229.
    [16] 梁启超.三十自述[A].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271.
    [17] 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J].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年11月14日),一.
    [18] “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既欲发表政见,商榷国计,则其体自不能不与寻常说部稍殊。”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J].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年11月14日),一.
    [19] 1899年,梁启超在《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第26册)中谈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政治小说由开始译介西洋小说到“翻译既盛,而政治小说之著述亦渐起”的过程,对于能够自著政治小说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另外,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绪言》里,也讲到了自己写作政治小说的夙愿。
    [20] 《新小说》第一期小说目录为:[历史小说]洪水祸、东欧女豪杰;[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科学小说]海底旅行;[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冒险小说]二勇少年;[侦探小说]离魂病。
    [21] 见论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论述。
    [22] 如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J]:“小说者,实文学之最上乘也.”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9月6日),七;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J]:“伟哉!小说之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也.”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5年6月),十七.
    [23] 商务印书馆主人:“欧美化民,多由小说;榑桑崛起,推波助澜。其从事于此者,率皆名公巨卿,魁儒硕彦,察天下之大势,洞人类之颐理,潜推万古,豫揣将来,然后抒一己之见,著而为书,以醒齐民之耳目,或对人群之积弊而下砭,或为国家之危险而立鉴,揆其立意,无一非裨国利民。支那建国最古,作者如林,然非怪谬荒诞之言,即记污秽邪淫之事;求其稍裨于国、稍利于民者,几几乎百不获一。……本馆有鉴于此,……远摭泰西之良规,近挹海东之余韵,或手著、或译本,……借思开化下愚,……”商务印书馆主人.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J].绣像小说,癸卯五月初一日(1903年5月29日),一.
    [24] 从文学角度讲,《绣像小说》几乎各篇译作的选择都有可取之处。阿英所谓“是从各方面较之《新小说》更为通俗化的读物”,“对中国传统小说之否则(定),亦未免失当”,“介绍了好几部名著,只是更多的属于一般作品”等断语,似有不妥之处。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17-18.因为至少在小说译作上,《新小说》远比《绣像小说》更为通俗,《绣像小说》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否定,亦直接模仿梁启超的评价,而“一般作品”恐怕对《绣像小说》过于苛责了。
    [25] 别士.小说原理[J].绣像小说,癸卯闰五月初一日(1903年6月25日),三.所谓“五忌”,就是“作小说有五难”:“一、写小人易,写君子难”;“写小事易,写大事难”;“三、写贫贱易,写富贵难”;“四、写实事易,写假事难”;“五、叙实事易,叙议论难”。
    [26] 这不仅指鲁迅所确定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其他几部人们比较熟悉的作品,如《文明小说》等,还指这样一些不大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它们虽然在总体上水平不高,有的甚至连情节、人物都比较支离,但在某些具体场景和人物的描摹刻画上,细腻传神有生气,还是表现出了相当高的造诣,如《月月小说》上吴趼人的《上海游骖录》。
    [27] 侠民.《新新小说》叙例[N]:“本报纯用小说家言,演任侠好义、忠群爱国之旨,意在浸润兼及,以一变旧社会腐败堕落之风俗习惯。”大陆报,1904,2(5).见:陈平原.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1:《新新小说》特白[J]:“本报发始,不过为一二友人戏作.后为见者怂恿,因以付刊,故一切定名等类,皆近游戏.……且本报拟定以十二期为一结束,……又以十二期为一主义,如此期内,则以侠客为主义。”新新小说,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一日(1904年12月7日),三.
    [28] 侠民.《新新小说》叙例[N]:“小说有支配社会之能力,近世学者论之綦详,比年以来,亦稍知所趋重矣。故欲新社会,必先新小说;欲社会之日新,必小说之日新。”
    [29] 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五日(1903年9月6日),七.
    [30] 梁启超于1898年满怀热情地翻译了日本东海散士(柴四郎)的政治小说《佳人奇遇》,连载于《清议报》第1-35期。另外,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里,也表达了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译介、创作政治小说之盛况的向往。清议报,1899,26.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
    [31] 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1903年10月5日),八.
    [32] 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五日(1904年10月23日),十一.
    [33] 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五日(1904年10月23日),十一.
    [34] 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元月(1905年2月),十三.
    [35] 曼殊又提出:“近来新学界中之小说家,每见其所以歌颂其前辈之功德者,辄曰:‘有导人游于他境界之能力.’……今之痛祖国社会之腐败者,每归罪于吾国无佳小说,其果今之恶社会为劣小说之果乎,抑劣社会为恶小说之因乎?”这显然比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的提法更为高明,或者说时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向前发展了一步:小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辨证的、互动的,而不是那么简单和机械。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元月(1905年2月),十三.“知新主人”周桂笙则提出了发言资格和可靠性的根本问题,他二十年来读了中国小说二百余种、新译新著小说百余种、英法小说原著六百余种、美国小说原著不下二百种、其他散见数百种,总计千有余种,仍然觉得自己“欲评骘优劣,判别高下,不其难哉?”“吾辈智力薄弱,囿于见闻,既未能遍搜天下小说而毕读之,又何敢信口雌黄,妄加褒贬,贻盲人评古之诮?总之,吾国小说,劣者固多,佳者亦不少……至谓无一二绝作,以与他国相颉颃,则岂敢言(中国小说之佳者,外国已皆有译本,他日当必有判别而等第之者)?”这样的意见,无论自指还是他指,都极有说服力。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二十.
    [36] 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望日(1906年12月30日),三.
    [37]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一.
    [38] 吴趼人《<月月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时彦既言之详矣.吾于群治之关系之外,复索得其特别之能力焉。一曰:足以补助记忆力也。……一曰:易输入知识也。……是故吾发大誓愿,将遍撰译历史小说,以为教科之助.历史云者,非徒记其事实之谓也,旌善惩恶之意实寓焉。……吾既欲持此小说,以分教员之一席,则不敢不审慎以出之。……庶几借小说之趣味之感情,为德育之一助云尔。”
    [39] 新庵《海底漫游记》“近年来,吾国小说之进步,亦可谓发达矣.虽然,亦徒有虚声而已.试一按其实,未有不令人废然怅闷者.别出心裁,自著之书,市上殆难其选.……而新译小说,则几几乎触处皆是.然欲求美备之作,亦大难事哉!……吾国之小说,至于今日,不其盛欤?然而此等小说,谓将于世道人心,改良风俗,有几微之益,俦其能信之耶?”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望日(1907年4月27日),七.
    [40] 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J]:“近年以来,忧时之士,以为欲救中国,当以改良社会为起点;欲改良社会,当以新著小说为前驱。此风一开,而新小说之出现者,几于汗牛充栋,而效果仍莫可一睹。”“夫小说者,不特为改良社会、演进群治之基础,抑亦辅德育之所不迨者也。”“今之为小说者,不惟不能补助道德,其影响所及,方且有破坏道德之惧.彼其著一书也,不曰吾若何而后惊醒国民,若何而后裨益社会,而曰:吾若何可以投时好,若何可以得重赀,存心如是,其有效与否,弗问矣。”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一日(1907年10月7日),九.
    [41] 天僇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J]:“至近世新学家,又不知前哲用心之所在,日以移译异邦小说为是事,其志非不善,而收效寡者,风俗时势有不同也.……近世翻译欧、美之书甚行,然著书与市稿者,大抵实行拜金主义,苟焉为之.事势既殊,体裁亦异,执他人之药方,以治己之病,其合焉者寡矣。”“不可不自撰小说,不可不择事实之能适合于社会之情状者为之,不可不择体裁之能适宜于国民之脑性者为之。”月月小说,光绪丁未十一月望日(1907年12月19日),十一.
    [42] 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26.
    [43] 《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J]:“况言论自由,为东西文明之通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亦华夏先哲之名言。苟知此例,则愿作小说者,不论做何种小说,愿阅小说者,亦不论阅何种小说,无不可也。同人有鉴于此,于是有《新世界小说》之作。”“而非小说不足以传之,传之而善者以劝,恶者以惩,清者以扬,浊者以激。”《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J]:“而今而后,倘科学大进,思想自由,得以改良小说者改良风俗,则将合四万万同胞鼓舞欢欣于二十世纪之新中国也。”新世界小说社报,1906,2.《论小说之教育》[J]:“昔人谓吾民无知,既受二氏之毒,又受小说之毒,则吾民固素以小说为教育也。今请得而正用之,演以白话,仍以小说谋教育之普及。”新世界小说社报,1906,4.另,《新世界小说社报》1906年7月16日(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五月二十八日)创刊于上海,1907年1月停刊,共出9期,警僧编辑。寅半生《<小说闲评> 叙》[J]:“十年前之世界为八股世界,近忽变为小说世界.……顾小说若是其盛,而求一良小说足与前小说媲美者卒鲜.何则?昔之为小说者,抱才不遇,无所表见,借小说以自娱,息心静气,穷十年或数十年之力,以成一巨册,……如《水浒》、《红楼》等数是已。今则不然,朝脱稿而夕印行,一刹那间即已无人顾问.盖操觚之始,视为利薮,……甚有草创数回即印行,此后竞不复续成者,最为可恨.虽共推文豪之饮冰室主人亦蹈此习(如《新罗马传奇》、《新中国未来记》俱未成书),他何论焉。”游戏世界,1906,1.另,《游戏世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刊于杭州,约1907年停刊.寅半生编辑.
    [44] 此年创刊的小说期刊还有:《小说七日报》1906年8月9日(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七月一日)创刊于上海。首期有发刊词,未见译作。《著作林》1906年创刊。论文有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小说类不多,译作只有《厌世之富翁》(英霍尔克尼著,日右野良原译,陶报癖重译)。
    [45] 如世《小说风尚之进步以翻译说部为风气之先》一文认为,“于是择其著名小说,足为社会进化之导师者,译以行世.渐而新闻社会,踵然效之,报界由是发达,民智由是增开。成效既呈,继而思东西洋大小说家,如柴四郎、福禄特尔者,吾中国未必遂无其人,与其乞灵于译本,诚不如归而求之。”“故翻译小说昔为尤多,自著小说今为尤盛。翻译者如前锋,自著者如后劲.……尤不能不以译本小说为开道之骅骝也。”中外小说林,1908,2.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1-322.
    [46] 摩西.《小说林》发刊词[J].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47] 觉我.余之小说观[J].小说林,戊申年正月(1908年2月),九.觉我.《小说林》缘起[J].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48] 1906年,《<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中已经出现类似的观点:“有新世界乃有新小说,有新小说乃有新世界。”
    [49] 徐念慈在他1908年写的论文《余之小说观·(八)小说今后之改良》中,又提出另外一个判断小说“最上乘”的标准:“是为小说之进步,而使普通社会,亦敦促而进步,则小说者,诚足占文学界之上乘。”小说林,戊申年3月(1908年4月),十.可见他并没有完全排除对小说社会价值的考虑,但这是时代使然,完全脱离时代氛围反而不可理解。
    [50] 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同注[46]。
    [51] 晚清在《小说林》之后创刊的小说杂志分两种,一种是现在所见资料少、影响也比较小的期刊,主要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月)在香港创刊的《小说世界》,光绪三十三年五月(1907年6月)在广州创刊的《中外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九月(1907年11月)在上海创刊的《竞立社小说月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在香港创刊的《新小说丛》:1909年5月在汉口创刊的《扬子江小说报》,宣统元年五月(1909 年6月),同时在宁波和上海出版的《宁波小说七日报》。另一种是创刊于晚清,虽影响较大而主体在晚清以后者,如宣统元年九月(1909年10月)在上海创刊,1917年11月才停刊的《小说时报》;宣统二年九月(1910年8月)在上海创刊,1931年12月停刊的《小说月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52] 见上海书店1996年版《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1、2卷)对晚清小说期刊情况的著录。
    [53] 参看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三篇“中国小说类型研究”之15“‘新小说’类型理论”,175.
    [54] 如《新小说》杂志第一期的主要小说栏目有历史小说、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哲理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月月小说》杂志第1期小说栏目有历史小说、虚无党小说、哲理小说、理想小说、社会小说、侦探小说、侠情小说、国民小说、写情小说等。
    [55] 管达如.说小说[J].小说月报,1912:3(5、7-11).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8—402.
    [56] 当然还有以此为基础的更宏观的分类,如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理想”与“写实”的区分;觚庵.觚庵漫笔[J]:“余谓小说可分两大类:一为记叙类,综其事实而记之,开合起伏,映带点缀,使人目不暇给,凡历史、军事、侦探、科学等小说,皆归此.……一为描写,本其性情,而记其居处行止谈笑态度,使人生可敬、可爱、可怜、可憎、可恶诸感情,凡言情、社会、家庭、教育等小说,皆入此。”小说林,丁未年十一月(1907年12月),七.羲人.本志宗趣之说明[J]:“庄与谐,其体裁则然耳。以学术、政治、风俗种种之材料,而杂用庄谐两体著述之,如时政之得失,则加以正确之批评,名贤遗老不经见之著作,及近世诗文词之杰出者,则悉心搜采,刊行饷世,以与一般文人学士共同研究,此属于庄之一方面者也。歌谣、小说、游戏文章,最足以动社会之听闻,而发人深省.本志于政教风俗有待改革者,间以诙谐之笔墨,出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师主文谲谏之风,本寓规于讽之义,以促国家社会之进步,此属于谐之一方面也。”庄谐杂志,宣统元年一月(1909年2月).见: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M].上海:上海书店,1996:27.
    [57] 新世界小说社报·发刊辞[J]:“文化日进,思潮日高,群知小说之效果,捷于演说报章,不视为遣情之具,而视为开通民智之津梁,涵养民德之要素;故政治也,科学也,写情也,侦探也,分门别类,实为新小说之创例,此其所以绝有价值也。”新世界小说社报,1906,一.见: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二)[M].上海:上海书店,1996:11.
    [58] 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59] 例如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1902,14;《月月小说》发刊词[J].月月小说,1906,三.前文写道:“历史小说者,专以历史上事实为材料,而用演义体叙 述之。盖读正史则易生厌,读演义则易生感。征诸陈寿之《三国志》与坊间通行之《三国演义》,其比较釐然矣。故本社同志,宁注精力于演义,以恢奇椒诡之笔,代庄严典重之文。……政治小说者,著者欲借以吐露其所怀抱之政治思想也。其立论皆以中国为主,事实全由于幻想。……”后文写道:“例胜班猪,义仿马龙,稗官之要,野史之宗.万言数代,一册千年,当时事业,满纸云烟。作历史小说第一。天有飞鸢,渊有跃鱼,倏忽如矢,环转如车。事悟于脑,理见于心,味道研几,探颐钩深。作哲理小说第二.……”
    [60] 见《新新小说》第一年第三号启事,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一日(1904年12月7日)。
    [61] 《新小说》第一号[N]:“寻常小说一部中,最为精彩者,亦不过十数回,其余虽稍间以懈笔,读者亦无暇苛责。此编(《新小说》——笔者)既按月续出,虽一回不能苟简,稍有弱点,即全书皆为减色.……寻常小说,篇首数回,每用淡笔晦笔,为下文作势。此编若用此例,则令读者彷徨于五里雾中,毫无趣味,故不得不于发端处,刻意求工。”新民丛报,1902,20.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7.如此数语,已经道出了编辑期刊小说注重读者兴趣的必要性.
    [62] 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C]:“已有的资料都显示流行小说——特别是罪案、冒险及言情3个类别——占了大多数。”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9.另外,据陈平原统计,1896至1916年间翻译小说里的畅销作家前三名依次为柯南·道尔(A.Conan Doyle)、哈葛德(H.Rider Haggard)、凡尔纳(Jules Verne)和大仲马(Alexandre Dumas),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52.
    [63] 觉我.余之小说观[J].小说林,戊申年正月(1908年2月),九.
    [64] 许嘉璐在《古代汉语·前言》[M]中说:“古代汉语可以划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至汉的口语为基础、后代一直沿用而缺少变化、始终居于正统地位的‘文言’;一个是汉代之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古白话……是中古和近古的活的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隔膜也不像‘文言’那样严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本文“古白话”指的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所使用的书面语言类型。但是,目前对“古白话”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徐时仪著《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中也将话本小说和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列入“古白话”重要文献之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另外,袁世硕编选的《中国小说传世之作(古白话卷)》[M]中亦称话本小说的语言为“古白话”,并在“前言”中对“古白话”与“五四”“现代白话”之区别作了分析。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65] 《环瀛志险》其实是由多个冒险故事构成的故事集,这里算作一部。
    [66] 钱钟书先生评价林纾翻译时说其语言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比 ‘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66.
    [67] 《绣像小说》的杂志编排方式比较朴素,也比较特殊,它里面连载的作品几乎都是按版面篇幅需要自然切分,而没有什么精致的设计。
    [68] 期刊中白话短篇译作数量少,应该还与此类译作所采用的类似于话本小说的译入语和译述模式有关,而话本小说本身在清代中后期一直处于没落的状态。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69] 见后附表(二)。
    [70] 如《小说林》第十二期的《丛录·海外逸闻》,其内容标题分别为“世界最大之时计”、“锡兰岛之大蝶”、“肥妇人”、“酒文豪”、“巨鼠”、“大力者”、“大蛇吞鲸”、“痴情女”、“女权极重之地”、“欧洲各皇后之身材皆较国王为长”、“百八十岁之老人”、“骷髅商标”、“养猫须纳捐”、“疯犬讼案”,新闻猎奇的性质更为明显。
    [71] 特别征文[J].月月小说,戊申二月(1908年3月),十四:版权页.
    [72] 征文广告[J].月月小说,戊申三月(1908年4月),十五:版权页.
    [73] 原作为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名著《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绣像小说》上译作“僬侥国”、“英国司忒夫脱著”和“汗漫游”、“英国司威夫脱著”,同一原作,在一种期刊上连载过程中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小说名称和作者,可见当时译名不统一之严重。
    [74] 见本文第三章的详细论述。
    [75] 小仙源·凡例[J].绣像小说,癸卯十一月(1904年1月),十六.
    [1] 晚清时期出版的非侦探小说集只有《新庵谐译初编》(主要为《一千零一夜》和一些寓言故事)、《海外奇谈》(莎士比亚的戏剧)、《环瀛志险》(富于冒险色彩的短篇故事集)和《天方夜谭》4部。见章后附表“晚清短篇小说译作集”中的统计。
    [2] 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457.
    [3] 周桂笙.红痣案(高龙侦探案之一案)·原序[J].月月小说,光绪丁未十一月望日(1907年12月19日),十一.
    [4] 徐念慈.第一百十三案·觉我赘语[J].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5] 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中对白话译作中译者多重身份和功能的分析。
    [6] 详见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1“小说评点的形式之源”.
    [7] 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453.
    [8] “三言”所确定下来的话本小说体例主要包括统一以故事为题,各篇均为7或8个字,每篇都有入话和正话等。另外,话本小说由“说话”而来,“三言”的文体定型化仍然保留着“说话”的叙事方式。参见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五章“话本小说”第二节“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9]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第四章第三节“清中后期话本小说文体形态之变异——篇章体制的失范与艺术构造方式的异化”。
    [10] 参见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第五章“话本小说”第五节 “叙述方式——说给人听”.
    [11] 对于晚清和五四两种白话的区别,周作人认为:“我以为那时候的白话和现在的白话有两点不同:第一,现在白话文,是‘话怎样说便怎样写’,那时候却是由八股翻白话。……仍然是古文里的格调。第二,是态度的不同。……只是为一般没有学识的平民和工人才写白话的。因为那时候的目的是改造政治。……但如写正经的文章或著书时,当然还是作古文的。”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5-56.但是,这同文学翻译中语言的实际情况依然有距离。
    [12] 在一部分笔记小说化的话本小说中,同其实录见闻、注重概况性的叙事模式相伴的是出现了与现代白话非常相似的语言,但是这种白话小说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笔记小说靠拢,是用白话写成的笔记小说。其实这是语言上的无意识的巧合,并没有在文学史上产生任何反响。清初《豆棚闲话》,书面化的白话,不是口语化的白话,接近现今普通话的书面语言。但其后没有继续发展下去。而是出现了比较特殊的用白话写的笔记小说。比较偶然。
    [13] 周桂笙.知新室译丛·弁言[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二十.
    [14] 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十月(1905年11月),二(十).
    [15] 周桂笙.解颐语·叙言[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望日(1907年4月27日),一(七).
    [16] 陈鸿璧.印雪簃簏屑·小识[J].小说林,丁未年二月(1907年3月),二.
    [17] 蒲松龄.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84.
    [18] 嘉平邯郸道人吕粹声.跋后[J]:“自欧风东渐,蟹行蚓画之文,翻译浩如烟海,美不胜收,而阅者苦难尽备。且翻译之书,率多个人之事,更原其他国之事实,若谓能尽合吾国民知识程度,窃不敢言。《月月小说》,独倡自著……”月月小说,光绪丁未十二月望日(1908年1月18日),十二.
    [19] 《月月小说》第二年第二号就刊登“特别征文”说:“本社现欲征求短篇小说,每篇约二三千字,及中西丛谈逸事等稿。”第二年第三号又登出“征文广告”:“本报除同人译著外,仍广搜海内外名家,如有思想新奇之短篇说部原交本社刊行者,本社当报以相当之利益。……本报注重撰述,凡有关于科学、理想、哲理、教育、政治诸小说佳稿,寄交本社者,已经入选,润资从丰。”
    [20] 紫英.说小说·新庵谐译[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正月望日(1907年2月27日),五.
    [21] 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170.
    [22] 在晚清小说期刊文言译作中,译者在翻译原作中有直接对话的语言描写时,由于当时汉语书面语中还没有完善的标点符号系统,文言中更是缺少这样的口语表达法,就别出心裁地在原作对话称谓需要断开的地方,加上一个小字号的“句”字,以表示人物语言 的自然停顿.而吴趼人在模仿译本时,连这样的微小细了也体现了出来。
    [23] 参见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六章第四节“‘别具一种姿态’的译本文体”.
    [24] 周桂笙.解颐语·叙言[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望日(1907年4月27日),七.
    [25] 徐念慈.第一百十三案·觉我赘语[J].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26]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二节的论述.
    [27]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5.
    [28] 这同样与梁启超对“演义体”小说的提倡有关系,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相关论述.
    [29] 黄霖,杨绪容.“演义”辨略[J].文学评论,2003,6:节一“一般的文体与小说的文体”.另外,《电术奇谈》里面吴趼人的衍义文字和周桂笙的评点文字中都有将“衍义”用作“演义”之处.如第七回“然而心中有事的人,一定有这个光景,并不是我演义的造他的谣言”,第十一回回评“吾阅一回至八回,知演义者之工于言情矣,知演义者必为情场中过来人矣”,正可证明“衍义”“演义”两者通用。
    [30] 我佛山人.《电术奇谈》附记[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六月(1905年7月),十八.另,樽本照雄在《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经日本传到中国的翻译小说》[A]一文中说:“我把菊池幽芳的原文和吴趼人的译文对照一下,便知道吴趼人的译文基本上是按照原作内容如实地译出来的”,这与吴趼人将原译六回剖为二十四回的说法显然有出入,不知日译本究竟如何,存疑。樽本照雄文中还谈到《电术奇谈》的原作为菊池幽芳的《卖报纸的》,而这部小说也是从英国小说翻译成日文的。可以说,《电术奇谈》最后落脚到中国,恰是小说转译的绝佳例子。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0-161.
    [31] 参见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第二章“诗界革命运动”,其中有云“那时谭嗣同和夏曾佑、梁启超诸人读了一点‘格致’的书,读了由西文译过来的新旧约圣经,又懂得一点西洋历史,所以他们作的诗,常常用这类的东西做诗料,倡为‘诗界革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
    [32] 当然也不能排除吴趼人和周桂笙一著一译两个好搭档之间惺惺相惜的主观心理在起作用。吴趼人在《毒蛇圈》第三回的回评中就说:“译者(周桂笙)与余最相得。偶作一文字,辄彼此商榷。”新小说,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五日(1904年8月6日),九.另,吴趼人与周桂笙两人的合作从《新小说》时期一直延续到《月月小说》时期,两人分别是《月月小说》的总撰述和总译述。参见李洁.浅析《月月小说》与《新小说》之继承渊源[J].明清小说研究,2002,2:241—244.
    [33] 周桂笙说自己二十年来读了中国小说二百余种、新译新著小说百余种、英法小说原著 六百余种、美国小说原著不下二百种、其他散见数百种,总计千有余种。小说丛话[J].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二十.
    [34] 新小说,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1903年10月5日),八.
    [35] 见下面《卖国奴》、《珊瑚美人》等译作的第一回引文。
    [36] 周桂笙译《毒蛇圈》,通体采用白话章回体,因此他的指责,应是针对章回体制而言的。
    [37] 连载于《绣像小说》31、33、37—48期(1904年8月—1905年4月),共16回,作者标“德国苏德蒙”。
    [38] 连载于《绣像小说》27—32、34—40期(1904年6月—1904年12月),共20回,标“政治小说”、“日本青轩居士原著”。
    [3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2.
    [40] 参见陈美林,冯保善,李忠明.章回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第一章“章回小说界说”第二节“章回小说的特征与定义”.
    [41] 陈文新,鲁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说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章“章回小说主要流审美规范的确立”.
    [42] 当然,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也会产生长篇小说文体内部的自我更新和变易,但肯定不会像译作领域这样数量众多,这样突然.仅就晚清小说期刊上的长篇创作而言,多数创作空泛的内容已经不能让章回体发挥它叙述鸿篇巨制的作用,但作者们依然在使用章回体上乐此不疲,而不是主动选择改革文体形式。
    [43]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论严复的翻译理论[A].认为信达互为一体,“信”是指忠实,“达”除了通顺的意思外也强调意义,两者的关系是:做到“达”的效果后便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有“信”了。换言之,“达”的最终目的,其实也是“信”。见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81-82.
    [44] 刊登于《月月小说》第1、2、5期(1906年11月—1907年2月),共5章,未译完.译作改“回”为“章”,但还是章回小说的样式。
    [45]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181.
    [46] 雨果在晚清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小说林》第一期(1907年2月)开篇刊登的就是“法国大小说家嚣俄结婚时代小影”,另有“嚣俄之夫人夏坠儿结婚时代小影”。
    [47] 据统计,清末民初,创作和翻译了大约五六百部长篇和短篇历史小说。杨峰.全球化思维——清末民初历史小说作品的新走向[J].南开学报,2004,2.
    [48] 黄霖,杨绪容.“演义”辨略[J].文学评论,2003,6:14.
    [49] 见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中“历史小说”条的内容。
    [50] 以上关于吴趼人历史小说的引文均引自《历史小说总序》和《两晋演义序》[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一.在此不予详细标注。
    [51]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0.
    [52] 月月小说,光绪丁未十一月望日(1907年12月19日),十一.
    [53] 也有仅就小说思路进行模仿的作品,如“社会小说”《上海之秘密》第一回回末“评”:“是书仿法国小说《巴黎之秘密》而作,分五种,为《官场秘密》、《商家秘密》、《学生秘密》、《工党秘密》、《流氓秘密》,范围不出上海.开首是楔子,石官糜到上海,乃入正文.官场腐败情形虽多,兹第写其昏暮隐秘、贪污淫侈、不可告人之事。”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一.但是,这部小说刊登了楔子和第一回后就再无下文;《月月小说》第二年第二号上《岳群》第三章“洗心”后也有杂志编者“著者刻游学东瀛,此卷未能杀青,下期另登所撰之《中国侦探案·失珠》,以饷阅者”的告白。可见当时写仿作的随意性。
    [54]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0.
    [1] 王志松.析《十五小豪杰》的“豪杰译”——兼论章回白话小说体与晚清翻译小说的连载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0,3:64—73.
    [2] 参见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第2章第2节“意译为主的时代风尚”。他认为当时的“意译”主要表现为四方面:“改用中国人名、地名”;“改变小说体例、割袭回数,甚至重拟回目”:“删去‘无关紧要’的闲文和‘不合国情’的情节”;“译者 大加增补,译出好多原作中没有的情节和议论”。并将意译“一边倒”的原因归结为译者的外语水平、对译方法以及译者和读者大众对域外小说的理解和评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参见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上篇一“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特点”。在具体论述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所谓‘豪杰译’”,即“为了思想启蒙和政治宣传的需要,译者把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都进行了一番改造”;“二是任意删节、改译”;“三是译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随便增添为原文所无的文字”:“四是将作品中的人名、地名、称谓乃至典故均改译成中国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 参见王宏志.“暴力的行为”——晚清翻译外国小说的行为及模式[A].文章在译者从政治目的出发对翻译的操控和从读者阅读习惯出发对翻译的修改两方面上对晚清的外国小说翻译进行了研究。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东方出版中心,1999.
    [5]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Chapter 2: "Translation theory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2001: 19.
    [6] 参见谢天振.译介学[M].第三章第二节“媒介者的创造性叛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44—162.
    [7] Lefevere, Andre.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A].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3.
    [8] 参见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章“总论: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系统”.
    [9] 原作为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的《海底二万里》(Vingt Milles Lieues sousles Mers)(1870),但《新小说》第一期标“英国萧鲁士原著 南海卢藉东译意 东越红溪生润文”,第二期改标“红溪生述披发生批”。
    [10] 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M].据上海广智书局1905年本称此小说为“(日)加藤政之助译,玉瑟斋主人著(重译)”,济南:齐鲁书社,2002:297.而笔者所见《新小说》(影印本,上海书店,1989年)仅标“玉瑟斋主人”,未说明著译。考虑到晚清文学翻译的多样性,本文仍将《回天绮谈》当译作来理解。
    [11] 鉴于晚清域外小说翻译的特殊性,本文把这种情况作为合译来看待,润文者因参与译作的最终形成,因而也是译者之一。
    [12] 《离魂病》,标“侦探小说”,连载于《新小说》第1—4、6期,译者披发生在小说开头说:“本书所演奇案,乃美国事实,年月虽无可考,大抵二十年前事也”。
    [13] 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39.
    [14]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12.
    [15] 见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J].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年11月14日),一.
    [16] 吴趼人的这部历史小说共创作了27回,没有写完,但这27回全部都在《新小说》中连载出来,因而也算是比较完整了。
    [17] 如《洪水祸》的第1章,作者一说话就是关于中西历史的比较议论,然后是四句俚言“巴黎市中妖雾衡,断头台上血痕腥。英雄驱策民权热,世界胚胎革命魂。”可算对演义体的一点回归。《东欧女豪杰》则几乎每回都有大段的议论,而谈虎客也在眉批中大加赞赏:“此书特色在随处将学术政法原理横插叙入,令人读过一通,得了许多知识。”(第3回)
    [18]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J].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年11月14日)一.
    [19] 《洪水祸》的作者在每回后还特别用“附记”写出“正史事实”。
    [20] 严复曾批评梁启超年轻时过于激进,为文往往不顾后果:“(梁任公)至学识稍增,自知过当,则曰吾不惜与自己前言宣战。然而革命暗杀破坏诸主张,并不为悔艾者留余地也。”见: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09.梁启超在倡导文学革命的某些方面,也可见这种倾向。
    [21] 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1902,14;《新小说》第一号[N].新民丛报,1902,20.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2.
    [22] 其他毋论,单说《新小说》杂志的体式和风格就是此后中国文学杂志的楷模,基本上奠定了晚清文学杂志的基础。
    [23] 详细情况见本论文第一章后附表(二)。
    [24] 吴趼人自己在《<电术奇谈>附记》[J]中就说:“此书原译,仅得六回,且是文言。兹剖为二十四回,改用俗话,冀免翻译痕迹。……书中间有议论谐谑等,均为衍义者插入,为原译所无。衍义者拟借此以助阅者之兴味,勿讥为蛇足也。”新小说,光绪三十一年六月(1905年7月),十八.周桂笙亦在评点中附和说:“自是衍义者故涉趣笔,不必引以为病。此等文字,自不能以刻舟求剑之眼读之也。”(第二回)“衍义者本以诙谐著,无怪乎涉笔成趣也。”(第六回)
    [25]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
    [26] 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6.孔慧怡文章讨论的主要是侦探小说,但因为晚清小说期刊文言译作的大部分都是侦探小说,所以她的意见也很具有代表性。
    [27] 新新小说,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日(1904年11月26日),一(二).标“战争小说”,“法国毛白石氏著”。
    [28] 如《新新小说》之《虚无党奇话》。
    [29] 此处参用徐百康.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读[M].的译文,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0] 据《辞源》“义勇”条解释,“一、见义勇为的精神。《汉书》七十《陈汤传》谷永上书讼汤:‘策虑幅億,义勇奋发。’《文选》汉李少卿(陵)《答苏轼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二、民兵。宋康定庆历年间,登记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强壮之民,三丁选一,以为乡弓手,屯戍边境,是为微调义勇之始。见《宋史·兵志四》。”
    [31] 《华生包探案》6篇侦探小说的原作分别为The Adventure of the“Cloria Scott”,The Adventure of Silver Blaze, The Adventure of the Yellow Face, The Adventure of the Musgrave Ritual, The Adventure of the Stockbroker' s Clerk, The Adventure of the Resident Patient,都收在《福而摩斯回忆录》(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中。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0.
    [32] 此处参用晓阳译.(英)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35.
    [33]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严译名著丛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34] 同注[33]。
    [35]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一回、第四回译后语[J].新民丛报,1902,二、六.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4.梁启超译《十五小豪杰》前9回,最初发表于《新民丛报》2—13号,1902年2—8月。而据樽本照雄.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M].1901年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就在《春江花月报》上登载过,齐鲁书社,2002:643.故存疑。
    [36] 鲁迅.月界旅行·辩言[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1.
    [37] 卜立德.凡尔纳、科幻小说及其他[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1.卜立德文章中所说的“译文文体”与本文的“译入语”含义基本相同,其侧重点在语言上。关于译作的体制形态等译入文体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在下一章具体讨论。
    [38] 同注[36]。
    [39] 小仙源·凡例[J].“穿凿附会病不信,拘文牵义病不达。译者于是书虽微有改窜,然要以无惭信达为归。博雅君子尚其谅之。”绣像小说,癸卯十一月(1904年1月),十六.
    [40]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7、90.
    [41] 文贵良.林译小说:文学汉语的现代冲突[J].中国比较文学,2005,4:61-75.
    [42]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5.
    [43] 鲁迅.域外小说集·略例[A].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7.
    [44] 这是《小说月报》给周作人译《炭画》退稿的断语,见周作人.知堂回忆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78.
    [45] 见: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452.
    [46]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5、98.
    [47] 绣像小说,乙巳六月(1905年7月),五十三.整部译作连载于53—55期,共15章,为美国爱克乃斯格平所著。
    [48] 月月小说,戊申七月(1908年8月),十九.整部译作分载于《月月小说》19和21号,未完。
    [49] 月月小说,戊申六月(1908年7月),十八.译作标“痴情小说”“品三译述”。
    [50] 吴趼人在短篇小说《预备立宪》[J]前加按语说:“恒见译本小说,以吾国文字,务吻合西国文字,其词句之触于眼目者,觉别具一种姿态。而翻译之痕迹,即于此等处见之。此译事之所以难也夫。虽然,此等词句,亦颇有令人可喜者。”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十月望日(1906年11月30日),一(二).我们能够从晚清小说期刊译作中找到很多译入语同吴趼人的摹仿十分相象的域外小说译作,如虚无党小说《八宝匣》、侦探小说《剑术家被杀案(海谟侦探案之一)》等。
    [1]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91.
    [2] 见: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A].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24.
    [3] 张俊才.林纾著译系年[A].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431—465.
    [4] 参见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三章“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一节“‘古文’与小说:林译对俗雅界域的打破”.
    [5] 觉我.余之小说观[J].小说林,戊申年正月(1908年2月),九.
    [6] 参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对梁启超创办《新小说》的分析。
    [7] 报癖.论看《月月小说》的益处[J].月月小说,戊申人日正月初七日(1908年2月8日),十三.
    [8] 同注[4]。
    [9] 铁.铁瓮烬余[J]:“世风日漓,言情小说,最合时尚。……微论不足以改良社会,适足以败坏道德耳。……译本小说,每述兄弟姐妹结婚之事,其足以败坏道德、紊乱伦常也,尤甚。愚以为译者宜参以己见,当笔则笔,当削则削耳。”小说林,戊申年九月(1908年10月),十二.
    [10] 寅半生.迦因小传两译本——一为蟠溪子译本,一为林畏庐译本[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望日(1907年4月27日),七.
    [11] 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N].新民丛报,1902,14:《新小说》第一号[N].新民丛报,1902,20.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12] 别士.小说原理[J].绣像小说,癸卯闰五月初一日(1903年6月25日),三.
    [13] 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一日(1907年10月7日),九.
    [14] 每期《绣像小说》都刊有这样的发行所和寄售处清单:总发行所:上海棋盘街中市商务印书馆;寄售处:上海各书庄大马路泥城桥东亿鑫里世界繁华报馆汉口商务印书分馆保定府官书府 北京公慎书局有正书局 撷华书局 顺天府工艺局 广东开新书局 时敏书局 英文书庄 圣教书楼 华洋书局 天津同文仁记 格致书室 广益书局 联兴 时新书室 文美斋 南京明达书庄 中西书局 启新书局 自强书会 江西广智书庄 嘉惠书庄 杭州史学斋 浙西书林 德记书庄 总报处:崇实斋 中昌室 采办书报处:武昌以新书局 松华楼 文明书室 新政书局 苏州开智书室 东来书庄 知新书室 东学堂 来青阁 华英药房 福州美华书局 寿人氏药房 汉口江左汉记 全发源 中西药房 政新祥 宜昌江左汉记 新堤江左汉记 沙市江左汉记 岳州江左汉记 长沙江左汉记 宁波文明学社 汲绠斋 华美药房 华英药房 孟晋书社 绍兴墨润堂 会文堂 香港聚文阁 文裕堂 锦福 别发洋行 四川 少年书社 二酉山房 崇文书局 文林堂 点石斋 南浔萃珍阁耶稣堂 嘉兴 缀云阁 江左汉记 同源祥 山西大学堂 书业昌记 广西浔养学堂 陕西学署 山东济南府陆军医院 官学堂 芜湖益智书局 镇江复春 文成堂日本东京三省堂书店 横滨别发洋行 新加坡别发洋行 重庆中西书室 常州晋升山房
    [15] 同注[10]。
    [16] 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
    [17] 小说林,丁未年十一月(1907年12月),七.
    [18] 小说林,戊申年正月(1908年2月),九.
    [19] 摩西.《小说林》发刊词[J].小说林,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一.
    [20] 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8.
    [21]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始终有一脉绵延不断的文体传统,将小说看作娱乐消遣之具,如(明)佚名《新刻续编三国志引》[A]:“夫小说者,乃坊间通俗之说,固非国史正纲,无过消遣于长夜永昼,或解闷于烦剧忧态,以豁一时之情怀耳。”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35.
    [22] 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三节的统计。
    [23] 参见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8—89.关于小说林社的引文也转引自此文。
    [24] 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1-93.
    [25] 同注[18]。
    [26] 林纾,严培南,严蘧合译.伊索寓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03:第237则.
    [27] 清末民初伊索寓言的另一为重要翻译者孙毓修在其所译的通俗的《伊索寓言演义》(商务印书馆,1915年)中评价说:“以文字论,林译高古,拙译浅近,林译如黄钟大吕,拙译如瓦缶污尊,贵贱不同而亦各当其用焉。”
    [28] 评林·上海各西报馆之意见书[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望日(1906年12月30日),三.
    [29] 湖北大冶煤矿铁道局总办刘紫英主政致本社总译述周桂笙书:“阁下所译虚无党小说八宝匣一篇,笔墨条畅,古雅简洁,不露丝毫翻译痕迹,尤为难能可贵。吴趼翁所撰两晋演义诸篇,酣畅淋漓,妙在笔法专务明显,不事艰深,足可与三国演义后先辉映。”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望日(1906年12月30日),三.
    [30] 《时时日报》一九0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报说:“其(《月月小说》)小说内容有历史、游记、谈丛等属,其体裁有章回、长篇、短篇、一期全刊、以次待续诸门,其间自撰者半,译自英文及他国文者亦半,想中国不乏读书好奇之士,从此亦可藉以略窥欧洲古今来文学之盛矣。”评林·上海各西报馆之意见书[J].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望日(1906年12月30日),三.
    [31] 约瑟·朗贝尔在《翻译》[A]一文中指出:“系列研究模式的中心问题将是对等关系的性质问题,译作或译作中的主导规范属于一致型(与原作的体系保持一致)或者可接受型(以译作地域的体系为基础)?一致型或可接受型这一二元论法纠正了关于译者是否忠实原作的传统问题。”见:(加拿大)马克·昂热诺.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97.
    [32] 孔慧怡.殊途不同归——论译本作为译入语文化产品的意义[A].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
    [33]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41-315.此处译文采用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33.
    [34] 这三种情况分别是:一,这个多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二,该文学正在建立中的阶段;三,该文学正处于“危机”或转折点。但当原来的文学系统处于强势,发展完备时,翻译文学只能处于次要的位置,形成一个边缘的系统。参见Munday,Jeremy.Introc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110.
    [35] 这里指“五四”时期对晚清翻译文学的批判。对此,孔慧怡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译者及译作的地位,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文学规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正好夹在两次文学与文化规范方面的革命之间。新文学运动为了强调它本身提倡的价值观,因而彻底否定被它推翻的传统。衡量晚清翻译的态度,正是这样形成的。孔慧怡.还以背景,还以公道——论清末民初英语侦探小说中译[A].见: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国际研讨会,香港,199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6.
    [36] 参见(加拿大)马克·昂热诺.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把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弄清哪些人从事翻译,以什么样的读者为对象,选择哪些文本,哪些体裁, 哪种语言及言语,哪类文学风格和提纲,依据何种文学时尚、道德时尚、语言时尚和政治需求,此外,依据何种翻译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94.
    [37]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1993:146.此处译文采用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190.
    [38] 见:(加拿大)马克·昂热诺.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96.
    [39] 钱钟书.七缀集[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9-80.
    [40] 晚清小说期刊上对于并非译自原文、而是从其它译本转译的翻译的称谓也不一致,《绣像小说》上称吴梼转译自日译本的《山家奇遇》等为“重演”,而《新新小说》上则称冷血转译自日译本的《圣人欤盗贼欤》、《巴黎之秘密》为“重译”。不过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当时文学翻译观中“演”和“译”有某些相通之处。
    [41]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9.
    [42] “重写”问题在当代翻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是一个颇为引人瞩目的话题,安德烈·勒菲弗尔就(Andre Lefevere)认为:“重写(rewriting),不论其形式是评论还是翻译(或者还应加上撰史和结集),都已证明是一个文学的捍卫者用以改编(因时代或地理隔阂而)异于当时当地的文化规范的作品的重要手段,这个手段对于推动文学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又可把重写视为一个文化接受‘外来’作品的证据,并从这个方面对之加以分析研究。”见: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191.
    [43] 对晚清小说期刊文学翻译观的这种总结是就整体而言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情况,如1906年创刊的《新世界小说社报》其编者就规定所有小说译稿必须附寄译文原著,以保证作品质量。但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小说期刊中影响并不大。
    [44] 新庵(周桂笙)《海底漫游记》:“而新译小说,则几几乎触处皆是。然欲求美备之作,亦大难事哉!……其尤黠者,稔知译书之价,信于著述之稿也,于是闭门杜造,面壁虚构,以欺人而自欺焉。……惜乎其不能也,其技不过能加入一二口旁之人名而止矣。译者诸君,亦有漫不加察,而所译之书,往往与人雷同者。书贾不予调查,贸然印行者,亦往往而有。甚至学堂生徒,不专心肄业,而私译小说者,亦不一而足。”觚庵《觚庵漫笔》:“译者彼此重复,甚有此处出版已累月,而彼处又发行者,名称各异,黑白混淆,是真书之必须重译,而后来者果居上乘乎?实则操笔政者,卖稿以金钱为主义,买稿以得货尽义务;握财权者,类皆大腹贾人,更不问其中源委。……彼此以市道相衡,而乃揭其假面具,日号于众曰:‘改良小说,改良社会。’呜呼!余欲无言。……因艰于结构经营,运思布局,则以译书为便。”小说林,丁未年十一月(1907年12月),七.觉我 《余之小说观》“小说之题名”:“种种方面,总以动人之注意为宗旨。今者竞尚译本,各不相侔,以致一册数译,彼此互见。”“综上年所印行者计之,则著作者十不得一二,翻译者十常居八九。……此著作与翻译之观念有等差,遂至影响于销行有等差,而使执笔者,亦不得不搜索诸东西籍,以迎合风尚。”小说林,戊申年正月(1908年2月),九.
    [45] 《京师同文馆馆规》中有对生员八年学习的详细安排。参见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A].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38.
    [46] 见: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A].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42.
    [47] 月月小说,光绪三十二年九月望日(1906年11月1日),一.
    [1] 谢天振教授在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域外文学译作的功能时说:“我们经常谈外国文学 的影响,但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外国文学的直接影响,诸如中外作家的直接交往,或是中国作家因出国或留学而受到外国文学的熏陶,或是以外国文学的摹仿作转而影响国内的文学创作的,那还是少数。无论是歌德、拜伦、……他们之所以能对中国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之所以能在广大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地、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是由于他们作品的译本。”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43.
    [2] 任公.译印政治小说序[N].清议报,1898,1.见: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
    [3]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J].新小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1902年11月14日),1:3.
    [4] 商务印书馆主人.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J].绣像小说,癸卯五月初一日(1903年5月29日),一.
    [5] 这正与王宏志先生对晚清翻译整体状况的判断相同,他说:“换言之,译者在翻译时会对原著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正、改写以及整理,希望这渗有很大‘重写’成分的‘译文’,能达到他原来所设定的目标。由于译者和他的译文所面对的是译入语文化和译文读者,显然,他所设定的目标、他的改写和操控,都是针对着译入语来进行,跟原文、原文文化、原文读者以至作者是扯不上关系的。”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J].中国比较文学,2001,2:100.
    [6]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50.
    [7] 本段关于孔慧怡的引文均引自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Translation·Literature·Cultu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8.
    [8] (加拿大)马克·昂热诺,(法国)让·贝西埃,(荷兰)杜沃·佛克马,(加拿大)伊娃·库什纳.史忠义,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94-195.
    [9] 见《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对西方译论各别的分类。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10] 其中用力最深者当推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在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一书中认为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discipline has had its day. Cross-cultural work in womens's studies, in post-colonial theory, in cultural studies has changed the face of literary studies generally. We should look upo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the principal discipline from now on, wit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valued but subsidiary subject area." Oxford: Blackwell, 1993: 161. 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J]亦说:“本来,上面所提‘没有晚清翻译,何来现代中国’的理念出发, 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部分便应该是晚清翻译如何影响现代中国。无疑,这是个很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不过,这并不会在本书重点处理。这不单是限于篇幅的原因,更主要的理由是不要把翻译研究混淆于比较文学里的影响研究。我们很同意影响研究是很重要的研究路向,但翻译研究最终也应该从比较文学的范畴独立开来,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自身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中国比较文学,2001,2:106.
    [11]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Translation·Literature·Cultu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
    [12] Munday, Jeremy: "Translation studies would itself be the Phoenician trader among longer-established disciplines, having a primary relationship to disciplines such as linguistics (especially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applied and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modern languages and language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including gender studies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and philosophy(of language and meaning, including hermeneutics and deconstruction)."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183.
    [1] 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2] 阿英.小说四谈·翻译史话[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 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M].民国丛书[M].五(50),上海:上海书店,1991.
    [6] 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7]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9] 陈悖,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 (陈景韩).新新小说[J].上海:新新小说社,1904-1907:1-10.
    [12]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3]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4]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6]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 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18] 陈文新,鲁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说流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9]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0] 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M].合肥:黄山书社,1986.
    [21]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2]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3] 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4]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5]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 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上下册)[M].北京:中国文联 出版公司,1991.
    [27]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8] (美)韩南(Patrick Hanan)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Novel)[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9] 黄摩西,徐念慈.小说林[J],上海:小说林社,1907-1908:1-12.
    [30] 贾植芳,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史(1898-1937)资料汇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1]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2] 李伯元.绣像小说[J].上海:商务印书馆,1903-1906:1-72.
    [33] 梁启超.新小说[J].上海:新小说社,1902-1905:1-24.
    [34] 林辉.中国翻译家辞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35] 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6]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7] 马克·昂热诺.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8]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9]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 欧阳健.晚清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41] 裴效维.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2] 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3] 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
    [44] 孙景尧.新编简明比较文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45] 上海书店出版社本社.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6] 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0:1.
    [47] 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1:2-3.
    [48]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9]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0]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51] (美)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2]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东方出版中心,1999.
    [53]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4] 王俊年.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19-1949)小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5] 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56] 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57] 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58]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9] 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香港:中华书局,1987.
    [60] 王运熙.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上下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61] (美)韦勒克,沃伦;刘象愚,邢培明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62] 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3] 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M].上海:上海书店,1996:1-2.
    [64] 吴趼人,(许伏民).月月小说[J].上海:月月小说社,1906-1909:1-24.
    [65]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66]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7]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8]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69]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0]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71] 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2] 严复.天演论[M].严译名著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73]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4] 于润琦.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5]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6] 袁行沛.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7] 张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78]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9]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0] 郑方泽.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81]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82]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3] (日)樽本照雄编,贺伟译.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2.
    [84]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93.
    [85]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86] Booth, Wayne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87]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88] Pollard, David.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Read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1840-1918[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89] Shipley, Joseph T. Dictionary of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forms-technique[M]. New York: the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3.
    [90]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