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930年代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主要是以大学为视角,考察北伐后到抗战前(1928-1937)这十年北平的新文学活动。这一时期的北平被称为“文化城”或“大学城”,文学活动往往是在各大学中展开的;在时空上以1930年代的北平为范围,描述和分析大学参与到新文学的想像和再生产中去的不同层面,是本文的主要任务。大体而言,本文从两个层面来考察“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大学通过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生产着有关新文学的各种知识、观念和历史叙述;而作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文化共同体”,大学又为新文学再生产创造了诸如文学社团、刊物、师生关系、人际网络等制度性的条件。
     本文在结构上即遵循此一思路,大体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三章以北大、清华等学术化取向较为明显的大学为中心,讨论大学有关新文学的知识生产,为新文学提供了怎样的视野,其中涉及新文学中“传统/现代”、“中/西”等诸多命题。后两章则将对象扩展到北平师大、中国大学等学术等级较低的学校,以及大学外的文艺青年,分析不同大学中文学群体从事文学活动的不同策略,以及背后蕴含着权力关系的制度性条件。通过引入场域的角度,本文试图说明,在1930年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北平各大学间存在着一个分化的场域结构,人们对于新文学的想像,以及他们参与新文学的方式,总是和他们在这一场域结构中的位置紧密相关。
     引论部分首先对作为背景的五四以来新文学与大学之关系略加梳理,以便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置于更长时段考察,并由此引伸出研究思路。继而交待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清理。
     第一章主要以北大、清华两校为对象,考察它们的文学课程及其包含的文学想象。由于学术专业化的趋势,两校的国文系课程仍多以“国学”为主体,方法上则以趋向于历史考据的“科学方法”为主,而于文学自身的品评鉴赏则置之度外。加之五四反传统的“范式压力”,传统难以成为新文学的资源,主事者虽有心在国文系中引入新文学,基本上仍以失败告终。与此形成对比,当时外文系则以文学为本位,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大力引介,开拓了新文学的资源,刺激了对传统的重新发现,由此形成的“普遍性的视野”,构成了对五四反传统范式的超越。
     第二章则选择文学批评为个案,讨论当时的文学批评与学院文学教育之关系。新文学早期的文学批评主要注重于观念的表达和体系的建立,文学批评的过于观念化,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1930年代北平的批评界,发出了把批评重心放到作品上的呼声,转而试图建立起以具体作品为批评对象的“实际批评”,这一批评立场背后,其实有很强的学院背景。本章主要涉及叶公超、瑞恰慈、李健吾、李长之等人,分析学院背景在其批评理路形成中的作用,而这一背景仍可归结为前章所述“普遍性的视野”。
     第三章则以新诗为例,分析新文学背景的学者的学术研究和新文学之间的对话关系。对于胡适、朱自清及《歌谣》周围的学人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将新诗纳入到整个文学史的叙述中去,其中种种缝隙和紧张仍昭昭可见;而朱光潜、梁宗岱等西学背景的学人,通过将西学转化为某种普遍性的知识,于无形中化解了困扰新诗乃至新文学的“中/西”“新/旧”的沟通和弥合问题。本章同时讨论了当时的“读诗会”这一具体的空间,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人在这一空间的对话,亦使得新/旧、中/西呈现出融合汇通的态势。
     第四章考察了当时北平各大学中两种文学空间:社团和人际网络。早期新文学的校园文学活动主要通过社团进行,北大、清华莫不如是,进入1930年代后,由于学术专业化的压力和国民政府的有意控制,以及新文学自身格局的变化,北大、清华等校中的学生文学社团渐趋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松散的人际网络。而在北平师大、中国大学等校中,带有左翼色彩的文艺社团活动仍相当活跃,并伴随着一二九运动浮出地表,但由于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纠葛,他们的文学创作却难以进入到文学场中。
     第五章则在更大的范围内,从场域的角度,探讨当时北平文坛两个主要的文学群体——“学院”和学院外的“文艺青年”——的文学策略和文学立场,特别是表现在有关文类的等级观念和文类的选择倾向上,学院写作以新诗为大宗,文艺青年则多集中于小说一途。作为两者中介的是掌握着《大公报·文艺》等阵地的沈从文、萧乾,他们编辑副刊的同时,也在行使着某种文类选择和过滤的权力。
     结语部分则试图对“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这一论题所包含的学术、政治及文学之间的复杂纠葛,作进一步的概括和提炼。特别是分析了作为1930年代北平文坛主体的学院,其对新文学的想像(“普遍性的视野”),与他们面对现实政治的姿态以及自我定位之间的内在关联。然而,无论功过得失,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严峻,学院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被迫调整着自己的姿态,其结果则是最终走向解体。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tertiary education and literary production in 1930s Beijing. It examines New Literature activities in Beijing between 1928 and 1937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when the city was called“culture city”or“university city”,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were usually taken in the universities.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t aspects on which the universities get involved in the imagin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New Literature. In principle, the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New Literature in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from two aspects: first, as spac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university produces knowledge, idea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about New Literature through sholarly pursuits and curriculum projects; and secondly, as“cultural community”which is composed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iversity create such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s literary societies, journals, teacher-student ties and intercourse networks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New Literature.
     Following the concep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principle.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center on those more scholarly universities such as Beij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discuss that what vision the kownledge production in these universities had brought about for New Literature, in which the propositions of“tradition/modern”and“Chinese/West”are dealt with. The following two chapters extend the scope to less sholarly schools like Beip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China College, and literary youth outside the shools. They analyze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which were taken by the literary groups i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dominated by power behind them. By introducing the method of field,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illuminate that there existed a polarized structure among the universities of Beijing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of 1930s. People’s imagination of New Literature and the way they threw themselves into it were alway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s they had taken in the structure.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clarifies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New Literature from May Fourth on so as to put the study in a longer period, from where the main conception of the study is drawn. Then the framework and method of the study are provided, and the preceding researches concerned are summarized.
     Chapter 1 focuses on Beij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examines their literary curricula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they contained. Because of the trend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curricula of Chinese departments in the two schools were mostly about Guoxue (classical learning). The method was inclined to historical and textual research which were callde“scientific method”, and literary appreciation was omitted. Adding the May Fourth iconoclastic“paradigm pressure”, it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 to be a resource of New literature. Though the department heads intended to introduce New Literature into the curricula, their endeavor fell into failure. In contrast, the depart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s were based on literature itself. Their activ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modernism was striking, which enlarged the resoureces of New Literature and stimulated the rediscovery of tradition. Therefore a“universalistic vision”was formed and surpassed the May Fourth iconoclastic paradigm.
     Chapter 2 choses the cas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cademic literary education then. The early litrary criticism of New Literature payed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ory systems. The overconceptualiza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aroused much reflection. The criticism circle of 1930s Beijing appealed to put emphasis on literary works, and tried to establish“practical criticism”which dealt with concrete woks. There existed stong academic background behind such position. This chapter mainly treats of Ye Gongchao, I. A. Richards, Li Jianwu and Li Changzhi, analyzes the role their academic background had play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riticism logic.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could also be attributed to the“universalistic vision”,which is put forward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
     In Chapter 3, new poetry is exemplified to elucidate the dialo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work of scholars with New Literature background. For Hu Shi, Zhu Ziqing and the scholars around Geyao weekly (Ballad Weekly) , their object were to incorporate new poetry into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aes Literature. Many intensions and gaps came out in this process. While by converting western learning into universal knowledge, scholars like Zhu Guangqian and Liang Zongdai resolved virtually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 New and Old, which had been obsessing new poetry and New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then“dushi hui”(reading poetry party), where sholar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 gathered and talked with each other, making an atmosphere of amalgamation and convergence.
     Chapter 4 examines two kinds of literary space in then Beijing: societies and intercourse networks. Literary activities of early New Literature in campuses usually went along through societies, both Beij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without exception. Entering into 1930s, under the pressure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controls, and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situation of New Literature itself, student literary societies in PKU and Tsinghua declined, a kind of loose intercourse network coming out instead. While left-wing literary societies were pretty active in Beip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College and other schools. They emerged from underground after the December Ninth movement. However, due to the entanglements with political movements, their works were hard to enter into literary field.
     Chapter 5 probes the strategies and positions of two main literay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academic school”and“literary youth”outside academy, 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ir hierachical concepts of genre and their options on it. The academic school highlighted new poetry, while literary youth generally concentrated on novel. As the bridge between them, Shen Congwen and Xiao Qian were in charge of wenyi supplement of Ta Kungpao,thus exercising the power of genre filtration.
     The conclusion tries to clarify and generalize further the complicated imbroglios among academy,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which were embodied by the thesis of“New Literature in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It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inner relevancy among the imagination of New Literature (“universalistic vision”) by the academic school, which was the mainbody on the literary scene in 1930s Beij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real-life politics and their self-orientation. However, whether success or failure, with national crisis deepening the academic school were confronted with more and more heavy pressure. They were forced to adjust their gestures, and as a result they fell apart finally.
引文
1 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第 81-82 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2 参见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全集第 12 卷)、《文学运动的重建》(全集第 17 卷)、《纪念五四》(全集第 14 卷)等文。《纪念五四》中有一段文字几乎和此处引文基本雷同,见第 298-299 页。
    3 参见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收入《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第二章“北京大学学术化氛围的开创与‘一校一刊’相结合”。
    1 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 68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2 傅乐诗在对五四运动的研究中,即强调大学在五四运动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参见傅乐诗《五四的历史意义》,收入刘桂生、张步洲编纂《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年。
    3 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第 81 页。
    4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 卷 1 期,1919 年 10 月。
    5 关于新文学的“运动”形式,可参见钱文亮《都市、群众与新文学的“运动”形式》,收入《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
    6 参见胡适 1922 年 3 月 4 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三)第 568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周作人后来回忆云:“据胡适之后来解释,说看你在国文系里始终做附庸,得不了主要的地位,还不如另立门户,可以施展本领,一方面也可以给他的白话文学开辟一个新领土。”见《一三七·琐屑的因缘》,《知堂回忆录》(下)第 468 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7 沈从文晚年对 1920 年代后半期北京的大学文化氛围有如下的忆述:“我很清楚记得天安门前那些讲演,都是临时从附近的司法部街茶馆里面抬个凳子来,站在上面演讲,讲演完了再把凳子退回去。参加听的人可以说老百姓是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各大学的学生,但是这个意义深长得很,就是为什么武汉革命的时候,打到武汉以后北方就垮了,这就是大学呵文化方面宣传有一定的贡献。因为当时这些刊物啊,《语丝》、《莽原》、《京报》副刊……出版业就是千把份,但是它的影响是全国的。”(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第 59 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关于此时北京的政治化的校园气氛和青年学生趋向革命的心理,可参见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 年)第 123—125 页,程凯指出此时青年学生有从注重思想文化转向转向实际政治的趋向,但前后“运动”的形式实则一脉相承。
    8 参见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年。
    1 参见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第二章“北京大学学术化氛围的开创与‘一校一刊’相结合”。陈平原亦指出北京大学为《新青年》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资源——包括象征性的以及实质性的”,见《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 106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 165-170 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年。五四时期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其实内在地包含了某种紧张,如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所指出的:“蔡的内心对于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定难于取舍。一种观点认为北大作为独立性的学术机构应与社会保持距离;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北大作为唯一一所由社会捐资助学的学校,它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学,同时也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参见魏定熙著、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第 1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3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见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一册序言第 25 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4 《傅斯年君致校长书》,1920 年 10 月 13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715 号。
    5 《胡适之先生演说词》,1920 年 9 月 18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696 号。
    6 《蔡元培致胡适》(1926 年 5 月 13 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 326 页。
    1 冯至:《关于调整大学中文外文二系机构的一点意见》,《冯至全集》第 4 卷第 117 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2 傅斯年:《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附识》,《新潮》第 1 卷第 5 号,1919 年 5 月。
    3 孙任以都:《学术界的发展(1919-1949)》,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第 4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4 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第 501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5 梁实秋:《整顿高等教育的几点意见》,《梁实秋文集》第 7 卷第 331 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年。
    6 《宋春舫教授致蔡校长贺主任函》,1919 年 12 月 5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504 号。
    7 徐志摩:《再添几句闲话的闲话便乘便妄想解围》,韩石山编《徐志摩全集》第 2 卷第 345-346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8 柳无忌:《为新诗辩护》,原载《文艺杂志》第 1 卷第 4 期,1932 年 9 月,柳光辽、金建陵、殷安如主编《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第 97-98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 赵家璧:《中国大学之清算》,《中国大学图鉴》第 17-18 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 年。
    2 参见 Huang Jianl(i黄坚立), 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 1927-1949 (《民国非政治化的政治:国民党对学生政治激进主义的政策,1927-1949》), Berlin; etc: Peter Lang, 1999, pp55-75.
    3 关于 1930 年代的学生运动,参见 John Israel(易社强),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中国的学生民族主义,1927-193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 至少在时人眼中,与南方相比,北平的大学仍表现出趋新的色彩,如在自居保守的川大看来:“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在文史方面均偏向于‘旧’,北平各大学则偏向于‘新’(文学方面重新文学,史学上重‘历史整理’,近于‘新考据’)”(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第134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邓云乡亦云:“在文化古城时期,大学中也往往是新的影响大,古老的影响小”(《文化古城旧事》第 34 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另外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南方大学一般都要求用文言文,而北平的大学则鼓励用白话文,至少也是文白均可,见《文言与白话(一)》,《北平晨报》1934 年 11 月 11 日第 9 版。
    2 Shu-mei Shih(史书美)在《现代的诱惑:在半殖民地中国书写现代主义,1917-1937》(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中谈到“京”(Beijing School)知识分子如何在一种普遍主义的框架中对五四反传统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作者认为他们关注的是“一种真正的普遍性或全球性,而不是五四反传统一(iconoclasts)鼓吹的欧洲中心的普遍性。”(p153)他们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间发现一致性,形成了真正的普遍主义的视野。(p188)作者同时亦注意到“他们对传统美学的再评价,是以他们的西方现代主义和其他文学潮流的知识作为中介的。”(p188)史书美所说“京”实际上包含了梁漱溟、学衡等所谓的“新传统主义者”,其内涵远较通行的“京”概念为广,也并未提及学院背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但她的思路对本文却有很大的启发。
    1 在通论性质的大学史研究中,《近代中国大学研究》(金以林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描述近代中国大学的发生发展,颇为简明扼要。关于 1930 年代的大学教育,则有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的大学教育(1927-193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年),不过偏重于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关于清华大学,苏云峰《抗战前的清华大学( 1928-1937)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2000 年版,大陆版改题为《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2001 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从各个方面描绘 1930 年代清华大学的面貌,史料丰赡,论述详实,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黄延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则主要以 1920-1930年代清华文科师生为对象,展示清华大学校园文化的诸多侧面。有关 1930 年代北大的研究,专门的成果目前只看到一篇《蒋梦麟与北京大学,1930-1937》(杨翠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册下册,民国 77 年[1988]年 12 月)。作者身处台湾,受诸多资料限制,仅就台湾所藏的有限资料,“以蒋梦麟之努力为出发点,为此期北大校史建立起初步的架构”,基本上仍属于起步性的工作。 1 关于校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可参见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第 9-10 页。
    2 如从 1999 年起陆续出版的钱理群主持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即是“现代文学与现代教育”这一课题的初步成果,前文提到的黄延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即是丛书之一。特别是其中姚丹的《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在历史描述的基础上,“能从研究对象自身演进中发现其内在的逻辑,从这一逻辑中建立起理论框架来”(第 442 页),其思路对本文有较大启发。此外在这一课题上贡献甚多的则有陈平原先生,其《中国大学十讲》的《自序》中即指出:“风云激荡的思潮,必须落实为平淡无奇的体制,方能真正‘开花’、‘结果’——学术思想的演进以及文学艺术的承传,其实与教育体制密不可分。”(第 1 页)书中《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等文,就特别着眼于从“平淡无奇的课程设计与教材撰写”,来考察“一代人‘文学常识’的改变”和“一次‘文学革命’的诞生。”(第 103 页)另外,《“通俗小说”在中国》(收入《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特别注意到清末民初雅俗对峙的格局中,大学与报刊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品格,及其担负的不同的文化功能,对本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不过,陈平原的研究大体上仍集中在晚清至 1920 年代,除了其编选的《北大旧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外,对于 1930 年代着墨相对不多。
    1 参见陈方竞《学府与报刊出版: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中的“症结”透视》,《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 1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年。
    2 比如罗岗的《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年)就提出了从大学教育的角度考察现代“文学”如何通过一套知识话语被创制出来的问题,颇具洞见。在考察“文学史”的知识生产与大学教育的关系方面,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均有所涉及。另外,一些思想史学术史方面的研究从大学的角度,探讨思想学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虽与本文论题未必有直接关系,但却可以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启发。这些研究多能摆脱纯粹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而是从“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问题出发,注重大学及研究院在知识生产和传布中的功能。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中《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陈寅恪与清华研究院》诸文即循此思路,从学科建制及学人交往中梳理学术史的脉络。此外,尚有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等著作,值得参考。 3 贺麦晓:《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场”》,《学人》第 13 辑第 295 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 4 “京”研究中也有注意到大学这一外在条件的,如周仁政《京文学与现代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就触及到大学体制对于“京”文学面貌的塑造,但囿于研究思路的限制,未能具体地展开。另外像高恒文《京文人:学院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采用历史叙述的方式,展示“京”文人在 1930 年代的北平聚合交往的过程,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其中第四章“毕业前后”也涉及到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活动。不过虽然书名题为“学院的风采”,但除此之外,涉及到大学之处实不
    1 陈平原指出,五四以后:“文学教育的重心,由技能训练的‘词章之学’,转为知识积累的‘文学史’,并不取决于个别文人学者的审美趣味,而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见《“文学”如何“教育”》,《文汇报》2002 年 2 月 23 日。
    2 参见罗志田《文学的失语:整理国故与文学研究的考据化》,收入氏著《裂变中的传承——20 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3 民国时期大学中学系名称并不统一,且时有变迁,如“国文学系”、“国文系”等,为叙述简明起见,除引文及注释照录原文外,在正文中一律使用“国文系”的说法。外国文学方面学系名称稍微复杂一些,具体而言,清华大学 1926 年建系时称“西洋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系”;北京大学 1930 年以前各语种分设“英文学系”、“法文学系”等,1930 年起合并为“外国语文学系”,下设英文组、法文组等;燕京大学原先分设“英文学系”及“欧洲文学系”,1934 年起合并为“外国文学系”。为叙述简明起见,“西洋文学系”、“外国语文系”、“外国语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等一律简称为“外文系”, 合并之前北大、燕京各语种分设学系则称为“英文系”、“法文系”等。
    4 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郑振铎全集》第 5 卷第 288、285 页,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5 参见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收入《断裂中的传承》,又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 223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 中:《考据漫话》,《读书月刊》1 卷 10 号,1932 年 7 月 10 日。
    2 《清华中国文学会有史之第一页》,《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22 期,1928 年 12 月 17 日。
    3 《林庚教授自传》,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燕大文史资料》第 3 辑,第 159-160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
    4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朱金顺编《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33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年。
    5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84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6 郭绍虞:《作文摘谬实例序——一个国文教学法中的新问题》,《照隅室杂著》第 45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 苏景泉:《回忆二十年前在北平清华园的大学生活》,台北《清华校友通讯》新 6 期第 12 页,1963 年 11月。
    2 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273 页。
    3 朱自清 1933 年 10 月 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54 页。
    4 郭绍虞:《作文摘谬实例序——一个国文教学法中的新问题》,《照隅室杂著》第 457 页。
    5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第 61 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张中行:《俞平伯》,《负暄续话》第 34 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7 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第 70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
    8 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274 页。又见吴宗济《音路历程》,《清华校友通讯》复50 期第 187 页,2004 年 11 月。
    9 见俞平伯《〈读词偶得〉缘起》,孙玉蓉编《俞平伯研究资料》第 169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年。俞平伯曾选录学生的试笔,以《词课选录》为题,发表于《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第 1 卷第 1 期(1931 年 4月)。
    10 张玮瑛、王百强、钱辛波主编、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编:《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第 74页,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 年。
    11 朱自清 1934 年 6 月 9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98 页。
    12 郑振铎:《“词”的存在问题》,《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第 25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1 郑振铎:《〈刀剑集〉序》,《水星》第 1 卷第 1 期,1934 年 10 月。
    2 朱自清:《部颁国文系科目表商榷》,《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12 页。
    3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第 36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4 俞平伯在上海大学的讲义《读诗札记》,迟迟找不到买主,其中一部份投寄容庚主编的《燕京学报》,被原稿退回,“主编者容庚先生来信之理由如此:以题目重复不能刊载。……这个道理,至今弗明。”(《〈读诗札记〉自序》,《俞平伯研究资料》第 167-168 页)受北大整理国故思潮影响颇深的《燕京学报》,很可能正是因为看不上俞平伯这类鉴赏性的文字才将其退回。查《俞平伯著译系年》(收入《俞平伯研究资料》),俞平伯的论文很少发表在专业的学术刊物上,颇能说明问题,包括其考证文字,或因其往往带有文艺的趣味之故。不过有意思的是,俞平伯似并不以此为意,而且还有意地将论文、随笔等混合编排,以散文集的名目面世。如《杂拌儿》、《〈杂拌儿〉之二》等。当时有人评价《〈杂拌儿〉之二》:“俞君的考证文字很有些儿艺术趣味,和所谓‘科学方法’的考证,微有不同。这不仅是文字的新鲜别致而已,从考证的本身讲,亦可以救济一般拘泥的考据家之穷。因为考证而没有哲学和艺术的修养,很容易钻进牛角尖里去,甚至自悖其科学方法,入了魔道的。”(《读书月刊》第 2 卷第 10 号“书报介绍”栏,1933 年 7 月)。作者用意明显在针砭当时的考据学风,但却未注意到俞平伯的这类考证文字只能收入散文集中,本身亦说明“儒林”与“文苑”二者之间界画之深。不过,无论从述学文体还是散文笔调的角度,俞平伯跨越边界的文体试验和文集编排,都颇有意味,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
    1 朱自清:《论学术的空气》,《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491 页。
    2 这一点也影响到时人对学界风气的观察,所谓考据一统天下的慨叹,还是就研究而言,其实在大学的本科教学中,如前所述,注重于品鉴欣赏的课程并不在少数。因为它们难以转化为学术成果,或者其成果不被学界承认,无法进入学人视野,所以才会引起这样的感觉:“学者们因各人的嗜好自由研究,固可以但求专精,不嫌偏狭;但是在学校里是否当教许多思想活泼的青年都走上这隘小而呆板的路上去?这至少在教育上是成问题的。” (中《考据漫话》),其实在本科教学中这种研究过偏过专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3 唐擘黄(唐钺)注意到当时学界日益重视专深的研究,“但同时发生了一种偏见,以为教授事业不及研究工作高尚。……把研究捧得太高,置于教授事业之上,是有大流弊的。”见《论中国学术界最近之风气》,《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1 卷 1 号,1934 年 8 月。
    4 朱自清 1933 年 3 月 17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07 页。
    5 参见吴宓《最近逝世之中国诗学宗师 黄节先生学述》,《大公报》1935 年 1 月 27 日第 4 版。
    6 《中国文学系布告一》、《中国文学系布告二》,《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99 期,1930 年 9 月 11 日。
    7 《中国文学系改定必修选修科目案》,《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63 期,1932 年 12 月 2 日。
    8 朱自清:《国文系概况》,《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414 页。
    9 “本系参考各大学及本校国文系之情形,以后拟就三方面发展:(一)佛教翻译文学(二)中国文法学(三)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此三项他校似未注意及之;其中可辟之新路甚夥。”见朱自清《民国二十年度至二十三年度国文系概况》(此文未收入《朱自清全集》),收入“文学院代理院长蒋廷黻转报中文、历史、社会、人类等系工作报告”,清华大学档案,案卷号 1-2:1-019。
    10 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152 页。
    1 季镇淮:《纪念佩弦师逝世三十周年》,《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80 页。
    2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朱自清全集》第 3 卷第 26、27 页。
    3 朱自清 1933 年 12 月 27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71 页。
    4 参见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中国大学十讲》第 113 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又见《“文学”如何“教育”》。
    5 又见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三章《作为教学的“中国文学史”》,第 82-83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 《文科国文学门文学教授案》,1918 年 5 月 2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126 号。又见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 290-291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北京大学文科一览(1918)》,转引自《中国大学十讲》第 131 页。
    2 《京大半年之回顾 改造后已一学期 上课恰三个半月》,《大公报》1928 年 1 月 20 日第 3 版。
    3 毛子水:《国立北京大学简史》,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国立北京大学》第 8 页,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4 张中行:《怀疑与信仰》,《张中行作品集》第 6 卷第 6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左撇子》一文中也写道:“年轻时候考入北京大学,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能不受当时考古学风的‘污染’,信而好古。”《张中行作品集》第 5 卷第 451 页。按:张中行的描述当涵盖整个在校期间而言,事实上也是到 1934 年胡适实行改革之后国文系情形才有较大的改观,详下文。
    5 以 1931 年为例,中国文学史方面的课程仅有“中国文籍文辞史”“词史”“戏曲史”和“小说史”四种(加上一年级共同必修科目中的“中国文学史概要”也只有五种),而中国文学类课程则多达十三种。见《国文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九月订)》,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0014。1930 年情况亦相似,见《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九年九月至二十年六月)》,1930 年 10 月 14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468 号。
    6周作人致俞平伯(1929 年 8 月 27 日),《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第 95 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7 胡适:《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 12 册第 2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8 胡适 1934 年 2 月 14 日日记,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325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9 黄节似乎也差点落入和林许同样的命运,当时有学生听说学校也“要解聘国文系最老的一位黄教授,后来听说黄教授是和广东的陈济棠同乡,而且还有亲戚关系,遂作罢论。”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见南《林损教授自动辞职》,《北大学生》(周刊)第 5 期,1934 年 4 月 23 日。
    10 《改革北大国文系》,《北平晨报》1934 年 5 月 3 日第 9 版。
    1 《国文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九月订)》;《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3014。
    2 马裕藻致胡适(1934 年 5 月),《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 31 册第 604 页,合肥:黄山书社,1994 年。
    3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见黄节注《阮步兵咏怀诗注》第 2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4 冯至:《“但开风气不为诗”——记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第 253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九一八后,黄节更是在课堂上讲授顾炎武诗,以敦砥士气。
    5 许之衡:《研究宋词的我见》,《北大学生》(月刊),第 1 卷第 5、6 合期,1931 年 6 月。
    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黄节、许之衡也强调创作,但对他们来说,创作并非批评鉴赏的辅助手段,而是自有其独立的价值。1933 年,朱自清就乐府中清商三调问题致书黄节求教,黄节对朱自清专事考证颇为不满,以为“徒为题目源流,纷争辩论;而于乐府之本体,不求探索;开篇不能明其义,则秉笔不能续其词;只有批评,而无感兴撰作;又无益之甚矣,非仆倡言乐府之本意也。”(见黄节《答朱佩弦先生论清商曲书》,《清华周刊》第 39 卷第 8 期“文史专号”,1933 年 5 月)可见其倡言乐府之本意在“感兴撰作”,而非“批评”。对于传统诗词已灿烂至极点后人难以为继这一主流观点,许之衡也持异议,“我觉得创作是不在乎时代远近的”,“并不是历代所无到他才始有的,方叫做创作,总之他能立在这时代之中,有一种创作精神,卓然有成,也叫做创作。”(许之衡《研究宋词的我见》)明显针对新文化人的进化文学史观。而着眼于“创作精神”而非具体技术,也正是旧文人的本色。
    7 《文学院概况》,见《北大迎新特刊》,1936 年 9 月。
    8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4009。又见马越编著《北京大学中文系简史(1910-1998)》第 24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9 见胡适《一九三四年的回忆》,《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429 页。
    1 1948 年出版的《北大院系介绍》这样介绍国文系的文学课程:“文学组是用历史的眼光来纵观中国历代的文学变迁,用活语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历代的文学结晶品的;从不曾领导你走入雕虫篆刻寻章摘句的小道之中。所以这一组的课程,除着重各时代诗文名著的钻研与其他各校国文系相同外,北大中文系更特别注重文学史的讲述。”(《中国语言文学系》,国立北京大学讲师讲员助教联合会编《北大院系介绍》第 30 页,1948 年。)
    2 朱自清:《部颁大学国文系科目表商榷》,《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8 页。
    3 杨亮功:《胡适之先生与中国公学》,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第 304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对于胡适解聘林损、许之衡,当时不少学生都持批判态度,并以蔡元培之兼容并包作为对比:“辜鸿铭能够见容于蔡校长之下,而林许反不称职于蒋先生之手”(南《谈谈许马之被解聘》,《北大学生》(周刊)第 6 期,1934 年 4 月 5 日),矛头实际指向的胡适。对此,几十年后牟润孙较能为持平之论,认为兼容并包也容易产生流弊:“不论资格,不审查著作,办学的人不了解被请人的学术,滥竽充数的流弊,就容易产生。北大当年国文、历史两系有几位教授,不能算上等人选。直到胡适作了北大文学院长,国文、历史两系才有改革进步。”同时特别提到胡适延聘学人“没有不尊重学位与著作的”,如果待延聘者“成绩不佳,纵使有学位,胡氏也不肯理他们。胡适被人目为学阀,这些都是他招怨的缘由。”(《发展学术与延揽人才》,《海遗杂著》第 85、86-87 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年)张晓唯在《两代学人的合作——蔡元培与胡适》中则指出,胡适对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特别是其“容旧”的一面一直就不大佩服,见氏著《旧时的大学和学人》第 5 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年。
    4 参见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 38-3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 胡适致梁实秋(1931 年 3 月 21 日),见梁实秋《怀念适之先生》,《看云集》第 49 页,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年。
    6 傅斯年致蒋梦麟(1934 年 5 月 8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下)》第 531 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原注“此信约写于 1931 年”,误。
    7 傅斯年:《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独立评论》第 14 号,1932 年 8 月 28 日。
    1 刘半农 1934 年 4 月 16 日记,《刘半农日记(一九三四年一月至六月)》,《新文学史料》1991 年第 1 期,第 33 页。
    2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第 236 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3 1934 年 4 月 28 日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怒斥林损为小丑,“此辈之最可恶者,非林而实乃借新旧不同之论以欺人,试问林与诸丑于旧有何贡献?此小人恋栈之恶计,下流撒谎之耻态耳。”(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 7 卷第 129 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不以“新旧不同之论”为然,而强调有无贡献,可为胡适思路作一注脚。
    4 牟润孙说:“直到胡适作了北大文学院长,国文、历史两系才有改革进步。”见《发展学术与延揽人才》,《海遗杂著》第 85 页。
    5 见白吉庵《胡适举才二三事》,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 1 集第 225 页,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 年。
    6 素痴(张荫麟):《读评小说月报中国文学研究号》,《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8 期,1928 年 2 月 27 日。
    7 吴世昌:《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册)》,《新月》第 4 卷第 6 期,1933 年 3 月。
    8 林庚:《文学与文学史》,《大公报·文艺》第 143 期,1935 年 3 月 7 日。
    1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第 281-282 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
    2 叶公超:《大学应分设语言文字与文学两系的建议》,《独立评论》第 168 期,1935 年 9 月。
    3 《外国文学系(吴雨僧先生在四月十一日纪念周会讲演)》,《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398 期,1932 年 4月 27 日。
    4 珰:《对于本校第一年英文课本的商榷》,《清华周刊》第 34 卷第 8 期,1930 年 12 月。又见桐《关于第一年英文》,《清华副刊》第 41 卷第 4 号,1934 年 4 月。
    5 叶公超:《大学应分设语言文字与文学两系的建议》。叶公超还提到另外一个问题,即中学英文师资的问题。“近十年来大学英文系或外国语文系毕业的学生,除了少数出洋留学与从事翻译者之外,大致到中学去教书的居多。”由于大学英文课程以文学为主,而不注重语文训练,故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也甚为低落。“现在一般的中学英语教员,是从一般大学的英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或是外国文学系来的。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先没有把实用英语的基础打好。到了大学就忙着研究‘莎士比亚’和‘米尔登’这一类东西。不知道文学的基本原料还是普通的语言文字。普通的语言文字还弄不清楚,文学的研究是完全自欺。自欺了四个学年,谋生的需要非常急迫,不得不到中学里去教英语。可是中学英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从来也没有问过。”(张士一《改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方法》,《中华教育界》第 21 卷 7 期,1934 年 1 月)如此便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从中学英语教学的角度,时人对于大学的英语课程颇多批评,又见陆殿扬《中学英语科师资训练》,《教育杂志》第 25 卷第 7 期,1935 年 7 月。
    6 《外国语委员会议决案》,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0014。
    7 《北京大学一年级基本英文》,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0002。
    8 一年级英文教材为 Huizinga: Best English Essays,Vol II. Modern Authors。二年级英文教材为 Reacock: Selected English Essays (with not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三年级英文教材为 English Essays, 1600-1900 (with not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7)。见《外国语文学系课程一览》,《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栏(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6015。
    9 冯至《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李广田文集〉序》,《李广田文集》第 1 卷第 4-5 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年。
    1 《西方语文学系》,《北大院系介绍》第 38 页。
    2 罗常培致胡适,《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 41 册第 281-282 页。
    3 当时真正注重语文训练的,是教会大学的外文系或英文系。“教会大学里各系各专业的大一大二英文课,多用直接法进行,各课程均以原版教材为主,侧重听说训练。”(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第 59 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年)燕京大学的外文系,即以“训练‘读写’能力”为目标(《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第 94 页)。曾在燕大外文系读书的吴世昌,“对于自己的学系不满极了,美国教员对于文学见解的迂腐浅薄,对于文学时潮的谫陋固执真是不可救药。但他们对于语文本身的训练真是认真尽职”。(吴世昌《改革高等教育的讨论》,《独立评论》第 17 号,1932 年 9 月)由此或可解释,尽管“英语在中国之所以比较流行,是得力于教会学校,而从教会学校或准教会学校(即由教会学校出身的学生或由教会学校出身的留学生所主持的学校)出身的留学生”,“百分之九十并不注意什么是西洋思想”(刘仲平《现代学生与现代研究》,《现代学生》1 卷 4 号,1931 年 1 月),在介绍西方思想文化方面乏善可陈,可能正是由于教会学校英语教学注重语文训练而相对忽略文化输入的缘故。
    4 《清华大学一览》(1927 年),转引自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 50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 《外国文学系(吴雨僧先生在四月十一日纪念周会讲演)》,《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398 期,1932 年 4月 27 日。
    6 徐士瑚:《在清华六年》,《清华校友通讯》复 43 期第 118 页,2001 年 4 月。
    7 黄绍湘:《追忆吴宓老师授课、治学、学术思想及为人》,《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 8 辑第 103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
    8 莎人:《写给正欲转学外国语文系诸君》,《清华暑期周刊》第 3、4 合期,1933 年 7 月。
    9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2012。
    1 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李良佑编《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第217 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
    2 《清华大学聘美国名教授》,《大公报》1929 年 7 月 7 日第 5 版。
    3 季羡林:《我和外国文学》,《季羡林文集》第 2 卷第 14 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4 柳无忌:《西洋文学的研究》,《西洋文学研究》第 5 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年。
    5 《外国语文系请升聘杨业治先生为教授》,收入“1935-1937 年学校聘任各系各级教师的来往函件”,清华大学档案,卷宗号 1-2:1-111。
    6 许国璋:《回忆学生时代》,《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第 205 页。
    7 见朱光潜《中国文学之未开辟的领土》,《朱光潜全集》第 2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8 朱光潜:《谈美·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朱光潜全集》第 2 卷第 37 页。
    9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351 页。
    10 参见张沛张源译、白璧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第六章“合理的古典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 吴宓:《美国文学批评》,《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64 期,1929 年 4 月 1 日。
    12 吴宓:《南京钟山书局出版之 国风半月刊创刊号》,《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251 期,1932 年 10 月 24 日。
    1 《文科研究所 外国语文学部学程一览》,《国立清华大学一览》第 4 页(文页),1935 年。
    2 对于外文系重欣赏创作轻研究的风气,也有人提出批评。当时任教于北大历史系的陈受颐,就呼吁留学西洋归来的文史学者,致力于“西洋文史学”的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充分了解西洋及世界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也认识到“国内藏书太少,的确是目前发展西洋文史学的最大障碍”,但是又说“西洋文史学近来的工作的确有一部分已走到烦琐饾饤的路上去了,看看每年出来的博士论文题目便知。然而活路仍然是有的,中国人以新鲜的看法,可走的路更多。”(《中国的西洋文史学》,《独立评论》第 201 期,1936 年 5 月 17 日)他认为“大学里面的研究工作,只是脚踏实地的勤习资料”,以英国语文学研究为例,“一组是语言方面的材料,……一组是文学文评的材料,除了欣赏的部分不能算作研究外,主要的工作也不出比较考订之途,这是文学史的研究。”其思路与整理国故者相当接近,但在外文系却窒碍难通。最后说“外国语的阅读写作能力是要提高的,外国语的文学创作或类似的风气是不可为训的”(《再谈中国的西洋文史学》,《独立评论》第 205 期,1936 年 6 月 14 日),或许正是有鉴于北大外文系的创作风气而言。
    3 李赋宁:《回忆我大学时代的几位老师》,《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第 274 页。又朱自清曾提及顾随讲辛弃疾词,“全用中国批评方法。其讲词颇有趣味,然牵引太多,于稼轩词本身,未说出所以然。”(见朱自清 1933 年 4 月 21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13 页)“趣味”与“说出所以然”几乎不能并存,然对当时学人而言,后者实更重要。
    4 朱自清:《诗多义举例》,《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206、209 页。
    1 《中国文学系的目的与课程的组织》,《国立清华大学一览》第 39-40 页,1930 年。事实上,当时清华国文系强调“文学表现上之艺术”的研究,也是服务于“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的宗旨的,“创造”本身看重的是技能训练而非知识积累。
    2 《大学本科学程一览 国文系》,《国立清华大学一览》第 47 页,1930 年。
    3 朱自清:《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概况》,《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405 页。
    4 查《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纪事 民国十七年度至民国二十一年度》“毕业生论文目” (清华大学档案,案卷号 1-2:1-019),以创作代论文的有 1931 年郝御风(诗集代),1933 年林庚(诗集代)、吴组缃(小说代)、赖天缦(小说代),其他如 1931 年余冠英论文题目为“新诗之研究”,金大本论文题目为“新文学运动以来创作小说目录”,均与新文学有关。
    5 张玲霞:《清华校园文学论稿(1911-1949)》第 68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 《林庚教授自传》,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燕大文史资料》第 3 辑,第 159-160 页。
    1 吴组缃:《谈谈清华的文风》,《苑外集》第 4、3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2 余冠英:《纪念徐志摩先生》,《文学月刊》第 2 卷第 1 期,1931 年 12 月。
    3 余冠英:《新诗的形式》,《文学月刊》第 2 卷第 3 期“新诗专号”,1932 年 2 月。
    4 李嘉言:《李家瑞编〈北平俗曲略〉》,《图书评论》第 2 卷第 10 期,1934 年 6 月。
    5 浦江清:《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浦江清文史杂文集》第 11 页。
    6 朱自清:《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193、194、197、198 页。当时北方学界整理国故运动正方兴未艾。在此情形下,以新文学家名世的朱自清未免会感到压力。甫入清华时,朱自清就对自己的能力很不自信,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此次之事实非弟力所及,弟于诗本门外汉,兄之所知,如何敢登坛教人?”见俞平伯 1926 年致胡适信,《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 31 册第 29 页。
    7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朱自清全集》第 8 卷)总论第三章即为“‘外国的影响’与现在的分野”。
    8 陈寅恪对以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抱有疑问:“虽有贤者,势不能不以创造文学为旨归。殊不知外国大学之治其国文者,趋向固有异于是也。”见《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原载 1931 年 5 月《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特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 362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刘文典并曾在课上“向学生大骂新诗人乃至新文学作家”,见程靖宇《新文学家回想录》第 20 页,收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4 辑,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3 年。
    1 《中国文学系改定必修选修科目案》,《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63 期,1932 年 12 月 2 日。
    2 刘任萍:《“文科”的几个问题》,《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850 期,1935 年 9 月 2 日。
    3 吴组缃:《谈谈清华的学风》,《苑外集》第 5、9 页。吴组缃本人虽是国文系学生,但趣味却在外国文学。他在清华中文系读书时期,受到系主任朱自清的指引:“他劝我多选外文系的课,劝我读第二年英文;我读了两年法文,也是他鼓励的。但对别的同学,我知道他并不向此方面指引。想是因材施教的意思。”(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276 页)由此可见吴组缃的外国文学趣味其实在国文系颇为特别。
    4 吴组缃:《编后》,《清华周刊》第 37 卷第 6 期“文艺专号”,1932 年 4 月。
    5 杨振声:《今日中国文学的责任》,孙昌熙、张华编选《杨振声选集》第 286-287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
    6 参见朱自清《新语言》,《朱自清全集》第 8 卷。
    7 参见《中国文学系修改课程》,《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562 期,1934 年 3 月 15 日。朱自清的举措曾引起学生的不满,曾有学生要求将此课取消,而朱自清与系中教师开会商量后决定不为所动,见朱自清 1934 年
    5 月 19 日及 5 月 24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92、293 页。
    8 见朱自清 1933 年 9 月 28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53 页。
    9 1936 年 9 月闻一多“给一年级选系的新同学讲说清华国文系的概括,他最要紧的几句话,大略是:‘诸位莫要想到国文系来创造,写诗,作小说或散文,其实这些东西,我们不但不会教,也不能教,这些东西全在个人,国文系绝不在这方面对诸位有帮助,国文系主要的是在故旧的国学要籍中,找出新东西来,和西洋的新的文学接和一下,因此科学的方法的应用是必要的!’等等,由此可见闻先生对青年胡乱写作的态度来。”见《教育界人物志 闻一多(三)》,《北平晨报》1936 年 11 月 6 日第 9 版,作者署名‘回归风’,落款“十一月十日,于清华”,当为清华大学学生。
    1 胡适:《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胡适文集》第 12 册第 28 页。
    2 胡适 1934 年 2 月 14 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325 页。
    3 杨亮功:《胡适之先生与中国公学》,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私立中国公学》第 148 页,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4 陆侃如:《国文系课程说明书》(1928 年 6 月),见《中国公学大学部中国文学季刊》创刊号(1929 年夏),转引自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第 228-229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5 《民国十六年以后档案·(七)民国十九年一月教育部黄建中朱经农等视察报告》,《学府纪闻 私立中国公学》第 40-41 页。
    6 《国文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九月订)》,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0014。1931 年 9 月,周作人在给俞平伯的信中说:“近因胡老博士之提议,经马二先生之核准,国文系中‘新添’新文学试作一项,令不佞计画之。”见周作人致俞平伯(1931 年 9 月 10 日),《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上)》第 210-211页。据此,这一科目的开设确实出自胡适的提议。
    7 参见 1931-1936 年各年度《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
    8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
    9 《北大文学院长 胡适昨发表谈话》,《世界日报》1934 年 4 月 21 日第 7 版。
    1 胡适致梁实秋(1934 年 4 月 26 日),梁实秋《看云集》第 49 页。
    2 胡适致梁实秋(1934 年 5 月 17 日),梁实秋《看云集》第 50 页。P.U.M.C 即北平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3 傅斯年致蒋梦麟(1934 年 5 月 8 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下)》第 531 页。
    4 见前引傅斯年《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又:傅斯年早年曾几次抱怨自己“误于文科国文门”,“受国文的累”。1920 年 8 月留学途中给胡适的信中提及半路回国的俞平伯,称其“误于国文,一成‘文人’,便脱离了这个真的世界而入一梦的世界。”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 103 页。
    5 胡适 1931 年 8 月 5 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141 页。
    1 其实早在 1931 年,胡适回到北大后不久,就希望引进闻一多、梁实秋、杨振声等人:“我始终主张中国文学教授应精通外国文学;外国文学教授宜精通中国文学。故我希望一多能来北大国文系。但此事须有金甫来,始有此魄力整顿国文系。”见胡适致梁实秋(1931 年 3 月 21 日),见梁实秋《怀念适之先生》,《看云集》第 49 页。胡适沟通中外文学的主张与杨振声一致,或者即受到后者的影响亦未可知。1931 年 1 月胡适由沪返平经过青岛大学时即约杨振声回北大,当时杨振声曾对胡适说:“我们国文系的主任英文很好,外国文学系主任的中文很好,两个系主任彼此的交情又很好,所以我们中外文学系是一系。”国文系主任即闻一多,外国文学系主任即梁实秋。(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清先生讲到国文系》,《文学杂志》3 卷 5 期,1948年 10 月)而杨振声出任清华国文系主任时即极力主张以创造新文学为宗旨,胡适对此不会毫无了解,而他如此看重杨振声的能力,在当时的日记中多次提到请杨振声回北大事(《胡适日记全编(六)》第 42、48、54、69 页),或许正与此有关。胡适极力罗致杨振声回北大,而“孟真不以金甫回北大为然”(胡适 1931年 1 月 29 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48 页),或亦与傅斯年对“文人”的“成见”有关,因杨振声也非长于“实学”者。
    2 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4 页。
    3 胡适:《中国文学的过去与来路》,《胡适文集》第 12 册第 31 页。
    4 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五章“作为新范式的文学史研究”;陈泳超《从白话文运动到〈白话文学史〉——胡适对民间文学的发现和倡导》,收入氏著《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参见《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度)》中“中国文学史(四)”课程纲要,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
    6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
    1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 169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2 陈平原:《新教育与新文学——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十讲》第 102 页。
    3 1934 年胡适就注意到“近来做诗的人好像努力求人不懂”,见《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 84 号,1934年 1 月 7 日。又见《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自由评论》第 12 期,1936 年 2 月 21 日。胡适在课堂上也曾批评过“看不懂”的新诗,当时有学生记载:“胡先生在北大讲文学史,讲到王充讥讽当时人,故意作难懂的文章时,对近代某的新诗发了一大阵牢骚。”见便了《胡适论诗》,《世界日报·明珠》1937 年 4 月 6日。
    4 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胡适文集》第 10 卷第 774 页。
    5 这并不是说他们内部没有差异,而是说他们始终处在“五四”阴影的笼罩下,分享着一些有关“五四”的最基本的前提(在这里就是对古典文学资源的拒绝)。自然,他们对于“五四”范式压力的具体反应,也有着很大的不同。1935 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活动,在表现这些差异的同时,亦强化了他们与“五四”的历史关联。与此相关,另外一个有趣的例证是废名在北大国文系讲“现代文艺”,他曾向系主任胡适请教如何讲授这门课程,胡适就让他照《中国新文学大系》讲(见鹤西《怀废名》,《新文学史料》1987 年第 3 期)。胡适的意见表明,他对北大国文系新文学课程的规划,也是受制于“五四”范式的。不过实际上废名并没有遵循胡适的意见,他对“新诗”的讲授,是在共时的层面上树立其个人的标准,从而有效地回避了“五四”范式中的历史意识,参见姜涛《1930 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未刊),“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005 年 5 月。
    6 五四时期傅斯年就说:“国故的研究是学术上的事,不是文学上的事。”(《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附识》,《新潮》第 1 卷第 5 号,1919 年 5 月)1920 年代,文学研究会同人曾有关于“整理国故”和“新文学”关系的讨论,佘祥森认为:“旧文学底实质,和新文学底实际是一样的;……新文学的基础,[不] 当单建在外国旧文学上面,也不当单建在国故上面,须当建在外国旧文学和国故的混合物上面。这种的新文学,才算是真正的新文学。”(《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小说月报》14 卷 1 号,1923 年 1 月)郑振铎亦云:“我以为我们所谓的新文学运动,并不是要完全推翻一切中国固有的文艺作品。这种运动的真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我们的新文学观,创作新的作品,一方面却要重新估定或发现中国文学的价值,把金石从瓦砾堆中搜找出来,把传统的灰尘,从光润的镜子上拂拭上去。”(《新文学之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同前)他所说的“金石”指的是元明杂剧传奇之类,古典诗文仍属“瓦砾”。且郑振铎本人的研究旨趣仍是在版本源流历史变迁方面,艺术鉴赏非其所长。而到了 1930 年代,郑振铎更是直言旧文学中“即其仅有的白话文的描写技术,也实在不足以为新文坛的模范。新文坛已经是远远的跑在他们前面去了。”(《标点古书与提倡旧文学》,《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第 815 页)大体而言,佘祥森的看法并非主流,基本上只停留在设想层面。
    1 林汉达:《中国大学英文的畸形现象》,《教育季刊》第 17 卷第 2 期,1941 年 6 月。
    2 见朱自清《关于大学国文系的两个意见》,《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117 页。
    3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出身于外国文学系的作家,他们的翻译活动和创作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
    4 周作人:《翻译文学书的讨论》,原载《小说月报》第 12 卷第 2 号,1921 年 2 月,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8)》(上集)第 334-335 页,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年。
    5 浦江清:《评〈小说月报〉第十八卷》,《浦江清文史杂文集》第 56 页。
    1 梁实秋:《清华八年》,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国立清华大学》第 265 页,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2 杨亮功:《五年北大读书生活》,《学府纪闻 国立北京大学》第 276 页。
    3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徐葆耕编《会通如是说 吴宓集》第 3、6-7 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有意思的是,吴宓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对周作人《欧洲文学史》评价颇高,认为是“真能确实讲述《西洋文学》之内容与实质者”,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第 222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4 姜涛在讨论到五四时期学衡对新诗的批评时,指出学衡“站在一种学院式的立场上”,以“普遍原理”与新诗的“历史意识”相对抗,颇具洞见,参加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第 190-191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柳无忌后来概述了西洋文学的介绍与批评从文坛向学院转移的过程。“在西洋文学的介绍与批评方面,文坛上的成就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最有名的郑振铎编的《世界文学大纲》只是一部杂凑的东西。幸而这时候西洋文学的研究已经从文坛上移到学府内,各大学内一个个的西洋文学系或外国语文系应时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西洋文学又在学院内种下了深根与固蒂。约从五四运动时起,大学已成文化中心,而现在外国文学亦已受到大学学者的熏陶而培植起来了。”(《西洋文学的研究》,《西洋文学研究》第 3-4 页)在显示学院对文坛的知识上的权威的同时,也揭示了学院对文坛上文学潮流的吸纳的轨迹,其中自然包括对近现代文学的批评和研究。
    6 范存忠:《谈谈我国大学里的外国文学课程》,《国风》第 1 卷第 1 期,1932 年 9 月 1 日。
    7 吴宓:《南京钟山书局出版之 国风半月刊创刊号》,《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251 期,1932 年 10 月 24 日。1927 年,范存忠考取当年留美专科考试西洋文学门,录取他的即是吴宓。见吴宓 1927 年 7 月 19 日日记,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 3 册第 374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范存忠所在的中央大学前身即是“学衡”的大本营东南大学,学风趋向多有承传,以中央大学教授为作者群的《国风》杂志,思想立场上与《学衡》亦有相近之处,吴宓对其评价颇高,并曾在上面发表文章数篇。
    1 清华外文系的课程结构,基本上是由吴宓规划制定的。根据吴学昭的记述,1926 年,“清华外文系主任王文显先生休假,父亲由王荐举被定为代理系主任。父亲自离开国学研究院后,专心致志于西洋文学的教学,特别是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制订。父亲参考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针对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制订出课程设置全面而完整的计划。”见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第 36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 《清华大学一览》(1927 年),转引自《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 51 页。
    3 《外国文学系(吴雨僧先生在四月十一日纪念周会讲演)》,《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398 期,1932 年 4月 27 日。
    4 《文学院各学程一览》,《国立清华大学一览》第 50-51 页,1932 年。
    5 见吴宓 1926 年 10 月 3 日日记,《吴宓日记》第 3 册第 231 页。
    6 闻家驷:《怀念叶公超先生》,叶崇德主编《回忆叶公超》第 14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年。
    7 辛笛:《叶公超二三事》,王辛笛著、宋路霞、王圣思编《夜读书记》第 230 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8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2012。
    9 见卞之琳《赤子心与自我戏剧化:追念叶公超》,《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187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0 《外国语言文学系课程一览》,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
    11 1928 年 5 月温源宁在清华演讲“现代诗歌的形式与精神”(见吴宓 1928 年 5 月 10 日日记,《吴宓日记》第 4 册第 59 页),1932 年 5 月在万国美术研究所演讲“现代英美四大诗人”,即罗兰斯(劳伦斯)、德勒迈尔(德·拉·迈尔)、圣得堡格(桑德堡)、哀里奥德(艾略特),温源宁对英美现代诗持赞赏态度,认为“同时代的呼声对于我们,比起那些从死的国度里传来的老远的呼声有更多的意义。”(《现代英美四大诗人》,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第 54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年)时在北大英文系任教的艾克敦对温源宁的现代文学素养非常钦佩:“《荒原》对他来说毫无秘密,我从未听到过比他更好的朗诵。”并且对他治下的英文系图书馆赞不绝口:“多亏了温源宁,英语系有一个上等的现代图书馆:可以令人振奋地看到一排排的叶芝、E. M. 福斯特、诺曼·道格拉斯、弗吉尼亚·伍尔夫(她的《普通读者》相当流行)和上一代其他的杰出人物,像佩特、乔治·摩尔和亨利·詹姆斯,最新一期的《标准》放在桌子上,男女学生在其中忙碌地浏览。”见 Harold Acton, Memoirs of an Aesthete(《一个审美主义者的回忆》),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48, p328、330.
    1 《英文学系课程表》,1930 年 10 月 21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474 号。
    2 《外国语文学系课程一览》,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3014。艾克敦还曾在北师大讲演“英国近代诗”,内容分别为“英国近代诗总论”、“艾利亚”(T. S. Eliot)、“劳伦斯(D. H. Lawrence)”、“亚特卫(Edith Sitwell)”,“其他各家及结论”,见《两外籍学者讲演 艾克敦在师大讲演五次》,《世界日报》1935 年 4 月 17 日第 7版。
    3 艾克敦后来回忆说:“教室总是挤得满满的,许多人都记笔记,并将它们扩充为文学评论。”他特别提到学生对于艾略特的《荒原》的浓厚兴趣。见 Memoirs of an Aesthete, p340.
    4 艾山《文采风流 音容宛在——叶师公超侧记》,秦贤次编辑《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第 99 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 年。艾山是 1934 年考入北大外文系的学生。
    5 《致刘海粟 290822》,虞坤林编《志摩的信》第 156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年。
    6 《致刘海粟 310209》,《志摩的信》第 159 页。
    7 《致刘海粟 290708》,《志摩的信》第 154 页。
    8 梁宗岱“1931 年从法国回来由徐(志摩)热心向胡适力荐得以到北京大学法文系执教当系主任”,见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169 页。
    9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BD1930014。
    1 参见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关于何其芳和梁宗岱的交往,见方敬《难忘的往事——回忆何其芳早年读诗写诗》,《方敬选集》第 816-817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年。
    2 1930 年代北平诗坛的创作实践同时伴随着大量西方现代诗学理论的输入,即是这方面的明证。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二章第一节“‘前线诗人’对西方诗学的引进”对此有所论述,不过她似乎未注意到此现象背后的学院背景。事实上,当时叶公超对批评理论的格外关注,瑞恰慈理论的风行一时等等,都与大学外文系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详见第二章。
    3 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用什么话”问题》,《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52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
    4 叶公超:《美国诗刊的呼吁》,《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1 月。
    5 荪波(常风):《利威斯的三本书》,《新月》第 4 卷第 6 期,1933 年 3 月。
    6 常风:《评〈蝙蝠集〉》,《国闻周报》第 13 卷第 28 期,1936 年 7 月。
    7 常风:《评〈现代诗风〉》,《大公报·文艺》第 59 期,1935 年 12 月 13 日。
    1 闻一多:《〈现代英国诗人〉序》,《闻一多全集》第 2 卷第 171 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
    2 闻一多:《悼玮德》,《闻一多全集》第 2 卷第 186 页。
    3 常风:《〈现代英国诗人〉》,《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283 期,1933 年 6 月 5 日。
    4 参见叶公超《爱略特的诗》、《再论爱略特的诗》,收入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5 叶公超:《论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62 页。
    6 梁宗岱:《象征主义》,《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60 页。
    1 梁宗岱:《新诗底纷歧路口》,《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157 页。
    2 具体论述可参见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 20 世纪 30 年代的“晚唐诗热”》(《现代中国》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及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第三章“‘晚唐的美丽’——‘晚唐诗热’与‘前线诗人’对于传统诗学的重释”。
    3 废名《新诗问答》,《论新诗及其他》第 207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其实废名在这里也是夫子自道,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读中国文章是读外国文章之后再回头来读的,我读庾信是因为读了杜甫,那时我正是读了英国哈代的小说之后,读庾信文章,觉得中国文字真可以写好些美丽的东西。”(《中国文章》,止庵编《废名文集》第 191 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而在北大国文系“新文学习作”的课堂上,废名则以自己的经验来劝导学生:“研究中国文学,必须先读外国文,据我知道的,外国文好了,中国文才会好,才会作得通顺。”见 P.Y.《废名的废话》,《大学新闻周报》第 2 卷第 9 期,1934 年 11 月 12 日。
    4 叶公超:《论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53 页
    5 梁宗岱:《新诗底纷歧路口》,《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156-157 页。
    6 梁宗岱:《论诗》,《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30 页。
    7 朱光潜:《理想的文艺刊物》,《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433、435、437 页。
    1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第 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 同上,第 7 页。关于鲁迅以《苦闷的象征》为教材讲授文学理论的情形,可参见冯至《鲁迅与创造社》,收入《冯至全集》第 4 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 参见《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四年度至十五年度)》,1925 年 10 月 13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1708 号;《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九年九月至二十年六月),1930 年 10 月 14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468 号;《文学院各系课程大纲》,1931 年 9 月 14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682 号;《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2009;《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BD1932012。
    4 《中国文学系消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99 期,1930 年 9 月 11 日。
    5 《注册部通告第五十一号》,《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314 期,1931 年 9 月 23 日。
    1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第 7 页。
    2 同上,第 49 页。
    3 冯至:《关于调整大学中文外文二系机构的一点意见》,《冯至全集》第 4 卷第 117 页。
    4 朱自清:《论青年读书风气》,《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334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5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左翼文学理论也正因为偏于“宣传”而难以被看作是专业的学问。故当时在北大清华之外的一些对学术化要求不高的学校(如中国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中,“文学概论”在国文系课程中则占有一席之地,且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
    6 《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四年度至十五年度)》,1925 年 10 月 13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1708 号。
    7 《文学概论试题》,1931 年 6 月 17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655 号。
    8 《灿烂光荣的“五四” 昨在黯淡中度过》,《北平晨报》1934 年 5 月 5 日第 9 版。
    9 《中国文学系消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99 期,1930 年 9 月 11 日。
    10 吴组缃:《斥徐祖正先生》,《苑外集》第 11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11 《中国文学会消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26 期,1930 年 10 月 22 日。
    1 朱自清致陈竹隐(1932 年 5 月 12 日),《朱自清全集》第 11 卷第 78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徐祖正:《文学上的主张与理论》,《骆驼草》第 3 期,1930 年 5 月 26 日。
    3 徐祖正:《文艺论战》,《骆驼草》第 10 期,1930 年 7 月 14 日。关于徐祖正文中提及的山东河南等地的情形,季羡林晚年的回忆可作为注脚,北伐期间他在山东济南的省立高中读书,胡也频当时在校中教国文,即向学生宣传革命文学。参见季羡林《忆念胡也频先生》,收入《季羡林文集》第 2 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4 见李良佑、张日升、刘犁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第 268-270 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之前北大英文系开设有“文学评衡”选修课,“读英美各家评衡文字,研究文学评衡之原理及方法。”以 English Critical Essays 和 Shakespear Criticism 为教材,似乎还是偏重于批评论文的研读。见《英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三年度至十四年度)》,1924 年 10 月 6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1536 号。
    5 《清华大学一览(1927)年》,转引自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第 50-51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正因为“文学概论”的内容多来自西方,在以古典文学课程为主体的国文系,地位就显得有些尴尬。1940年代不少人开始反思大学中外文系不能沟通的现状,冯至举出 1920 年代北大国文系为例:“民十前后国文系设有文学概论、英诗译读、西洋戏剧与小说一类的课程”,“这足以说明,那时国文系里至少有—部分人是主张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应该有一些世界文学的知识的”。后来“文学概论”等课程被取消,是“两种不同的意见所促成的:一种人认为在中文系讲授西洋文学课程是多余的,不必要的;另—种人则以为或属需要,但本系里须加深研究的门类还多得很,这些—知半解的关于西洋文学的零星知识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冯至《关于调整大学中文外文二系机构的一点意见》,《冯至全集》第 4 卷第 117 页)对于西洋文学的偏见,也是北大国文系取消“文学概论”课程的原因之一。后来西南联大及战后的清华大学国文系都开设“文学概论”课程,亦是着眼于沟通中西文学的需要,朱自清“本来不看重‘文学概论’这一科,觉得‘概论’往往肤泛而不切实”,但是“渐渐知道这未免是不切实的‘高论’,像‘文学概论’这课程,若是选材适当,对于沟通中西文学是大有帮助的。”(朱自清《关于大学中国文学系的两个意见》,《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116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2 参见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第 49 页。
    3 梁实秋:《〈英文文艺批评书目举要〉之商榷》,《梁实秋文集》第 7 卷第 146 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4 如私立上海大学英国文学系 1924 年课程设置中,第三、四年必修课有“文学批评”。“文学概论”作为选修科用中文讲授,见《中国英语教学史》第 265-266 页。
    5 《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廿一年十二月)》第 50 页,清华大学,1932 年。
    6 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0-21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7 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可参见刘进才《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引进》,《中州学刊》2002年第 3 期。
    8 茅盾:《“文学批评”管见一》,《茅盾全集》第 18 卷第 254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
    1 萧乾:《书评与批评》,《大公报·文艺》第 142 期,1935 年 3 月 10 日。
    2 [斯洛伐克]高利克著、陈圣生等译:《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第 4-5 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年。
    3 同上,第 306 页。
    4 同上,第 18-19 页。
    5 同上,第 281 页。当时有人说:“‘灵魂的探险’这话,为了种种的关系,在中国已成为一句 cynic 的话了。”(有熊《谈文学批评》,《华北日报副刊》第 98 期,1929 年 6 月 24 日)可见时人对于印象批评的态度。
    6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第 76 页。
    7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文集》第 1 卷第 49 页。
    8 梁实秋:《近年来中国之文艺批评》,《梁实秋文集》第 6 卷第 369 页。
    9 参见杨健民《“五四”文学批评背景与中国现代作家论的诞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 6 期。
    10 杨振声:《了解与同情之于文艺》,《大公报·文艺》第 23 期,1933 年 12 月 9 日。
    1 茂青:《关于创作与批评》及杨振声按语,《大公报·文艺》第 30 期,1934 年 1 月 3 日。
    2 夏丏尊:《文艺论 ABC》第 46 页,上海:世界书局,1928 年。
    3 范存忠:《谈谈我国大学里的外国文学课程》,《国风》第 1 卷第 1 期,1932 年 9 月 1 日。
    4 叶公超:《欧洲文学小史》,《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166 期,1931 年 3 月 16 日。
    5 叶公超《:〈美国诗抄〉〈、现代英美代表诗人选〉》,《新月》第 2 卷第 2 期,1929 年 4 月。原书名为 Chief Modern Poets of England and America,选编者为 Sanders & J. H. Nelson。叶公超 1932 年在北大外文系开设三四年级选修课“近代诗”,教材为 Sanders and Nelson’s Chief Modern Poets,即此书,见《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课程指导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2012;又据季羡林 1932 年 9 月 21 日日记:“买了一本 Chief Modern Poets,老叶的课本”(《清华园日记》第 26 页,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年),可见叶公超在清华也是用它来作课本的。
    1 叶公超:《写实小说的命运》,《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3、4 页。
    2 闻家驷:《怀念公超先生》中云:“公超先生在清华执教,以讲授《西方文学理论》和《英美当代诗人》名重一时。”(叶崇德主编《回忆叶公超》第 14 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年)又据当时清华外文系学生赵俪生的回忆:“一旦入系以后,就一直感到很不得劲。只有叶公超的《文艺批评》我还感到有点兴味,其余的我全不感兴趣。”(《篱槿堂自叙》第 3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3 当时叶公超在北大兼任讲师时,也讲授过文学批评课程。据学生回忆,“他在北大讲授的是最难教的课程——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比文学史难教得多,很难使学生听得满意,他上课不带讲义,滔滔不绝的讲一个小时,旁征博引,讲出每一学和每一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学含义和特点,津津有味。”(王学曾《忆恩师叶公超》,秦贤次编辑《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第 195 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 75 [1986]年)由此可见,叶公超的文学批评课程应该是结合作品解读一起来讲的。
    4 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5-16 页。
    5 朱光潜:《谈美·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朱光潜全集》第 2 卷第 41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1 常风:《关于评价》,袁庆丰、阎佩英选编《彷徨中的冷静》第 49-50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
    2 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8-19 页。同样强调批评“得注意到作品本身”(《论文学与批评》,《国闻周报》第 12 卷第 8 期,1935 年 3 月 4 日)的李辰冬,认为中国不需要“印象、道德、无产阶级批评家,而需要美学的批评家”(《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批评家》,《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760号,1934 年 12 月 11 日),把“印象”排除在外,而强调“美学的批评家”之重要,亦表现出对印象批评局限的认识。
    3 常风给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写的书评中,表达了这样的期待:“假若朱先生肯用科学的解释来讨论一个艺术作品(比方说一首诗或一幅画)的好坏和它所引起读者的反应等问题一定更能获得成功”(《〈文艺心理学〉》,《大公报·文艺》第 214 期,1936 年 9 月 13 日),可见在常风看来,至少在这方面,《文艺心理学》是不太令人满意的。
    4 叶公超:《曹葆华译〈科学与诗〉序》,《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48 页。
    5 常风:《回忆叶公超先生》,《逝水集》第 54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年。
    6 卞之琳:《赤子心与自我戏剧化:追念叶公超》,《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188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7 见《编辑后记》,《学文》第 1 卷第 3 期,1934 年 7 月。赵萝蕤 1932 年考入清华外文系研究所,上过叶公超的“文学理论”(可能即“文学批评”)课程,据她后来的回忆,叶公超“在这方面信息灵通,总能买到最新的好书,买多了没处放就处理一批,新的源源不断而来。”(赵萝蕤《怀念叶公超老师》,《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2 页),叶公超对欧美近代文论的熟稔当与此有关。
    8 关于《北平晨报·北晨学园》附刊《诗与批评》,参见孙玉石《〈北平晨报·北晨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上、下),《新文学史料》1997 年第 3、4 期。实际上,在《诗与批评》发刊前,曹葆华就在《北平晨报·北晨学园》上译载了一系列欧美现代文论,如瓦雷里的《诗》(1933 年 2 月 10、14、16 日第 456、457、458 期)、艾略特的《传统形态与个人才能》(1933 年 5 月 26、29 日第 511、512 期)、Herbert Read的《心理分析与文学批评》(1933 年 8 月 3、4、7 日第 549、550、551 期)等。
    1 叶公超:《曹葆华译〈科学与诗〉序》,《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48 页。
    2 曹葆华:《〈现代诗论〉序》,曹葆华译《现代诗论》第 3-4 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年。
    3 叶公超很可能在 1920 年代就接触过瑞恰慈的理论,1925 年他大学毕业后“到英国剑桥大学的玛地兰学院(Magdalene College)念文艺心理”(《文学·艺术·永不退休》,《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06 页),而瑞恰慈1922 年始即在剑桥玛地兰学院任讲师,1924 年其成名作《文学批评原理》即已出版。1929 年瑞恰慈刚到清华时,即与叶公超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瑞恰慈后来在中国主要从事基本英语运动,叶公超在其中出力甚多,见 Rodney Koeneke , Empires of the Mind: I. A. Richards and Basic English in China, 1929-1979(《心智的帝国:瑞恰慈与中国的基本英语运动,1929-1979》),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04 , pp64-5,又见杨联陞《追忆叶师公超》,《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第 235-236 页。
    4 瑞恰慈在清华大学的一般情形,参见齐家莹《瑞恰慈在清华》,收入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卞之琳《赤子心与自我戏剧化:追念叶公超》谈及瑞恰慈在北大讲课的情况,见《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190 页。
    5 这里的介绍,主要参考了[美]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 5 卷第七章《艾·阿·理查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年。
    1 叶公超:《曹葆华译〈科学与诗〉序》也谈到瑞恰慈许多的重要理论,“都可溯源于克律利己的《文学的自传》”,“不过瑞恰慈毕竟是活在二十世纪的人,他书里的无处不反映着现代智识的演进”,故多借助于“心理学、语言学、逻辑”等现代的科学工具,见《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46-147 页。
    2 韦勒克指出,“理查兹判然区别出一部艺术作品的技巧部分和批评部分,以为技巧方面没有多大意思”,他是从心理状态方面来解释“表达”、“节奏”、“情节”、“人物”等术语的。见《近代文学批评史》第 5 卷第 365 页。
    3 正如韦勒克所分析的:“尽管运用了描述冲动、态度、欲念的心理学词汇,理查兹还是促进了着眼于文字相互作用和意象功能的诗歌本文分析。由此也产生了他对新批评的巨大影响,虽然新批评往往照搬他的心理学词汇,对于他的心理学思辨却没有流露出多少兴趣。”(《近代文学批评史》第 5 卷第 363 页)
    4 有关瑞恰慈 1930 年代在中国的情况,主要参考了 Empires of the Mind: I. A. Richards and Basic English in China, 1929-1979 第三至五章。
    5 Empires of the Mind: I. A. Richards and Basic English in China, 1929-1979,p54。
    6 Ibid,p67
    1 Ibid,p79。
    2 见李安宅译吕嘉兹《〈意义底意义〉底意义》(《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114 期,1931 年 6 月 13 日)文前的译者按语。
    3 如《我们对于语言底用途所应有的认识》(《大公报·现代思潮》第 15 期,1931 年 12 月 26 日)、《什么是意义》(同上第 18 期,1932 年 1 月 23 日)、《甚么是“意义学”》(即《意义学》一书的自序,载《燕大月刊》第 10 卷第 1 期,1933 年 12 月)等。
    4 吴世昌在燕大英文系的本科毕业论文即为《吕恰慈的文艺批评学说》(见吴世昌《“一二·九”运动的前奏》,吴令华编《文史杂谈》第 360-361 页,北京出版社,2000 年),后来整理成《吕恰慈的批评学说》一文,载 1936 年 4 月《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3 卷 2 期,吴世昌又著有《诗与语音》(《文学季刊》1 卷 1 期,1934 年 1 月),将瑞恰慈诗歌批评中的语义学方法运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萧乾在 1920 年代即结识了李安宅(见《萧乾回忆录》第 33 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年),其毕业论文《书评研究》中“‘认识:四种意义’那一节,即出自吕嘉兹《意义之意义》一书(有李安宅译本)”(见萧乾《我与书评》,《萧乾全集》第 5 卷第 480 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年)。1936 年 4 月,萧乾曾将刚出版的《书评研究》一书寄赠时在美国留学的李安宅,书上有题字云:“我永不能忘记你给我的若干帮助启示”(见姜德明《〈书评研究〉》,《余时书话》第 125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 年)。由此,萧乾对瑞恰慈的接受很可能受到过李安宅的影响。
    5 徐葆耕:《序:瑞恰慈与清华》,《瑞恰慈:科学与诗》第 3 页。徐葆耕说《科学与诗》有两个译本,“一本是伊人所译,华严书局出版;一本是曹葆华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清华外文系主任叶公超为该书撰写了序言。”似不确(又:清华外文系主任先为吴宓,后为王文显,叶公超并未担任过此职)。《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113 期(1930 年 3 月 10 日)载《评伊人译科学与诗》,其中云:“此书中文译本已有两种:其一为傅东华君所译,容俟另评。其二为伊人君所译,一九二九年六月出版,北平华岩书店发行”,可见尚有傅东华译本。又《文学评论》第 1 卷第 2 期(1934 年 10 月)所刊“文学评论社”广告中,有董秋芳译《科学与诗》,不知其最后是否出版。不过由此亦可见此书在当时的巨大影响。
    6 吴世昌:《吕恰慈的批评学说》,《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3 卷 2 期,1936 年 4 月。1931 年以后,《文学批评原理》一直是北大外文系“文学批评”一课的参考用书(见 1931-1936 年度《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课程指导书》),虽然其具体讲授情况尚不清楚,但亦可见瑞恰慈当时的影响。清华外文系学生施宏告曾翻译其中第一章,以《批评理论底分歧》为题载 1935 年 9 月《文学季刊》第 2 卷第 3 期。对瑞恰慈文学批评理论心理学基础的评述,尚有黄子通《吕嘉兹 I. A. Richards 教授的哲学》一文,载 1931 年 9 月 25 日《大公报·现代思潮》第 4 期。
    1 Empires of the Mind: I. A. Richards and Basic English in China, 1929-1979,p115
    2 韦勒克从新批评的立场出发,也认为“理查兹最大而又最有益的影响得之于《实用批评》(1929)”,见《近代文学批评史》第 5 卷第 363 页。
    3 见瑞恰慈著、曹葆华译《实用批评》,《瑞恰慈:科学与诗》第 57-60 页。另外,《文学批评原理》开篇第一章《批评理论的混乱》(曾以《批评理论底分歧》为题译载于《文学季刊》第 2 卷第 3 期,1935 年 9 月)讨论的亦是相近的问题,“空话连篇”的东西“构成了现有的批评理论”,见[英]艾·阿·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第 2 页,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年。
    4 见李安宅《甚么是“意义学”》,《燕大月刊》第 10 卷第 1 期,1933 年 12 月。
    5 叶公超:《文学的雅俗观》,《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3 页。
    6 叶公超:《“无病呻吟”解》,《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30 页。
    7 参见吴虹飞《瑞恰慈与中国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收入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关于朱自清对瑞恰慈批评方法的接受,见孙玉石《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2 期。
    1 有一个关于钱钟书的细节颇能说明学院中文学批评的特征。钱钟书就读清华外文系时即以博学闻名,“那时有一位好心的同学劝他写一本文学概论之类的书,结果遭到了拒绝。”钱钟书当时即已决定“不轻易写‘有系统的理论书’”,“把主要精力用在研读具体作品,试图从其中概括出攻不破、推不倒的艺术规律”,并且“发下志愿,要把文艺批评上升到科学的地位”(郑朝宗《但开风气不为师——介绍钱钟书校友》,《清华校友通讯》复 18 期第 184、186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年)钱钟书的这一批评趣味,应该与当时学院中文学批评的氛围有关。钱钟书 1929 年就读清华外文系时正当瑞恰慈来校,他本人对于瑞恰慈也有相当高的评价,并从打破此前西方批评“只注重形式的或演绎的科学,而忽视实验的或归纳的科学”(钱钟书《〈美的心理学〉》,《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2 月)的传统的角度,充分肯定《文学批评原理》一书的价值。用叶公超的话来说,前者近于“理论的批评与法则”,后者则近于“实际批评”。
    2 常风:《萧乾:〈书评研究〉》,《逝水集》第 132 页。
    3 常风的文章本来是为叶公超主编的《学文》月刊写的,后因《学文》无法维持,故由叶公超转给沈从文。见常风《回忆叶公超先生》,《逝水集》第 57 页。
    4 常风:《留在我心中的记忆》,《逝水集》第 11 页。
    5 事实上,萧乾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就对文学批评兴趣浓厚,而且如前所述,亦曾受到瑞恰慈批评理论的影响。据他自己的回忆,“我老早就喜欢文学批评。1931 年在辅仁大学西语系时,曾被推选参加五大学英语比赛。我选的题目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性》。”(《我与书评》,《萧乾全集》第 5 卷第 480 页)“在燕大那两年,我还结识了教美学和文学批评的谢迪克。我一向怕谈抽象文学,还把艺术理论视为畏途。他却把我引入那个领域,在审美方面给了我启蒙和指引。有一阵子我迷上了亚理斯多德以至十九世纪一些美学家如配特。”(《校门内外》,《萧乾全集》第 4 卷第 902 页)他在燕大新闻系而选择“书评”作为论文题目,也是希图同时兼顾新闻和文学批评二者。
    1 萧乾:《创作界的瞻顾》,《大公报·文艺》第 123 期,1934 年 11 月 28 日。
    2 萧乾:《书评与批评》,《大公报·文艺》第 142 期,1935 年 3 月 10 日。
    3 萧乾:《编者致辞》(《大公报·文艺》第 190 期,1936 年 8 月 2 日):“一年来这三位先生是始终忍劳忍怨同我们合力支撑这孤独局面的。”即指常风、刘西渭、李影心。晚年回忆时又说:“我组织起一支书评队伍:杨刚、宗珏、常风、李影心、刘荣恩等。”(《未完成的梦——序〈书评面面观〉》,《萧乾全集》第 6 卷第 386页)未提及李健吾,可能是记忆上的遗漏。
    4 见常风《书评者的限制》,《大公报·文艺》第 335 期,1937 年 5 月 14 日;李健吾《刘西渭先生的苦恼》,《大公报·文艺》第 214 期,1936 年 9 月 13 日。
    5 朱光潜:《读书评》,《大公报·文艺》第 190 期,1936 年 8 月 2 日。
    6 李健吾在北平的经历,可参见韩石山《李健吾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五章“北平时期”。李健吾《自传》中说:“我一到上海,朋友告诉我,上海方面有些人对我这个北方人来上海,很不满意,那时京、海之争正闹得厉害,我虽不在其内,也不得不回避一下。我在学校附近真如住家,只在学校认识周煦良、马宗融、张天翼和陈麟瑞几位先生。”(徐州师范学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编《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 337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可见其并未真正融入上海文坛。又据李健吾夫人尤淑芬回忆,“朋友”即巴金,见韩石山《李健吾传》第 145 页。
    7 李健吾:《从〈双城记〉谈起》,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3、15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1 李辰冬:《论文学与批评》,《国闻周报》第 12 卷第 8 期,1935 年 3 月 4 日。
    2 李辰冬:《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批评家》,《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760 期,1934 年 12 月 11 日。李健吾《现代中国需要的文学批评家》(《大公报·文艺》第 128 期,1934 年 12 月 5 日)即是针对李辰冬此文而发。李辰冬也是 1934 年留法归来的留学生,任教于燕京大学和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教授近代欧洲文学史和西洋名著导读等课程。见醉红居士《李辰冬年谱初编》,学术交流网/红学问题论坛/2004 年 12 月 6 日首发。本文尚未见有纸版。
    3 转引自[美]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 4 卷第 29 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
    4 同上,第 30 页。
    5 李健吾:《自我与风格》,《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82 页。
    6 李健吾:《〈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30 页。
    7 李健吾:《答巴金先生的自白》,《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44 页。
    8 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52 页。
    
    1 李健吾:《〈爱情三部曲〉——巴金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30-31 页。
    2 李健吾:《自我与风格》,《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85 页。
    3 萧乾:《编者致辞》,《大公报·文艺》第 190 期,1936 年 8 月 2 日。
    4 李健吾:《刘西渭先生的苦恼》,《大公报·文艺》第 240 期,1936 年 9 月 13 日。
    5 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52-53 页。
    1 同上,第 53-54 页
    2 李健吾:《〈篱下集〉——萧乾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69 页。
    3 李健吾:《叶紫的小说》,《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66 页。
    4 李健吾:《〈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31-132 页。
    5 同上,第 134 页。
    6 李健吾:《〈篱下集〉——萧乾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70 页。
    7 或许这里应该做一个补充说明。李健吾的批评实践中常常涉及到作家的整体概括,但是必须强调这里的概括仍然是从研读作品中得到的结果,出发点仍然是作品。李健吾认为“认识一件作品,在他的社会与时代色彩以外应该先从作者手上著手:他的性情,他的环境,以及二者相成的创作到心境”(《从〈双城记〉谈起》,《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5 页),李健吾关注作品中传达的人生体验,由此概括出作家的性情和“对于人生的态度”,仍是从作品中体会出来的,并非传记式的评论,他将巴金比作“热情的战士”,说废名“仿佛一个修士”,称蹇先艾为“一介寒儒”,谈萧乾的“忧郁”,都是如此。与左翼批评家的作家论中从阶级立场出发对作家下整体判断也完全不同。关于李健吾关注作品中“人生态度”的批评方式,可参见詹冬华《以文论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理论模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3 期。
    1 萧乾认为:“要练出批评的本事只有先去读古今中外最成功的作品,而且是各流各时代的作品”。(《书评研究》,《萧乾全集》第 6 卷第 18 页)朱光潜也强调“文艺标准是修养出来的纯正的趣味”,所谓“纯正的趣味”即“能凭空俯视一切门户别者的趣味”,“涉猎越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谈趣味》,《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348 页)惟有从作品而非观念出发,才会有这样的洞见。作品之间有共通性,可以构成一个“普遍性的视野”,而观念之间却常常打架,恰恰是因为每一种观念都要为自己争取普遍性的权利。
    2 欧阳文辅:《略谈刘西渭先生的〈咀华集〉——印象主义的文艺批评》(《光明》第 2 卷第 11 期,1937 年5 月),从左翼立场出发批评李健吾,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其“非历史”的态度:“他所认识的《边城》完全是以一切社会关系隔离开来的孤立的考察。他没有想到若果用历史的眼光去看《边城》,《边城》将会博得一个甚么样的评价。”“在他的意思,一定以为人性既然普遍了,不变了,就没有什么封建文化,布尔文化,普洛文化,这些人类历史行程的法则了”。不过,所谓“普遍人性”在李健吾那里并不是作为外在于作品的“原理”(如在梁实秋那里)面目出现的,而是内化在对作品的体验与比照之中。这里重要的是批评方式和批评眼光的变化。
    3 李健吾:《〈篱下集〉——萧乾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66 页。又如,在叶公超对大学文学批评史课程的设想中(见《从印象到评价》),应该把历来的批评理论还给其同时代的作品,如此实际上取消了文学批评史中历史叙事的动力。这一点他的学生常风说得很清楚:“文学批评中有许多的宗,各有家数各有义法,究实说来只是各用认为最精当的方法与工具,适应各自时代的要求来钩稽。”(《关于评价》,《彷徨中的冷静》第 49 页)
    4 关于左翼批评界中“作家论”的兴起,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至今尚未见到能对其作出解释的较有说服力的成果。杨健民《“五四”文学批评背景与中国现代作家论的诞生》涉及到这一问题,但似乎语焉不详。关于三十年代的“作家论”热,可参见温儒敏《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周海波《论三十年代不同范式的“作家论”》(《山东社会科学》1997 年第 2 期),杨健民《胡风、许杰、苏雪林和穆木天的作家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6 期),关于茅盾的“作家论”,可参见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五章《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与“作家论”批评文体》及杨健民《茅盾前期文学批评观的转型与作家论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6 期)。
    1 “‘作家论’并不是在最近才有。原来是一向有的,只是以前的大都是印象式的读后感,访望记似的论评。并且有一时期书坊里出‘某某作家的评传’这样的书很盛行的,书名虽是堂堂,内容也只是些读后感,印象记而已。但这样的书,后来终于不出了,可见是不受读者的欢迎的。”见紫荻《谈谈作家论》,《华北日报·每日文艺》第 17 期,1934 年 12 月 17 日。
    2 1936 年 4 月上海文学出版社专门出版有《作家论》一书,收茅盾、胡风等人 1928-1935 年间所作作家论十篇,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重印。当时的期刊,如《青年界》,就专门辟出“现代中国作家论”一栏。
    3 “编者按”,《大公报·文艺》第 101 期,1934 年 9 月 12 日。
    4 萧乾:《书评与做人》,《国闻周报》第 12 卷第 25 期,1935 年 7 月 1 日。
    5 萧乾:《创作界的瞻顾》,《大公报·文艺》第 123 期,1934 年 11 月 28 日。
    6 如阿英《现代中国文学作家》就强调“时代”对作家的规范意义:“这里,就想以这时代的眼,把他们分别的研究一回,使读者认识他们对于这时代的关系和影响。”( 阿英《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一卷)·自序》,《阿英全集》第 2 卷第 3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茅盾的作家论的基本思路也是从时代要求出发,进而说明作家立场和作品倾向,参见温儒敏《中国现代批评史》第五章《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与“作家论”批评文体》。
    7 叶公超:《“现代”的“评传”》,《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82 页。
    1 1930 年代李长之教育经历及文学活动的一般情形,参见于天池《李长之编刊生涯》,《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 1 期。
    2 李书:《李长之及其文学批评》,《新文学史料》2000 年第 2 期,第 178 页。
    3 李长之:《从陈桢普通生物学说到中国一般的科学课本》,《清华周刊》第 36 卷第 8 期,1931 年 12 月 26日。
    4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BD1930014。
    5 见《德文系课程指导书(民国十八至十九年度)》,1929 年 9 月 24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238 号;《外国文学系德文组课程大纲》,1931 年 9 月 14 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682 号。
    6 李长之:《张资平恋爱小说的考察》,《清华周刊》第 41 卷第 3、4 合期,1934 年 4 月 16 日。
    7 李长之:《大学教育的可恨》,《华北日报·每周文艺》第 36 期,1935 年 1 月 8 日。
    1 李长之:《编者的话》,《益世报·文学副刊》第 4 期,1935 年 3 月 27 日。
    2 李长之:《〈益世报·文学副刊〉发刊词》,《益世报·文学副刊》第 1 期,1935 年 3 月 6 日。
    3 李长之:《对于清华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入学试题说几句话》,《北平晨报》1935 年 8 月 6 日第 9 版。胡适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他在 1934 年 6 月 19 日日记中说:“看清华的国文试卷,颇嫌教员出题细碎,但学生训练较北大为整齐。”见《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399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 李长之:《杂忆佩弦先生》,朱金顺编《朱自清研究资料》第 283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年。
    5 李长之致胡适,《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 28 册第 211 页,合肥:黄山书社,1994 年。
    6 载《清华周刊》第 39 卷第 5、6 合期,1933 年 4 月 19 日。
    7 李长之:《什末是伟大的批评家》,《益世报·文学副刊》第 2 期,1935 年 3 月 13 日。
    8 李长之:《梁实秋著〈偏见集〉》,《国闻周报》第 11 卷第 50 期,1934 年 12 月 17 日。
    1 李长之:《杨丙辰先生论》,《现代》第 6 卷第 1 期,1934 年 11 月。
    2 参见叶隽《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博览群书》2006 年第 2 期。
    3 《北大心理学系下年度起裁并 各系课程均部分改定 本届毕业生一五三人》,《北平晨报》1934 年 5 月 18日第 9 版。
    4 胡适 1934 年 5 月 30 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388 页。
    5 杨丙辰:《文艺,文学,文艺科学——天才与创作(续)》,《文学评论》第 1 卷第 2 期,1934 年 10 月。
    6 后来这些文字多结集为《批评精神》一书,1942 年由重庆南方印书馆出版。
    7 李长之在清华的同学兼好友季羡林晚年回忆时就说:“长之张皇‘造名运动’,意思是尽快出名”,见《李长之先生》,季羡林《我的求学之路》第 77 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
    8 1936 年李长之在一篇回忆性的文字中慨叹:“像现在一样,我那时愿意有所主张,而为人听从,又像现在一样,我恨人微言轻,没有社会地位,所以没有力量。”(《故纸堆里》,《自由评论》第 34 期,1936 年 7 月
    25 日)。李长之在清华时很早就有组织社团创办刊物的打算(见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第 57-58、105、134页),但均以失败告终。1930 年代大学中文艺社团活动的衰歇,是当时各种社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身即值得注意,参见第四章。
    9 李长之最初曾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1934 年 9 月 29 日,李长之在《大公报·文艺》第 106 期上发表《论中国旧小说里两个共同的成分》,所谓“两个共同的成分”即“一夫一妻制的性道德的拥护”和“当前的统治势力的维持”。紧接着李健吾就在《中国旧小说的穷途》(《大公报·文艺》第 108 期,1934 年 10 月 6 日)中予以驳斥:“不知道别人怎样,我,还有好几个朋友,都不欢喜那些拥护’与‘维持’的时髦字眼。这几乎等于整个艺术或者作品以外谈政治的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用“我,还有好几个朋友”的名义说话的,等于是代表一个团体的声音。此后就不见李长之在《大公报·文艺》上面发表文章。事实上,李健吾偏于纯文艺的批评姿态也确实与李长之有相当大的距离。
    1 关于李长之 1930 年代发表文章和编辑刊物的情况,《李长之编刊生涯》有翔实的描述,本文亦多有参考,可参看。
    2 李长之:《论目前中国批评界之浅妄》,《现代》第 4 卷第 6 期,1934 年 4 月。
    3 见《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现代》第 5 卷第 3 期,1934 年 7 月),《论文艺批评家需要之学识》(《清华周刊》602 期,1935 年 5 月 15 日),《我对于“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关系”的看法》(《北平晨报·文艺》第12 期,1937 年 3 月 29 日)。
    4 李长之:《〈益世报·文学副刊〉发刊词》,《益世报·文学副刊》第 1 期,1935 年 3 月 6 日。
    5 1936 李长之在《青年界》关于职业问题的征文中说:“我始终没离开了作学生。不要把职业生活和学校生活划得两断,因为精神的粮食和物质的粮食同样重要的;这便是我的职业生活的理论与实践。”(《从卖糖到采访新闻》,《青年界》第 9 卷第 1 期,1936 年 1 月)可见他认为学校生活可以提供“精神的粮食”,并在此意义上充分肯定学校生活的价值。
    1 李长之:《〈文学评论〉发刊词》,《文学评论》第 1 卷第 1 期,1934 年 8 月;又见《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现代》第 5 卷第 3 期,1934 年 7 月。
    2 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现代》第 3 卷第 4 期,1933 年 8 月。
    3 李长之:《我对于“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关系”的看法》,《北平晨报·文艺》第 12 期,1937 年 3 月 29 日。
    4 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现代》第 3 卷第 4 期,1933 年 8 月。
    5 李长之:《论文艺作品之技巧原理》,《天·地·人》第 4 期,1936 年 4 月 16 日。关于李长之“感情的型”的批评观念,可参见张蕴艳《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一章“论‘感情的型’——李长之的诗学理想及其启示”。
    6 郜元宝亦从李长之批评观念中的强烈的“整体意识或文化意识”,看到他对批评的教育意义的重视。“他心目中的文化,是活的精神生活的过程,即:‘教化’,‘教育’,‘人格趣味的培养’。文化着重人性的熏染,这方面,批评之功最大,因为批评本身就是用文学的方法施行教化。”参见《李长之批评文集·编后记》,郜元宝、李书编《李长之批评文集》第 417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7 李长之:《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文学季刊》第 1 卷第 1 期,1934 年 1 月。
    1 李长之:《德意志语言学家宏保尔特之生平,时代,及其思想》及《编者的话》,《益世报·文学副刊》第4 期,1935 年 3 月 27 日。
    2 李长之:《文艺批评与文学教育》,《梦雨集》第 28 页,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年。
    3 李长之:《〈鲁迅批判〉序》,《李长之批评文集》第 3 页。
    4 见《我所了解的陶渊明》,载《清华周刊》第 39 卷第 5、6 合期,1933 年 4 月 19 日;《屈原作品之真伪及其时代的一个窥测》,载《文学评论》1 卷 1 期,1934 年 8 月;《李太白导论》,《北平晨报·文艺》第 21、22 期,1937 年 5 月 31 日、6 月 7 日;《德意志语言学家宏保尔特之生平,时代,及其思想》,《益世报·文学副刊》第 4 期,1935 年 3 月 27 日;《德意志艺术科学建立者温克耳曼之生平及其著作》,《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3 卷 4 期,1936 年 10 月。
    5 李长之:《〈鲁迅批判〉序》,《李长之批评文集》第 3 页。
    6 张蕴艳:《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第 69 页。
    7 载《文学评论》第 1 卷第 1 期,1934 年 8 月。
    
    
    1 李长之:《文艺批评与文艺教育》,《梦雨集》第 28 页。
    2 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现代》第 3 卷第 4 期,1933 年 8 月。
    3 张蕴艳:《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第 159 页。
    4 徐祖正:《文学上的主张与理论》,《骆驼草》第 3 期,1930 年 5 月 26 日。
    5 黎锦明:《文学的两与文学批评家》,《青年界》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4 月。
    1 胡适:《谈新诗》,《胡适文集》第 2 册第 137-13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 同上,第 139 页。
    3 关于胡适“双线文学观念”的形成,可参见陈泳超《从白话文运动到〈白话文学史〉》。又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五章“作为新范式的文学史研究”,其中第二节即专门讨论“双线文学观念”。
    4 见《胡适文集》第 8 册第 160 页。
    5 胡适:《〈词选〉自序》,《胡适文集》第 4 册第 547-551 页。
    6 同上,第 550 页。
    1 胡适:《国语文学史》,《胡适文集》第 8 册第 92 页。
    2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唐代,《国语文学史》亦只及南宋,不过最后有“南宋以后国语文学的概论”,即主要谈小说,并称“这六百年的白话小说便是国语文学的大本营”,见《胡适文集》第 8 册第 126 页。
    3 1935 年胡适在北大国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四)”,其课程纲要中云:“这是最近七百年的文学史,从宋元之间叙到现在。……一部分是古文学的末日史,……另一部分是活文学在各方面作长足的进展的历史,看它产生曲子,产生戏曲,产生平话小说,产生讲史长篇,以至产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所谓“在各方面作长足的进展”,实即白话在各种文体间的轮流延续。
    4 胡适文学史框架为时人诟病之处亦与此有关。就文学史的实际情形而言,诗、词、曲及小说各种文体之间确实是并行不悖,各有其流变脉络,而胡适以各种文体受白话趋势影响先后为序,以死文学/活文学为尺度,构造出一个文体间进化的序列,所表达的只是胡适本人的立场。易峻即针对此点云:“今得谓词兴而诗灭,剧曲兴而词灭,至于白话兴而古文灭耶。皆为不可通之论也。”见易峻《评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文化论著辑要》第 183 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
    5 陆侃如、冯沅君 1931 年出版的《中国诗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建立某种独立的“白话诗”谱系的尝试,虽然著者在书中并未标举这一名目,但其上、中卷谈先秦至唐代的诗歌,下卷囊括五代以来的“近代”,则只谈词和曲,而不及诗,且叙述中以“文字日渐解放”为线索(“导论”,《中国诗史》上卷第 8—10 页,上海书店据大江书铺 1931 年版影印版),明显受到胡适的影响,关于此点,可参见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四章第四节“胡适和陆侃如:从《中国诗史》谈起”。不过这种将诗、词、曲硬拉成一条线索的叙述逻辑,在当时即受到浦江清、汪辟疆等人的质疑(见浦江清《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新月》4 卷 4 期,1932 年 11 月;汪辟疆《编述中国诗歌史的重要问题》,《国风》1 卷 7 期,1932 年 11 月)。徐雁平指出:“同胡适在写《白话文学史》时将‘白话文学’的范围扩大一样,陆侃如、冯玩君在写《中国诗史》时自然不能将诗划定为诗骚及五七言古诗和近体诗,若如此则中国诗歌的进化史不能连成一线、并且不能将其生命延续到新诗身上。”(《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第 226 页)可谓知言。但实际上,如何处理新诗与“中国诗史”的关系这一问题,《中国诗史》也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在“近代诗史”部分中作者谈到代诗、词、曲而兴的是歌谣,将其视为“诗史的‘压轴戏’”(《中国诗史》下卷第 1399 页),但书末作为附论的《现代的中国诗》,论及“白话诗的运动”和“无产诗的运动”时,却对歌谣只字不提。
    6 陈泳超即指出:“胡适以活的白话来反对死的文言,更多考虑的是文学革命的现实策略,支撑这一现实策略的文学史理论还只是用进化眼光浸洗过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观念,……与后来认为白话文学与古文文学是贯穿古今、并行不悖的所谓‘双线文学观念’,还有很大差距。”见《从白话文运动到〈白话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43 页。
    1 如陈平原所指出的,相对于“白话正统”的建构来说,“胡适关于‘庙堂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对抗构成二千年来中国文学发展动力的假设,似乎更有理论活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见《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 200 页。
    2 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 8 册第 160 页。
    3 参见陈泳超《胡适与歌谣》,收入《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
    4 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胡适文集》第 10 册第 774-775 页。
    1 朱自清:《唱新诗等等》,《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20-222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2 朱自清:《论中国诗的出路》,《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88 页。
    3 见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第 81、91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
    4 浦江清:《〈中国歌谣〉跋记》,《朱自清全集》第 6 卷第 556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5 陈泳超:《再论“学术的”与“文艺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 150 页。
    6 朱自清对歌谣的浓厚兴趣,给同事俞平伯留下了深刻印象,1928 年俞平伯在给周作人的信中说:“佩弦今日上午在燕大讲‘歌谣之起源与发展’,彼大努力,大有不日成为歌谣专家,与常维钧、顾颉刚等齐名之势。”见俞平伯 1928 年 11 月 24 日致周作人,《俞平伯全集》第 9 卷第 220 页,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1 王瑶:《念朱自清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 36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 朱自清:《中国近世歌谣叙录》,《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53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3 朱自清:《中国歌谣》,《朱自清全集》第 6 卷第 315 页。
    4 陈泳超亦认为此为朱自清歌谣研究的重要贡献,“这样严格界限,为其他论述创设了清晰的理论基准。”(《再论“学术的”与“文艺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 151 页)不过他主要是从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史角度对此进行衡量的,与本文的关注点不同。
    5 朱自清:《〈粤东之风〉序》,《朱自清全集》第 1 卷第 240、241 页。
    6 朱自清对歌谣偏重音乐性的看法,也受到了周作人的影响。1933 年 3 月 9 日朱自清在日记谈汪静之所选《白雪遗音续选》:“这本书自有它的记载的价值,至所选的歌,大抵太粗疏幼稚;我现在还相信周岂明的话,民歌的生命惟在音乐而不在意义。所以从意义至修辞上看,总无多可取”。(《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204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年)。周作人原文见《诗的效用》:“说到民谣,流行的范围更广,似乎是很被赏识了,其实也还是可疑。我虽然未曾详细研究,不能断定,总觉得中国小调的流行,是音乐的而非文学的,换一句话说即是以音调为重而意义为轻。”见周作人《自己的园地》第 19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7 朱自清:《真诗》,《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385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8 朱自清:《诗韵》,《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406 页。
    1 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胡适文集》第 10 册第 774 页。
    2 同上,第 776-777 页。
    3 《歌谣周刊复刊广告》,《独立评论》第 195 期,1936 年 4 月 5 日。
    4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年)指出复刊后的《歌谣》“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单一园地”(第 161 页)。关于复刊后的《歌谣》,另见刘锡诚《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三章第八节“《歌谣》周刊的再起”。
    5 当时顾颉刚对五四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有如下的概述:“若把十几年来的中国民俗学的运动作一番全体的考察,我们会发现十几年来努力的结果,以‘歌谣’一方面的成绩为最好,民间故事与风俗等方面的成绩次之,以关于信仰方面的成绩为最坏。这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发起歌谣研究会的几位大师的本来目的大半是注重在民间文艺上,想藉着研究歌谣的机会在民间文艺里去发现历代文学变迁的根源,而为此后的中国文学找出一条新路来。”下面就举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作为这一意见的代表。(顾颉刚《谣俗周刊·发刊辞》,《北平晨报》1937 年 6 月 6 日)顾颉刚对这种情形似有所不满,他的兴趣显然不在文艺方面。约在《歌谣》周刊复刊的同时,顾颉刚等人又另组织有风谣学会,原因是有鉴于歌谣研究会依托北大,其发展随学校情形而转移,故北伐前后因北大受时局影响即无形中断,所以有必要另外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组织(见《风谣学会第一次年会纪事》,《歌谣》第 3 卷第 10 期,1937 年 6 月 5 日);但从其命名,以及以其名义,由顾颉刚等主办的《中央日报·民风周刊》(1936 年 10 月 8 日发刊)、《北平晨报·谣俗周刊》(1937年 6 月 6 日发刊)等副刊的内容来看,风谣学会明显地更倾向于风俗研究,并且重视其中的教育意义,可以代表顾颉刚当时的趣味,而与《歌谣》周刊有所不同。
    6 载《歌谣》第 2 卷第 2 期,1936 年 4 月 11 日。
    7 载《歌谣》第 2 卷第 7 期,1936 年 5 月 16 日。
    1 见吴宓 1937 年 5 月 16 日日记,《吴宓日记》第 6 册第 129 页。
    2 载《歌谣》第 2 卷第 1 期,1936 年 4 月 4 日
    3 李素英:《吴歌的特质》,《歌谣》第 2 卷第 2 期,1936 年 4 月 11 日。
    4 《歌谣》第 2 卷第 13 期中有“编者的话”中云:“和我一块编本刊的李素英女士今夏在燕大研究院毕业了,她已到南京去了。她是专门研究歌谣的。这回她走了,我们这里少了一位重要人物,真是憾事。”又据朱自清 1936 年 6 月 5 日日记:“下午到燕大参加李小姐之硕士考试,论文题目为《近世歌谣之研究》”(《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418 页),李小姐即李素英。李素英 1936 年夏离开北平后,仍有文章在《歌谣》周刊发表。
    5 《论歌谣》(《文学年报》第 2 期,1936 年 5 月)一文上篇为“以文艺的眼光估定歌谣的价值”,分两节,一为“歌谣里的诗的成分”,谈歌谣中有情感,想象,意境,节奏及各种表现的方法与技巧;二为“歌谣是最富生命力的活文学”。下篇为“歌谣对已往及未来文学的关系”,其中关于“歌谣对未来文学的启示”,又分“指示今后文学的趋向”和“指示未来诗体的新途径”两节。重点在后者。文中常提到某观点已在第几章说过,这里不必赘述,所谓第几章当即指作者的硕士论文,并据此可知其硕士论文中,第五章为“吴歌的特质”(已发表于《歌谣》周刊第 2 卷第 2 期),第七章为歌谣的格式,第八章为歌谣的修辞。有意思的是,参加李素英硕士论文口试的朱自清,对李素英的论文评价甚低,称其“颇肤浅,空洞无物”(见朱自清1936 年 5 月 28 日日记,《全集》第 8 卷第 417 页)撇开其他可能的个人因素不谈,李素英对歌谣文学价值的强调,即与朱自清的立场大相径庭。
    6 李素英:《论歌谣》,《文学年报》第 2 期,1936 年 5 月。
    7 李素英:《读歌谣后所得的一知半解》,《歌谣》第 3 卷第 3 期,1937 年 4 月 17 日。
    1 魏建功:《中国纯文学的形态与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第 2 卷第 6 期,1934 年 6 月。
    2 关于魏建功的民间文学研究,可参见段宝林《魏建功先生与民间文学——纪念魏建功先生百年华诞》,《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 2 期。其中对魏建功在北大上课的讲义《民间文学讲话》,有较详细的概述。
    1 魏建功:《民间文艺讲话》铅印本,第 1 页。
    2 同上,第 8 页。
    3 同上,第 16 页。
    4 魏建功:《中国纯文学的形态与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第 2 卷第 6 期,1934 年 6 月。
    5 魏建功:《从如皋山歌与冯梦龙山歌见到采录歌谣应该注意的事》,《歌谣》第 2 卷第 5 期,1936 年 5 月 2日。
    6 魏建功:《谈‘儿’赘说》,《歌谣》第 3 卷第 12 期,1937 年 6 月 9 日。
    1 魏建功:《中国纯文学的形态与中国语言文学》,《文学》第 2 卷第 6 期,1934 年 6 月。
    2 浦江清:《评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新月》第 4 卷第 4 期,1932 年 11 月。
    3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第 34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4 同上,第 47 页。
    5 同上,第 51 页。
    6 如当时就读于清华国文系的李嘉言即云:“中国诗体的变迁,大半是与民间的音乐有些关系的。即诗体之能藉以流传者,恐怕也有一部分是靠着这种音乐性呢。”(《李家瑞编〈北平俗曲略〉》,《图书评论》2 卷 10期,1934 年 6 月)由此他强调歌谣与曲对于新诗的参考价值。他的同学余冠英亦云:“回顾文学史,中国的诗体都是从民间来的;……照这些例子推下去,曲以后的新体应该受小曲一类的影响,才合自然趋势”,(《新诗的形式》,《文学月刊》2 卷 3 期,1932 年 2 月)
    1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4 卷 1 期,1933 年 11 月)中这段话常为论者征引:“胡适之先生的新诗运动,帮助我们打破了对于中国旧体诗的传统,但从胡适之先生一直到现在为止的新诗研究者,却不自觉地坠入于西洋旧体诗的传统中。他们以为诗该是有整齐的用韵法的,至少该有整齐的诗节的。于是乎十四行诗,‘方块诗’,也还有人紧守着规范填做着,这与填词有什么分别呢?《现代》中的诗,大多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它们都有相当完美的‘肌理’(Texture),它们是现代的诗形,是诗!”最能体现“现代”诗歌的趋向。
    2 孙作云:《论“现代”诗》,《清华周刊》第 43 卷第 1 期,1935 年 5 月 15 日。
    3 纪弦:《纪弦回忆录(第一部)·二分明月下》第 102-103 页,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 年。
    4 石灵:《新月诗》(《文学》8 卷 1 期,1937 年 1 月)。“对前期新月僵化格律的反拨是 1930 年代的一种共同趋向,而不独戴望舒和南方诗人为然”,见耿继秋《1930 年代诗坛构成及其多向探索——从“南北诗人大联合”谈起》第 38 页,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6 年。
    5 陈梦家:《论方玮德丁香花的歌》,《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263 期,1933 年 1 月 16 日。
    1 孙作云:《论“现代”诗》,《清华周刊》第 43 卷第 1 期,1935 年 5 月 15 日。
    2 吴宓:《新月创刊号》,《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15 期,1928 年 4 月 16 日。
    3 梁宗岱:《论诗》,《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35、36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
    4 朱自清:《论中国诗的出路》,《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91 页。
    5 这与当时的文学教育有关,朱自清后来就谈到五四以来学校里的国文教学由于脱离新文学实际,反使学生对古典文学持厌弃态度:“许多大中学生厌弃教本里的文言,认为无益于写作;他们反对读古书,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见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朱自清全集》第 3 卷第 197 页。
    1 吴世昌:《新诗和旧诗》,《大公报·文艺》第 98 期,1936 年 2 月 23 日。
    2 载《文学季刊》创刊号,1933 年 10 月。
    3 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4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4 朱光潜:《无言之美》,《朱光潜全集》第 1 卷第 70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5 朱光潜:《致方东美》,《朱光潜全集》第 9 卷第 72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6 关于二十世纪小说研究的兴起,小说研究因契合现代学术规范与教育体制而获得某种“恰当学术”的地位,参见陈平原《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收入《现代中国》第 4 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 朱光潜:《从研究歌谣后我对于诗的形式问题意见的变迁》,《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13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2 1936 年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作者告白》中说:“本书泛论文艺,我另外写了一部《诗论》,应用本书的基本原理去讨论诗的问题,同时,对于诗作一种学理的研究。”《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即是克罗齐的美学。见《朱光潜全集》第 1 卷第 200 页。
    3 朱光潜:《诗的实质与形式》,《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281、282 页。
    4 同上,第 286 页。
    5 朱光潜:《从生理学观点谈诗的“气势”与“神韵”》,《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369、370 页。
    6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34 页。
    1 朱光潜:《从研究歌谣后我对于诗的形式问题意见的变迁》,《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13-417 页。
    2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19 页。
    3 朱光潜:《诗的实质与形式》,《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290、291 页。
    4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37-238 页。
    5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5008。朱光潜“诗论”课上的比较研究的方法,给当时听课的荒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作的那种新鲜、精辟的见解,一下子就抓住我们,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见荒芜《师友之间——我所知道的朱光潜先生》,《读书》1980 年第 6期。
    6 其实这三部分内容战前在报刊上就已发表过,见朱光潜《论中国诗的韵》(《新诗》第 2 期,1936 年 11月)、朱光潜《论中国诗的顿》(《新诗》第 3 期,1936 年 12 月)、朱光潜《中国诗中四声的分析》(《文学》第 8 卷第 1 期,1937 年 1 月)。其内容大致与《诗论》中这三章相同,故本文需要时均引《诗论》。
    1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59 页。
    2 “中国诗的节奏第一在顿的抑扬上看出,至于平仄相间,还在其次。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更可见拿平仄比拟英德文诗的‘轻重律’,实在是牵强附会。”见《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78 页。又云“中国诗的节奏有赖于韵,与法文诗的节奏有赖于韵,理由是相同的: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必须借韵的回声赖点明、呼应和贯串。”《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88 页。
    3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81 页。
    4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35、236页。
    5 朱光潜:《答罗念生论节奏》,《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502 页。
    1 梁宗岱:《论诗》,《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36、42-43、41 页。
    2 叶公超:《论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50-51、52、58-59 页。
    3 罗念生:《节律与拍子》,《大公报·文艺》第 75 期,1936 年 1 月 10 日。
    4 罗念生:《音节》,《大公报·文艺》第 101 期,1936 年 2 月 28 日。
    5 见罗念生《音节》(《大公报·文艺》第 101 期,1936 年 2 月 28 日)及文后梁宗岱的按语、罗念生《与朱光潜先生论节奏》(《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罗念生《韵文学术语》(《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朱光潜《答罗念生先生论节奏》(《新诗》第 5 期,1937 年 2 月)、林庚《与罗念生先生谈理想的顿》(《北平晨报·文艺》第 14 期,1937 年 4 月 12 日)、罗念生《再与朱光潜先生论节奏》(《新诗》2 卷第 2 期,1937年 5 月)等。抗战爆发后,罗念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认为战前的一两年是新诗的讨论时期,就文字、音节、形式加以分析。那时期贡献最大的是朱孟实先生,此外如梁宗岱、周煦良、叶公超、林庚诸位先生都有不磨的功劳。”(《谈新诗》,《罗念生全集》第 8 卷第 315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 罗念生:《韵文学术语》,《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
    2 朱光潜:《答罗念生先生论节奏》,《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505 页。
    3 王力 1940 年代开始撰写的《汉语诗律学》,即吸收了 1930 年代格律讨论的不少成果。1950 年代又有一次大规模的诗歌格律讨论,但对当时的新诗创作似乎亦未产生重大影响,参见吉发涵《建国后新诗格律探讨的回顾与思考》,《文史哲》2002 年第 3 期。
    4 朱光潜:《答罗念生论节奏》,《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505 页。
    5 李健吾:《新诗的演变》,《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26-27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6 李长之:《论新诗的前途》,《益世报·文学周刊》第 5 期,1935 年 4 月 5 日。
    7 李长之:《现代中国新诗坛的厄运》,《北平晨报·文艺》第 5 期,1937 年 2 月 8 日。
    8 柯可(金克木):《杂论新诗》,《新诗》第 2 卷第 3、4 期合期,1937 年 7 月。
    1 高恒文《京学人:学院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三章“‘京’的两个沙龙”中有“‘读诗会’”一节,但记述较为简略。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第八章“慈慧殿三号的‘读诗会’”应该是至今为止对读诗会记述最详实的文字。
    2 于赓虞:《志摩的诗》,《北平晨报·北晨学园》1931 年 12 月 9 日“哀悼志摩专号”。
    3 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44 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4 梁实秋:《谈闻一多》,《梁实秋文集》第 1 卷第 546 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年。
    5 宏告:《新诗的形式和格律(一)》,《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441 期,1933 年 1 月 12 日。
    6 梁宗岱:《论诗》,《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38 页。
    7 罗念生:《节律与拍子》,《大公报·文艺》第 75 期,1936 年 1 月 10 日。
    1 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44-245 页。
    2 《关于朱湘读诗会的声明》,《晨报副刊》1926 年 5 月 3 日,转引自《徐志摩全集》第 3 卷第 30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 朱自清《论中国诗的出路》:“朱湘先生在民国十五年曾提倡过读诗会(见是年四月《晨报画刊》),可惜没有实行”,见《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92 页;又《论朗读》:“最早提倡读诗会的是已故的朱湘先生,那是民国十五年。他的读诗会只开过一回或者没有开成,作者已经记不起”,见《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56页。
    4 柳无忌回忆说朱湘在清华文学社上的朗诵:“子沅给我一个很深切的印象,他在某次开会时朗诵他自己的诗。这是他坚强的信仰,以为新诗应当有格律,有音韵,可以诵读。”见《我所认识的子沅》,《柳无忌散文选——古稀话旧》第 52 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年。
    5 苏雪林:《论朱湘的诗》,《青年界》第 5 卷第 2 期,1934 年 2 月。
    6 罗念生:《〈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序》,《罗念生全集》第 9 卷第 63 页。
    7 朱湘:《北海纪游》,蒲花塘、晓非编《朱湘散文》(上)第 18 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
    8 朱湘:《诗的产生》,《朱湘散文》(上)第 292、293 页。
    1 朱湘:《寄赵景深·五》,《朱湘散文》(下)第 208 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
    2 朱自清:《唱新诗等等》,《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22-223 页。
    3 朱自清:《论中国诗的出路》,《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292 页。
    4 朱自清:《论朗读》,《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56 页。
    5 见朱自清 1931 年 10 月 30 日、11 月 2 日、11 月 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63、65、67 页。又见柳无忌《与朱自清同游伦敦》,《柳无忌散文选——古稀话旧》第 46 页。
    1《中国文学会迎新大会纪盛(1932 年 10 月 24 日)》,《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纪事(民国十七年度至民国二十一年度)》,清华大学档案,案卷号 1-2:1-019,又见 1932 年 10 月 14 日朱自清日记:“晚中国文学会开会,讲伦敦读诗会事。平伯讲歌诗、诵诗之别。”(《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166 页)
    2 俞平伯:《诗的歌与诵》,《俞平伯全集》第 3 卷第 126-127 页。
    3 见朱自清 1935 年 3 月 2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348 页。
    4 俞平伯:《呓语(并序)》,《文学月刊》第 2 卷第 3 期,1932 年 2 月。1930 年代初曾在北大听过俞平伯课的张中行后来回忆俞平伯曾云:“写新诗,摸索了很久,觉得此路难通,所以改为写旧诗。我的体会,他所谓难通,不是指内容的意境,是指形式的格调。”(《俞平伯》,《张中行作品集》第 6 卷,第 35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可为旁证。
    5 程会昌(程千帆):《戴望舒著望舒草》,《图书评论》第 2 卷第 3 期,1933 年 11 月。
    1 朱自清:《论诵读》,《朱自清全集》第 3 卷第 185 页。
    2 朱自清:《朗读与诗》,《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392 页。
    3 据朱自清 1934 年 5 月 23 日日记:“昨晚举行吟诵会”,朱自清朗读徐志摩的诗歌《卡尔佛里》及自己的散文《给亡妇》,见《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93 页。又 1935 年 4 月 3 日《北平晨报》载《清华国文系师生今晚举行诵读会》,中云:“由该系主任朱自清,教授俞平伯、浦江清及同学多人,分别诵读古今诗词文章,高读朗诵,必有一番盛况。”
    4 朱自清 1934 年 5 月 23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93 页。
    5 见朱自清 1935 年 1 月 20 日、2 月 16 日、3 月 25 日、4 月 3 日、6 月 3 日、11 月 10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 339、343、348、349、364、389 页。
    6 朱自清:《语文杂谈》,《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205 页。文中云:“北大教授朱光潜先生也组织了一个诵读会,每月一回。”以下即谈朱自清在读诗会上的体会,其中就有正文中所引诸语。
    7 朱自清 1931 年 11 月 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67 页。
    8 朱自清:《伦敦杂记·三家书店》,《朱自清全集》第 1 卷第 387 页。
    9 朱自清:《〈新诗歌〉旬刊》,《朱自清全集》第 4 卷第 313 页。另外,老舍抗战时期曾应朱自清的邀请朗读“《剑北篇》的一段和《大地龙蛇》里那段押韵的对话。”《剑北篇》“原用大鼓调句法”,韵脚很密,“可是听的时候只觉得和谐,韵脚都融化在句子里好像没有了一般”,原因就在于“老舍先生不像吟旧诗、词等的样子重读韵脚,而是照外国诗的读法顺着辞气读过去。”“外国诗”是不重韵脚的,朱自清对这样的朗读方式很赞赏。参见朱自清《论朗读》,《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61 页。
    1 朱自清:《诗韵》,《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407 页。
    2 朱自清:《中国文的三种型》,《朱自清全集》第 3 卷第 298、299 页。
    3 1930 年代对于参加读诗会最为积极的恐怕就是朱光潜和朱自清。朱光潜在悼念朱自清的《敬悼朱佩弦先生》中即云朱自清对于读诗会(朗诵会)“最起劲”,见《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91 页。
    4 参见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33-134 页。其中提到:“现代英国诗人蒙罗(Harold. Monro)在世时(他死在一九三二年),每逢礼拜四晚邀请英国诗人到他在伦敦所开的‘诗歌书店’里朗诵他们自己的诗。”“诗歌书店”即朱自清日记中所说的诗集书店。另外,《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诗与散文(对话)》中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述,参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45、325 页。
    5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33 页。
    1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41-245 页。
    2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诗与散文(对话)》,参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46、325 页。
    3 朱光潜谈起组织“读诗会”动意时说:“我在伦敦时,大英博物馆附近有个书店专门卖诗,这个书店的老板组织一个朗诵会,每逢周四为例会,当时听的人有四五十。我也去听,觉得这种朗诵会好,诗要能朗诵才是好诗,有音节,有节奏,所以到北京后也搞起了读诗会。”见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第 91-92页。朱光潜《敬悼朱佩弦先生》中亦曾回忆到 1930 年代的“朗诵会”:“当时朋友们都觉得语体文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以往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太不讲究,现在要想语体文走上正轨,我们就不能不在这方面讲究,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有时趁便讨论一般文学问题。佩弦先生对于这件事最起劲。”见《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91 页。朱光潜称之为“朗诵会”,因为朗诵的不限于诗,但“朗诵会上朗诵的东西大多数是新诗”(朱自清 1935 年 3 月 2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348 页)。所谓“以往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太不讲究”,和这里所说的“中国对于诵诗却素不讲究”,大体是一个意思。如商金林所指出的:“‘读诗会’的目的是研究新诗应该怎么做,研究‘诵诗的艺术’”(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第 92 页)。另外,朱光潜还在北大指导外文系学生组织的新诗谈话会,并组织讨论“诗是能读的吗?”等问题,参见《北大学生组织新诗谈话会 定廿七日开成立大会》(《北平晨报》1936年 4 月 23 日第 9 版)及高亚伟《新诗谈话会》(《北大迎新特刊》,1936 年)。
    4 沈从文:《论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47 页。
    1 见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第 93 页,下引陈世骧文亦是参考本书才注意到的。
    2 这封信后来以《对于诗刊的意见》为题载于 1935 年 12 月 6 日《大公报·文艺》55 期“诗特刊”。
    3 朱光潜:《心理上个别的差别和诗的欣赏》,原载《大公报·文艺》241 期,1936 年 11 月 1 日,《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62 页。
    4 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原载《大公报·文艺》第 39 期 1935 年 11 月 8 日,收入《诗与真二集》时改为《新诗底纷歧路口》,见《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158 页。
    5 梁宗岱:《试论直觉与表现》,《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 296、341 页。梁宗岱后来说:“在二十岁前后,我接受了一种当时认为天经地义的文艺原理或偏见(既然一切文艺原理在另一时代或从另一观点看来都不免是偏见):诗应该是音乐的。”同上第 296 页。
    6 《按语与跋·关于音节》,原载《大公报·文艺》第 101 期,1936 年 2 月 28 日,《梁宗岱文集》第 2 卷第164 页。
    7 梁宗岱对音乐性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受到了瓦雷里和马拉美的影响,参见董强《梁宗岱 穿越象征主义》(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年)第 179-181 页。同时代的其他接受法国象征主义的诗人,如李金发、戴望舒等,更多地则是接受了不那么重视格律的魏尔仑的影响,“直接被戴望舒接受的,首先是魏尔仑在诗歌音乐性上的尝试。与西方古典诗的音步,音尺、停顿和中国古典诗的平仄、对仗、音韵所组成的音乐性不同,魏尔仑的音乐性追求以自由体诗为基础。……这种非格律化的音乐节奏对新诗诗人自然有相当的吸引力。李金发、戴望舒均不例外。”(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第 32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吴晓东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中指出:“与强调音乐性的初期象征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等人相比较,30 年代的现代诗人更关注诗歌语言和意象的表意作用。”(第 135 页)像梁宗岱这样给予音乐性如此崇高地位的,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
    1 叶公超:《音节与意义》,原载《大公报·文艺》129 期,1936 年 4 月 17 日,《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67、66、70 页。
    2 叶公超:《论新诗》,原载《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 年 5 月,《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53 页。
    3 事实上,在那篇谈及“声音与意义的争执”的《心理上个别的差别和诗的欣赏》文章中,朱光潜从心理学的原理中,获得了将各种观念和趣味上的分歧相对化的工具:“甲乙意见相反而都不错的可能,从名学上看,似乎不能成立;从心理学上看,却是千真万确。”(《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62 页)。关于朱光潜文学趣味中的折衷主义和兼容并包主义,可参见邦尼·麦克杜哥(杜博妮)《从倾斜的塔上眺望:朱光潜论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美学和社会背景》,《新文学史料》1981 年 3 月。
    4 朱光潜:《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245 页。
    5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181 页。
    6 同上,第 136 页。
    1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第 106、107 页。
    2 叶公超说:“音节的多少应以意义的要求为定;超过了需要的成分便是泛滥,泛滥往往就足以成患。”(《音节与意义》,《朱光潜批评文集》第 67 页)叶公超并不否定新诗中音节韵律的必要性,但音节只须满足意义的要求即可。在《论新诗》中,叶公超对新诗的格律作了大量的讨论,包括旧诗中各种可为新诗所用的韵律技巧,接下来说:“这些和谐的工具可用可不用,可有可无,用的时候有的是诗人自觉的,也有诗人不自觉的。……我们需要和谐功效的时候,我们应当知道哪些是。”亦是表达同样的意思。朱光潜这方面的意图更加明显,前文已述,包括他对旧诗的批评,亦是从其节奏过于音乐化乃至“与意义常相乖讹”这一点来说的,而新诗的任务即在改正这样缺陷,努力做到音节与意义之间的平衡。贯穿其中的是同样的标准。
    3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读诗会的还包括那些关注歌谣的学人,如徐芳、顾颉刚等。读诗会中亦曾讨论到有关歌谣与新诗的关系问题。顾颉刚 1936 年 4 月 25 日日记中载:“到朱光潜家,为诵诗会讲吴歌。同会者有朱光潜、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林徽因、李素英、徐芳、卞之琳等。”(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第 25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罗念生记某次参加读诗会的经历:“偏偏这时候我去赴一个什么会,会里的人很聚精会神地听人家诵诗,欣赏一些无味的诗。还很热心的讨论民歌对新诗的影响,讨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讨论商籁体怎样不是一条康庄大道。”见罗念生《朱湘书信集》,《罗念生全集》第 9 卷第 47 页。另外,风谣学会集会中也有“新诗民歌的诵读,以及将民间小曲用新诗乐器作种种和声演奏试验。”(沈从文《论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49 页)。可见,有关歌谣在诵读或歌唱方面对于新诗可能的启示的讨论,亦会带入到读诗会中。因材料不多,且较为琐碎,姑录于此。
    4 沈从文:《论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47 页。
    1 关于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可参见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该书书名封面及版权页均作“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但正文页眉及作者后记则称“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当遵从作者自己的说法,封面及版权页应为排印错误)、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文化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贺麦晓(Michel Hockx)的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杂志,1911-1937》,Leiden: Brill, 2003)运用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在现代文学社团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多有创获,对本章多有启发。
    2 秦林芳在研究浅草—沉钟社时指出,五四以后“许多社团与浅草—沉钟社一样均以大学在校学生为主体组成。如八月文学社由北大学生与上海南方大学学生共同组织,西山文社的主体成员为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学生,青凤文学社及湖波文艺社均由上海大学学生组成,杭州的悟社为之江大学的学生文学团体”,见《浅草—沉钟社研究》第 1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朱寿桐亦注意到:“文学社团的产生和活动在 30 年代以后趋于冷清。”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第 230页。
    1 参见贺麦晓对 Jon Sarri 的著作 Legacies of Childhood: Growing Up Chinese in a Time of Crisis, 1890-1920(London and Cambridge,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的评述,见Michel Hockx ed. The Literary Field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Richmond : Curzon Press, 1999),p77。章开沅、罗福慧主编的《比较中的审视:早期中国现代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中亦谈及新式学堂对于学生群体意识萌发的作用:“学堂使学生聚集一处,空间距离缩短,相互联系密切,彼此激励制约,养成团结之心和群体意识,围绕小群体轴心的自传形成大群体意识的自觉。”(第 549 页)
    2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 卷 1 期,1919 年 10 月。
    3 同上。
    4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第 64 页。他并且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文学革命方面的倾斜和在新文学建设上的凸现,主要是从新潮社的这种人生观念的开掘和人本主义的张扬开始的。”(同上)
    5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 6 卷第 239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6 梁实秋:《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梁实秋文集》第 6 卷第 352 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年。
    7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第 68 页。
    1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见陈平原《蔡元培与老北大的艺术教育》一文,见《现代中国》第五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陈平原文章中注意到,1920 年代以后,老北大的艺术教育,亦从注重素养的“博雅传统”渐渐转移到注重技能的科班教育。事实上从大的方面来说,专业化乃是当时北大、清华等校大势所趋,详后。
    2 蔡元培:《北大第二十二年开学式演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 3 卷第 701 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 傅斯年致胡适(1920 年 8 月 1 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上)》第 106 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4 蔡元培致胡适(1926 年 5 月 13 日),同上,第 326 页。
    5 孙大雨:《暮年回首——我与梁实秋先生的一些交往》,余光中、陈子善等编《雅舍轶文》第 174 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
    6 参见张玲霞《论早期清华的文艺社团及其刊物》,《新文学史料》2000 年第 4 期,第 196 页。
    7 吴宓:《由个人经验评清华教育之得失》,徐葆耕编选《会通如是说 吴宓集》第 194 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 姚崧龄:《清华早年学生刊物之回忆》,台北《清华校友通讯》新 9 期第 2 页,1964 年 7 月。
    2 张忠绂:《八年清华》,台北《清华校友通讯》新 26、27 合期第 4 页,1969 年 1 月。
    3 张玲霞:《论早期清华的文艺社团及其刊物》,《新文学史料》2000 年第 4 期,第 196 页。
    4 同上,第 196-197 页。
    5 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第 88-89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参见刘纳《怎样在文坛“打出一条道来”——以闻一多为例》,《黄河》1999 年第 3 期。
    7 逄增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沙龙现象》,《作家》2002 年第 10 期,第 30 页。
    1 陈子善:《梁实秋早期情诗〈尾生之死〉》,《雅舍轶文》第 287 页。
    2 1925 年清华开设大学部之后,清华的情形即有所改变。1926 年吴宓撰文指出:“近年清华设施,与昔迥乎不同,进步实多,众所共见。学校则延聘名师,提倡讲学之风,同学亦皆知一偏模仿美国之非。”(吴宓《由个人经验评清华教育之得失》,《吴宓集》第 197 页)清华学校“模仿美国”的方面,当即包含注重社团及“课外作业”这一点。
    3 刘纳在《社团、势力及其它——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中指出:“闯入文坛的‘新人’大体面临着两种选择:或尊重前辈,沿着前辈已趟出的路渐渐前行;或向前辈宣战,另起炉灶,另立正宗,前者由于并未扰乱文坛秩序而容易较顺当地被容纳和接受,后者有可能因适应时代的趋新潮流而开启新的时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 年第 3 期第 19 页)应该说,在新文学发展的早期,后者是更常用的策略,而随着新文学自身秩序的建立,前者相比后者,在成本和代价上都要更小一些。
    4 关于 1926-1928 年间北平学生的政治活动与思想状况,可参见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5 年)第二章第三节“‘思想革命’与社会运动”。
    1 沈从文:《忆翔鹤——二十年代前期同在北京我们一段生活的点点滴滴》,《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第 255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2 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第 116 页。
    3 李何林:《我所了解的未名社》,《艺谭》1985 年第 1 期,第 6 页。
    4 《读北大投书感言》,《大公报》1929 年 10 月 15 日“社评”。
    5 《北平各大学教育应如何进步乎》,《新晨报》1930 年 8 月 4 日“社评”。
    6 《为好学青年呼吁于先辈师长之前》,《大公报》1930 年 10 月 5 日“社评”。
    7 《学风转变中之 北平各大学》,《大公报》1931 年 4 月 18 日第 5 版。
    8 见 Huang Jianli(黄坚立), 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 1927-1949 (《民国非政治化的政治:国民党对学生政治激进主义的政策,1927-1949》), Bern; etc: Peter Lang, 1999, pp55-75。蒋介石一开始在两条路线之间犹豫不定,但是后来出于对共产党和北方军阀阎锡山等政治上的对手利用学生从事颠覆活动的担心,才倒向蔡元培和戴季陶一边。见同书,第 72 页。
    1 见《南京大学院所订学生团体组织大纲》(《大公报》1928 年 4 月 27 日第 3 版)、《中常会颁布之学生文化团体大纲》(《大公报》1930 年 2 月 7 日第 5 版)
    2 《整顿学风》,《大公报》1930 年 12 月 8 日“社评”。
    3 《蒋主席将北来整顿教育》,《大公报》1931 年 1 月 8 日“社评”。
    4 罗家伦:《整理校务之经过及计划》,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册)第 6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年。罗家伦北伐时期为战地政务委员,随军北上,“他之出长清华,郭廷以说‘是蔡元培先生推荐的’,‘与蒋总司令亦有关’,因蒋氏‘对罗先生异常器重’。”(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第 10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可见其背后的官方色彩相当浓厚。
    5 《蒋梦麟畅谈北大教育方针》,《北平晨报》1934 年 11 月 9 日第 9 版。
    6 蒋梦麟:《西潮·新潮》第 200 页,长沙:岳麓书社,2000 年。
    7 北风:《我们在一味夸耀之前须平心静气的想一想自己的短处》,《清华周刊》第 34 卷第 1 期,1930 年 10月 20 日。
    8 《学生会代表大会两次流会》,《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96 期,1929 年 10 月 11 日。
    9 《“本校三十五周年纪念栏”主席致辞原稿——乔鹏书》,《北京大学周刊》第 73 期,1933 年 12 月 18 日。
    10 《北大学生生活素描》,《益世报》1935 年 10 月 7 日第 11 版。
    1 《文学社末次常会》,《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74 期,1929 年 5 月 29 日。
    2 《文学社首次常会志》,《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01 期,1929 年 10 月 23 日。
    3 Michel Hockx,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 p82、34.
    4 其实读诗会就是这样一种文人聚合。
    5 《文学社近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1931 年 3 月 23 日,第 275 期。1935 年初文学社以“清华文艺社”为名又重新成立,成员有七十余人,以“求真”、“求友”、“求助”为宗旨,性质上接近松散的、社交式的文人聚合(见《述清华文艺社首次会》,《世界日报》1935 年 2 月 25 日第 10 版),但并未见其有何活动,似为昙花一现。
    6 另外一个例证是李健吾。李健吾在 1920 年代在北师大附中曾与蹇先艾等人组织文学社团“曦社”,创办不定期的同人刊物《爝火》,然而据其清华同学徐士瑚回忆:“健吾进清华后的情况,全然不同于附中时,除了偶尔写点东西外,很少在学生会、运动场上有什么引人注目的活动。在戏剧方面也是如此,他写道:‘虽然担任了清华戏剧社社长,可是并没还有为学校演出过什么’(见《李健吾独幕剧》后记)。可以说,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学习上。”(徐士瑚《深切怀念李健吾学兄》,《清华校友通讯》复 8 期第 148 页,1983年 10 月)李健吾是 1925 年考入清华的,其时校内学术化的氛围尚不浓厚。“学术化”对李健吾来说是一种自我选择,但亦可见其与社团活动是难以相容的。
    1 孙玉石:《“相见匪遥 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编《化雨集》第 52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2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第 211、216、234-235 页,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年。
    3 同上,第 128 页。
    4 《“一青年”君来函》,《国闻周报》第 11 卷第 17 期,1934 年 4 月 30 日。文末最后说:“最后,我要介绍说,我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在北平一个大学一年级学西洋文学。”
    5 见程光炜《林庚与〈现代〉》,《诗探索》2000 年第 1 期;《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林庚诗文集》第 9 卷第 312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6 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6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1 见李岫编《李广田年谱》,《李广田文集》第 5 卷第 521 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年。
    2 周作人致施蛰存(1932 年 7 月 17 日),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第 55 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
    3 卞之琳:《介绍江弱水的几首诗》,《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409 页。
    4 参见贺麦晓《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场”》,《学人》第 13 辑第 303-307 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5 秦贤次:《从文学家到外交家的叶公超》,秦贤次编辑《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第 16 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 72[1983]年。
    6 白石:《郑振铎的生活三部曲》,《大学新闻周报》第 2 卷第 6 期,1934 年 10 月 14 日。
    7 杨联陞:《追怀叶师公超》,《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第 237 页。
    8 季羡林:《西谛先生》,《我的求学之路》第 44 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
    9 自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遵循现有的文学秩序固然便当,但新来者和前辈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融洽,当他们自身的某种文学理想和后者发生冲突时,他们也曾考虑过通过创办自己的同人刊物乃至结成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声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果并不理想。季羡林的小品文创作,本来曾受到叶公超的热情鼓励,被《现代》退回的《年》亦得以在《学文》上发表,因为“在老叶身上找到一个能了解我的文章的”,季羡林对叶公超充满了感激。(《清华园日记》第 212-219 页)然而不久,季羡林写了一篇《我怎样写起文章来》,送给叶公超看,却受到后者的冷遇。(同上,第 226 页)像《我怎样写起文章来》这样的文章,带有表达自身独特文学立场的意图,这与追随文坛前辈遵循已有的文学秩序,是两种不同且相互冲突的策略。为此季羡林颇感到有创办自己杂志的需要:“同露薇、长之又谈到出版一个杂志的事情。我现在更觉到自己有办一个刊物的必要,我的确觉得近来太受人侮辱了,非出气不可。”(同上,第 232 页)但事实上季羡林后来主要还是通过各种关系向外刊投稿。比季羡林更迫切地想表达自身立场的是李长之,李长之曾多次与季羡林等好友商量组织文学社、创办同人刊物(《清华园日记》第 57-58、105、134 页)。进入《文学季刊》编辑部后,又因为在“批评”的观念上与巴金发生龃龉,愤而退出,另外创办自己的刊物《文学评论》,一面对巴金等进行攻击,一面鼓吹自己的批评理想。只出版两期即终刊(参见《李长之的编刊生涯》)。总的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李长之的努力并不顺利,他本人亦耿耿于怀:“像现在一样,我那时愿意有所主张,而为人听从,又像现在一样,我恨人微言轻,没有社会地位,所以没有力量。”(《故纸堆里》,《自由评论》第 34 期,1936 年 7 月 25 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他批评中的孤绝姿态,参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的相关内容。另外,何其芳和李广田都办过同人性质的刊物,何其芳 1930 年考入清华外文系,不久因为被查出无高中文凭而退学,这期间一直到 1931 年考入北大哲学系之前,他与同乡杨吉甫等办过一个半月刊《红沙碛》,仅发行了三期。李广田则于 1933 年 1 月创办了《牧野》旬刊,发行了 12 期(参见罗泅《何其芳与〈红沙碛〉半月刊》,四川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何其芳研究小组编《何其芳研究资料》第 2 期,1983年 1 月 31 日;秦林芳《李广田与〈牧野〉旬刊》,《新文学史料》2006 年第 2 期)。《红沙碛》“格式仿《语丝》和《骆驼草》”(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5 页),《牧野》亦然,“只不过改成了横排”(秦林芳《李广田与〈牧野〉旬刊》,《新文学史料》2006 年第 2 期,第 55 页)。这两份刊物即是追随和模仿已有的期刊,跟通常借同人刊物表达群体的独特立场的策略自不可等量齐观,实际上它们更多地带有同人内部的“自娱”性质,何其芳后来即回忆说:“我们都感到最好以工作来排遣寂寞了。于是我们自己印一种小刊物来督促我们写作。”(《树阴下的默想》,《何其芳全集》第 1 卷第 307 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1 甘少苏:《我与宗岱》,黄建华主编《宗岱的世界·生平》第 289-290 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1935 年 5 月 15 日《华北日报·每日文艺》第 160 期上载有一篇署名“大灾”的《诗与真》的书评,作者当为梁宗岱的学生,其中说《诗与真》中的几篇文章,“每一段每一句的写作经过,以及采集例证所用的书籍的版本,我们几个追随先生左右的人都是知道的”,由此可见这种师生间的交流可以深入到怎样的程度。
    3 参见高恒文《京文人:学院的风采》第 25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 参见《周作人日记(下)》第 288、415、502、564、611、637、674、699、704、706、710 页,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年。
    5 李广田:《自己的事情》,《文艺书简》第 105 页,上海:开明书店,1949 年。
    1 何其芳说他自己“不像我的同班一样,学的是哲学却专门去听外系的‘名人’们的课”(《论周作人事件》,《何其芳全集》第 2 卷第 21 页),“曾经有许多机会可以见着闻(一多)先生,然而至今我并未见过他一次。”(《悼闻一多先生》,同上第 190 页)
    2 参见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5 页;又见《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谈〈画梦录〉和我的道路》,《何其芳全集》第 6 卷第 473 页。
    3 见卞之琳《何其芳与〈工作〉》,《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288 页。
    4 Harold Acton , Memoirs of an Aesthete(《一个审美主义者的回忆录》), London : Methuen & Co.Ltd., 1948, p338、339.
    5 见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第 145、149、153、155、156、209 页。
    6 卞之琳:《星水微茫忆〈水星〉》,《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72 页。
    7 辛笛:《春光永昼话之琳》,宋路霞、王圣思编《夜读书记》第 212 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 何其芳:《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谈〈画梦录〉和我的道路》,《何其芳全集》第 6 卷第 473 页。
    9 1934 年,萧乾在《创作界的瞻顾》中就说:“在先,几乎每一知名作家都该出一本《文学论集》,谈小说的结构,谈农民文学,但那些学说并不曾使他们自己的作品更紧严,更充实。近年来,我们的作者已聪明地把论思潮的讲台让给教授们,而各自老老实实地埋头创作了。由刻苦工作的过程中,参悟出比文学概论更切实的艺术教训来。这些获得,都吸引,渗入各个作品里去了。”(《大公报·文艺》第 123 期,1934 年11 月 28 日)并将其视为文坛的进步。而实际上,“老老实实地埋头创作”可能更多是当时的文学场域对于作者的必然要求。
    1 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4 页。
    2 李健吾:《新诗的演变》,《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27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3 何其芳后来就说:“有相当长一个时期,虽然我在摸索着学写诗,并且经常读一些中国的和外国的文学作品,但却没有接触科学的文艺理论”(《写诗的经过》,《何其芳全集》第 4 卷第 341 页)撇开“科学的文艺理论”可能带有的当时的意识形态痕迹,这里实际上追述的是作者青年时期对文学理论的漠视的态度。李广田 1940 年代谈及对批评的看法时说:“中间有多少年我就不曾写过任何批评,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意见,以为创作重于批评。在创作的学习上虽然并无什么成就,但当作一种生活,在颇长的岁月中我一直坚持了下来,批评的文学则不但不写,也很少阅读。”(李广田《〈诗的艺术〉序》,李岫编《李广田研究资料》第40 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年。)
    4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447 页。
    5 辛笛:《我和西方诗歌的因缘》,《夜读书记》第 134 页。
    6 1930 年远在美国留学的罗念生给曹葆华写信说:“你的东西不 Modern……望你抱着时代精神,这不是以利莎白时代,不是唯多利亚时代,不是乔治时代了”(念生《一封信》,《清华周刊》第 34 卷第 10 期。1931年 1 月 7 日)余冠英亦云:“曹君的诗很少现代味,这大概是大家公认的。”(《灵焰与落日颂》,《大公报·文学副刊》第 273 期,1933 年 3 月 27 日)
    7 方敬:《寄诗灵》,《方敬选集》第 760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年。
    8 方敬:《再忆》,《方敬选集》第 770 页。
    9 方敬:《寄诗灵》,《方敬选集》第 764-765 页。
    1 孙玉石:《〈北平晨报·北晨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下〕》,《新文学史料》1997 年第 4 期,第 151页。
    2 蹇先艾:《忆曹葆华同志》,《文艺报》1979 年第 4 期,第 26 页。
    3 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6 页。
    4 何其芳:《我和散文》,《何其芳全集》第 1 卷第 238 页。
    5 同上,第 238-239 页。
    6 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6 页。
    7 参见罗福林《小品文与“京”的审美观》,收入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 朱企霞回忆何其芳的散文创作时说:“在那些散文一篇接一篇产生的过程中,其芳有一次似乎带着怅惘的口气对我说:‘我近来发现我写的东西缺乏自己应有的风格。我很容易为别人文章的调子所牵引。往往是这样:我读过一篇喜爱的文章,因为喜爱,就不免在几天之内反复地读。读到后来,脑子里就好象在回旋着一个调子,自己就想写。写出来一看,就发现自己好象在模仿谁。’他于是指出:他的散文的某篇是受某某的某篇的影响写成的,某篇又是受另外某某的某篇的影响写成的……诸如此类。末了,其芳说:‘这使我对自己很失望!’。”见朱企霞《忆早年的何其芳同志》,《新文学史料》1982 年第 4 期,第 218 页。关于何其芳散文的“互文性”特征,又见吴晓东《“闲话”和“独语”》,《记忆的神话》第 128-129 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年。
    1 见《李广田研究资料》第 23 页。
    2 参见罗福林《小品文与“京”的审美观》。而何其芳很早就对周作人的散文失去了兴趣,见《论周作人事件》,《何其芳全集》第 2 卷第 21 页。
    3 众所周知,对这批学院文艺青年的创作,现在一般都称之为“京”,或者更空泛地“现代”,不过金克木和唐湜则称之为“水星”,也许更恰当些,虽然他们的创作发表阵地并不局限于《水星》。金克木就不同意“现代”的提法,“我倒是觉得卞之琳办的《水星》,聚集了一批诗人,或许可称之为‘水星’吧!”(陈晨《金克木先生访谈录》,《诗探索》1995 年第 4 辑,第 4 页)。唐湜提到陈敬容的交往圈子时,也有“《海星》”(按:当为《水星》之误)的说法,见唐湜《论陈敬容前期诗歌》,《诗探索》2000 年1-2 辑,第 130 页。
    4 用朱寿桐的术语来说就是某种“集体的文化形式”,见《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论》第 55 页
    5 如未名社出版的同人丛书“未名丛刊”,就“不收成员以外的稿件”,“期刊《莽原》半月刊也基本上只收成员的稿件”(李霁野《鲁迅先生谈未名社》,《鲁迅先生与未名社》第 8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秦林芳在对浅草—沉钟社进行研究时亦指出:“成员在流动中的相对稳定性应该视为组织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浅草—沉钟社研究》第 20 页)贺麦晓的《文体问题》也注意到了“社团”与“人际网络”在“包容性”方面的差别,虽然他没有使用“人际网络”这一概念:“民国时期集体性的文学活动(literary collectives)不仅仅是先锋的工具,尽管先锋式的定位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通过‘无名作家’的概念制度化了。其他的、不那么好辩(polemical)的聚会和出版活动也常常能看到,包括像‘茶会’这样的群体,其中社交性和包容性更甚于两极化与排他性。”(p117)这里他很谨慎地没有使用“社团”的概念,而是用“集体性的文学活动”这一涵盖面更大的概念,其实所谓“不那么好辩的聚会”及“茶会”在性质上很接近这里讨论的人际网络。
    1 如前面谈到的辛笛通过与卞之琳等人的交往“倾向现代诗”,又如方敬 1933 年考入北大后与李广田、何其芳等交往颇密,创作上亦受其影响:“我更从与我同辈而年稍长的李广田、何其芳这些朋友直接受到诱启,学他们不但写诗而且也写散文。”(《我与散文》,《方敬选集》第 872 页)细读就可发现,方敬《风尘集》中的散文,在风格上与何其芳、李广田的散文非常相近。又如从四川跑到北平并在北大等校旁听的陈敬容,与这批学院文艺青年亦交往颇密,“当时与她常相见的有中国最优秀的一代诗人与散文家:与当时已成了她爱人的曹葆华交往较密的《海星》(按:当为《水星》之误),曾就读于清华、北大、燕京的李健吾、孙毓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辛笛、方敬们,都是较她年长的年轻人。”(唐湜《论陈敬容前期诗歌》,《诗探索》2000 年 1-2 辑,第 130 页)而她的创作也明显受到了何其芳等人的影响,唐湜谈到当时阅读陈敬容作品的印象:“她在北平还写了《夜客》《东上》,叫我想起了当年写《燕泥集》的汉园诗人何其芳的风格。”“我记得那时我还是初中学生,曾在《文学季刊》或《水星》一类刊物上谈到她的一些珍珠样熠耀的抒情诗,还以为她是何其芳、方敬们的年龄相仿的同伴呢!”(《辛笛与敬容》,《新意度集》第 241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0 年)实际上,正是通过方敬、辛笛、陈敬容等人,我们可以在 1930 年代北平学院中文艺青年与后来西南联大的九叶诗人之间找到一条纽带,参见许道明《京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185-186 页。
    2 陶希圣:《教育与官僚主义》,《教育杂志》第 22 卷第 8 期,1930 年 8 月。
    3 《青年思想之我见》,《北平晨报》1930 年 12 月 24 日“社论”。
    4 梁实秋:《我为什么不赞成共产党》,《自由评论》第 18 期,1935 年 4 月 3 日。
    5 《望王教长更进一步》,《大公报》1934 年 7 月 10 日“社评”。
    1 海魂:《大学教育与教授》,《新晨报》1930 年 7 月 12 日第 7 版。
    2 舟及:《谈古史辨 “古史辨的时代是应该告一结束了”》,《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491 期,1933 年 4月 18 日。
    3 见《胡适日记全编》第 6 册第 580、581、587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 参见章清《“胡适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第 385-38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后来傅斯年对这批知识分子政治上的无能及与青年学生的疏离有痛切地反省:“教育界的千不是万不是,是在一个懒字。假如学会日本人之努力,四十年中,译成影响于思想文化的大作千部,作成百部,最不济,打个折扣,……那么,文化教育界也不至于如当代之真空状态,共产党挟其马恩列史的邪说,新民主主义之纵横捭阖,也不容易浸润进来。只有教育学术界未免太懒,读书只在怡然自得;青年心中的问题,不给他一个解答,时代造成的困惑,不指示一条坦途,于是共产党乘虚而入。”(毛子水《傅孟真先生传略》,《师友记》第 95 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年)从中可见困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两难。
    5 黎明《北大学生会奋斗史》,《北大迎新特刊》,1936 年 9 月。
    6 梁实秋:《青年思想的问题》,《大公报》1935 年 2 月 24 日第 2 版。
    7 罗家伦:《读标准的书籍与写负责的文字》,《图书评论》第 1 卷第 1 期,1932 年 9 月。而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因此常受到图书检查的株连,如时人注意到的:“至于社会学、社会科学、社会史等类涉及社会二字之书籍,其为社会主义所株连,更无待论矣!”见《如何取缔“反动出版物”》,《世界日报》1933 年 12 月 9日“社论”。
    1 旭生(徐炳昶):《教育与其他(西安通信之二)》,《独立评论》第 54 期,1933 年 6 月 11 日。
    2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第 80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3 王志之:《忆吴承仕先生》,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筹委会编《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74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
    4 孟超:《记吴检斋先生》,《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 157 页。
    5 《陈启修》,孙连成、林圃主编《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第一集)》第 306-307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
    6 许德珩:《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第 159-160 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又《社会主义苏联文献展览说明》(1948 年 12 月,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中有北大开设社会主义方面课程情况的扼要说明,见谢泳《一份老北大的展览说明书》,《杂书过眼录》第 15 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
    7 《周院长的“路线”》,《北大周刊》第 3 号,1932 年 4 月 25 日。
    8 《北大经济系昨开全体大会 讨论教授及课程问题 反对周炳琳任法学院长》,《世界日报》1932 年 6 月 8日第 6 版。
    9 何兹全:《爱国一书生》,《何兹全文集》第 6 卷第 2718 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10 1929 年蒋梦麟还在教育部长任上时,在一次有关北平大学教育的访谈中即强硬地表示:“刻下北平学风,坏到极点,以后方针,决取严厉手段,学生只准念书,不准干涉校政,可以说没有说话的余地。”(《蒋梦麟谈北方教育 对八院要求复大事 谓将不惜以停办为最后之应付》,《世界日报》1929 年 9 月 28 日第 6 版)他任北大校长时的治校方针可谓其来有自。
    11 侯外庐:《北平的大学师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196 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年。
    1 江明:《展读遗篇泪满襟》,《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178 页。
    2 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7 页。
    3 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48、449 页,北京出版社,1991 年。
    4 吕坚:《吕振羽与中国大学》,《北京档案史料》2000 年第 2 期,第 264 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年。
    5 侯外庐:《北平的大学师友》,《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196 页。
    6 同上。
    7 自然这并不是一个僵硬不变的结构,在不同的时间,随着各种外在条件(如政治形势)的变化,这一结构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如“一二·九”运动前后的情况就大相径庭。另外像城内/城外这样的空间格局亦是必须考虑进来的因素,详后。
    8 John Israel, Donald W.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fts: China’s December 9er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82
    1 王瑶谈到朱自清在清华停开“新文学研究”一课的时候说:“他无疑受到了压力,一九三三年以后就再没有教这门课程了。”(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朱自清全集》第 8 卷第 127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年)1933 年 11 月 18 日朱自清在日记中亦云:“顾宪良谈新文学一科无甚意思,予以为然。”(《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263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顾宪良为当时清华外文系 1935 级学生,参见苏云峰编撰《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第 135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年。
    2 张清常:《怀念佩弦老师》,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治学与为人》第 93 页,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
    3 见周作人致俞平伯信(1929 年 6 月 3 日):“往清华去时,乞代向佩弦索取新文学纲领二三份来,虽然佩公说在改订,但有师大学生要求甚急,便请将来改订时给他们一看,亦大可作参考,故望此次能带回几纸也。”见《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上)第 87 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
    4 朱自清所受的“压力”可能主要是学术方面的,新文学家出身而厕身于清华国文系的朱自清,常担心自己“国学”资格不够的问题,由此带来的紧张心态,在其日记中多有流露,可参见徐葆耕《圣者的忏悔——读朱自清日记》(收入《紫色清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而当时师大定位主要是在培养中学师资,注重知识传授的全面与普及,精深的专业研究并非其特长,反映在国文系的课程设置上,“他校或专研文学,或偏重国故;举一专籍,可成学科;提一问题,便设讲座。本校则语言文字,新旧文学,国故思想,教学方法,师资所重,尽列必修。”(《本校教授为停止招生事致教育部快邮代电》,王学珍、张万仓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第 659 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故国文系常年开设有选修课“新文学概要”(朱自清在师大上的即是这门课)、“白话文学选”等课程,见《文学院概况 国文系课程标准》,《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第 115 页,1934 年。
    5 张致祥:《忆我的老师和同志吴承仕》,《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156、158 页。
    6 关山复:《忆曹靖华师翁》,《新文学史料》1988 年第 2 期,第 14 页。
    1 徐小玉:《女儿眼中的徐霞村》,《新文学史料》1994 年第 3 期,第 159-160 页。
    2 谭得俅、谭得伶:《先父谭丕模传略》,谭得伶编著《文学史家谭丕模》第 46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祝鼎民《园丁·战士·文学史家——怀念谭丕模师》,《文学史家谭丕模》第 261 页。
    3 全荃:《他是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忆靖华师》,《新文学史料》1988 年第 2 期,第 31 页。
    4 余修:《遗教风范,长留人间——追念吴承仕同志》,《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 20 页。
    5 史立德:《怀念老师吴承仕》,《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165 页。
    6 张枬:《永难泯灭的记忆》,《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 79 页。
    7 曹靖华:《自述经历(上)》,《新文学史料》1998 年第 1 期,第 37 页。
    8 张楠:《沉痛怀念靖华老师》,《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第 212-213 页。
    9 参见杨翠华《蒋梦麟与北京大学,1930-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册下册第 284-285页,1988 年 12 月。关于清华大学对教员兼课的限制,参见《国立清华大学一览》“各项章则 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第 272-273 页,1932 年。
    10 孟超:《记吴检斋先生》,《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 157 页。
    1 衣谷:《一周间学生界大事记》,《中国学生》(周刊)第 2 卷第 8 期,1936 年 2 月 28 日。
    2 《北平文化界的责任》,《北平晨报》1937 年 4 月 20 日“社论”。
    3 朱寿桐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左翼文学运动对于社团的依赖:“倘若没有形成社团,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任何作家都不可能从文学出发然后走出文学而进入到革命的语境。这一番解构文学功能、偏离文学自身浪潮,连同对于实际革命行为的鼓励,都只有在社团的运作中才能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第 246 页)
    4 王维诚:《记哲学系同学欢迎会上胡陈张三先生的言论并附记者对三先生论点的讨论》,1930 年 12 月 15日《北京大学日刊》,第 2520 号。
    1 江北人:《中国革命的现阶段与新文化运动——献给社会批判(北京大学译学社出版)》,《新晨报副刊》第 570 期,1930 年 4 月 20 日。
    2 斯徒:《关于〈论革命文学〉》,《新晨报副刊》第 348 期,1929 年 8 月 5 日。
    3 张我军译:《无产阶级文学是什么?》“引言”,《新晨报副刊》第 104 期,1928 年 11 月 17 日。
    4 杜若:《文艺思潮与社会改造》,《转换》创刊号,1930 年 3 月 15 日。
    5 王志之:《和谷万川相处的日子》,《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36 页。
    6 《编后》,《冰流》第 1 卷第 2、3 合期,1933 年 4 月 15 日。
    7 陆万美:《忆战斗的“北平左联”和“北平文总”》,《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41 页。
    8 陈北鸥:《回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的艰苦斗争》,《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10 页。
    9 杨纤如:《北方左联作家、活动家张璋》,《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2 期,第 154 页。
    10 杨纤如:《北方左联作家孙席珍事略》,《新文学史料》1989 年第 3 期,第 146 页。
    1 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06 页。
    2 《中共北方局关于左联和文化运动等问题给保属特委的指示(1930 年 11 月 28 日)》,《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14 页。
    3 郭达:《我所知道的“北平左联”和“文总”》,《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39 页。
    4 刘尊棋:《关于“北平左联”》,《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09 页。
    5 路一 金肇野《北平左联南城区支部的情况》谈及左联南城区支部“在民国大学、师范大学建立左联小组,召开文艺座谈会,请进步教授曹靖华,孙席珍举行讲演会。由于各革命组织没有横的关系,我们当时还不知道曹、孙都是左联成员。”(《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35 页),不仅左联内部如此,即“北方各地的左翼文化团体之间,横向的联系也较少。各地左翼文化团体由中共北方局和各地方党组织直接领导,在他们的统一布置下,配合党的工作,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文化斗争。”(《概述》,《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12 页)
    6 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谷万川》,《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57 页。
    1 本表依据笔者搜集的各种资料制作而成,共列入文学社团 45 个。入选的文学社团必须满足两条标准,首先是可以判断其成员主体为大学生,所以一些中学生组织的社团即不列入,另外像师陀早年参加的左翼社团尖锐社,其主要成员汪金丁、徐盈及师陀当时都不是大学生,亦不列入。在笔者的视野中,这样的社团并不多,各文学社团成员多是各大学学生;其次,该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所以像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燕京大学国文学会等组织,虽然其成员主体亦是大学生,且从事新文学的创作,但从性质上来说,这些组织主要仍是由校方、系方创办的,故亦不列入;各校的左联小组亦不列入。此外,由于戏剧活动的特殊性质,各类剧社亦不列入,而且从“文学生产”上来说,当时剧社排演的话剧少有剧社成员自己创作的。另外,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年)收入 1927-1937 年间北平各种文学社团 53 个,按照上述标准,本表只收入 22 个(主要是许多辞条对于成员身份未能交待清楚,且未注明资料来源,难以复核,只能舍去),以▲标出,其余的均依据其他资料补入。估计可能还有一些社团遗漏在笔者视野之外,但就本表中的资料,已大体能说明问题。
    2《 新风雨将出世》《,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63 期,1929 年 5 月 3 日;张玲霞《清华校园文学论稿(1911-1949)》第 32 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文学社近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275 期,1931 年 3 月 23 日。参见本章第一节的相关叙述。
    4 参见姚辛编著《左联词典》“陈北鸥”条,第 143 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 年。
    5 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第 420 页,又见《师大真社讲演 讲演者老舍》(《新晨报》1930 年 7月 7 日第 7 版)、《师大学术团体(续)》(《新晨报》1930 年 9 月 10 日第 7 版)
    6 《终南社消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4 期,1928 年 11 月 5 日。
    7 见娄凝先《1928-1930 年在北平出版的几个刊物》,《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
    1 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荒岛社”条,第 408 页;郁达夫《最后的一回》,收入《郁达夫全集》第 5 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年。
    2 见郁达夫《最后的一回》所录王余杞致郁达夫信,《郁达夫全集》第 5 卷第 497 页。
    3 《清华文艺界消息》,《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2 期,1928 年 10 月 31 日。
    4 LT:《谷声的认识》,《世界日报·谷声》第 1 期,1928 年 11 月 30 日。
    5 《唧唧诗社近况》,《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 132 期,1930 年 1 月 8 日。
    6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第 575 页;陈北鸥《忆谷万川》,《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谷万川》,《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
    7 见娄凝先《1928-1930 年在北平出版的几个刊物》,《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96 页。
    8 “大事记”,《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658、659 页。
    1 见娄凝先《1928-1930 年在北平出版的几个刊物》,《新文学史料》第 196-197 页;刘尊棋《关于“北平左联”》,《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08 页。
    2 参见叶苍岑《悼挚友张我军》、秦贤次《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张我军》等文,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第 34-35、341-342 页,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 年。
    3 《益世报·初步》副刊刊头有“北平师范大学 初步社主办”字样,又见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谷万川》,《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56 页。
    4 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开拓社”条,第 579-580 页。不过《左联词典》“张香山”条称其“三十年代在天津中国学院读书”(第 136 页),并未提及其在北大读过书,也未提及其组建“开拓社”,待考。
    5 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薇蕨文艺社”条,第 598 页。
    6 臧恺之:《吴检斋先生轶事》,《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第 108-109 页。
    1 《北平周报》第 47 期(1933 年 11 月 26 日)《学校新闻·徐世纶等决上诉》中称徐世纶(即徐仑)、罗振寰为“北大共产党”,“曾数度被捕”,“活动异常,组有冰流社以为活动之工具,冰流周刊,措词尤为反动,故月前重行被捕。”又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冰流社”条(第 230 页)、《左联词典》“徐仑”条(第 204 页)。
    2 “大事记”,《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676 页。
    3 见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8 页;余修《1936年北平左联的情况》,《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42 页;《大学新闻周报》第 3 卷第 7 期(1935 年 4月 16 日)“书报介绍”栏介绍陈湖诗集《黎明》时说作者“也是该校大风诗社的社员”。
    4 见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49 页,又见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8 页
    5 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流萤社”条,第 592 页。笔者在有关李长之、马加的资料中均未看到有关“流萤社”的记录,不知编者何据,姑录于此。
    6 见《辅仁大学细流社成立 努力文艺研究 决议出版月刊》,《大学新闻周报》第 13 期,1934 年 4 月 16 日;影彣《辅大学生团体之鸟瞰》,《大学新闻周报》第 3 卷第 9 期,1935 年 4 月 10 日。
    7 《各校简讯》,《大学新闻周报》第 2 卷第 5 期,1934 年 10 月 7 日。又见《北大未央社 昨开社员大会》,《北平晨报》1934 年 11 月 8 日第 9 版。
    8 唐诃:《记熔炉社与文地社》,《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97-198 页。
    1 影彣:《辅大学生团体之鸟瞰》,《大学新闻周报》第 3 卷第 9 期,1935 年 4 月 10 日。
    2 《国内文艺界点滴》,《世界日报·文艺周刊》第 2 期,1935 年 6 月 17 日。
    3 参见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第 355 页;王西彦《回忆北平作家协会及其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53 页;“大事记”,《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687 页。
    4 《大学里的文坛(北平文艺通信)》,《中国学生》(周刊)第 2 卷第 19 期,1936 年 5 月 15 日。
    5 见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6 页
    6 参见刘御《北平文艺青年救国会的建立及其前后》,《新文学史料》1983 年第 3 期,第 239 页。
    7 见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6 页;《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第 184-185 页。
    1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作“北平文艺青年抗日救国协会”,见第 185 页。
    2 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7 页
    3 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北平文艺青年抗日救国协会”第 185 页。
    4参见刘御《北平文艺青年救国会的建立及其前后》及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7 页)。
    5 见碧野《〈泡沫〉碎屑,〈浪花〉点滴》,《新文学史料》第 3 辑第 159-160 页,1979 年 5 月。
    6 赵俪生:《记清华园“左联”小组和“清华文学会”》,《新文学史料》1983 年第 3 期,第 247 页
    7 同上。
    1 《师大澎涛文艺社 今晚请黎锦熙演讲 文学民族化和大众化》(《北平晨报》1936 年 6 月 5 日),又见《大学里的文坛(北平文艺通信)》。
    2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词典》第 559 页
    3 靳淑娟:《燕大的各种团体》,《迎新特刊》,1936 年 9 月。
    4 《大学里的文坛(北平文艺通信)》。
    5 高亚伟:《新诗谈话会》,《北大迎新特刊》,1936 年 9 月
    6 《北大学生组织新诗谈话会》,《北平晨报》1936 年 4 月 23 日第 9 版。
    7 高亚伟:《新诗谈话会》,《北大迎新特刊》,1936 年 9 月
    8 晏明:《夕阳美过早霞——记老诗人、诗美学理论家吴奔星教授》,《新文学史料》2005 年第 4 期第 52 页。《小雅》诗刊第五、六期合刊编发“两篇论述国防诗歌和民族文艺的文章”,付印后“因言论偏激,有碍邦交,为北平‘新闻检查所’与宪兵司令部勒令抽出。”见吴奔星《〈小雅〉诗刊漫忆》,《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 1 期,第 225 页。
    9 唐诃:《记熔炉社与文地社》,《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98-199 页。
    1 参见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北方左翼文化资料汇编》第 299 页;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第 84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
    2 王西彦:《记我所接触到的吴承仕先生》,《新文学史料》1981 年第 1 期,第 199 页。
    3 参见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革命史简明词典,1919-1949》“国民党中央宪兵第三团”条,第
    86 页,北京出版社,1992 年。
    4 王西彦:《记我所接触到的吴承仕先生》,《新文学史料》1981 年第 1 期,第 199 页。
    5 雄:《国立北平大学 北大学院》,《新晨报》1929 年 6 月 8 日第 10 版。
    6 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大学生的团体活动受一严重的打击,顿时陷入了一种消极的,苦闷的沉默状态之中。”(张孟休《北京大学素描》,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第 523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二九运动期间,师陀回忆说:“五四时期先进的北京大学,已经死气沉沉”,见《两次去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83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当时清华的左翼学生仍然通过“读书会”、“社会科学研究社”等形式进行活动,但就整体而言,清华学生的文艺活动仍然趋于学院化,1933 年左翼学生在学生会选举中获胜后掌握了《清华周刊》的编辑权,但其中文艺栏的编辑则是辛笛。左翼文学活动在清华校园中较大规模地展开,仍然要等到“一二·九”运动后。另外,或许是学院氛围的影响,当时清华左翼学生的活动本身亦表现出学术化的色彩,与实际的政治运动较为疏离,参与主编《清华周刊》的张宗植后来说:“当时以上海为中心的左翼刊物,大致偏左的色彩太浓,号召革命的口气很重。只《清华周刊》是平心静气和同学商讨研磨的态度,而立场稳固,坚持爱国抗敌,且很重视学术上的基本原理。”见《〈清华周刊〉旧作夕拾》,《清华校友通讯》复 35 期第 165 页,1997年 4 月。
    1 当时北方左联及其他左翼团体在各校发展的顺序,也是先城内后城外。张磐石《我所了解的北平左翼文化运动》中说:“北平的各学校都有左翼团体在活动,发展的顺序首先是北大、平大(特别是平大法学院更活跃);然后是师大、一些私立大学如中国大学、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以后又向城外发展,到了清华、燕京、农大等大学,最后连汇文中学、贝满女中这样的教会学校也参加进来了。”(《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273 页)
    2 John Israel, Donald W.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fts: China’s December 9ers, p72. 例如,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端木蕻良,就在城里主编左翼刊物《四万万报》和《科学新闻》,而常在北大西斋活动,见端木蕻良《〈比邻天涯——张宗植怀旧文集〉跋》,《清华校友通讯》复 35 期,1997 年 4 月。
    3 Ibid., p70. 关于燕京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解释,见 Jessie G. Lutz, December 9, 1935: Student Nationalism and the China Christian Colleg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 no. 4(August 1967):632-637。另外与北大相比,燕大的集体生活色彩很浓。韩迪厚《司徒雷登略传》中说:“燕京大学的学生都住在校园内的宿舍里,每年难得有两三个例外。因此,燕大有集体生活,是一特色。像同时的北大学生互不相识,有时两个同住一间寝室,却各自挂了布幔隔开,各自为政,在燕大传为笑谈。燕大的生活有组织,但气氛自由。最大的组织应该算是‘燕京大学基督教团契’,简称‘大团契’。……另有学生自治会,那是比较严肃的组织,好像一个国家的议会。”(《学府纪闻 私立燕京大学》第 109 页,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而且由于教会学校的身份,燕大历来有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燕京最伟大的精神,就是自由。……学生团体的组织非常完善,而党的树立,尤其是极端的公开,有国民党,有国家主义,有共产党。在校内的一切活动,不但学校不管,就是当地的军警当局也不加干涉,果然要拘捕任何同学,也是候在校门外,从不走进校门里。”(杨吉孚《华北学校观光记》,《中国学生》第 2 卷第 9 期,1930 年 9 月)
    4 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6 页。
    1 吴肃:《北平的文艺小景》,《泡沫》第 1 卷卷终号,1936 年 2 月。
    2 林建七:《一年来北平文坛的回顾》,《实报半月刊》第 2 年第 6 期,1937 年 1 月 1 日。
    3 见方敬《意气尚敢抗波涛》,《方敬选集》第 805 页。
    4 卞之琳:《〈李广田散文选〉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367 页。
    5 卞之琳:《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259 页。
    6 陈落:《北方左联解散前后回忆点滴》,《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445 页。
    7 李易:《北平的文艺刊物》(《大公报·文艺》262 期,1936 年 12 月 7 日)从作者的文风及观点来看,这篇文章很可能是沈从文所作,其中如“文运”等词基本上是沈从文才会用的。待考。
    8 可参见《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报刊目录索引”部分。
    9 如 1929 年成立的夜莺社,一开始就“定名为夜莺文艺社。成立以后,得市委通知让把文艺二字去掉,意思是这个团体不限于文艺方面的活动。但所出的刊物内容并未超出文艺范围。”见娄凝先《1928-1930 年在北平出版的几个刊物》,《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196 页。
    1 莳人:《小组群杂志意义与任务》,《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175 页。
    2 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例外,澎岛(许延年)发表于《北国》等刊物上的小说,结集为《蜈蚣船》作为“北国社丛书”于 1933 年出版,后来曾受到胡风的高度评价,胡风的评论题为《“京”看不到的世界》,亦颇有意思,载《文学》1935 年 5 月第 4 卷第 5 期。不过这在时间上已经隔了两年,而且胡风看到的是结集的小说而非原先登载的刊物,由此亦可见北平一般左翼文学青年发表于刊物上的创作,要进入“文坛”的概率是如何之低。
    3 杨纤如:《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杂忆》,《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第 307 页。
    4 杨纤如:《北方左联作家孙席珍事略》,《新文学史料》1989 年第 3 期,第 149 页。
    5 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90 页。
    6 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2 页。
    1 林建七《一年来北平文坛的回顾》(《实报半月刊》第 2 年第 6 期,1937 年 1 月 1 日)中即以“北平学院”指称包括沈从文、梁实秋在内的学院内或学院立场的作家。
    2 参见高恒文《京学人:学院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书中引言援引卞之琳的看法:“卞之琳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说,他更愿意称‘京’为‘学院’。”(第 7 页)
    3 参见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第 129-130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 在 1930 年代的特定语境中,“文艺青年”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概念,一般多指来自外省的、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院教育而又怀抱着文学创作梦想的年青人,可参见王西彦《文艺青年的歧路》一文,载《华北日报·每日谈座》第 218 期,1934 年 11 月 17 日。另外,1935 年 8 月 22 日,萧乾主编的《大公报·小公园》第 1763 号以编者名义刊载的《新计划》中,即表示将开设“文艺青年”专栏:“在此栏里,我们将发表在生活上曾经波折却不怕惊险,有时走了绝途,可还有追寻光明勇气的青年朋友们的诚恳自述了。”后来在第 1766 号(8 月 15 日)、1774 号(8 月 23 日)分别登出了《文艺青年 一 陈蓝》、《文艺青年 二 田涛》,后因从 9 月 1 日起,《大公报·小公园》并入到《大公报·文艺》中,此栏即于无形中取消。
    2 沈从文:《〈刘宇诗选〉序》,《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第 322、323 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3 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97 页。
    1 俞平伯:《〈夜〉序》,《林庚诗文集》第 1 卷第 3 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 见卞之琳《我的“印诗小记”》,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第 145-146 页,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
    3 余时:《卞之琳的木版新诗集》,《星星诗刊》1981 年第 8 期,第 97 页。
    4 同上。
    5 见沈从文《〈刘宇诗选〉序》,《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第 320 页;《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第 17 卷第 97 页。
    6 叶公超:《美国〈诗刊〉之呼吁》,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23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7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 10 日。
    8 常风:《评〈现代诗风〉》,《大公报·文艺》第 59 期,1935 年 12 月 13 日。
    9 曹葆华:《诗中底因袭与革命(一)》,《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565 期,1933 年 8 月 31 日。
    1 曹葆华《寄诗魂》篇末附记中云:“这些诗本来不想发表,因为在现在的国度里,人们多为低级的享乐忙碌者,还有多少能欣赏诗,能懂得诗?不过为着孤处美洲的念生——他是喜欢诗的——所以在此地登出,希望他看后能得到少许的快乐。”(《清华周刊》第 34 卷第 1 期,1930 年 10 月 20 日)曹葆华《再寄诗魂》篇末亦云:“这些诗我想庸俗的人们决定不会懂得,不过我也不需要他们懂得。我在此登出原是给你看,希望你看后能得到一点欣慰,同时能给我严正的批评。”(《清华周刊》第 34 卷第 2 期,1930 年 10 月 27 日)
    2 刘半年 1934 年 1 月 6 日日记,《刘半农日记(一九三四年一月至六月)》,《新文学史料》1991 年第 1 期第24 页。
    3 路西女士:《文学季刊第三期》、桂秉权:《评十一月号〈水星〉的创作》,均见《读书季刊》第 1 卷第 3期,1934 年 10 月。
    4 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 84 号,1934 年 1 月 7 日。
    5 关于这场论争,参见卞之琳《追忆邵洵美和一场文学小论争》,收入《卞之琳文集》(中卷)。
    6 可参见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第 200-203 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年。
    7 何其芳:《梦中道路》,《何其芳全集》第 1 卷第 192 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8 柯可(金克木):《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 10 日。
    9 沈从文:《关于看不懂》,《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145、146 页。
    10 朱自清:《新诗的进步》,《朱自清全集》第 2 卷第 320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1 朱自清:《解诗》,同上 322—325 页。
    12 参见孙玉石《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2 期。
    1 朱自清 1932 年 11 月 15 日日记,《朱自清全集》第 9 卷第 179 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
    2 何其芳:《写诗的经过》,《何其芳全集》第 4 卷第 325—326 页。
    3 何其芳:《〈刻意集〉序》,《何其芳全集》第 1 卷第 145 页。
    4 何其芳:《文学之路》,《何其芳全集》第 6 卷第 507—508 页。
    5 叶公超:《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35—36 页。
    6 叶公超:《〈泪与笑〉跋》,《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92-93 页。
    7 季羡林 1934 年 2 月 19 日日记,《清华园日记》第 218 页,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年。
    1 叶公超:《爱略特的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117、118 页。
    2 叶公超:《谈新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62 页。
    3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第 2-3、5、9、11 页,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年。
    4 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中说《传统与个人才能》曾被译载过三次,即《北平晨报·北晨学园》副刊《诗与批评》第 39期、74 期上分别由曹葆华和署名灵凤的译者均以《论诗》为题各翻译过一遍,而之前卞之琳在《学文》创刊号上就翻译过这篇文章,题为《传统与个人的才能》(第 93 页)。其实还有一篇更早的译文,即曹葆华翻译的《传统形态与个人才能》,载《北平晨报·北晨学园》1933 年 5 月 26 日、5 月 29 日第 511、512 期。
    5 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即云:“在我选好以后我发现这册集子里多的是抒情诗。”“记载这自己情感的跳跃,才是生命与自我的真实表现。”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第 151 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年。
    6 李影心:《评〈汉园集〉》,《大公报·文艺》第 293 期,1937 年 1 月 31 日。
    7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13 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
    1 吴世昌:《新诗和旧诗》,《大公报·文艺》第 98 期,1936 年 2 月 23 日。
    2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446-447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3 参见孙玉石《卞之琳:沟通中西诗艺的“寻梦者”》,《诗探索》2001 年第 1 期。
    4 关于卞之琳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及由此发展出的一系列复杂的技巧和观念,可参见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二章“意识与声音”。
    5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450-451 页。
    1 陈同:《〈夜〉》,《北平晨报·北晨学园》“诗与批评”创刊号,1933 年 10 月 2 日。
    2 朱企霞:《忆早年的何其芳同志》,《新文学史料》1982 年第 4 期,第 218 页。
    3 庞尼·麦克道高尔(Bonnie McDaugall,即杜博妮):《何其芳的文学成就——英译本何其芳诗文选集〈梦中道路〉后记》,易明善编《何其芳研究专集》第 419 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年。
    4 张洁宇:《梦中道路的迷离——早期何其芳的“神话情结”》,《荒原上的丁香——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第 278 页。
    5 废名:《随笔》,止庵编《废名文集》第 94 页,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
    6 废名:《谈新诗》,《论新诗及其他》第 30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7 废名:《谈用典故》,《废名文集》第 278、279 页。
    8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作者运用各种典故(“罗马兴亡史”、《聊斋志异》中白莲教徒的故事等),将古今中外各种空间与时间都交织在一起。
    9 废名:《谈新诗》,《论新诗及其他》第 137、29、114 页。
    10 张桃洲仅将其归结为一种“自由开阔的气度”,似有浮面之嫌,见氏著《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第 105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废名:《谈用典故》,《废名文集》第 280 页。
    2 辛笛:《我和西方诗歌的因缘》,宋路霞、王圣思编《夜读书记》第 132 页,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3 Harold Acton, Memoirs of an Aesthete(《一个审美主义者的回忆录》),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48, p340.
    4 叶公超:《文学·艺术·永不退休》,《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65 页。
    5 废名:《林庚同朱英诞的新诗》,《论新诗及其他》第 171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 孙玉石:《“相见匪遥 乐何如之”——林庚先生燕园谈诗录》,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编《化雨集》第 53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2 关于林庚新诗理论及创作与古典文学的关系,可参看冷霜《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 1930 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新诗评论》2006 年第 2 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文章主旨在通过林庚来说明 1930 年代“现代”诗的内在丰富性,与本文的角度有所不同。
    3 林庚:《诗与自由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第 9 页,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年。
    4 参见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第 4 卷第 1 期,1933 年 11 月;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第 2 卷第 1 期“创作增大号”,1932 年 11 月。
    5 林庚:《诗与自由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第 9 页。
    6 见林庚《〈问路集〉序》,《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第 3 页,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化雨集》第 376 页。
    1 张鸣:《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化雨集》第 380 页。
    2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又如“微雨清晨,/小巷的卖花声”(《长夏雨中小品》,收入《夜》)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点化而来,“黄昏时翅膀的声息,/蝙蝠飞复于堂前”(《红影》,收入《夜》)从韩愈“黄昏到寺蝙蝠飞”点化而来,“雪意微细得不易捉摸/晚来炉火平静”(《行前忽春雪》,收入《春野与窗》)从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点化而来,“双燕飞来瞑色又成愁了”(《无题(二)》,收入《春野与窗》)从李白“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点化而来,“月做古城上情人之梦吧夜半角声里/吹不起乡愁吹不尽旅思吹遍了人家”(《秋深(一)》,收入《北平情歌》)从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点化而来,等等。
    3 林庚:《春野与窗·自跋》,《林庚诗文集》第 1 卷第 152 页。
    1 林庚:《极端的诗》,《国闻周报》第 12 卷第 7 期,1935 年 2 月 25 日。
    2 庭棕:《读〈北平情歌〉》,《大公报·文艺》第 293 期,1937 年 1 月 31 日。
    3 林庚:《北平情歌·自跋》,《林庚诗文集》第 1 卷第 219 页。其实,早在林庚第一部诗集《夜》出版时,穆木天在《林庚的〈夜〉》(《现代》5 卷 1 期,1934 年 5 月)一文中就指责林庚脱离生活,回避现实。关于林庚诗歌观念中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看法,可参见陈国球《“艺术高于生活”:论林庚的诗观》,《文艺理论研究》2001 年第 4 期。
    4 林庚在《注意现实》(《世界日报·明珠》第 22 期,1936 年 10 月 22 日)中就指出“注意现实单注意现状是不够的,因为时代是历史的产物”。
    1 “这城中无疑的乃更带着一切历史上的光荣,带着全盘的文化,站立在风沙之中。”见林庚《北平楼儿》,《世界日报·明珠》第 67 期,1936 年 12 月 7 日。
    2 1936 年,戴望舒撰文批评林庚的新格律体,认为其几乎与旧诗没有区别,并指出新诗的形式当服从时代的需要:“现代的诗歌之所以与旧诗词不同者,是在于它们的形式,更在于它们的内容。结构,字汇,表现方式,语法等等是属于前者的;题材,情感,思想等等是属于后者的:这两者和时代之完全的调和之下的诗才是新诗。”(《读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诗”》,《新诗》第 2 期,1936 年 11 月)在戴望舒看来,旧诗的格律形式难以表达现代的内容。如前所述,在“新诗”之所以为“新”的看法上,戴望舒和林庚出发点本来就不同,但彼时两者都写自由诗,林庚的新格律体写作使两者的分歧表面化了。
    3 林庚:《质与文 答戴望舒先生》,《新诗》第 4 期,1937 年 1 月 10 日。
    1 林庚:《诗的韵律》,《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第 11-17 页。
    2 《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林庚诗文集》第 9 卷第 313-315 页。林庚在 1947 年 5 月写的《〈中国文学史〉自序》中说:“我计划写写一部中国文学史,大约在十二年以前,那时我开始担任中国文学史这门功课。”见《林庚诗文集》第 3 卷第 6 页。
    3 林庚后来回忆说,他写自由诗“到底不满足了”,“这不满足可能也由于我有太多机会接触古诗,尤其是我太喜欢唐诗,我每读到唐人的好诗,就常常觉得自由诗里好像还缺点什么,而我的诗也就愈写愈整齐。”见《再谈“九言诗”》,《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转化》第 53 页。
    4 如《中国文学史》中对“惊异精神”的强调,就与林庚创作中对“新鲜的感觉”的追求直接相关,可参见陈国球《“文化匮乏”与“诗性书写”——林庚〈中国文学史〉探索》,收入氏著《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 废名在《〈冬眠曲及其他〉序》中即说:“从此不但知道我们的新诗可以如此,又知道古人的诗可以如彼。”(《林庚诗文集》第 1 卷第 224 页)虽然他对林庚的新格律体并不欣赏。
    6 叶公超:《我与〈学文〉》,《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57—258 页。
    7 “发刊词”,《绿洲》1 卷 1 期,1936 年 4 月。
    1 柯可(金克木):《杂论新诗》,《新诗》第 2 卷第 3、4 合期,1937 年 7 月 10 日。
    2 叶公超:《文艺与经验》,《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77 页。
    3 同上。
    4 卞之琳:《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264 页。
    5 卞之琳:《〈山山水水〉卷头赘语》,《卞之琳文集》(上卷)第 267 页,关于卞之琳四十年代的文类选择,参见姜涛《小大由之:谈卞之琳四十年代的文体选择》,《新诗评论》2005 年第 1 期。
    6 何其芳:《我和散文》,《何其芳全集》第 1 卷第 240 页。
    1 卞之琳:《星水微茫忆〈水星〉》,《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73、75 页。
    2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447-448 页。
    3 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萧乾全集》第 4 卷第 252 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4 萧乾在《透过活物看人生》中说:“我一向不大同意京之分。”见《萧乾全集》第 5 卷第 521 页。
    5 沈从文:《论“海”》,《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4 页。
    6 以上论述参见高恒文《〈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发展史上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1998 年第 2期第,第 54 页。
    7 沈从文:《关于“海”》,《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9 页。
    1 高恒文:《〈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发展史上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1998 年第 2 期第 55 页。
    2 沈从文:《关于“海”》,《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60 页。
    3 参见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第 40-41 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4 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2 页。
    5 沈从文:《论“海”》,《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5 页。
    6 芦焚:《“京”与“海”》,《大公报·文艺》第 41 期,1934 年 2 月 10 日。
    7 紫荻:《“京”跟“海”》,《华北日报·每周谈座》第 201 期,1934 年 10 月 31 日。
    8 沈从文:《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40 期。
    9 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2 页。
    10 沈从文:《致一个作者的公开信》,《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377-378 页。
    1 参见沈从文《致一个读书人的公开信》;又见《致一个作者的公开信》、《给一个大学生》、《给李先生》,《答辞十三》等,均收入《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
    2 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 8 卷第 58 页。
    3 沈从文:《致一个作者的公开信》,《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379 页。
    4 沈从文:《从“小学读经”到“大众语问题”的感想》,《沈从文全集》第 14 卷第 69 页。
    5 沈从文:《大家快来救济水灾》,《沈从文全集》第 14 卷第 93 页。
    6 沈从文:《致沈云麓》(1933 年 9 月 24 日),《沈从文全集》第 18 卷第 187 页。
    7 沈从文:《致施蛰存函》(1935 年 6 月 14 日),《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419 页。
    8 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第 299 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年。
    9 沈从文:《给一个读者》,《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226 页。
    1 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第 493 页。
    2 沈从文晚年回忆他的教学生涯:“教书也很不适应,每次都只好用写作来代替我的教学,试验各种各样的写法,写了许多作品”(《在湖南吉首大学的演讲——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沈从文全集》第 12 卷第397 页),在青岛大学教散文习作时,“为了补救业务上的缺点,我得格外努力,因此不断变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用不同方法处理文字组织故事,进行不同的试探。”(《〈从文自传〉附记》,《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第 366 页)
    3 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169 页,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年。
    4 沈从文:《废邮存底》,《大公报·文艺》第 157 期,1935 年 6 月 23 日。
    5 关于沈从文的“形式”观念,参见拙作《城居生活与小说形式——以沈从文与北平为例》,《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4 年第 1 期。
    6 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全集》第 13 卷第 392 页。
    7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 9 卷第 6 页。
    8 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413-414 页。
    9 沈从文:《论“海”》,《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57 页。
    10 沈从文:《北平的市民》,《沈从文全集》第 14 卷第 85 页。
    1 参见《文学运动的重建》(收入《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纪念五四》(《沈从文全集》第 14 卷)等文。
    2 沈从文:《关于看不懂》,《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145 页。
    3 其实《文学季刊》和《水星》的撰稿人仍以北大、清华、燕大等校的教授学生为主,编辑部所在地北海三座门大街十四号也成为学院文艺青年汇聚的一个中心。而在当时立场较为激进的文艺青年看来,《文学季刊》也是“带着极浓烈的学院的气息”(《文学季刊第二期》,《大公报》1934 年 4 月 5 日第 13 版“本市附刊”),“出世就满带暮气”,和《学文》一样属于“腐朽的,稳重的,经院的”刊物(《北平的三个小型刊物 春冰 潮水 冷风》,《大公报》1934 年 5 月 29 日第 13 版“本市附刊”)。
    4 沈从文后来谈到三十年代的北平文坛时说:“北方作家却充满书呆子味,和教学关系深,重实践。教书人永远把自己当成桥梁,让年青人过渡,不是用年青人为自己往上爬的心情。”(《总结·传记部分》,《沈从文全集》第 27 卷第 147 页)
    5 参见刘祖春《忧伤的遐思——怀念沈从文》,《新文学史料》1991 年第 1 期;王西彦《宽厚的人,并非孤寂的作家》,收入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严文井《悼念沈从文先生》,收入《中华散文珍藏本 严文井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田涛《悼念沈从文先生》,《新文学史料》1988 年第 4 期。
    1 沈从文后来虽然不直接参与《大公报·文艺》的编辑,但是仍然在上面发表这样的文章,田涛后来在回忆中也说:“沈从文先生虽然不编《大公报·文艺》了,对于《大公报·文艺》上出现的新作家很关心”(田涛《悼念沈从文先生》,《新文学史料》1988 年第 4 期,第 172 页)。
    2 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 16 卷第 505 页。
    3 关于沈从文小说揉合诗歌、散文等其他文类的特色,参见王润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下册第 726-729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年。
    4 沈从文:《答辞十三》,《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409 页,
    5 萧乾:《鱼饵·论坛·阵地》,《萧乾全集》第 4 卷第 133 页。
    6 萧乾就读于燕京大学国文专修馆时,就参加过英文教授包贵思家里的读诗会(见《生活回忆录》,《萧乾全集》第 5 卷第 52 页),同时还听过在北大任教的艾克顿的英诗朗诵,印象很深(见《悼艾克敦》,《萧乾全集》第 4 卷第 814 页),由此可见,当时萧乾对英国诗歌的造诣就不低。
    
    1 萧乾:《废邮存底——答辞·四 文章阔老》,《萧乾全集》第 6 卷第 124 页。
    2 萧乾:《读者与编者 二五 ——关于“术语”及其他》,《大公报·小公园》1756 号,1935 年 8 月 5 日。
    3 沈从文:《新诗的旧账——并介绍诗刊》,《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99-100 页。
    4 见《大公报·文艺》第 345 期,1937 年 6 月 6 日;第 356 期,1937 年 7 月 2 日。
    1 徐崇寿:《北平的公寓》,陶亢德编《北平一顾》第 194 页,上海:宇宙风社,1936 年。
    2 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乡土·岁月·追寻〉之四》,《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3 期,第 81 页。
    3 钟栻:《我的公寓生活》,《北平一顾》第 207 页。
    4 师陀:《我如何从事写作》,刘增杰编校《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254 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 徐崇寿:《北平的公寓》中称公寓有“三大方便”:“出入方便,起居方便,留人方便。”见《北平一顾》第 195 页。
    6 王源深:《北平的教育》,《大公报·公开评论》第 17 期,1928 年 12 月 29 日。
    7 素心:《北平的学生》,《燕大周刊》第 4 期,1932 年 11 月 28 日。
    8 寿亭:《整顿北京大学之我见》,《大公报》1931 年 2 月 2 日第 11 版。
    9 1928 年 4 月至 7 月,沈从文曾在北平短暂停留,当时北平大学生的公寓生活给沈从文留下的印象颇为不堪:“在北京,同寓诸公所谓好学生者,每日对于利用功课的余暇到唱戏弹琴上面,到打骂伙计上面,到逛游艺园上面,觉得是教育这东西真走错了路,言提倡整顿学风的还不如注意一下公寓的生活为好。”见沈从文《南行杂记》,《沈从文全集》第 11 卷第 79 页。
    1 见胡适《编辑后记》,《独立评论》第 131 号,1934 年 12 月 16 日;又见朱海涛《“拉丁区”与“偷听生”》,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第 364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2 曹美英:《回忆胡适老师》,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一集第 116 页,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 年。
    3 何兹全:《怀念胡适之老师》,《何兹全文集》第 6 卷第 3191 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4 曹振之、谢云晖、刘玉柱:《忆谈北大“一二·九”运动》,本书汇编小组《北京大学“一二·九”运动回忆录》第 36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另外,易社强在对“一二·九”运动研究中亦观察到类似的现象:“非常松散的城区环境在让政治组织者沮丧的同时,也使得北大成为对‘职业’学生和其他革命者一个有吸引力的避难所。举例来说,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领导者李昌是清华的学生但住在北大。令人吃惊的是,现在已知的所有一二九之前就是共产党员的学生和教师,都在北大或其他城内的大学。”See John Israel, Donald W.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fts: China’s December 9ers(《反抗者与官僚:中国的“一二·九”人》),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72.
    5 杰天:《北平“拉丁区”的一鳞半爪》,《世界日报》1935 年 1 月 17 日第 10 版。
    6 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1 期,第 53 页。
    7 田涛:《我的小传》,徐州师范学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编《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下册第 57-58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
    8 师陀:《我如何从事写作》,《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259 页。
    9 师陀:《两次到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71-373 页。
    1 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一)》,《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 3 期,第 47 页。
    2 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中回忆说:“有一个时期,南半壁街南口和辟才胡同成丁字形的地方那家小公寓里,原来住着田涛,接省又住进上海来的陈荒煤,又从东城扮来了刘白羽,再加上住在不远处的严文井,大家你来我往,真是热闹圾了。”(《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86 页)田涛的回忆中亦有类似的记述:“在我住的公寓斜对面,是南半壁街,王西彦、王白山便住在这条街的(乙)4 号。住得近了,过往的次数也就多起来。后来刘白羽也搬到他们一起来住。一个极小的院落,南北四间小小平房。这里便成为我们探讨作品的聚会的地方。附近住有李辉英、李宏贲(李汝琳)等。有时候大家巧遇在这里,便就在文学上所见所闻所遇到的问题谈论起来。”(《记北平公寓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 1 期,第 57 页)当时中国大学学生居住于校外公寓的不在少数,为此甚至引起教育部的点名批评。(见《教部令协和中院民院 遵令厉行改进 该项命令昨已同时到平》,《世界日报》1934 年 7 月 15 日第 7 版)
    3 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1 期,第 55 页。
    4 碧野说他“天天去北海边的国立图书馆去看书”,“有时也到二龙坑中国大学、和平门外师范大学、沙滩北京大学去旁听名教授讲课。我不图大学毕业文凭,只图充实学问。我经常旁听的是李达、郑振铎、吴承仕、高蹈和孙席珍的哲学和文学课。”(《人生的花与果》,《碧野文集》第 4 卷第 103 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年)刘祖春在考上北大之前,住沙滩银闸胡同 1 号公寓,一边在北大旁听,一边跑图书馆,“去的最勤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刘祖春《忧伤的遐思——怀念沈从文》,《新文学史料》1991 年第
    1 期第 89-90 页)另外当时在民国学院国文系就读的刘白羽,也宣称自己的“真正大学”是北平图书馆。(见刘白羽《回忆录》,《刘白羽文集》第 8 卷第 131 页,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 年)
    1 萧今:《北平图书馆散记》,《论语》第 106 期,1937 年 2 月 16 日。
    2 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一)》,《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 3 期,第 46-47 页。
    3 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第 89、103 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
    4 师陀:《回忆我写〈金子〉》,《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279-280 页。
    5 师陀:《两次去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72 页。
    6 姚雪垠:《学习追求五十年(一)》,《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 3 期,第 46 页。
    1 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102-103 页。
    2 师陀《两次去北平》中回忆说:“我自知毫无写作才能;但是我有决心,每天写三千字,第二天再写三千字,并把前一天写成的三千字修改誊抄一遍。这么着每写完一篇,便作为投稿寄给报刊。最初报刊常常加一份铅印的说明把投稿退回来。我放一段时间,再修改,再投稿。”(《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71—372 页)田涛“在北平公寓生活的几年”,“完全靠稿费生活”,“生活是很艰苦的。迫使我不停地写作,向上海开辟发表园地,向上海文学报刊投寄。”“报刊的编者我大部分不认识,经过投稿,建立了通信联系。”(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续)》,《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2 期,第 90 页)姚雪垠也是“不得不靠投稿生活,转向‘爬文坛’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变成了青年作家。但是我仍是那个脾气,依靠自己努力,硬着头皮投稿。”(《学习追求五十年(一)》,《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 3 期,第 46 页)王西彦这样追述他投稿时的心理:“当时,我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学习写作,从北平的小公寓里,寄文章到上海,向各个文艺杂志投稿。”“各个杂志的编辑部,给了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好像完全是高不可攀的,难以接近的。”(《回忆统照先生》,《新文学史料》第 3 辑,第 122-123 页,1979 年 5 月)“当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脚步踉跄的闯路人,形影孤单,方向模胡,每跨一步总不忘记给自己鼓励一句,不免有些心虚胆怯。”(王西彦《一间阴暗的小房子——〈乡土·岁月·追寻〉之四》,《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3 期,第 180 页)
    3 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384 页。
    4 碧野:《人生的花与果》,《碧野文集》第 4 卷第 99 页。
    5 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第 92 页。
    6 紫荻:《“京”跟“海”》,《华北日报·每周谈座》第 201 期,1934 年 10 月 31 日。
    7 萧乾:《一个副刊编者的自白》,《萧乾全集》第 5 卷第 370 页。
    8 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第 92 页。
    9 关于徐霞村主编《华北日报·每日谈座》的情况,参见徐小玉《徐霞村与〈每日谈座〉》(《新文学史料》1998 年第 1 期)、徐小玉《徐霞村访谈录》(《新文学史料》1999 年第 2 期),据徐霞村回忆,他主编《华北日报·每日谈座》是在 1933 年 11 月—1935 年 8 月间,记忆有误,据笔者翻阅,《华北日报·每日谈座》发刊于 1934 年 3 月 14 日,出满 231 期后于 1934 年 12 月 1 日改为“每日文艺”,偏向“纯文艺的文字”,此后一直出至抗战爆发。
    1 “稿例”,《华北日报·每日谈座》第 1 期,1934 年 3 月 14 日。
    2 路一:《希望“每日谈座”的几点》,《华北日报·每日谈座》第 9 期,1934 年 3 月 22 日
    3 徐小玉:《徐霞村访谈录》,《新文学史料》1999 年第 2 期,第 32 页,又见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续)》,《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2 期,第 91 页。
    4 参见师陀《两次去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80 页。关于萧乾这次宴请北平的文艺青年,王西彦、严文井、田涛的回忆文章中均有记述,参见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2 页;《田涛函》,杨义《叩问作家心灵》第 83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严文井《悼念沈从文先生》,《中华散文珍藏本 严文井卷》第 206 页。
    5 严文井:《悼念沈从文先生》,《中华散文珍藏本 严文井卷》第 206 页;又见王西彦《宽厚的人,并非孤寂的作家》,《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第 86 页;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 1 期,第 54 页。
    6 陈蓝《一九三六年中国小说之动向》中说:“大公报《文艺》,吐露了大批陌生而予人好感的新名字,并且着实介绍了几篇坚实作品。”(《国闻周报》第 14 卷第 2 期,1937 年 1 月 8 日)。另外左翼文学刊物《泡沫》第 2 卷第 1 期上亦载有《大公报“文艺”之提拔新作家》一文。
    7 师陀:《两次去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80 页。
    8 严文井:《关于萧乾的点滴》,傅光明、孙伟华编《萧乾研究专集》第 6 页,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 年。
    9 王西彦在给杨义的信中说:“我是在三十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的,主要是在 1933-1937 年间。当时我在北平,虽然参加‘左联’和‘一二·九’学生运动,同时也和沈从文等所谓‘京’作家接触。我的习作,既在北平和上海的‘左联’或和‘左联’有关的刊物上发表,也向天津的大公报‘文艺’(沈从文编)和《国闻周报》文艺栏投稿。在‘左联’方面,我接近曹靖华等师友;但沈从文对我的帮助也颇不小。”(《王西彦函》,《叩问作家心灵》第 21 页)与两方面都有联系,但实际上又都有区别。师陀亦然,杨义即指出师陀的“艺术倾向处于京和北平左联之间”(《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3 卷第 420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又见马俊江《师陀与京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河北学刊》2003 年第 1 期)。
    1 王西彦后来回忆说,他及他身边的朋友对左翼理论一直比较隔膜:“虽然已经读过几本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但对其中的有些观念还很模糊,更知道诸如题材、主题、风格之类的问题,单凭一些书本知识是无法切实理解的,只有在创作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领悟。这恐怕也是我们那个文学小圈子里的年青人共同的认识,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题目。”(《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 1 期,第 96 页)这种对理论的隔膜,可能多少与这些文艺青年处于学院之外缺少理论学习的氛围有关。可以作为对照的是清华出身的吴组缃,在校期间他曾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左翼社会科学理论,这对他后来小说创作中注重社会剖析的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见方锡德《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之路——论吴组缃创作道路的改变》,《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第 237-238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 严文井:《悼念沈从文先生》,《中华散文珍藏本 严文井卷》第 207 页。
    3 王西彦:《梦想与现实——〈乡土·岁月·追寻〉之五》,《新文学史料》1984 年第 4 期,第 90 页。
    4 孙升亮:《王西彦的小说创作》,艾以等编《王西彦研究资料》第 627 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年。
    5 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续)》,《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2 期,第 87-91 页。
    6 《田涛函》后杨义按语,《叩问作家心灵》第 85 页。
    7 王西彦:《闪烁的灯光——〈乡土·岁月·追寻〉之六》,《新文学史料》1985 年第 1 期,第 99 页。
    8 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大公报·文艺》第 102 期,1936 年 3 月 1 日。
    1 道静:《没有诗的诗人》,《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873 期,1935 年 11 月 8 日。道静即李道静,曾在《北平晨报》馆当校对,并经常在《北平晨报·北晨学园》上发表散文,与田涛等相熟,见田涛《记北平公寓生活》,《新文学史料》1990 年第 1 期,第 58 页。
    2 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393 页。
    3 朱光潜:《〈谷〉和〈落日光〉》,《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559-561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4 马俊江:《师陀与京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河北学刊》2003 年第 1 期,第 116 页。
    5 李健吾:《〈里门拾记〉——芦焚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第 144、145 页。
    6 从交游上来说,师陀与其他文艺青年相比,与学院的接触也要密切得多。1934 年夏他第二次去北平后,即结识卞之琳等人,并经常出入于《文学季刊》和《水星》编辑部北海三座门大街 14 号,见《两次去北平》,《师陀全集》第 8 卷第 376-379 页;又见卞之琳《话旧成独白:追念师陀》,《卞之琳文集》(中卷)第 257-259页。夏志清谈到他小说的文体时,将其与何其芳、李广田等相提并论,未为无见(《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393 页)。师陀亦曾在《水星》上发表过作品,其文体或许受到何其芳等人影响亦未可知。
    7 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105 页。
    8 萧笙:《文艺杂谈·关于〈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1046 期,1936 年 11 月21 日。
    1 言午:《诗是过去的产物》,《华北日报·每日谈座》第 226 期,1934 年 11 月 25 日。
    2 陈蓝:《一九三六年中国小说之动向》,《国闻周报》第 14 卷第 2 期,1937 年 1 月 8 日。
    3 另外,如李影心在《我所见到的一九三六年间的创作》(《国闻周报》第 14 卷第 4 期,1937 年 1 月 18 日)中所云:“中国新文学几年来最大的进程,要在使文学与实生活相联结。”就只提小说,未提及其他文类。
    1 参见琳君《北平出版界的沉寂》(《世界日报副刊》第 25 期,1931 年 12 月 25 日)、萧然《北平文艺界不景气的原因》(《平明杂志》第 2 卷第 16 期,1933 年 8 月)、《消沉了的……北平文坛》(《大公报》1934 年
    3 月 26 日第 13 版)等。
    2 萧笙:《文艺杂谈》,《北平晨报·北晨学园》第 1027 期,1936 年 10 月 14 日。
    3 梁实秋:《两点意见》,《北平晨报·文艺》第 1 期,1937 年 1 月 11 日。
    4 李幼芳:《与朱光潜教授论大学训育》,《大公报》“明日之教育”第 171 期,1937 年 5 月 10 日。
    5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第 3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 水滔《读现代社会》(《新晨报副刊》第 489 期,1930 年 1 月 17 日)中谈及北平出版界的萧条,“介绍新文化新思潮的刊物也找不到一个。”这里的“新文化”“新思潮”指的就是左翼思潮。
    2 参见江北人《中国革命的现阶段与新文化运动——献给社会批判(北京大学译学社出版)》,《新晨报副刊》第 570 号,1930 年 4 月 20 日。
    3 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第 308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4 参见钱文亮《都市、群众与新文学的“运动”形式》,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第 162-16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
    5 梁实秋:《谈文学上的落伍》,《梁实秋文集》第 7 卷第 168 页,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年。
    6 梁实秋:《两点意见》,《北平晨报·文艺》第 1 期,1937 年 1 月 11 日。
    7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第 308—309 页。
    8 黎锦明:《文学的两与文学批评家》,《青年界》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4 月。
    9 朱光潜:《理想的文艺刊物》,《朱光潜全集》第 3 卷第 433-437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1 叶公超:《施望尼评论(Sewanee Review)四十周年》,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第 215-216 页,珠海出版社,1998 年。
    2 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第 17 卷第 105 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3 五溪生:《读书与做人——“读书救国”论》,《读书月刊》1 卷 3 号,1931 年 12 月。
    4 周予同:《致吴文祺函一通》,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第 54 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年。
    5 当时有人注意到大学不能为出版市场提供产品,导致出版市场为左翼所占据:“今日中国出版界,异常贫乏。青年对于读物之要求,亦极急切。大学校为学者荟萃之区,亦即为士林景仰之地,苟出其余力提倡出版事业,收效之大,可想而知。北京大学前虽有丛书之发刊,然近年来,久无新著。北平大学则更无所闻。客岁记者旅沪时,曾与海上各大书局司事者晤及。据云,年来彼等因各大学及标准学者均不著新书,致无书可印,只好让后起之小书店,竟印冒险之出版物,彼所谓冒险之出版物也者,非与三民主义有出入之著作,即不成熟之作品,影响所及,可想而知。”见《改进大学教育之商榷》,《世界日报》1931 年 2 月 13 日“社评”。
    6 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 71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1 参见朱光潜《中国文坛缺乏什么?》(《朱光潜全集》第 8 卷)、黎锦明《文学的两与文学批评家》(《青年界》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4 月)
    2 费正清著、陆惠勤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 123 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年。
    3 黎锦明:《文学的两与文学批评家》,《青年界》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4 月。
    4 叶文心即将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描述为“美学的伦理”,重在揭示朱光潜美学中的社会及政治维度,参见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7-1937(《疏离的学院:民国文化与政治,1917-1937》),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71-274.
    5 朱光潜:《中国文坛缺乏什么?》,《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75 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6 朱光潜:《理想的文艺刊物》,《朱光潜全集》第 8 卷第 438 页。
    7 茅盾:《新文学前途有危机么》,《茅盾全集》第 21 卷第 297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年。
    1 絮如(梁实秋):《懂不懂与要不要》,《世界日报·明珠》1937 年 7 月 7 日。梁实秋所引天津某报副刊上文字,出自 1937 年 6 月 30 日《益世报·语林》第 1682 期所载邵冠祥《关于“恶风气”——代何其外复朱光潜先生》文后的“编者案”,编者称“本版接到一位程心芬先生来函,要向胡先生(按:指胡适)请教”,来函系针对胡适 6 月 13 日《独立评论》第 238 期“编辑后记”中有关“看不懂的新文艺”的评论而发,胡适认为卞之琳“《第一盏灯》是看得懂的,虽然不能算是好诗”,而程心芬则以为卞诗还是读不懂,态度较胡适更为激烈,编者则对此不以为然:“平心而论,卞先生的一首诗是看的懂的,而且似乎不必怎样去解释。不过对于新诗毫无修养的人看了来,却总不(引者按:‘不’字疑衍)觉隔膜。絮如和程心芬两君之外或许还有不少的人一样感到看不懂。这,我希望诗作者应该注意到的!”
    《北京大学一年级基本英文》,案卷号 BD1930002。
    《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九月订)》,案卷号 BD1930014。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度)》,案卷号BD1930014。
    《外国语委员会议决案》,案卷号 BD1930014。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度)》,案卷号 BD1932009。
    《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一年九月)》,案卷号 BD1932012。
    《国立北京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英文组课程指导书(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度)》,北京大学档案,案卷号 BD1932012。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度)》,案卷号 BD1933014。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度)》,案卷号 BD1934009。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览(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度)》,案卷号 BD1935008。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课程一栏(民国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度)》,案卷号 BD1936015。
    
    “国立清华大学教授会会议细则暨教授会议记录”,1928 年 11 月-1937 年 6 月,案卷号 1-2:1-006。
    “文学院代理院长蒋廷黻转报中文、历史、社会、人类等系工作报告”,1928-1937 年,案卷号 1-2:1-019。
    “1935-1937 年学校聘任各系各级教师的来往函件”,案卷号 1-2:1-111。
    “1932-1936 年度教师申请休假出国研究计划、休假名单及来往文”,案卷号 1-2:1-126。
    
    
    《北平晨报》(北平,1930-1937 年)
    《大公报》(天津,1928-1937 年)
    《华北日报副刊》(北平,1929-1931 年)
    《华北日报·每日谈座》(北平,1934 年)
    《华北日报·每日文艺》(北平,1934-1936 年)
    《世界日报》(北平,1928-1937 年)
    《新晨报》(北平,1928-1930 年)
    《益世报·文学副刊》(天津,1935 年)
    
    《北大新闻》(北平,1932 年)
    《北大学生》(月刊)(北平,1930-1931 年)
    《北大学生》(周刊)(北平,1934 年)
    《北大迎新特刊》(北平,1936 年)
    《北国》(北平,1932-1933 年)
    《北京大学日刊》(北平,1928-1932 年)
    《北京大学周刊》(北平,1932-1937 年)
    《北平周报》(北平,1933 年)
    《冰流》(北平,1933 年)
    《大学新闻周报》(北平,1934-1935 年)
    《独立评论》(北平,1932-1937 年)
    《读书季刊》(南京,1934-1935 年)
    《读书月刊》(北平,1931-1933 年)
    《歌谣》(北平,1936-1937 年)
    《国风》(南京,1932-1936 年)
    《国闻周报》(北平,1927-1937 年)
    《国立清华大学校刊》(北平,1928-1936 年)
    《教育杂志》(上海,1928-1937 年)
    《骆驼草》(北平,1930 年)
    《绿洲》(北平,1936 年)
    《泡沫》(北平,1936 年)
    《青年界》(上海,1931-1937 年)
    《清华暑期周刊》(北平,1932-1936 年)
    《清华校友通讯》新 1-44 期(台北,1962-1973 年)
    《清华校友通讯》复 1-42 期(北京,1980-2000 年)
    清华校友总会编:《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 1-8 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2002 年。
    《清华副刊》(北平,1934-1935 年)
    《清华周刊》(北平,1927-1937 年)
    《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北平,自第 2 卷起改为《文学月刊》,1931-1932 年)
    《师大月刊》(北平,1932-1936 年)
    《实报半月刊》(北平,1935-1937 年)
    《水星》(北平,1934-1935 年)
    《图书评论》(南京,1932-1934 年)
    《文史》(北平,1934 年)
    《文学》(上海,1933-1937 年)
    《文学季刊》(北平,1934-1935 年)
    《文学年报》(北平,1932、1936 年)
    《文学评论》(北平,1934 年)
    《文学杂志》(北平,1937 年)
    《现代》(上海,1933-1934 年)
    《现代学生》(上海,1930-1933 年)
    《小雅》(北平,1936 年)
    《新文学史料》(北京,1979-2006 年)
    《新诗》(上海,1936-1937 年)
    《新月》(上海,1928-1932)
    《学文》(北平,1934 年)
    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燕大文史资料》第 1—10 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997 年。
    燕大《迎新特刊》(北平,1930、1931、1932、1935、1936 年)
    《燕大暑期特刊》(北平,1932、1933、1936 年)
    《燕大月刊》(北平,1929-1933 年)
    《燕大周刊》(北平,1930-1932 年)
    《中国学生》(周刊)(上海,1935-1936 年)
    《中华教育界》(上海,1928-1937 年)
    《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上海,1934-1937 年)
    《转换》(北平,1930 年)
    《自由评论》(北平,1935-1936 年)
    
    
    艾略特著、李赋宁译:《艾略特文学论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年。
    艾以等编:《王西彦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年。
    白璧德著、张沛张源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编:《化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资料室编:《一二·九运动与北平师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年。
    本书汇编小组:《北京大学“一二·九”运动回忆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年。
    碧野:《碧野文集》第 4 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年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中下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第 3 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年。
    曹葆华译:《现代诗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年。
    常风:《彷徨中的冷静》(袁庆丰、阎佩英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
    常风:《逝水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年。
    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程靖宇:《新文学家回想录》,收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 954 辑,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3 年。
    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国立北京大学》,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国立清华大学》,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私立燕京大学》,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董鼎总编辑:《学府纪闻 私立中国公学》,台北: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年。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 56 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71 年。
    方敬:《方敬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年。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废名:《废名文集》(止庵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年
    费正清著、陆惠勤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年。
    冯至:《冯至全集》第 4、5 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年。
    傅光明、孙伟华编:《萧乾研究专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 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欧阳哲生主编)第 7 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
    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 10-13、25-42 册,合肥:黄山书社,1994 年。
    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治学与为人》,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
    郭绍虞:《照隅室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国立北京大学讲师讲员助教联合会编:《北大院系介绍》,北京大学,1948 年。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1934 年。
    《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0、1932、1935 年。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第 1-8 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何兹全:《何兹全文集》第 6 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
    胡适:《胡适文集》(欧阳哲生编)第 1-12 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曹伯言整理)第 5、6 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
    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黄建华主编:《宗岱的世界·生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 2 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年
    季羡林:《我的求学之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
    蹇先艾:《忆曹葆华同志》,《文艺报》1979 年第 4 期。
    姜德明编:《北京乎》上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92 年。
    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年。
    蒋梦麟:《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 年。
    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年。
    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郜元宝、李书编),珠海出版社,1998 年。
    李长之:《梦雨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年。
    李长之:《批评精神》,重庆:南方印书馆,1942 年。
    李广田:《李广田文集》第 1-5 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3 年。
    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郭宏安编),珠海出版社,1998 年。
    李良佑编:《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
    李溪桥主编:《李蒸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李岫编:《李广田研究资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年。
    李又宁主编:《回忆胡适之先生文集》第 1、2 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7 年。
    梁斌:《一个小说家的自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年。
    梁实秋:《看云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年。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第 1-9 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年。
    梁实秋:《雅舍轶文》(余光中、陈子善等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第 2 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
    梁宗岱:《宗岱的世界·诗文》(黄建华主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年。
    林庚:《林庚诗文集》第 1-9 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年。
    刘半农:《刘半农日记(一九三四年一月至六月)》,《新文学史料》1991 年第 1 期。
    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刘增杰编:《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 年。
    柳光辽、金建陵、殷安如主编:《教授·学者·诗人——柳无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柳无忌:《西洋文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年。
    柳无忌:《柳无忌散文选——古稀话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年。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 8-10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 18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
    毛子水:《师友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年
    牟润孙:《海遗杂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 年。
    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
    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年。
    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1999 年。
    秦贤次编辑:《叶公超其人其文其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3 年。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
    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年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 6、8、11-18、27 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年。
    沈从文:《沈从文晚年口述》(王亚蓉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师陀:《师陀全集》(刘增杰编)第 8 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孙玉蓉编:《俞平伯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年。
    陶亢德编:《北平一顾》,上海:宇宙风社,1936 年。
    谭得伶编著:《文学史家谭丕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王学珍、郭建荣主编:《北京大学史料》第 2 卷 1-3 册(2.1-2.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王学珍、张万仓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魏建功:《民间文艺讲话》铅印本,北京大学,1935 年。
    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 8 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年。
    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筹委会编:《吴承仕同志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
    吴宓:《吴宓日记》(吴学昭整理注释)第 3-6 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吴世昌:《文史杂谈》(吴令华编),北京出版社,2000 年
    吴组缃:《苑外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吴组缃先生纪念集》编辑小组编:《吴组缃先生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萧乾:《萧乾全集》第 4-6 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辛笛:《夜读书记》(宋路霞、王圣思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新晨报丛书室编:《北平各大学的状况》,北平:该报营业部,1929 年。
    徐葆耕编:《会通如是说 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徐葆耕编:《瑞恰慈: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韩石山编)第 1-3 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徐志摩:《志摩的信》(虞坤林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年。
    徐州师范学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编:《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
    许德珩:《许德珩回忆录——为了民主与科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
    严文井:《中华散文珍藏本 严文井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下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年。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杨振声:《杨振声选集》(孙昌熙、张华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
    叶崇德主编:《回忆叶公超》,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年。
    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陈子善编),珠海出版社,1998 年。
    易明善编:《何其芳研究专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年。
    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 年。
    张中行:《负暄续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第 4-6 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
    赵俪生:《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 5 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年。
    郑振铎、傅东华编:《我与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4 年。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大学革命历史资料》,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年。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方左翼文化运动资料汇编》,北京出版社,1991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 年。
    中国学生社编辑:《中国大学图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 年。
    周作人:《知堂回忆录》(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周作人:《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8)》(陈子善、张铁荣编)上、下集,海口:海南国际新
    闻出版中心,1995 年。
    周作人:《周作人日记(下)》,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年。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 1-9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朱金顺编:《朱自清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年。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朱湘:《朱湘散文》(蒲花塘、晓非编)上下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朱乔森编)第 1-12 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997 年。
    Harold Acton(艾克敦), Memoirs of an Aesthete(《一个审美主义者的回忆录》), London: Methuen & Co.Ltd., 1948.
    
    北京大学校史馆编:《北京大学校史论著目录索引(1898-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的大学教育(1927-1937)》,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年。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年。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年。
    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程凯:《国民革命与“左翼文学思潮”发生的历史考察(1925-1929)》,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 年。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范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年。
    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二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年。
    高利克著、陈圣生等译:《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年。
    高恒文:《京文人:学院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
    韩石山:《李健吾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年。
    黄延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
    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编著:《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年。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 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年。
    马越编著:《北京大学中文系简史(1910-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齐家莹编撰:《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商金林:《朱光潜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 年。
    苏云峰编撰:《清华大学师生名录资料汇编(1927-194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年。
    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 年。
    王东杰:《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年。
    魏定熙著、金安平译:《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年。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年。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年。
    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年。
    谢泳:《杂书过眼录》,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年。
    徐葆耕:《清华学术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徐葆耕:《紫色清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
    徐雁平:《胡适与整理国故: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
    许道明:《京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年。
    杨义:《叩问作家心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3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
    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姚辛编著:《左联词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 年。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 世纪 30 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张玲霞:《清华校园文学论稿(1911-1949)》,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张晓唯:《旧时的大学和学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年。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张玮瑛、王百强、钱辛波主编、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编:《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 年。
    张蕴艳:《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章清:《“胡适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周仁政:《京文学与现代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
    
    Huang Jianl(i黄坚立), The Politics of Depoliticization in Republican China: Guomindang Policy towards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 1927-1949(《民国非政治化的政治:国民党对学生政治激进主义的政策,1927-1949》), Bern; etc: Peter Lang, 1999.
    John Israel(易社强),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7-1937(《中国的学生民族主义,1927-193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John Israel(易社强), Donald W.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fts: China’s December 9ers(《反抗者与官僚:中国的“一二·九”人》),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Michel Hockx(贺麦晓),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杂志,1911-1937》, Leiden: Brill, 2003.
    Rodney Koeneke , Empires of the Mind: I. A. Richards and Basic English in China, 1929-1979(《心智的帝国:瑞恰慈与中国的基本英语运动,1929-1979》),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04.
    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916-1952(《燕京大学与中西关系,1916-1952》),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Shu-mei Shih(史书美),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现代的诱惑:在半殖民地中国书写现代主义,1917-1937》) ,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Timothy B.Weston(魏定熙),The Power of Pos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s,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898-1929(《位置的力量:北京大学,知识分子和中国的政治文化,1898-1929》),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en-Hsin Yeh(叶文心),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7-1937(《疏离的学院:民国文化与政治,1917-1937》),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陈方竞《学府与报刊出版: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中的“症结”透视》,《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 1 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年。
    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文汇报》2002 年 2 月 23 日。
    陈平原:《小说史学的形成与新变》,《现代中国》第 4 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年。
    段宝林:《魏建功先生与民间文学——纪念魏建功先生百年华诞》,《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 2 期。
    高恒文:《〈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发展史上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1998 年第 2期。
    贺麦晓:《二十年代中国“文学场”》,收入《学人》第 13 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姜涛:《1930 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未刊),“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005 年 5 月。
    刘进才:《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引进》,《中州学刊》2002 年第 3 期。
    刘纳:《社团、势力及其它——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 3 期。
    罗泅:《何其芳与〈红沙碛〉半月刊》,四川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何其芳研究小组编《何其芳研究资料》第 2 期,1983 年 1 月。
    马俊江:《师陀与京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河北学刊》2003 年第 1 期。
    欧阳哲生:《胡适与北京大学》,收入子通主编《胡适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年。
    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20 世纪中国文学与大学文化”丛书序》,收入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钱文亮:《都市、群众与新文学的“运动”形式》,收入《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
    秦林芳《李广田与〈牧野〉旬刊》,《新文学史料》2006 年第 2 期。
    温儒敏:《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2 期。
    孙玉石:《〈北平晨报·学园〉附刊〈诗与批评〉读札》(上、下),《新文学史料》1997 年第3、4 期。
    孙玉石:《新诗: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兼释 20 世纪 30 年代的“晚唐诗热”》,《现代中国》第一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孙玉石:《朱自清现代解诗学思想的理论资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2 期。
    杨翠华:《蒋梦麟与北京大学,1930-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7 册下册,民国 77 年[1988]年 12 月。
    杨健民:《“五四”文学批评背景与中国现代作家论的诞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 6 期。
    于天池:《李长之编刊生涯》,《新文学史料》2003 年第 1 期。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见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一册序言,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
    张林杰:《三十年代都市文化市场中的新诗境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2 期。
    张玲霞:《论早期清华的文艺社团及其刊物》,《新文学史料》2000 年第 4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