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的翻译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赫曼斯曾经提出,从目标文学的视角看来,翻译都是因为某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的某种程度的操控。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意识形态为贯穿线索,来探讨鲁迅的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意识形态作为制约翻译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译者翻译思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操控作用。同时,译者的翻译思想,也会操控和影响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本文尝试借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和列费维尔的操控观,以及佐哈尔对文学翻译地位的探讨,以鲁迅的翻译观为研究案例,来探讨意识形态如何操控翻译思想和实践。
     翻译不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作为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翻译反映了译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的。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思想的操控主要体现在其翻译目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碰撞,翻译选材以及翻译的策略等方面。译者的翻译思想,同时会对社会的意识形态,受众的文化意识产生反作用。本文着重阐释了鲁迅的个人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翻译思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操控关系。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了鲁迅在翻译思想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观念。在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相互影响和对抗之中,鲁迅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和翻译思想。借助西方的东方主义观,他看到了国民的劣根性和改革救国的迫切需要。他从受压迫的国家着手选择翻译题材,试图唤起国民的反抗和忧患意识。他所推崇的直译观,推动了白话和新文学范式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
     意识形态与翻译密不可分。本文尝试将现代文学翻译主将鲁迅的翻译思想与实践放置在操控理论背景下分析研究,来探讨其与社会、个人的政治意识形态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使翻译研究不再仅禁锢在文本层面上。这是对翻译思想研究的一次尝试性的探索。本文的系统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翻译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在翻译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文化重建以及意识形态变革中所起的作用。
Hermans once pointed out that translation was a kind of manipulation to the original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rget culture. The author tends to apply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into the study of Lu Xun' 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activities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Manipul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ide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manipul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At the same time, translation theories also have influence on socio-ideology. This thesis aims at discussing how ideology has manipulated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case of Lu Xun with Toury's translation norms and Lefevere's manipulation ideas, together with Zohar's discussion on the position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an not be formed in vacuum environment. On the contrary, as a product of a specific soc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reflects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ambitions of translators. Ideology manipulates translators' theories from four aspects:motivation, attitudes towards dominant ideologies, original texts selection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nversely, a translator's theories also have impact on the social ideology and his readers'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nteractions among Lu Xun's ideology, social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theory. With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semi-colonization and semi-feudalism, Lu Xun'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been stamped by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conflicts with other dominant ideologies, Lu Xun gradually formed his own unique ideology and systematic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viewpoints of Western Orientalism, he realized the deteriorated national qualities and the urgency of revolution. He had chosen lots of original texts from the oppressed countries, trying to arou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resistance. His adoption of foreignizing helped form baihua and new literary models in China. He contributed a lot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history.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It is a nice try to explore new perspectives to study translation by taking "Manipulation" as a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o discuss ide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s translation and society. The author hoped that this thesis could be a little help for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the role ideology play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especially the role translators pla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ulture rebuilding and ideology transitions.
引文
1. This data is offered by Literary Translation History in China,孟昭年,李载道,2005,《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1页
    2. The papers and books mentioned here are listed as follows:
    郭延礼,1998,《中国现代文学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孟昭年,李载道,2005,《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友贵,2003,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山东外语教学》第二期,74-76页
    彭定安,2001,《鲁迅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友贵,2005,《翻译家鲁迅》。南开:南开大学出版社
    3. The papers and books mentioned here are listed as follows:
    王东风,2000,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地位,《中国翻译》第4期,2-8页。
    王东风,2003,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思想的操控,《中国翻译》第5期,16-23页。
    张南峰译,2002,多元系统论,中国翻译,第四期,19-25页。
    张齐颜,2005,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一期
    于洁,2007,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二期
    侯晶晶,2001,论翻译中的操控现象,外语与外语教学,第七期
    4.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卷《译文序跋集》,第159页原文为:《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将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之所在。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而性解思惟,实寓于此。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
    5.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第429页原文:“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义是在探究,或在解决,或者堕入神秘,沦于颓唐,而其主流还是一个:为人生”
    6.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卷《译文序跋集》,《狭的笼》,第204页原文:“如一切被打的人们,往往遗留下物件或鲜血一样,爱罗先珂也遗下东西来,这是他的创作集。”
    7.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卷《译文序跋集》,,《译者序二》,第200页原文:“我以为这剧本也可以医许多中国旧思想的痼疾,因此也很有翻成中文的意义。”
    8.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第224页 原文:“在我自己,却与其看薄凯契阿、雨果的书,宁可看契诃夫,高尔基的书,因为它更新,和我们的世界更接近。”
    9.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七卷《集外集拾遗》,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第387页原文:“中国的工农,被压榨到救死尚且不暇,怎能谈到教育;文字又这么不容易,要想从中出现高尔基似的伟大的作者,一时恐怕是很难的,不过人的向着光明,是没有两样的,无祖国的文学也并无彼此振奋,我当然可以先来借看一些输入的范本。”
    10. This definition comes from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n line: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ideology?show=0&t=12877 60837
    11.李载道,2005,《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2页原文为:鲁迅从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改造社会服务,不是兴之所至或为翻译而翻译。正式在这种严肃的思想指导下,他的翻译态度,也就非常的认真严肃,严格选择作品的内容,又力求翻译时不失原作的文采和思想感情,务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另外,鲁迅还有意识的将外国新文艺流介绍到中国来,如介绍翻译安特莱夫,迦尔洵,显克微支等‘文情皆异,迥殊凡作’的创作,以打破当时翻译界的冷落与寂寞,使翻译更好地适应民族民主革命向前发展的时代要求。
    12.任继渝,1985,《中国佛经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第182页。释道安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归纳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所谓“五失本”,一曰“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二曰:“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和”;三四五条都谈及翻译的削繁从简,删冗求显。所谓“三不易”指三种不易处理的情形,意识删雅谷以适今时;二是“愚智天隔”,关键要照顾当代信徒的接受能力;三是脱俗的阿罗汉结集佛经尚且不易,凡人译经就更难传神了
    13.陈福康,2000,《中国译学理论》。上海:上外出版社,第33页。唐·奘法师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自在,炽盛,端庄,名称,吉祥,尊贵)。三、此无故,如“阎浮树”(胜金树),中下实无此木。四、顺古故不、,如“阿耨菩提”(正偏知),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14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第379页原文原文:“严又陵为要译书,曾经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
    15.穆凤良,2006,翻译操控论:从严复和鲁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看意识形态作用,第143页原文:“鲁迅把中国译经的意识分为汉末的质直、六朝和尚的 达而雅和唐朝的以‘信’为主。”
    16.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第507页原文:“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
    17.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卷《译文序跋集》,第165-167页原文:“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一件,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情。……倘使这《域外小说集》不因为我的译文,却因为他本来的实质。能使读者得到一点东西,我就自己觉得是极大的幸福了
    18.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第207页原文:“人往往以神话中的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但我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
    19.原文: 一首诗赶不走孙传芳, 一炮就把他赶跑了
    20.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1929,《新月》第二卷,第六七 号合刊原文:什么是资产阶级的文学,我实在不知道;大概除了无产文学运动那一部分的文学以外,古今中外的文学都可以算是资产阶级的文学罢。我们承认这个名词,我们不懂得资产阶级文学为什么就要受攻击?是因为那里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唯物史观?没有阶级斗争?文学里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些东西呢?攻击资产阶级文学是没有理由的,就像攻击无产阶级文学一样没有理由。”
    21.冯骥才,2005,北京:作家出版社。《灵魂的巢》,《鲁迅的功与“过”》原文: “我这话是说,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他的民族自省得益于西方人的旁观。一个民族很难会站到自己的对面看自己。除非有个对方,便从对方的瞳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但鲁迅笔下的”文化人”决不是对西方人东方观的一种图解与形象化。他不过走进一间别人的雕塑工作室,一切创造全凭他自己。鲁迅从这特殊的文化视角进入中国社会的深层,也就是进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淋漓尽致地抒展他的发现与批判的才能。他找到传统社会身体上所有的压疼点与病灶。文学的批判功能被他发挥到极致。由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个社会更迭的时代,社会命题攸关每一个人的生存,没有给人多少”私人化”的空间,鲁迅的文学作用便变得至高无上。”“我们太折服他的国民性批判了,太钦佩他那些独有”文化人”形象的创造了厂,以致长久以来,竞没有人去看一看国民性后边那些传教士们陈旧又高傲的面孔。”
    22.钱玄同,1936,《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师大月刊》30期原文:“周氏兄弟那时正译《域外小说集》,志在灌输俄罗斯、波兰等国之崇高的人道主义,以药我国人卑劣,阴险,自私等等龌龊心理…”
    23.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南腔北调集》, 《祝中俄文字之交》,第457页原文:“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酸辛,的挣扎;还和四十年代的作品一同烧起希望,和六十年代的作品一同感到悲哀。我们岂不知道那时的大俄罗斯帝国也正侵略中国,然而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24.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南腔北调集》,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第508页原文:“…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5.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卷《杂忆》, 《坟》,第228页原文:“不过要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而已,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华国的艺苑。”
    26.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六卷《且 介亭杂文》,《拿来主义》,第39页原文: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7.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六卷《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第38页原文:“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28.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卷《文化偏至论》,第58页原文:“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29.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第381页原文:“…至于供给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自然这所谓的“不顺”,绝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之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乃是说,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就可以咽完,却必须要费牙来嚼一番。……说道翻译文艺,倘以甲类读者为对象,我也是主张直译 的。我自己的译法,是譬如“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虽然不顺,也绝不改作“日落山阴”,因为原意以山为主,改了就变成以太阳为主了。虽然创作,我以为作者也得加以这样的区别。一面尽量的舒服,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
    30.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卷《译文序跋集》原文:在《苦闷的象征》引言(第237页)中说:“文句大概是直译的,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出了象牙塔》后记(第250页)中也说:“文句大概是直译的,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
    31.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第193页原文:“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的缺点,译完‘看,晦涩,甚而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一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一了,所于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32.梁实秋,1929,《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原文:“以我以为,曲译固是我们深恶痛绝的,然而死译之风也断不可长。什么叫死译?西滢先生说:“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 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死译”这个名词大概是周作人先生的创造了。 死译的例子多得很,我现在单举出鲁迅先生的翻译来作个例子.‘这意义,不仅在说,凡观念形态,是从现实社会受了那惟一可能的材料,而这现实社会的实际形态,则支配着即被组织在它里面的思想,或观念者的直观而已,在这观念者不能离去一定的社会底兴味这一层意义上,观念形态也便是现实社会的所产。”(《艺术论》第七页)”
    33.鲁迅,1980,《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第1 51页原文:“凡学习外国文字的,开手不久便选读童话,我以为不能算不对,然而开手就翻译童话,却很有些不相宜的地方,因为每容易拘泥原文不敢意译,令读者看得费力。这译本原先就很有这弊病,所以我当校改之际,就大加改译了一通,比较地近于流畅了。——这也就是说,倘因此而生出不妥之处来,也已经是校改者的责任。”
    34.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第370页原文: “翻译——除出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中国的言语(文字)是那么穷乏,甚至于日常用品都是无名氏的。中国的言语简直没有完全脱离所谓“姿势语”的程度 ——普通的日常谈话几乎还离不开“手势戏”。自然,一切表现细腻的分别和复杂的关系的形容词,动词,前置词,几乎没有。宗法封建的中世纪的余孽,还紧紧的束缚着中国人的活的言语,(不但是工农群众!)这种情形之下,创造新的言语是非常重大的任务。……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新的句法,丰富的字汇和细腻的精密的正确的表现。因此,我们既然进行着创造中国现代的新的言语的斗争,我们对于翻译,就不能够不要求: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中国白话文。这是要把新的文化的言语介绍给大众。”
    35.鲁迅,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卷《华盖集》,《咬文嚼字(一)》,第8页原文:“以摆脱传统思想束缚而来介绍世界文学的文人,却偏喜欢使外国人姓中国姓;Cogol姓郭;Wilde姓王;D' An - nunzio姓段,一姓唐;Holz姓何;Gorky姓高;Galsworthy也姓高,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也称“”的了。我真料不到一本《百家姓》,现在还有这般伟力。”
    36.鲁迅,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四卷《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第202页原文:“…“汽笛呀!”“列宁呀!”固然并不就是无产文学,然而“一切东西呀!”“一切人呀!”“可喜的事来了,人喜了呀!”也不是表现“人性”的“本身”的文学。倘以表现最普通的人性的文学为至高,则表现最普遍的动物性——营养,呼吸,运动,生殖—— 的文学,或者除去“运动”,表现生物性的文学,必当更在其上。倘说,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以表现人性为限,那么,无产者就因为是无产阶级,所以要做无产文学。”
    37.王友贵: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二期76页:原文:作为“弱国模式”的主要翻译家,鲁迅在中国所有的翻译家中,其抵抗意识乃是最强的。但他的抵抗和韦努蒂所说的抵抗式翻译有所不同。…鲁迅的抵抗是双向的,即抵抗目标语为汉语时的中心主义,又反对翻译过程中体现话语霸权时过分的“通顺”
    Edward Said.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Random.
    Even-Zohar, Itamar.1990. 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 Today11-1.
    Gentzler, Edwin.2004.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ermans, Theo.2004. 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Lefevere, Andre.1992.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efevere, Andre.2004.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Munday, Jeremy.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Shuttleworth, Mark & Moira, Cowie.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St. Jerome Pub.
    Toury, Gideon.2001.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Venuti Lawrence.1995. 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 London:Rutledge.
    Venuti Lawrence.1998.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Rutledge,
    Venuti Lawrence.2000.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Rutledge.
    冯骥才,2005,《灵魂的巢》,北京:作家出版社。
    郭延礼,1997,《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廖七一,2004,多元系统,《外国文学》第4期,48-52页。
    林克难,2003,外国翻译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中国翻译》第4期,44-46页。
    刘宓庆,1999, 《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全福,2000,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中国翻译》第3期。
    鲁迅,1980,《鲁迅全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罗新章,1994,《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孟昭毅,李载道,2005,《中国文学翻译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穆凤良,2006,翻译操控论:从严复和鲁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看意识形态作用,[博士论文].香港:岭南大学,2006
    彭安定,2001,《鲁迅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东风,2000,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地位,《中国翻译》第4期,2-8页。
    王东风,2003,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思想的操控,《中国翻译》第5期,16-23页。
    王友贵,2003,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山东外语教学第二期
    王友贵,2005,《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许宝强,袁伟,2000,《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亚瑟·亨·史密斯,1995,《中国人的气质》。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于洁,2007,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理论,《外语与
    外语教学》第2期:61-62页。
    张景华,2006,从“硬译”透视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张南峰,2001,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外国语》第4期,61-69页。
    张南峰,庄柔玉,2001,前言:多元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中外文学》第3期,7-17页。
    张南峰译,2002,多元系统论,《中国翻译》第4期,19-25页。
    张齐颜,2005,论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解释力的不充分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100-103页。
    赵冬梅.五四时期的翻译研究批评:[博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
    赵宁,2001,Gideon Toury翻译规范论介绍,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216-21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