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存与“表意”策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学视野中,“鲁迅与出版界”这一论题主要包括鲁迅与出版及出版界的相互关系。以历时态的方式考察这种繁复关系的建立、发展、深入、断裂、延续的过程,鲁迅作为兼有多种身份出版家的形象得以确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他的出版活动、出版理念、在出版场内的象征资本、灵活的斗争策略等内容,达到对“鲁迅与出版界”这一论题全景式的观照,论文的落脚点也即鲁迅与出版界关系的高度概括,自然立于“作为生存与表意的策略”这一层面。由此引出出版——作为文学生产制度之一种——对现代文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的探讨,为现代文学出版史的产生和存在寻求别样的理由。
     鲁迅的出版活动发生在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并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印迹,其出版活动上呈现出矛盾的两个方面(积极的建设心态和消极等待心态),走过一条充满尝试也充满失败的畏途。出版活动是其早期启蒙思想的一个延续,利用出版业来谋生活的想法也成为现实的一种选择,这为鲁迅后来从事出版业,成为职业出版家奠定了基础——出版开始成为鲁迅表意与生存策略的选择。
     就鲁迅的整个出版过程而言,他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和出版语境的变迁的情形中,而这种情况本身与他的出版活动二者相得益彰,互为动力。鲁迅出版理念的具体表征主要包括:以中小型出版机构为主要出版、传播的模式、应对图书审查的独立出版活动、对租界作用的认识和利用和鲜明的阵地意识。这是鲁迅对他自身出版活动的精神追求,价值判断,以及对他所处时代出版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认识,以及应对策略。
     出版场有自身的独特逻辑。出版场的内部结构主要形成了传统出版业与新文艺出版业之间的对抗关系、新文艺出版业内部不同派别的对抗关系、出版人与出版机构的对抗关系。出版场的内部分歧更主要的还表现于情感认同方面。鲁迅这样多重身份的人(出版家、编辑、撰稿人)会在越出资本规律的前提下,出版与传播新文学、新思想。他持续不断地对小型出版机构的支持,即是情感认同大于商业利益这一惯习的表现。
     出版场处于意识形态的包围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鲁迅不但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支持了左倾刊物,而且还策略性地对左倾意识形态的渗透进行纠偏;鲁迅与多个左倾书店保持了合作,并利用自身的象征资本和对出版业界的深刻认知对左倾书店进行引导和支持。面对国民党的“别样出版措施”,鲁迅创造性地发挥灵活斗争的策略,利用国民党与改组派之间的矛盾而进行自由的表意。
     鲁迅先生逝世后,其著作和研究著作的继续出版是鲁迅与出版界关系的完善和补充。就整体而言,鲁迅著作出版在抗战胜利后由中心城市向解放区扩展,并且呈现出多姿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作为抗战胜利后出版业复兴的主要城市却并无作为且走势低靡。鲁迅研究著作的出版也较为明显地分出三个时期,鲁迅研究著作出版的运行轨迹表明:学术视野与出版倾向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如决定与被决定等),而是多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下的模糊对应关系。作为学术视野的特质载体,出版的发展与消退毫无疑义地会影响学术的传播。
     出版不仅为鲁迅提供了生存自由的保证,也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且成为鲁迅表意自由的前提。鲁迅利用为数众多的出版机构建构了话语空间。尽管这种建构更多的时候处于隐匿状态,但这却是鲁迅与出版界关系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出版成为鲁迅达到生存自由和表意自由的重要媒介,而这一点对于认识鲁迅与出版界、以及出版与现代文学都有一定的意义。
The thesis topic inclu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publish or publishing circle in the Sociology vision. During the way to state inspection, this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in-depth and continuation, Lu Xun's image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further discussion on his publishing activities, publishing philosophy, Symbolic capital in the publishing field, flexible tactics of struggle will take the topic under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end result of the paper that is highly summariz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he publishing circle stand naturally on the level——Strategy of Existence and Narrating. This also leads to the discussion on an enormous role in promoting modern literature by the publication as a kind of literary production system, looking different reasonses for the Emergence and existence of the publication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Lu Xun's publishing activities Occurred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marked a sharp historical blot, its publishing activities shows contradiction of the two sides( the attitude of positive building and negative waiting ) by traversed a road with full of attempt and failure. Publishing activities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early Enlightenment, use the idea seeking life also become a reality option, and thi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aking his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publishers——the publication has become his choice of strategy of existence and narrating.
     Lu Xun'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zation of publishing ideas include: us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publishers as the main publication and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an independent publishing activities for review of the book ,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 role of the concession and awareness of distinct positions. This is Lu Xun's own spiritual pursuits, value judgments on the publishing activities as well as awareness of the rule of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on the time he was living,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Publishing field market has its own unique logic.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ublishing field have three couples of Confrontational relations: th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he new literature artistic publishing industry, different factions in a new literary publishing industry, publishers and publishing agencies, the internal major differences of internal publishing field also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emotional identity. Lu Xun as the person of multiple identity (publishers, editors, writers) will Publish new literature and disseminate new ideas outside of the capital rule, He continued to support small publishers, that means habitus performance—— emotional recognitio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mmercial interests.
     Publishing field is surrounded by the force of the ideology, in this historic situations, Lu Xun's works not only support the left-leaning publications with their own performance , but also Correct strategically on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leftist ideology. Lu Xun maintained cooperation with many left-leaning bookstore and the using his own symbol capital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publishing industry to guidance and support the leftist bookstore. Faced on the KMT's "Different publishing measures", LuXun played creatively flexible strategy for the struggle, us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camp(gaizupai) to narrate freely.
     His write and study him write continue to publish after the death of Lu Xun, that is the improvement and complementary about relations between Lu Xun and the publishing circle. On the whole, Lu Xun's works published by the expansion from urban centres to the liberated areas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showing a colorful and thriving situation. But there is no good trend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s a publishing industry rejuvenation of the major cities, on the contrary, it depressed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tudy works of Lu Xun also more clearly tell three periods. The track show that: academic horizon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publication is not a simple dualistic relationships (such as with the decision and by the decision, etc.), but fuzzy relationshi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re than kind of factor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etc.) As characteristics carrier under academic vis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ipation in publishing will affect the academic dissemination.
     Publishing not only provide Lu Xun a guarantee for the freedom of existence, and also provide the necessary economic foundation, but also the premise of freedom of narrating.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he constructed discourse space, although this building is in a latent state more often, but it is the true situ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the publishing circle. It can be said that publishing is an important media for Lu Xun's freedom of existence and narrating, and this point have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u Xun and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s well as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publication.
引文
[1]参见[美]刘易斯·科塞,郭方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参见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3][美]刘易斯·科塞,郭方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1]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页。
    [2]《简明出版百科辞典》,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
    [3]《现代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5][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6]许力以:《出版是人类进步的杠杆》,《编辑学刊》,1989年第2期。
    [7]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63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2]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页。
    [1]张梦阳:《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索引分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22页。
    [2]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3]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4]参见许钦文:《鲁迅先生与新书业》,1936年11月《青年界》第10卷第4期。
    [1]陈思和:《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引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
    [3]贾植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孔范今:《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关于该问题的相关论述:“1990年代,欧美汉学界先后受德国哈贝马斯‘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假设和法国皮埃尔·布迪厄‘文学场'(Literary field)学说的启示,广泛关注晚清以降报刊的文化传播功能以及文学生产意义。中国学界对这一潮流也有所了解,但似乎不很热心。虽然直接运用哈贝马斯或布迪厄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目前还不太多,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的出版,确实重新引起我们对报刊研究的浓厚兴趣。”(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66页)
    [2][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4][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2]1929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通过《宣传品审查条例》,1929年8月29日,国民党中央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重要都市邮件检查办法》,1932年11月24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颂布了《宣传品审查标准》,1933年颁布《国民党政府查禁普罗文艺密令》,1934年6月颁布《图书杂志审查办法》进一步迫害进步文化出版界。
    [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4]参见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1]参见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对于近代出版业的历史分期,本文取学界之通识,认为从19纪世纪中叶开始到1949年为近代时期,其中19纪世纪中叶至1919年为近代早期,1919年至1949年为近代晚期。
    [2]参见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参见胡从经:《拓园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4]参见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5]参见李明山:《梁启超:近代中国倡导版权的第一人》,《编辑学刊》2003年第1期。
    [6]参见郭延礼:《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汤林弟:《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产生》,《编辑学刊》2004年第2期。
    [1]陈东:《我国近代出版事业特色初探》,《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2]关于“翻译出版”一词,邹振环在《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做过界定:“是指从出版的角度来研讨活动,分析译者如何选择译作,出版者如何编辑加工及投入流通领域,读者如何选择接受和评价反应。可以说,翻译出版是从文化的全方位,研究中外语言翻译和出版流通相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本章侧重于对译作在出版、流通领域的考察,对翻译本身不做探讨。
    [3]叶再生:《现代印刷出版技术的传入与早期的基督教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1]参见叶再生:《现代印刷出版技术的传入与早期的基督教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2]参见李占领:《西学输入与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3]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
    [1]王建辉:《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3]秦川编:《鲁迅出版系年》(1906--1936),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4]梁启超:《论译书》,郭延礼编:《爱国主义与近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5]参见鲁迅:《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7页。
    [6]参见邹振环:《晚清留日学生与日文西书的汉译活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
    [7]参见鲁迅:《因太炎先生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8页。
    [1]统计数字来源于谭汝谦主编:《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1980年版。转引自邹振环:《晚清留日学生与日文西书的汉译活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2]参见邹振环:《晚清留日学生与日文西书的汉译活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3]宋应离等编:《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4]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6-597页。
    [1]参见邹振环:《晚清留日学生与日文西书的汉译活动》,《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2]参见宋原放、李白坚、陈行铮著:《中外出版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3]参见宋原放、李白坚、陈行铮著:《中外出版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1]宋原放、李白坚、陈行铮著:《中外出版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2]参见宋原放、李白坚、陈行铮著:《中外出版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1]参见吉少甫:《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制度》,《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0页。
    [2]参见吉少甫:《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制度》,《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4页。
    [3]参见吉少甫:《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制度》,《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4页。
    [1]参见吉少甫:《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制度》,《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4页。
    [2]参见李明山:《中国近代版权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3]《311013·致崔真吾》,《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4]《360210·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5]《360324·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6]参见李明山:《中国近代版权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212页。
    [1]参见唐弢:《晦庵书话》,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66页。
    [2]唐弢:《晦庵书话》,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67页。
    [3]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4]汤林弟:《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产生》,《编辑学刊》2004年第2期。
    [1]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2]见郭延礼:《传媒、稿酬与近代作家的职业化》,《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3]见吉少甫:《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制度》,《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8页。
    [4]参见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325页。
    [1]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6页。
    [2]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35页。
    [3]汤林弟:《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产生》,《编辑学刊》2004年第2期。
    [4]汤林弟:《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产生》,《编辑学刊》2004年第2期。
    [5]参见周遐寿:《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6]参见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市场经济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204页。
    [1]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版,第54页。
    [2]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版,第60页。
    [3]张继木:《清末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4]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5页。
    [1]李声笑:《李大钊的自由观探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4]原载1912年11月1日绍兴《天觉报》创刊号第三版祝电栏。
    [5]《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1]《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2]《言论自由的界限》,《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3]《上海所感》,《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4]关于出版自由的问题,可参见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84页。
    [5]参见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6]鲁迅:《答中学生杂志社问》,《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7]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1页。
    [1]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2]《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中载两部作品均发表于《浙江潮》第5期。
    [3]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浙江潮>撰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4页。
    [4]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
    [5]据广告还有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但只见其目录未见合刊。
    [1]《鲁迅生平著译简表》,《鲁迅全集》(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罗慧生著:《鲁迅与许寿裳》,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3]参见张能耿:《鲁迅早期事迹别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8页。其中,这一材料根据与鲁迅同时参加光复会的沈瓞民之子沈延国回忆而写成。
    [4]参见王观泉:《鲁迅与装帧艺术》,《鲁迅著作版本丛谈》,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5]《<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1]周遐寿:《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2]参见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另普及书局地址有另一说,即为上海三马路昼锦里,见《中国矿产志》征求资料广告,刘运峰主编:《鲁迅佚文集》(上),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3]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9页。
    [4]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1]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3]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4]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5]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6]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7]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著译系年目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1]见《中国矿产志》广告,刘运峰主编:《鲁迅佚文集》(上),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2]见《中国矿产全图》广告,刘运峰主编:《鲁迅佚文集》(上),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3]见《中国矿产志·序》,刘运峰主编:《鲁迅佚文集》(上),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4]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5]顾钧:《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1]胡从经:《胡从经书话》,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2]《鲁迅的编辑工作》,《羊城晚报》,1957年10月20日。
    [3]《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鲁迅佚文集》,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4]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第67页。
    [5]许寿裳:《杂谈翻译》,《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6]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1]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4]宋应离等编:《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5]参见伍国庆:《域外小说集·后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
    [6]王宏志:《民元前鲁迅先生的翻译活动》,《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3期。
    [7]参见《表三:鲁迅留学归国后出版活动举要(1909年8月-1912年5月)》
    [1]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2]《(坟)题记》,《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3]参见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域外小说集--新生乙编》,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227页。
    [1]《100815·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2]《101115·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3]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页。
    [4]《11041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对于信中所提及的一社,有不同意见认为这一社“有否成立,成员是哪些等等,现均无法访录。”参见张能耿:《鲁迅早期事迹别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11010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1]《110307·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2][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50页。
    [3]周遐寿:《鲁迅与书店》,《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1]侯晋公:《论出版理念》,《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4期。
    [2]张涵,苗遂奇:《建立一门较为成熟的现代出版学》,《中国出版》2002年第12期。
    [3]罗紫初,田佳:《近五年来出版学基础理念研究评述》,黄先蓉主编:《出版学研究进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4]张涵,苗遂奇:《建立一门较为成熟的现代出版学》,《中国出版》2002年第12期。
    [1]即北京时期(1912年5月5日--1926年9月1日)。
    [2]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5、260、273页。
    [1]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页。
    [2]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与清末文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3]陈梦熊:《鲁迅<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评语的考说》,《鲁迅全集中的人和事--鲁迅佚文佚事考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4]参见周瘦鹃:《永恒的知己之感》,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三日《文汇报》;周瘦鹃:《花前新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参见郑逸梅:《鲁迅嘉奖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书报话旧》,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页;胡从经:《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周瘦鹃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姜德明主编,胡从经选编:《胡从经书话》,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6]张辉学:《鲁迅编辑出版活动及其思想》,《编辑学刊》1993年第3期。
    1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5页。
    2 周遐寿:《鲁迅的故家·(新青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3 《250331·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
    4 1912年5月10日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5 《180104·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6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8页。
    7 吴海勇:《时为公务员的鲁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1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2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3页。
    3 《(美术)杂志第一期》,《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4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236页。
    5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1页。
    1 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196页。
    2 鲁迅:《两地书·十七》,《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3 即厦门-广州时期(1926年9月4日-1927年9月27日)
    4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厦门和广州》,《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1 《270925·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2 《270315·致韦丛芜》,《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3 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4 《270315·致韦丛芜》,《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5 参见鲁迅:《两地书·六六》,《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1 鲁迅:《两地书·十七》,《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2 即上海时期(1927年10月3日-1936年10月18日)
    3 孙五川:《坚守阵地“卖好货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科研办公室:《近现代中国出版优良传统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
    1 参见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2 《由聋而哑》,《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3 《(译文)复刊词》,《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9页。
    4 参见张志强:《鲁迅出版经济思想初探》,《编辑之友》1992年第5期。
    1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78页。
    2 陆费逵:《我国书业之大概》,俞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61页。
    1 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俞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77页。
    2 沈松泉:《关于光华书局的回忆》,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出版史料》(1986年),学林出版社1986版,第31页。
    3[美]埃弗里特、E·丹尼斯著,张志强译:《图书出版面面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4 沈松泉:《关于光华书局的回忆》,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出版史料》(1986年),学林出版社1986版,第47页。
    5 参见李泽彰:《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出版业》,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
    6 陈乃乾:《上海书业公会史》,宋原放主编,汪家熔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7 陈乃乾:《上海书业公会史》,宋原放主编,汪家熔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1 这里的发起人李志云应为北新书局而非商务,此处系原文误注。原文参见原放:《记上海市书业公会》,宋原放主编,汪家熔辑注:《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32页。
    1 参见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79-380页。其中比例为笔者再统计。
    2 独立出版与传统意义上的自费出版即作者掏钱出书不同,独立出版由作者本人充当出版商,并身兼编辑、校对、设计、生产及营销等相关角色。自费出版的版本说明中打上了图书销售商、媒体工作人员的烙印,而独立出版则获得更多的尊重。参见[美]埃弗里特、E·丹尼斯著,张志强译:《图书出版面面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3[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4 《290420·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5 《301206·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6 《290315·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1 《文艺新闻》,1931年3月21日。
    2 《320815·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页。
    3 《(铁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6页。
    4 《310224·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5 《(北平笺谱)序》,《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页。
    6 《340602·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7 《(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 《31061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2 《311110·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3 《中国新书月报》,1932年第二卷第一号。
    1 吉少甫主编:《中国出版简史》,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348页。
    2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 陈天华:《狮子吼》第七回,转引自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4 参见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1 参见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2 参见陈正书:《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印刷附律”》,《出版史料》1982年第4期。
    3 参见王立民:《上海租界法制史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1页。
    4 《271021·致廖立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5 参见倪墨炎:《鲁迅与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6 《280226·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1 《290820·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2 《300903·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240页。
    3 《360324·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4 《350118·致王志之》,《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5 《340920·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1 参见费成康著:《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156页。
    2 《331202·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7-508页。
    3 参见周国伟,柳尚彭著:《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 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1页。
    1 《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9页。
    2 《批评家的批评家》,《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9页。
    3 《批评家的批评家》,《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0页。
    1 《通讯》,《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2 《通讯》,《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3 《270315·致韦丛芜》,《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 《300119·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5 参见《311110·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1 李小峰:《北新书局的由来》,《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第390页。
    2 李小峰:《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3 李小峰:《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4 该统计来源于笔者对《鲁迅著译书目》的再统计。参见黄中海,张能耿著:《鲁迅书话》,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页。
    1 《330102·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2 参见包子衍:《<鲁迅日记>中的未名社》,《<鲁迅日记>札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5页。
    3 包子衍:《<鲁迅日记>中的未名社》,《<鲁迅日记>札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8页。
    4 参见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另外,包子衍的《<鲁迅同记>中的未名社》第194页提及鲁迅书信中曾两次提及相关版税,一次为四千余元.一次为三千余元,后者较为可信。
    1 参见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 参见[法]安娜·西莫南著,吴岳添译:《被历史控制的文学--午夜出版社里的新小说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3[德]西格弗里德·翁译尔德著,张世广、刘越莲译:《歌德与出版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参见刘增人:《论鲁迅系列文学期刊》,《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0期。
    1 参见[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成富、张艳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4页。
    2 参见[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49页。
    3[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4[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页。
    1 参见[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页。
    2[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264页。
    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页。
    4 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布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1 参见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在本文中,这三者通用。
    2[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2[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 参见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
    2[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3[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4 关系性考察,即是从场域的角度进行思考,要求彻底转变这一整套日常观念。寻找事物背后的不可见因素,对于事物不以一种十分表面的方式来界定它。场域的概念预先假定了与实在论的表象方式的决裂,后者往往使我们将环境的效果化约成为在互动中得以实现的直接行动的效果。参见[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页。
    1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83页。
    2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72页。
    3 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87页。
    4 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页。
    5 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6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1 范伯群:《鲁迅论鸳鸯蝴蝶派》,《围剿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2 参见郑逸梅:《民国旧瓣派文艺期刊丛话》,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第一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 《有无相通》,《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2页。
    4 鲁迅:《名字》,《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1 《所谓“国学”》,《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9页。
    2 范伯群:《鲁迅论鸳鸯蝴蝶派》,《围剿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3 《210826·致宫竹心》,《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4 鲁迅:《关于<小说世界>》,《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5 鲁迅:《关于<小说世界>》,《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6 参见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第一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 范伯群:《鲁迅论鸳鸯蝴蝶派》,《围剿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2 王建辉:《鸳鸯蝴蝶派与中国近代出版》,《出版与近代文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3 参见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90页。
    1 《27081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2 《270728·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3 《27071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4 《27070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1 《270707·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2 参见《鲁迅日记》,1927年8月13日、15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4页。
    3 参见郭汾阳:《“北新书屋”与并非“现代派”的陈翰笙》,《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
    4 参见钟敬文:《关于开设“北新分局”的事情》,《关开鲁迅的论考与回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5页。
    5 《310816·致蔡永言》,《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6 《321214·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1 参见《鲁迅日记》,1929年8月13日-25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148页。
    2 郁达夫:《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63页。李小峰后来回忆:“先生来沪后,每月由北新交付版税三百元,作为生活费用,北京北新复业后,另送百元作先生的老母亲的家庭开支,而其时先生的书正畅销,版税实不止此数,已作为书店多出新书之需。1928年8月,先生曾委托律师向书局结算过一次,除每月支付之款外,北新尚欠鲁迅先生八千二百余元,商定从九月份起分四期归还,头两个月每月付二千二百元,后两个月每月付一千九百余元。” 《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宋原放主编:《出版史料》(现代部分)(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9页。
    3 《鲁迅日记》,1929年8月28日中载:“小峰来,并送纸版,由达夫、矛尘作证,计算收回费用五百四十八元五角。” 《鲁迅书信集》(上),致李霁野(19291016)中载:“小峰说年内要付我约万元,是确的,但所谓一切照‘我'的话办,却可笑,因为我所要求者,是还我版税和此后书上要贴印花两条,其实是非‘照'不可的。”
    4 《290721.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5 《290721·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6 林语堂:《忆鲁迅》,《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564-565页。
    1 《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1期第4页。相关论述在《赵景深印象》(胡忌编,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中亦有,上文中提及事项为赵易林根据李中法的回忆,但去掉了“(小峰的二夫人范慧英)”,将“小老婆”改为“侧室”。
    2 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3 《<铁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页。
    4 《321212·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5 《330209·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6 《340727·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 《340803·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2[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页
    3[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1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2 《271226·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3 《271226·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4 《鲁迅日记》1935年9月15日、17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页。
    5 《(译文)风波》,《书局旧踪》,郭汾阳、丁东著:《书局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1 《访问胡愈之谈话记录--“大众语”讨论和<译文>停刊事》,上海师大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鲁迅及三十年代文艺》(内部资料),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组翻印1978年4月出版。
    2 秋石:《鲁迅、黄源同生活书店风波由来考辨》,《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
    3 《访问徐伯昕谈话记录--生活书店和<译文>停刊事件》,上海师大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鲁迅及三十年代文艺》(内部资料),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组翻印1978年4月出版。
    4 《我亲历的文坛往事·忆名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2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1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9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1页。
    1 参见张友松:《鲁迅和春潮书局》,《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一卷下册)宋原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2 参见张友松:《鲁迅和春潮书局》,《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一卷下册)宋原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3 参见张友松:《鲁迅和春潮书局》,《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一卷下册)宋原放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1 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2 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3 据王映霞同忆,席间谈及北新书局开纱厂的传闻,林语堂认为是“奸人”造谣,并暗指“奸人”即张友松。参见《回忆鲁迅--郁达夫谈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地2006年版,第154页。
    1 参见《鲁迅日记》1929年8月28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 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1 “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指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7-1098页。由于“‘意识形态'一词承载着过于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甚至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而本文提及的“意识形态”侧重于从功能方面的定义,认为“意识形态”一词是中性的,一般指对出版和传媒有重要影响的方面。可参见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见罗伯特·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页。
    1 见《鲁迅全集》(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2 载一九三○年八月十五日《文化斗争》第一卷第一期,第12页。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68页。
    1 见夏衍:《懒录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8页。
    2 载一九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文化斗争》第一卷第二期,第十页。
    3 见夏衍:《懒录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8页。
    4 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5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6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1 张大明、王保生:《三十年代左翼文艺大事记》,见《左联回忆录》(下),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页。
    2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3 丁玲:《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页。
    4 《本刊征稿条例》,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日《北斗》,第二卷第一期。
    1 《编后》,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日《北斗》,第二卷第二期。
    2 参见《北斗》第二、三、四期广告。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4 载一九三○年三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第274页。
    1 载一九三○年三月十日《拓荒者》第一卷第三期,《国内外文坛消息》栏,第1129页。
    2 相关论述见刘川鄂:《鲁迅的超越性:在左联与自由主义文学派别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左文、毕艳:《疏离与被疏离--论鲁迅与左联的关系》,《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相关论述还有很多,兹不赘述。
    3 夏衍:《“左联”成立前后》,《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4 《书信·350423致萧红萧车》,《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5 《书信·350423致萧红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5页。
    1 《鲁迅日记》,《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2 任白戈:《我在“左联”工作的时候》,《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页。
    3 见夏衍:《懒录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4 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7页。
    5 王韦编:《徐懋庸研究资料》,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6 见李一氓《记<巴尔底山>》(《一氓题跋》,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291页。
    7 王韦编:《徐懋庸研究资料》,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8 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9 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10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0页。
    1 见夏衍:《懒录旧梦录》(增补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5页。
    2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8页。
    4 来新夏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页。
    5 来新夏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1[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2[日]上山安敏著,孙传钊译:《神话与理性: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洲的知识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115页。
    3 关于地址一说为“七浦路441号”,系误断,见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据《北斗》杂志封底上的地址和《文艺新闻》上的新书书广告,应为“七浦路734号”。
    4 《290123·致孙用》,《290215·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5 对于1929年2月15日鲁迅致孙用的信中提到的“译诗”是否为《勇敢的约翰》说法不一。《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的注释为《异香集》,而《鲁迅出版系年》(1906-1936)(秦川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则认为这里所指的“译诗”即为《勇敢的约翰》。本文认为,从孙用与鲁迅全部往来书信看,“译诗”在这里不是指《勇敢的约翰》。
    1 《291108·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2 《291119·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3 《300903·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4 《301206·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5 《300730·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6 《310504·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64页。
    7 《310915·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8 《311005·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275页。
    9 《311005·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275页。
    10 《鲁迅日记》1931年10月6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1 《鲁迅日记》1931年10月30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2 《鲁迅日记》1931年11月13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3 孙用:《(鲁迅先生怎样替勇敢的约翰)“校字”的》,《编辑生涯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4 许广平著:《鲁迅回忆录》,作家出版社1962版,第161页。
    5 鲁迅:《<勇敢的约翰>校后记》,《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355页。
    6 鲁迅与湖风书局的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推荐孙用的《勇敢的约翰》。而有论著指出湖风书局还出版了鲁迅的译作《小约翰》,该说法系误断,见《红色狂飙--左联实录》(刘小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现查《鲁迅出版系年(1906-1936)》(秦川编,哈尔滨:黑龙汀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周国伟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著作版本丛谈》(唐弢等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小约翰》应为未名社出版,鲁迅译著。
    7 参见《鲁迅日记》1931年9月13日、10月22日、26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274页。
    1 周国伟、彭晓:《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117页。
    2 见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
    3 《320911.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4 《311005·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5 《311113·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6 《311113·致孙用》,《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7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1 大江书铺的成立日期说法不一。一说为一九二八年九月,见邓明以:《陈望道与大江书铺》,《出版史料》,1982年1期,第88页;《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1919-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但《鲁迅日记》1928年10月25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注释中认为大江书铺1927年创办于上海,这里系误断。根据陈望道写给汪馥泉的书信来看,大江书铺动议于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故而其成立时间不会是一九二七年。见陈望道致汪馥泉书信,孔另境:《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116页。
    1 邓明以:《陈望道与大江书铺》,《出版史料》,1982年1期,第88页。
    2 见陈望道致汪馥泉书信,孔另境:《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3 见陈望道致汪馥泉书信,孔另境:《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116
    4 《(三闲集)序》,《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5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1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2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页。
    3 《290106·致章迁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4 陈望道:《关于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编辑生涯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5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6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7 《译文序跋集》,《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1 《(文艺研究)例言》,《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页。
    2 见《文艺研究》,大江书铺1930年2月15日初版。
    3 包子衍:《鲁迅日记札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页。
    4 鲁迅著、 瞿秋白编:《(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
    1 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 《311027·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3 《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4 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5 邓明以:《陈望道与大江书铺》,《出版史料》,1982年1期,第90页。
    1 《351004·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9页。
    2 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3 “译文风波”参见秋石:《鲁迅、黄源同生活书店风波由来考辨》,《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
    4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生活书店史稿》,三联书店1995年,第39页。
    5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生活书店史稿》,三联书店1995年,第34页。
    6 黄源:《鲁迅与生活书店》,《忆念鲁迅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1 黄源:《鲁迅与生活书店》,《忆念鲁迅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197页。
    2 《350607·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477页。
    3 黄源:《鲁迅与生活书店》,《忆念鲁迅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1 《350607·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2 《350716·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3 载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七日《中国论坛》第三卷第一期。
    4 《国民党反动派查禁普罗文艺密令》,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2年版,第170页。
    5 《340111·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6 《340117·致萧三》,《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7 《340125·致姚克》,《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1 《340220·致姚克》,《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2 《350607·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4 《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19页。
    5 黄源:《鲁迅先生与译文》,《鲁迅回忆录》(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6 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1 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2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3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4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5 《(译文)复刊词》,《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9页。
    6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7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0页。
    8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0页。
    9 黄源:《黄源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10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生活书店史稿》,三联书店1995年,第51页。
    11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1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2 姜德明主编、杨义选编:《唐弢书话》,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3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4 姜德明主编、杨义选编:《唐弢书话》,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5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6 “掂斤簸两”这一栏目,一开始并没有出现于目录页上,从一卷八期开始出现于目录页上。
    7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1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2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3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4 姜德明主编、杨义选编:《唐弢书话》,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5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1页。
    6 尚丁:《(太白)主编谈(太白)》,《出版史料》1982年第1期。
    7 黄源:《鲁迅与生活书店》,《忆念鲁迅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1[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2 剑:《左翼文化的今昔》,《社会新闻》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日,第二卷第十五期,第196页。
    3 《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15-316页。
    4 《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16页。
    1 叶再生:《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3页。
    2 许晚成:《一九三六年全国期刊统计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现代乙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2页。
    3 邱崇丙:《民国时期图书出版调查》,《出版史研究》1994年12月。
    4[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5[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 《上海市党部提案》,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32-333页。
    2 《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26页。
    1 参见《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17页。
    2 周佛海:《往矣集》,今古出版社1943年版,第72页。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
    1 王晓华、张庆军:《大红大黑周佛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2 周佛海:《往矣集》,今古出版社1943年版,第72页。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
    3 周佛海:《往矣集》,今古出版社1943年版,第72页。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
    4 参见《上海市党部文艺宣传工作报告》,陈瘦竹:《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17页。
    1 参见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94页。
    2 参见1931年10月29日《鲁迅日记》注释[14],《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另外该注释认为新生命书局由樊仲云创办,系误注。樊应为主持人,而非创办人,相关资料参见《出版词典》(边春光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上海市出版志》(宋原放,孙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3 《鲁迅日记》1931年10月21日、29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4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5 上海市虹口区志编篡委员会:《虹口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版。
    1 池田孝:《一九三零年--一九三四年中国文坛的动向》,林国材译,《华北月刊》3卷第一期“一周年纪念号”,1935年2月出版。
    2 《一九三一年之回顾》,《文艺新闻》第41号,1931年12月21日。
    3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第631页。
    4 艮心:《扑灭普罗文化与剿匪》,《汗血》 周刊第二卷第一期,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一日出版。
    1 鞠百川:《扫除普罗文艺的办法》,《汗血》 周刊第二卷第一期,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一日出版。
    2 高望:《青年人应具有的汗血精神》,《汗血》周刊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五日出版。
    3 洛扬:《统治阶级的“反日大众文艺”之检查》,《文学导报》第一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23日出版。
    4 高望:《青年人应具有的汗血精神》,《汗血》周刊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五日出版,第3页。
    5 高望:《青年人应具有的汗血精神》,《汗血》 周刊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五日出版,第4页。
    6 《汗血》 周刊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三年二月五日出版,第4页。
    7 方申:《实干政治之世界与中国》,《汗血月刊》 第五卷第六期,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出版,第1页。
    1 方申:《实干政治之世界与中国》,《汗血月刊》第五卷第六期,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出版,第1页。
    2 《340522·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3页。
    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493页。
    1 张克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书刊编目》,(上海)《出版史料》(总第3辑),1985年。
    2 潘汉年:《本刊出版的意义及其使命》,《文化斗争》 第1卷第1期,1930年8月15日出版。
    3 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93-294页。
    1 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94页。
    2 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94页。
    3 鲁迅:《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94页。
    4 对于改组派的成立时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里取陈公博的回忆为准。其它说法可参见《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查建瑜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5 参见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554页。
    6 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40页。
    7 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36页。
    8 陈公博:《改组派的史实》,参见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39页。
    1 陈公博:《苦笑录》,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6页。而《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所录陈公博回忆为“《字林西报》所载《革命评论》每期出版数量为五万份,每期最多出版数量三万五千份。”
    2 陈公博:《苦笑录》,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6页。
    3 改组派刊物数量据查建瑜先生在 《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所作《改组派主要报刊》一文辑录。
    4 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39页。
    5 参见查建瑜编:《中国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539页。
    6 陈公博:《苦笑录》,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第120页。
    1[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版,第144页。
    2 周健强:《聂绀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117页。
    3 关于《动向》的创刊日期说法不一,一说创刊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一臼,见《聂绀弩传》。一说创刊于四月十一日,见《中国文艺副刊史》。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373页。
    2 参见陈瘦竹主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1980年版,第335页。
    3 见《鲁迅日记》 1934年4月23日,《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版,第445页。
    1 周健强:《聂绀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117页。
    2 《340111·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7页。
    1 《一九三一年之回顾》,《文艺新闻》 第41号,1931年12月21日出版。
    2 《民国日报》 1930年4月29日出版。
    1 《朱应鹏氏的民族主义文学谈》,《文艺新闻》 第2号,1931年3月23日出版。
    1 鲁迅:《忆韦素园君》,《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70页。
    1 《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页。
    2 《340515·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0页。
    3 《340515·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0页。
    4 参见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鲁迅书信注释组编:《“围剿”鲁迅资料选编(1927-1936)》,1977年7月印行。
    5 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出版说明),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
    1 《“题未定“草(八)》,《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46页。
    2 《350129·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64页。
    3 《350120·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84页。
    4 许广平:《鲁迅〈夜记〉编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3页。
    5 许广平:《鲁迅〈夜记〉编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3页。
    1 许广平:《鲁迅〈夜记〉编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3页。
    2 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299页。
    3 许广平:《〈且介亭杂文末编〉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8页。
    4 《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4页。
    5 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153-159页。
    6 许广平:《〈且介亭杂文末编〉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18页。
    7 所需费用参见 《致季茀》,《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7页。弢
    1 参见唐弢等著:《鲁迅著作版本丛谈》,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年版,第230页。
    2 《260914·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46页。
    3 许广平:《研究鲁迅文学遗产的几个问题》,《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0页。
    4 《261219·致沈兼士》,《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59页。
    5 许广平:《研究鲁迅文学遗产的几个问题》,《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20页。
    6 参见台静衣编:《关于鲁迅及其著作·目录》,开明书店,民国十五年七月出版发行。
    1 《261118·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19页。
    2 参见 《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84页。
    3 《350330·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27页。
    4 《360210·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3页。
    5 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1页。
    6 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0页。
    7 《〈嵇康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66页。
    8 《32030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87页。
    9 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1页。
    1 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298页。
    2 许寿裳:《361028·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式,第233页。
    3 参见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7页。
    4 《360210·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页。
    5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筇437页。
    6 《361017·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1页。
    1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7页。
    2 以群:《靠死人赚钱》,《热风》(月刊)(上海),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日第一卷第一期。
    1 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371页。
    2 以群:《靠死人赚钱》,《热风》(月刊)(上海),一九三七年一月一日第一卷第一期。
    3 许寿裳:《361110·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式,第234页。
    4 许寿裳:《361201·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式,第235页。
    5 许寿裳:《361207·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同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式,第236页。
    6 周国伟先生所著 《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中“汇编本”栏目收有相关的作品,但并未注明属盗印之作。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38-44页。
    2 参见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406页。
    3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93-94页。
    4 本数字根据《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再统计,叶再生著,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26-127页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7页。
    2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6页。
    3 赵家璧:《忆桂林--战时的“出版城”》,《大公报》(上海)1947年5月18日。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9-167页。
    2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311页。
    3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312页。
    4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351页。
    1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7页。
    2 参见散木:《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468页。
    3 许寿裳:《361028·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同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式,第233页。
    1 许广平:《致季茀》,《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6页。
    2 许广平:《致季茀》,《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7页。
    3 许寿裳:《361110·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34页。
    4 参见散木:《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477页。
    5 鲁迅:《290323·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58-159页。
    1 杨霁云:《致许广平》,《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第246页。
    2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6页。
    3 关于这方面的原因可参见散木:《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页。
    4 许广平:《致胡适》(一),《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29页。
    5 许广平:《致胡适》(二),《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0页。
    6 许广平:《致胡适》(二),《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0页。
    1 参见周海婴编:《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第455页;
    散木:《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475-478页。
    2 散木:《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与文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477页。
    3 周海婴编:《鲁迅、许广平所藏书信选》,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第455页:
    4 胡仲持:《回忆一九三八年》,1956年10月11日 《人民日报》。
    5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6页。
    1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8页。
    2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1-442页。
    3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4-445页。
    4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6页。
    5 参见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 1993年版,第374页。
    1 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页。
    2 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10页。
    3 转引自王荆:《国民党“密令”和鲁迅研究》,《鲁迅研究月刊》 1993年第1期。
    4 许寿裳:《361028·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33页。
    1 许寿裳:《370106·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38页。
    2 许寿裳:《370429·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48页。
    3 许寿裳:《370525·致许广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54页。
    4 许广平:《致季茀》,《许广平文集》(第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2页。
    1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关于《呐喊》等三十一种书的审查意见复函内政部,转引自内政部 1937年6月8日警字第004249号文。可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582页。
    2 内政部1937年6月8日警字第004249号文。可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三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582页。
    3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8页。
    4 参见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年4月版,第549页。
    5 参见《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关于成立三个月以来的工作报告》(1939年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年4月版,第705页。
    1 文件原件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转引自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8页。
    2 文件原件由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参见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第9页。
    3 参见 《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三十年五月至十二月查禁书刊目录一览表》(1943年1-10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年4月版,第795页。
    4 参见《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民国三十年五月至十二月查禁书刊目录一览表》(1942年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790页。
    5 唐克龙:《抗战时期国民党删禁鲁迅著作的令文》,《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第1期。
    1 许广平:《〈鲁迅全集〉编校后记》,《许广平文集》(第一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5页。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8页。
    2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4-15页。
    3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27、152页。
    4 参见邱崇丙:《民国时期图书出版调查》,《出版史研究》(第二辑),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年版,第173页。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8页。
    2 转引自1945年1月26日重庆 《新华日报》。
    3 转引自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254页。
    4 转引自1945年6月14日重庆 《新华日报》。
    5 转引自1945年9月30日重庆 《中央日报》。
    1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9-160页。
    1 姜德明:《想起〈鲁迅晚报〉》《书梦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42页。
    2 参见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第四卷),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第29页。
    1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13页。
    1 《300524·致章廷谦》,《鲁迅全集》(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35页。
    2 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2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版,第6页。
    1 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3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版,第7页。
    1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68-170页。
    2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67页。
    3 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文汇出版社 2005年版,第191-193页。
    1 参见1999年12月7日 《文汇报》,《新华文摘》 2000年第3期转载。
    2 参见1999年12月7日 《文汇报》,《新华文摘》 2000年第3期转载。
    3 参见本文附录 《书局提供的经济支持一览表》。
    4 这一数按陈明远先生统计数字计算。参见1999年12月7日 《文汇报》。《新华文摘》 2000年第3期
    5 参见1923年4月30日、1936年10月8日 《鲁迅日记》。
    1 参见赵陵江:《也来替鲁迅算帐》,《书屋》 2004年第5期。
    2 参见梁伟峰:《也从“特约著作员”管窥鲁迅的经济生活》,《上海鲁迅研究》 2006年夏。
    1 李小峰:《鲁迅与北新书局》,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337页。
    2 参见前文关于共生性出版机构的论述。
    1 《321107·致增田涉》,《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22页。
    1 《321223·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54页。
    2 《330102·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57-358页。
    1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0页。
    2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0页。
    3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1页。
    1 倪延年、吴强编著:《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13页。
    2 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277页。
    3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第324页。
    4 参见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上卷),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年版,第401-515页。
    5 参见张宁:《无数的人们与无究的远方:鲁迅与左翼》,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8页。
    6 论战文章具体出处请参见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上、下卷),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年版。
    1 胡适:《致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沈性仁》,耿云专、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321-322页。
    2 王金鋙:《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史》,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5年版。
    1 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2页。
    2 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3页。
    3 相关论述参见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40、52、63页。
    1 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72页。
    2 参见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 2006年版。
    3 参见李济生编:《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4 参见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年第1期。
    5 参见叶中强:《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学生产--论创造社与上海泰东书局的关系》,《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6 鲁迅:《答中学生杂志问》,《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372页。
    7 《320105·致增田涉》,《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92页。
    1 参见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五辑上),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第12页。
    2 参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二节。
    3 参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一节。
    1 《4350910·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40-541页。
    2 李济生编:《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第39页。
    3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
    4 《350607·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476页。
    5 生活书店此时有一套相似的丛书即 《世界文库》,当时生活书店负责人认为是相互竞争。
    6 乔丽华著:《吴朗西画传》,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204年版,第97页。
    7 《351004·致萧军》,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558页。
    1 《341204·致孟十还》,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273页。
    2 转引自李济生编:《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第13-14页。
    3 转引乔丽华著:《吴朗西画传》,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204年版,第98页。
    1 转引自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25页。
    3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原载香港 《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号,收人《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第101-117页。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刊载于《二十一世纪》的2004年2月号。
    4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第第115页。
    属性不符
    1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页。
    2 王本朝 《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体制问题》,《文学评论》 2004年第2期。
    3 相关论述还有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 1993年4期。旷新年:《1928:文学革命》,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等等。
    1 叶中强:《20世纪20年代的新文学生产--论创造社与上海泰东图书局的关系》,《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1.张静庐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上海:群联出版社(上杂出版社)1954年版。
    2.张静庐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中华书局 1952-1959年版。
    3.张静庐注:《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 1957年版。
    4.张静庐著:《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上海书店 1984年影印版。
    5.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6.[美]罗兹·墨菲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7.[法]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版。
    8.费成康:《中国租界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
    9.宋原放主编:《出版史料》(现代部分)(上、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0.宋原放主编:《出版史料》(近代部分)(上、下)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11.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12.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13.《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十卷本)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年版。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9年版。
    16.《上海地方史资料》(1-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3年版。
    17.《上海革命文化大事记 1919-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5年版。
    18.俞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02年版。
    19.《回忆中华书局》,中华书局 2001年版。
    20.《生活书店史稿》,北京:三联书店 1995年版。
    21.《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
    22.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3年版。
    2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24.《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2年版。
    25.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编纂组编:《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0年版。
    26.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科研办公室:《近现代中国出版优良传统研究》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年版。
    27.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八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8.曹正文、张国瀛著:《旧上海报刊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9.吉少甫:《书林初探》,上海:三联书店 1995年版。
    30.俞筱尧著、沈芝盈编:《书林随缘录》,中华书局 2002年版。
    31.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32.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3年版。
    33.王余光、吴永贵、阮阳:《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4.宋原放:《出版纵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35.郭汾阳、丁东著:《书局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36.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37.沈鹏年辑:《鲁迅研究资料编目》(共三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8年出版。
    38.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9.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全10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鲁迅全集》(1-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3.鲍昌、邱文治:《鲁迅年谱(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4.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上海师院《鲁迅年谱》编写组:《鲁迅年谱(上、下)》,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 资料汇编》(1-5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年版。
    6.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1-5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7.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9.陈瘦竹主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1980年版。
    10.孔海珠:《左翼·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11.周佛海著,《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往矣集》,上海书店 1989年版。
    12.阿英:《夜航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3年版。
    13.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 1987年版。
    14.吕思勉:《吕思勉遗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5.《许广平文集》(全三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16.《周作人日记》(上、中、下)郑州:大象出版社 1998年6月。
    17.《郁达夫日记集》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18.《郁达夫书信集》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19.《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中华书局香港分局 1983年11月初版。
    20.包子衍:《〈鲁迅日记〉札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21.黄源:《鲁迅书简漫札》(《西湖丛书》 之二),西湖文艺编辑部 1979年5月。
    22.张向天著:《鲁迅日记书信诗向稿札记》,香港:三联书店 1984年版。
    23.王景山:《鲁迅书信考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2年版。
    24.朱正著:《鲁迅回忆录正误》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25.张能耿:《鲁迅早期事迹别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26.林辰:《鲁迅事迹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27.李富根、刘洪主编:《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年版。
    28.茅盾:《我所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29.张国焘:《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
    30.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31.王韦编:《徐懋庸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32.徐懋庸:《徐懋庸杂文集》,北京:三联书店 1983年版。
    33.高长虹:《高长虹文集》(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34.李一氓:《一氓题跋》,北京:三联书店 1981年版。
    35.孔另境:《现代作家书简》 上海书店,1985版。
    1.唐弢:《晦庵书话》,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
    2.姜德明主编、杨义选编:《唐驶书话》,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年版。
    3.薛冰著:《旧书笔谭》,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7年版。
    4.倪墨炎:《倪墨炎书话》 北京出版社 1998年。
    5.虎闱:《旧书鬼闲话》,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6.黄中海、张能耿:《鲁迅书话》,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7.陈漱渝主编:《鲁迅版本书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年版。
    8.姜德明:《书叶丛话--姜德明书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年版。
    9.孙郁选编:《鲁迅书话》,北京出版社 1997年版。
    10.曹雷选编:《曹聚仁书话》,北京出版社 1997年版。
    11.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6年版。
    12.唐弢等著:《鲁迅著作版本丛谈》,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年版。
    13.秦川编:《鲁迅出版系年(1906-1936)》,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4.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著译系年》(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15.王观泉编:《鲁迅美术系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版
    16.王锡荣:《画者鲁迅》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
    17.长虹作:《走到出版界》,上海:上海泰东图书局 1929年版。上海书店 1985年印行。
    1.蔡元培:《未能忘却的忆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2.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三联书店 1984年版。
    3.赵家璧等著:《编辑生涯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4.赵家璧:《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三联书店 1991年版。
    5.赵家璧:《追怀“良友”创办人伍联德先生》,《回顾与展望》 山西人民出版
    6.沈尹默等著:《回忆伟大的鲁迅》,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8年版。
    7.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书店 1983年版。
    8.赵景深:《文坛回忆》,重庆出版社 1985年版。
    9.《文学回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10.史沫特莱:《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1.李霁野:《鲁迅先生与未名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版。
    12.黄源:《黄源回忆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3.黄源:《忆念鲁迅先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14.陈子善、王自立编著:《郁达夫忆鲁迅》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2年版。
    15.孙伏园、许钦文等著:《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6.川岛:《和鲁迅相处的日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17.孙伏园、孙伏熙著:《孙氏兄弟谈鲁迅》,新星出版社 2006年版。
    18.《我亲历的文坛往事--忆名师》(他述篇),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9.钟敬文:《关于鲁迅的论考与回忆》,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0.秋石、黄明明编:《我们都是鲁迅的学生--巴金与黄源通信录》,文汇出版社 2004年版。
    21.周国伟、彭晓:《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
    22.陈漱渝:《鲁迅在北京》,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8年版。
    23.《鲁迅在广州》,山东师院聊城分院 1977年编。
    24.《鲁迅在绍兴》,山东师院聊城分院 1977年编。
    25.《鲁迅在上海》(二),山东师院聊城分院 1977年编。
    26.《鲁迅在日本》,山东师院聊城分院 1977年编。
    27.《鲁迅在厦门资料汇编》,厦门大学中文系 1976年。
    28.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9.李伟:《曹聚仁传》,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30.丁言昭:《曹聚仁:微生有笔月如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31.周健强:《聂绀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32.罗慧生著:《鲁迅与许寿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33.单演义:《鲁迅与瞿秋白》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34.李平、胡忌编:《赵景深印象》 学林出版社 2002年版。
    35.陈星:《新月如水--丰子恺师友交往录》 中华书局 2006年。
    36.李勇:《曹聚仁研究》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7.李济生:《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38.乔丽华:《吴朗西画传》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4年版。
    39.倪墨炎:《现代文坛偶拾》 学林出版社 1985年。
    40.倪墨炎:《现代文坛散记》 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版。
    41.倪墨炎:《现代文坛灾祸录》 上海书店 1996年版。
    42.倪墨炎:《现代文坛随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43.倪墨炎:《现代文坛内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8年版。
    44.秦川:《现代文学散论》,重庆出版社 1988年版。
    45.廖久明:《高长虹与鲁迅及许广平》,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1.汪家熔:《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邹振环:《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邹振环著:《译林旧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4.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5.李明山主编:《中国近代版权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8年版。
    7.汪耀华选编:《民国书业经营规章》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
    8.江沛、纪亚光:《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管制分析》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9.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年版。
    10.陈雪岭编著:《民国文坛公案》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11.陈福康:《民国文坛探隐》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年版。
    12.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13.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14.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
    15.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花城出版社 1986年版。
    16.李一氓:《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1.霆声:《漆黑一团的出版界》,载 《洪水》 1卷3期(1925年10月16日)。
    2.秋翁:《六十年前上海出版界怪现象》,载《出版史料》,1989年第3期。
    3.若虚:《评中国著译界》,载《中国新书月报》,第2号(1931年2月)。
    4.一弹:《著作界的奇耻》,载《中国新书月报》,第12号(1931年12月)。
    5.古粹锋、华狷公:《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现代出版界》,载《中国新书月报》,第6-7号(1931年7月)。
    6.臧克家:《鲁迅先生与编辑出版工作》,《新华月报》 1951年10月号。
    7.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报纸编辑工作文选》,上海解放日报 1980年版。
    8.李小峰:《新潮社的始末》,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史料》 1987年2月号。
    9.蹁跹的庄蝶:《莫明其妙》,载《中国新书月报》,第6-7号(1931年7月)。
    10.平襟亚:《上海出版界琐闻》,载《上海地方史资料》(四),上海科学出版社1986版。
    1.杨寿清著:《中国出版界简史》,永祥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八月初版。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
    3.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4.张召奎著:《中国出版史概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5.郑如斯等著:《中国书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版。
    7.姚福申:《中国编辑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8.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1年版。
    9.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1年版。
    10.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1-6),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4年版。
    11.肖东发主编:《中国编辑出版史》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12.来新夏著:《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3.冯并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
    14.叶再生著:《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1-4)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
    15.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6.李明山主编:《中国近代版权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1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1.边春光主编:《出版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版。
    2.宋原放、孙顒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版。
    3.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江苏省出版志》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版。
    4.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出版史志》(一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5.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出版史志》(二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4年版。
    6.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出版史志》(三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4年版。
    7.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出版史志》(四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4年版。
    8.北京出版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出版史志》(七辑)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
    9.《上海出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10.《北京志·出版志》,北京出版社 2005年版。
    1.[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2.[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
    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版。
    5.[法]罗贝尔·埃斯卡皮著,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8.[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年版。
    9.[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版。
    11.角左卫门主编:《简明出版百科辞典》,北京: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2.[日]清水英夫著,沈洵澧、乐惟清译:《现代出版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1年版。
    13.[日]上山安敏著,孙传钊译:《神话与理性: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欧洲的知识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版。
    14.[英]斯坦利·昂温著,菲利普·昂温增订,谢琬若、吴仁勇译:《出版概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89年版。
    15.余敏主编:《出版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年版。
    16.[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17.[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18.[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19.[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年版。
    20.[美]刘易斯·科塞著,郭方等译:《理念人》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21.[美]埃弗里特、E·丹尼斯著,张志强译:《图书出版面面观》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3.[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24.罗伯特·达恩顿著,叶桐、顾杭译:《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 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版
    25.周爱群、胡翼青著:《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6.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7.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 2003年版。
    1.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王铁仙:《瞿秋白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
    3.唐金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版。
    4.朱文华:《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版。
    5.周斌:《夏衍传略》,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6.杨扬:《商务印书馆:民间出版业的兴衰》,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7.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8.吴俊编译:《东洋文论--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版。
    9.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10.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1.史春风:《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2.路英勇:《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13.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4.秦林芳:《浅草一沉种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5.汪原放:《来东图书馆与陈独秀》,学林出版社 2006年版。
    16.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版。
    17.诸葛蔚东:《媒介与社会变迁--战后日本出版物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8.李频:《编辑家茅盾评传》,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9.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0.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新星出版社 2007年版。
    21.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22.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3.马嘶著:《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年版。
    24.吴海勇著:《时为公务员的鲁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5.傅国涌著:《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6.陈明远著:《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年版。
    27.陈霖著:《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8.孟繁华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9.[法]戴仁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897-1949》,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30.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出版社 1992年版。
    31.崔银河著:《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1.鲁迅研究资料编辑部编:《鲁迅研究资料》(第1期),文物出版社 1976年版。
    2.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2、3期),文物出版社1977年、1979年版。
    3.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4-17期),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年-1986年版。
    4.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18-24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5.《鲁迅研究资料》编辑部编:《鲁迅研究动态》(总1-总36期),1980年4月-1984年6月出版(内部印行)。1985年5月起改为月刊,1990年第1期更名为《鲁迅研究月刊》。
    6.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 编辑部编:《鲁迅研究月刊》(1990-200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1990-2008年)版。
    7.中国鲁迅学会、《鲁迅研究》 编辑部编:《鲁迅研究》(1期),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12月版。
    8.中国鲁迅学会、《鲁迅研究》 编辑部编:《鲁迅研究》(2-8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2月-1983年5月版。1983年2月改为双月刊,1983、1984年各出6期,以后停刊。1985年起重新改为从刊,从原第8期续编。
    9.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辑:《鲁迅研究(复印资料)》(1978年8月-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1978年8月-1993年版。
    10.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与研究》(1-9),上海鲁迅纪念馆 1979年6月-1986年12月版。1988年更名为《上海鲁迅研究》。
    11.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鲁迅研究》(1988年-200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1988年-2007年编。从2005年起改为季刊。
    12.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鲁迅研究年刊》(第1期),1974年9月出版。
    13.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年刊》(第2期),1977年5月出版,为1975-1976年合刊。
    14.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年刊》(1978、1980、1981、1984、1990、1991-1992合刊),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5.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鲁迅研究文丛》(1-4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1983年版。
    16.东北鲁迅学会鲁迅学刊编辑部编:《鲁迅学刊》(第1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81年3版。
    17.东北鲁迅学会鲁迅学刊编辑部编:《鲁迅学刊》(第2-5期),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81年7版。
    1.参见 《表九 鲁迅与左联机关刊物表》。
    2.《中国新书月报》 1920年12月-1922年8月。
    3.《读书月刊》 1930年11月1日-1933年10月20日。
    4.《读书杂志》 1931年4月-1933年9月,神州国光社发行。
    5.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出版史料》,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2-2008年。
    6.《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008年。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出版社出版,1979-1984年。后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1985-2008年。
    1.王余光:《论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华中师范大学 1993年。
    2.李春雨:《出版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存形态》,北京师范大学 2004年。
    3.刘震:《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中国人民大学 2005年。
    4.秦艳华:《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出版研究》,山东大学 2006年。
    5.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