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我国各个行业排头兵的上市公司,无论是经营状况还是企业的组织管理历来都是其他企业的榜样,也是其他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的趋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推行,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收购案件此起彼伏,收购板块一时声名鹊起,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兴盛不衰的话题。重点研究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用的“要约收购”这一市场化收购方式于我国企业的实质性资产重组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深沪股市第一例“南钢股份要约收购案”与海外堪称要约收购经典案例的“香港九龙仓收购案”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在我国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产生的,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流于形式的“要约收购”的特点,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出我国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要约收购将面临的障碍,最后通过对英美等国家要约收购制度的借鉴,提出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本论文以大量的实证数据、实证案例为基础,并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要约收购的产生背景、特点以及目前的制度与美英等国要约收购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进行对比,进而提出在我国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发展要约收购,扫清障碍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As the procession leader of every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public held corporation are the model in many ways, such as operating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so on. Especial this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ecurities market , case of public held corporation purchasing are increasing in securities market, and becoming the topic that a prosperity does not wane on the security market of our country. So research is it purchase market-based purchase way this for promote substantive rearrangement of assets have certain theory meaning and realistic meaning nearly to wa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 by comparison of "Nangang's share tender offer case " and "The storehouse of Kowloon of Hong Kong tender offer case ".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our country wants to tender offer and possibl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nd through tender offer the reference of the system to the countries , such as Great Britain and America ,etc. finally ,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which meet the concret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real example data , real example case ,author adopt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rends that the comparative analytic approach should tender offer be to our countried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 suggestion tender offer i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has certain theory value and practise the meaning.
引文
1、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吴晓求.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的保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刘澄清.公司并购法律实物[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严军兴、王文钦.中外公司收购与兼并实务操作[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年版
    5、张肪.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刘文通.公司兼并收购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曹永刚.并购策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叶林、查松.公司设立与改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郭永清.企业兼并与收购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1997年版
    11、徐惠珍.关注我国证券市场的“要约收购”[J].改革探索.2003年11期
    12、陈峥嵘.要约收购:资产重组化的必然选择[J].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2月
    13、何劲松.市场呼唤主动型的流通股要约收购[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7月
    14、杨益.要约收购反收购策略的规制[J].市场周刊.2003年6月
    15、白玲.要约收购距离中国有多远[J].金融与经济.2003年2月
    16、杨益.完善要约收购股东权益保护体系[J].西部论丛.2003年11月
    17、孔玉飞.应对国有股减持的全心的公司收购法律制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18、潘英丽.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0年版
    19、金蕾、尹中余.制度性缺陷考验要约收购.变革在即[J].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6月
    20、黄薇芳.争夺九龙仓——船王包玉刚落入要约陷阱[J].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6月
    21、陈文凯.要约收购流于形式[J].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6月
    22、黄薇芳.要约收购:在诡异的财技和演技间游走[J].21世纪经济报道.2003
    
    年6月
    23、余颖、陈琦伟.要约收购:国际管制经验与中国应用前景[J].改革与战略,2001年2月
    24、孙永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绩效[J].经济研究.1999年12月
    25、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5月
    26、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与融资结构改革[J].经济研究.1995年3月
    27、成林.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探讨[J].经济科学.2000年6月
    28、陈猛.兼并与收购[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31、《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规定》
    32、《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33、《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办法》
    34、胡洪高.收购行为的决定权及规制[J].中国法学.200年2月
    35、郭富青.论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中少数股东利益的维护[J].法商研究2000年4月
    36、任自力.中国证券法——操作原理?经典案例评析[M].检查出版社.2000年版
    37、高西庆.上市公司收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8、徐杰主.经济法论丛[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9、吴高臣.论上市公司收购中一致行动的规制[J].法律科学.2001年4月
    40、殷少良.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探微[J].经济法论丛.2000年3月
    41、张舫.英、美对目标公司收购行为的规制[M].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2、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维护[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3、黎有强.目标公司董事会有权采取反收购措施吗?[J].法律科学.1997年4月
    44、奥村宏.何处去——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45、何维达.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7、周小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J].财政时报.2001年6月
    48、中国股份经济的发展机制与创新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
    49、陈岚.机构投资者社会责任刍议.证券市场导报[J].2001年1月
    50、王开国、王异民.国外国有股减持的比较与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7月
    51、陈共.企业并购原理与案例[M].中国人大出版社.1998年版
    52、刘澄清.公司并购法律实物[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3、魏杰.为企业改革声辩[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吴敬链.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5、王海平.资产重组实物[M].工商出版社.1997年版.1997年版
    56、张中秀.资产重组与债务重组[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57、周正庆.证券市场导报[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58、郭永清.公司兼并与收购实务[M].东新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袁东.中国证券市场导报[M].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60、吴德庆.企业兼并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1、于春晖.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M].上海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
    62、徐立军.企业并购缘何潮退[J].企业家.2001年版
    63、王一.企业并购[刚.上海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
    64、Xiaonian Xu,Yan Wang. Ownership Structure,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s'Performance:the Case of Chinese Stock Compa2 hies[P]. the World Bank,1997.
    65、Pound,John. Proxy Contest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 Oversight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
    66、McConnell,J.,Servaes,H.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67、Demsetz,H.,D. Lehn The Structure of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
    68、Fama,Eugene.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
    69、Jensen,M. C. ,W. H. Mecklin.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2 cial Economics,1989.
    70、Shleifer A, Vishny R.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