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的路径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变迁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显。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单位制福利体制日益解体,我国公共服务呈现社区化供给趋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社区成为化解社会矛盾、供给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而传统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以及路径优化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文献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济南市社区和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研究,在总结全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概括提出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三种基本路径:一是通过在体制内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介入,二是通过社区服务中心介入,三是以民间社工组织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介入。并对这三种路径进行简要的SWOT分析,分析了其优势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这一过程遇到诸多问题,路径并不畅通,本文对介入的困境及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社工服务队伍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体制内部缺乏科学的社工岗位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社工行政化现象严重、民间社工组织发育不良、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不完善以及社区居民有效参与不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管理理念上重管理轻服务、在体制上遭遇制度瓶颈、在发展阶段上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表面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了路径优化的对策:宏观层面,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社工人才队伍和社区公共服务入手,为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提供良好背景与环境;微观层面,从消解三种介入途径的体制障碍入手,进一步优化设置体制内部社工岗位、理顺政社关系正确定位社区服务中心、促进民间社工组织的发育、完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以及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现阶段我国此领域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活动。虽然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公共服务的单独研究较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较少,本文选取社会工作者介入城市社区公共服的路径这一具体领域进行了细化研究,对于丰富此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路径问题是关系社会工作者能否顺利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发挥应有作用的重大问题。只有路径通畅才能实现社工介入的“一举四得”:于政府层而,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社会服务职能,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提升了服务水准与效率;于社区层而,对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于社会工作者层而,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是迅速壮大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最有效途径;于社会层而,对于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social work is the resul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long with the social change, China entered into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which has produced a lot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welfare system in our country collapsed increasingly. The public services supply in our country trend to be presented by communities.The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ositions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o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 Bu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worker team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It is imperative for social workers to involve in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launches the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path an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social workers intervening in th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This article mainly use the literature study method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jinan communities and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f related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practice experience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roposed three basic intervention path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first,through installing social work posts in the internal system;second,through the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third,through government perchasing the service of folk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 to involved i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this article used SWOT analysis to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se three paths.
     At present, social workers' intervention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dicament and its causes of the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exists many problems,for example, the internal system lack of scientific settings of social work post;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has been seriously administerization; the development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s not sound;the government purchase mechanism is imperfect; lacking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effectively and so on.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root lies in the idea of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the system bottleneck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deep level reason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ath optimization:from the macro level, we must innova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set up a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and to set up a grand social workers team; form the micro level,we must to optimize the social work post settings in the internal system, to accurate positioning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to nur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purchases as well as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This article research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meanings and practical meanings. This article selects to study this specifi field which now lacking of related research seriously, has enriched the research of this field. In practice, the routing problem matters whether or not the social worker can enter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smoothly. Only when the path unobstructed can realize the special values of social works'intervention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cs:At government level, the social works can undertake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fter its transition; At the community level,the socail works'intervention can meet the people's growing social service dema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utonomy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t the social workers level,the social works'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the growing of social workers team; At the social level, the social works'intervention can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lower the society management cost,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引文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5.
    ①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同泰印刷局.1986:3.
    ②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6-7.
    ③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01.
    ④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M].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
    ⑤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4-5.
    ①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4):59-60.
    ②王思斌.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J].中国社会工作,1998(5):23-25.
    ③周文健,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58-59.
    ④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24.
    ⑤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20-324.
    ⑥薛新娅.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与思考[J].中国社会导刊.2007.(18).
    ⑦韩伟.武新.专业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工作领域的途径和政策支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2).
    ⑧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2.
    ⑨房列曙.社:区工作[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9.
    ⑩姜振华.专业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介入及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服务站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①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9.
    ②韩伟和武新.专业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工作领域的途径和政策支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2).
    ③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J].东南学术,2011(1).
    ④徐永祥.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构建作用[J].学海.2005(1);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J].河北学刊,2007(3);试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与专业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⑤占剑,孙莹.社会工作人才在城市社区服务中的作用[A].民政部工作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53-155
    ⑥廖文.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的进展——基于长沙市城市社区的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2010.(5).
    ⑦张明锁,王萌,杜晓楠.从综合到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基于对部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考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6).
    ⑧牛芳,王海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学会.2010.5.
    ⑨善振华.专业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介入及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服务站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①张亚君.浅谈社会工作方法如何介入社区工作[J].社会科学学科研,2011(6).
    ②李昺伟,雷杰.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及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12):124-130.
    ③王敬尧.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研究[A].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2011:39-51.
    ④朱眉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J].社会工作.2004(8):8-11.
    ⑤张咏梅.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大学2011.
    ⑥姜毅.残疾人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
    ⑦曹慧.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以天津市为例[D].南开大学2009.
    ⑧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① O.William Farley & Larry L.Smith & Scott Boyle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M].隋玉杰.等译.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111-112.
    ② Felix.G.Rivera and John.L.Erlich.commuity oragnizing in a Diverse Society(Boston:Allyn and Bacon. 1992).R25.
    ③ Charles Zastrow,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4th de. [M]. (chicago.IL:Nelson-Hall Publishers.1997).pp.38-41.
    ① O.William Farley& Larry L.Smith& Scott Boyle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M].隋玉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122.
    ② Jack Rothman.John L Erlich.John E.Tropman.Strategie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ancro Bractice[J].FE Peacock Pub 1995:13.
    ③ F.Ellen.Netting,Peter.M.Kettner.and Steven..L.McMurty.Social Work Macro Practice[M].(New York.Longman Pubishing Group.1993),PP.4-5.
    ④ Phillip Fellin.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Worker[M]. (Itsca.IL:F.E.Peacock Publishers.Inc..1987).PP.2-3.
    ⑤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142.
    ⑥代明.袁沙沙.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1).
    ①赵孟营,王思斌.走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04):126-129.
    ②许义平、李慧凤.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
    ③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4):59-60.
    ①王思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4):59-60.
    ②王思斌.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中国社会工作[J].1998(5):23-25.
    ③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5.
    ①孙莹.如何区分设计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J].中国社会导刊.2007(07):32-33.
    ②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J].东南学术,2011(1):95-102..
    ①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7
    ②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08).
    ①(美)珍妮.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3.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②(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2000:4.
    ③曾家达,殷妙仲等.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1(2).
    ④王思斌.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8-64.
    ①王思斌.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8-64.
    ②刘润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模式研究[A].民政部民政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70
    ③王思斌.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工1作专业的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8-64.
    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cpe.people.com.cn.2006-10-11
    ①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J].东南学术,2011(1).
    ②潘跃.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访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 2012-04-25.
    ①关于社区服务中心由于件地实践不同,其称谓和功能定位也不尽一致,有的称谓“社区服务中心”,有的称为“社区工作站”,在此我们统一将其称为社区服务中心。一此城市在街道层面设置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辖区各社区。有的地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在社区层面设置社区服务中心。不论街道层面海事社区层面设置的社区服务中心,在本文中将其定义为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社区服务的组织,不是类似于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的组织,其核心和本质功能足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福利性服务。
    ②中国社工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发展(1988—2008)(社会工作蓝皮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4-35
    ③潘跃.加快推进专业社会T作发展——访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BB/OL].http://theory.people.comm.cn.2012-04-25.
    ①赫洋.济南市50名新聘社工上岗,本科学历以上占76%[EB/OL].http:www.dzwww.com.2012 7 26.
    ①王敬尧.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研究[A].民政部工作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62.
    ②张改萍.2020年中国有望建立完整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N].人民日报,2008-02-26.
    ③徐金燕.李红革,蒋利平.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0.
    ①顾东辉社会工作岗位制度的外来经验[J].中国社会导刊,200/(10).
    ①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EB/OL].http://www.chinagwy.org2012-10-21.
    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mca.gov.cn.2008-10-29.
    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mca.gov.cn2008-10-29.
    ①谢樱.中国大力发展社工服务担当“社会润滑剂”[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
    ①目前济南共有五家民间社工组织,分别是:济南市社会工作协会、济南市社会工作者委员会、济南市山泉社会工作服务社、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济南槐荫积成社区社会服务中心。
    ②济南槐荫积成社区社会服务中心由9位高校老师以个人身份自愿举办并于2011年8月在槐荫区民政局正式登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共有3名专职社会工作者,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2名。
    ①田野.中国社工:悄然兴起的社会治疗师[J].半月谈.2012(04).
    ①王国伟.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分析——种比较的视角[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06).
    ②管志利.社区管理模式之比较选择[J].山西青年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8(03).
    ①李太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工机构发展[J].中国社会导刊,2008(4):20-21.
    ①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9.
    ②唐钧.社会管理:疏浚还是堙堵[J].开放导报,2013(3):7-12.
    ①肖红.十八届二中全会:深入推进政社分开[J].中国新闻周刊,2013(7).
    ①吕涛.尹学军.略论社会工作法治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②姚阳.国外及香港地区城市社区管理’j服务对广州的启示[J].珠江经济,2006(08).
    ①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szmz.sz.gov.cn/2007-10-25.
    ①景天魁.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中发展非营利组织[J].教学与研究,2012(8):6-12.
    ①民政部.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EB/OL]http://sw.mca.gov.cn.2009-10-19
    ①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1,(3):82.
    1邹凯.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方法及J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8.
    [1]叶楚生.社会工作概论[M].台北:台湾同泰印刷局,1986.
    [2]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卢谋华.中国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6]王思斌.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1997(4).
    [7]王思斌.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8(1).
    [8]周文健,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9]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薛新娅.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与思考[J].中国社会导刊,2007.(18).
    [12]韩伟,武新.专业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工作领域的途径和政策支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2).
    [13]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房列曙.社区工作[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9.
    [15]姜振华.专业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介入及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中关村街道华清园社区服务站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16]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J].东南学术,2011(1).
    [17]黄洪.社区与社区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A]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8]占剑,孙莹.社会工作人才在城市社区服务中的作用[A].民政部工作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19]廖文.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的进展——基于长沙市城市社区的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2010.(5).
    [20]张明锁,王萌,杜晓楠.从综合到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基于对部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考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6).
    [21]牛芳,王海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学会,2010.(5).
    [22]孙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及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A].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C].2004.
    [23]李昺伟,雷杰.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及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12)
    [24]张亚君.浅谈社会工作方法如何介入社区工作[J].社会科学学科研,2011(6).尹宝华.试析中国社会工作的准专业特征[J].学术论坛,2001(4).
    [25]O.William Farl ey&Larry L.Smith & Scott Boyle.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M].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6](美)Charl esH.Zastrow等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七版)[M].晏风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7]Jack Rothman.John L Er]ich.John E.Trropman.Strategies of Community fntervention Manero Bractice[J]. FE Peacock Pub 1995.复学銮.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J].北京大学学报,2000(1)
    [28]赵孟营,王思斌.走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4).
    [29]许义平、李慧凤.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
    [30]孙莹.如何区分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J].中国社会导刊.2007(7).
    [31]马贵侠,许小玲,周军.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以合肥市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为例[J].社会工作.2011(1).
    [32](美)珍妮.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人学出版社,1995.
    [34](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5]曾家达,殷妙仲等.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1(2).
    [36]刘润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模式研究[A].民政部民政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37]潘跃.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访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EB/OL].ht tp://theory.people.com.cn.2012-04-25.
    [38]中国社工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发展(1988—2008)(社会工作蓝皮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9]谢樱.中国大力发展社工服务担当“社会润滑剂”[EB/0L].http://news.xinhuanet.com.
    [40]田野.中国社工:悄然兴起的社会治疗师[J].半月谈,2012(04).
    [41]民政部民政司编.城市社会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93.
    [42]王国伟.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的分析——种比较的视角[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06).
    [43]管志利.社区管理模式之比较选择[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44]李太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社工机构发展[J].中国社会导刊,2008(4)
    [45]窦玉沛.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6]唐钧.社会管理:疏浚还是坪堵[J].开放导报,2013(3).
    [47]肖红.十八届二中全会:深入推进政社分开[J].中国新闻周刊,2013(7).
    [48]汪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索——行政、统筹、自治之三元复合体制[J].新视野,2010(2).
    [49]景天魁.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发展中发展非营利组织[J].教学研与研究,2012(8).
    [50]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