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把粘宾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细致的探讨,能清楚地界定这类动词的范围,确定该动词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力图从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关系上揭示该类动词的性质,以求对计算机语言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粘宾动词的研究综述、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依托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是粘宾动词的界定。首先探讨粘着动词的界定标准,借鉴原型范畴理论,确定粘宾动词是典型的粘着动词成员;然后进一步讨论粘宾动词的界定标准。
     第三章确定粘宾动词的范围。本章主要研究三类粘宾动词的范围大小,一是形动兼类粘宾动词的范围,二是X单P复合式粘宾动词的范围,三是文言层次的粘宾动词的范围。在确定其范围大小后,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及其他相关文献和词典语料为基础,根据上一章的界定句法标准,确定现代汉语粘宾动词的范围。
     第四章粘宾动词的性质。我们从动词的根本属性——时间性出发,将其延伸的动性和动作性这两个基本性质作为我们主要研究对象,经探讨确定粘宾动词是具有强动性和弱动作性的动词。
     第五章粘宾性成因。粘宾动词个性较强,粘宾性成因也是多样的。我们从传统及物性理论和现代及物性理论的比较中切入,证明大多数粘宾动词的粘宾性主要是由该类动词的低及物性所致。此外,其粘宾性也受音节单双和语体风格的影响。
We study verbs bounding with object and we hope that clearly define the scopeof such verbs and then determ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verbs throughthe disccusion. We try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yntactic and semanticreveals the nature of such verbs,in order to benefit the computer language and the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hich introduces Dissertationssignificance, the summery of former research,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researchmethod, theoretical basis, the source corpus and so 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se verbs. Firstly, we disccuse thedefinition of the sticky verbs, and then we find verbs bounding with object is thetypical sticky verbs referencing the Prototype Theory; Secondly, we do the furtherdiscuss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verbs bounding with object.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verbs. We will study the scope of threekind of these verbs, one of which is both adjectives and verbs, one is thecompounding of single language unit and preposition, and the last one is using in theclassical Chinese. And after that, we will determine the scope of verbs accordingsome syntax standard and "th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Edition) or someother refrenc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nature of the verbs. Focusing on thefundamental property of the verbs——the timing, we hope to study the verbalproperty and the property of action. In the end we will find these verbs are absoluteverbs and have weak acti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find the reason of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we couldfind various reasons. Basing o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ransitivity theory, we couldfind one main reason is the low transitivity. In addition, it’s also affected by syllableand language style.
引文
①参见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②这是1985年11月吕叔湘先生在“句型和动词学术研讨会”的开幕词中提到的。
    ③参见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①参见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第6期。
    ①参见杨锡彭1992粘宾动词初探,《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①参见吕叔湘1962说“自由”和“粘着”,《中国语文》第1期。
    ①参见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第6期。
    ①参见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第6期。
    ②参见孙德金2009年博士论文《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
    ③参见胡明扬1993语体和语法,《汉语学习》第2期。
    ①对文言成分“所”的频率统计结果可参看孙德金博士学位论文中的52—55页
    ①参见郭绍虞1982再论文言白话问题,《复旦学报》第4期。
    参见张国宪1997“V双+N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昌来2003《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宁萍1987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线的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陈平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陈忠2006《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邓楠楠2007现代汉语“形+(X)+宾”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邓守信1983《汉语及物性关系的语义研究》,黑龙江大学科研处。
    董晓敏1997“V在了N”结构新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秀芳2002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3期。
    董秀芳2006古汉语中动名之间“于/於”的功能再认识,《古汉语研究》第2期。
    董秀芳2009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中国语文》第5期。
    范晓1983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第5期。
    范晓1995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冯学峰1996汉语粘着词语的相对性,《锦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高苗红2008“单音节语素+于”结构的词法化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第7期。
    龚娜2006“X于”结构的语义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龚娜2007“X+于”结构的语用分析与认知解释,《梧州学院学报》第2期。
    龚娜2008从“X于”结构来看“V+P+N”结构的发展趋势,《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郭锐2004《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郭绍虞1982再论文言白话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胡明扬1993语体和语法,《汉语学习》第2期。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2006《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蒋同林1982试论动介复合词,《安徽师大学报》第1期。
    蒋叶红2007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昌吉1995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金昌吉2001“粘宾动词”之我见,《语言问题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教育出版社。
    金鐘讃2004试论“双音节+于”的句子成分,《语言研究》第3期。
    李德鹏2009论“动词+介词”的词汇化,《齐鲁学刊》第2期。
    李泉1994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李泉1997现代汉语“形+动态助词”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李泉2001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李文莉2003论“V+P+N”中前加成分向后加成分的转变,《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李文莉2004从原型范畴看“V+P+N”中P的演化,《汉语学习》第2期。
    李宇明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东华蒋艳2005介词虚化与“V+介+Np”的述宾化趋势,《汉语学习》第1期。
    蔺璜1996粘状动词初探,《语文研究》第3期。
    刘丹青2004《语序类型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公望1986简论“动+介+名”结构,《宁夏大学学报》第4期。
    刘汉城1982单音动词:自由式和粘着式,《兰州大学学报》第3期。
    刘汉城1983粘着单音动词的功能分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刘光明2006单音动词后“往”的语法化,《池州师专学报》第20卷第2期。
    刘梦溪1996《赵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刘萍1999形容词能否出现在“X了O”结构槽中,《辽宁大学学报》第3期。
    刘晓惠1999粘宾动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正光崔刚2005语法原型与及物性,《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期。
    吕叔湘1962说“自由”和“粘着”,《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麻彩霞2000试论现代汉语带宾形容词,《语文学刊》第6期。
    马加贝2002《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马庆株2007《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2007《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孟琮1987《动词用法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潘望2009现代汉语“V向+NP”格式及相关问题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齐沪扬王爱红2001形容词性短语与形容词的功能比较,《汉语学习》第2期。
    齐沪杨2004《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任力1983动词“姓”的特点,《语言研究》第4期。
    邵天松2005粘着体宾动词V的配价分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3期。
    沈家煊2004《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宋煜2005关于形式动词的及物性考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第5期。
    孙德金2009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孙英杰2005被动式与动词的及物性,《北方论丛》第2期。
    汤廷池2001汉语复合动词“X加”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语言研究》第1期。
    唐广厚车竞1985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动词化初探,《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健慈1988“算”的语义和语法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俊毅2001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分类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王启龙2003《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寅2006《认知语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志军2004及物性的典型研究,《外国语》第4期。
    王志军2007论及物性的分类,《外国语》第4期。
    吴福祥2005《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
    吴为善2003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汉语学习》第2期。
    吴为善2006《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
    吴守华2002汉语“V+P+N”结构研究评析,《学术研究》第10期。
    吴锡根1991试论自由动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吴锡根1994粘宾动词及其构成的句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林枫杉申明仙2005《现代汉语逆序词典》(第1版),延边人民出版社。
    邢福义1994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徐杰2001“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语言研究》第3期。
    严慈2001介词、词缀、助词——说“于”字,《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卷第1期。
    杨锡彭1992粘宾动词初探,《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叶长荫1984唯谓形容词,《北方论丛》第3期。
    尹世超1991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第6期。
    俞士汶2003《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明军1998非自主动词的分类补议,《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1祈使句式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1期。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袁毓林2005《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曾立英2004关于“及物性”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第1期。
    张斌2002《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1995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1995论双价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淮北煤师院学报》第3期。
    张国宪1995双价形容词对语义结构的选择,《汉语学习》第4期。
    张国宪1997“V双+N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张国宪1998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2000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点性特征,《中国语文》第5期。
    赵元任2005《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8《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周海峰2000粘补动词初探,《汉语学习》第3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Paul J.Hopper,Sandra A.Thompson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Language》,Vol.56, No.2, 251-299.
    Halliday, M. A. K. 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EdwardArnol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