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存在和发展,不仅能够以其自身强大的消费能力为支撑,发挥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而且更是构建“橄榄形”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深化转型期的演进之中,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加快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同步转型,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转型。而完成这“惊险一跳”的重要标志和内容就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扩大和“橄榄形”社会的形成。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从总体上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规模,首先离不开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扩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长期以来处于一种二元分割下的不均衡发展状态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就制约了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发展,阻碍了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扩大。党的十六大报告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知,城乡统筹的目标就是要重新达到城市与农村均衡发展的状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力图增加农民的要素禀赋等非农收入,使农民收入实现超常规增长。同时,在城市继续保持以工薪收入为主的劳动群体的收入增长,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且创造条件使劳动者的财产性收入有所增长。显然,城乡统筹的目标和内容和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客观上能够带动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扩大,进而实现整个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扩大。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就可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实力,否则,便难以抵抗各种经济风险或危机,难以迅速从各种社会—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难以获得持久发展的潜力。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在金融危机中的正反经验都表明,一个国家,即使在经济上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如果没有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者阶层,便仍然不能算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家。2006年,世界银行通过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分析,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当一个国家发展水平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时,由于不能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家经济陷入停滞徘徊状态。对于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并刚刚进入中等偏上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我国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在目前投资率偏高、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的重点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提高国内消费率。因此,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使国内广大中低收入者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以其较强的消费能力为支撑,使中国国内需求得到明显提升,市场规模及完善逐步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这种战略选择可以实现“三位一体”目标:第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泉,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使社会各阶层群体都能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第三,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调整和复苏过程中为世界经济再平衡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增长因素,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三种转变过程同时并存的现实情况下,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发展还受制度、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梳理了中等收入者(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立足于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研究框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和目标,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将其拓展为“动力—结构—分化”的理论模型,以此作为本文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本文共有五个部分,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0章,作为全文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一些研究要素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动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的工具与方法、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1章: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从经济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梳理了中等收入者(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立足于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研究框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和目标,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将其拓展为“动力—结构—分化”的理论模型,以此作为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首先,本文认为,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及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在我国制度变迁的基础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的动态演化,制度变迁是我国中等收入者阶层得以产生的动力机制,这既是对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延续又是在转型过程中的最新发展,体现了社会阶层在动态演化过程中的惯性和创新性。
     其次,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是结构的演化。在转型过程中,国家社会经济各种功能各异的不同子系统结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城乡结构系统的演化必将对我国的阶层分化产生相应的影响。概括而言,结构演化引导着中等收入者阶层动态演化的内生逻辑过程。
     最后,对动力机制和结构机制作用下阶层分化的结果进行归纳,这就是造成了阶层的分化和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产生,提出了在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下演化出来的中等收入者阶层三个属性的理论假说。
     第三部分是2章:制度变迁、结构调整与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演变过程及现状分析。主要是采用历史分析法,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各种制度演进做了详细的回顾和梳理,考察了转型期中等收入者阶层在我国各种制度的变革中的演进变化过程。并对现阶段城乡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承接于上述理论部分,第四部分是3章、4章:3章是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实证分析。本章节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前面提出的关于中等收入者阶层三个属性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简要结论,验证了三个理论假说的正确性。4章是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国际视野与启示。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一方面对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对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得出借鉴启示。
     第五部分是5章:结论与建议。这部分在前面大量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了转型期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尤其是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政策与建议。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范围视野的创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中产阶级”、“中间阶层”的研究较多,对于中等收入者的研究较少,王开玉、陈新年二位学者对于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层面或以省区域内的中等收入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本文则把农村中等收入者剥离出来,与城市中等收入者共同构成本文研究对象。
     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对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经验描述性,鲜有从数量关系上来对城市与农村中等收入者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从经济、制度方面对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三,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的转型期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三个基本属性,即:城乡收入差距与中等收入者阶层扩大存在负相关性、制度变迁与中等收入者阶层扩大存在正相关性、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增幅滞后于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这可能是首次归纳出的有关转型期中等收入者阶层属性的理论观点,因而对于深化对我国中等收入者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of a country and society, not only relying on its own purchasing power to support its country,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 and maintains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play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an "olive-shape" social structure, 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oday China is experiencing an overall transformation in economic system,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pattern, in the face of threat of the "middle-income trap", expanding the group of middle-income class will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pattern and economic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Also by expanding the group of middle-income class will strengthen our ability to handle crises,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ke sure China gets round "middle income trap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expansion of middle-income class group means a lot to China."Twelfth Five-Year Plan" pointed out that "Make great efforts to realiz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 increase payment for labor and boost productivity of labor simultaneous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w-income group, maintain the middle-income groups to exte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lies on the growth of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m planning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from old-fashion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form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 the growth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ffected a lot by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political system which some time play decisive roles. In this essay which specifi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or middle class in the prospective of economy and sociology, base on the economic research frame of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combine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nd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us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dynamic, mechanism and polarization theoretical model as framework. The essay contents five part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will be chapter0which mainly focus on introduction of the essay, elaborating on the most update achievements and elements both in china and aboard. In the Chapter0, it will recite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notion and framework, method and tools, drawback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review and update trend both in china and aboard in this field.
     Papers study the scope of vision of innovation.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for the "middle class","middle class" of more middle-income research for less, Wang Kaiyu, Chen Year two scholars for many middle-incom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macro-level or province area of middle-income groups for the study. This put the spin-off middle-income people in rural areas, and urban middle-income people constitute this study.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paper. Middle-income strata of past research, the experience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rarely come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urban and rural middle-incom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from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middle-income strata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a mor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middle-income strata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e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other income derived from the three basic properties of those classes, namely: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middle-income class expand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middle-income class expanding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rural middle-income stratum in rural areas lags behind the increase in middle-income class, this may be the first time tha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thus for the deepening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middle-income people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value.
引文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2[美]艾伦著,孙雪、李敏译:《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文汇出版社,2011年8月,第4-5页。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74页;
    1刘鹤:《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扩大国内市场—“十二五”规范建议的基本逻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该报告也是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报告之一,内部刊物。
    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1年3月17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8日。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笔者通过换算得到。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2页。
    2刘长江:《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析》,2006年10月,http://www.sachina.edu.cn。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05页。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05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3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3页。
    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43页。
    4新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个学派,也称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该学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试图重新解释或修正马克思的理念。有关该学派详情请参阅: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275页。
    1马丽娟、李小凤:《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回顾》,《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94页。
    3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6页。
    1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79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第145页。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2-12页。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45页。
    1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46-148页。
    2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6页。
    1[德]约翰·冯·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年。
    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价》,《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美]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1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2[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引自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7页。该书1898年出版时名为《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为现名。
    3淮建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4期。
    1陈晓兰、戴炜珺:《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城市乌托邦》,《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399页。
    2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
    3鞠正江等:《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对策措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4袁华明:《城乡统筹应走出误区》,《观察与思考》,2004年第12期。
    5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11页。
    1章国荣、盛来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对策》,《调研世界》,2003年第8期。
    2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75-101页。
    3韩长赋:《正确把握和处理新阶段的城乡关系》http://news.cntv.cn/china/20101220/105212.shtml,
    1郭翔宇、颜华著:《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15页。Indermit Gill and Kharas, 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World Bank, 2006。
    3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4月,第1页
    2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4月,第1页。
    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4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4月,第1页。
    1王仕军、李向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评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第3期。
    2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1王一鸣:《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和原因分析》,《现代人才》,2011年第2期。
    2王仕军、李向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评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第3期。
    1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2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对我国的警示》,《理论学习》,2011年第6期。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1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入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8日。
    2苏海南:《努力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3林弘:《让中等收入者多起来》,《中国经济信息》,2003年第10期。
    4田川、赖小萍、高培勇解说政策:中国扩张中产阶层,人民网,2002年11月13日。
    5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24、25页。
    2张宛丽:《中国中间阶层研究报告》第252页,转引自:赵洁:《社会转型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求实》,2010年第9期。
    3王美霞、王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内涵解读》,《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1期。
    4王劲松、韩克勇:《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分析》,《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第145页。
    1马丽娟、李小凤:《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回顾》,《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88页。
    3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2005年第1期。
    4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8页。
    2刘建伟:《“中间阶层”概念探讨》,《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 Indermit Gill and Kharas, 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World Bank, 2006。
    4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笔者经过换算得到。
    5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92575.htm。
    1关于现阶段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经济指标一直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选取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经济指标,只是基于社会生活现实给出的一个相对概念,是为了研究需要而由笔者根据李春玲等专家的观点而确定的数据,即城乡中等收入者阶层下限标准分别略高于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城市中等收入者阶层上限标准结合上海等大城市白领的最高年收入确定,农村中等收入者阶层上限标准根据国际上公认的中等收入者阶层与高收入者阶层收入差距保持在2.5倍左右确定。大家不能够简单的以为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标准就是这些数字。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259-261页。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17页。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第47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第45页。
    1吴正俊、伍林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6月,第136页。
    2吴正俊、伍林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6月,第14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05-30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432-433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年,第5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3页。
    1吴晨:《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6期。
    2陈霜华:《科斯产权理论评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535页。
    2李松龄:《制度供给:理论与实证》,《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3姚作为、王国庆:《制度供给理论述评:经典理论演变与国内研究进展》,《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1林乐芬:《发展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333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2页。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2页。
    1陆学艺:《分层与重构:中国社会转型》,引自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121/09266997566.shtml。
    2于小倩、申腾:《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4期。
    3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4页。
    1刘祖云、田北海、戴洁:《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2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52-54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80-82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89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91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55页。
    2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61-263页。
    3李路路:《社会分层结构:机制变革与阶层相互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69页。
    1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80页。
    1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1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3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3《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4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46页。
    1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48页。
    1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第43-44页。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109/3784.html。
    3《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4日。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l_6938568.htm。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http://news.sina.com.cn/o/2005-03-16/03185371161s.shtml。
    1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43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第145页。
    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第241页。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68页。
    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载于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2页。
    1周晓虹:《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以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9页。
    2国家统计局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1月。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22、23页。
    1胡家勇:《中国个体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23页。
    3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第12页。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刘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与阶层结构转型》, 中国社会学网www.sociology.cass.cn/shxw/shgz/shgz70/t20200623_26731.htm。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3页。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90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第8-23页。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81页。
    1国家统计局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月。
    2国家统计局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1月。
    3国家统计局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1月。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390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391页。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载于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2页。
    1郭华红:《解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第1版。
    2见网易新闻:《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达2.3亿人》,2011年8月5日,http://news.163.com.
    3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1毕云天:《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及思考》,转引自段若鹏、钟声、王心富、李拓:《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12页。
    2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12、113页。
    1《温家宝: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橄榄型分配格局》,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 hqcj/zgjj/2010-04-01/content_100837_2.html。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184页。
    1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295页。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143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143页。
    2国家工商总局:《2011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http://www.saic.gov.cn/zwgk/tjzl/。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刘本荣、谭国太:《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年6月,第53页。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406页。
    1段若鹏等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10页。
    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1页。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11页。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1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形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第276页。
    2王旭东:《有一种中产叫“被中产”》,中国新闻网,2011年8月8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8-08/3240073.shtml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86页。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7日。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2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3页。
    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5期。
    1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8月,第29页。
    2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页。
    3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1页。
    4赵洁:《社会转型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求实》,2010年第9期。
    5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59页。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笔者经过换算得到。
    2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8月,第33页。
    1王开玉、方金友:《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9--10页。
    2胡西苓、邓谨:《浅析农民中等收入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功能》,《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2陈瑞光:《广东城镇居民中等收入者研究》,《南方经济》,2005年第4期。
    3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2005年8月,第490-499页。
    4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1页。
    1《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新闻网,2011年8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
    2王开玉、方今友:《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3-134页。重庆市统计局:《目前国民中等收入问题研究与重庆实证分析》,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年8月29日。
    1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42页。
    2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43页。
    1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43页。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0-492页。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38页。
    1王开玉、方金友:《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26-28页。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8-499页。
    2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35-136页。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8页。
    2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36页。
    3王开玉、方金友:《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72页。
    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23页。
    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9月,第60页。
    1李连根:《我国中等收入者发展趋势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祝福恩、李世红:《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建构小康社会的基础》,《理论前沿》,2003年第8期。
    1本段中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课题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三农数据网:http://www.sannong.gov.cn/fxyc/ncjjfx/200402050735.htm。
    1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228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第402-407页,第417-419页。
    2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6月,第356页。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6月,第356页。
    2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8月,第76页。
    3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6月,第357页。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10期。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3《新华月报》,2010年第5期。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9月。
    1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1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 CorelDRAW软件是一种优秀的绘图软件,其精确度可达到小数点后6位数。
    1王一鸣:《“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和原因分析》,《现代人才》,2011年第2期。
    1王一鸣:《“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和原因分析》,《现代人才》,2011年第2期。
    1陈江生:《拉美化陷阱:智利的经济改革与经验》,《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1期。
    1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4月,第4页。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2页。
    1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2周晓虹:《中产阶级全球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1页。
    1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2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4页。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32页。
    1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8月,第82页。
    1刘迪:《日本是如何造就中产阶级的》,《理论导报》,2011年第1期。
    2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9页。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0页。
    1刘迪:《日本如何造就中产阶级的》,《理论导报》,2011年1月。
    2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52页。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160-165页。
    1刘建辉:《波兰:一个转型奇迹的解读》,《经济》,2006年第4期。
    2《波兰转型思考》,载于《财经国家周刊》,2011年7月29日。
    3数据来源:中国驻波兰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pl.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0610/20061003388961.html。
    1金雁:《波兰经济转轨的成就、经验与教训》,《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4期。
    2华沙台贸中心:《波兰近十年经济改善,中产阶级兴起,贫富差距缩小》,《国际商情》,2010年10月19日。
    3薛莉:《破解波兰经济复苏之谜》,《学习时报》,2011年1月5日。
    3徐向梅:《社会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中产阶级》,《当代世界》,2000年第5期。
    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第291页。
    1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经商参处网站,2011年5月26日,http://ke.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105/20110507570673.html。
    2张忠祥:《黑人中产阶级与南非民主进程》,《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外媒:印度2010年或已超中国成全球增速最快经济体》,2011年4月18日,中国经济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
    2江山:《中产路线图》,长江出版社,2005年1月。转引自长江水利网:http://node.cjw.com.cn/index/read/detail/20060404/55334.asp?serianum=22&menu=20050101/57599.asp。
    3杨鸿玺:《印度信息产业概览》,《科学决策》,2011年第3期。
    4杨鸿玺:《印度信息产业概览》,《科学决策》,2011年第3期。
    1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人民网,3月17日,http://paper.people.com.cn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
    [10]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11]《列宁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2]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6月。
    [13]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1月。
    [14]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15]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8月。
    [16]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1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
    [1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月。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
    [20]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
    [2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
    [22]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3]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
    [25]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年。
    [26]艾伦著,孙雪、李敏译:《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文汇出版社,2011年8月。
    [27]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
    [28]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16页。
    [30]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3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4月。
    [33]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4月。
    [34]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
    [35]吴正俊、伍林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6月。
    [36]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12月。
    [37]林乐芬:《发展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8]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9]刘祖云、田北海、戴洁:《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40]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
    [41]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
    [42]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
    [43]李拓:《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2月。
    [44]段若鹏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
    [45]刘本荣、谭国太:《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年6月。
    [46]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9月。
    [47]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
    [48]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
    [49]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
    [50]李毅:《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51]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52]彭劲松:《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53]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0月。
    [54]周罗庚等:《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9月。
    [55]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56]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57]马海涛等:《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8]张小平、王迎春:《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9]张作云、陆燕春:《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月。
    [60]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61]宁德业:《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62]黄祖辉:《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63][德]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出版社,2008年9月。
    [64]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65]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66]青连斌:《分配制度改革与共同富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67]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就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68]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年。
    [69]列宁:《国家与革命》,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70]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
    [71][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72]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
    [73]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
    [74]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月。
    [75]王敬华:《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6月。
    [76]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77]王伟光:《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月。
    [7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10月。
    [79]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
    [80]孔祥智、盛来运:《中国小城镇发展报告(2009):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2月。
    [81]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历程和经验分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82]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83]陈锡文、赵阳、陈剑波:《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84]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
    [85]高志仁、朱波:《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6月。
    [86][英]罗斯玛丽.克朗普顿:《阶级与分层》,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87]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88]李萍、戴歌新:《转型与分配协调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89]李萍等:《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
    [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1年3月17日。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8日。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
    [4]刘长江:《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析》,2006年10月http://www.sachina.edu.cn。
    [5]马丽娟、李小风:《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回顾》,《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价》,《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7]李泉:《中外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8]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9]淮建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4期。
    [10]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
    [11]鞠正江等:《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对策措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12]章国荣、盛来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对策》,《调研世界》,2003年第8期。
    [13]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14]王仕军、李向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评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 年第3期。
    [15]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16]王一鸣:《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和原因分析》,《现代人才》,2011年第2期。
    [17]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对我国的警示》,《理论学习》,2011年第6期。
    [18]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入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8日。
    [19]苏海南:《努力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20]林弘:《让中等收入者多起来》,《中国经济信息》,2003年第10期。
    [21]田川、赖小萍、高培勇解说政策:中国扩张中产阶层,人民网,2002年11月13日。
    [22]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中等收入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3]赵洁:《社会转型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求实》,2010年第9期。
    [24]王美霞、王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内涵解读》,《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1期。
    [25]王劲松、韩克勇:《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分析》,《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26]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2005年第1期。
    [27]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8]刘建伟:《“中间阶层”概念探讨》,《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9]吴晨:《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6期。
    [30]陈霜华:《科斯产权理论评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1]姚作为、王国庆:《制度供给理论述评:经典理论演变与国内研究进展》,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32]李松龄:《制度供给:理论与实证》,《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33]陈杰:《制度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企业导报》,2011年第3期。
    [34]于小倩、申腾:《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4期。
    [35]马雪松:《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与社会活力》,《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36]周晓桂:《我国社会流动的现状、特点及政治影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7]周晓虹:《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以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8]郭华红:《解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
    [39]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
    [40]柳思维、宴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财经理论与实践》,第150期第28卷。
    [41]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形成》,《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42]胡西苓、邓谨:《浅析农民中等收入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功能》,《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
    [43]陈瑞光:《广东城镇居民中等收入者研究》,《南方经济》,2005年第4期。
    [44]陈江生:《拉美化陷阱:智利的经济改革与经验》,《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1期。
    [45]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46]刘迪:《日本是如何造就中产阶级的》,《理论导报》,2011年第1期。
    [47]华沙台贸中心:《波兰近十年经济改善,中产阶级兴起,贫富差距缩小》,《国际商情》,2010年10月19。
    [48]孙嵩霞译:《关于俄罗斯中产阶级形成的几个问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3期。
    [49]徐向梅:《社会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中产阶级》,《当代世界》,2000年第5期。
    [50]张忠祥:《黑人中产阶级与南非民主进程》,《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51]郑秉文:《制度是效率转型关键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22日。
    [52]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53]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54]石刚、韦利媛:《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研究评析》,《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
    [55]房宏琳:《居民收入构成来源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差异分析》,《求是学刊》,2010年11月。
    [56]何军明:《城乡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57]孔德永、王存福:《“中产阶级”的历史发展及概念辨析》,《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58]杨海:《阿瑟.刘易斯及其理论启示》,《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9]谢承华:《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刘易斯两部门模型的评价》,《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0]盛哗、张彬:《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动力、过程和结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1]鲁明学:《凡勃伦制度经济学述评》,《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62]李仁君:《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社科纵横》,2009年第12期。
    [63]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社会》,2005年第1期。
    [64]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
    [65]彭静:《关于中产阶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才智》,2011年第9期。
    [66]赵明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开放》,2011年1月刊。
    [67]于金富:《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调整》,《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68]张水辉:《浅析马克思、毛泽东的中产阶级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2期。
    [69]刘建伟:《我国中间阶层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趋势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70]程宇:《“平等与效率之争”:简析西方社会分配的三种模式》,《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71]彭杨、何佳晓:《对“倒U”理论的评析》,《中国市场》,2008年第1期。
    [72]颜鹏飞、唐轶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年第3期。
    [73]许永兵、崔华刚:《制度与经济增长》,《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74]吴晨:《交易费用理论:起源、主要观点及其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6期。
    [75]于小倩、申腾;《马克思、韦伯与布迪厄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法制与社会》,2010年4月。
    [76]谢泉峰、彭友良:《涂尔干社会分层理论探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77]陈宗胜:《公有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差别理论模型与假说(2):两部门模型、总模型及倒U假说》,《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78]卢栎仁:《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导刊》,2010年第1期。
    [79]陈杰:《制度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企业导报》,2011年第3期。
    [80]孙慧:《中国中产阶层的计量指标分析》,《中国统计》,2010年第5期。
    [81]李义平:《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失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
    [82]胡浩志、易会文:《经济增长与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3]戴卫东、鲁军:《低收入群体向中间阶层流动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84]王静、臧新:《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6期。
    [85]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6]李娜:《亚里士多德的“新中间阶级论”与当今社会稳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7]周晓虹:《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以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88]严振书、宁向阳:《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及其阶段性》,《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89]徐婷:《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综述》,《中国市场》,2011年第9期。
    [90]胡鞍钢:《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转型是关联性转型》,《求是》,2011年第4期。
    [91]郭红霞:《转型期我国阶级阶层关系调研报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92]李全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6期。
    [93]曾国平、罗松林:《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重庆的启示》,《全国商情》,2007年第10期。
    [94]蔡雨胜:《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95]解垩:《城乡统筹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发展》,2005年第4期。
    [96]李英:《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研究》,《黑龙江史志》,2007年第12期。
    [97]李桂兰:《俄罗斯学者关于中产阶级的争论》,《国外理论动态》,1999年第12期。
    [98]赵红军、孙楚仁:《二元结构、经济转轨与城乡收入差距分化》,《财经研究》,2008年第3期。
    [99]徐建中、于士元:《基于回归分析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
    [100]权衡:《居民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的有效缓解》,《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01]郭建军:《日本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和经验教训》,《农业展望》,2007年第2期。
    [102]陶应虎、叶依广:《统筹城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
    [103]宋海英:《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述评》,《调研世界》,2004年第10期。
    [104]李少华:《统筹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探讨》,《甘肃农业》,2008年第2期。
    [105]季建林:《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的原则、重点与措施》,《农业经济》,2004年第1期。
    [106]陈晓红:《统筹城乡研究动态分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107]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四川改革》,2007年第11期。
    [108]黄黎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经济纵横》,2006年第11期。
    [109]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1期。
    [110]权衡:《政府权力、收入流动性与收入分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11]高波、廖红丰:《二元化制度下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112]赵玉、张玉、祁春节:《中国经济增长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年6月。
    [113]张华、王燕:《转型期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北方论丛》,2006 年第5期。
    [114]刑金余:《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6期。
    [115]陈晓兰、戴炜珺:《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中的城市乌托邦》,《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116]李萍、陈志舟:《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各时期的职能转换》,光明日报,2005年。
    [1]陈云:《居民收入分布及其变迁的统计研究—基于现代非参数方法的拓展与创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2]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