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治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后税费时代,“富人治村”已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流模式,这一权力结构变化背后有经济背景、社会基础、制度与政策因素的复杂作用。一方面,税改后的农村基层政治在摆脱了资源汲取的压力之后开始初步民主化,对选举的控制逐渐放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分化,与此同时国家也在通过大幅下渗公共品资源缓解农村的衰颓。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进程中,城镇周边农村的超级地租开始出现。新的时代背景下,顺利承接资源、完成土地增值开发、引导农民致富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心任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双带方针”由是兴起,农村先富能人阶层在地方政府基础性权力不足的情况下成为基层工作达致目标的支柱力量。
     然而,当由权力主导的巨大利益空间出现之后,村两委选举及人大代表直选便被财富所左右,“贿选”进入相当普遍而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村庄政治的公共性严重萎缩,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被排斥出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难以实现,规范利益分配的各种制度设计在权力实践中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寡头化。
     个体的富人出于桑梓情怀回报家乡的类慈善行为并不能代表富人阶层的参政动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投资遵循“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竞争逻辑,而且前提是自身获利更多。虽然他们的投入客观上能使局部地区获得资源,但却以更多地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因为他们所要承接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横亘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寡头结构放大了基层场域中权力-利益网络的“结构洞”效应,从上至下输入农村的资源在流动过程中被大量吸食,且流量愈大吸食愈深,乡村治理发生了内卷化。这与税改前发生的国家政权内卷化如出一辙,只不过资源流向发生了逆转。所以,如果不能在将乡村社会加以组织的基础上设法以协商民主的政治过程代替权力主体的利益博弈,那么权力-市场的结盟不仅会使国家下渗资源的战略意图落空,还会将经济社会运行带入“转型陷阱”中,停滞、溃烂。
After the rural taxation reform,'govern by the rich' gradually becomes primarygovernance model, this change of power structure is caused by complicated economic,social and policy factors. On the one hand,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s start preliminarydemocratization as the task of tax collecting is cancelled, on the other hand, sharp socialstratification in rural community appears while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considerable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to countryside by the state as a response. With theinpu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land exploitation by the government,substantial land rent emerges at the surroundings of town areas. Against this newbackground, successfully undertake the project, complete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leadvillagers to forune turn into essential mission of the grass-roots work, the 'two leading'policy in rurul organization work come into vogue, the rich stratum in rural Chinabecomes the principal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hich lack in infra-structure power.
     However, after the emergence of enormous interests space, village committeeelection is dominated by capital and bribery has entered in a gray area which iswidespread and thus difficult to supervise. What s more, The public character in villagepolitics deteriorates and the majority classes in rural community are excluded,thedemocracy in decision,administration and supervision are impossible to fulfill, so thesocial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division of earning are uncapable to be executed.As a result, the power structure in rural community tends to oligarchy in fiercecompetition.
     The charity behavior due to kindness emotion by wealthy person as individual cannotexplain the political intention of the whole rich class whose investments are under the'survival of the fittest' logic given the precondition that they are the winner themselves.Objectively it could gain resource for some part of the region, but not the whole, afterall,the total resources are limited. Most importantly, the oligarchy of power-interests networklies across the state and society which magnifies the 'structure hole' effect in rural arenahas led to giant resource leakage while flowing into countryside, so, involution of ruralgovernance arise because of the deeper siphon with higher flow rate. This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involution of state power before the rual taxation reform, unless the flowdirection of resource has been reversed. Therefore, if the benefit game among the powercannot be replaced b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ruralcommunity, the power-market union will defeat the strategic purpose of the state inresource refluence, and take the socioeconomic life into 'transition trap',staling andfestering.
引文
1该杂志编辑部在文章中欣喜地判断,“富人治村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引自《富人治村新时代》,《乡镇论坛》2004年第6期。
    17参见费孝通、张之毅著《云南三村》序言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9参见卢曼(lumman):《社会分层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第10期,第58页。
    7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51页。
    73参见刘成斌、卢福营:《非农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农村社会分层》,《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5期。
    74也即是说,从分层标准出发,可以推导出某一阶层或利益群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参见秦琴:《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143《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
    162引自《吴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镇委〔2006〕41号文件)
    167《选举法》第三十条规定,正式候选人和应选名额之比不低于4/3倍,不高于2倍。
    168《选举法》第三十一条。
    213参见附录9《越州市城乡新社区建设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七款。
    246具体可参见附录13:《吴陵镇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264参见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6页。
    281董磊明将其称之为“政治牺牲行政”。参见《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埃米尔·涂尔干,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埃米尔·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3]埃米尔·涂尔干,201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安东尼·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北京:译林出版社。
    [6]保罗·康纳顿,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彼得·布劳,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8]布迪厄,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9]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2009,《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查尔斯·库利,198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2]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1995,《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3]曹锦清,2010,《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4]曹正汉,2011,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15]陈柏峰,2007,从利益运作到感情运作,《开发研究》第4期。
    [16]陈柏峰、郭俊霞,也论面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7]陈柏峰,2009,土地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18]陈柏峰,2010,华中村治研究:问题与方法,《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19]陈柏峰,2011,《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陈柏峰,2011,仪式性人情与村庄经济分层的社会确认,《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21]陈柏峰,2012,中国农村的市场化发展与中间阶层:赣南车头镇调查,《开放时代》第3期。
    [22]陈柏峰、郭俊霞,2009,《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3]陈锋,2012,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的运作机制,《社会》第1期。
    [24]陈锋、袁松,2010,富人治村下的农民上访:维权还是出气?,《战略与管理》第3期。
    [25]陈辉,2009,《古村不古浙西衢州古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6]陈潭、刘祖华,2004,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管理世界》第10期。
    [27]陈涛,2009,《村将不村鄂中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8]戴维·斯沃茨,2006,《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9]戴维·格伦斯基编,2005,《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0]党国英,2003,民主政治的动力: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战略与管理》第5期。
    [31]党国英,2004,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开放导报》第12期。
    [32]邓正来,1994,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33]狄金华,2009,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34]丁卫,2009,《复杂社会的简约治理关中毛贼王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35]丁元竹,1995,《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6]董磊明,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37]董磊明,2010,《宋村的调解》,北京:法律出版社。
    [38]董明,2008,对先富参政价值及其限度的省思,《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39]方江山,2000,《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分析对象》,人民出版社。
    [40]斐迪南·滕尼斯,2010,《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1]费孝通,2010,《中国城镇化道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42]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43]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4]费孝通、方李莉,2001,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民族艺术》第2期。
    [45]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6]费孝通,2006a,《中国士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7]费孝通,2006b,《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48]费正清,2003,《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樽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49]福柯,1998,《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0]高王凌,2006,《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51]高宣扬,2004,《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52]桂华、刘燕舞,2010,村庄政治分层:理解富人治村的一个视角,《中国研究》第1期。
    [53]郭剑鸣,2010,浙江富人治村现象剖析基于浙江金台温三市7个村的调查研究,《理论与改革》第5期。
    [54]郭亮,2009,《走出祖荫赣南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55]郭亮,2010,《地根政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年博士论文。
    [56]郭鹏群,2009,《豫北村治模式初探以河南安阳洹村调查为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57]郭正林,2005,《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8]何俊志、朱忠壹,2011,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选票设计与民主质量,《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59]贺雪峰,2001a,论村庄权力结构的模化,《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60]贺雪峰,2001b,乡村选举中的派系与派性,《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61]贺雪峰,2002,《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2]贺雪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3]贺雪峰,2005,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人文杂志》第1期。
    [64]贺雪峰,2006a,《乡村的前途》,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65]贺雪峰,2006b,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和进路,《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66]贺雪峰,2007a,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第1期。
    [67]贺雪峰,2007b,个案研究与区域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68]贺雪峰,2007c,取消农业税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69]贺雪峰,2008,《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
    [70]贺雪峰,2009a,《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1]贺雪峰,2009b,《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2]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3]贺雪峰,2011a,论富人治村,《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74]贺雪峰,2011b,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政治学研究》第6期。
    [75]贺雪峰,2011c,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三层分析,《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76]贺雪峰,2011d,论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开放时代》第2期。
    [77]贺雪峰,2012a,《组织起来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8]贺雪峰,2012b,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79]贺雪峰、董磊明,2005,村民组与农民行动的单位,《中国农史》第4期。
    [80]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第6期。
    [81]胡序杭,2005,先富能人治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82]黄俊尧,2007,先富能人参政背景下的村庄政治生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83]黄俊尧,2009,论村民代表会议与先富群体治村,《浙江学刊》第2期。
    [84]黄光国、胡先缙,2004,《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5]黄仁宇,2006,《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6]黄宗智,2005,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第1期。
    [87]黄宗智,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88]黄宗智,2007,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89]黄宗智,2009,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开放时代》第2期。
    [90]黄宗智,2000a,《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91]黄宗智,2000b,《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92]吉尔兹,1999,《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93]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4]焦长权,2010,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一种农民上访行为的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6期。
    [95]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2007,《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96]金太军,2002,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齐鲁学刊》第5期
    [97]金太军,2008,《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98]景跃进,2002,村民自治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99]鞠万义等,2003,能人治村在白城,载于2003年9月13日《吉林日报》。
    [100]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01]康晓光、韩恒,2008,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年第2期。
    [102]柯文,2000,《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3]柯武刚、史漫飞,2004,《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
    [104]科尔曼,2008,《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5]孔飞力,1999,《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06]拉德克利夫布朗,2005,《安达曼岛人》,梁粤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7]蓝宇蕴,2005,《都市里的村庄》,北京:三联书店。
    [108]郎友兴、郎友根,2003,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109]郎友兴,2009,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浙江社会科学》第7期。
    [110]郎友兴,2010,改革、市场经济与村庄政治基于一个浙江村庄政治的三十年,《浙江社会科学》第11期。
    [111]黎民、张小山,2005,《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12]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113]李昌平,2004,取消农业税将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读书》第6期。
    [114]李德瑞,2009,《山村的彷徨鄂西北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15]李国庆,2001,《内发的村庄》导论,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6]李洪君、张小莉,2009,《一个新型移民社区的村治模式吉林枣子河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17]李猛,1996,《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118]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
    [119]李培林、张翼,2000,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20]李普塞特,1995,《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1]李强,2008,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
    [122]李强,2008,《社会分层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3]李强,200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新华文摘》第2期。
    [124]李路路,1999,论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125]李勇华,2003,两个先锋队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浙江学刊》第3期。
    [126]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127]李祖佩,2012,从吸纳到求援:资源变迁背景下的村庄政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28]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9]林辉煌,2010,寡头政治与中国基层民主,《文化纵横》第5期
    [130]林辉煌,2012,江汉平原的农民流动与阶层分化,《开放时代》第3期。
    [131]刘成斌、卢福营,2005,非农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农村社会分层,《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132]刘世定、孙立平,1997,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卷。
    [133]刘洋,2009,《村庄发展的社会基础一个豫东村庄的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34]刘岳、宋棠,2006,《国家政策在农村实践过程的理解社会学》,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135]卢晖临,2005,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第4期。
    [136]卢福营,2006,《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37]卢福营,2007,群山格局:社会分化视野中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学术月刊》第11期。
    [138]卢福营,2008,治理村庄:农村新兴经济精英的社会责任,《社会科学》第12期。
    [139]卢曼,1986,社会分层理论,载于《国外社会科学》第10期。
    [140]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1]罗伯特·达尔,1987,《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42]罗伯特·默顿,2008,《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43]罗伯特.D.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年版。
    [144]罗伯特·米歇尔斯,2004,《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45]罗家德,2010,《社会网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6]骆建建,2009,《十字路口的小河村苏北村治模式初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47]吕德文,2007a,差序格局的拓展性理解:行动单位,《江海学刊》第4期。
    [148]吕德文,2007b,在中国做海外中国研究中国研究的立场与进路,《社会》第6期。
    [149]吕德文、陈锋,2008,在钉子户与特困户之间重新理解税费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50]吕德文,2008a,在钉子户与特困户之间,《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51]吕德文,2008b,村庄传统: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一个视角,《人文杂志》第1期。
    [152]吕德文,2009a,《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53]吕德文,2009b,《治理钉子户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154]麦克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5]马福云,2006,村委会直接选举的模式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156]马克·格兰诺维特,2007,《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7]马克斯·韦伯,2004,《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8]马克斯·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中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9]马克斯·韦伯,2011,《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
    [160]马塞尔·莫斯,2002,《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1]迈克尔·曼,2002,《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2]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63]毛丹,2000,《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
    [164]毛丹,2003,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
    [165]毛丹、任强,2006,《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6]毛寿龙,2001,《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7]聂磊,2011,结构洞理论分析,《群文天地》第8期。
    [168]欧阳静,2011a,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学》第5期。
    [169]欧阳静,2011b,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社会》第3期。
    [170]欧阳静,2010,《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官僚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乡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171]齐美尔,2002,《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72]钱杭,1995,《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73]钱忠好,2004,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管理世界》第12期。
    [174]秦琴,2005,转型期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期。
    [175]渠桂萍,2010,《华北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及其变动(1901-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
    [176]瞿同祖,2003,《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177]饶静、叶敬忠,2007,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178]任强,2005,苏南模式的转型与乡村先富参政,《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
    [179]荣敬本,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80]商意盈等:富人治村,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新华社每日电讯》2009年9月12日。
    [181]申端锋,2007a,农民行动单位视域中的小亲族,《江海学刊》,第4期。
    [182]申端锋,2007b,软指标的硬指标化关于税改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的一个解释,《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183]申端锋,200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184]申端锋,2010,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年第6期。
    [185]申端锋、刘金志,2009,乡村政治研究评述:回顾与前瞻,《开放时代》,第10期。
    [186]沈延生,1998,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第6期。
    [187]施从美,2008,文件政治: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188]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2004,《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89]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村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于《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0]孙立平,2002a,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191]孙立平,2002b,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第3期。
    [192]孙立平,2008,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第2期。
    [193]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人民出版社。
    [194]孙立平,2012a,这一次变化真的发生了乌坎事件已有的突破与面临的挑战,《经济观察报》,2月20日。
    [195]孙立平,2012b,用公平正义打破转型陷阱,《南风窗》第4期。
    [196]孙琼欢、卢福营,2000,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197]孙秋云,2010,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谈费孝通的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其反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198]谭飞、赵锋,2004,老区富人治村现象解读,《瞭望新闻周刊》6月21日。
    [199]谭同学,2007,《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0]谭同学,2009,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开放时代》第8期。
    [201]田力为,2009,扁平化管理毛时代先进劳模制度内涵,《绿叶》第2期。
    [202]田力为,《从井冈山的扁平化管理到新中国的扁平化管理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个理解》,《观察与交流》(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内部资料)第29期。
    [203]田先红、杨华,2009,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第3期。
    [204]田先红,2010,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6期。
    [205]田先红,2010,《息访之道: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1995-2009)》,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6]唐丽,2003,网络的生产:以一个地方性黑市经济的演化为关键案例,《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7]仝志辉、贺雪峰,2002,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8]王国勤,2009,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的治理逻辑,《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209]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210]王沪宁,1990,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复旦学报》第4期。
    [211]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2]王沪宁,2004,《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13]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4]王铭铭,2004,《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15]王铭铭、杨清媚,2010,费孝通与<乡土中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216]王宁,2007,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217]王绍光,2008,《民主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8]王思斌,2003,《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19]王习明,2009,《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20]王小军,2009,《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21]王振耀,2000,中国的村民自治与民主化发展道路,《战略与管理》第2期。
    [222]汪永涛,2009,乡村社会面子的运行机制,《江西社会科学》第1期。
    [223]温铁军,2005,《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三联书店。
    [224]吴思,2009,《潜规则中国历史上中的真实游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25]吴思红,2009,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社会基础与治理机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226]吴毅,1998,村庄中的政治人:一个村庄村民公共参与与公共意识的分析,《战略与管理》第1期。
    [227]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开放时代》第12期。
    [228]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9]吴毅,2007a,《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30]吴毅,2007b,何以个案,为何叙述,《探索与争鸣》第4期。
    [231]吴毅,2007c,迎检的游戏,《读书》第6期。
    [232]吴毅,2007d,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233]吴毅、李德瑞,2007,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第2期。
    [234]项辉、周威锋,2001,农村经济精英与村民自治,《社会》第12期。
    [235]肖鸿,1999,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第3期。
    [236]肖菁、岳海智,2003,先富群体竞选村官调查报告,《都市快报》,9月20日。
    [237]肖立辉,2008,如何看待和应对富人当政的乡村治理现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238]肖立辉,2008,富人当政现象剖析,《人民论坛(双周刊)》第7期。
    [239]肖唐镖,2001,《村治中的宗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40]萧功秦,2008,《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
    [241]谢立中,2010,《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2]徐勇,1996,由能人到法治:中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243]徐勇,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44]徐勇,2000,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2期。
    [245]徐勇,2006a,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第2期。
    [246]徐勇,2006b,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第4期。
    [247]徐勇,2006c,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学习与探索》,第6期。
    [248]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49]徐勇、吴毅、贺雪峰、全志辉、董磊明,2001,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第l期。
    [250]许烺光,1990,《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51]亚当·普沃斯基,2005,《民主与市场东欧与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改革》,包雅钧、刘忠瑞、胡元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52]亚伯拉罕·马斯洛,1987,《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53]严宏,2011,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模式:转型与重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54]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5]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6]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57]杨懋春,1983,《社会学》,台北:商务印书馆。
    [258]杨华,2009,《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59]杨华,2010,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战略与管理》第6期。
    [260]杨华,2012,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开放时代》第3期。
    [261]杨建华,2008,《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62]杨俊凯,2006,治理、摆平与抗争陈村水事官司的故事,《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63]尹钛,2005,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二十一世纪》第3期。
    [264]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65]应星,2007,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
    [266]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267]俞可平等,2002,《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8]袁达毅,2008,《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269]袁松、陈锋,2010,气与分化背景下的富人治村,《中国研究》春季刊。
    [270]袁松,2010,电视与村庄政治,《新闻与传播评论》(年刊)。
    [271]袁松、余彪、阳云云,2009,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272]翟学伟,2001,《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73]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5期。
    [274]翟学伟,2007,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第1期。
    [275]詹姆斯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76]张静,2000,雷格瑞事件引出的知识论问题,《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第2期,厦门:鹭江出版社。
    [277]张静,2003,土地使用规则不确定::一个法律社会学的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78]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79]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80]张鸣,2001,《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机构的变迁》,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281]张世勇,2009,《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82]张仲礼,1991,《中国绅士》,李荣晶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83]赵树凯,2005,虚弱的乡镇权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调查研究报告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84]赵树凯,2010,《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285]赵晓峰、林辉煌: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286]赵晓峰、王习明,2010,国家治理体制转型与农民致富实践的绩效评析基于豫中C乡与川西Y乡农民致富实践的实地考察,《古今农业》第1期。
    [287]赵晓峰,2011,《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88]赵旭东,2009,《文化的表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9]庄孔韶,2000,《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290]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91]郑风田,2010,富人治村的美与险,《人民论坛》第4期。
    [292]郑燕峰,2003,射阳10万元村官富干部带领村民致富,《中国青年报》,10月8日。
    [293]郑永年,2010,《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94]郑永年,2011,《未竟的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95]《中共中央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9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97]钟敬文,1998,《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98]钟伟军,2011,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逻辑,《浙江社会科学》第9期。
    [299]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300]周飞舟,2007,生财有道:土地开发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第1期。
    [301]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302]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303]朱迪丝·N·施克莱,2005,《守法主义》,彭亚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04]朱静辉,2011,《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305] Burt Ronald,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06] Dickson,2003,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7] Garfinkel Harold,1984,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Polity Press&BlackwellPublishers Ltd.
    [308] Geertz Clifford,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in Indonesi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09] George Ritzer,2011,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310] Granovetter Mark. S,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 volume78(6):1360-1380.
    [311] Oi. Jean C,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Refor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
    [312] Oi.Jean C,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313] Redfield. R,1956,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314] Shue Vivienne,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c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politic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15] Sui Helen F,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Accomplices in Rural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16] Schwartz B, Memory as a Cultural System: Abraham Lincoln in World war Ⅱ.,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61, No.5(Oct.,1996), P908-927.
    [317] Walder, A.G.1995, 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263-3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