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文论范畴中,“狂”是和“中和”对举的古老的美学范畴。本文通过历史的简要回溯发现,从孔子论“狂狷”开始,狂伴随三次大的思想解放思潮有过三次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狂”的理论发展的比较遥远的背景;得力于王阳明心学的沾溉则是“狂”的理论发展比较切近的背景。“狂”在泰州学派推动下,又产生了新颖的内涵,出现了指向近代的审美动向。
     第一章,梳理泰州学派诸人学说与“狂”有关的各种论述,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为指导,探究泰州学派推动下的“狂”的历史发展与逻辑演进规律。通过历史的梳理,可以辨认出“狂”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即狂侠、狂禅和狂狷。
     所谓狂侠指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及其后学徐樾、颜钧、何心隐等人,“狂”首先在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实践领域得到彰显,表现为践履之美的狂侠,以心灵的狂放气魄为特点,并勇于付诸社会的践履行动。论析从狂侠中人激赏的审美意象入手,经历了从“潜龙”到“见龙”再到“亢龙”的跃迁;以“百姓日用”为审美对象,拓宽了践履的对象范围;从践履之美的内涵看是讲学或者说为“师”;而践履之美的主体落在肉体之“身”上。这些变化说明,审美的重心越来越单一地落脚于主体的意识、意志和情感。
     所谓狂禅,指主体意识在个体生活、生存和生命的存在层的发展,体现为生存之美,以王艮之子王襞、门人罗汝芳为代表,还有赵贞吉、邓豁渠、管东溟、杨复所等与之学术趋向相近,他们都以现成良知、当下顺适为宗旨,体现出狂禅的总体特征。指出从狂侠过渡到狂禅的中介是“自然”;从审美本体、审美工夫和审美体验三方面探寻“狂禅”在影响渗透的过程中达成的妥协与改造,张扬主体的绝对个人自由感,忘怀一切外在的戒律和束缚。
     所谓狂狷,以晚明文化史册上最奇特的人物李贽为个案,论述异端之美。李贽的特出就在于,主动承认自己与名教、与正统格格不入,多次不无愤激地对自己冠名以异端。这一节的研究视角是从价值论的视野检讨异端的得与失,而不是从本体论、认识论的角度切入,论证了狂狷的审美价值立场、审美价值目标、审美价值中介和审美价值亏空。李贽的异端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价值批判,虽然也包含理性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但它主要不是建立在对儒学思想内部深刻反省的理性基础之上。异端意识在某种程度上的自觉,以及异端从审美的洪水猛兽变成对自我的一种认同、肯定,乃至不无几许自傲,标志着审美价值的转换和审美心理的捩转。以上三方面,从逻辑上,分别对应了行动美学(践履之美)、生命美学(生存之美)、批判美学(异端之美),它们合成了狂的美学品格。
     第二章,运用审美心理研究的方法,分析“狂”的美感发生和作用的心理机制。“狂”的审美心理特质是非中行,即主体的心理能量自在地释放,审美心意摆脱了伦理主义的限制、处于自由自在、永不满足的进取状态,以此构成了对古典和谐适度的心意状态的否定,也构成了对古典和谐美理想的否定。
     首先,“狂”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形式冲动,在审美心理诸要素的组织方式上以冲动为形式。它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以身为本的恒常性心理形式“欲”,视、听、嗅、味、肤的五官感知觉是现实具体的生理感受,感性形式的冲动具备了独立自在的性质,势必要撑破伦理内涵的牵制,生理感受主宰心理感受并成为“狂”的常态心理形式;其二是率性任心的情境性心理形式“率”,社会情境下,“身”与“欲”发生变异,它们参与和充实到“率性”、“任心”、“纵情”等一系列范畴的意蕴内涵之中,心、性、情都是内在的包含了人身的感官欲望,或者基于感官欲望的基础,在与常态心理形式保持密切关联的同时,又集中体现了不循规律、不依规矩、不由人力勉强的形式冲动特征;其三是生意活泼的动态性心理形式“生”,“生”意味着对于业已形成的心理形式的颠覆、扭转和重获新生,从不安于现状,不断地突破旧有的形式格套,在生生不息的心理形式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极大地激发出主体的心理能量,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其次,论述“狂”的审美心理的内涵沉淀。泰州学派主张任从冲动而生活,他们的动情、率性和从心所欲不在于个人的得失,而在于社会人生理想的某些普遍方面。其一,在“率”包含的突出的时间形式感中,蕴含了个体经验、群体需要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厚内涵,具体来说,即个人感知经验中对道德情感的理性反思;晚明社会广为传播的禅宗思想影响;儒家思想植根人心的集体无意识。其二,泰州学派对于人欲的认同始终与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道统意识)纠结在一起,在生理满足的本能冲动中蕴含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性追求,“欲”既是生理的满足,又是精神性追求,通过对于社会群体中人欲的合理满足和调控,建立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是由“从心所欲不逾矩”、“寡欲”到“育欲”的逻辑演变实现的。其三,在安心乐意、任狂恣意的审美心理形式冲动中,勇于承当社会道义和使命,身份卑微而意志高远,认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仍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怕嘲讽,不怕失败,毫不遮掩,也毫不做作,这正是泰州学派特色的“狂”,在安心乐意的形式冲动中承载了积极进取的社会性内涵。
     最后,论述“狂”的审美心理反常而合道。泰州学派将美感根源从外在的天理引向了人的心理状态,揭扬情感、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非认知、非理性的主体心理要素,反常合道,在某种程度上切近了审美的真谛。其一,他们主张恢复心体悦乐的“情”,不仅美感是审美过程产生的愉悦的情感,而且主体独特的情感是激发审美快感的根源。审美既是情感的宣泄,又是情感的满足。其二,鼓倡“良知”“赤子之心”等具有高度审美穿透力的直觉、顿悟。审美心理的直觉性根源于人的审美经验的积累,自觉的审美意识沉淀为无意识之后在审美场景中突然苏醒,渗透着高度的理性内容。其三,标举想象、联想等心灵的自由创造,憧憬理想的社会目标,并在想象中构建之。审美有着鲜明的个体心理特色,但个体心理也受社会和群体的制约与影响,体现为对于社会理想的热切向往。
     第三章,论述“狂”与明清文艺创作理论的关联。泰州学派“狂”的审美心理化育了文学艺术的新景观,契合了文艺创作非理性、反理性的特性,在文学创造心理中激活和弘扬主体情感、欲望和意志,极端重视性灵、至情、灵感、直觉、顿悟等非理性、反认知的心理要素。
     首先论述文艺创作根于性灵、率性而发的“信”,重点阐析了美在个性的童心、美在深邈的至情和美在疵处的性灵。作为文学艺术创造之根本的心理本体不是常态的执其两端而用之的中和、宁静的情感,而是一种癫狂的情感,是心理能量的过度剩余,凭借心理的形式冲动,狂暴地释放郁积的巨大心理能量,狂的恣意、任性是反抗压抑的手段和形式。
     接下来论述“狂”“愤”的文艺创造心理,它们不再是稳健中和有节制的情感,而是蕴涵了强大的心理能量,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教条和规范构成威胁。弗洛伊德心理学尽管有着泛性欲主义的偏颇,但是用文艺创造的心理动力来看狂愤的产生,仍然具有适用性,分析了狂愤的郁积机制、狂愤的宣泄机制和狂愤的价值实现。
     最后论述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审美范畴“趣”,尖新、怪奇,无所不至,偏嗜满足感性冲动的趣味,尤其是将个体感性存在的自然情欲作为文艺接受的心理基础,具体分析了作为审美期待的生趣、作为审美感悟的真趣和作为审美接受的机趣。
     总之,对“狂”下属的子范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家思想本身潜含的非中和的审美心理因子,在合适的条件催化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背离儒家貌似坚不可摧的中和的审美原则,它又是如何体现了指向近代的审美归趋。
Being opposite to the ancient category of“Zhong he”,“Kuang”is also an important aesthetic category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t benefits a lot from Yangming School. This dissertation is focused on the aesthetic category of“Kuang”which is developed by Taizhou School of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Taizhou School is not only one branch of Yangming School, but also the most active thinking movement in that perio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preading of thoughts course in literary theory from Ming to Qing dynast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sides“the introduction”, this thesis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which inquiry deep but not thoroughly into“Kuang”in Taizhou School and aesthetics of Ming-Qing dynasty.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unity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Kuang”and its logical unfolding. There are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Kuang xia”, being innate conscious in everyday life and social practice, so it is outstanding for its beauty of social pratice.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re Wanggen, Yanjun and He xinyin etc. This paragraph studies the aesthetic image, the aesthetic object, the aesthetic content and the aesthetic subject. The second stage is“Kuang chan”, being innate conscious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is outstanding for its beauty of individual.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re Wangbi, Luo rufang and Zhao zhenjie etc. This paragraph points out that the medium between“Kuang xia”and“Kuang chan”is nature, and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noumena, the aesthetic self-efforts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third stage is“Kuang juan”, which means the appreciation of heterodoxy, and the most famous representative of it is Lizhi. From the point view of value theory, This paragraph discusses its valuable problems. It marks the change of the aesthetic value that awareness of heterodoxy can be led towards positive of oneself.
     Chapter two researches on th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category of“Kuang”. First of all,“Kuang”means following instinctive impulse of Mind-Heart. There are three sources of instinctive impulse:“Yu”( want ),“Shuai”( following innate knowledge ) and“Sheng”( active and unrestrained consciousness ). Secondly,“Kuang”includes deep connotation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social need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Lastly, although“Kuang”violates ordinary psychological rules, it accords to the aesthetic rules. Taizhou Schoo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leasant motion of Mind-Heart, intuition and sudden realization, i.e“Liangzhi”( innate knowledge as standard ) and doctrine of childhood-mind, and free creation of Mind-Heart, for instance,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in one’s mind hoping for ideal social prospect.
     Chapter three is mai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Kuang”and literary theoretic categories of Ming and Q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Kuang”emphasized on anti-rational knowledge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 category of“Xin”( following the innate knowledge of Mind-Heart in composition ) is not tranquil and moderate, but insane and frivolous, which goes beyond normal limit. A new ideal has been accepted by literary reformers that psychological noumena are these various kinds of insane feeling. The category of“Kuang fen”attains excessive emotional energy, which supplies the powerful motive of literary cre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Kuang fen”is that individuals can let off their true and unrestrained anger towards the society in their works. This paragraph talks over its smoldering, expressing and value realizing course. The category of“Qu”accords to the needs and interest of newly rising citizens. It means excessive revel of desire and lust. Readers take great delight in sense impulse, especially individual lust having been accepted as the psychological base of literary receiving. This paragraph discusses“Sheng qu”( as aesthetic expectation ),“Zhen qu”( as aesthetic innate awareness ) and“Ji qu”( as aesthetic receiving ).
     Above all, this essay studies the aesthetic category of“Kuang”and its subsidiary categories. It must be said that the research subject about Taizhou School and the category of“Kuang”has not been paid full attention by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at present. if this essay has some new exploitation in the field of the subject, it will be the author’s unexpected result.
引文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② 参见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版;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书店 1996 年版。
    ③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 50 页。
    ④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 71 页。
    ⑤《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①《顾端文公遗书·论性篇》卷六《杂疑下》,清光绪三年刊本。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01 页。
    ③ 参见左东岭:《明代心学与诗学》,学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4-107 页。
    ④ 参见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1-265 页。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中》。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中》。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下》。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上》。
    ③《王阳明全集》卷八《书魏师孟卷》。
    ④《顾端文公遗书·还经录》,清光绪三年刊本。
    ①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 页。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上》。
    ③ 王阳明:《传习录下》。
    ④ 王阳明:《传习录上》。
    ⑤ 王阳明:《传习录下》。
     ① 王畿:《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一《与梅纯甫问答》,清光绪七年重刊本。
    
    ① 李贽:《焚书》卷三《为黄安二上人上首·大孝》。
    ② 李贽:《续藏书》卷一《与焦绮园太史》。
    ③ 袁承业:《明儒王心斋先生弟子师承表》。
    ④ 《颜钧集·明羑八卦引》。
    ⑤ 《何心隐集》附录王世贞《嘉隆江湖大侠》。
     ① 李贽:《续焚书·与焦漪园太史》。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与薛中离》。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④《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启名公书略·上昭阳太师李石翁书》。
    ⑤《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诗类·怀泾上吴竹山》。
    ⑥《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诗类·清闲安乐步天阶四韵》。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②《颜钧集》卷八《邀友游青原》。
    ③《颜钧集》卷六《耕樵问答·晰大学中庸》。
    
    
    ①《颜钧集》卷九附录贺贻孙《颜山农先生传》。
    ②《何心隐集》卷二《论潜》。
    
    ①《何心隐集》卷二《论潜》。
    ②《焦氏笔乘》卷三《王先生》。
    ③《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首《先生行状》。
    
    ① 李贽:《焚书》卷三《何心隐论》。
    ② 周振甫:《周易译注·乾》。
    ① 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 1989 年版,第 3181 页。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下》。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中》。
    ③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二《答顾东桥书》。
    
    ① 邓豁渠:《南询录》第 82、84 节。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 焦竑:《澹园集》卷三十一《王东崖先生墓志铭》。
    ③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④ 袁承业:《明儒王心斋先生弟子师承表》。
    ⑤《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五十六岁条》。
    
    ①《颜钧集》卷四《邱隅炉铸专造性命》。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③《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启名公书略·寄会中诸友书》。
    ④《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①《颜钧集》卷二《辨性情神莫互丽之义》。
    ①《何心隐集》卷一《原学原讲》。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安定书院讲学别言》。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答问补遗》。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②《颜钧集》卷七《快活歌》。
    ③《何心隐集》卷二《师说》。
    
    ①《颜钧集》卷六《耕樵问答·诛逢蒙杀羿心议》。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④《何心隐集》卷二《论友》。
     ① 李贽:《焚书》卷三《何心隐论》。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 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1 页。
    ②《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启名公书略·上道州周合川书》。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16 页。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泰州学案二》。
    
    ①《明儒学案》卷首《师说》。
    ②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 6 世纪到 9 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65 页。
    ③《明儒王东崖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①《明儒王东崖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④《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④《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率性修道说》。
    ⑤《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⑥《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⑦《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五十二,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第 397 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第 29 页。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罗近溪先生语要·序》,光绪二十年江宁府城重刊本。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三《泰州学案二》。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 邓豁渠:《南询录》第 5 条。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罗近溪先生语要》,清光绪二十年江宁府城刊本。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 邓豁渠:《南询录》第 25 条。
    ③ 邓豁渠:《南询录》第 24 条。
    
    ①《续焚书》卷一《与焦漪园太史》。
    ②《焚书》卷一《复周柳塘》。
    ③《焚书》卷三《自赞》。
    ④《焚书》卷四《二十分识》。
    ⑤《焚书》卷六《读书乐并引》。
    
    ①《焚书》卷四《豫约》。
    ②《焚书》卷一《复周柳塘》。
    ③《焚书》增补一《答周二鲁》。
    
    
    ①《焚书》卷二《失言三首》。
    ②《焚书》增补一《答周柳塘》。
    ③《续焚书》卷一《与陆天溥》。
    ④《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①《焚书》卷二《复焦弱侯》。
    ②《续焚书》卷二《三教归儒说》。
    ③《焚书》卷三《童心说》。
    
    
    ①《焚书》卷一《答邓石阳》。
    ②《焚书》卷二《又与焦弱侯》。
    
    
    ①《焚书》卷三《童心说》。
     ①《焚书》卷二《与友人书》。
     ①《焚书》卷二《又与焦弱侯》。
     ①《焚书》卷末《李氏焚书跋》。
     ①《论语·子路》。
    
    
    ① 焦竑:《澹园集》卷四十九《明德堂答问》。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⑤《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⑥《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明哲保身论》。
    ⑦《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泰州学案五》。
    ③ 邓豁渠:《南询录》第 64 条。
    ④《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⑤《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②《孟子·告子》。
    ③《二程集》第 144 页。
    ④ 邓豁渠:《南询录》第 97 条。
    
    
    ①《颜钧集》卷六《耕樵问答·圣儒传一辨》。
    ②《何心隐集》卷二《辩无欲》。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④《颜钧集》卷六《耕樵问答·圣儒传一辨》。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②《何心隐集》卷二《寡欲》。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④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44-145 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 邓豁渠:《南询录》第 25 条。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99 页。
    ③《明儒学案》卷二十二《困学记》。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①《颜钧集》卷二《论大学中庸》。
    ②《何心隐集》卷二《矩》。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④《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祝世禄语。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②《焚书》卷一《答耿中丞论淡》。
    ③《焚书》卷三《童心说》。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 见《孟子·尽心上》。
    ②《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与马子莘》。
    ③《王阳明全集》卷五《答舒国用》。
    ④《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大学问》。
    ⑤《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和王寻乐韵》。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与俞纯夫》。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④《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①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二八,《四库全书》第 72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②《焚书》卷二《又与焦弱侯》。
     ①《焚书》卷二《失言三首》。
    
    ①《焚书》卷一《复邓石阳》。
    ②《焚书》卷一《又答京友》。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罗汝芳语。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近溪子明道录》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 1127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次答友人》。
    ①《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诗类·在杭州因禅僧求作二首》。
    ②《传习录上》。
    ③《十三经注疏》,第 1673 页。
    ④ 李翱:《复性书》中。
    ⑤ 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⑥ 周敦颐:《周子通书》。
    
    ① 程颢:《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二程集》,第 460 页。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答问补遗》。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
    ②《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③《焚书》卷一《复京中友朋》。
    
    ①《焚书》卷一《寄答耿大中丞》。
    ②《焚书》卷一《答邓明府》。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二《诚意问答》。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
    ④《近溪子明道录》卷三《会语》。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焚书》卷一《复周柳塘》。
    ④《续焚书》卷三《七言绝句和韵十首其七》。
    ⑤《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⑥《近溪子明道录》卷七《会语》。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孝弟箴》。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年谱》。
    ④《近溪子明道录》卷七《会语》。
    ⑤《明儒学案》卷三十六《泰州学案五》。
    ①《何心隐集》卷二《原人》。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① 袁中道:《珂雪斋集》卷十八《吏部验封郎中中郎行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①《颜钧集》卷七《歌修齐》。
    ②《颜钧集》卷二《论长生保命》。
    ③《颜钧集》卷二《论大学中庸大易》。
     ①《颜钧集》卷九附录载贺贻孙《颜山农先生传》,原文是“体仁之妙,即在放心。”
    ①《颜钧集》卷七《劝忠歌》。
    ①《焚书》卷五《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②《续焚书》卷一《复李士龙》。
    ③《焚书》卷一《答耿寇》。
     ①《何心隐集》卷二《寡欲》。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①《何心隐集》卷三《答战国诸公孔门师弟之与之别在落意气与不落意气》。
    ②《何心隐集》附录 王世贞《嘉隆江湖大侠》。
    ③《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④《焚书》卷六《过雁门》其二。
    
    ①《澹园集》卷三十七《送李比部》。
    ②《澹园集》卷十八《许蒲塘七十序》。
    ③《澹园集》卷十二《又答耿师》。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五《泰州学案四》。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③《王阳明全集》卷五《答舒国用》。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大成学歌寄罗念庵》。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与南都诸友》。
    ③《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答问补遗》。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明哲保身论》。
    ②《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一《语录遗略》。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④《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乐学歌》。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③《何心隐集》卷一《原学原讲》。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二《论学杂吟·寻乐吟四首念同志》。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二《论学杂吟·和答董落山二首》。
    ②《颜钧集》卷七《歌自由》。
    
    
    ①《近溪子明道录》卷八《会语》。
    ②《颜钧集》卷二《辨性情神莫互丽之义》。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次先师答人问良知》。
    ②《澹园集》卷四十八《古城答问》。
    
    
    ①《澹园集》卷四十七《崇正堂答问》
    ②《南询录》第 46 条。
    ③《南询录》第 86 条。
     ① 周冠生:《审美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2-23 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澹园集》卷四十九《明德堂答问》。
    ③ 张庆林,Sternberg:《创造性研究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版,第 3-5 页。
    
    ①《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③《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诗类·次罗近溪韵》。
    
    ①《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诗文杂著·赠友人》。
    ②《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勉仁方》。
    ④《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⑤《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首《先生行状》。
    ⑥《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歌类·游狼峰短歌》。
    
    ①《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卷二《诗类·清闲安乐步天阶四韵》。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③《论语·子路》。
    ④《颜钧集》卷四《道坛志规》。
    ⑤《颜钧集》卷三《书盱童生赵与时扇》。
    ⑥《颜钧集》卷六《耕樵问答·七日闭关法》。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②《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③《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②《颜钧集》卷七《歌安止》。
    ③《近溪子明道录》卷一《会语》。
    ④《澹园集》卷四十九《明德堂答问》。
    ⑤《澹园集》卷十二《答耿师》。
    ⑥《澹园集》卷四《气志天人交胜之理如何》。
    ①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9 页。
    
    ① 陆机:《文赋》。
    ② 邵雍:《皇极经世全书解·观物外篇十二》。
    ③ 班固:《汉书·艺文志》。
    ④《乐记》。
     ①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学林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 页。
    
    ①《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张幼于》。
    ②《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八《叙竹林集》。
    ③《随园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④《随园诗话》卷十五。
    ⑤《焚书》卷三《童心说》。
    
    ① 屠隆:《诗文》,《明代文论选》第 268 页。
    ②《论中三》,《徐渭集》第 489—490 页。
    ③《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
     ①《汤显祖全集》第 1110 页《耳伯麻姑游诗序》。
    
    ①《汤显祖诗文集》第 1304 页。
    ②《汤显祖全集》第 1519 页《与宜伶罗章二》。
    ③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填词名手》。
    
    ① 石林居士:《书牡丹亭还魂记》,见《汤显祖全集》第 2571 页。
    ②《汤显祖全集》第 1351 页《寄达观》。
    
    ① 冯梦龙:《序山歌》。
    ②《徐渭集》第 519 页《叶子肃诗序》。
    ①《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
    ②《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与张幼于》。
    ③ 袁中道:《吏部验封郎中中郎先生行状》。
    
    ①《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
    ②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5 年版。
    
    ①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
    ②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七《再与沈大宗伯书》。
    ③《袁宏道集笺校》卷二《答李子髯》。
    ④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① 袁中道:《珂雪斋近集》卷十《花雪赋引》,上海书店 1982 年版。
    
    
    ①《魏风·园有桃》。
    ②《文心雕龙·才略》。
    ③ 钟嵘:《诗品序》。
    ④ 韩愈:《送孟东野序》。
    ⑤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续集》。
    ①《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卷一《会语正集》。
    ②《焚书》卷四《书决疑论前》。
    ③《焚书》卷四《豫约》。
    ④ 焦竑《澹园集》卷十五《雅娱阁集序》。
    ⑤ 焦竑《澹园集》卷十六《陶靖节先生集序》。
    
    ①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见《鲁迅全集》第 13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
    ②《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41-142 页。
     ①《徐渭集》第 400 页《葡萄》。
     ① [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807 页。
     ① 《汤显祖全集》第 1148 页《王生借山斋诗帙序》。
    ①《廖燕全集》上,林子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71 页。
    ②《澹园集》卷十六《陶靖节先生集序》。
    
    ①《澹园集》卷十五《雅娱阁集序》。
    ②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三《陶孝若枕中呓引》。
    ③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4 页。
    ①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5 页。
    
    ① 尼采:《强力意志》,见《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1986 年版,第 357 页。
    ② 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963 页。
     ①《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1625 页。
    ①《汤显祖全集》第 1302 页《答吕姜山》。
    ② 屠隆:《论诗文》,《明代文论选》第 269 页。
    ③ 陆时雍:《诗境总龟》,《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三,第 183 页。
    
    ①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
    ②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答蕺园论诗书》。
    ①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寇》。
    ②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① 李渔:《闲情偶寄·重机趣》,《李渔全集》卷三,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0 页。
    ② 钟惺:《东坡文选序》,《明代文论选》第 360 页。
     ①《汤显祖全集》第 1302 页《答吕姜山》。
    
    
    ①《徐渭集》第 482 页《答许口北》。
    ② 袁宏道:《徐文长传》。
    ③ 袁宏道:《徐文长传》。
    
    
    ①《汤显祖全集》第 1123 页《如兰一集序》。
    ②《澹园集》卷十四《诗名物疏序》。
    ① 袁中道:《珂雪斋文集》卷七《游太和记》。
    ② 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五五,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①《今古奇观》序言。
    ②《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序》第五十三回总批。
    
    
    ①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
    ② 金圣叹:《三国志演义序》。
    ③ 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剂冷热》。
    
    ① 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第 23 页。
    ② 李渔:《闲情偶记·小收煞》。
    ③ 李渔:《闲情偶记·大收煞》。
    ④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三《评文》,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9 年版。
    ⑤ 李渔:《闲情偶记·意取尖新》。
    ① 李渔:《笠翁余集·窥词管见》,《笠翁一家言全集》,芥子园刊本。
    ② 袁中道:《珂雪斋文集》卷二《阮集之诗序》。
    ③ 袁宏道:《徐文长传》。
    ① 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中国历代文论选》三,第 228 页。
    ②《汤显祖全集》第 1138 页《合奇序》。
    ③ 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明代文论选》第 339 页。
    ④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①《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②《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读第五才子书法》。
    ③《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总批。
    ④《汤显祖全集》第 1138 页《合奇序》。
    ⑤ 李渔:《闲情偶记·结构第一》。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周易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 1991 年版
    《论语今读》,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著,中华书局 1996 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释,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明史》,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清史稿》中华书局 1976 年版
    《二程集》,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传习录》,王阳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袁承业清宣统二年排印本
    《明儒王一庵先生遗集》,袁承业清宣统二年排印本
    《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袁承业清宣统二年排印本
    《何心隐集》,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颜钧集》,黄宣民点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近溪子集》,罗汝芳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近溪子明道录》,罗汝芳著,续修四库全书本
    《盱坛直诠》,罗汝芳著,台北广文书局 1991 年版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徐渭集》,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焚书》,李贽著,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续焚书》李贽著,中华书局 1975 年版
    《初谭集》,李贽著,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袁宏道集笺校》钱伯诚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白苏斋类集》,袁宗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珂雪斋集》,袁中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珂雪斋近集》,袁中道著,上海书店 1982 年版
    《汤显祖全集》,徐朔方笺校,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澹园集》,焦竑著,李剑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焦氏笔乘》,焦竑著,李剑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
    《廖燕全集》,林子雄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石涛画语录译解》,朝花美术出版社 1963 年版
    《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历朝诗集小传》,钱谦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撰,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中国古典美学丛编》,胡经之主编,中华书局 1988 年版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明代文论选》,蔡景康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清代文论选》,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国古代文艺学丛编》,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才性篇》,徐中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哲学史大纲》,张岱年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萧萐父著,辽宁出版社 1995 年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版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中国禅思想史:从 6 世纪到 9 世纪》,葛兆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著,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版
    《理学纲要》,吕思勉著,上海书店 1996 年版
    《明代哲学史》,张学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陈来著,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 1984 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中国美学史》,张法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张少康、刘三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汪涌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美学范畴概论》彭修银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3 年版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日)笠原仲二著,杨若薇译,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姚文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美学文艺学本体论》,姚文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姚文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现代文艺社会学》,姚文放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版
    《文艺心理学概论》金开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审美心理描述》,滕守尧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审美心理学》,周冠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
    《审美体验论》,王一川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审美态度心理学》,陶水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陶东风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户晓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袁济喜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风骨的意味》,汪涌豪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原创在气》,涂光社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潘知常著,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包兆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王艮评传》,龚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袁宏道评传》,周群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汤显祖评传》,徐朔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焦竑评传》李剑雄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袁枚评传》王英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杨国荣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杨国荣著,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钱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邓志峰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阳明后学研究》,吴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日]冈田武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明代心学与诗学》,左东岭著,学苑出版社 2002 年版
    《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左东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黄卓群著,东方出版社 1997 年版
    《晚明士人心态与文学个案》,周明初著,东方出版社 1997 年版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周群著,上海书店 2000 年版
    《佛教与儒教》,[日]荒木见悟著,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心学与文学论稿》,宋克夫、韩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廖可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周质平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公安派研究》,钟林斌著,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中国性灵文学研究》,吴兆路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 年版
    《汤显祖与晚明文化》,郑培凯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 1995 年版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晚明小品研究》,吴承学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王小舒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年版
    《华夏审美风尚史》第八卷,罗筠筠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狂与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人格特征》,张节末著,东方出版社 1995年版
    《狂狷人格》,魏崇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
    《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著,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著,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
    《价值哲学新探》,王玉樑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王艮与泰州学派》,林子秋、马伯良、胡维定著,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0 年版
    《泰州学派学术讨论会纪念论文集》(1986 年)
    《纪念王艮逝世四百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苏盐出准字(92)第 114 号
    《泰州学派》,杨天石著,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