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死亡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首先结合人们对死亡形而上的思考,简要回顾了死亡这一母题在中西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概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中死亡叙事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在阐述主流作家死亡叙事的同时,也对非主流作家的相关创作予以关注。并从文化策略的选择和对外来思潮的借鉴入手,挖掘了该阶段中各种死亡叙事形成和变化的思想根源。在纵向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分别就几种特殊题材文学作品(作家自杀、军旅小说)和并驾齐驱的有影响力的两个创作潮流(以张承志为代表的另类寻根小说与先锋小说)中的死亡叙事进行了横向的比较研究。最后,从本质论和创作论的角度,分析了80-90年代中国小说死亡叙事的审美特征和叙事方式,阐析了其美学意义及其叙事角度的多样化。
Basing on the death philosophy in Sino-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literary creation influenced by it, the author combined the metaphysical thinking on death and briefly reviewed the general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the death which had been the meta-topic in the process of Sino-western literatures. It makes much efforts to lay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the death narration of Chinese novels in 1980s-1990s.
     Integrated with essence from ancient Sino-western literary creation, a kind of rheological process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d been evolved in the death narration of Chinese novels in 1980s-1990s. Firstly, the death narration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narrative death to death narration, it not only marked the death narration from childishness to maturity, but also prominently reflected the cognition of authors on the role of the death narration had been continuously further developed and their reining ability on death narration had been enhanced a lot. Secondly, in the period of the 1980s-1990s, the death narration was turning into anti-hero, no matter seeking the root of literature, Pioneer novels, or the new realism novels and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etc. Whatever the style was that had been exploring in the soil of death narration as well. They described the different death in their own unique ways, and demonstrated unique styles and features.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the death narrations of those mainstream authors, and also focused on relevant creations of the non-mainstream authors. Proceed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Wang Shuo , the 1990s women authors and later generations, he analyzed and expounded cause of forma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death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creation. Meanwhile, proceeding with the choice of the cultural strategy and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ideas, the author also analyzed the different basis of ideology and changful forming of the death narr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in order to furthered explore the theory.
     With the vertical neatening as well, the author t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ath narrations among several special literature styles (author suicide and military fiction) and two kinds of literature creative trends which are keep abreast and most influential currently (alternative root fiction novels represented by Zhang Chengzhi and vanguard novel), it consummates the explanation on the changes and features of the death narration in the 1980s-1990s novels on the horizontal level.
     Additio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styles and the narrative methods of the death narration in the China 1980s-1990s on the views of essentialism and literary creation. Based on some specific texts to expatiate that the death narration which was one of literary narrative elements had reflected the noble continuation, the highlights of the return, the beauty and ugliness and absurdity; In the view of narration, the death narration in 1980s -1990s has also realized a breakthrough of the perspective choice on which the author also mentioned. Throughout the analysis on the complicated perspectives and various examples, he makes conclusion on the changes and the effec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death narration.
     With multi-perspective on choices by authors, the death narration becomes maturer on literary creation.
引文
80孙利天.《死亡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4 月第 1 版.第 4 页
     81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 中华书局. 2000 年 7 月版. 第 56 页
     82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1 年.第 67 页
    8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第 1 版.第 82 页
     84 段德智.《探索死亡之谜: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4 页
    85 段智德.《探索死亡之谜: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第 1版,第 36 页
    
    86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8 页
    87 赵远帆.《“死亡”的艺术表现》.群言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7 页
    88 The Glory of the Lord: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vol.Ⅰ:Seeing the Form. P.19 转引自宋旭红:《论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象征主义特征》.《宗教与文化》.2002年第 1 辑.
     89 狄德罗.《论戏剧艺术》.转引自《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282 页
     90 米歇尔·沃尔顿.《死亡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版.第 528 页
     91 福楼拜.《致乔治·桑》.《文艺理论译丛》.1958 年第 3 期.第 185 页
     92 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62 页
    93 卢永祥.《黑玫瑰》.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选编.《黑玫瑰》.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 年版.第 446 页
    94 郑万隆.《同龄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 页
    
    95 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72 页
    96【苏联】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第 99 页
    97【苏联】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第 100 页
    98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4 页
    99 【苏联】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第 100 页
     100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 年第 9 期
     101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第 84 页
     102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第 86 页
     103【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三联书店.1992 年版.第 151 页
    104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2 第.325 页
    105【德】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9 页
    
    106 余华.《活着·前言》.《余华作品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 293 页。
    107 余华.《活着·前言》.《余华作品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 292 页
     108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 4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512 页
     109 刘震云.《草木、人及官——〈头人〉创作谈》.《中篇小说选刊》.1989 年第 2期
     110 摩罗.《大作家刘震云》.《方法》.1998 年第 2 期
     111 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文学评论》.1987 年第 6 期
     112 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113 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 71 页
     114 张德祥 金惠敏.《王朔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 页
     115 汤学智.《生命的环链》.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156 页
     116 王朔.《王朔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5 页
    
    117 陈染.《私人生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330 页
    118 陈晓明.《无限的女性心理学:陈染论略》.《小说评论》.1996 年第 3 期
    119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年 6 月版.第 89 页
     120 贺苗.《陈染小说中的孤独与死亡意识》.《学术交流》.2006(5).第 166 页
     121 杨蔚然.《生于七十年代》.《芙蓉》.1997 年第 1 期
     122【法】卢梭.《论科学与技术》.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16 页
    123 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选集(五)》.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235 页
    124 李陀.《花竹园谈心》.《现代作家》.1985 年第 5 期
    125 洪治纲.《先锋:自由的迷津——论 90 年代以来中国先锋小说所面临的六大障碍》.《21 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 年文学批评》.陈思和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 206 页
    126 张清华.《解构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齐鲁学刊》.2003 年第 2 期
    127 余华.《余华作品集 2》.《川端康成与卡夫卡的遗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96 页.
    128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172 页
     129 [法]福楼拜.《福楼拜小说全集(中)》.刘益庚、刘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213 页
     130 赵远航.《西方现代:荒谬的生死》.《“死亡”的艺术表现》. 群言出版社. 1993年版.第 429 页.
    131 [法]让·保罗·萨特.《萨特精选集(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36页
    132 徐兆淮 丁帆.《思潮 精神 技法——新写实主义小说初探》.《小说评论》.1989年第 6 期
    133 张韧.《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艺报》.1989 年 5月 27 日
    134 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对新写实小说的一个解释》.《钟山》.1990年第 4 期
    
    135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第 85 页
    136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年 9 月版.第 85 页
     137 陈村(杨遗华).《论陈村》.载《小说界》1986 年第 5 期
     138 杨斌华.《屋顶上的脚步·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64 页
    139 张承志.《美则生,失美则死》.《环球青年》.1994 年 11 月
    140 转引自:张志刚.《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 月第 1 版.第 129 页
    141 黄颂杰.《人性·社会·拯救――弗洛姆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8月第 1 版.第 224 页
    142 施津菊.《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 2 月第 1 版.第 124 页
    143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 6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1 页
    
    144 张承志.《心灵史·走进大西北》.海南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 页
    145 张承志.《心灵史·十八鸟儿出云南》.海南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6 页
    146 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年 5 月第 1 版.第 10 页
    147 余华.《虚伪的作品》.《余华作品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281 页
    
    148 王忠琪等译.《法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 年第 1 版.第 579 页
    149 洪治纲.《守望先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第 10 页
    150 加缪.《反抗的人》.杜小真译.广东教育出版社.第 106 页
     151 朱向前.《九十年代:长篇军旅小说的潮动》.《文学评论》.1996 年第 1 期
     152 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6 月,第 150 页
     153 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 214 页
     154 史铁生.《命若琴弦》.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 页
    155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三联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5 页
    156袁可嘉.《外国现在文学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78 页
    157[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15 页
    158 残雪.《残雪文集(四)》.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124 页
    159 [美]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转引自《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4 月版.第 89、87 页。
    160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89 页
    161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191 页
     162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
     163 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 页
     164 陈染.《消失在野谷》.选自《陈染自选集·卷四》.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 63 页
     165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转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83 页
     166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 5 集.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年 9 月第 1 版.第 1711 页
    1.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2.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 中华书局. 2000 年 7 月版
    3. 孙利天:《死亡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
    4. 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 月
    5.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 陆 扬:《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毕治国:《死亡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6 年
    8. 赵远帆:《死亡的艺术表现》,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3 年
    9.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10.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
    11. 吴兴勇:《论生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 月
    12. 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
    13. 鲍列夫(苏联):《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
    14.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
    15. 尼采(德国):《权利意志 》, 商务印书馆,1998 年
    16.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17.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三联书店,1992 年版
    18. 福楼拜:《致乔治?桑》,《文艺理论译丛》,1958 年第 3 期.
    19.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 段德智:《探索死亡之谜: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1. 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2. 史蒂文?康纳(英):《后现代主义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 年
    23. 海德格尔(德国):《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 年
    24.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 12 月
    25. 戴维?哈维(美国):《后现代的状况 》,商务印书馆,2003 年
    26. 费迪南?费尔曼(德):《生命哲学》,华夏出版社,2000 年 11 月
    27. 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8. 程亚林:《悲剧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29.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 年
    30. 让?波德里亚(法):《象征交换与死亡》,译林出版社,2006 年 4 月
    31. 米歇尔?沃尔顿.《死亡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版
    32. 斯蒂芬·雷文(美):《生死之歌》,汪云、于而彦译,东方出版社.1998
    33. 杨鸿台:《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4.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
    35. 刘小枫:《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1
    36. 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3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
    38. 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
    39. 萨特[法]:《存在与虚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0. 施津菊:《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1. 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2. 张清华:《天堂的哀歌》,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43. 毕光明、姜岚:《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4. 杨 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45. 贺仲明:《真实的尺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46. 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7.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48.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49. 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50. 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51.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
    52. 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3. 陈晓明:《表象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4. 谭桂林、龚敏律:《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岳麓书社.2006.
    55.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6.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7. 曹文轩:《20 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8. 汤学智:《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59.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0. 王德威:《现代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1. 王达敏:《余华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2. 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63.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4. 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5. 郜元宝:《说话的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66. 马越:《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扬州大学学报,1999.4
    67. 王洪岳:《中国先锋文学的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4
    68. 肖百容:《英雄壮歌——20 世纪中国文学死亡主题之一》,湖南大学学报,2003.2
    69. 卢焱:《论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嬗变》,中州学刊,2006.7
    70. 郭运恒:《向死而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河南社会科学,2006.3
    71. 陈乐:《林白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渤海大学学报, 2004.6
    72. 彭松乔:《死亡言说的尴尬》,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10
    73. 胡军:《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与死亡叙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4
    74. 王亚芳:《死亡意识在中西悲剧文学中的不同表现》,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4
    75. 赵树勤:《生命末日的女性言说——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死亡主题》,中国文化研究,2001.6
    76. 丁帆:《近二十年文学与文学史断代之关系》,复旦学报,2001.2
    77. 易小斌:《试论小说叙事视角的艺术功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9
    78. 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文学评论,2005.6
    79. 谢纳:《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社会科学辑刊,2004.10
    80. 黄发有:《论九十年代小说的叙事视角》,齐鲁学刊,2002.3
    81. 陈平辉、熊进萍:《论文学对死亡主题的表达与超越》,抚州师专学报,1997.4
    82. 贺苗:《陈染小说中的孤独与死亡意识》,学术交流,2006.5
    83. 胡涛:《“天人合一”观念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3
    84. 鲁西 :《新潮诗人与死亡意象》,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1 .4
    85. 曾镇南:《论王蒙小说的死亡主题》,社会科学战线,1987.4
    86. 徐成淼:《当代散文中的死亡意识》,《文史哲》,2005.3
    87. 杨君:《共语之外的个人独语——80 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小说的死亡话语分析》,《文艺评论》,2000.6
    88. 罗伟文:《存在主义与先锋小说的死亡言说》,《福建论坛》,2004.10
    89. 罗伟文:《生命意识的书写——20 世纪 80 年代小说主题解读的一个侧面》,《江西社会科学》,2005.7
    90. 李扬:《拯救与逍遥——对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的一种反思与构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2
    91. 谢有顺:《当死亡比活者更困难》,《当代作家评论》,2001.5
    92. 张文初:《文学:死亡的出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4
    93. 冉小平:《死亡意识:文学创作徘徊不去的结》,《求索》,2003.1
    94. 贾丽萍:《向死而生——毕淑敏小说的死亡主题》,《小说评论》,2000.4
    95. 肖百容:《死亡:分裂的喜剧——论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理论与创作》,2004.4
    96. 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文学评论》,1987.6
    97. 王朔:《王朔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
    98. 尤凤伟:《尤凤伟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99. 莫言:《檀香刑》,作家出版社,2001 年
    100. 陈染:《陈染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
    101. 迟子建:《迟子建文集》,江西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102. 林白:《林白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03. 阎连科:《日光流年》,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