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1927.11-1932.1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建设,是保证教育顺利实施的基本途径。鄂豫皖苏区时期,苏区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着重从开展红军教育、干部教育、扫盲教育和义务教育等方面进行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本文回顾了鄂豫皖苏区时期的这段历史,追溯了鄂豫皖苏区教育建设的历史进程,挖掘并总结鄂豫皖苏区教育建设的成就与历史贡献,为当前我国的教育建设实践提供积极地借鉴。
     全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前言简要概述了选题的意义,现状、主要概念及论文的逻辑结构。正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鄂豫皖苏区进行教育建设的历史背景。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直接促成了鄂豫皖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和鄂豫皖苏区的形成,这是鄂豫皖苏区教育建设得以开展的前提,同时,大别山区落后的教育状况也说明鄂豫皖苏区开展教育建设是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迫切任务;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鄂豫皖苏区根据苏区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并积极的采取了许多措施去推进和完善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党和苏维埃政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从本身实际出发,在鄂豫皖苏区的土地上创造了具有鲜明革命特色的教育——红军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四种类型的教育形式,并总结出了鄂豫皖苏区教育建设的五个基本特点;第四部分总结出了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在巩固和发展苏区、改善鄂豫皖苏区民众整体文化水平和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等多个方面所做的历史贡献。同时,概括出了鄂豫皖苏区教育建设的四点基本经验: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服务;教育必须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结束语简要对本文进行归纳和总结。
The Educat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way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Oyuwan soviet region period, the Soviet party and government formula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emphatically from the red army education, cadre educ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build Oyuwan Soviet education.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Oyuwan Soviet period, traced its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xcavated and summaryed Oyuwan's Soviet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provide positive reference on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China..
     The paper divids into preface, text and conclusion parts. Prefac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opic selection, current situation, main concept and the logic of essay structure. The text has four components:The first part mainly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Oyuwan's educational construction. Oyu side, southeast of Yu and WanXi revolutionary base's creat have directly contributed to the birth of Oyuwan Soviet regime and the formation of Oyuwan Soviet, This is the premise for Oyuwan Soviet to carry out its educ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abie Mountain's backward state of education has also showed that Oyuwan soviet carried out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party and the Soviet regime's urgent task.; The second part mainly expounds Oyuwan soviet formulated a series of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actively adopted many measures to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education of Oyuwan soviet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olicy of education in the Soviet areas and central task; The thir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soviet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the practice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tself from reality, had create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revolution in education——the red army education, cadres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ordinary education in Oyuwan soviet, and summed up the fiv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yuwan soviet's educational construction; The fourth part summarizes anhui Soviet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viet area, to improve Oyuwan soviet's citizens overall cultural level and groom tens of thousands of talented persons for China's revolu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generalizes Oyuwan soviet's four basic experience on educational construction:Educational work must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Education must serve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the Soviet construction services; Education must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Education must implement the mass line and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frugality education.
引文
①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洋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37页。
    李国强:《关于苏区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第1期。
    ①李国强:《关于苏区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第1期。
    ②《曹壮父给中央的报告》,1928年12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委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21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组织鄂豫皖边特委的决定》,1930年2月25日。
    ③谭克绳、欧阳植粱编:《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论文集》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选集(1981)》,1982年版,第27页。
    ①凌步机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凌步机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谭克绳、欧阳植粱:《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②关于苏区的人口,还有200万的记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第209页:有350万的记载,《当代中国的河南(上册)》,第38页。
    ③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①本书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②《布尔塞维克》,第17期。
    ③《湖北全省总暴动宣传大纳》,1928年1月。
    ①《鄂东北特委何玉林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5月7日。
    ②《鄂东北特委何玉林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5月7日。
    ③本书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④本书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⑤《中共黄陂县委报告》,1929年5月。
    ⑥《中共麻城县委报告》,1929年5月。
    ⑦中共河南省委《通告第七号》,1927年10月27日。
    ⑧《霍邱县委霍字号报告第二号》,1930年6月3日。
    ⑨《霍邱县委工作报告》,1930年4月。
    ⑩郭述申:《巡视报告》,1929年10月。
    ①《鄂豫边特委报告》,1930年1月10日。
    ②相丞:《河南教育的两个饥荒》,《河南教育》,1929年第1卷,第17期。
    ③陈绍琳:《从中国农民的生活感到农村教育的需要》,《河南教育月刊》,1932年第2卷,第8期。
    ④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②蒋介石:《三民主义为中国的唯一思想》,1928年9月18日。
    ①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晨报》自由论坛,1919年2月。
    ①龚海泉等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0年11月。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1931年11月。
    ①毛洋东著:《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②毛泽东著:《毛洋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
    ③毛洋东著:《毛洋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
    ④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⑤《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⑥《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⑦《‘豫皖省苏维埃文化教育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①《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关于各种委员会工作概要说明》,1931年10月。
    ②邹荣、李文馨:《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特征》,《三峡论坛》,2012年第4期。
    ①《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②《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③《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④《皖西北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32年2月。
    ⑤《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①《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③中央党校著:《毛洋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107页。
    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见《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本,1957年版,第301页。
    ①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辑:《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57年版,第301页。
    ②《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关于各种委员会工作概要说明》,1931年10月28日。
    ①《鄂豫皖省赤色教师联合会简章》,1932年7月4日。
    ②《鄂缘皖省赤色学生联合会简章》,1932年7月4日。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页。
    ②《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1927年8月。
    ③戴季英:《鄂豫皖苏区红军历史》,1944年7月。
    ①张景增:《给中共中央的报告》,1927年9月。
    ②孙克新:《血染大荒坡》,固始网,2010年10月。
    ③安徽省民政厅编:《江淮英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①毛泽东著:《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
    ②刘秉容著:《中国工农红军全传 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6页。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②毛泽东著:《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1944年10月。
    ③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409页。
    ④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①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中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②《中国共产青年团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1931年8月9日。
    ③《中国共产青年团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1931年8月9日。
    ④《中国共产青年团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1931年8月9日。
    ⑤《中国共产青年团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1931年8月9日。
    ①江西省教育学会编:《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①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③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①《刘震关于潜山县党的组织情形给中央的报告》,1930年2月28日。
    ①《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原载《红旗周报》1931年12月第25期。
    ②盛仁学编:《张国焘问题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3页。
    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9册),1961年版,第323页。
    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9册),1961年版,第331页。
    ②《共产青年团支部训练大纲》,1932年4月19日。
    ③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①《全苏教育大会何凯丰同志的报告》,1933年10月。
    ②《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③《鄂豫皖苏区识字运动周特刊》,1932年1月16日。
    ④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①刘霄等著:《南阳教育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349页。
    ③毛泽东著:《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①薄运玲:《新中国成立前后河南农村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8页。
    ③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
    ①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08页。
    ②《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③《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④《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⑤薛琳:《绽开在大别山的教育小花——土地命战争时期豫南苏区的列宁小学》,《河南教育》,2011年第2期。
    ①《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②《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③信阳地区教育志编纂委会编:《信阳地区教育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②《鄂东北各县和红31师帅委第二次联席会关于苏维埃问题决议案》,1929年6月9日。
    ③《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④《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⑤《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②《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③《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④《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⑤《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①《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②《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③《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1932年5月。
    ④《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页。
    ①《湖北特教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34年。
    ②《湖北特教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34年。
    ①《湖北特教半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③《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1931年7月。
    ④《鄂豫皖苏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①《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②董纯才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③董纯才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④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⑤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①李彦福编著:《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教育思想史》,广西大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1页。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③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④《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文件》(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①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②申志诚等编著:《河南近现代教育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③申志诚等编著:《河南近现代教育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①湖北省汉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汉川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版,第399页。
    ①唐健主编:《红安县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40页。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③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④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⑤戴剑华:《董必武与黄安革命运动》,《华夏董氏大全》,2010年5月30日。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页。
    ②何玉琳:《关于黄、麻、光边界地区斗争情况给中央的报告》,1929年5月7日。
    ③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①姬忠林等著:《河南成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②姬忠林等著:《河南成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③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页。
    ④王日新、蒋笃运主编:《河南教育通史》(中),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页。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页。
    ②闫治才:《鄂豫皖苏区的反腐倡廉及舆论监督》(上),固始网,2011年7月21日。
    ③《六安史志》编委会著:《六安史志》,六安市人民政府网,2007年4月19日。
    ④毛泽东:《毛洋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05页。
    ⑤王日新、蒋笃运主编:《河南教育通史》(中),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页。
    ①《安徽教育季刊》(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冬季号),第74页。
    ②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③《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①《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②《皖西北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32年2月。
    ③《皖西北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1932年2月。
    ①《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②《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③《鄂豫皖区赤色教师学生代表大会决议案》,1931年8月。
    ①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②《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③《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政策》,1931年7月。
    ①《鄂豫皖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决议案》(草案),1932年5月。
    1、红旗日报
    2、红色中华
    1、中央档案馆等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5册),内部发行1985年版。
    2、中央档案馆河南档案馆编:《河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内部发行1984年版。
    3、翟学超、贺志民、段纪明等编:《湖北革命历史文件汇编》,1983年版。
    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5、河南省地方党史编纂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编》,1981年版。
    6、华中师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1982年版。
    7、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安徽现代革命史资料长编第2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魏宏运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编:《中共河南党史资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安徽现代革命史资料长编》(第2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编:《河南省文化志资料选编》(第16辑),内部刊物,1990年版。
    12、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史志论丛》(第2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陈元晖等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政协黄冈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冈文史资料》(第五辑),2002年版。
    15、湖北省汉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汉川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版。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商城县委员会编:《商城文史资料》(第3辑),1995年版。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金寨县委员会编:《金寨文史》(第8辑),1993年版。
    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微省金寨县委员会:《金寨文史》(第7辑),1992年版。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金寨文史》(第1辑),1984年版。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麻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麻城文史资料》(第2辑),1988年版。
    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红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红安文史资料》(第1辑),1988年版。
    22、政协河南省新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新县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
    23、中共新县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中共新县党史资料》(第3辑),1984年版
    24、中共新县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中共新县党史资料》(第2辑),1986年版。
    25、中共河南省潢川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中共潢川党史资料》(第2辑),1986年版。
    26、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50卷,教育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王世杰、金汉杰主编;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第54卷,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28、新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新县教育志1783-1994》,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9、信阳地区教育志编撰委员会:《信阳地区教育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0、商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商城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1、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2、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3、唐健主编:《红安县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六安史志》编委会著:《六安史志》,2007年版。
    1、张耀纶等著:《鄂豫皖苏区教育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1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李国强著:《中央苏区教育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赖志奎著:《苏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皇甫束玉、宋荐戈:《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董源来著:《中央苏区教育简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
    7、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刘茂才刘、平斋、查有梁主编:《毛泽东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中志诚等编著:《河南近现代教育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曾泽张、监佐、李榷编:《中国教育史简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1、孙培青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李定开、谭佛佑著:《中国教育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15、毛礼锐编:《中国教育史简编》(第1-3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李桂林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7、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宋荐戈:《中华近世通鉴·教育专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19、于述胜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冯开文著:《中国民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姬忠林等著:《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毛泽东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凌步机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5、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编写组编:《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1927-]937》,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7、《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4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8、唐正芒等著:《中国20世纪全史第4卷峥嵘岁月1927-1937》,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29、盛仁学、张军孝编:《中国工农红军各革命根据地简介》,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30、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辑:《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57年版。
    31、广西师院政治系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国革命史名词解释》,1980年版。
    32、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名词解释》,1982年版。
    33、张国焘著:《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34、《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图集》编辑组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图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5、新县文管会编写组,河南大学编弓组编:《鄂豫皖根据地首府新县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6、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编:《战斗在鄂豫边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7、董洪国、丁干贞收集整理:《鄂豫皖红军歌曲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8、王新亭著:《王新亭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39、中央党校著:《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40、安徽省民政厅编:《江淮英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1、许世友著:《许世友上将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42、郭晓平主编: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八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刘秉容著:《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中共党史资料》编辑部编:《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实录》(第1卷),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45、张媛主编:《河南地方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6、张坚石等编:《地方政府的职能和组织结构》(上),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47、中共潢川县委党史征编委员会编:《潢川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董雷、刘心铭主编:《豫南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9、中共河南省息县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息县革命斗争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0、中共光山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著:《光山革命史1919-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侯志英主编:《大别山风云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2、郭家齐、彭希林主编:《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3、中共商城县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商城革命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4、中共霍山县委党史办公室编:《霍山革命史1919-1949》,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5、中共金寨县委党史办公室编:《金寨县革命史简编》(初稿),1984年版。
    56、王一帆、刘影主编:《郭述中纪念文集》,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57、《成仿吾传》编写组著:《成仿吾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
    58、钟桂松著:《沈泽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9、胡捷民主编:《信阳历史》(试用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成仿吾校长纪念文集》编辑组编:《成仿吾校长纪念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1、刘茂才、刘平斋、查有梁主编:《毛泽东教育历史与理论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2、孙俊杰:《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3、谭克绳、欧阳植梁主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6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65、《论文集》编写组:《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选集(1981)》,1982年版。
    66、台运行著:《大别山红军战歌》,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
    69、江西省教育学会编:《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0、盛仁学编:《张国焘问题研究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9册),1961年版。
    72、刘霄等著:《南阳教育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 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74、毛泽东著:《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7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1》,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76、李彦福编著:《著名无产阶级教育家教育思想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宋荐戈:《试论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教育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宋荐戈:《共产儿童团和苏区儿童教育》,《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4期。
    3、王全营:《鄂豫皖苏区教育革命述评》,《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4、霍文达:《鄂豫皖苏区教育述略》,《教育评论》,1987年第3期。
    5、徐修宜:《鄂豫皖苏区教育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邹时炎、霍文达:《鄂豫皖苏区教育概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7、董德文:《鄂豫皖苏区教育浅谈》,《党史天地》,1994年第4期。
    8、曲铁华、袁嫒:《试论苏区社会教育的特点及现代价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6期。
    9、甘大模:《试论苏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经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0期。
    10、谢济堂:《浅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教育》,《历史教学》,1982第10期。
    11、沈学玕:《苏区教育中的群众路线》,《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2、宋荐戈:《略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7期。
    13、赖志奎:《试谈苏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2期。
    14、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5、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7年第13期。
    16、叶文梓:《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基本特征和行动原则》,《教育导刊》,2001年第13期。
    16、任宝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改造初探》,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7、路海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史学月刊》,1994年第6期。
    18、李国强:《关于苏区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第1期。
    19、相丞:《河南教育的两个饥荒》,《河南教育》,1929年第17期。
    20、陈绍琳:《从中国农民的生活感到农村教育的需要》,《河南教育月刊》,1932年第8期。
    21、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晨报》自由论坛,1919年2月。
    22、《安徽教育季刊》(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冬季号)。
    23、《湖北特教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24、孙克新:《血染大荒坡》,固始网,2010年10月。
    25、薄运玲:《新中国成立前后河南农村社会教育的历史考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6、薛琳:《绽开在大别山的教育小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豫南苏区的列宁小学》,《河南教育》,2011年第2期。
    27、戴剑华:《董必武与黄安革命运动》,《华夏董氏大全》,2010年5月。
    28、闫治才:《鄂豫皖苏区的反腐倡廉及舆论监督》(上),固始网,2011年7月。
    29、邹荣、李文馨:《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特征》,《三峡论坛》,201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