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与重构:20世纪初期的地方士绅与地方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以来,常熟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商业以及市镇经济的繁荣。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庞大的士绅阶层与强大的家族势力成为维系常熟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代以降,常熟传统社会系统受到挑战。20世纪以来,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以及地方自治的开展,常熟社会的转型开始加剧。宣统辛亥年的大水导致全县规模的饥荒;受改朝换代的影响常熟政局动荡不安,与此同时的千人会暴力抗租彻底打破了常熟的传统社会秩序。
     面对日渐失范的常熟社会,丁祖荫作为清末民初常熟士绅群体的领袖,竭尽全力维护常熟社会的秩序与安全。丁氏努力进行常熟政治秩序的重构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同时亦不断进行新旧文化的调适。具体来讲,通过区域失序下的社会整合;丁祖荫实现了对地方政治秩序的重建,从而解决了常熟突发的粮荒与兵灾公共危机。通过禁烟与兴修水利工程,将常熟社会的日常生活秩序导入正规。作为应对时局变动的一种策略,丁祖荫在文化领域内的调适同样值得肯定。他热心于修志、藏书等整理地方文献的活动,以此掌控地方话语权力,重建地方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同时,丁氏亦大力推广新学、开启民智;值得注意的是,他关注女性,通过创办女报积极构建女性新形象。丁氏在文化领域的调适,试图实现士绅对地方社会文化秩序的软控制。近代常熟社会转型的深度与广度超出了丁氏等传统士绅的预想及掌控范围。1927年,随着新式国家政权的建立,国民党开始对常熟地方社会进行全面渗透。此时,丁氏辞官去乡,逐渐淡出了地方权力格局。
     丁祖荫的人生经历是常熟社会转型期士绅群体的缩影。围绕对他调适与重构社会秩序活动的考察,不难发现,近代以降处于大变局中的士绅阶层,虽然在地方社会中竭力调适与重构社会秩序,然而,最终却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has been formed and become mature and stable in Changshu. Favorabl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promoted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in cities and tw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 huge class of gentry and strong families became the main force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Changshu. Modern times has come,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ystem had been challenged. Since the20th century, with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society in Changshu was beginning to increasingly change. The year of Xinhai of Xuantong period led to a large-scale famine of the county. Affected by the impact of regime chang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became unstable. Meanwhile, the rio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completely broke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 of Changshu.
     In face of growing social disorder of Changshu, Ding Zuyin, as the gentry community leaders of late Qing Dynasty, took various measures to maintain social order and safety in Changshu. Ding's effort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shu vigorously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carried out the ongoing adaptation of old and new cultures. Specifically,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 during the social disorder, Ding Zuyin realiz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political order and solved the food shortages, the ravages of war burst and public crisis. By forbidding smoke and irrigat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daily life of the social order of Changshu gradually stepped into order.As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change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ng Zuyin's adaptatio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is worth praising. He is devoted to writing local records, collecting books and other local literature, by which he could control the power of discourse, reconstruct social and moral evaluation system.Meanwhile, Ding als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new science, enlightenment; What's worth noting is that he concerned women. He tried to rebuild the image of women through the women newspapers. The adaptation in the cultural field by Ding tried to achieve the soft control of social and cultural order by gentry.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times in Changshu went beyond the control range of traditional gentry such as Ding. In1927,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state power, the KMT began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penetration on the local society of Changshu. At this point, Ding resigned, and gradually faded out of the local power structure. The life experience of Ding Zuyin is a miniature of the gentry group of Changshu dur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rough his activities of adjusting and restructuring social order, it is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in modern times and in a major change of the situation, the class of gentries could not avoid the final defeat, though they were trying to adjust and restructure the local social order,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get rid of the final defeat.
引文
1 余英时认为,“士”这一阶层最早起源三代的封建制度,属于贵族阶层中最低的一级。其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士逐渐沦为“四民之首”。而作为社会流动的制度化渠道,科举制的出现保证了士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正如罗志田所指出的,“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心正是处于社会结构中心地位而居‘四民之首’的士,这一社会重心的制度基础就是从汉代发端到唐宋成熟的通过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参见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余英时文集》(第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9页;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关于科举制的具体研究,可参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2关于“士绅”、“缙绅”、“乡绅”、“绅士”等概念的界定,学界已有较多的讨论,受制于研究目的、方法和视角的差异,研究者往往赋予这些概念以不同的涵义,此不一一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赞同徐茂明对于诸概念的分析讨论,故文中采用“士绅”概念以说明这一“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为行文方便,除引述相关研究成果原文外,文中一律以“士绅”名之。相关概念探讨可参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23页。
    3 余英时从社会与思想的交互变动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明清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对儒学和士人阶层的影响。指出“士大夫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接触到商业化潮流所带来的社会变动”,当时蔚然成风的“弃儒就贾”的现象即表明,士与商之间的界限变的模糊了。参见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的面相》,《余英时文集》(第三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212页。
    1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科举制的产生及其在很长时间段内成为帝国的核心制度有关。与古代贵族阶层依靠封建制度取得身份和权力不同,科举将士绅与国家紧密捆绑在一起,使士绅成为传统社会的重心,占据了社会结构的有利位置。参见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2 “江南是中国历史上自中古以后最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在这一范围极小的区域内,中层社会的影响正在扩及整个帝国,他们对江南的繁荣与稳定的贡献,给上层社会(upper calss)和下层草根阶级(root class)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见冯贤亮:《传统时代江南的中层社会与乡村控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第167页。
    1 唐力行:《论题: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5期。
    1 非常明显例证是,近些年来随着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日趋紧密,受布尔迪、哈贝马斯等人研究和后现代理论的影响,文化权力网络(the cultural nexus of power)、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象征资本
    (symbolic capital)等新的概念被较多的运用到士绅研究中来,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引发了对理论的反思。
    2 本节主要参考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6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旧]森正夫:《日本八十年代以来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4期;巴根:《明清士绅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谢俊贵:《中国绅士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日根、肖立红:《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国中国地方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目前已知传教士著作中最早涉及此方面的是1570年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德·达·克鲁兹所著的《来自中国行省的报告》。书中简要地介绍了科举取士的情况。十五年之后,西班牙传教士贡萨莱斯·德·门多萨在其《幅员辽阔的伟大王国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又描述了中国科举考试的程式及中式者的封职授官情形。此后,传教士著作中对明清绅士描述日益增多,如范礼安的《关于日本使节朝拜罗马教廷的对话》(1590)、利玛窦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21)、曾德昭的《大中国志》(1642)、卫匡国的《中国历史》(1658)、基歇尔的《中国图志》(1667)等,均或详或略地述及科举制下生员、举人和进士的社会流动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郝秉键认为,“这些关于绅士的描述主要来自传教士的经验观察,虽然不免感性和浮浅,但为后来的理性分析研究提供了素材”。参见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影响》,《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
    1 参与这场研究热潮的有当时法国的诸多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魁奈等,英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如威廉·坦普尔、塞缪尔·约翰逊、艾迪生、史密斯等,德国的黑格尔等。他们的研究从制度研究入手,通过探讨政治制度中的官僚形成、选官机制、士绅阶层社会地位和功能等问题深入观察中国社会。参见谢俊贵:《中国士绅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
    2 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3 关于“功能主义范式下的士绅社会研究”,杨小辉通过回顾学术史,简要梳理了相关脉络,认为受韦伯影响,后来张仲礼、萧公权、瞿同祖等人都运用“绅士”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华帝国晚期的地方精英。他们注重考察士绅作为地方精英的功能、士绅的个人背景、社会流动以及在地方共同体中的角色。参见杨小辉:《传统士绅与知识阶层的近代转型》,《学术界》,2007年第6期。4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十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杨念群认为,韦伯很少直接谈论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问题,这构成了他与同时代社会学家的显著区别。韦伯主要“把精力放在探讨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成的精神气质方面,通过分析驱使人们付诸行动的动机来把握社会行动体现的意义。”但在涉及中国社会的研究时,韦伯虽然没有系统论述中国社会的结构问题,却也提出一些明确的论点,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观点,这些分析显得非常深入而独到。如他强调国家权力是“巨大而脆弱的”、“中央管辖的强度是相当微弱的”。参见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杨念群主编:《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 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49页。
    1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中的绅士,虽然不属于正式行政机构,但“有社会地位,可以出入衙门,直接和有权修改命令的官员协商”。参见费孝通编:《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2 在对士绅的定义上,也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二人在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分歧。费孝通从社会学的基本理念出发,认为“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他们存野,可是朝廷内有人。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力,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吴晗则受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影响较深,认为官僚、士大夫、绅士、知识分子是四位一体的,“官僚、士大夫、绅士,是异名同体的政治动物,士大夫是综合名词,包括官僚、绅士两专名,……官僚是士大夫在官时候的称呼,而绅士则是官僚的离职、退休、居乡(当然居城也可以),以至未任官以前的称呼。”参见费孝通编:《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49、66页。
    3 如他在后记中自述,这些研究“偏重在提出问题,不在获得结论”,“很多理论还没有足够的事实予以支持”其实费孝通并非不注重实证性的制度研究。早在1947年,他与潘光旦从士绅与科举考试的关系入手,研究士绅的社会流动问题。他们通过对有清一代近千份科考试卷的统计分析,发现考取功名者中父辈有做官记录的共609人,占56%,上五代之内有做官记录的则达到793人,占86.67%,由此证明,科举虽为平民创造了晋升的条件,但士绅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和优势而更容易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但受制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及费本人研究取向的转变,从对于实证性的制度研究视角对整个士绅阶层深入研究尚未展开。参见潘光旦、费孝通著:《科举与社会流动》,《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440-455页。
    1 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杨念群也指出,费孝通的研究思想,即认为中国社会是一种“双轨政治”的社会结构,并将士绅定义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缓冲层,后来被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者所继承并发扬,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参见杨念群著:《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43页。
    2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342页。
    2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pp.316-320,pp.316-320.关于对萧公权乡村控制研究的详细述计,可参见丁卫:《乡村控制:萧公权对帝制中国晚期社会的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4期。
    3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的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 Ping-tin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pp.66-102.
    2 马士着眼于士绅阶层的流动和身份变化,采用计量统计方法,通过对大量官员家庭背景、出仕情况的分析,他认为官员升迁主要取决于他的资历,跟家庭背景和出身关系不大。他研究中的创新之处是以“elite”(精英)这一概念取代了"gentry"(绅士),用以区分官员与未出仕的功名人士或地方上地主、富商,后者在他看来同样是在地方社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参见Robert Marsh, The Mandarines: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1600-1900. New York,1961.
    1 本文关于日本学界对士绅问题研究的概述,主要参见刘俊文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6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 杨念群主编:《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1 早在上世纪1943—1946年,周荣德即以昆阳县士绅阶层作为研究个案,集中探讨了中国近代以来士绅阶层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流动情况。他通过云南省昆阳县的士绅阶层进行长达三年的实地调查,搜集了大量丰富的士绅生活史资料和社会统计资料,写成《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书,第一次在特定区域范围内、以社区的视角对士绅阶层进行观察。他主要研究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制度和士绅的社会功能、士绅的社会特性与社会流动等问题,认为士绅在地方上具有权威和声望,处于官僚和和平民之间,担负着社区领袖和代表的任务;绅士通过各种途经、方式实现自身的社会流动,其种类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结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相对开放的,阶层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王先明认为社会的“整个结构只有在各种群体或阶级的功能中才能观察得到,士绅的特征及其功能也是在社会结构的关联性中才得以充分体现。”而周荣德的研究,正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上印证了这一点。参见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253页。
    2 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1 郝秉键就曾梳理了这一时期美国学界对士绅问题的研究,认为存在三条研究线索,“一是力求从社会变迁过程中考察绅士角色地位、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变化和绅权的消长趋势,以揭示绅士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二是以家族组织为基点,着力于绅士与家族互动关系的研究;三是从宗教思想文化角度,探讨绅士的社会特质与角色功能”。张铠则认为,在张仲礼和何秉棣的研究之后,美国史学界受到启发,“通过对中国的家族与绅士阶层的研究来进一步廓清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参见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1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化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马方方:《读<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的浙江>》,常建华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6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3 R.Keith Schoppa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 同样选择从公共领域角度展开研究的还有罗威廉对汉口的研究,他在两部著作中详细展现了地方精英在城市中如何构建公共空间的活动。参见罗威廉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Mary Backus Ra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 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莫理斯·弗里德曼,他在研究中国东南区域、特别是福建和广东的宗族组织时发现,精英在宗族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中处于顶端,他们通过掌握宗族权力以凝聚宗族力量,保护族内的民众免受国家以及其他外在势力的侵害与剥削。由于宗族在维持基层社会稳定、分担政府行政负担上的重要作用,在中央权力的默许下,地方宗族组织势力得以强化,从而也会出现与官府的矛盾。此时宗族内精英就成为二者的缓冲。他们多为士绅,一方面和国家权力具有同一性,在许多地方事务中代表官方立场,另一方面又可以凭藉政治、经济的特权与官府抗衡,成为宗族的保护人。当然他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即过于强调“信念意识”对家族形成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经济因素对家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参见MauriceFreeman: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e China London:Athlone Press,1958;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 London:Atblone Press,1966.
    1 Hilary J.Beattie: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1 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 受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历史学家思维方式和实践有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放弃了精英史学、宏大叙事的追求,代之以对历史中小人物及历史上“他者”的关注。与以往传统史学的研究倾向相比,新文化史研究“强调意义的阐述而非执着于历史因果的追求,重视文化的建构力。”参见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1 正如李孝悌所言,“在习惯了从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的角度,来探讨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后,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些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形塑士大夫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结果是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一个严肃森然或冰冷乏味的上层文化。缺少了城市、园林、山水,缺少了狂乱的宗教想象和诗酒流连,我们对明清士大夫文化的建构,势必丧失了原有的血脉精髓和声音色彩。”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 卜正民著:《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 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艾尔曼著,赵刚译:《经济、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 梅尔清著,朱修春译:《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孝悌:《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参见氏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3 巫仁恕:《晚明的旅游风气与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中心》,收入熊月之、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255负。
    4 王鸿泰:《侠之少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与尚侠风气》,收入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 社2006年版,第93-131页。
    1 在台湾的新文化史研究中,李孝悌的成果非常有代表性,他对冒辟疆、郑板桥的个案探讨,揭示了士绅阶层精神世界中不广为人知的一面,极具启发性。参见李孝悌:《在城市中彷徨——郑板桥的盛世浮生》,收入氏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李孝悌著:《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级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史——兼与日本士族之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版。
    1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 贺跃夫:《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3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唐力行:《论题: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1 唐力行、张翔凤:《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基层社会控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 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3 杜香芹、王先明:《乡绅与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闽中乡村权力的重构》,《中国农史》,2004年03期;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十四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 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 王先明:《乡绅权势消退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的制度变迁、革命话语与乡绅权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 冯贤亮:《传统时代江南的中层社会与乡村控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936—1911))),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 徐茂明:《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基层组织演述论》,《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 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邱捷:《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 冯贤亮:《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2 常熟档案馆编:《常熟历史人物》(内部刊物),1992年版。
    1 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钱谦益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 谢俊美:《翁同稣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翁同龢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谢俊美编:《翁同龢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3 谢俊美:《常熟翁氏:状元门第帝师世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谢俊美:《翁同龢·翁心存·翁斌孙》,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主要有,曹培根:《常熟翁氏文化世家》,广陵书社2009年版;王振羽:《江南綵衣堂——翁同龢家族文化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吴正明:《药龛和尚与翁同龢交游考》,《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1 曹培根:《常熟藏书家藏书楼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书乡漫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瞿氏铁琴铜剑楼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虹隐楼主人徐兆玮及其著述考略》,《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7期。
    2 如江庆柏曾专门探讨过翁同龢、徐兆玮、丁祖荫和瞿启甲四人的藏书情况。参见江庆柏:《近代江苏藏书研究》第六章,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其他有代表性的研究有,瞿冕良:《常熟先哲藏书考略》,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简秀娟:《钱谦益藏书研究》,台湾汉美图书公司1991年版;黄国光:《铁琴铜剑楼藏书活动系年述要》(上、下),《文献季刊》,1999年第3期、第4期;铁琴铜剑楼纪念馆编:《铁琴铜剑楼研究文献集》,广陵书社2010年版。
    3 徐蒙:《曾朴的编辑出版活动》,《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2期。
    4 沈潜:《近代社会变迁与曾朴的文化选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 沈潜:《都市空间下知识与社会的互动——以近代文学家曾朴为例》,收入唐力行主编《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三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6 李文静:《清末民初士绅的蜕变:以常熟徐兆玮为个案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 曹培根:《常熟近现代作家群的编辑出版与创作活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2 沈潜:《殷次伊与清末常熟新学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3 沈愈:《庞树柏与辛亥常熟光复——兼论地方精英集团的结构演变》,《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4 金坡:《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 邓若华:《20世纪前半期常熟地方精英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2 何振球:《常熟文史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曹培根、翟振业编:《常熟文学史》,广陵书社2010年版。
    4 沈秋农:《常熟老报刊》,广陵书社2007年版。
    5 张满东:《舆论与权力的博弈——以抗战前常熟报刊为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6 许霆:《常熟文化研究》,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版;《常熟文化论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 常熟市言子文化研究会:《常熟历史文化研究文选》,1999年。
    1 陈建:《常熟工业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学昌:《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3 曹培根:《丁祖荫的修志实践及其贡献》,《江苏地方志》2002年第3期;曹培根:《论丁祖荫及其<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第5期。
    4 郭亮:《近代批校家丁祖荫的几种校本》,《收藏》,2011年第5期。
    5 李晓萍:《晚清<女子世界>(1904-1907)中妇女知识与典范之建构》,台湾东海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 罗志田:《近代中国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
    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61页。2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229页。
    3 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 如赵利栋研究发现,新旧地方士绅积极介入清末新式学堂的创设过程,其深层次的目的在于争夺对地方学务团体和机构的主导权,扩张自己的权势。由此引起了新旧士绅间的冲突以及地方社会的分化和嬗变。参见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和士绅阶层》,《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 (英)6.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 如何小莲对西医传入的历史背景、传入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医东渐对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制度、对中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乃至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过程中,通过“文化调适”中国传统社会最终实现了对这一异质文化的接纳。参见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文集》(四十一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51页。杨念群则采用了区域研究取向,将广东、湖湘、江浙三地的学人或知识分子,视作三个具有独立形态的知识群体,审视在中国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知识分子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后者也是在进行“新文化史”的尝试,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力图把思想史与社会史加以沟通。参见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 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科学》,1923年第1期第8卷。
    1 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3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4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1 精通水利的地方官员对这种情况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河道低区赖以泄水者,今虽通流而浑湖渐积,识者忧之,数年之后当有一浚。”《唐市志·水利》,《常熟乡镇旧志集成》,第311-312页。
    2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214页。
    1 王继平等著:《晚清人才地理分布研究(1840—19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2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1页。
    3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4页。
    4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4页。
    5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5页。
    6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3页。
    7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4页。
    1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3页。
    2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6页。
    3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十九《金石志》。此种碑刻在唐力行、王国平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亦有收录。
    1 局址初设福山镇,中日战后,始在城区设局,地址在槐柳巷平姓家中,当时系商办性质,故称之为“虞电报商局”。
    2 见民国三月二日教令二第十七号商人通例,转引自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8页。
    3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8页。
    4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0页。
    1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1页。
    2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3页。
    3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5页。
    1 详见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6-18页。
    2 所谓“东控大海,西接江阴,南枕长洲,北沿扬子江与通州相直,五狼峙若屏障焉”。参见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二《疆域志》。
    1 据学者统计,民国初年,常熟“河道水系中,入长江而间接通上海的11条,经太仓、嘉定达上海者1条,经昆山达上海者1条,直达苏州者1条。1915年,常熟往来于上海、苏州、无锡的火轮航线分别有4条、
    3条和2条。……30年代中期以后,锡沪公路贯穿县境,苏常公路建成通车。”参见李学昌:《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1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2 进士有三甲之分,三鼎甲为状元、榜眼、探花,与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及会试第一名的会元统称巍科人物。参见王继平等著:《晚清人才地理分布研究(1840—19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3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页。
    4 曹培根:《瞿氏铁琴铜剑楼:常熟派藏书的集大成者》,《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1期,第116页。
    1 曹培根:《虞山派藏书家》,《江苏地方志》,2005年第2期。
    2 张浩逊:《宋元时期的常熟文学》,《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 翟振业:《清代常熟诗坛》,《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1期,第115页。
    1 王继平等著:《晚清人才地理分布研究(1840—19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9-377页。
    2 沈愈:《庞树柏与辛亥常熟光复——兼论地方精英集团的结构演变》,《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
    1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二十《人物志·忠节》。
    2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二十《人物志·忠节》。
    1 丁祖荫:《先大母陆太淑人事略》,《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4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3 尤育号:《黄体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26-32页。
    4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4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一 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4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2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总纂丁祖荫传略》,《常熟文史》第35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第40页。
    1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5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辑),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 丁祖荫:《先室周宜人行略》,《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关于丁祖荫对女性新形象的构建以及《女子世界》等问题均在本文第三章第三节中论述。
    1 顾炎武:《日知录》卷22《社论》“社”条。
    2 吴琛瑜:《清代中叶江南下层士人的社会文化往圈——以<吴门表隐>作者顾震涛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 自唐迄清,常熟共有8名状元,9名宰相,483名进士,举人和秀才有6200余名,至于普通的下层读书人则更是不计其数。
    2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7页。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 朱寿鹏:《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392-5393页。
    3 奕劻等撰:《宪政编查馆奏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并选举章程折》,1908年。
    1 朱孟谋:《常熟的封建地租》,《文史资料辑存》(第五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第41页。
    2 朱孟谋:《常熟的封建地租》,《文史资料辑存》(第五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第41贝。
    3 祁龙威:《千人会起义调查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页。
    1 归子迈:《历史大风暴前后见闻点滴》,《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九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第49页。
    2 朱孟谋:《常熟的封建地租》,《文史资料辑存》(第五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第43页。
    3 陆孟芙、沈芳畦:《常熟的封建地租》,《文史资料辑存》(第一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61年,第90页。
    4 朱孟谋:《常熟的封建地租》,《文史资料辑存》(第五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64年,第44页。
    1 程德全:《抚吴文牍》,《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2 佚名:《常昭光复纪事》,《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2页。
    1 佚名:《常昭光复纪事》,《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页。
    2 金坡、张超:《天灾与革命:辛亥革命前后常熟千人会的抗租斗争》,《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3页。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8页。
    4 江苏社会科学院《江苏史纲》课题组:《江苏史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页。
    1 武昌首义后,常熟新政府成立于农历十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晚,绅民代表公推丁祖荫为民政长,次日县城各处张贴光复布告,悬挂旗帜,民政署自自此日起在旧昭文县署办公,挂“常熟县民政署”牌。
    2 金坡、张超:《天灾与革命》,《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4页。
    1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 丁祖荫:《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丁祖荫:《常熟民政署报告·序言》,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第1页。
    3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9月21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1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9月28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2 萧蜕:《庞檗子传》,《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7页。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12月1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4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70页。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5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3年5月23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十《兵防志·兵事》。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9月22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9月24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4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9月21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常熟民政署报告》,“辛亥年九月二十五日条”,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
    2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9月25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3 归子迈:《历史大风暴前后旧闻点滴》,《常熟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九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第50页。
    1 周文晓:《王庄千人会起义始末》,《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二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第131页。
    2 丁祖荫:《常熟民政署报告》,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
    3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9月24—27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4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10月1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1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总纂丁祖荫传略》,《常熟文史》第35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第40页。
    2 程德全:《抚吴文牍》,《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3 程德全:《抚吴文牍》,《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1 程德全:《程都督劝民完粮纳租之示谕》,《申报》1912年1月6日,第12版。
    2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10月15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3 丁祖荫:《常熟民政署报告》,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第11页。
    4 金坡、张超:《天灾与革命》,《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4页。
    5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11月13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11月14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5页。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1 归子迈:《历史大风暴前后旧闻点滴》,《常熟文史资料辑存》第十九辑,政协常熟市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第50页。
    2 丁祖荫:《台集市乡行政会议文》,《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丁祖荫:《交议行政会议筹备清丈案》,《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七《荒政志·蠲赈》。
    2 丁祖荫:《筹设贫民习艺所案》,《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3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7页。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史资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17页。
    1 此处指千人会的抗租事件,该事件在本章第一节中有所阐释,此处不缀。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页。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1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898年3月13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贝
    3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898年3月27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4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负。
    5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8年2月10—16日,上海图书馆辑存。
    6 《苏乡大起抢米风潮》,《申报》1911年9月4日,第3版。
    7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七《荒政志 蠲赈》。
    8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7月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六《赋税志·户口》。
    3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七《荒政志·蠲赈》。
    4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上编(内部资料)1984年,第45页。
    1 《常昭闹荒始末纪》,《申报》1911年9月7[l,第2版。
    2 《苏乡大起抢米风潮》,《申报》1911年9月4日,第3版。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7月8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4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7月9日,上海图述馆藏,稿本。
    1 佚名:《常昭水灾闹荒日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7页。
    2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七《荒政志·蠲赈》。
    3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七《荒政志·蠲赈》。
    1 《东塘市电告水灾》,《申报》1919年7月15日,第8版。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1 朱浒:《“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898年3月24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1 《常熟盗案解回讯办》,《伸报》1911年6月24日,第3版。
    1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11年1月3号,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2年8月25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2年4月22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设置市乡巡警案》,《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觉初:《评议·盗案感言》,《新刍言日报》1919年5月6日,第2版。
    2 《官绅讨论治安办法》,《申报》1923年10月7日,第10版。
    3 又称齐卢战争、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
    1 《溃兵过境滋扰再志》,《申报》1925年2月5日,第11版。
    2 《苏州快信》,《申报》1925年2月7日,第11版。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组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4 《奉军到常驱逐溃兵》,《伸报》1925年2月7日,第11版。
    5 《耿泾乡盗匪连劫三家》,《伸报》1925年2月7日,第11版。
    1 《被抢商民之善后会议》,《申报》1925年2月10日,第10版。
    2 《梅李市发生盗案》,《申报》1925年2月10日,第10版。
    3 《查勘兵灾严省委莅常》,《申报》1925年3月3日,第10版。
    1 当时兑换为1银元等于0.73两,具体可参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38—23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贝。
    1 参见《吸烟滋事》,《申报》1885年1月2日第3版。
    2 《烟馆罢市之蠢举》,《申报》1907年4月12日,第12版。
    3 参见《禁烟所禀拨膏捐未准》,《申报》1909年1月7日,第3版;《调验烟员之进所出所》,《申报》1911年4月19日第3版;《调验烟员之酸风苦雨》,《申报》1911年5月5日,第3版。
    4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8年9月25日、10月19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5 《禁烟所禀拨膏捐未准》,《申报》1909年1月7日,第3版。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6月19日、闰6月1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2年11月17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丁祖荫:《禁烟布告文》,《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4 丁祖荫:《组织禁烟会案》,《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因赌鬻女》,《申报》1875年4月27日,第2版。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3年12月237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申禁赌布告文》,《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金坡:《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24-25页。
    1 (宋)郏亶:《上治田利害书》,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276页。
    2 (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全宋文》卷三七二。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6页。
    1 《宋史》卷九七,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2415页。
    2 (清)顾镇《支溪小志》卷一《地理志·水利》,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6页。
    1 周文英:《论三吴水利书》,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2 王应奎:《开白茆议》,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3 王应奎:《开白茆议》,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4 谢湜:《治与不治:16世纪江南水利的机制困境及其调试》,《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1 (清)顾镇《支溪小志》卷一《地理志·水利》,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6页。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6页。
    3 (清)顾镇《支溪小志》卷一《地理志·水利》,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热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5页。
    1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2 徐恪:《白茆水利疏》,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 徐恪:《白茆水利疏》,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4 徐恪:《白茆水利疏》,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1 朱佑咸:《书支溪小志白茆河后》,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7页。
    2 顾镇:《书支溪小志白茆河后》,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3 陶贞一:《开白茆议》,载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4 丁祖荫:《浚治白茆港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华钟文:《白茆河调查报告》,《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四卷第23期,第2页。
    2 (明)俞谏:《请浚白茆疏》,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277页。
    1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190页。
    1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2 谢湜:《治与不治:16世纪江南水利的机制困境及其调试》,《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
    3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4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5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6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1 常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标校:《重修常昭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190页。
    2 (清)顾镇《支溪小志》卷一《地理志·水利》,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4页。
    3 (清)顾镇《支溪小志》卷一《地理志·水利》,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4页。
    4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1 《纪禀开白茆河情形》,《申报》1905年2月21日,第4版。
    2 《京报汇录》,《伸报》1904年8月17日,第13—14版。
    3 《京报汇录》,《申报》1904年8月17日,第13—14版。
    4 《抚批仍请开浚白茆河》,《伸报》1905年4月26日,第4版。
    5 《三纪禀开白茆河情形》,《申报》1905年3月8日,第3版。
    6 《抚批仍请开浚白茆河》,《申报》1905年4月26日,第4版。
    1 《续纪禀开白茆河情形》,《申报》1905年2月27日,第3-4版。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7月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8月28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4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1年8月29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丁祖荫:《浚治白茆港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页。
    3 丁祖荫:《浚治白茆港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4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2年2月23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5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2年5月2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6 《金阊谈荟》,《申报》1912年7月21日,第6版。
    7 丁祖荫:《浚治白茆港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8 《舆地测量队出发》,《申报》1912年8月29日,第6版。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3年5月5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浚治白茆港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2 华钟文:《白茆河调查报告》,《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四卷第23期,第3—4页。
    1 黄荛圃:《黄荛圃题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首册。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1页。
    3 曹培根:《常熟藏书家藏书楼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 曹培根:《瞿氏铁琴铜剑楼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3 曹培根:《常熟藏书家与文学》,《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 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5 谭华军、徐燕:《江南藏书之乡的碑传集——有关常熟藏书家研究的著作述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1 曹培根:《瞿氏铁琴铜剑楼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2 庞鸿文:《光绪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人物志·藏书家》。
    1 庞鸿文:《光绪常昭合志稿》,卷三十二,《人物志·藏书家》。
    2 赵伟:《常熟瞿氏家族藏书与江南地域社会》,苏州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8-13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7页。
    1 丁祖荫:《虞阳说苑序言》,《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7页。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3 曹培根:《论丁祖荫及其<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第5期。
    1 丁祖荫:《丁初我日记》1915年1—8月,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述出版社2006年版,第853页。
    2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总纂丁祖荫传略》,《常熟文史》第35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第43页。
    3 苗怀明:《二十世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戏曲研究》第65辑,2004年5月。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6页。
    2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总纂丁祖荫传略》,《常熟文史》第35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第43页。
    37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5年7月23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苗怀明:《二十世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戏曲研究》第65辑,2004年5月。
    2 金人:《郑振铎、张元济抢救国宝》,《书屋》2013年第1期。
    3 丁祖荫:《黄荛圃题跋续记》,《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3卷4号,1929年10月。
    4 陈建、袁文龙:《郑振铎<古今杂剧>》,《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24年6月9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24年9月1号,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苗怀明:《二十世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戏曲研究》第65辑,2004年5月。
    4 陈建、袁文龙:《郑振铎与<古今杂剧>》,《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1 新陈在《书志学》1938年11月撰文,转引自宋若云:《谁驾玉轮入海底碾破琉璃千顷——<脉搏馆钞校本
    古今杂剧>的发现和流转》,《学术研究》1999年第4期。
    2 傅惜华:《也是园所藏珍本元明杂剧之发现》,《朔风》第2、3期,1938年12月、1939年1月。
    3 沈秋农:《常熟抗战印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60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1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6页。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5年3月1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 倪迪初:《常熟图书馆馆藏史略》,《常熟文史资料辑存》第15辑,常熟文史资料委员会1988年,第157
    页。
    3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总纂丁祖荫传略》,《常熟文史》第35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年,
    第42页。
    4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7年3月15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5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7年3月23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6 沈秋农:《常熟抗战印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1 王继平等著:《晚清人才地理分布研究(1840—19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95页。
    1 吕志毅:《略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2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1 桑荟:《明清时期江苏士绅与地方志编修》,《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9期,第49页。
    2 陈蕴茜:《论清末明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第135页。
    3 (元)至正《重修琴川志·序》。
    4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3页。
    1 该统计仅为现在仍属于常熟县域范围内的乡里的志书,其它如《穿山小志》、《沙头里志》、《金村小志》、《璜泾志稿》等,因其地已分属太仓县、沙洲县因此未统计。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组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4页。
    1 庞树森:《重修常昭合志辑印经过》,《重修常昭合志》。
    2 当时常熟出现的各类报刊均大量报道常熟社会的各类现象,其中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不仅是报刊,在文人日记与文集中,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类丑恶现象也随处可见。
    1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修纂印行始末》,常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常熟文史》1996年第24辑,第174页。
    2 庞树森:《重修常昭合志稿辑印经过》,《重修常昭合志》。
    1 丁祖荫:《卷首·例言》,《重修常昭合志》。
    2 曹培根:《丁祖荫的修志实践及其贞献》,《江苏地方志》2002年第3期。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7年10-12月,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8年1-10月,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1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修纂印行始末》,《常熟文史》(第二十四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第174页。
    2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3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9页。
    2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30年8月24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3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1931年1月6日,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4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5 沈秋农:《常熟抗战史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页。
    1 庞树森:《重修常昭合志稿辑印经过》,《重修常昭合志》,1946年。
    2 庞树森:《重修常昭合志稿辑印经过》,《重修常昭合志》,1946年。在该次修志委员会上,通过了《常熟县
    修纂县志委员会组织大纲》,划分了编委会成员的具体分工,对于成志后的刊印工作也作了相关部署。
    1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修纂印行始末》,《常熟文史》(第二十四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第182页。
    2 关于常熟社会当时的乱象以及士绅阶层的恐慌,在《徐兆玮日记》、《丁祖荫日记》以及当时其它文人的记述中均可体现。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7年2月26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17年3月8日、27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曹培根:《丁祖荫的修志实践及其贡献》,《江苏地方志》2002年第3期。
    4 曹家俊:《<重修常昭合志>修纂印行始末》,《常熟文史》(第二十四辑),常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6年,第174页。
    5 曹培根:《论丁祖荫及其<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第5期,第123页。
    1 陈蕴茜、沈熙:《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史林》,2003年第5期,第58页。
    2 《常昭设立私塾改良社分会》,《申报》1905年7月16日,第9版。
    3 张一麐:《常熟丁芝荪先生墓志铭》,《心太平室集》,第164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1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5页。
    2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3 丁祖荫:《塔前高等小学》,《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4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5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7页。
    1 时荫:《孜孜创新的教育家》,《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2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3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6年1月—12月,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4 《知难而退》,《申报》1898年9月21日,第2版。
    5 时荫:《曾朴与张鸿》,《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 时荫:《杨崇伊其人》,《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2 时荫:《曾朴与张鸿》,《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3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2页。
    1 曹家俊:《对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巨大的丁祖荫》,《常熟历史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第38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8页。
    2 丁祖荫:《常昭乡土历史教科书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丁祖荫:《常昭乡土地理教课书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藏本,稿本。
    1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8年6月24日—7月8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9年闰2月18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8页。
    4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二册),中华书局1928年版,第149页。
    5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6 《常昭设立私塾改良社分会》,《申报》1905年7月16日,第9版。
    7 《常昭城议事会庚戌夏季常会决议案(续)·一件设法招徕简易识字学生案》,《申报》1910年8月2日,第2版。
    1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2 丁祖荫纂《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3 常熟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常熟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版社上海分社1994年版,第47页
    4 陈蕴茜、沈熙:《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史林》,2003年第5期,第61贝。
    1 《苏学务处批示汇志》,《申报》1906年4月16日,第9版。
    2 《学务处批示汇录》,《申报》1906年9月22日,第9版。
    3 《抚批常昭禀复地方自治研究会》,《申报》1906年12月6日,第9版。
    4 陈匡民:《美洲华侨通鉴》,1950年纽约出版,第45—52页,转引自《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第12页。
    1 《常昭商会议实行抵制美约办法》,《申报》1905年8月8日,第2版。
    1 《国民大会详记》,《申报》1919年5月30日,第8版。
    2 时荫:《重说徐枕亚》,《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1 [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 郑观应:《女教》,《盛世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3页。
    3 《新闻报》,1897年11月17日
    4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05页
    5 丁祖荫:《女子世界颂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5页。
    6 丁祖荫:《说女魔》,《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3页。
    1 《常熟女学》,《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73页。
    2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3 时荫:《孜孜创新的教育家》,《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8页。
    4 时荫:《孜孜创新的教育家》,《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1 《竞化女学校章程》,《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63—65页。
    2 《常熟竞化女学开学歌》,《女子世界》第二年第二号,第65页。
    3 《常熟竞化女校放假歌》,《女子世界》第二年第二号,第66页。
    1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02-703页。
    2 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卷九,《学校志》。
    3 丁祖荫:《新年之感题女报》,《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49-650页。
    2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1 《知难而退》,《申报》1898年9月21日,第2版。
    2 丁祖荫:《初我日记》1909年9月15日,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 常熟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常熟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4年版,第41页。
    1 时荫:《徐兆玮的大节》,《虞山文化纪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2 《争嗣案之批饬》,《申报》1909年3月1日,第3版。
    3 《儒英学堂并无争嗣学生》,《申报》1909年3月9日,第3版。
    1 《常昭高等小学之悖谬》,《申报》1909年6月14日,第3版。
    1 思文小学为常熟新式学堂之一。季亮时于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创办,地址在书院弄思文书院遗址,经费主要为米捐。
    2 《堂长与教授冲突之结果》,《申报》1908年11月13日,第3版。
    1 《沙洲市学务之腐败》,《申报》1914年11月22日,第7版。
    2 钱育仁:《教育前途之险象》,《荔园楼集附外集》(下册),1937年版。
    1 邓若华:《20世纪前半期常熟地方精英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5-16页
    2 《本邑短简》,《新刍言日报》1919年5月5日,第3版。
    1 《视学控案之所闻》,《新刍言日报》1919年5月7日,第3版。
    2 《钱视学被控感言》,《新刍言日报》1919年5月7日,第3版。
    3 聂雄:《常熟报纸小史》,见沈秋农《常熟老报刊》,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181页。
    1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页。
    2 《常昭设立私塾改良社分会》,《申报》1905年7月16日,第9版。
    1 《常昭小学毕业生核准给奖》,《申报》1910年6月9日,第1张后幅第3版。
    1 《复议女校办法案》,《民国元年常熟县议事会报告册》。
    2 丁祖荫:《学务委员应规定俸禄不兼他职案》,《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丁祖荫:《劝告学龄儿童入学文》,《松陵文牍》,常熟丁氏淑照堂1914年版,第5页。
    2 《教育局会议教育经费》,《申报》1924年1月24日,第11版。
    3 嫉恶:《杂谈(二十四)》,《新刍言日报》1919年4月29日,第2版。
    4 《何市乡·乡人进香》,《新刍言日报》1919年11月4日,第3版。
    1 (明)归有光《贞节妇季氏墓表》,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23—24页。
    2 (清)倪赐纂《唐市志》,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319页。以下版本同。
    3 (清)倪赐纂《唐市志》,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321323页。
    4 (清)顾镇纂《支溪小志》,载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218—— 219页。
    1 (清)张瀛庞鸿文等纂《常昭合志稿》,卷35《列女志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2》,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第584页。(以下版本同)
    2 (清)张瀛庞鸿文等纂《常昭合志稿》,卷35《列女志二》,第584599页。
    3 (清)张瀛庞鸿文等纂《常昭合志稿》,卷36《列女志三》,第600页。
    4 (清)张瀛庞鸿文等纂《常昭合志稿》,卷3638,《列女志三》到《列女志四》,第600673页。
    5 (清)张瀛、庞鸿文等纂《常昭合志稿》,卷39《列女志六》,第674692页。
    6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8页。
    1 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603—604页。
    2 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577页、第738页等。
    1 《明故闻母王氏硕人墓志铭》,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2 《唐市志》,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352页。
    3 钱育仁:《须太君孺人七十寿序》,《荔园楼集附外集》(上册),1936年,第2(a)页。
    4 参见《要案提省》,《申报》1899年12月3日,第2版;《诬奸冤雪》,《申报》1899年12月6日,第2-—3版;《诬奸反坐》,《申报》1899年12月13日,第2版;《批词照录》,《申报》1899年12月16日,第
    2版;《逆媳宜惩》,《申报》1899年12月19日,第9版。
    1 《蔡节母悬匾志盛》,《新刍言日报》1919年3月3日,第3版。
    2 《杀夫骇闻》,《申报》1904年4月27日,第23版。
    3 《常熟逆案》,《申报》1894年4月6日,第2版。
    4 《毙媳骇闻》,《申报》1897年12月18日,第2版。
    5 《重嫁弃夫》,《申报》1881年3月14日,第3版。
    1 竹庄:《女权说》,《女子世界》第5期,1904年5月,第1页。
    2 初我:《女子世界颂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5页。
    3 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第7期,1904年7月,第2页。
    4 天醉生:《敬告一般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9-12页
    5 初我:《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第4期,1904年4月,第2页。
    6 初我:《女子世界颂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5页。
    7 初我:《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第4期,1904年4月,第1-7页。
    1 初我:《哀女种》,《女子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1页。
    2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7页。
    3 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1页。
    4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7页。
    5 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2页。
    6 慕卢:《赤十字会之看护妇》,《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39页。
    7 自立:《谰言》,《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16页。
    1 九思:《敬告同胞姊妹其二 论女人责任》,《女了世界》第5期,1904年5月,第11—13页。
    2 自立:《谰言》,《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14页。
    3 仰文:《赠吴弱男女士,《女子世界》第7期,1904年7月,第68页。
    4 刘瑞莪:《女子宜自尊论》,《女子世界》第7期,1904年7月,第89-90贝。
    1 九思:《敬告同胞姊妹其三论自重》,《女子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11页。
    2 初我:《女子世界颂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6页。
    3 初我:《新女诫》,《女子世界》第4期,1904年4月,第85-88页。
    1 张肩任:《欲倡平等先兴女学论》,《女了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74贝。
    2 九思:《敬告同胞姊妹(苏州土白)》,《女子世界》第4期,1904年4月,第19—20页。
    3 初我:《说女魔》,《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5页。
    4 安如:《松陵新女儿传奇》,《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47页。
    1 张肩任:《欲倡平等先兴女学论》,《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74页。
    2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9页。
    3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11-12页。
    4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11-12页。
    1 初我:《哀女种》,《女子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6页。
    2 刘孟杨:《劝戒缠足之缠脚的妇女多受脚的累》,《女了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61页。
    3 刘孟杨:《劝戒缠足之以后缠脚的女子不容易得好壻》,《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61-62页。
    4 倪寿芝:《黎里不缠足会缘起》,《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70页
    5 张罗兰:《图书馆演说》,《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21-24页
    1 初我:《哀女种》,《女子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7页。
    2 初我:《说女魔》,《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3页。
    3 《俄人淫暴》,《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58页。
    4 刘瑞平:《敬告二万万同胞姐妹》,《女子世界》第7期,1904年7月,第88页。
    5 杜清持:《男女都是一样》,《女子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13-16页。
    1 倪寿芝:《黎里不缠足会缘起》,《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71页
    2 吴门天足社:《演说放脚的法子》,《女子世界》第12期,1904年,第63—66页
    3 倪寿芝:《黎里小缠足会缘起》,《女了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73页。
    4 初我:《结婚问题研究》,《女了世界》第4期,1904年4月,第27—40负
    1 汪毓真:《论婚姻自由的关系》,《女子世界》第9期,1904年9月,第15-16页。
    2 庄公:《自由结婚议》,《女子世界》第11期,1905年,第79-84页。
    1 《创新婚礼》,《女子世界》第11期,1905年,第71—72页。
    1 初我:《泰西逸话之婚礼与国法》,《女子世界》第11期,1905年,第45页。
    2 《婚嫁章程》,《女子世界》第二年第1期,1905年,第84页。
    3 初我:《婚嫁章程之风说》,《女子世界》第二年第1期,1905年,第75页。
    1 初我:《离婚创举》,《女子世界》第二年第3期,1905年,第87页。
    2 《文明结婚》,《女子世界》第二年第3期,1905年,第86贝。
    3 吴萍云:《论个宜以花字为女之代名词》,《女子世界》第5期,1904年5月,第88页
    4 尚声:《论刺绣之害》,《女了世界》第6期,1904年6月,第87—91页。
    1 初我:《乞巧》,《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45页。
    2 自立:《女魂篇》,《女子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12页。
    3 高田滨子:《演热》,《女子世界》第5期,1904年5月,第35-44页。
    1 初我:《东渡之女学生》,《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91页。
    2 竞男:《家庭的职业教育》,《女子世界》第二年第1期,1905年,第29—32页。
    3 《裁书》,《女子世界》第5期,1904年5月,第29页。
    1 录十一月初五日俄事警闻《告全国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67页。
    2 录十一月初五日俄事警闻《告全国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65页。
    3 录十月二十九日俄事警闻《告全国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63-65页。
    1 录十一月初五日俄事警闻《告全国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月,第67-68页。
    2 慕卢:《日俄之事局与家庭》,《女了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40页。
    3 《对俄同志女会之议案》,《女了世界》第3期,1904年3月,第65—66页。
    4 录十一月初五日俄事警闻《告全国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第66页。
    5 初我:《说女魔》,《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2页。
    1 彭维点:《论朝廷与国家之异》,《女子世界》第2期,1904年2月,第75页。
    2 初我:《女界之对于华工禁约》,《女子世界》第二年第1期,1905年,第76页。
    1 张昭汉:《争约劝告辞》,《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17页。
    2 志群:《争约之警告》,《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9页。
    3 初我:《妇女社会之对付华工禁约》,《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1页。
    4 施兰英:《中国爱国女子请看》,《女了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32页。
    5 初我:《女界之对于华工禁约》,《女了世界》第二年第1期,1905年,第76页。
    6 初我:《妇女社会之对于华工禁约》,《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2页。
    1 《争约警闻之上海女界》,《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93-94页。
    2 初我:《女界运动之先声》,《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89-90页。
    3 志群:《美货调查汇表》,《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12-16页。
    4 张昭汉:《争约劝告辞》,《女子世界》第二年第2期,1905年,第19页。
    1 丁祖荫:《常熟民政岁周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2 丁祖荫:《常熟民政岁周报告册序》,《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1 “所谓‘场域’,在这里是指精英及其他人涉入其间的环境、社会舞台、周围的社会空间,通常也包括地点。场域既可能是地理上的(村庄、县、国家),也可能是功能上的(军事的、教育的、政治的),‘场域’这个概念也包含了构成此一场域成员的价值观念、文化象征和资源的集合。”杨念群著:《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关于“场域”理论更为详尽界定与分析,可参见皮埃乐·布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 关于“中下层士绅”概念,李新国认为,其中的“中层士绅”是指那些“在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不能发挥重大影响和关键决策作用”、“在地方事务中也不起主导作用”的士绅群体。这一点显然是没有注意到中层士绅在支配基层社会所采取的动态的策略及其意义。参见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以梁济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6页。
    1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6页。
    2 胡庆钧:《论绅权》,载吴晗、费孝通等著:《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129页。
    《初我日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初我杂著》,上海图书馆辑存,稿本。
    《松陵文牍》,常熟丁氏淑照堂,民国3年(1914),铅印本。
    《一行小集》,常熟丁氏淑照堂,民国3年(1914),铅印本。
    《虞阳说苑》,常熟丁氏,民国4-8年(1915-1919),刻本。
    《常熟县辛亥忙漕征信册》,民国元年(1912),铅印本。
    《常熟民政署报告》,上海图书馆藏,民国元年(1912)铅印本。
    光绪《常昭合志》,庞鸿文纂修。
    民国《重修常昭合志》,丁祖荫、徐兆玮、庞树森纂修。
    《虞阳丁氏家谱》,常熟图书馆藏,稿本。
    《民国元年常熟县议事会报告册》,上海图书馆藏,民国铅印本。
    徐兆玮:《徐兆玮日记》,常熟市图书馆藏,稿本。
    钱育仁:《荔园楼集附外集》(下册),常熟萃英社1937年版。
    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张一麐:《心太平室集》,台湾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常熟市商业局编史办公室编:《常熟商业志》(内部资料)1984年版。
    《常熟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水利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常熟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教育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4年版。
    李炎錩:《海虞杂记》(内部发行)1997年版。
    王国平、唐力行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常熟市言子文化研究会编:《常熟历史文化研究文选》(内部资料)1999年版。
    白茆镇志编纂委员会:《白茆镇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徐兆玮:《虹隐楼诗集》(内部印刷),2003年版。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江苏省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常熟乡镇旧志集成》,广陵书舍2007年版。
    常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常熟文史资料辑存》第一至四十辑。
    常熟市档案馆编:《常熟历史人物》(内部印刷)。
    铁琴铜剑楼纪念馆编:《铁琴铜剑楼研究文献集》,广陵书社2010年版。
    沈秋农:《常熟老报刊》,广陵书社2007年版。
    沈秋农:《常熟抗战史印》,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曹培根、翟振业:《常熟文学史》,广陵书社2010年版。
    《申报》
    《女子世界》
    《常熟七日报》
    《民众日报》
    《常熟公报》
    《虞报》
    《虞阳旬报》
    《常熟日日报》
    《新刍言日报》
    《琴报》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版。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费孝通、吴晗等编:《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洪焕椿编:《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何振球:《常熟文史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瞿冕良:《常熟先哲藏书考略》,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
    化与社会化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2、6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范金民、夏维中:《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江苏社会科学院《江苏史纲》课题组:《江苏史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郑观应:《盛世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史——兼与日本士族之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新达:《中国科举制度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级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艾尔曼著,赵刚译:《经济、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谢俊美:《翁同龢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学昌:《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陈建:《常熟工业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谢俊美:《翁同龢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
    江庆柏:《近代江苏藏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许霆编:《常熟文化研究》,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版。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武召:《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曹培根:《常熟藏书家藏书楼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许霆编:《常熟文化论丛》,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的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梅尔清著,朱修春译:《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三、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罗威廉著,江溶译:《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
    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李孝悌:《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唐力行等:《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曹培根:《瞿氏铁琴铜剑楼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振羽:《江南綵衣堂—翁同龢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9年版。
    继平等:《晚清人才地理分布研究(1840—19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华钟文:《白茆河调查报告》,《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四卷第23期,1932年。
    王树槐:《清末民初江苏省的灾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期,1981年。
    吕志毅:《略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李侃:《从江苏、湖北两省若干州县的光复看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兼论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农民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许正意、钱永贤:《<虞社>琐谈》,《江海学刊》1984年第4期。
    陈建、袁文龙:《郑振铎与<古今杂剧>》,《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何振球:《论虞社》,《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影响》,《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贺跃夫:《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森正夫:《日本八十年代以来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4期。
    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5期。
    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吴切:《江苏辛亥光复后的政权剖析》,《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概述》,收入虞浩旭主编《天一阁论丛》,宁波出版社1996年版。
    黄国光:《铁琴铜剑楼藏书活动系年述要》(上、下),《文献季刊》1999年第3期、第4期。
    刘世锋:《浅谈地方志的价值与作用》,《中国地方志》1999年第4期。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曹培根:《论丁祖荫及其<重修常昭合志艺文志>》,《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第5期。
    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冯贤亮:《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浙江学刊》2001年第6期。
    冯贤亮:《传统时代江南的中层社会与乡村控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曹培根:《丁祖荫的修志实践及其贡献》,《江苏地方志》2002年第3期。
    唐力行,张翔凤:《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基层社会控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谢俊贵:《中国士绅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修朋月:《清代社会乡绅势力对基层社会控制的加强》,《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徐茂明:《明清时期江南社会基层组织演述论》,《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杜香芹、王先明:《乡绅与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闽中乡
    村权力的重构》,《中国农史》2004年第3期;
    陈蕴茜:《论清末明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唐力行:《论题: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5期。
    苗怀明:《二十世纪<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整理与研究》,《戏曲研究》第65辑,2004年5月。
    巫仁恕:《晚明的旅游风气与士大夫心态——以江南为讨论中心》,收入熊月之、
    熊秉真主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和士绅阶层》,《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邱捷:《晚清广东的“公局”——士绅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权力机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社会科学评论》2006年第4期。
    王鸿泰:《侠之少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与尚侠风气》,收入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
    丁卫:《乡村控制:萧公权对帝制中国晚期社会的探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4期。
    郝秉键:《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清史研究》2007年第5期。
    杨小辉:《传统士绅与知识阶层的近代转型》,《学术界》2007年第6期。
    曹培根:《常熟近现代作家群的编辑出版与创作活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沈潜:《近代社会变迁与曾朴的文化选择》,《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吴琛瑜:《清代中叶江南下层士人的社会文化交往圈——以<吴门表隐>作者顾震涛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先明:《乡绅权势消退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的制度变迁、革命话语与乡绅权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徐蒙:《曾朴的编辑出版活动》,《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2期。
    王日根、肖立红:《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国中国地方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华嘉:《郑振铎与<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民主》2010年第8期。
    桑荟:《明清时期江苏士绅与地方志编修》,《中国地方志》2010年第9期。
    俞秉麟:《常熟的传承性藏书家》,《常熟历史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
    曹家俊:《对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巨大的丁祖荫》,《常熟历史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
    郭亮:《近代批校家丁祖荫的几种校本》,《收藏》2011年第5期。
    沈潜:《殷次伊与清末常熟新学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沈愈:《庞树柏与辛亥常熟光复——兼论地方精英集团的结构演变》,《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沈潜:《都市空间下知识与社会的互动——以近代文学家曾朴为例》,收入唐力行主编《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三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
    金坡,张超:《天灾与革命:辛亥革命前后常熟千人会的抗租斗争》,《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邓若华:《20世纪前半期常熟地方精英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李文静:《清末民初士绅的蜕变:以常熟徐兆玮为个案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李晓萍:《晚清<女子世界>(1904-1907)中妇女知识与典范之建构》,台湾东海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金坡:《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以常熟虞社为个案的研究(1920—1937)》,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赵伟:《常熟瞿氏家族藏书与江南地域社会》,苏州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Maurice Freeman: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e China London:Athlone Press,1958;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Robert Marsh:The Mandarines: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1600—1900. New York,1961.
    Ping-tin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Maurice Freeman: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 London: Athlone Press,1966
    Hilary J.Beattie: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R.Keith Schoppa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Mary Backus Ra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