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权力与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部J省红村扶贫开发故事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故事发生、发展及其结束的全过程描述、理解与解释,来探讨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本质特征及其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回应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为此,笔者通过对红村扶贫开发为期一年的亲身参与及观察,对整个扶贫开发历程有了基本把握。论文通过以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接点,讲述了故事中的权力运作及其策略技术;通过以国家权力与地方性权力的互动为核心,考察了故事中两种权力力量的碰撞、磨合与共存。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获得对于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过程的整体认知,获得对于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权力、技术、关系与策略的解读,获得对于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基本逻辑的理解。
     全文通过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工作组(国家)、地方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考察,获得了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运动式治理是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转型期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逻辑;转型期运动式治理之所以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而言是后全能体制的约制,亦是集权式治理逻辑的延续。
     第二,人民公社解体、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国家权力并未完全退出乡村社会;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并非是国家权力全面退出乡村社会所能简单表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治理性而非政治性变化,其只不过是国家控制乡村和进行基层治理的战略、策略与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正在从一种身体治理走向技术性治理、从全能型控制走向选择性控制。
     第三,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方向应是加强基础性权力的构建与促进现代官僚制度的理性化,转变基层治理战略,充实基层治理资源,使运动式治理逐渐转向制度性治理,以实现现代国家的成功构建。
The paper regards the village Hong's story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With the whole description、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beginning、development and closure of the story, The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essential feature、political logic and governance logic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then explore and answe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state-making and so on.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articipated and observed the village'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one year, grasped the whole process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whole work as the contact, the paper narrates the operation of power and its strategy technologies in the story,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tate power and the local power, investigates the collision、running and coexist of two types of power of the story.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acquire the overall cognitive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to obtain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power、technology、relationship and strategy, and to gain the comprehension on basic logic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the state-making.
     The dissertation gathers the following basic congnitive fruit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Working Group(state)、local government and peasant:
     Firstly, the campaign-styled governance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the important logic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of the state as well; the campaign-styled governance exists and exerts owing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ost-totalitarian and the continuance of the centralized governance logic.
     Secondly, after the end of the people's commune and the abolish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taxes and fees, the state power withdraws the rural society partly; the substantial change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tate and rural society, the state power withdrew the rural society is only the little part, the change is the governance rather than the political, the state control and the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is the fundamental changing, in other words, is from the body treatment to the technical governance、from the all-around control to the selective control.
     Thirdly,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the state-making is to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al power and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of the modern bureaucracy governance system, and transform the strategy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enrich the resources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so as to push the campaign-styled governance into the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nd to achiev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引文
1 参见《J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第三条第二款。
    2 参见《J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第五条第七款。
    3 参见组发[2005]5-号文件《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
    1 参见世界银行,1990,《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6页;世界银行,2001,《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5页。
    1 参见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三联书店,封底。
    1 参见费孝通,1997,《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之“重访江村”、“三访江村”、“九访江村”以及“江村五十年”等章节,敦煌文艺出版社。
    2史为详细的论述可参见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8页。
    3《人力资源白皮书: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至3597万人》,http://news.sohu.com/20100910/n274851042.shtml,中国新闻网,2010-9-10。
    1 工作日记,2008年5月9日。
    2 工作日记,2008年7月4日。
    3 Frederick C. Teiwes, Politics and Purges in China:Rectific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Norms(1950-1969),second edition, M.E.Sharpe, Armonk, New York,1992, p470。转引自邵春霞,2000,《革命化控制中的运动——改革开发前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复口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62页。
    1 对十福建南平经验的介绍、总结与研究,可以参见习近平《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台与思考》和黄陵东《下派“村官”何以可能:一种“合实践”的解释》等文章。
    2 《资料汇编》之《关于表彰2007年度省直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记功人员的通报》
    1 指的是厅毕职能部门中与军队工作相关的部门,如优抚处、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处等等。
    2 工作日记,2008年5月7日。
    1 笔者2008年2月20日与李正强的工作交流。
    2 笔者2008年2月20日参与的河沙某学院挂职锻炼工作交流会。
    1 长岭县档案史史局编:《长岭县基石谱》,2004年10月,第479-480页。
    2 红村的四个自然村。
    1 周庆智的研究有同样的发现,具体可参见《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一书。
    1工作组组长汇报材料,2007。
    2工作组组长汇报材料,2007。
    3调查笔记,笔者2010年3月24日对李正强的访谈。
    1 王立国:《辛勤工作结硕果奋发有为建新功:在省直单位2005—2006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总结表彰暨2007—2008年联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3月7日。
    1 王立国:《辛勘工作结硕果奋发有为建新功:在省直单位2005—2006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总结表彰暨2007—2008年联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3月7日。
    1 工作日记,2008年4月20日;调查笔记,笔者2010年3月24日对李正强的访谈。
    [1]埃利亚斯,2010,《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埃文斯、鲁施迈耶、斯考克波,2009,《找回国家》,北京:三联书店。
    [3]波兰尼,2007,《大转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布迪厄、哈克,1996,《自由交流》,北京:三联书店。
    [5]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6]曹锦清,2010,《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8]长岭县档案史志局、长岭县党史联络组,2007,《改革开放后的长岭》,内部资料。
    [9]长岭县档案史志局编,2004,《长岭县基石谱》,内部资料。
    [10]陈柏峰,2007,《从利益运作到感情运作:新农村建设时代的乡村关系》,载《开发研究》第4期;
    [11]陈柏峰,2008,《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陈柏峰,2009a,《纠纷解决与国家权力构成》,载谢晖、陈金钊:《民间法》(第8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3]陈柏峰,2009b,《乡村干部的人情与工作》,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期。
    [14]陈柏峰,2010,《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期。
    [15]陈文胜,2011,《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着力点》,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6]陈向明,2009,《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7]陈益元,2006,《革命与乡村: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8]程同顺,2000,《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大卫·费特曼,2009, 《民族志:步步深入》,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单鑫,2008,《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21]邓金,2004,《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述、倾听与理解》,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2]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23]邓正来,2010,《“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24]狄金华,2010,《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载《社会》第3期。
    [25]迪韦尔热,1987,《政治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6]蒂利、塔罗,2010,《抗争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
    [27]董海军,200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载《社会》第4期。
    [28]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29]杜建安、王义高,2010,《挂职扶贫:中国式消除贫困的制度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30]段应碧,2009,《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回顾与展望》,载《农业经济问题》第11期。
    [31]方慧容,2001,《“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载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费孝通,1997,《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33]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4]费孝通,2007,《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冯仕政,2011,《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载《开放时代》第1期。
    [36]冯志峰,2007a,《中国运动式治理的成因及改革》,载《唯实》第10期。
    [37]冯志峰,2007b,《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第2期。
    [38]冯志峰,2010,《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载《甘肃理论学刊》第1期。
    [39]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200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0]福柯,2003,《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
    [41]高王凌,2006,《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42]格尔茨,2008,《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
    [43]郭道晖,2009,《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
    [44]郭巍青、黄岩,2005,《同常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载《开放时代》第2期。
    [45]郭于华、孙立平,2003,《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6]国风、晓东,2004,《历史的壮举》,载《光明日报》2月26同。
    [4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3,《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8]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
    [49]何包钢、朗友兴,2002,《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0]何绍辉,2008,《隐性维权与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及困境》,载《人文杂志》第6期。
    [51]何绍辉,2009,《走出乡村治理困境问题的怪圈》,载《中国社会工作》第1期;
    [52]何绍辉,2010a,《民政干部是最受欢迎的干部说明了什么?》,载《改革内参》第15期。
    [53]何绍辉,2010b,《目标管理责任制:运作及其特征》,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4期。
    [54]何雨奇,2008,《生存伦理·弱者武器·日常政治》,载《读书》第2期。
    [55]贺雪峰,2003a,《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6]贺雪峰,2003b,《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7]贺雪峰,2008,《税费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58]贺雪峰,2009a,《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9]贺雪峰,2009b,《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60]贺雪峰,2011,《论乡村治理内卷化》,载《开放时代》第2期。
    [61]贺雪峰、刘勤,2008,《农村低保缘何转化为治理手段》,载《中国社会导刊》第4期。
    [62]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载《学术研究》第6期。
    [63]J省长岭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1993,《长岭县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64]胡祥,2005,《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第3期。
    [65]怀特,2006,《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
    [66]黄海,2010,《灰地:红镇混混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67]黄陵东,2003,《下派“村官”何以可能:一种“合实践”的解释》,载《科学社会主义》第5期。
    [68]黄树民,2002,《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北京:三联书店。
    [69]黄小勇,2003,《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0]黄宗智,2000a,《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71]黄宗智,2000b,《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72]黄宗智,2007,《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3]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
    [74]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75]杰索普:,1999,《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载《国际社会科学》第2期。
    [76]金耀基,1997,《行政吸纳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载《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77]柯鲁克,2007a,《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8]柯鲁克,2007b,《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9]科尔奈,1980,《短缺经济学》,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80]孔飞力,1999,《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
    [81]莱顿,2005,《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北京:华夏出版社。
    [82]蓝宇蕴,2005,《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83]勒华拉杜里,2007,《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
    [84]李风华,2003,《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85]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86]李丹,2009,《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87]李德瑞,2009a,《学术与时势:对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8]李德瑞,2009b,《中国乡村研究:如何“理解中国”,怎样“创造性转化”》, 载《开放时代》第9期。
    [89]李怀印,2008,《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北京:中华书局。
    [90]李怀印,2010,《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北京:法律出版社。
    [91]李继任,2009,《部门包村:国家治理乡村的路径选择》,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2]李侃如,2010,《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3]李里峰,2010a,《工作队: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载《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94]李里峰,2010b,《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95]李猛,1996,《日常生活中的权力技术》,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6]李猛,1998,《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张静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97]李培林,200d,《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
    [98]李培伟,2007,《论国家的选择性控制对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影响》,载《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99]李培伟,2010,《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种新解释》,《开放时代》第4期。
    [100]李强,1998,《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中国书评》第2期。
    [101]李强,2001,《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载《战略与管理》第6期。
    [102]李书磊,1999,《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03]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104]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5]林耀华,1995,《金翼》,北京:三联书店。
    [106]林耀华,2000,《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07]刘金志、申端锋,2009,《乡村政治研究评述:回顾与前瞻》,载《开放时代》第10期。
    [108]刘少杰,2005,《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109]刘伟,2009,《迈向现代国家》,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110]刘旭,2006,《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1]刘燕舞,2008,《作为乡村治理手段的低保》,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12]刘宇,2006,《蹲点:以湘西老村为例的人类学考察》,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3]刘岳、宋棠,2006,《国家政策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的理解社会学》,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4]流心,2004,《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5]龙太江,2001,《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未完成的历史课题——兼论国家政权建设中的集权与分权》,载《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116]龙献忠、杨柱,2007,《治理理论:起因、学术渊源与内涵分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17]卢晖临,2001,《叙述的复兴——历史社会学及其发展》,载张一兵、周晓虹、周宪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1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18]卢晖临,2004,《迈向叙述的社会学》,载《开放时代》第1期。
    [119]陆学艺,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0]陆益龙,2007,《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1]吕德文,2009a,《治理钉子户——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与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2]吕德文,2009b,《中国研究三十年》,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123]吕德文,2010a,《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24]吕德文,2010b,《简约治理与隐蔽的乡村治理:一个理论述评》,载《社会科学论坛》第8期。
    [125]罗西瑙,1995,《21世纪的治理》,载《全球治理》创刊号。
    [126]罗西瑙,1995,《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
    [127]罗兴佐,2002,《第三种力量》,载《浙江学刊》第2期。
    [128]罗兴佐,2006,《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29]马明洁,2000,《权力精英与经营式动员——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130]曼,2007,《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1]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32]毛泽东,1991,《镇压反革命要发动最广大群众参加和派遣工作组下去巡视》,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49-1952)》,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33]毛泽东,199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34]孟伟,2007,《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5]米尔斯,2005,《社会学的想像力》,北京:三联书店。
    [136]明恩溥,2006,《中国乡村生活》,北京:中华书局。
    [137]欧阳静,2010a,《“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138]欧阳静,2010b,《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9]彭勃,2002,《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40]齐美尔,200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1]强世功,2000,《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载《北大法律评论》第2辑。
    [142]乔金森,2009,《参与观察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43]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载《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44]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
    [145]荣敬本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46]赛尔登,2002,《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7]森,2001,《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
    [148]邵春霞,2000,《革命化控制中的运动: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9]申端锋,2007a,《软指标的硬指标化》,载《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
    [150]申端锋,2007b,《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载《中国评论》3月号。
    [151]申端锋,2009,《维权与治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52]沈延生,2002,《村政的兴衰与重建》,载《战略与管理》第6期。
    [153]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4]施路赫特,2004,《官僚化与理性化:对韦伯之研究与阐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5]世界银行,1990,《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6]世界银行,2001,《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7]舒尔茨,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58]舒尔茨,1991,《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59]斯考切波,2007,《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0]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
    [161]斯科特,2004,《国家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2]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
    [163]斯托克,199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国际社会科学》第2期
    [164]苏力,1998,《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与资源——社会学调查过程的一个反思》,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165]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66]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167]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168]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169]孙立平、晋军、何江穗等,1999,《动员与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70]孙秋云,2001,《社区历史与乡村政治》,北京:民族出版社
    [171]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联书店。
    [172]唐皇凤,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载《开放时代》第3期。
    [173]唐贤兴,2009,《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载《学习与探索》第3期。
    [174]田春生,2010,《关于中国模式的主要争议》,载《人民论坛》第8期。
    [175]田先红,2010,《息访之道: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76]田先红、杨华,2008,《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载《调研世界》第1期;
    [177]仝志辉,2004,《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78]仝志辉,2006,《农民国家观念形成机制的求解》,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9]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载《社会学研究》第2期。
    [180]王红亮,2008,《新制度主义视角下部门包村干部驻村问题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1]王立国,2007,《辛勤工作结硕果奋发有为建新功:在省直单位2005—2006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总结表彰暨2007—-2008年联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内部资料。
    [182]王立胜,2009,《中国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83]王连生,200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派驻农村工作队的理论与实践》,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84]王铭铭,1997,《社区的历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85]王铭铭,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86]王启梁,2007,《内生性村落社会秩序是如何形成的?》,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8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87]王启梁,2010,《作为生存之道的非正式社会控制》,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188]王习明,2007,《乡村治理中的老年人福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89]王亚南,2009,《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0]威尔逊,2006,《官僚机构》,北京:三联书店。
    [191]韦伯,1997a,《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韦伯,1997b,《支配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3]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4]文军,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吴淼,2001,《规划性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民主选举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6]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吴毅,2005,《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载《开放时代》年第3期。
    [198]吴毅,2006,《转型社会的乡村政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吴毅,2007a,《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吴毅,2007b,《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载《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1]吴毅,2007c,《小镇喧嚣》,北京:三联书店。
    [202]吴毅,2007d,《迎检的游戏》,载《读书》第6期。
    [203]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2006,《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载《开放时代》第6期。
    [204]吴毅、李德瑞,2007,《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载《开放时代》第2期。
    [205]习近平,2002,《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载《求是》第16期。
    [206]项继权,2002,《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7]萧功秦,2000,《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载《战略与管理》第6期。
    [208]谢立中,2010,《同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9]谢耀南,2006,《干部驻村的公共管理学分析》,载《厦门特区党校学报》第1期。
    [210]行龙,2008,《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
    [211]徐朋,2009,《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已位居首位》,新华网。
    [212]徐勇,1992,《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3]徐勇,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14]徐勇,1999,《徐勇自选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15]徐勇,2003a,《为规划性的社会变迁导向》,载《社会主义研究》第4期。
    [216]徐勇,2003b,《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7]徐勇,2009,《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18]徐勇、黄辉祥,2002,《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载《学海》第1期。
    [219]徐月宾等,2007,《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220]许丽萍,2008,《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21]严国方、肖唐镖,2004,《运动式的乡村建设:理解与反思》,载《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222]杨华,2009b,《乡村混混与村落、市场和国家的互动》,载《青年研究》第3期。
    [223]杨建华,2002,《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载《浙江学刊》第4期。
    [224]杨俊凯,2006,《治理、摆平与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5]杨顺湘,2000,《正确认识和处理党政机关目标管理五大关系》,载《探索》第2期。
    [226]叶舒宪,2001,《地方性知识》,载《读书》第5期。
    [227]衣俊卿,2006,《同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载《光明同报》2月14日。
    [228]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229]应星,2003,《身体与乡村同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230]应星,2006,《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231]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 民的故事》,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232]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
    [233]俞可平,1999,《治理与善治引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期。
    [234]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5]袁方,2003,《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36]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载《社会学研究》第5期。
    [237]张传玉,2007,《从管制到服务:乡村关系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8]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2000,《中国农村村级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39]张静,1998,《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40]张静,2006,《基层政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1]张乐天,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2]张乐天,2005,《嵌入式社会变迁及其界限》,载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3]张鸣,2008,《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44]张佩国,2003,《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载《中国农史》第2期。
    [245]张汝立,2003,《目标责任制与手段选择的偏差》,载《理论探讨》第4期。
    [246]赵泉民,2009,《“经纪”体制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绩效》,载《江海学刊》第2期。
    [247]赵树凯,2006,《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载《经济管理文摘》第12期。
    [248]赵秀玲,1998,《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49]赵秀玲,2004,《村民自治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0]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1]制度与结构变迁课题组,1997,《作为制度运行与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载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21期。
    [252]中共J省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料汇编》(十一),内部资料。
    [253]周飞舟,2006a,《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载《社会学研究》第3期。
    [254]周飞舟,2006b,《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255]周光辉,2007, 《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6]周黎安,2008,《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7]周庆智,2004,《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58]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59]周雪光,2009,《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载《开放时代》第12期。
    [260]朱炳祥、普珍,2004,《国家的在场与家族共同体的消亡》,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261]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62]Bourdieu, Pierre,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3]Chan, Madsen and Unger,1984, "Chen Village under Mao and Deng:expanded and update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64]Chan, Madsen and Unger,1984, "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65]Duara,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90 —194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66]Freedman M,1966, " Chinese Ling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Athlone Press。
    [267]Friedman, Edward, Paul G. Pickowicz, and Mark Selden,1991, "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68]Fredrik,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Little Brown。
    [269]Fei Hsiao-tung,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zi Valley", E. P. Hutton
    [270]Geertz Clifford,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1]Giddens,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272]Goffman E,1963, "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Simon and Schuster。
    [273]Goldman,1999, " The Paradox of China's Post-Mao Refor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74]Griffin,1993, "Narrative, Event-structure Analysis, and Causal Interpret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
    [275]Hinton, Willian,1966, "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Vintage。
    [276]Liu Xin,2000, "In One's Own Shadow: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Post-reform Rur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7]Madsen,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8]Oi. J,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79]Oi J,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80]O'Brien、Lianjiang Li,1999,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2)。
    [281]Sangren P. Steven,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82]Scott,1985, "The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83]Scott,1976,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Yale University Press0
    [284]Siu,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85]Tilly C,1975, " The Formation of Nation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86]Unger J,2002, "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M. E. Sharpe。
    [287]Van Maanen J,1988, " Tales of the Field:On Writing Ethnogra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88]Vivienne Shue,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89]Waston J,1975, "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90]Yang, Martin C,1945, "A Chinese Village:Taitou, Shantung Provi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91]Yan Yunxiang,1996,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