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农民合作能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是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农民合作困境”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组织化要求的思考。如何摆脱农民合作困境,增进农民合作能力达成有效的农民合作成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本文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的分析框架下对农民合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农民合作作为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之中的一种社会行动,是由农民所处在的更为广阔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决定的。
     传统中国农村社会是建立在“差序格局”关系结构之下的,整个社会的组织制度安排都是按照血缘和地缘进行,村落内的秩序安排也是按照家族进行的,因此共同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小范围内促进了农民之间的合作,但特殊主义的处事原则也根本上关闭了建立平等协商的合作关系的大门。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在“政社合一”和“党政合一”的公社体制下,国家通过对农民的全面控制实现了对农村资源的汲取,农民只是全面依附与服从于国家,强制性的结合在一起,农民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同志式”关系,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转型时期货币关系的泛化经济交换关系逐渐代替了人情往来,姻缘关系、拟似血缘关系与利益进入差序格局使得差序格局理性化,农民的合作的目的更加趋向自身利益的获得。但农民依靠差序格局网络内的礼尚往来来解决问题的行动逻辑没有改变,正是这种通过私人的亲友关系网络寻找关系资源以获得单独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使得农民无法有效地建立起各独立个体之间的平等且普遍的社会关系,阻碍了农民之间广泛而平等的合作的建立。
     安徽小岗村的合作历史及合作现状向我们表明,农民合作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农民个体能否在一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有效地调动社会关系来共同行动、农民对合作利益的预期,同时也取决于合作过程中的相互信任和协调行动。共同目标是合作的前提条件、信任是合作的基础、结果的互惠性是维持合作的基本动力也是合作的基本特征、有效的动员是合作的催化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农民合作能力就要从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乡村精英、国家介入三个方面入手。
The research reflects on arguments of current academic on rural cooperative dilemma, an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peasants'. How to get rid of the plight of peasants'cooperation, enhance cooperation in capacity of peasants'to achieve effective cooperation of peasants'would become an entry point for this paper. With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structure-social relations-an analysis of social action,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peasants'cooperatiion.It is determined by the more extensive social relat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as embedded in certain social structures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a social action.
     Social acquaintances and trust promote cooperation between peasants'on a small scale,as raditional Chinese rural society is based on "pattern of difference" structure,the entire social system arrang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blood and geo-,and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 within the village wa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mily. Special doctrine of practice closed the door to consultation on an equal partnership.In the Commune perio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rural society is" concerning the people's commune large in size and collective in nature". Under the "social unity government" and " party-state" of the commune system, countries obtained r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full control of the peasants's. Peasants'only fully dependent and subject to the state, combined with mandatory, who setted up an idealized "comrades-type" relationship, can not establish a true partnership. Generalization of economic exchange relations of monetary relations during the transition gradually replaced the human contact. Relation of Marriage, Quasi kinship and benefit entered into differential matrices,which was made Rational. The purpose of the cooperation of peasants'more tends to their own interests. But peasants'did not change Logic of a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which was depended on Courtesy calls for reciprocity in differential matrices, the separate problem-solving behavior looking for resources through the private network of friends and relatives.Finally,peasants'can not effectively establish equality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general, the construction ofBroad and equal cooperation Between peasants'was discouraged.
     It is showed that, Anhui Xiaogang village history of cooper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cooperation capacity of peasants'depends on whether the individual peasants'in certain conditions utilize social relations to mobilize joint action effectively,cooperation expected to benefit peasants'and depends on mutual trust and concerted 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Mutual Goals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operation, trust is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The reciprocal result is not only the basic motivation to maintain cooperation but also the basic features of cooperation. Effective mobilization is a catalyst for coopera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farmer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arted in three aspects,which are establish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asants', developing rural elite and state intervention.
引文
①董磊明: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P10
    ②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167
    ①[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纪程:村民自治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型农民合作[J],社会科学家,2007.11,P5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67
    ③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2,P16
    ①[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22—24
    ②[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P46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7
    ①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农村秩序[D],上海大学,2008,P46
    ①[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韩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序言P1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190959.htm
    ②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143.htm
    ①《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选编》下册,P89—90,转引自: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P248
    ②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与乡村秩序[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③王晓毅:血缘与地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P92
    ④陈吉元、陈家软、杨励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1949-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杜,1993,P311
    ①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 183
    ②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大家人[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8
    ①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P26-27
    ②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P54
    ①[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祟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P 237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章程(修正草案)》,全宗号1,目录号6,案卷号”,序号29
    ①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M],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①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P2
    ①周保飞: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主流思想演变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P29-35
    ②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农村秩序[D],上海大学,2008,P155
    ③[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P13
    ④熊清华、聂元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J],经济问题探索,1998.10,P14
    ①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P 63
    ②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87(3),P28—36
    ③[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M],杨善华等译,上海: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P 312
    ①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
    ②邱梦华: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差序格局与农民合作[J],社会科学论坛,2009.3,P33-34
    ①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91541.htm?fr=ala0_1_1
    ②王晓毅:小岗村的悖论[C],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三农中国》,2003年冬季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①选自访谈录
    ②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P104
    ①[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2、[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韩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3、[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魏晓明、冯祟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1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9、王晓毅,小岗村的悖论[D]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三农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冬季卷
    2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3、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一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8
    25、王晓毅:血缘与地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6、陈吉元、陈家软、杨励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1949-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杜,1993
    2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8、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9、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版
    3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余正新:农业大包干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2、张德元、何开荫:变迁—安徽农村改革述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以湖北省为中心的 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4、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5、邱梦华: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合作与农村秩序[D],上海大学,2008
    1、董磊明: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
    2、纪程:村民自治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型农民合作[J],社会科学家,2007.11
    3、朱筱新: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4、周保飞: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主流思想演变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5、熊清华、聂元飞: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J],经济问题探索,1998.106、
    6、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87(3)
    7、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
    8、邱梦华: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差序格局与农民合作[J],社会科学论坛,2009.3
    9、罗兴佐:农民合作的类型与基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
    10、应若平:内生与外生:农民合作能力演变的逻辑[J],调研世界,2007.11
    11、苏杨珍:农民合作与不合作的理性及理性背后的逻辑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12、赵晓峰:农民合作:客观必要性,主观选择性与国家介入[J],调研世界,2007.02
    13、徐超:农民合作困境的原因探析——以J市Y村水利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14、何瑞菲:农民合作中的理性选择[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2)
    15、胡敏华: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J],财贸研究2007.6
    16、姚洋: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5
    17、何慧丽:农民合作的结构性力量之形成——以胡村合作社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7.3
    18、李琼 胡赣栋:转型期中国农民合作的困境制度性缘由[J],企业家天地,2006.4
    19、史月兰:农民合作的交易费用分析[J],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20、吴理财: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21、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
    22、何宏光:国家—社会视野中农民合作特点考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23、刘涛:农民合作的历史与现实[J],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5期
    24、申端峰:农民合作的想象与现实[J],读书,2007年第9期
    25、吴光芸: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民合作[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8期
    26、吴光芸、李建华: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合作[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4期.
    27、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与乡村秩序[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28、展丽丽:乡村精英与农村社区发展[J],黑龙江史志,2008.17
    29、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30、刘涛:从历史逻辑看农民合作的现实可能[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3期
    31、罗兴佐:“行动者/结构”视野下的农民合作[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2、李强彬,向生丽:转型社会中乡村精英的变迁与乡村社区治理[J],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33、李佳、郑晔:乡村精英、社会资本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8.2
    34、旷宗、仁杨萍: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35、徐勇: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6、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大家人[J],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8
    37、刘滨、康小兰、王珂:农民行为逻辑与合作能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8、袁小平、吕益贤: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变迁[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9、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9.1
    40、殷美全:培育农民可行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41、吴健辉、童冬生、黄志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社会资本培育研究[J],农业经济,2009.5
    42、刘新星、木薇:透过“社会变动理论”解读农村的社会变迁——对云南13个村落实证调查的初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 JeanC. Oi:State and peasa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2、 Healy, Tom.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Capital at International Level" Paper,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ocial Capital:The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London. UK,2002.09 25-27
    3、 Burt R structure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Michael, Lkatz. An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 http://baike. baidu. com/view/291541. htm?fr=ala0_1_1 http://baike. baidu. com/view/190959. htm http://news. xinhuanet. 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143. 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