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能力与国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经济合作是以家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农民,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在经济领域所开展的生产、购销、信用借贷等联合行动。从世界农民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民经济合作是近代以来面对商品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为解决各种困难,保护自己利益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但是,就具体国家的具体合作内容选择、形成模式、行动结果而言,却是成败得失,大不相同。在西方欧美国家,自19世纪中后期农民合作行动开始、组织创生以来,一直发展,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在我国,农民经济合作则几起几伏,历经曲折,时至今日,仍无硕果。因此,面对新时期中国农民经济合作的再次复兴,反思历史,揭示规律、把握现实尤为重要。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根本上决定着行动目的的实现。若要农民经济合作行动成功,就必须严格依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绝对尊重农民的愿望和意志,合理地选择合作的具体内容。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的种种特征,决定农民在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环节,不需要、也不适宜进行同质劳动之间的大规模简单协作,从而使家庭生产组织形式在农业生产领域源远流长、久盛不衰。但是,农业家庭生产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有限的、相对的。它的分散、孤立和弱小,使个体农民在遭遇规模性的紧急支付时,在进行外部商品交易时,显得势单力薄,需要农民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因此,农民从合作开始就选择了两种性质、两种目的的合作:一种是以救危济困为目的的生存型合作:另一种是以加工、购销为目的发展型合作,拒绝农业初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集体劳动合作。
     面对农民对合作内容的选择,任何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只能采取尊重选择的态度。因为农业经济生产的实践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内容的合作,不论是思想家的设计还是政治家的安排,都不能代替农民当家作主。政治家或思想家可以根据其它民族与国家的经验做出初步选择,但同时,必须尊重农民的最终选择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思想家改造社会的空想和政治家“致命的自负”。
     在梳理、分析历史上有关农民合作思想时发现: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从批判资本主义、改造社会的动机、目的出发,设想通过建立新的基本生产组织,以现实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与和谐。虽然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具体方案有着差异和不同,但他们都否定农业家庭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推崇大规模合作生产、集体劳动。而这恰恰是农民所反对的。正因为此,才使傅立叶的“法郎吉”方案无人支持,沦为空想,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验也陷于失败。同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农民合作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之所以出现过程中的强制,乃至最后被迫放弃,毫无疑问,还是因为作为理论指导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思想中,包含有否定农业家庭生产组织形式、崇尚农业大规模经营的局限性。而西方欧美国家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兴起的农民经济合作运动,正因为是建立在农民家庭生产组织形式之上,采取的是信用借贷、加工、购销方面的合作,所以才呈现出100多年远远不断、蓬勃发展的情形。
     农民需要合作,但作为自组织行动,合作的形式和组织的创生必然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与条件。通过对世界农民经济合作历史的纵横考察,不难发现,在传统农业阶段,以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不论是以救危济贫为目的的生存型农民经济合作,还是以加工、营销为目的的发展型农民经济合作:不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几乎都普遍存在着“合作悖论”。一方面由于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农民需要合作;但另一方面却由于农民的合作能力低下、合作条件不充分而难以形成合作、建立合作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需要自己的组织者和带头人,但是,传统农业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的广大下层小农,由于经济文化的全面落后,在农民合作形成和合作组织创生时期,普遍缺乏合作组织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因此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头人往往来自农村中上层强势力量或农民外部社会力量,从而形成农民经济合作的“内外部强势力量带动型”创生模式。
     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中国,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落后,农民群众中更难产生合作行动的组织者、带头人,加之长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层面和地方行政官员均缺乏自由和活力。于是,政府便充当了农民合作组织者和带头人的角色,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型”创生模式。
     但是,美国的农民由于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条件和占统治地位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其在经济独立、自主的同时。形成了很强的自组织能力,使农民内部不缺乏组织者和带头人,从而形成“内部群体自发型”生成模式。
     农民合作需要一定资金基础为支撑,但实际生活中农民的自身财力总是存在着绝对和相对不足。在19世纪中期的西欧和20世纪前期的中国、日本,均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民中的广大下层小农均处于绝对贫困和极端贫困状态,农民急需信用借贷合作,以解货币支付燃眉之急,但是处于绝对贫困和极端贫困中的小农根本就没有资金力量进行信用借贷合作。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乃至向现代农业转变之后,由于生产投入的增加和资金的季节性集中支出,也往往导致农民资金的相对不足。因此,不论是生存型合作还是发展型合作,都需要政府资金力量的介入和扶持。但由于各个国家与地区农民经济能力发展状况的不同、以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农民经济合作能力的不同,政府的资金支持类型可区分为日本式的“政府搀扶型”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政府扶持型”。
     农民经济合作需要组织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合作精神,但是不论东西方国家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创生发展的初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文化资源的不足。比较而言,欧美国家西方文化中蕴含的民主法制、自由平等理念有利于农民合作组织的形成。但由于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民缺乏参加合作社管理、监督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重视、支持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训和教育。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中,明显地表现出诸多不适宜甚至阻碍农民经济合作的因素。其中专制、等级、人治的观念,重道德重协调的特质,以及极端的自私主义都和合作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在东方国家的农民合作生成阶段就需要政府予以文化资源建设的全面输送,起到宣传、教育、引导的作用。同时,还要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后,对农民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教育。
     鉴往知来,我国今天的农民经济合作是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变过程中、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背景下展开的,农民合作尚处于创生或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合作选择了正确的内容、农民已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与条件,但能力、条件的发展既不充分又不平衡。因此,我国目前农民经济合作的创生发展模式,也应该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并行互动的方针,国家也应是扶持者、主导者和守夜者(监督者)多种角色并存,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a type of peasant cooperative action, which includes production, purchase and sale, credit and so on. This can help peasant in trouble who is in form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household-uni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peasant cooperation in the world, peasant cooperation in economy is inevitable choice to solve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face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merchandise and market economy. However, it is different in content choice, generated formation, action results. In western countries,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developed constantly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it adapts the requirement of times. But in china,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experiences setbacks. Nowadays, there is no much fruit Therefore, the most important now is facing reality by reflecting history and revealing law.
     The contents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must be with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easant will. The coordination in forms and contents determin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determine the for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hen producing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So household production forms of organization are everlasting .But this kind of production forms is limited and relative. It is scattered, isolated and weak, which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protect peasant when they meet emergency payments in large scale. Therefore peasants need mutual aid and cooperation. So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operation: one is "Survival-oriented Cooperation", which is aimed at helping those in troubles; the other is "Development-oriented Cooperation", which is aimed at processing .purchasing and sale. It also rejects collective labor coope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the content choices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any politician and thinker can find no way but respect their choices. Because peasant is the practi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easants themselves know what they indeed need .Both politicians and thinkers can not substitute peasants. Politician and thinkers can make initial choice. But they must respect peasant finial choice. Only by this way we could avoid politician Utopian of transforming the society and fatal arrogance of thinkers.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we find that Owen, Fourier and other Utopian socialists are aimed at criticizing capitalism and transforming society. They try establishing new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to realize equality and harmony between social members. Though their ideas and specific programs are different, they den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m in household unit and respect cooperation production in large scale, collective labor, which peasants disagree. So Fourier's "Kyrgyzstan francs" which nobody supports became Utopian. Owen's "New Harmony Commune" failed. Similarly, peasant 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agriculture collectivization campaig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were abandoned finally, undoubtedly because Marxism contains some idea which deni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m in household unit and respects cooperation production in large scale. Howeve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movement was in form of production form in household unit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 cooperated in credit, processing, purchasing and sales and so on. Therefore has been everlasting since 100 years.
     Peasant needs cooperation. But as self-organization, the form and creation of cooperation requires peasant to have cooperation capability and condition. From the history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world, no matter it is development-oriented cooperation or survival-oriented cooperation, we could find there is a problem of "Paradox Coopera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one hand peasants need cooperation because of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in life. On the other hand peasants hardly establish cooperation because of their cooperation capability lower and other inadequate conditions.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needs its own leader and organizer. However, due t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wardness, during its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generally lacks leaders and organizers. So at present the leader of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mainly from the upper class of the village or outside the village, thus forming a pattern that the inside and outside powerful force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nd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wardness, the deep-routed centralized and the lack of an energetic class in rural area all contribute to a government-dominant pattern, in which government plays the role of leader and organizer in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 contrast, in America where the peasant owns the land, peasants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have an very strong self-organizing ability, thus forming a self-organizing pattern.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needs economic basis, but peasants have in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 or comparably insufficient resources.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Japan,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re still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tage. The majority of the peasants are impoverished. On the one hand, they need credit cooperation to solve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overished peasants can not afford the credit cooperation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oney. The same situation also existed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o modern agricultural, or even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tage, the increase in manufacturing cost and intensive costing at season always lead to the comparably insufficient financial capability. So government should intervene to provide a financial help to both kinds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no matter it is development-oriented cooperation or survival-oriented cooperation.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financial abilities and times,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porting patter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government-support pattern typically in Japan and the other is government-guiding pattern typically in America or European countries.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calls for certain level of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However,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there is lack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Comparably speaking,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freedom and equality roo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culture can help establish the Peasant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However, government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raining and educating of the members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peasants still lack the ability to manage and supervise th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due to its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While, in eastern countries typically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es a lot of unfavorable factors for developing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uch as autocracy hierarchy. So in eastern countries,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an educational system for the peasants at the beginning stage of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raining in concerning areas after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s totally built.
     We can learn much from historical experience. Nowadays, our country's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in the accelerating convers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in the primary phase.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cooperation is right and peasant have a little cooperation capability and condition, it is inadequate and imbalance. Therefore,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china should adopt the consistent model of from bottom to up an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government should be the syntheses of supporter, advocator and supervisor.
引文
[1]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阮文彪:《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1]苑鹏:《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历史与现状》,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34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刘健:《日本农协发展对我国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的启示》,《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3]吴志勇,《论政府在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8期.
    [4]石志恒、陈冲:《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商业研究》,2007年第8期。
    [1]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8期。
    [2]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第271-28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法国社会家H·盂德拉斯曾在1967年出版的《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指出:当时的法国农民正在蜕去传统农民的特征,成为拥有现代科学技术,使用机器农具,运用土地资本进行商品生产的企业经营者,作者称之为“农业生产者”。
    [2](清)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第453页。上海书店,1985年,
    [1]李昱姣:《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8页。2000年第4期,
    [1]陈岱孙主编:《中国经济百科全书》(上册),第141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
    [2]李昱姣:《论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70页,2000年第1期。
    [3](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第25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徐勇:《中国农村研究:农民组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页。2007年第1期,
    [2]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第32页,华夏出版社,2001年。
    [1]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第9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根据一些学者的看法,朱晓鹏先生把傅立叶、欧文之后的合作社会思想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合作改良主义合作社会主义、合作资本主义。但本人认为,既然合作资本主义和合作改良主义都不否认资本主义制度,把合作作为维护下层工农群众利益的工具,所以,可以把两者并称为合作改良主义。
    [2]《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9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法朗吉一词源于希腊语,是重型装备的步兵队伍之意。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欧文选集》,第2卷,第12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
    [1]根据杜吟棠先生的分析作此理解。见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53-56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格斯选集》,第2卷,第132-13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3](英)玛格丽特·柯尔:《欧文传》,第176-180页,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cEdwinC.Rozwenc,Cooperatives Come toAmerica,P.4-5,HawKeye-Kecord press,1945.转引自杜吟棠:《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61页,江西人民出版,2000年版。
    [1]朱晓鹏:《走向发展之路——合作社会主义研究》,第32-33页。当代出版社,2003年.
    [2](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粱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朱晓鹏:《走向发展之路——合作社会主义研究》,121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3页,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第452页——453页,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920页,人民出版社,1972。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第86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4页,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1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5-69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1793年6月,雅各宾派促使国民大会通过了三项土地法令,其中6月3日的土地法令规定:拍卖亡命者的土地给农民,在拍卖时,分成小块,准予在十年内分期付款。这样一来,贫苦的农民在得到土地的同时,就必然陷入债务之中。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1-45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3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2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7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第635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1]在这里,恩格斯把“小农”称为一种生产方式,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这里的生产方式为生产组织形式。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98-299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03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1-312页,人民了版社,1972年。
    [1]关于中国西周春秋时期采取“父、子、孙三代大家庭”小规模劳动协作方式的判断,是笔者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个历史结论,详见拙作《论中国历史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第139页。
    [2]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1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林耀华:《原始社会》,第336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1]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第330-338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2]《商君列传》.
    [1]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第17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2-15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90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根据尤小文在研究中引用的数据。1831年英格兰非雇工农户占全部农场的42%。参见有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第1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80页。
    [1]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第19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150-151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
    [3]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150-151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
    [4](法国)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著、李接林译:《农民的终结》,第275-28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第2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刘运梓:《农业组织与规模:理论实践与比较研究》,第72页,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年。
    [3]陈华山:《当代美国经济研究》,第19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7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
    [1](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Scott)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第29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道格拉斯·C诺恩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38页、93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80页中华书局1986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90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909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
    [1]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引自康乐与简惠美译:《韦伯作品集》,第12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第118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2]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第146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3]《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47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97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依据曹锦清1996年在河南开封农村的调查。见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第8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梁树春:《发达国家农业规模经营实践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8期。
    [4]孟繁琪:《现代化农业的模式选择》,第85页,农业出版社,1991年出版。
    [1]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第4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引自康乐与简惠美译:《韦伯作品集》,第12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法)H·盂德拉斯(Henri Mendras)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210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史学界对于井田制有不同的解释,撇开社会形态的争论,就经营形式而言,就是国家把土地的一部分分成份地,分配给每个父系大家庭耕种,供家庭消费,称为“私田”。另一部分诸侯国征调农夫集体耕种,称“助耕公田”,产品作为赋税属于国家。
    [1]《管子·乘马》。引自《诸子集成》(第五册),第16页,中华书局,1980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11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896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89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90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美)D·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等编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第77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2]该表据阮文彪所引资料进行整理而制。阮文彪:《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第13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市县领导月刊》,2004年,第6期。
    [4]《参考消息》2007年9月1日。
    [1]初级社阶段的组织规模一般以一个自然村为基础,由于自然村大小不同,有的初级社规模超过了后来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
    [2]《湖北省农业合作经济史料》(上),第3399-40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此表是根据美国学者费里曼等人所著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中所裁数据进行的整理。其中1954年至1955年的实际产量,据作者解释是1978年以后来由五公村会计所提供的,而官方数字是合作社领导人的上报数字并被官方公开。数字肯定不够准确,但大致也能作为本文观点的实证。成立于1952年冬季11月的大规模地土地入股基础上的合作社,也没有带来实际产量的多少提高。
    [1]杜吟堂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07页-10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王荣堂、姜德昌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上册),第4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3](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1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根据200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对河南、广东等地进行的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课题调查统计,其结果:河南虞城小侯乡夏至楼村,自己购买和租用他人使用农业机器的人户占总户数的87%,合作购买农机的户数占18%;广东兴宁县刁坊乡长段村合作购买农具的只占总户数的10%。
    [1](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第40页,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胡继安、西爱琴:《产业组织制度与中国农业发展研究》,第95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1]《汉书·食贷志》
    [2](法)H·盂德拉斯著,李培林泽:《农民的终结》,第13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王渭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3期。
    [1]李伟克:《国外农产品市场体系与产销—体化组织的发展情况》,《农户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
    [1]杜吟裳主编:《合作: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89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杜吟裳主编:《合作: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89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法国全国合作集团编,张明浩译:《法国家合作运动》,第33-34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
    [3]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上现代企业制度》,第21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第32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5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2]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第18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1][美]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it)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第238页,社会科学文社出版式社2004年。
    [2]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第262-2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第262-2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费孝通:《乡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第102页,高务印书馆,2005年。
    [2](美国)费里曼等,陶鹤山:《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第48-5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美国)费里曼等著,陶鹤山:《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第87-9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费孝通:《乡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第103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2](美)费里曼等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第8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4](美)费里曼等着,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第86-8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1-1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5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38-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4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
    [1](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18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赵泉民:《改府.合作社 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第31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1](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第58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
    [2](美)罗伯特.H.成布著、李振广译:《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第55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3](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第58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
    [1]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3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33-134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罗伯特·H·威布著。李振广译:《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6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法)H.盂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第11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各地乡村运动消息汇志。江浙乡村运动调查通讯(续)》,《村治》,第1卷,第3期,1936年7月。转引自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第21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2]蒋旨昂:《卢家村》、《社会学界》,第8卷,第87页,1934年6月。转引自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第212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3](德国)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4]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8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现代企业制度》,第159-16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二战后的日本农协是在彻底进行农地改革、消灭了寄生地主制度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行政组织建立的。
    [1]试内哲夫、大田原高昭著:《明日农协》,第34-35页,日本农业渔村文化协会,1986年。
    [2]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第8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3]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第14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1]华东师范大学谢天佑、王家范教授通过对大量有关零碎、间接史料的整理,曾得出如此令人信 服的结论。并在后来得到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的支持。参见谢天佑、王家范著《中国封建社会的个体农业经济与赋税、地租剥削率》,《上海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庞卓恒著《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第147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2]《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65-566页三联书店,1957年。
    [3]马克·布洛赫著,余中先等译《法国农村史》第168-189页 商务印书馆1991年。
    [4]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第308页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版。
    [1]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一册,第117页,人民出版社,1980年。
    [2]《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65页,三联书店,1957年。
    [3]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一册,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
    [4]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列出19世纪中期德国小农抵押贷款的利率以及小农所要承担的债务和利息额数。
    [5]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231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
    [1]《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522页-523页,三联书店,1957年。
    [2]法)马克·布洛赫著,余中先等译:《法国农村史》,第161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下),第627页,人民出版社,1973年。
    [4]参见《中国近代农业史料》第二辑,385页“农村高利贷的剥削情况”部分,三联书店,1957年。
    [5](法)马克·布洛赫著、余中先译:《法国农村史》,第161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
    [1]樊亢、宋则行 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181页,1980年,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96-69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3]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项集》,第2卷,第29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4](美)马义·哈里斯著、黄晴 译:《文化的起源》,第173页,华夏出版社,1988年。
    [1]足羽进三郎 著《农业协同组合研究》,第147页,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1975年版。
    [2]忻平著:《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第5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巫宝三:《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放款考察》,《社会科学杂志》,第5卷,第1期1934年3月。
    [1]在这里,相对贫困的概念是指广大中下层农民在走出传统农业阶段缺衣少食困境、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为适应新的现代生活环境而出现的一种贫困状态。
    [2]《列宁全集》,第22卷,第8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3]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第22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法)马克·布洛赫 著、余中先等 译:《法国农村史》,第160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
    [2]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第20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民出版社,1981年。
    [1]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第147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乔治·惠勒著:《美国农业的发展问题》,第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
    [3]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第4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乔治·惠勒 著:《美国农业的发展问题》,第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
    [1](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粱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5页、1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法国全国合作集团编、张明浩译:《法国的合作运动》,第10-11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
    [3]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第3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 著、粱相贞等 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5]数据根据《德国合作体系》,第15页、19页的资料计算得出。
    [1]数据来自对齐莉梅《日本农协组织的制度变迁》一文中资料的整理。参见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222-225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该表资料来源于(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37-5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资料来源:引自日本农林中央金库调查部《农林中央金库50年的历程》,第13-14页,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73年。
    [1]资料来源于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第231-2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齐莉梅《日本农协组织的制度变迁》见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223-232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 梁相贞等 译:《德国合作体系》,第3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3]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第245-24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5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宁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48、49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1]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1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粱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关于制度的定义解释,中外制度经济学家众说不一,但实质差异不大。笔者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着眼,把制度、规则界定入工具的范畴。。
    [2](英)格尔斯著:《人的现代化》,第8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德)卡尔·雅斯尔斯著、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74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2](德)康斯尔·阿思霍夫等著、梁相贞等译:《德国合作体系》,第116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转引自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8期。
    [2]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第169-171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3]G·D·H·Cole,A Century of Cooperation,P57-74,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44。转引自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第18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第199页,2007年。
    [2]冯天俞:《中国文化的昨天和明天》,第83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申报年鉴》,1093-1094页,申报年鉴社,1934年。
    [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第189、196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1]法国全国合作集团编、张明浩译:《法国的合作运动》,第6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
    [1]法国全国合作集团编、张明浩译:《法国的合作运动》,第20-23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
    [1]日本行政厅是总理府所属的一个办公机构。1984年改名为总务厅,掌管行政管理和监察,负责综合调整内阁各机关事务。
    [1]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1]河南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2006年2月20日。
    [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4年。
    [2]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2年、2003年。
    [3]刘国新:《中外农业产业化对比研究及启示》,《求索》,2007年第5期,
    [1]张学鹏、杨子平:《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开发研究》2006年第6期)。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02页。
    [1]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趋势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2期。
    [1]《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1]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第319-32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农村经济文稿》,2004年,第8期。
    [1]李惠安:《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99中国天津·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1]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2]中国云和县农产品网,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159页。
    [1]曹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第3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与问题》,《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个案调查——140个合作组织的运行情况、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发展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1、18。
    [3]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第266页,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6年。
    [4]徐更生,熊家文:《比较合作经济),中国商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243页。
    [5]资料来源:李庆:《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症结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期。
    [1]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第43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尤庆国、林万尤:《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政策影响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9期。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个案调查——140个合作组织的运行情况、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发展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1、18。
    [1]张开华、张清林:《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困惑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
    [2]尤庆国、林万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政策影响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9期。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个案调查——140个合作组织的运行情况、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发展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1、18
    [1]操尚学、晏成华:《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调查与发展对策》,湖北农业信息网,2004.2.8
    [2]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第26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个案调查——140个合作组织的运行情况、服务功能、组织结构和发展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1、18
    [1]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第88-94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韩俊等:《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红旗文稿》,2006年,第15期。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版,第104页。
    [1]乌东峰:《农村专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0日。
    [1]袁娟:《浅析农业产业化人才问题》,《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6期。
    [2]张晓峰:《农民合作:客观必要性与国家介入》,《调研世界》,2007年,第2期。
    [1]刘国新:《中外农业产业化对比研究及启示》,《求索》,2007年,第5期。
    [2]陈晓红、汪朝霞:《苏州农户兼业行为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1]《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
    [2]赵泉民:《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
    [1]贾建芳:《制度创新就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学习月刊》,2006年、第1期。
    [1](美)道格拉斯·C·思诺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第20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372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7-49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0-31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1](美)罗伯特·H·威布著、李振广译:《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第52页,商务印书馆。2006年.
    [2]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8期。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2、3、4、5、6卷,北京,中史文献出版社,1988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建国以来主要文献选编》(第1、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一、二、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林剑鸣:《法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陆学艺:《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
    陆学艺:《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选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D·盖尔·约翰逊著,林毅夫、张耀辉编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民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德)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罗伯特·H·威布著,李振广译:《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卡尔·雅斯欠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弗里曼、毕克伟等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英)柏特兰·罗素著,张师赫译:《社会改造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宗峰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马克·布洛赫著,余中先、张明浩等译:《法国农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王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年。
    (美)J·米格代尔著,李玉琪、袁宁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厉以平译:《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布坎南著,《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美)巴林顿·摩尔著《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美)魏特夫著《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俄)A·恰亚诺夫著,萧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法)法国全国合作集团编,张明浩译《法国的合作运动》,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
    (日)山口正彦等著,董传河编译:《日本农协》,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东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美)赫伯特·D·克罗利著,珲英、刘杰等译:《美国生活的希望:政府在实现国家目标中的作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黄树民著,素兰等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出版社,2002年。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徐勇:(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4期。
    俞思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孙志海:《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和模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村级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项继权:(从乡村研究乡村——评《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开放时代》,2002年4期。
    邓大才、刘金海等:《平原经济——黄河岸边村庄的社会经济生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彭澎:《政府角色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郑继兵:《现代人的回溯与思考——关于中西方文明不同发展道路的对话》,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冯天俞:《中国文化的昨天和明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周泉:(让农民自己说话),《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
    黄辉祥:(以农民的眼光看待农民——读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社会科学报》,2002年8月8日。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徐浩:《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朱晓鹏:《走向发展之路——合作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
    张友伦:《美国农业革命》(独立战争——十九世纪末),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徐更生著《美国农业政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欧文选集》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傅立叶选集》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玛格丽特·柯尔:《欧文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晓山:《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
    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助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王学堂、姜德昌主编:《新编世界近代史》(上下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
    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冯开文:《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剂门五村农业水利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阮文彪:《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丁为民:《西方合作社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
    郭铁民著:《合作经济发展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张晓山、苑鹏:《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年。
    张绍俊:《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发展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秦晖:《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载《天平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林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刘运梓:《农业组织与规模:理论、实践与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年。
    陈华山著:《当代美国经济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孟繁琪:《现代化农业的模式与选择》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
    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李公绰:《战后日本经济起飞》,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尤小文:《农户经济组织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宝华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务实》,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曹阳:《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李先德等译:《中国农业政策回顾与评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娄胜华等:《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
    胡映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发展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梁树春:《发达国家农业规模经营实践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0年第6期。
    李昱姣:《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李昱姣:《理论分析与再识农户》,《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刘健:《日本农协发展对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启示》,《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吴志勇:《论政府在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8期。
    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农村经营管理》,2006年,第8期。
    王亚红:《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特点及其启示》,《农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石志恒、陈冲:《政府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职能演变》,《商业研究》,2007年第8期。
    苑鹏、刘凤芹:《美国政府在发展农民合作社中的作用和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
    薛汉伟:《马克思的合作经济理论再认识》,载于《新视野》,2003年第2期。
    尹中立:《保护农业需要组织农民》,载于《中国改革》,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