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是我国民族自治县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自然环境恶劣、民族自治县的特殊需求、政府的供给能力等原因,我国民族自治县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我国的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民族自治县农村居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进一步扩大将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会影响到民族自治县的安定团结。党的十八大也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政府也连续不断发布了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研究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将解决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高供给的有效性,缩小与其他地区的供给差距,进一步推动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地方服务型政府改革。
     本研究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结合文献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参考、研读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研究和相关论著的基础上,首先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理论等构建了一个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对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结合影响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分析了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公共服务既包括纯公共产品,也有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较强的消费非竞争性,及较高的外部性;它的公共性会随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的缩小而降低。由于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性的特性,结合各区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特性,对它的供给应引入包括市场机制在内的多种模式;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回报周期有不同,一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的回报需要一个周期,根据研究该周期并不短。往往政府会优先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而对于相对周期长、见效慢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则会借故推脱。因此民族自治县基层政府在做部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时,应当用战略的眼光上来做决策,而不能只着眼于近期的、快速收益的基本公共服务,忽略了群众需要的、要长期投资的基本公共服务;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以农村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供需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要提高民族自治县级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一方面国家要从财政体制、二元供给体制等国家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来解决,另一方面作为民族自治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实际承担主体县级政府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提高供给能力;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目标的体现,也就是我们要追求供给的均等化,目前,这种非均等化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差别上所以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体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县县级政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与一般农村相比,其民族性在供给方面主要是体现为供给的成本上,而在需求方面则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能体现更多的民族性。
Study on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s an important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of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n China. As a result of lagg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special demand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the capacity of government supply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is a gap not only betwee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and the rest of China in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ut between supply and actual demand by resident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f such gaps widens further, it would b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harmonious society and stability and unity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t was proposed that solving well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ould be the priority in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 addition, the government has continuously released policy documents for solving these issues.
     This study will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basic public service supply in rural area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supply, narrow down the gap between rural area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and other areas, and promote service-oriented reform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First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looking for realization of integr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y from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which features theories of new public service, public goods, public choice and governance. It was developed through studying and referring works on demand and supply of rural public products, applying comprehensively science of public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ory of public goods supply, combining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analysis. Secondly, we conduct an in-depth empirical research in demand and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through field survey, analyze current problems in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y in rural area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figure out root cau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wards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factors affecting demand and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county-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in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 on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we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First,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nclude not only pure public goods but also quasi-public goods, which are non-exclusive, hyper-non-competitive of consumption and externality. Second, its publicity will be decreased when supply region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was narrow down. Consider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various models, which including market mechanism, should be accepted in supplying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combined with reg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ing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The investment returns cycle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s various. Some basic public services need investment returns period, even some are quiet Long. Governments usually prefer to invest basic public services with short-payback period and evident effect, on the contrary, tend to evade public services with long-payback period and immediate effect. Therefore, county government should make decision with a strategic vision instead of a short one, which focusing on short-term basic public services with quick profits, and ignoring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popular demand, which require long-term investment, when some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s supplied.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y by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should be demand-oriented,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rural residents, which requires establishment of a truly effective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for farmer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in one hand, national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financial system and binary supply system in institutional level, on other hand, as the actual subject of supplying basic public services, county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in many aspects to promote the supply capacity.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of ethnic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ies should pursue equalization of supply in order to achieve social equality and justice. At present, non-equaliz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refore, governments should integrate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rough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rural areas, demand and suppl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supplied by county government in rural areas shows more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 in cost in aspect of supply, and i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aspect of demand.
引文
① 张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载《商业时代》,2007年第36期,第57—58页。
    ① 袁义才:《公共产品的产权经济学分析》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6期,第25页。
    ② 潘立威:新农村建设下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载《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12期,第4页。
    ③ 冯胜花、李彬:《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行为缺失与对策研究》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第16-17页。
    ④ 张润君、任怀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分类与供给主体责任研究》载《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2期,第41页。
    ⑤ 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品需求均衡》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① 李雪强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能力建设初探》载《农业参考》,2008年第6期,第286页。
    ② 王磊,钟景志:《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载《新疆农垦经济》,2004年第4期。
    ③ 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载《求实》,2004年第2期。
    ④ 汪前元:《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⑤ 马月等:《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载《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2月,第113页。
    ⑥ 梁红梅,丁建微:《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再思考》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5页。
    ⑦ 刘育红:《我国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评析》载《商业时代》,2008年12期,第111页。
    ⑧ 刘文勇:《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制度分析》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第6页。
    ⑨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载《财贸经济》,2001年10月,第76页。
    ① 董明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选择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7期。
    ② 刘银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载《淮北煤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③ 任怀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选择》载《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2月。
    ④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载《改革》,1996年第5期。
    ⑤ 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⑥ 朱荣飞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载《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⑦ 林万龙,杨秋林:《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与农村民主理财》载《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11月。
    ⑧ 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载《前沿》,2010年第21期。
    ① 蒋曼曼等:《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月。
    ② 白南生等:《村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强度和融资意愿—基于安徽凤阳农村居民的调查》载《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7月。
    ③ 刘远凤:《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探析》载《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7期。
    ④ 马月:《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载《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12页。
    ⑤ 王利民:《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的构建》载《兰州学刊》,2012年第4期,第128页。
    ① 陈吕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 这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提法。
    ③ 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④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
    ①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 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政府:本质及其理论基础》载《国家行政学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28页。
    ① 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载《广东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9页。
    ② MiehaelJ.Sandel.Demoeraey.5Diseontent.Cambridge[M].袱:BelknapPressof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③ 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④ 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政府:本质及其理论基础》载《国家行政学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28页。
    ⑤ 王丽莉:《“新公共服务”评析: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载《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第33页。
    ① [美]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② 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载《广东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8页。
    ②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36-45页。
    ① Charles M.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vol 64, pages 416
    ① James M.Buchanan. 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J]. Economic,32(February),1965。
    ①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得豪斯:《经济学》,萧深、樊妮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① 曹现强、王佃利主编:《行政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第35—-36页。
    ② 严小飞:《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载《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5期,第40页。
    ① 陶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一52页。
    ①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1—52页。
    ① 藏乃康:《多中心理论与长三角区域公共治合作机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
    ② 张昕:《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60页。
    ①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载《.改革》,1996第5期,第43页。
    ②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38页。
    ③ 林万龙:《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中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 高鉴国、高功敬:《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社区供给机制》,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25.页。
    ②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6页。
    ① 赵启、肖竞:《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变迁》载《理论导刊》,2006年第7期,第10页。
    ② 吕亚荣:《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博弈》载《美中经济评论》2003年。
    ①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供给机制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②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6页。
    ①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38页。
    ①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载《改革》,1996年第5期,第53页。
    ① “三乱现象”是指农村存在的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
    ② “两工”是指义务工和积累工。
    ③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6页。
    ①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3-44页。
    ① 李燕凌:《转换政府职能关注“民生”扎实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载《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1期,第12页。
    ② 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闭》载《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第41页。
    ① 杨其元、夏锋:《百名三农专家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看法》载《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75-80页。
    ① “两免一补”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
    ② 姚慧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1年7月第12页。
    ①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 彭健:《基本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财政体制优化》载《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2月。
    ① 黎民:《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
    ②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4页。
    ① 雷玉琼,刘丹:《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及期原因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4期。
    ① 国家财政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国际研讨会报告集》载《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① 全国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相关的统计数据,S自治县是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② 张瑞昌:《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讨》载《准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7—18页。
    ① S县统计年鉴(2011年)
    ② S县统计年鉴(2011年)
    ③ 资料来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① 谢宗棠、刘宏霞:《完善甘肃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议》载《陕两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② 刘炯、王芳:《多中心体制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③ 王勇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制约及对策探析》载《固元师专师专学报》,2006年5期。
    ①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17页。
    ② 成新轩、武琼:《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责任探究》载《乡镇经济》,2009年第2期。
    ① 李华主编:《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5页。
    ② 廖金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研究》载《南昌大学》,2008年第28期。
    ① 根据S自治县统计数据计算而来。
    ② 韩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农村建设》载《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2008年3月第1版。
    ① 秦燕:《贫困地区公共产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载《企业导报》,2010年第9期,第21页。
    ① 任佳宝:《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载《现代物业》,2010年第3期,第19页。
    ① 蒋寒迪:《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载《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
    ② 范亚舟等:《边远民族自治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贵州黔西南州为例》载《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0页。
    ① 根据S自治县统计年鉴计算而来。
    ② 梁学轩:《西部地区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48页。
    ③ 杨术:《对破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探析》载《江东论坛》,2008年第2期,第38页。
    ① 范亚舟等:《边远民族自治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载《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0页。
    ② 江海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职能转变》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第44页。
    ① 张瑞昌:《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讨》载《准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9页。
    ②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16页。
    ① 章文金、徐露楠:《加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的思考》载《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2期。
    ② 宋惠芳:《农村公共产品与政府职能的指向》载《南方论坛》,2009年第10期。
    ① 曲春生:《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9年。
    ① 戴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探讨》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93页。
    ① 李华:《农村公共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25页。
    ② 安应民等:《构建均衡发展机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2月,第50页。
    ③ 资料来源为:S自治县统计局。
    ① 戴树清:《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
    ② 雷玉琼、刘丹:《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4期,第73页。
    ① 孙玉刚:《我国民族自治县政府社会管理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6月,第19页。
    ②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月,第45页。
    ③ 曲春生:《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 范亚舟、余兴厚、刘斌:《边远民族自治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载《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30页。
    ① 李春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264页。
    ① 王冰:《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分析》,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第16页。
    ② 刘东杰:《乡镇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评估及强化路径》载《理论与当代》,2011年第6期,第14页。
    ① 程又中:《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财政分摊机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月。
    ① 谭兴中:《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初探》载《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4期。
    ① 谭兴中:《西部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初探》载《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3—4期。
    ① 程又中:《国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财政分摊机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月。
    ① 范亚舟、余兴厚、刘斌:《边远民族自治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载《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月。
    ① 王玲、兰庆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载《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2期。
    ①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硕士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第50-51页。
    ① [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5—66页。
    ① 严小飞:《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载《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5期,第40页。
    ② 张运韬:《新时期破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困境的思考》载《中国商界》,2010年4月,第210页。
    ① 龚雪娇:《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载《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12期。
    ① 金晓伟:《创新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思考》载《今日南国》,2008年第4期。
    ① 《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3日。
    ① 唐兴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475页。
    ② 黎民:《公共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51页。
    ③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1一52页。
    ① 范亚舟、余兴厚、刘斌:《边远民族自治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载《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月。
    ②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九州出版社,2007年。
    ③ 庇谷:《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①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 [美].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38页。
    ①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01—103页。
    ① 刘魏文:《公共产品、政府责任和农民权益》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① 付鸿彦、张秋山:《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地方政府责任研究》载《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① 魏红英:《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县级政服务能力建设路径探析》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1]艾伦.劳顿.公共服务伦理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安应民.构建均衡发展机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
    [3]保罗.乔伊斯.公共服务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段尔煜,刘宝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9]菲利普.海恩斯.公共服务管理的复杂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靳永翥.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以欠发达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2]李华.农村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13]李建仲.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李永请.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M].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
    [16]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马斯格雷夫,布坎南.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18]齐志宏.多级财政体制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19]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20]任强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21]沈亚平,吴春华.公共行政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石义霞.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
    [23]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王浦幼.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王小利.结构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26]吴声功.当代社会政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28]杨团,吴信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9]约翰.威尔逊.公共服务财政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1]张泰峰,Eric Reader.公共财政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张昕.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34]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5]周平等.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6]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1]安体富、王海勇.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4)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历史室.国外转移支付制度的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02,(16):46-52.
    [3]陈第华.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J].理论研究,2007,(05)
    [4]迟福林.理顺关系力促公共服务均等化[N].中国改革报,2007年2月8日
    [5]崔运武.服务行政:理论及其基本内涵[J].学术探索,2004,(8)
    [6]崔运武.论当代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及其政府的责任[J].思想战线,2005,(1)
    [7]崔运武.中国城乡基层民主:差异与互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8]陈定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2009
    [9]邓蓉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资料通讯,2007,(05)
    [10]戴树清.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11]董明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选择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7)
    [12]方银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6,(3)
    [13]耿文茂.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法制与社会,2006,(4)
    [14]郭锦墉.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J].乡镇经济,2004,(8)
    [15]郭泽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选择的表达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0,(12)
    [16]国家十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全文)
    [17]韩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7,(17)
    [18]贺志亮等.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的困境分析[J].刑台学院学报,2011,(02)
    [19]胡拓坪.乡镇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7)
    [20]黄志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
    [21]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2]嘉蓉梅、肖德均.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制度制约及对策探讨[J].天府新论,2004,(5)
    [23]贾康.区分“公平与均平”把握好政府责任与政策理性[J].财政研究,2006,(12)
    [24]江明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政策思考[J].改革论坛,2006,(8)
    [25]蒋曼曼等.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0)
    [26]金晓伟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农村经济.2007,(11)
    [27]孔祥智、李圣军等农.户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及供给主体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28]雷原.农民负担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建[J].财经问题研究.1999,(6)
    [29]雷振华,龙小军.WTO框架下重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原则和思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
    [30]雷振华,罗丹.WTO框架下重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探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1]黎炳盛.村民自治的最初诱因非集体化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失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4)
    [32]李彬,李葆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供给责任研究[J]乡镇经济,2006,(4)
    [33]李放,张兰.公共产品、政府职责与维护农民工权益[J].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学报,2004,(4)
    [34]李继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责任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5]李立清,张珺,李燕凌.对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途径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5,(8)
    [36]李羚.公共绩效考验政府服务的质量[J].经济体制改革,2004,(6)
    [37]李燕凌,曾福生.农村社会公共危机表现及其化解[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
    [38]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品需求均衡路经分析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7)
    [39]李英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及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40]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
    [41]
    [42]梁红梅,丁建微.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再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4)
    [43]梁金兰,李冬梅.澳大利亚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经验[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3):54-55.
    [44]廖小东等.西部民族自治县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2,40(11)
    [45]廖雪泓.完善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9)
    [46]林万龙,杨秋林.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与农村民主理财[J].中国农业会计,2000,(11)
    [47]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48]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49]林勇明.外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性与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经济导刊,2006,(23)
    [50]刘国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J].工作研究与建设,2007(9)
    [51]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求实.2004,(2)
    [52]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求实,2004,(2)
    [53]刘明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上)-----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N].中国财经报,2006年2月7日
    [54]刘文勇.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制度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9)
    [55]刘义强.构建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6]刘育红.我国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评析[J].商业时代,2008,(12)
    [57]楼继伟.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财政,2006,(3)
    [58]卢洪友.公共品调节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02,(4)
    [59]马月.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J].西安社会科学,2010,(1)
    [60]满莉,徐浩然,章仁俊.美德日三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启示[J].审计与经 济研究,2004,(12)
    [61]钱红.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5).
    [62]钱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42)
    [63]秦燕.贫困地区公共产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9)
    [64]秦位强,秦海蓉.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建设路径探索[J].社科纵横.2010,(7)
    [65]曲春生.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
    [66]荣敬本等.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4)
    [67]如何理解-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N],人民日报,2007年1月31日
    [68]赛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建设与机制保障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11)
    [69]史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70]孙玉刚.我国民族自治县政府社会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
    [71]宋文献.加拿大的转移支付制度[J].经济论坛,2004,(12)
    [72]苏时鹏,张春霞.农村公共服务的差距分析与体系建构——以福建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3]孙自铎,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效与代价共存[J].调研世界,2002(08):16
    [74]唐钧.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6种基本权利[J].时事报告,2006,(6)
    [7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
    [76]汪前元.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6)
    [77]王磊,钟景志.对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4,(4)
    [78]王丽莉.“新公共服务”评析: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J].理论与改革,2004,(3)
    [79]王利民.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的构建[J].兰州学刊,2012,(4)
    [80]王良仟.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今日浙江,2005,(10).
    [81]王小林,苏允平.西方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3,(8).
    [82]王小林,赵小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S1).
    [83]王雍君.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
    [84]王泽军.借鉴国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
    [85]王冰.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分析[D].兰州大学,2007
    [86]吴美华,郭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报,2005,(3)
    [87]谢治菊.论风险社会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J].前沿,2010, (21)
    [88]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
    [89]薛志伟,党涤寰.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是基础条件[N].经济日报,2006年4月28日
    [90]应若平.农村公共服务变革:从政府选择到农民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
    [91]严小飞.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2,(5).
    [92]章文光.民族地区财政改革方向探析[J].民族研究,2010,(3)
    [93]张军.乡镇财政制度缺陷与农民负担[J].中国农村观察,2002,(4)
    [94]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8,(1)
    [95]张应良.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4,(1)
    [96]张玉玲.从和谐视角看公共服务均等化访贾康[N].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3日冯胜花,李彬.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行为缺失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7)
    [97]朱剑峰.政府在农业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责任界定[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98]朱晓冲.西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工作导刊, 2003,(12)
    [99]朱荣飞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6)
    [10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2009年-09-27
    [102]Anthony Stair, Terance J. Rephann, Matt Heberling. Demand for public education:Evidence from a rural school district.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ume 25, Issue 5, October 2006, Pages 521-531
    [103]Lee J. Alston. Access to land, rural poverty and public ac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70, Issue 1, February 2003, Pages 235-238
    [104]Mary K. Zimmerman, Rodney McAdams. PUBLIC SUPPORT FOR RURAL HEALTH CARE:FEDERAL PROGRAMS AND LOCAL HOSPITAL SUBSIDIES.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Care, Volume 22,2004, Pages 25-45
    [105]Owen·E·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06]Renfu Luo, Linxiu Zhang, Jikun Huang, Scott Rozelle Elections, fiscal reform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ume 35, Issue 3, September 2007, Pages 583-611
    [107]Shenngen Fan, Peter Hazell, T. Haque. Targeting public investments by agro-ecological zone to achieve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goals in rural India. Food Policy, Volume 25, Issue 4, August 2000, Pages 411-428
    [108]Tesfaye Teklu, Sisay Asefa. Who Participates in Labor-Intensive Public Works in Sub-Saharan Africa? Evidence from Rural Botswana and Kenya World Development, Volume 27, Issue 2, February 1999, Pages 431-438
    [109]Xiaobo Zhang, Shenggen Fan, Linxiu Zhang, Jikun Huang.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ume 88, Issue 12, December 2004, Pages 2857-2871
    [110]Xiaobo Zhang, Shenggen Fan. Public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ume 30, Issue 2, March 2004, Pages 89-1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