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体系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被征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正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一个严峻问题,考量着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每一个实践者。当前,各级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生计安排存在不足,被征地农民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缺乏,生计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本文以被征地农民的生计安排为研究对象,运用可持续生计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在分析当前生计安排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体系的内涵是发挥各级政府、被征地农民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共同作用,通过建立“生存保障、发展保障、资产保障、产权保障”四位一体的立体保护网,增强被征地农民自我造血、自我发展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实现长远生计有保障、未来发展有希望。同时,进一步阐述了从深化农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改革、统筹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被征地农民家庭资产的积累、发展被征地农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等四个方面的实践措施,来构建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体系。
In the practice of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of landless farmers’sustainable livelihood are becoming more challenging and are now severe issues that must b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urrently, arrangements provided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for landless farmers’livelihood are not enough and landless farmers lack abilities on self-development and resisting risks, which leave landless farmers’livelihood trapped in an unsustainable status.
     This paper did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the current arrangements for landless farmers’livelihood. Based on theories o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oriented social policies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n drawbacks of current arrangements for landless farmers’livelihood,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key of establishing effective landless farmers’sustainable livelihood system is the joint action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dividual landless farmers, 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four in one”network that guarantees landless farmers’subsistence, development, assets and property rights, landless farmers will see their abilities on self-adjustment and self- development substantially improved and their future assur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further studies practical measures, in terms of reform of ownership of farmland and farmland acquisi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landless farmers, emphasi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landless farmers’asse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ctive econom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landless farmers’sustainable livelihood system.
引文
①宋斌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11,13.
    ②陆福兴杨盛海.用科学发展观化解失地农民问题.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年2月20日.
    ①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缩印本.
    ②金兆怀,张友祥.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与保障机制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6.
    ①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②李国健.中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③李国健.中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④李国健.中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①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
    ②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7.
    ③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7.
    ①李国健.中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①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①周焕丽惠永智王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5.
    ②朱秀变崔志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2.
    ③金雁.可持续生计:完养南京贫困群体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方向[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④黄河.中国项目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对策研究[J].中国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6.
    ①王文川马红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J].理论界,2006,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4.
    ①王作安.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①宋斌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11,13.
    ①於忠祥季学明.论农地征收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①柳志伟.农地征收的补偿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7.
    ①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C]. 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①李累.略论我国宪法财产征用制度的缺陷[M].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①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5.
    ②黄朝明.征地收益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①陈婴虹.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J].资料通讯,2004,4.
    ②陈和午.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4,1.
    ③杨玲,晏群.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级借鉴[N].中国房地产报,2003,7,11.
    ①陈和午.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4,1.
    ②王维洛.德国土地使用权和中国土地使用权之比较——中国城市拆迁过程中赔偿问题分析[J].当代中国研究,2004,2.
    ③陈和午.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4,1.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19日版.
    
    ①王振海.公共政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詹姆斯·安德森.政府的任务是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M].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①徐秋慧.农民失地与农地产权制度安排[J].东南学术,2007,3.
    ②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③齐恩平何澄.农地使用权的确立时保障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J].农业经济,2007,6.
    ④李建建.中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①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②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③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①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①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约8000万[N].中华工商时报,2004,5,8.
    ①陈世伟.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J].求实,2007,3.
    ②高鉴国展敏.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①高鉴国展敏.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②唐均.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常进雄.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
    [3]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4]陈世伟.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J].求实,2007,3.
    [5]陈和午.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4,1.
    [6]陈婴虹.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J].资料通讯,2004,4.
    [7]杜梅萍.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认识——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韩俊[J].前线,2005,3.
    [8]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高鉴国展敏.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黄朝明.征地收益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1]黄河.中国项目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对策研究[J].中国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6.
    [12]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3]金雁.可持续生计:完善南京贫困群体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方向[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14]金兆怀张友祥.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与保障机制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6,6.
    [15]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李国健.中国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17]李建建.中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8]李累.略论中国宪法财产征用制度的缺陷[M].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19]李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0]刘宝亮.征地莫断了农民生路[J].中国经济导报(总1045期).2004,2.
    [21]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22]柳志伟.农地征收的补偿问题研究.湖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7.
    [23]李庄园宋风轩.转型期我国被征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1,4.
    [24]陆福兴杨盛海.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年2月20日.
    [25]卢海元.被征地农民安置与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制度安排[J].国土资源,2007,2.
    [26]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8,6
    [27]吕琳.关于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9,6.
    [28]齐恩平何澄.农地使用权的确立时保障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J].农业经济,2007,6.
    [29]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C]. 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0]宋斌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11,13.
    [31]唐均.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2]王海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03,4.
    [33]王明英.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J].商场现代化,2006,7.
    [34]王维洛.德国土地使用权和中国土地使用权之比较——中国城市拆迁过程中赔偿问题分析[J].当代中国研究,2004,2.
    [35]王文川马红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J].理论界,2006,9.
    [36]王振海.公共政治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7]王作安.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8]吴瑞君吴绍中孙小铭冯晓华.上海失地农民研究[OL].国研网
    [39]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缩印本.
    [40]刑启顺.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J],贵州社会科学,2006,3.
    [41]徐秋慧.农民失地与农地产权制度安排[J].东南学术,2007,3.
    [42]杨玲,晏群.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级借鉴[N].中国房地产报,2003,7,11.
    [43]杨涛李向阳.工程建设被征地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人民黄河,2006,5.
    [44]杨文.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刍议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保障[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45]易国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09,7.
    [46]於忠祥季学明.论农地征收的经济补偿与失地农民的安置[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47]张金弟.创新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完善征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上海农村经济. 2010,8
    [48]张秀兰徐月宾詹姆斯·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9]詹姆斯·安德森.政府的任务是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M].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0]郑浩澜.中国农地征用的制度环境分析——以浦东新区为研究个案[J].战略与管理,2001,2.
    [51]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约8000万[N].中华工商时报,2004,5,8.
    [5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19日版.
    [5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5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5,4.
    [5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是实现科学的发展观的必然要求[N].经济参考报,2004-12-23.
    [56]周焕丽惠永智王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5.
    [57]朱江平.从江阴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说开去[J].农村工作通讯.2011,2.
    [58]朱秀变崔志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