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整村推进参与式反贫困项目为代表,参与式反贫困实践在我国己初具规模,参与理念也逐渐成为扶贫领域的主流思想。但从反贫困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贫困人群参与不足(或无积极性,或无参与机会),扶贫主体走过场、搞形象工程,扶富不扶贫等有悖参与式扶贫要义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参与困境,目前的研究还比较粗浅。从财政角度来看,尽管扶贫资源不断多元化,但财政资金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扶贫资源,在扶贫资金总额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仍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参与式扶贫中发挥何种角色,以及如何处理政府部门与基础群众之间的关系,使其利于参与式反贫困的推进,成为了绕不开的话题。本文将以藏区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宗教、制度角度出发,探析不同扶贫项目下参与主体的特征及参与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适应藏区具体情况的参与式反贫困方式,以提高财政扶贫效率。
     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每章的具体结构及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论文的研究意义。2.国内外的文献综述。3.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内容介绍。4.研究方法。5.对数据来源的介绍。6.预期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参与式反贫困理论的一般分析。第一节,重点介绍了“参与式反贫困”提出的理论背景。从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多学科的理论入手,分析了藏区推行参与式反贫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论证了基层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在选择参与还是不参与,能否实质性参与等问题上所面临的系列困境。第二节,解读“参与式反贫困”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对“参与”、“参与式反贫困”的定义,并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方式。第三节,重点分析参与式反贫困的构成要素。引入约翰.克莱顿.托马斯等学者的分析方法,将公共政策参与要素划分为参与主体、参与环节、参与方式三个组成部分,作为分析参与式反贫困的分析工具和对象,认为每个要素都需要经过精心确定和选择,才能发挥出“参与”的最佳效果。第四节,分析了藏区参与式反贫困中,参与要素应该具备的特点。
     第三章、藏区反贫困的历史演化。第一节,从民族文化特征、行政区划、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市场经济条件等方面,立体式地展现了西藏自治区及四省藏区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节,以西藏自治区为典型代表,回顾了西藏、四川藏区、青海藏区、甘肃藏区、云南藏区各区自解放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反贫困历程,将其划分为1978年以前、1978-1993年、1994-2000年、2001-2012年四个阶段,并对其他藏区做了总括性介绍。第三节,对藏区反贫困的总体性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第四节,多角度分析了藏区完善参与式反贫困的重要性。
     第四章、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现状分析——以F县为考察重点。该章是论文的重点之一,首先介绍了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F县的扶贫概况,论证将其作为考察整个藏区反贫困窗口的合理性。第二节,笔者选取了藏区极具代表性的几个扶贫项目,并根据这些项目在F县的具体实施情况,从参与视角对其进行了解析。首先,介绍了“异地育人”项目。介绍了异地育人项目背景,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藏区特殊的地缘性特征、扶贫项目本身的特征,指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并就参与的重要主体以及参与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的“社会低保”项目。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维学科视角,阐释了过度参与同样无法得到满意的参与效果。认为,对极端贫困人口的利益保障,需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性,对参与主体进行必要隔离或引导议题讨论方向。再次,分析了当地的农牧民住房改建项目,重点分析了贫困人口在该项目参与过程中,获益较少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介绍了当地的产业扶贫状况。在高度肯定藏区产业扶贫成就的同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指出,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的能动性。第三节,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价。第四节,在项目分析基础上,继续深化了对参与要素的认识。
     第五章、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该章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政府行政机制、地方政府财力方面,探讨了影响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模式建立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中不乏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它们将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带来促进效应或阻碍作用,因而也将成为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措施的重点关注对象。
     第六章、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思考。第一节,提出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指导原则。第二节,从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可行路径,包括提高反贫困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各方的参与成本,提高其参与积极性;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理念;提高参与各方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第三节,从制度建设方面,探讨如何完善藏区的参与式反贫困。首先,改革教育体制,增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增强其反贫困项目的适应性。(1)通过制度规范,促使基层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去”;(2)完善政府部门的考核标准以及考核时间。考核标准的设立宜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时间的选择上,应对藏区制定一个3-5年的规划期,降低考核频率。再次,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除了强调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外,还强调继续完善最基层的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资金流向的均匀性和透明度。第四节,探讨了完善藏区参与式反贫困的技术手段。笔者在现有扶贫考核指标上,继续完善了贫困家庭瞄准指标,以及有助于提高项目质量的考核指标。
     本文经过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对藏区参与式反贫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认为在以下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
     1.多学科视野认识藏区的参与式反贫困。为了从理论方面更深入地探讨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扶富不扶贫”现象,笔者不仅多角度论证了参与式反贫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以及成本-收益理论,诠释了贫困人口难以在公共决策中获得理想收益的原因,并通过实证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从藏区的地缘、人文、习俗出发,解释了藏区参与式反贫困中,贫困人口处于劣势地位的深层次原因并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政府部门等权威力量在参与过程中的协调、组织作用,强调政府部门需正确选择参与要素,必要时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将非贫困人口隔离出去,为贫困人口的参与创造一个隔离圈,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发言权和政策影响力。
     2.深入认识参与主体的内部分化。基层群众、贫困人口的内部结构、内部利益分化,在现有参与式反贫困研究中得到的关注还很少,这也是目前对参与式反贫困讨论的简单化、单一化,讨论方式固定化的具体表现。要找到参与式反贫困中,参与热情不够、监督机制乏力等现象的解决办法,有必要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特征,尤其是其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笔者从扶贫项目自身特征出发,诠释参与主体的内部结构性和内部利益分化特点,认为该现象主要源于扶贫项目自身的特点,即同一个项目对不同公众造成的影响不同。笔者在托马斯的“相关公众”基础上,继续将其细分为“正相关公众”和“负相关公众”、“强相关公众”和“弱相关公众”。指出,根据项目影响范围和作用力方向,参与群体可被细化为不同的相关公众群体,不同群体对特定项目的关注程度具有差异性,这将为选择合适的监督主体提供思路和参考,以解决监督乏力等现象。
     3.探讨微、宏观民主在参与式反贫困中的契合点。笔者着重探讨了宏观代议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状态下,权力在各参与主体间的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基层民众在项目参与中的实质性决策权得以落实的前提,即降低政府部门分享权力的成本,而改变用以考核政府部门业绩的考核指标的形成方式,将成为降低这种成本的关键之一。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考核标准,更为有效。另外,在考核时间方面,无论从考核时间长度还是考核频率来看,藏区都需要一个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时间。
     4.完善提高扶贫质量的指标。笔者根据原有的扶贫考核指标,增设了两项指标。(1)增设“家庭有效劳动力比率”指标,以提高对藏区贫困家庭的瞄准精度。认为,该比率如果落入区间[0,0.5],家庭的负担就较高。比率值越接近于0的家庭,就越是政府需要关注的对象。同时,以“5%最低收入家庭收支平衡比”作为考察贫困家庭生活状态的指标,该指标大于等于1为宜。(2)优化扶贫项目质量的考核指标。如,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中,增设“田野式农业技术培训次数/农业技术培训总次数”、“订单式培训次数/培训的总次数”两项技能培训考核指标。
Promoting Whole village to participate poverty allevi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project, anti-poverty Practice in China has begun to be taken shape. The idea of participatory is also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thinking in the anti-poverty area. However, from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verty Reduction Project,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other undesirable places.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poor (or no enthusiasm, or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o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be fraud or making image projects are emerging in endlessly. How to solve the participation predicament, there isn't a desirable answer in the current study. At present, mos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inancial fu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in this process. Therefore, what role the staff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ill play,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masses are both inevitable topics. In this paper, Tibetan areas will be designed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to analys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different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geographic, cultural, religious and institutional, then try to find the specific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mann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Tibetan areas.
     The paper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content, the specif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each chapt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Chapter Ⅰ,Introduction.The introductory par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The literature review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paper;the methods;the data sources;expected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insufficient.
     Chapter Ⅱ,The general 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poverty theory.The first section,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participatory poverty' and analys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model, as well as the plight of the poor faced. The second section is to interpret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ory poverty,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participation' and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The third section i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elements and to find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elements. The fourth section i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icipation elements which is should be in the Tibetan participatory poverty.
     ChapterIII,History evolution of the poverty in Tibetan areas.In the first sectiori,showing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for Tibetan areas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four provinces as a whole and unified objec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s.In the second section, reviewing the anti-poverty course of Tibet and Tibetan areas in Sichuan, Tibetan areas of Qinghai, Gansu and Yunna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s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hich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pre-1978;1978-1993;1994-2000;2001-2012.In the third section,summariz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poverty in Tibetan areas.In the fourth section,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 Tibetan areas.
     ChapterIV, Analys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 Tibetan areas-focusing on F County.In the first section, introducing F County—the researching object.Then, I have selected several highly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and reinterpret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icipatory.There are four stories, including'Educating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project, low social security project, housing alterations and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m, we can see that if the participation is not effective, the poor can benefit little or even nothing. At l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to recognize the elements of participatory go on.
     Chapter V,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Tibetan areas'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To discuss the impac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struction of the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mode in Tibetan areas,from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ocial culture,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and the financial strength of the local government.In which there are many positive factors as well as a lot of negative factors.They both can affect the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Thus, they are must be concerned 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e the participatory mode.
     ChapterVI, Perfecting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Construction in Tibetan areas. The first section,introducing the principles of perfecting the Tibetan areas participatory poverty.The second section, putting forward the feasible path to perfect the Tibetan participatory poverty from five aspects.The third section,discussing how to perfect the participatory poverty of Tibetan areas from the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ing the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ibetan participatory pover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systematic and deeply analysis, there is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bout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in the Tibetan areas and there is maybe some breakthrough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ly, Recognizing the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in Tibetan area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visions,In order to more deeply explore the phenomenon of the 'helping rich not poverty' in the anti-poverty work,the author not only have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articipatory poverty, also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the cost-benefit, to explain why it's difficult to get ideal income in the public decision-making for the poo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ory.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elem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poor voice and policy influence.
     Secondly, deeping the elements of participation. The author from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to interpret the main internal structural and internal interests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public'in Thomas, the author continues to subdivide it into'positive public'and'negative public';'strong public'and'weak public',which can be used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participator s, especially the overseers.
     Thirdly, Discussing the micro and macro democracy in participatory poverty. The autho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how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ower could achieve between each participators in background of the macro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nd direct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state concurre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reducing the cost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share power is the premise of making sure that the grassroots could get the substantive decision rights in participating.Meanwhile, changing the method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will become one of the keys to reduce the cos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bottom-up' and 'top-down' approach for evaluation standard is more effective in Tibetan areas.
     Fourthly, Adding the quality indicator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participatory anti-poverty. The author added the indicators which can help target the poor famil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引文
1 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2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政策报告,国务院扶贫http://www.cpad.gov.cn/
    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1 A.B.阿特金森著,孙世铮译:“贫穷(poverty) ",摘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95页.
    1 Rowntree,Benjamin Seebohm.1910.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London:Macmillan.,引自:A.B.阿特金森著,孙世铮译:“贫穷(poverty) ",摘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95页.
    2 同上
    3 陈健生.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监测数据[J].博士论文.2008年.第20页.
    4 A.B.阿特金森著,孙世铮译:“贫穷(poverty) ",摘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96页.
    5 [美]雷诺兹著:《微观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32页.
    1 陈健生.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监测数据[J].博士论文.2008年
    2 [转]Aasha Kapur Mehta, Amita Shah.2003. Chronic Poverty in India:Incidence, Causes and Polic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31.No.3,pp:491-511.
    3 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版.第102-103页.
    1 Barbara Parker, Valerie Kozel.2007. Understanding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in India's Uttar Pradesh and Bihar:A Q-squared Approach. World Development Vol.35, No.2, pp.296-311
    1 备注:由王巍、牛美丽编译,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民参与》一书,收录了包括费尔蒂等(1998)、卡罗尔.埃布登(2002)、勒妮.A.欧文和约翰.斯坦斯伯里(2004)等学者的文章在内的13篇国外经典文献,这些文献基本涵盖了公民参与方面的所有重要内容。
    1 佩特曼著:《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5页.
    1 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麻安村为例[J].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 王淑彬、黄国勤.参与式扶贫及其绩效分析——基于江西的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月.
    2 汪力斌、周源熙.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J]农村经济.2010年第7期.
    3 Stivers, Camilla.1990. The Public Agency as Polls:Active Citizenship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2(1):86-105.
    4 Berman.E.1997. Dealing with Cynical Citize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7(2),105-112
    5 迈克尔.卡西尔、约翰.芬.能力建设:推动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1 Hiroe Ishihara, Unai Pascual.2009.social capital in community leve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ritique. Ecological Economics 68.1549-1562.
    2 同上.
    3 Frances Cleaver.2005. The Inequality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Reproduction Chronic Poverty. World Development.Vol.33, No 6.pp.893-906.
    4 同上.
    1 同上.
    2 Frances Cleaver.2005. The Inequality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Reproduction Chronic Poverty. World Development.Vol.33, No 6.pp.893-906.
    3 [德]马克思.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版.第114页.
    4 郭翔、张艾荣.政府决策的公民参与成本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11月.
    5 杨涛.成本——收益视角下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改革研究.2012年9月.
    1 勒妮.A.欧文、约翰.斯坦斯伯里.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劳有所获吗?,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2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
    3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引自荣尊堂主编:《参与式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1 备注:2003年2月,武汉举行了“以人为本的倡导工具和方法讨论会”,会上提出的定义。引自荣尊堂主编:《参与式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 王周户:《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第1页.
    3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4 [转]荣尊堂主编:《参与式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 [转] Richard H. Adams, John Page.2003.Poverty,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Selected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Countries,1980-2000.World Development Vol.31, No.12, pp.2027-2048.
    1 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文件,引自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麻安村为例[J].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 任燕顺:《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探索——参与式扶贫理念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版.第23页.
    3 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4 李小云、简小鹰.县域脱贫的关键在哪[J].人民论坛.2011年12月.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2 同上
    3 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Marshfield, MA:Pitman Publishing.
    4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1 迈克尔.卡西尔,约翰.芬.能力建设:推动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1 杰拉尔德.J.米勒,林恩.埃弗斯.预算结构与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1 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2 全国藏族总人口数据来自: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根据2000年的官方数据计算所得:http://www.seac.gov.cn/col/co1277/index.html
    3 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1 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1 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2 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陈宗烈:《图说西藏古今》[M].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1 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陈宗烈:《图说西藏古今》[M].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197页.
    2 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陈宗烈:《图说西藏古今》[M].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197页.
    3 朱玉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就、措施及经验[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 西藏5.2万户农牧民今年将住上新房。来源:国家扶贫办公官网:http://www.cpad.gov.cn/
    2 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3 西藏扶贫办带领农牧区低收入群体走上致富路。来源:国家扶贫办公室官网:http://www.cpad.gov.cn/
    4 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5 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6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圆满完成九大民生工程全年目标任务.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1 四川在线-甘孜日报:http://www.scol.com.cn;阿坝州政府网:http://www.abazhou.gov.cn/
    2 四川阿坝:让大骨节病远离少年儿童.国家扶贫办官网:ttp://www.cpad.gov.cn/.
    3 四川阿坝州扎实推进“十大惠民行动”.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4 李春霞.四川:甘孜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效显现.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1 国家扶贫办公室官网:http://www.cpad.gov.cn/.
    2 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3 四川:甘孜州建国以来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甘孜州府网http://www.gzz.gov.cn/
    4 国家扶贫办官网http://www.cpad.gov.cn/.
    1 Sam Hickey.2005.The Politics of Staying Poor:Exploring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 World Development Vol.33.No.6.pp.995-109.
    1 Dariush Hayati, Ezatollah Karaml.2005.typology of causes of poverty:the perception of Iranian farmer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6 (2005) 884-901.
    2 杰拉尔德.J.米勒、林恩.埃弗斯:预算结构与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1 卡罗尔.埃布登.超越公共听证会:地方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2 Berman.E.1997. Dealing with Cynical Citize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w,57(2),105-112.
    1 卡罗尔.埃布登.超越公共听证会:地方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2 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下册[M].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602页.
    3 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下册[M].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680页.
    1 卡罗尔.埃布登.超越公共听证会:地方政府预算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1 2009年,F县的实际可耕地面积为8462公顷,国土面积为5571平方公里。该比值根据以上数据换算后计算所得。其中,实际可耕地面积数据来源:《2010年F县统计年鉴》;国土面积,以F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数据为准。
    2 数据来源:F县政府网站及《2010年F县统计年鉴》.
    1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2 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下册[M].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603页.
    1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2 同上.
    3 靳国胜.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法治化管理问题——以青海藏区的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为视角[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1月.
    4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8页.
    5 靳国胜.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法治化管理问题——以青海藏区的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为视角[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1月.
    6 同上.
    1 索端智.从民间信仰层面透视高原藏族的生态伦理——以青海黄南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1月.
    2 卓逊.多杰、才让、英加布.新时期藏区宗教信仰的特点及自我调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4月.
    3 陈华亨、王小刚、刘守辉.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四川省“三州”地区的调研报告[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1月.
    1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再思考》,引自:王绍光:《民主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8页.
    2 王绍光:《民主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98页.
    3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贝.
    4 王玲、袁晓文.康巴藏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康定县塔公藏族定居牧民妇女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9月.
    5 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J],由《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7页.备注:该书最早于1985年出版。2009年版,是对该书进一步修订、删补后的文本.
    1 靳国胜.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法治化管理问题——以青海藏区的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为视角[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1月.
    2 卓逊.多杰、才让、英加布.新时期藏区宗教信仰的特点及自我调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4月.
    3 同上.
    1 阻力最小路径:即人们为了避免被身处的社会环境、关系所排斥,对自己的行动、方法的一种调整,使其更适应外部环境。该观点,参见由:艾伦.G约翰逊著,近梓译:《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2011页.
    1 勒妮.A.欧文、约翰.斯坦斯伯里.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劳有所获吗?,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2 李登全.当前我国民族和民族地区财政面临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3 马应超、马海涛.从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的历史性变迁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财会研究.2008年第11期.
    4 《F县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由F县统计局提供.
    1 数据来源:《2010年F县统计年鉴》,由F县统计局提供.
    1 King,Cheryl S., Kathryn M. Feltey, and Bridget o'Neill Susel.1998. The question of participation:Toward authent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8(4):317-326
    1 王绍光:《民主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3页.
    2 勒妮.A.欧文、约翰.斯坦斯伯里.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劳有所获吗?,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 King, Cheryl S., Kathryn M.Feltey, and Bridget O'Neill Susel,1998, The question of participation:Toward authent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8(4):320 317-326,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1 王绍光.不应淡忘的公共决策参与模式:群众路线.思想空间.2010年9月.
    1 King,Cheryl S., Kathryn M. Feltey, and Bridget o'Neill Susel.1998. The question of participation:Toward authent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8(4):317-326,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2 同上.
    1 马应超、马海涛.从民族地区则政体制的历史性变迁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财会研究.2008年第11期.
    2 郑涌.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支持情况[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3 王玉玲.论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背景的分析[J].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4 郑涌.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支持情况[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1 王玉玲.论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背景的分析[J].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1][法]让.雅克.卢梭著,吕卓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英]马尔萨斯著,丁伟译:《人口原理》[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英]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美]雷诺兹著:《微观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版.
    [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
    [9][德]马克思.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版.
    [10][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叶敬忠、刘燕丽、王伊欢:《参与式发展规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荣尊堂主编:《参与式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王周户:《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5]任燕顺:《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探索——参与式扶贫理念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版.
    [16]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17]廖东凡、张晓明、周爱明、陈宗烈:《图说西藏古今》[M].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18]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下册[M].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9][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2]王绍光:《民主四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M].民族出版社.2009年.
    [24]艾伦.G.约翰逊著,近梓译:《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美]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6]黄树东:《中国你要警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7]沈宗濂、柳陞祺:《西藏与西藏人》[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徐大同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至第五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崔运政:《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0]张志超:《现代财政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何康、李锐:《财政学》[M].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2]张馨:《财政学》[M].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34]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35][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6]赵成根:《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
    [39][英]霍布斯:《利维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大卫.休谟:《人性论》[M].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41][美]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43]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II》[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文建东等:《公共选择学派》[M].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45]顾钰民:《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46]若弘:《非政府组织在中国》[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7]孙君、王佛全:《专家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权威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原宗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49]陈剩勇:《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0]余逊达、赵永茂:《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美]卡恩:《预算民主:美国的国家建设与公民权》[M].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52]李金河、徐峰:《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M].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徐滇庆、柯睿思、李昕:《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4][美]萨克斯著,邹光译:《贫穷的终结》[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5]王曙光:《社会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与反贫困》[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6]王雨林:《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韩建民、韩旭峰、朱院利:《西部农村贫困与反贫困路径选择》[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版.
    [58]梁军锋:《参与式民主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9]徐勇、项继权等:《参与式财政与乡村治理经验与实例》[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唐娟:《政府治理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2]约翰.伊斯比斯特著,蔡志海译:《靠不住的诺言——贫穷和第三世界发展的背离》第六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云南社会性别与发展小组:《参与性发展中的社会性别足迹》[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郭佩霞:《凉山彝区政府反贫困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潘云华:《社会主义人民主权实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8]路德维希.冯.米塞思:《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69]朱明熙等著:《西南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卢敏、成华威、李小云:《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方法、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71]席焕久:《西藏藏族人类学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72]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4]魏胜文、穆纪光、安文华:《反贫困之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
    [75]黄建新:《反贫困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76]刘云生:《农村金融与反贫困——理论、实证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77][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译:《经济学》第十八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78][英]凯恩斯著,宋韵声译:《就业、利益和货币通论》[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9][美]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公共译丛》[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刘志扬.作为人类学的藏学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4月.
    [2]陈健生.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基于60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监测数据[3J].博士论文.2008年.第20页.
    [4]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4月.
    [5]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年3月.
    [6]刘鑫.“参与式”:试验区开发扶贫的成功探索[J].乌蒙论坛.2009年第6期.
    [7]廖杨.民族地区贫困村寨参与式发展的人类学考察——以广西龙胜龙脊壮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8]杨东萱.论反贫困视角下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自立与受援[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4月.
    [9]徐家琦.政府扶贫资金参与式扶贫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8年第4期.
    [10]陈华平.参与式扶贫与政府角色转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月.
    [11]杨军.“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12]何静.不断完善和创新参与式扶贫机制[J].老区建设.2009年第21期.
    [13]王淑彬、黄国勤.参与式扶贫及其绩效分析——基于江西的实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月.
    [14]刘湘源、汝小美、罗迈、宋冰.参与式和综合性开发式扶贫的有益探索——“中日技术合作全民参与式综合扶贫试点项目”中期评估[J].印象调查研究.2008年第8期.
    [15]房顺丽.参与式是扶贫开发的根本[J].老区建设.2006年7月.
    [16]张永丽、黄祖辉.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内容与政策——来自“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7]楚永生.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分析——以甘肃省麻安村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18]李兴江、陈怀叶.参与式扶贫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绩效评价[J].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19]田萌萌、周丹、罗泮.参与式理念在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甘肃省徽县麻沿乡麻安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6期.
    [20]李小云、李周等.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5月.
    [21]李小云、简小鹰.县域脱贫的关键在哪[J].人民论坛.2011年12月.
    [22]郭佩霞.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建构——基于凉山彝区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3期.
    [23]刘流.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瞄准问题研究—基于贵州省民族地区乡级扶贫瞄准绩效的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4月.
    [24]徐俊.参与式扶贫视角下的政府部门定点扶贫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年.
    [25]徐孝勇、赖景生、寸家菊.我国农村扶贫的制度性陷阱与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5月.[26]田飞龙.新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扩容的民主论准备[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3月.
    [27]郭翔、张艾荣.政府决策的公民参与成本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11月.
    [28]杨涛.成本——收益视角下公共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改革研究.2012年9月.
    [29]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J].思想战线.2010年第3期.
    [30]吴海杰.中国农村扶贫中的村民参与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1]明亮.参与式发展的中国困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9月.
    [32]年渊.参与式方法在甘肃贫困地区的应用实践分析——以徽县麻安村为例[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12月.
    [33]景芳.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青海藏区反贫困战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月.
    [34]邵志忠.从人力资源因素看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35]朱玉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就、·措施及经验[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36]周鸿.论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反贫困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7]徐贵恒.主体视界下的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分析[J].中国民族.2006年4月.
    [38]徐伍达、张伟宾.西藏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西藏研究.2009年12月.
    [39]陈华亨、王小刚、刘守辉.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四川省“三州”地区的调研报告[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1月.
    [40]冉光荣.藏区反贫困再思考[J].财经科学.2006年2月.
    [41]王明黔、王娜.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辨析——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42]赵培红.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非制度根源及其破解[J].开发研究.2011年5月.
    [43]杨健吾.四川藏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和成因[J].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
    [44]刘彤.藏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月.
    [45]朱玲.决定社会融合的经济因素——来自四川省阿坝州农牧区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46]李明水、王育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思路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47]李朝.“洋芋工程”中参与者行为策略研[J].究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48]龚霄侠.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49]唐青青.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年.
    [50]陈怀叶.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1]索端智.从民间信仰层面透视高原藏族的生态伦理——以青海黄南藏区的田野研究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1月.
    [52]卓逊.多杰、才让、英加布.新时期藏区宗教信仰的特点及自我调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4月.
    [53]翟振芳.我国农村扶贫瞄准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4]周文飞.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农阴场沛院——以湖南省S乡为例[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5]靳国胜.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法治化管理问题——以青海藏区的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为视角[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11月.
    [56]王玲、袁晓文.康巴藏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康定县塔公藏族定居牧民妇女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9月.
    [57]李登全.当前我国民族和民族地区财政面临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58]马应超、马海涛.从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的历史性变迁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财会研究.2008年第11期.
    [59]郑涌.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地区支持情况[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期.
    [60]王玉玲.论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基于历史和现实背景的分析[J].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61]王绍光.不应淡忘的公共决策参与模式:群众路线[J].思想空间.2010年9
    [62]杨丽萍、赵晓霞.反“文化贫困”战略思考——基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实践[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2月.
    [63]李东旭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世纪桥2010年11期
    [64]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J].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5]许源源.中国农村反贫困中的政府责任[J].农村经济.2006年10月.
    [66]郭翔、张艾荣.政府决策的公民参与成本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11月.
    [67][转]Aasha Kapur Mehta, Amita Shah.2003. Chronic Poverty in India: Incidence, Causes and Polic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31.No.3,pp:491-511.
    [68]Barbara Parker, Valerie Kozel.2007. Understanding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in India's Uttar Pradesh and Bihar:A Q-squared Approach. World Development Vol.35, No.2, pp.296-311
    [69]Rianne Mahon, Laura Macdonald.2010.Anti-poverty politics in Toronto and Mexico City. Geoforum 41209-217.
    [70]Robert Klitgaard.1997.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in anti-poverty programs. World-Development Volume 25, Issue 12, Pages 1963-1972
    [71]James.D. Westaby.2005.Behavioral reasoning theory:Identifying new linkages underly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9897-120.
    [72]Stivers, Camilla.1990. The Public Agency as Polls:Active Citizenship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2(1):86-105.
    [73]杰拉尔德.J.米勒、林恩.埃弗斯:预算结构与公民参与,引自:王巍、牛美丽:《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74James.D. Westaby.2005.Behavioral reasoning theory:Identifying new linkages underly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9897-120.
    [75]Berman.E.1997. Dealing with Cynical Citize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7(2),105-112
    [76]Hiroe Ishihara, Unai Pascual.2009.social capital in community leve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 critique. Ecological Economics 68.1549-1562.
    [77]Frances Cleaver.2005. The Inequality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Reproduction Chronic Poverty. World Development.Vol.33, No 6.pp.893-906.
    [78][转]Richard H. Adams, John Page.2003.Poverty,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Selected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Countries,1980-2000.World Development Vol.31, No.12, pp.2027-2048.
    [79]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 Marshfield, MA:Pitman Publishing.
    [80]Konisky, David M, Thomas C. Beierle.2001. Innovations in 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 for Natural Resources:A Context-Specific Guid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4(9):P823
    [81]Sam Hickey.2005. The Politics of Staying Poor:Exploring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Uganda. World Development Vol.33.No.6.pp.995-109.
    [82]Dariush Hayati, Ezatollah Karami.2005.typology of causes of poverty:the perception of Iranian farmer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6 (2005) 884-901.
    [83]King,Cheryl S., Kathryn M. Feltey, and Bridget o'Neill Susel.1998. The question of participation:Toward authentic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8(4):317-326
    [84]Habermas,J.1975.Legitimation Crisis, Boston, MA:Beacon Press.
    [85]Russell,Steven, and Elizabeth Vidler.2000. The Rise and Fall of Government—Community Partnerships for Urban Development:Grassroots Testimony from Colombo.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2(1):73-86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中心日http://news.cntv.cn/20111130/106279.shtml
    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macro/more/201103/16/t20110316_22304698.shtml
    国务院扶贫办:http://www.cpad.gov.cn/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seac.gov.cn/col/col277/index.html
    西藏自治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
    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
    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政府门户网站,
    以及四川省、上海市、F县政府门户网站
    阿坝州政府网:http://www.abazhou.gov.cn/
    中华中医网:http://www.zhzyw.org/ggj/dgjb/
    《2010年F县统计年鉴》
    F县扶贫移民局2011年工作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