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有机食品等有机产品逐步进入大众视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与期待一种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机农业。因为人们坚信,有机农业会带来安全营养的食物或各类农产品,如不使用添加剂、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不采用转基因技术,不使用核辐射技术等。有机农业更多考虑的是农业干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中期和长期影响,而不仅仅是其短期影响,这样既生产了粮食,也建立了生态平衡,也有助于解决病虫害、土壤肥力等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并成为极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但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回答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机制体系,有机农业的途径模式及持续作用等等;通过研究青州市有机农业生产现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掘生产潜力,对青州市有机农业生产实践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青州市有机农业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总结了青州市发展有机农业方面存在的自然优势、传统优势、地域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示范带动优势、政策优势等,发现了生产及经营体系中的技术、管理、体制、生产模式、销售策略等问题。然后重点对青州市有机农业发展的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增强全社会的有机意识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前提;完善政策,搞好服务,是发展加快有机农业的重要途径;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是带动提升有机农业发展整体水平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推广有机食品生产新技术是提升有机农业品质的关键方面;确保质量,打响品牌,是发展有机农业的必经之路。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发展有机农业要统筹建立完善体制、政策、生产及销售模式等方面良性循环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和认证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和行业协会作用。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rganic food and other organic products’gradually entering public view, organic agriculture, as a newly ris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starts to grab more attention and arose more expectation. People believe that, adhering such principles as not using transgenic technology, not us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pesticides and additives, and not using nuclear technology, will bring forth safe and nutritious food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Organic agriculture considered agricultural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agriculture in the long run, stick to grain produ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 ecological balance,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il fertility and insect and disease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farmers' income’s increas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fruitful and yielding positive effects, and these sectors are becoming potential advantageous industry. But,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many factors, there’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that of in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taking Qingzhou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ve the answer for organ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e mod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consequential effects, etc.
     Through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duction of Qingzhou, and hence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xplore its production potential,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Qingzhou.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overall status quo of Qingzhou’s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natural advantage, traditional advantag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ecological advantages, human resources advantage, sampling and radiation advantage, and policy advantage, etc, and discovered such problems as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stitution and produ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ystem. Then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Qingzhou’s organ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uggested that enhancing leadership, perfecting i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ing overall organic awareness i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developing organic agriculture; improving policy and perfecting service, are important methods of accelerating organic agriculture; expanding scale and forming complete industry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echnological advance and developing and popularizing latest organic foo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re key factors of improving organic agriculture’s quality; ensuring quality and polishing brands are the only route that we must pass through.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provide establish complete institutions, policies, mode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and form a benign mode.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certifications systems, fully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indus try association.
引文
毕丹霞.2008.12.0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及其对园艺产业发展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包宗顺.2007(6).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
    程建国. 2007.12.01.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蔡成勇.2008.11.01.青海省湟源县农田土壤肥力特性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曹双成.2008.09.01.榆林地区仁用杏引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陈新娟.孙高林.2003.06.20.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国际管理体系.《世界农业》
    程晋南2009.05.30.基于GIS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动态分析及改良利用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程兵.2000(6):27.29.德国的有机食品市场[J].世界农业
    丁俊杰.2007.05.01.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都兴林.方秀琴.王贵才.李万良.2004.06.30.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概况.《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杜相革.王慧敏等.2002(3).有机农业原理和种植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邓颖连. 2006.03.30.我国生态标志型食用农产品的有关概念与相关标准.《北京农业》
    额尔敦图雅.2011.06.01.转型以来蒙古国种植业发展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
    高玉峰. 2008.11.01.河北保护地蔬菜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高振宁. 2002.05.25.发展中的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环境保护》
    郭荣.2008.10.10.宁夏南部山区走有机农业道路的可行性探讨.《宁夏农林科技》
    高振宁.2001.17(2):1~4.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J].农村生态环境
    郭熙保. 1995.《农业发展论》第7—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郝树坤.2008.08.0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展特色产业的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胡启兵.2007.11.25.日本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经济纵横》
    黄国勤.2008(2).井冈山及周边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
    胡文忠.2010(12).我国有机食品研究专题文献的特征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姜文明. 2006.11.01.宝应县有机食品发展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简小鹰.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蒋毅敏.2002(3):42~44.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广西农学报
    季朝文.山东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期刊】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李江波2008.11.01.洛阳市大棚蔬菜病害调查及根结线虫病的初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雷明军.2008.09.01.吴起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李花粉.罗新湖.孟凡乔.范荣霞.乔玉辉.吴文良.2008.10.15.伊犁地区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新疆农业科学》
    刘翔云. 2010.01.15.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新疆农垦经济》
    黎华君.2008.10.15.贵州省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问题及建议.《贵州农业科学》
    李季.吴文良.孟凡乔.中国有机食品发展市场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刘权政.强百发.2009(14).韩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刘翔云.2010.01.15.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新疆农垦经济》
    刘承臻. 2009.11.01.青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
    罗明.黄小梅. 2000(11).论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
    李润根.2005.06.12.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刘高强.王晓玲.2002.(12).新世纪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对策.食品研究与开发.第23卷第6期.
    刘媛.刘芳.刘慧婷.刘荣华.2010.11.20.宜丰县有机农业发展对策探索.《理论导报》
    刘连馥.1999(1):20~24.部分国家有机食品的发展[J].中国食品与营养
    孟煜前.2011.08.29.让菜篮和菜园双双受益.《杭州日报》
    聂红艳.2006.05.08.广东省生态农业绩效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4.18~22Nicolas.R.lardy.Inte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DC.U.S.A.
    潘建平.戚哮虎.1997.01.21.浙江新登星火技术密集区总体实施方案.《中国软科学》
    齐海斌. 2008.10.01.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与化解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祁发尧.2008.09.01.甘肃省物种信息管理系统及其高等植物数据库的研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屈军涛.2008.12.01.旱地红富士苹果高产的生物学原理及精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青州学”论纲.杨玉圣.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4e7ba0100hjfw.html)
    任军.2008.12.10.肥城市有机农业发展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热孜燕·瓦卡斯.2006.11.01.新疆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任刚.2009.05.01.内蒙古绿色食品产业的SWOT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施智宝.2008.09.01.沙漠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其维护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石旭. 2008.10.01.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9.12.15世界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动态.《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水星.2009.08.12.发展健康产业造福人类社会.《消费日报》
    史明. 2007.12.01.上海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商务部农业部.2011.03.12.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际商报》
    孙益明.2007.12.01.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苏利民.王粉莲.李慧英.杜宏深.2007.12.28.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内蒙古农业科技》
    孙红军.李红.戚建强.2009(23).有机农业在中国[J].科技创新导报
    宋凤玲.2011.09.05.浅谈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蔬菜.《科技信息》
    史同广.1998(3):37~39.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
    陶海滨. 2008.10.01.洋虫Palembus dermestoides (Fairmaire)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唐延林等.2002,30(4):47~50.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
    王学东. 2008.02.01.菜豆品种比较试验及药剂处理效应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王立民. 2011.05.05.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养殖技术顾问》
    翁伯琦. 2009.07.30.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有机农业发展及其对策思考.《鄱阳湖学刊》
    王芳.2011.03.20.商务部农业部全面推进农超对接.《中国合作经济》
    王小萱. 2011.03.21.我国全面推进农超对接.《中国食品报》
    温明振.2006.07.01.有机农业发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王军.2009.06.25.浅谈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科技信息》
    汪云岗等.2002(7):22~25.有机食品的发展、标准与认证[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王清先.2003.01.15.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对培育西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林.2000(9).美国的有机农业.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吴子恺2002(3).广西发展有机农业的几个问题刍议.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第21卷第1期,
    王秀红.曹林奎.金保忠.上海有机农业的发展对策.上海农业科技
    王德章.2005.71.81..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出口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王方. 1999.第6期44~46.绿色营销初探.昆明:生态经济
    席运官.钦佩.2002(5).《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熊尚鹏.2008.06.13.试论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经济》
    杨秀平. 2008.10.01.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基若干问题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尹世久. 2010.06.01.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江南大学博士论文》
    俞新. 2007.06.01.SF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渠道模式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杨洪强. 2005.09.01.吸收传统精华通过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姚志坚.2009.12.01.凌源市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尹立成.2010.05.28.有机农业发展新模式:“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产品区.《农业开发与装备》
    俞新. 2007.06.01.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渠道模式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于兆成.王素阁.聂红民.张雪萍.2000.09.20.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措施.《中国种业》
    杨永岗等.2002.12(1):68~71.中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认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杨朝飞.2001(3).中国有机食品发展对策与管理[J].环境保护
    于兆成.王素阁.聂红民.张雪萍.2000.09.20.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措施.《中国种业》
    杨洪强.2004.12.25.安全食品新概念.《当代生态农业》
    周金海. 2008.06.01.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祝金水.2010.11.29.“六次产业化”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新探索.《农民日报》
    周泽江等.2002(12):700~704.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
    宗良纲等.2002,12(3):64~67.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张明林.黄国勤.2002(2).江西省无公害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
    詹小军.石至德.王代方.白帆.陈纲.2008.06.20.关于加快川东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祝金水.2010.11.27.农业“六次产业化”模式探索.《农村工作通讯》
    赵甘阳.2003.09.30.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广西农业发展的思考.《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周曙光.2008.07.13.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与应对措施——对我国第一个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示范基地的调查.《农业经济》
    李桐. 2008.10.01.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王栓. 2008.05.01.漯河市无公害生猪生产及组织管理体系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