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实践同步发展,却在现代教育语境中凝定。文学理论的要义通过在课堂“讲”的方式得以呈现,这些“讲义”是对文学的一般概括。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原初形式。这些讲义烙印着时代、社会、文化的痕迹,汇聚、呈现出文学理论学科的原初形态,也反映了讲者个人的思想风貌、知识文化结构,更能呈现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的参差面貌:中西文化的冲撞和交融、古今理念的对峙与汇通、文学创作与理论宣讲的呼应与背离、知识分子的时代选择和理论思考等。而这些都对我们把握以“文学概论”为主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的状况,及其理论来源、知识结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循此思路整合与剖析诸家的讲义。
     绪论是论文展开的端绪与基础。论文题目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的三十年——以十三部讲义为对象的研究”,略述其中关键词的重心:“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是定性的工作,意在阐释这“十三部讲义”的理论的现代性;“建构”意在阐明这“十三部讲义”是中国文艺学学科得以成形的基础性论述;“三十年”是一个历时性发展,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参差对话,恰恰说明中国现代的文学是以理论为先导的;而这“十三部讲义”,上起1914年姚永朴在北京大学开讲的《文学研究法》、下讫1942年程千帆在金陵大学讲授的《文论十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未被意识形态笼罩、未走进体制化话语体系之前,最自觉、自由、精彩纷呈的一段。我在充分尊重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空白点,力图解决一些未明的有关文学理论发展的问题。
     论文的思路是在以讲义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各个节点上,标识其阶段性特征。这些点的贯串,又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轨迹。所以,我的方法是以论带史,这一方法与概念的演绎、归纳、系统建构相辅而行。因此,论中含史是本论文的特点之一。讲义与大学体制提供的理论接受空间之关系的阐述,是本论文特点之二。此一阶段的理论多元空间(所谓“多元”,是指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羁绊的自觉自主形态),是特点之三。我将这三个特点贯穿在下面三章的论述中。
     第一章“多元的理论形态”。这十三部讲义的理论多元特质,与讲者的主体认知、知识结构,以及传统文论的延续、西方文论(包括经由日本之中介渠道)的舶来,有多重相关。它们各自的侧重点,自主地形成差异。为阐述这种多元特征,首先要对十三部讲义进行理论细读,包括字面的阅读、理路的梳理、理论背景的解析、知识点的掌握等,以“述”为主,间有“析”与“论”。有此基础,得以明确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生态,并进而明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理论个性的书写”。这十三部讲义的撰者,除了作为大、中学的教师/教授的一致身份外,他们的知识背景、学术经历、理论认知和其他身份(如作家、学术研究者)的差异性,使得他们的论述内容呈现突出的个性。明确它们的各自理论个性,是本章要旨。这一要旨,与继起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又一“三十年”(20世纪50-80年代文学理论的统一性与单一性,恰成对照。
     第三章“理论通识”。因为是讲义,再艰深的论述都必须从基本常识开始。这十三部讲义在文学定义、思潮/流派/主义/倾向、文学之“情”、真实与摹仿/模拟、文学批评、文学与革命等基础认知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通识特征。另外,它们从个性化生命到普遍人生、到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中国知识界的“苦闷”主题,均有浓墨重彩的理论发挥。
     本论文以十三部院校讲义为具体对象,于进入二十世纪的“三十年”的时间内,在理论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隐括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凝练出属于不同知识背景、话语结构的讲义各自的理论个性,并通过学术体系、文学流派间的打通,时代特征、知识分子群体共时性感受与认知的揭示,概括出普遍之“人生”与时代之“苦闷”的理论主题。论文旨在通过对这十三部讲义的解读、对这三十年文学理论著述情况的述评,重回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之期的历史场域,借前人自觉自主、个性突出、融合古今的理论书写,对当下及今后的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有一些启示。
Chinese modem literary theory synchronously develops with the practice of literary creation, but it's specified in modern educational contexts. The essentials of literary theory are presented in the classroom via teaching, and those "lecture notes" are a general overview of rature. This is the original form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Those lecture notes are imprinted with the trace of times, society and culture, presenting together the original form of literary theory. They not only reflect the lecturers'thinking styles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but also show various feature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collision and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onfrontation and convergence of ancient and modern concepts, echo and deviation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ory preaching, era choice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intellectuals and so forth. They are all valuable for our grasp of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theoretical sourc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as the main body. This thesis is integrated following this line of thought.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the basis of this thesis. The thesis is entitled "Thirty-year's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Research on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mong them,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is qualitative, explaining the theoretical modernity in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construction" is to clarify that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re the fundamental state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discipline while "thirty-year" is a historic development. The irregular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nd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precisely shows that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starting from Yao Yongpu's "Method of Literary Study" given in Peking University in1914and ending with Cheng Qianfan's "Ten Annotations in Literary Theory" taught in University of Nanjing in1942, are the most freely and brilliant existence before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deology and the institutionalized discourse system. With full respect for the former academic research on this period, this thesis finds out some unknown parts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strives to solve some unclear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This thesis identifies the ph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node marked with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ese nodes make up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trace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So the method of explanation with historic events is adopted, which is supplemented with deduction and induction of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refore, on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hesis is explanation inserted with historic events. Another characte is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nd the space to accept the theory at colleges. The third characteristic is theoretical multiple space (The so-called "multiple" means self-consciousness free from ideological shackles and fetters). These three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Multiple Theoretical Forms". This multiple traits of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re correlated with speakers'awareness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exotic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ncluding via Japan). Their respective emphasis makes th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se multiple traits, what should be firstly done is the theoretical peruse of thirteen lecture notes, including literal reading, thoughtful carding,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points, etc., in which "statement" is the main part with some'"analysis" and "comments". Based on this, thirty-year's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is defined while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is also clarified.
     Chapter Two is'"Writing of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Expect that the composers of th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re all teachers or professors at colleges or secondary schools,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knowledge background, academic experience, theoretical cognition and other identities (such as writers, academic researchers) present the contents of thirteen lecture notes with prominent personalities. Clarifying their respective theoretical personality is the core of this chapter. The core contrasts with another "thirty years"(from1950s to1980s) in the socialist period featured with unity and oneness of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Three is "Theory of Common Knowledge". For lecture notes, the abstruse discussion must start from the basic knowledge. Thes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have some considerable common points in basic cognitive aspects, including literature definition. thoughts, genres, doctrines, tendencies,"love" of literature, the reality and imitation or simulation,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ary, etc. In addition, there is all theoretical statement from individual being to common lives and the "anguish" era theme of Chinese intelligentsia.
     This thesis takes the lecture notes from thirteen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first30year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object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perus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discussion", it describes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sums up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lecture note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backgrounds and discourse structures. Through combining the 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s and literary genres, this thesis also reveal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s well as the synchronic feelings and cognition of intellectual community,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life" and the "anguish" theme of the era. By interpreting these thirteen lecture notes and reviewing the thirty-year's writings of literary theory, this thesis goes back to the historic period of theor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ith the help of predecessors'self-conscious, outstanding theoretical writings that integrating ancient and modern, and it will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引文
①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5页。
    ②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0页。
    ③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埋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7页。
    ④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56页。
    ①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65-66页。
    ②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著:《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73页。
    ③ 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程正名、程凯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1-77页。
    ① 参见《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杜书瀛、钱竞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2版,第26-41页。
    ② 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傅莹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③ 毛庆耆、谭志图:《论我国文艺理论教材的历史发展》,《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第18-19页。
    ① 索松华:《20世纪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6期,第41页。
    ② 董学文:《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215页。
    ③ 董学文:《我国新文艺学说演变的历史经验》,《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9期,第103页。
    ④ 董学文、杨福生:《论我国文学理论现代进程中形成的传统》,《学术界》2005年第5期,第77贝。
    ⑤ 张清民:《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机制构成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第70页。
    ⑥ 傅莹:《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48页。
    ① 戴晓华:《文学概论、文论选读和文学批评史——20世纪初期中国文论的三个变化》,《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参见第4448页。
    ② 庄锡华:《文论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参见第161-164页。
    ③ 邢建昌:《理论是如何讲述的——以不同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为例来说明》,《燕赵学术》2010年春之卷,第162页。
    ④ 刘可:《博采众长汇释各家——(文学研究法>述评》,《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参见第36-39页。
    ① 杨福生:《姚永朴<文学研究法>述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第85页。
    ② 许结:《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参见第16-21页。
    ③ 王鸿莉:《姚永朴从<国文学>到<文学研究法>的转变及其接受》,《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70页。
    ④ 胡佳:《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6期,参见第32-34页。
    ⑤ 程千帆:《刘永济传略》,《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第36页。
    ⑥ 甘清波:《我国现代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教科书——读马宗霍先生的早期著作<文学概论>》,原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参见第119-122页。
    ① 谭元亨:《哲人、报人、完人:潘梓年》,《书城》1995年第5期,第12页。
    ② 殷光熹:《姜亮夫先生的文化贡献及其他》,《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1期,第31页。
    ③ 张瑞麟:《一个有意义的发现——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3年第4期,参见第316-322页。
    ④ 李犁耘:《老舍早期对文学特性的思考——从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86年第1期,参见第138-147页。
    ⑤ 胡絮青:《文学概论讲义·代序》,《文学概论讲义》,舒舍予著,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① 周国平:《理想主义的绝唱——读吴宓<文学与人生>》,《红岩》1998年第1期,第150页。
    ② 张耀宗:《论吴必<文学与人生>及其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4页。
    ③ 朱寿桐:《现代人文主义的人生礼教读本——论吴宓的<文学与人生>》,《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39页。
    ④ 王文生: 《<文论十笺>前言》,《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74页。
    ⑤ 童岭:《最后的双子座:书<文论十笺><文论讲疏>后》,《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第145页。
    ⑥ 贺根民:《程千帆<文论十笺>的体系意识》,《唐都学刊》2013年第2期,参见第105-107页。
    ① 《戊戌变法》(二):中国历史学会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9页。
    ②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3月第2版,第546页。
    ③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3月第2版,第582页。
    ④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3月第2版,第587-589页。
    ⑤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舒新城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3月第2版,第646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8月第7版,第1页。
    ① 许结:《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文学研究法》,姚永朴著、许结点评,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5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姚永朴著、许结点评,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2页。(注:以下凡姚水朴《文学研究法》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X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21-26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27页。
    ② 方苞:《方苞集》,方苞著,刘季高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第851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28-33页。
    ④ 姚水朴:《文学研究法》,第36页。
    ⑤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55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63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74页。
    ③ 参见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古文辞类纂》姚鼐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11页。
    ④ 参见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序例》:《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纂,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1月版,第1-2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82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88页。
    ③ 姚水朴:《文学研究法》,第96页。
    ④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08页。
    ⑤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10-111页。
    ⑥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13页。
    ⑦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15页。
    ①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序例》,《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纂,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1月版,第1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24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29页。
    ④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32页。
    ⑤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32页。
    ⑥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40页。
    ⑦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44页。
    ⑧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47页。
    ⑨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48页。
    ⑩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50页。
    11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63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67-168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72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76-177页。
    ④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78页。
    ⑤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78页。
    ⑥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78页。
    ⑦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80页。
    ⑧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86页。
    ⑨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87页。
    ⑩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88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90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莫砺锋编,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343页。(注:以下凡程千帆《文论十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X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01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382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380页。
    ③ 章学诚:《与汪龙庄书》,《章学诚遗书》(卷九),章学诚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82页。
    ④ 章学诚:《上尹楚珍阁学书》,《章学诚遗书》(卷二十九),章学诚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331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31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31页。
    ③ 章学诚:《校雠通义·叙》,《校雠通义》,章学诚著、刘公纯标点,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第1页。
    ④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02页。
    ⑤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24页。
    ⑥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32页。
    ⑦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34页。
    ⑧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89页。
    ⑨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89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00贝。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19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21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22-523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5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6页。
    ④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6页。
    ⑤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8页。
    ⑥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9页。
    ⑦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49页。
    ⑧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57页。
    ⑨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60页。
    ⑩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62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65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66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82页。
    ④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82页。
    ⑤ 刘知几:《载文》,《史通笺注》,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年12月第1版,第153页。
    ⑥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84页。
    ⑦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09页。
    ⑧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0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0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1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2页。
    ④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3页。
    ⑤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4页。
    ⑥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66页。
    ⑦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69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70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65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71页。
    ④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71页。
    ⑤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74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716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716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中华书局2010年7月第1版,第8页。(注:以下凡刘水济《文学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刘水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x贝。”)
    ②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12页。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20页。
    ④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22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68页。
    ②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69页。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水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80页。
    ④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2贞。
    ⑤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5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7页。
    ② 刘水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9页。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10月第1版,第1页。(注:以下凡马宗霍《文学概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马宗霍:《文学概论》,第X贞。”)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2页。
    ⑤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2-3页。
    ①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页。
    ②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页。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6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8页。
    ⑤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0页。
    ⑥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9页。
    ⑦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28页。
    ⑧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38页。
    ①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44页。
    ②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6负。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7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69页。
    ⑤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75页。
    ①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90页。
    ②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91页。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06页。
    ①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20-124页。
    ②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35页。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39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40页。
    ⑤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44页。
    ⑥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48贝。
    ⑦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149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页。(注:以下凡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X页。”)
    ②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6页。
    ③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7页。
    ④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8页。
    ⑤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28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1页。
    ②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4页。
    ③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6页。
    ④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7页。
    ⑤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45页。
    ⑥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46-47页。
    ⑦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64页。
    ⑧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72页。
    ⑨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76页。
    ⑩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79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88页。
    ②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89页。
    ③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16页。
    ④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79页。
    ⑤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82页。
    ⑥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90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296页。
    ②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11页。
    ③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16页。
    ④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17页。
    ⑤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36-337页。
    ⑥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57页。
    ⑦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10月第3版,第3页。(注:以下凡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X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2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22页。
    ③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26页。
    ④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36页。
    ⑤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40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46-47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78页。
    ③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79页。
    ④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84页。
    ⑤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84-85页。
    ⑥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85页。
    ⑦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86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97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08页。
    ③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17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27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32页。
    ③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42-143页。
    ④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49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52页。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7月第1版,第65页。(注:以下凡郁达夫《文学概说》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X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66页。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66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67页。
    ④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69页。
    ⑤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0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0页。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3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7页。
    ④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8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9负。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2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3页。
    ④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5贝。
    ⑤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6页。
    ⑥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6贝。
    ⑦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7页。
    ① 傅莹归纳二十世纪上半叶外国文论传入中国的路径有三:一是“东洋桥梁:日本文论的译介”,二是“欧风美雨:欧美文论的译介”,三是“红色风暴:前苏联文论的译介”;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傅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51-55页。
    ②下文提及此“舒舍予”,笔者将统称为“老舍”,是为尊重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杰出成就,也是一种习惯称呼:但注释中仍用“舒舍予”。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页。(注:以下凡舒舍r《文学概论讲义》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释为“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X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8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9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32贝。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34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35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38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1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2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6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7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8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50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61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63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66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0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3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5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83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97-100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1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3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6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6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7页。
    ⑦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12页。
    ⑧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14页。
    ⑨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16页。
    ⑩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21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1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2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7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3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5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8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53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56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57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62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68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2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4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5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5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7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广益书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三月版,第1页。(注:以下凡孙俍工《文学概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孙俍工:《文学概论》,第X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页。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4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5贞。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22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237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24页。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37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40-42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44页。
    ⑤ 孙俍工:参见《文学橛论》,第45-74页。
    ⑥ 孙很工:《文学概论》,第75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7页。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9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85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85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92页。
    ⑥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94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07贝。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13-114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1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3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5页。
    ⑥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6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7页。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52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1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3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4页。
    ⑥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4页。
    ⑦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5页。
    ① 许钦文:《钦文自传》,《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第244页,1984年第1期、第151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4月版,第1页。(注:以下凡许钦文《文学概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许钦文:《文学概论》,第X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6贝。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7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9-10页。
    ④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1-22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1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3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3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5页。
    ⑤ 许钦文:参见《文学概论》,第19-21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3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6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30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33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34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1-42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3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7页。
    ④ 参见:《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常玉莹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9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0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1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2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2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4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60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8-59页。
    ③ 梅光迪1911年官费赴美留学,先入威斯康辛大学,2年后转入西北大学,1915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师从白璧德、专攻文学。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梅光迪讲演,杨寿增、欧梁记,载《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88页。(注:以下凡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X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88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89页。
    ④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89贝。
    ⑤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0页。
    ⑥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0页。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2页。
    ④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3页。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3-94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4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5页。
    ④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5-96页。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7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7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7页。
    ④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8页。
    ⑤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8-99页。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9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100页。
    ① 吴必:《文学与人生》,吴必著、王岷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第1版,第1页。(注:以下凡吴必《文学与人生》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吴必:《文学与人生》,第X页。”)
    ② 吴必:《文学与人生》,第12页。
    ③ 吴必:《文学与与人生》,第13页。
    ④ 吴必:《文学与人生》,第16页。
    ⑤ 吴必:《文学与人生》,第23页。
    ① 吴必:《文学与人生》,第27页。
    ② 吴必:《文学与人生》,第29页。
    ③ 吴必:《文学与人生》,参见第31-35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8月第7版,第2-3页。(注:以下凡潘梓年《文学概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潘梓年:《文学概论》,第X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9-11页。
    ⑤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2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9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23-24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31-32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40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44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45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0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2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8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85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06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15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55负。
    ① 林纾:《春觉斋论文》,《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郭绍虞、罗根洋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11月第1版,第41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50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51页。
    ①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08页。
    ②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10页。
    ③ 叶燮:《原诗》,《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郭绍虞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9月第1版,第20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716页。
    ② 程千帆《程千帆先生谈人生与学问》,《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5期,第6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22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60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7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86页。
    ②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7页。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10页。
    ④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62页。
    ⑤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74页。
    ⑥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13页。
    ⑦ 刘永济:《文学论》,《刘水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4页。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32页。
    ①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2页。
    ②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3页。
    ③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3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66-67页。
    ⑤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6页。
    ① 姜亮夫:《谢本师——学术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浙江学科》2001年第4期,第89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第2页。
    ② 傅杰、汉澍:《执教六十五载,著书一千万言——姜亮夫教授传略》,《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93页。
    ③ 姜亮夫:《姜亮夫自传》,《文献》1980年第4期,第188-189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例言》,《文学概论讲话》第1贞。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40页。
    ① 赵景深:参见《文学概论讲话》第84-89页。
    ① 《文学理论》: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8页。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66-67页。
    ① 《茑萝行》:郁达夫著,《郁达夫全集第一卷小说(上)》,杭州:浙江夫学出版社2007年,第252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参见《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8-92页。
    ② 郁达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9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2页。
    ④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3页。
    ⑤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85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1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63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66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3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16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1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3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8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57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2页。
    ⑦ 参见:《我怎样写小说》:舒乙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⑧ 老舍:《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德》,《我怎样写小说》,舒乙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377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54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74页。
    ①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予)》,《我怎样写小说》,舒乙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5253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52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54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页。
    ① 孙俍工:《中国文学概论讲话·译者自序》,《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盐谷温著、孙俍工译,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第三版,第10页。
    ② 孙俍工:《中国古代文艺论史·译者自序》,《中国古代文艺论史》,铃木虎雄著、孙俍工译,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5月初版,第4页。
    ③ 孙俍工:《中国文学通论·序》,《中国文学通论》,儿岛献吉郎著、孙俍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初版,第2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8页。
    ① 孙俍工:《论说文作法讲义·序》,《论说文作法讲义》,孙俍工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6月第1版,第2页。
    ② 赵景深:《孙俍工》,《文坛回忆》,赵景深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195页
    ③ 以下3篇小说引文均参见:《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赵家璧主编、茅盾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月第1版,第201232页。
    ①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赵家璧主编、茅盾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20页。
    ① 许钦文:参见《文学概论》,第19-21页。
    ② 许钦文:参见《文学概论》,第26页。
    ③ 许钦文:参见《文学概论》,第33页。
    ① 许钦文:《钦文自传》(一),《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第243页。
    ② 许钦文:《钦文自传》(一),《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第245页。
    ③ 许钦文:《钦文自传》(一),《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第246页。
    ④ 许钦文:《钦文自传》(一),《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第240-241页。
    ⑤ 许钦文:《钦文自传》(二),《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1期,第148页。
    ① 许钦文:《父亲的花园》,《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4445页。
    ② 许钦文:《鼻涕阿二》,《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79页。
    ③ 许钦文:《夕阳》,《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140141页。
    ④ 鲁迅:《苦闷的象征·译者引言》,《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4页。
    ⑤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1-22贝。
    ⑥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1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9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7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0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0贞。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33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34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6667页。
    ③ 许钦文:《创作三步法》,《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312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23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3页。
    ⑥ 许钦文:《创作三步法》,《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308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7-8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1页。
    ⑥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9页。
    ① 许钦文:《创作三步法》,《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313-314页。
    ① 梅光迪:《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梅光迪文存》,中毕梅氏文化研究会编、梅铁山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88页。
    ② 梅光迪:《评(白璧德:人和师)》,《梅光迪文存》,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编、梅铁山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246页。
    ③ 梅光迪:《致胡适四十六通》,《梅光迪文存》,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编、梅铁山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参见第497-553页。
    ①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0贝。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3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100页。
    ① 《学衡杂志简章》:《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孙尚扬、郭兰芳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第494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2页。
    ④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5页。
    ⑤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5页。
    ⑥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5页。
    ⑦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100页。
    ① 章衣萍:《胡适先生给我的印象》,转引自眉睫《<文学概论讲义)整理附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102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2页。
    ① 吴宓:《吴宓日记·1936-1938》,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6页。
    ① 吴宓:《吴宓日记·1928-1929》,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312-314页。
    ② 吴宓:《吴宓日记·1930-1933》,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318页。
    ③ 吴宓:《吴宓日记·1936-1938》,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82页。
    ①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21页。
    ②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251页。
    ③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482页。
    ④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493页。
    ⑤ 吴宓:《吴宓日记·1930-1933》,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64页。
    ⑥ 吴宓:《吴宓日记·1930-1933》,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66页。
    ⑦ 吴宓:《吴宓日记·1936-1938》,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22页。
    ⑧ 吴宓:《吴宓日记·1930-1933》,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164页。
    ①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114页。
    ②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364页。
    ③ 吴宓:《吴宓日记·1917-1924》,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78页。
    ④ 吴宓:《吴宓日记·1910-1915》,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286页。
    ⑤ 吴宓:《吴宓日记·1928-1929》,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39页。
    ⑥ 吴宓:《吴宓日记·1937-1938》,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100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8月第7版,第23贝。(注:以下凡潘梓年《文学概论》的引文,均出自同一版本,则简单注释为“潘梓年:《文学概论》,第X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贝。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9-11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2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21贝。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8-59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9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67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4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8页。
    ⑤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8页。
    ⑥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79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81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81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15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15页。
    ①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著、杜国清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09页。
    ②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特里·伊格尔顿著、刘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74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3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8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2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7-8页。
    ⑤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3页。
    ⑥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6页。
    ⑦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7页。
    ①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399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401页。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20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2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4-15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67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7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03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3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 默识录》,第88页。
    ②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 默识录》,第89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00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44页。
    ① 《白虎通逐字索引》:刘殿爵主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5页。
    ② 《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3页。
    ③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10-111页。
    ④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08页。
    ⑤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519页。
    ⑥ 参见:《艺术论》,列夫·托尔斯泰著,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托尔斯泰的“艺术情感”说涵盖极广,包括艺术的起源“艺术起源十一个人为了把自己所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重新唤起自己心中这份情感,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第40页);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项目的在十把人们所体验到的最高境界、最为美妙的情感传递给其他人的人类活动”(第57页);艺术的感染性“艺术感染性的多少取决于以下三个要件:(1)所传达的情感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情感的传达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的真挚程度,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感情的力量如何”(第132贝)。等等。
    ⑦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⑧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65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27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6页。
    ③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1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第56-57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06页。
    ⑥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18页。
    ⑦ 亚里士多德:《诗学》,亚里士多德著、天蓝译,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3月第1版,第3页。
    ①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上海:
    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第1版,第283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4页。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73页。
    ④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74-75页。
    ⑤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78页。
    ⑥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9页。
    ⑦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23-24页。
    ①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31-32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62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64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9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0页。
    ①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第67页。
    ②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09页。
    ③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第611页。
    ④ 朱自清:《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讲义》,刘晶雯整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贝。
    ⑤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R·韦勒克著,丁泓、余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3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02页。
    ②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R·韦勒克著,丁泓、余微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43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3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5页。
    ①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08页。
    ②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第142-143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3页。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5页。
    ⑤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6页。
    ⑥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7138页。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39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142-143页。
    ①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7页。
    ②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5页。
    ③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6页。
    ④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第96-97页。
    ⑤ 郁达夫:《戏剧论》,《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郁达夫著,花城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第56页。
    ⑥ 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郁达夫著,花城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第137页。
    ① 郁达夫:《中国文学的变迁》,《郁达夫文集第七卷:文论》,郁达夫著,花城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19页。
    ②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58页。
    ③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82页。
    ④ 潘梓年:《文学概论》,第100页。
    ⑤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3页。
    ⑥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74页。
    ⑦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3页。
    ⑧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64页。
    ① 参见:《海的渴慕者》,孙俍工著,上海:民智书局1924年版。
    ② 夏丐尊:《海的渴慕者·序》,《海的渴慕者》,孙俍工著,上海:民智书局1924年版,第1-2页。
    ③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39负。
    ④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第40页。
    ①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页。
    ②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4页。
    ③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页。
    ④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21页。
    ⑤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59-60页。
    ⑥ 许钦文:《文学概论》,第121页。
    ①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赵家璧主编、茅盾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18页。
    ②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86贝。
    ③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89页。
    ①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第95页。
    ② 梅光迪:《文学概论》,《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93页。
    ③ 朱寿桐:《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37-138页。
    ④ 马宗霍:《文学概论》,参加第76-78页。
    ①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21页。
    ②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3页。
    ③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18页。
    ④ 孙俍工:《文学概论》,第132页。
    ⑤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壁主编、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194页。
    ①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212页。
    ② 傅斯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209页。
    ③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194页。
    ④ 傅斯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赵家璧主编、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10月第1版,第210页。
    ⑤ 吴宓:《吴宓日记·1936-1938》,吴宓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1版,第6页。
    ① 茅盾:《文学与人生》,《茅盾全集·卷十一·文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第137页。
    ② 胡风:《文学与生活密云期风习小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参见第19-40页。
    ③ 朱光潜:《谈文学》,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5月第1版,第1-2页。
    ① 《20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② 《20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③ 《20世纪日本文学史》:叶渭渠、唐月梅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④ 《<自选集>自序》:鲁迅著,《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56页
    ⑤ 《寡妇主义》:鲁迅著,《坟》,《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64页
    ⑥ 《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⑦ 《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① 《写在<坟)后面》:鲁迅著,《坟》,《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86页
    ② 《娜拉走后怎样》:鲁迅著,《坟》,《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59页
    ③ 《祝福》: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7页
    ④ 《伤逝》: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10页
    ⑤ 《在酒楼上》: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7页
    ⑥ 《在酒楼上》: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⑦ 《孤独者》: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1页
    ⑧ 《孤独者》: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2页
    ⑨ 《孤独者》: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2页
    ⑩ 《(自选集)自序》:鲁迅著,《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56页
    11 《秋夜》: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62页
    12 《求乞者》: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67页
    13 《秋夜》: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63页
    ① 《影的告别》: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65页
    ② 《求乞者》: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68页
    ③ 《过客》: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94页
    ④ 《复仇》: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72页
    ⑤ 《风筝》: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山版社1980年,第182页
    ⑥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著,《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206页
    ⑦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页
    ⑧ 《郁达夫论》:曾华鹏、范伯群,《人民文学》1957年5、6月合刊,第184页
    ① 《茑萝行》:郁达夫著,《郁达夫全集第一卷小说(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252页
    ② 《蜃楼》:郁达夫著,《郁达夫全集第一卷小说(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226页。
    ③ 《离婚》:老舍著,《老舍小说全集2卷》,舒济、舒乙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8、203、355页
    ① 《关十(离婚>》: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舒乙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9年,第38页
    ②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舒乙主编,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第53页;老舍直言自己要超越世态浮相,而“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了”
    ③ 参见《<骆驼祥子)和现实主义批评框架》:徐德明著,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④ 《鼻涕阿二》:许钦文著,《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常玉莹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79页
    ⑤ 《夕阳》:许钦文著,《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常玉莹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重印,第141页
    ① 《幸福的家庭》:鲁迅著,《彷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6-37页
    ② 《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8-81页
    ③ 《文学概论》:潘梓年著,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第41页。
    ④ 《文学概论》:孙俍工著,上海:广益书局1933年,第85页。
    ⑤ 《文学概论讲话》:赵景深著,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第96页。
    ① 《文学概说》:郁达夫著,《郁达夫全集第十卷文论(上)》,吴秀明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5317页。
    ② 《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郁达夫著,《郁达夫全集第十卷文论(上)》,吴秀明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2页。
    ③ 《文学概论讲义》:舒舍予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126页。
    ④ 《文学概论》:许钦文著,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参见第233页。
    ① 参见《钦文自传》:许钦文著,《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2期
    刘勰:《<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锺嵘: 《诗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司空图: 《<诗品)集解》,郭绍虞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严羽: 《<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袁枚: 《随园诗话》,王英志批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
    刘大櫆:《刘大櫆文集》,吴孟复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方苞:《方苞集》,刘季高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姚鼐纂集:《古文辞类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曾国藩编纂:《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吴兴明:《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
    黄曼君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3年。
    赵建章:《桐城派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毛庆耆、董学文、杨福生:《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瑶:《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傅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
    张恩普、任彦智、马晓红:《中国散文理论批评史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周振甫:《古代文论二十三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日]铃木虎雄:《中国古代文艺论史》,孙俍工译,上海:北新书局,1925年。
    [日]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章锡琛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俄]托尔斯泰:《艺术论》,耿济之译,北京:共学社,1928年。
    [日]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孙俍工译,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
    [日]夏目漱石: 《文学论》,张我军译,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
    [法]居友:《从社会学见地来看艺术》,王任叔译,上海:大江书铺,1933年。
    [英]温徹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景昌极、钱堃新译,梅光迪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日]儿岛献吉郎:《中国文学通论》,孙俍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美]韩德:《文学概论》,傅东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 《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俄]高尔基:《论文学》,戈宝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美]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法]米歇尔·福柯:《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孙淑强、金筑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英]拉曼·赛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柏敬泽校,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美]欧文·白璧德:《法国现代批评大师》,孙宜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向开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欧文·白璧德:《性格与文化》,孙宜学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许结点评,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9年
    《梅光迪文存》: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编、梅铁山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永济:《文学论》,《刘永济集·文学论默识录》,中华书局2010年
    刘永济选释:《唐人绝句精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刘永济:《十四朝文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刘永济:《屈赋通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马宗霍:《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文论》,花城出版社,1982年。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985年。
    郁达夫:《郁达夫小说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潘梓年:《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
    潘梓年: 《潘梓年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孙俍工:《文学概论》,上海:广益书局,1933年。
    孙俍工:《海的渴慕者》,上海:民智书局,1924年。
    孙俍工编:《论说文作法讲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姜亮夫:《文学概论讲述》,《姜亮夫全集二十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姜亮夫: 《姜亮夫全集》,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年。
    赵景深:《文学概论讲话》,上海:北新书局,1935年。
    赵景深:《现代世界文学》,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
    赵景深:《小说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赵景深:《中国文法讲话》,上海:北新书局,1946年。
    赵景深:《文学常识》,上海:永祥印书馆,1948年。
    赵景深:《民间文艺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50年。
    赵景深:《曲论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赵景深:《抒情小赋赏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年。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台湾:庄严出版社,1982年。
    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赵景深:《读曲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赵景深:《我与文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赵景深:《新文学过眼录》(包括《近代文学丛谈》《文学讲话》《现代文学杂论》《文艺论集》《海上集》),陈子善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老舍: 《老舍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许钦文:《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
    许钦文:《<呐喊>分析》,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许钦文:《<彷徨>分析》,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
    许钦文:《学习鲁迅先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许钦文:《许钦文散文选集》,高松年、龙渊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
    许钦文:《许钦文代表作:鼻涕阿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常玉莹编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吴宓:《文学与人生》,王岷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吴宓:《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吴宓:《吴宓诗集》,吴学昭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吴宓:《吴宓诗话》,吴学昭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程千帆:《文论十笺》,《程千帆选集》,莫砺锋编,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程千帆:《大家国学·程千帆卷》,张春晓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鲁迅: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胡风:《文学与生活密云期风习小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朱自清:《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刘晶雯整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章太炎讲演:《国学概论》,曹聚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沈卫威:《“学衡派”谱系——历史与叙写》,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章太炎:《文史通义》,吕思勉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朱光潜:《谈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张源:《从“人文主义”到“保守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朱寿桐:《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刘可: 《博采众长汇释各家——<文学研究法>述评》, 《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
    杨福生: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述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黄根苗: 《姚永朴教学生涯述略》, 《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许结: 《姚永朴与(文学研究法>》, 《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
    王鸿莉: 《姚永朴从(国文学>到<文学研究法>的转变及其接受》, 《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高华:《折中主义文化现象的两重性——以梅光迪为例》,《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
    茅家琦:《梅光迪与《学衡》杂志》,《民国档案》1989年第1期。
    黄兴涛:《论现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梅光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沈卫威:《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错位——以梅光迪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眉睫:《<文学概论讲义)整理附记》,《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
    胡佳: 《梅光迪<文学概论讲义)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6期。
    眉睫: 《梅光迪著作系年》,《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程千帆: 《刘永济传略》, 《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
    金绍先: 《九死未悔爱国心——记先师刘永济》, 《文史杂志》1991年第6期。
    吴志达: 《两代大师的风范——刘永济、程千帆两先生的学术与人格》,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秋竹: 《马宗霍》, 《求索》1983年第5期。
    殷焕先: 《记学——纪念马宗霍师、赵少咸师》, 《文史哲》1983年第6期。
    甘清波:《我国现代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教科书——读马宗霍先生的早期著作<文学概论)》,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周云之:《潘梓年传略》,《晋阳学刊》1983年第1期。
    谭元亨: 《哲人、报人、完人:潘梓年》, 《书城》1995年第5期。
    冯新华: 《孙俍工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借鉴——以日本文学为中心》,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黄晓东:《孙俍工对现代小说创作理论的普及与实践》,《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
    姜亮夫:《姜亮夫自传》,《文献》1980年第4期。
    姜亮夫:《根柢之学与博与专的道路——我的治学一得》,《文史哲》1981年第1期。
    晓舟:《呕心沥血谱教育宏篇—记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教书育人》,《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江林昌:《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古籍整理研究学科》1991年第5期。
    傅杰、汉澍:《执教六十五载著书一千万言——姜亮夫教授传略》,《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傅杰:《姜亮夫教授学术传略》,《阴山学刊》1994年第2期。
    傅杰:《姜亮夫先生及其著作》,《出版广角》2000年第8期。
    姜亮夫:《谢本师——学术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浙江学科》2001年第4期。
    散木:《文史大师姜亮夫》,《书屋》2007年第8期。
    林家俪:《姜亮夫先生年谱简编》,《职大学报》2012年第4期。
    殷光熹:《姜亮夫先生的文化贡献及其他》,《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1期。
    赵景深:《赵景深自传》,《文献》1980年第3期。
    李平:《赵景深教授和戏曲研究》,《复旦学报》1982年第5期。
    胡淑娟: 《赵景深与鲁迅交游考》,《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胡絮青: 《<文学概论讲义)代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4期。
    张瑞麟: 《一个有意义的发现——老舍<文学概论讲义>辨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2期。
    李犁耘:《老舍早期对文学特性的思考——从老舍的<文学概论讲义>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
    何懿: 《珍贵的资料独到的见解——评老舍先生的(文学概论讲义)》,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许钦文:《钦文自传》,《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期、1984年第2期。
    钱英才:《许钦文年谱简编(初稿)》,《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4期。
    陈建中: 《关于吴宓的“三境”说》,《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刘云昌: 《吴宓的文学功用论》,《福建论坛》1996年第5期。
    周国平:《理想主义的绝唱——读吴宓(文学与人生)》,《红岩》1998年第1期。
    刘明华: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红岩》1998年第4期。
    朱寿桐《现代人文主义的人生礼教读本——论吴宓的<文学与人生)》,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张耀宗: 《论吴宓<文学与人生)及其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程千帆: 《程千帆先生谈人生与学问》, 《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2期。
    王文生: 《(文论十笺)前言》, 《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莫砺锋:《程千帆评传》,《学术界》2000年第4期。
    杨玉圣: 《程千帆先生的学问人生》, 《学术界》2001年第4期。
    巩本栋: 《文艺学与文献学的完美结合——程千帆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 《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郭国庆: 《通向成功之路——程千帆先生的治学方法》, 《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3期。
    印兴波: 《家学渊源与学术传统——从程颂万到程千帆》, 《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童岭:《最后的双子座:书<文论十笺><文论讲疏>后》,《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6期。
    贺根民: 《程千帆<文论十笺>的体系意识》, 《唐都学刊》2013年第2期。
    徐文玉:《文艺理论教材要有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 《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1期。
    毛庆耆、谭志图: 《论我国文艺理论教材的历史发展》, 《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董学文: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王向远: 《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
    董学文: 《我国新文艺学说演变的历史经验》,《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9期。
    傅莹: 《外来文论的译介及其对中国文论的影响——从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译本谈起》,《暨南学报》2001年第11期。
    索松华: 《20世纪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四个时期》, 《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6期。
    张清民:《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机制构成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王晓路: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董学文、杨福生:《论我国文学理论现代进程中形成的传统》,《学术界》2005年第5期。
    傅莹: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演变》,《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戴晓华:《文学概论、文论选读和文学批评史——20世纪初期中国文论的三个变化》,《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吴泽霖: 《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庄锡华: 《文论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学理论》,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
    邢建昌:《理论是如何讲述的——以不同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为例来说明》,《燕赵学术》2010年春之卷。
    张旭春: 《文学理论的西学东渐—本间久雄<文学概论)的西学渊源考》,《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盖生:《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对中国20世纪初文学原理文本书写的影响》,《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陆扬、张祯: 《托尔斯泰<艺术论>在中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马睿: 《作为文化选择与立场表达的西学中译——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中译本解析》, 《中山大学》201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