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咏侠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侠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风靡一时。侠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之所以行侠,目的并非为了谋生,而仅因为他们喜欢行侠,喜欢受侠义精神的驱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与其说他们是一特殊的社会集团,不如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气质的社会人群。侠的主要成分是气质与果敢的行动,并不出于某一特殊的阶层,他们的出现是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综合因素密不可分。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游侠、文侠、武侠三个阶段,并在长期演变过程中日益社会道德化、伦理化,最终演变成以社会正义、公理为核心的大众文化精神。它的出现也孕育了中国文人士子的侠客梦,为侠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一直被世界所瞩目。
     大唐盛世,国家安定、商业繁荣、都市崛起、民族融合、首开武举、漫游盛行以及思想开明,所有这一切造就了唐代任侠使气之风蔚为大观的局面,其中的侠少是行侠的主体,并可细分为权贵侠少、富豪侠少、边塞侠少、禁军侠少、市井侠少等五个不同的群体,这一群体身上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仗剑侠客行,负气少年游。他们或边关跑马射箭;或猎场围猎禽兽;或酒楼推杯换盏;或青楼红袖添香;或都市隐姓埋名;或荒郊风流放诞,他们少不谙事,血气方刚而又满怀抱负,气冲斗牛。美酒、宝马、玉剑被侠客所钟爱,成为他们行侠的必备之物,身份的象征,侠少的阳刚之气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他们身上逐渐彰显出一种蓬勃向上、昂扬进取、活泼健康、风流倜傥、自由自在、率性而为、嫉恶如仇、重诺守信、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少年精神,在他们身上,充分的展现了大唐社会所独有的青春风采和浪漫情怀,彰显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壮志豪情,代表了唐人所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唐代咏侠诗是中国诗苑中一朵独特的奇葩,它植根于唐代特殊的社会土壤之中,咏侠诗所传达出的意识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唐代是一个崇武尚侠的时代,唐代诗人在吟咏侠客中找到了一种享受人生、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侠在诗人那里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需要。在诗人的笔下,“少年精神”是侠少气质的代名词,并被其视为一种可被推崇的审美对象,这在唐代已成为整个都市文化中一个最时尚的社会心态。侠在唐代大放异彩,同样,唐代咏侠诗的内涵和外延也是最为宽泛和最富时代感的。
     本文从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角度将唐代咏侠诗放在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细读文本,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对咏侠诗作文化探源,从文学本位角度挖掘出唐代咏侠诗的文化内涵,唐代咏侠诗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少年”游侠群像,以及美酒、宝马、玉剑等充满阳刚之气的意象。笔者从心理分析、文本解读等方面出发,不仅偏重于对李白、王维等重点诗人作个案研究,而且从整体着眼,以期在“大格局、大境界”的视野下对唐代咏侠诗作诗性的解读,艺术的审视,美学的观照。
Chivalrous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which has been all the rage at the time since pre-Qin period with wide-ranging sources and complicated components for the purposes of helping the weak and maintaining the justice, not really for living. They do what they like, not so much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as a social crowd with some peculiarity. The main elements of chivalrousness are temperament and resolute behavior which are not belong to some special rank but related to uniqu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 politics, economics, ideology and culture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valrousnes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paladin, wenxia , and swordsman. It developed gradually from social moralization and ethics into popular cultural sprite about social justice and truism. Its appearance also gave birth to the chivalrous dream of the Chinese literati, knight literature a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with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unique national symbol that has been drawn world attention.
     In the great Tang dynasty, nation stability, commerce prosperity, the rise of cities, 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first open military exam, popular roaming, and open-minded thinking, all resulted in wide spread of the“injustice spirit”. One of the swordsmen is the main line of chivalrousness and chivalrousnes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ive different groups, namely, powerful swordsman, rich swordsmen, frontier swordsmen, janissary swordsmen, urban swordsmen.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is group was helping weak with sword and proud to tour around. They are happily shooting on horse or hunting beasts around the farmland; or drinking with others in the boite; or incensing with bosom friends in brothel; or concealing their real names in urban; or living romantically in rural. They have little social experience with great ambition. Good wine, thoroughbred horses and jade sword are their favorites and became their must, a status symbol, which makes the swordsmen’s masculinity well represented. Gradually the young spirit manifest in them as vigorous, energetic and enterprising, active and healthy, suave and romantic, free, cool, and hating evil as their enemy, trustworthy, loyalty to serve the country, unafraid of death. On them, it fully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social style of Tang Dynasty and romance of youth, publicity of idealism and heroism, which are on behalf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unique charm and ethos.
     Tang Dynasty chivalrous poem is a wonderful work in Chinese poetry field, which is produced in the particular social soil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ideology conveyed in chivalrous poems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an era of prevailing chivalrousness, so poets about chivalrous in Tang dynasty found a way of life that is enjoying life and pursuing ideal. Chivalrousness is both a way of life and a spiritual need. In the poet’s writing, young spirit is synonymous with swordsmen temperament, can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aesthetic object,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ashionable and cultural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city of Tang Dynasty. Chivalrousness shine in T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ang Dynasty chivalrous poems are most broad and contemporary.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original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hivalrous poems with a broad backgr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folklore, political science, history and psychology. It also presen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ang Dynasty chivalrous poems from literary point of view. Chivalrous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a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especially the“juvenile”Ranger Images, and the good wine, thoroughbred horses, jade sword and so the image of masculinity. This writer will adopt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emphasizing on Li Bai, Wang Wei and other key poets as a case study, but from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to study chivalrous poetry in poetic interpretation, art inspection and aesthetic contemplation.
引文
①汪涌豪、陈广宏:《游侠人格》,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①章太炎《章氏之书·检论儒侠篇》、杨联升《对刘若愚书的评价》、孙铁刚《古代的士与侠》主张侠出于儒,帅学富《清洪述原》认为侠出于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补·原儒墨》、陈山《中国武侠史》、顾颉刚《武士与义士之转换》则认为侠出于士。劳干认为侠出于平民。
    ②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8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九二《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97页。
    ⑤[东汉]荀悦:《前汉纪·卷十》。
    ①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②辛田:《侠文化初论》,《桂林高专学报》1997年第1期,第25页。
    ①[美]刘若愚著,王清林、唐发铙译:《中国之侠》,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83页。
    ③[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5页。
    ①[美]拉法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
    ②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④[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①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①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911年版。
    ②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第78页。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88页。
    ②[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296页。
    ③[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40页。
    ④[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5页。
    ⑤[元末明初]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35页。
    ⑥[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31页。
    ①[唐]王维:《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7页。
    ③[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3—1694页。
    ④[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55页。
    ⑤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页。
    ⑥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⑦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①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①焦若薇:《侠的萌生、衍化及其时代特质》,《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4页。
    ②汪聚应:《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第64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83页。
    ④[东汉]荀悦:《汉纪》卷十《前汉孝武皇帝纪》。
    
    ①[清]董诰:《全唐文》卷七零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77页。
    ②《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2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页。
    ②《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0年版,第281页。
    ③[美]刘若愚著,王清林、唐发铙译:《中国之侠》,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第1页。
    ④崔奉源:《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第19—20页。
    ⑤参见侯健《中国小说比较研究》(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3)中《武侠小说论》一文;田毓英《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之侠》(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第八章。
    ⑥程啬、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页。
    ⑦韩云波:《侠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模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2期。
    
    ①龚鹏程:《大侠》,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②龚鹏程:《大侠》,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①汪聚应:《唐代诗人及其咏侠诗创作—兼论唐代的咏侠诗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80页。
    
    ①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46—2447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五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526页。
    ①《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8页。
    ②《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0页。
    ③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370页。
    ④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五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451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九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46页。
    ③黄刚:《边塞诗论稿》,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7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0—181页。
    ⑤[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22页。
    
    ①罗宗强:《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②刘丽敏:《中国侠观念的传承与演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72—73页。
    ③卢照邻:《南阳公集序》,《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0页。
    ④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全唐诗》卷七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37页。
    ①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1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3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1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94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46—74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二零,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页。
    ②王瑶:《李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6—28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3—344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六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31页。
    
    ①严萍:《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第61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二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06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43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1页。
    
    ①[唐]归融:《宪宗加谥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议》,《全唐文》卷七四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31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一《李石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15页。
    ①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六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33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七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618页。
    ④杨逢春:《唐诗偶评》,转引自《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7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一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20页。
    ②[清]张潮撰,许福明校注:《幽梦影》,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60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五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89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五零,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24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零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99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5—326页。
    ①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②[唐]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八《柴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14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五八《公孙武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零《淮安王神通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4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五八《唐俭传》附,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0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五《丘和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24—2326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2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页。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421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七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40—3542页。
    ⑧[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九《郭元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42页。
    ①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②冯淑然:《论唐代的咏侠诗》,河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第48页。
    ③[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④霍志军:《论唐人侠风与咏侠诗》,《天水师范学报》2004年第1期,第42页。
    ①[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②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③[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④[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①[唐]王建:《夜看扬州市》,《全唐诗》卷三零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30页。
    ②[唐]徐凝:《忆扬州》,《全唐诗》卷四七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77页。
    ③[唐]杜荀鹤:《送人游吴》,《全唐诗》卷六九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25页。
    ④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4页。
    ⑤岑仲勉:《隋唐史》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92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九十四《崔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97—2998页。
    ②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③[唐]王定宝:《唐摭言》卷一。
    
    ①罗宗强:《李杜论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②霍志军:《论唐人侠风与咏侠诗》,《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2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二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58页。
    ①[元]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传校正》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②[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40页。
    ③[唐]鲍溶:《壮士行》,《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5页。
    ④[唐]李白:《结袜子》,《全唐诗》卷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页。
    ⑤[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4《科场·霍渭硅不识座师》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7页。
    ⑥[清]董诰:《全唐文》卷三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1页。
    ①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太宗六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099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二二“仪凤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073—6074页。
    ④马驰:《〈唐两京城坊考〉中仕唐蕃人族属考》,载《中国古都学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⑤葛哓音:《论唐前期文明华化的主导倾向——从各族文化的交流对初盛唐诗的影响谈起》,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第146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三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55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68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一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0—1181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20页。
    ①“胡”在唐人的观念里,指称范围很笼统。地域上,涵盖西北边塞、西域及天竺、波斯、大食等;从族别看,主要指部分西域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回鹘、吐蕃等以及来自天竺、波斯登的“外国人”。胡风内涵丰富多彩,表现在服饰、饮食、建筑、生活凤习、音乐、舞蹈、杂技幻术等方面。
    ②[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见汪辟疆《唐人小说》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7页。
    ③如“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虞世南《从军行》其二);“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发”(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的游侠少年;“出门不顾后,报国死国难”(李白《幽州胡马客歌》)中的幽州胡马客。
    ④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⑤霍志军:《论唐代侠风与咏侠诗》,《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2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②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
    ③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④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七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0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2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52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六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47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一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176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305页。
    
    ①王立:《魏晋六朝“年少慕侠”与侠义建功主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②王一涵:《侠骨飘香——侠精神流传原因探析》,《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第182—183页。
    
    ①[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页。
    ②刘丽敏:《中国侠观念的传承与演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7页。
    
    ①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9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六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08—1709页。
    ①安旗:《李白纵横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5页。
    ②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转引自《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议》,《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第54—67页。
    ④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5页。
    ⑤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六《承乾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49页。承乾与魏王泰事,《旧唐书》卷七六本传载:“承乾先患足,行甚艰难,而魏王泰有当时美誉,太宗渐爱重之。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才能,遣怀多嫡之心,遂成衅隙。”(《旧唐书》,第2648页)。
    ②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二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6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五六《于頔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33页。
    ④[唐]卢肇:《逸史·严武盗妄》。
    ⑤[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二九《严挺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84页。
    ⑥[唐]秦韬玉:《贵公子行》,《全唐诗》卷六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62页。
    ⑦[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7页。
    ⑧[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二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305页。
    ⑨葛群:《我国古代“商”与“侠”的精神文化联系》,《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第92—9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9页。
    ②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259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六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99页。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①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零七《陈子昂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07—4408页。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31页。
    
    ①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3页。
    ②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62页。
    ③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①周敏:《论唐代京都“禁军侠少”及在唐诗中之表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133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四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6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九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86—3387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八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86页。
    ⑤[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5—326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四八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7页。
    ③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5页。
    ④冯淑然:《唐代咏侠诗中的游侠群像》,《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76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33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四八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507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三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52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三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82页。
    ②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①王守国、卫绍生:《酒文化与艺术精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清]张潮撰,许福明校注:《幽梦影》,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23页。
    ③王立:《武侠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1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一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17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七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28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5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3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九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31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八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18页。
    ③《道藏》第四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321页。
    ④罗立群:《古代小说中剑侠形象的历史与文化探源》,《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第107页。
    ①罗立群:《古代小说中剑侠形象的历史与文化探源》,《文学遗产》2009年第3期,第107页。
    ②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7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6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九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00页。
    ②王守国、卫绍生:《酒文化与艺术精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③[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4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四七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5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三零,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21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五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64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八二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267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四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334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五零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56页。
    ④[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二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7页。
    ⑤[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05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九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000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零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73页。
    ③[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④[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⑤[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①[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七零零,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051页。
    ②[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三五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64页。
    ③[清]彭定求主编:《全唐诗》卷六三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96页。
    [1][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五代]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宋]王谠著,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唐]欧阳询.义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7][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清]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9][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唐]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唐]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元]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全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宋]计有功原撰,王仲庸校笺.唐诗纪事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林香伶.以诗为剑——唐代游侠诗歌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3]汪聚应.唐代侠风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汪涌豪.中国游侠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汪涌豪、陈广宏.游侠人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6]张志和、郑春元.中国文史中的侠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龚鹏程.侠的精神文化史论[M].济南:山东书报出版社,2008
    [8]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9]彭卫.古侠道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0]郑春元.侠客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11]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12]龚鹏程.大侠[M].台北: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
    [13][美]刘若愚撰,王清霖、唐发铙译.中国之侠[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14]陶希圣.辩士与游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15]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6]曹正文.中国侠文化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17][美]刘若愚.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18]董国庆.武侠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19]王力.中国古代的豪侠义士[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20]蔡翔.侠与义[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21]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陈伯海.唐诗学引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9
    [25]查屏球.唐诗与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6]霍然.唐代美学思潮[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27]葛晓英.汉唐文学的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8]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9]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0]陈寅恪.隋唐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汪聚应.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J].社会科学评论,2008(4)
    [2]汪聚应.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3]冯淑然.唐代咏侠诗的美学阐释[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
    [4]冯淑然.唐代咏侠诗中的游侠群像[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
    [6]白贤、申忠玲.略论唐代游侠与咏侠诗[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2)
    [7]汪聚应.唐代的任侠之风和文学创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
    [8]严正道、杨道富.试析唐游侠诗中侠之形象塑造[J].绥化学院学报,2006(6)
    [9]冯淑然.唐人的价值取向和咏侠诗创作[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邱昌员.论唐代豪侠小说与咏侠诗之互动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2005(5)
    [11]张乐林.唐代行侠作品中的“侠者乌托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2]汪聚应.唐人侠意识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3]霍志军.论唐人侠风与咏侠诗[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1)
    [14]刘飞滨.盛唐诗歌的任侠精神[J].中国文学研究,2004(2)
    [15]汪聚应.唐代任侠风气的社会文化成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6]汪聚应.唐代诗人及其咏侠诗创作——兼论唐代的咏侠诗派[J].社会科学评论,2004(3)
    [17]王立、郝明.报恩知遇与唐代侠文化精神[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严萍.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2(6)
    [19]汪聚应.唐人侠风略论[J].唐都学刊,2001(3)
    [20]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J].文学遗产,2001(6)
    [21]鲁德才.历史中的侠与小说中的侠——论古代文化观念中武侠性格的变迁[J].南开学报,2001(1)
    [22]傅其林.论儒侠文化精神[J].青海社会科学,2001(2)
    [23]李欧.论儒侠互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9)
    [24]周敏.论唐代京都“禁军侠少”及在唐诗中之表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25]康震.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26]冯淑然.唐代咏侠诗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7]刘丽敏.中国侠观念的传承与演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8]熊芳沁.试论儒、道、侠思想对李白个性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9]汪聚应.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0]钟元凯.唐诗的任侠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
    [31]葛景春.大唐—诗侠——李白与任侠[J].中州学刊,1990(4)
    [32]韩云波.论侠与侠文学的雄豪特征[J].天府新论,1993(1)
    [33]韩云波.论中国侠文化的基本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34]张业敏.“侠”议[J].学术论坛,1996(5)
    [35]章继光.论李白的咏侠诗[J].求索,1994(6)
    [36]韩云波.陈子昂的侠气与初唐文学革命[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张英.论唐诗中的游侠主题[D].(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88
    [2]冯淑然.论唐代的咏侠诗[D].(硕士论文).保定:河北大学,2004
    [3]杨鼎.唐代咏侠诗研究[D].(硕士论文).太原:山西大学,2003
    [4]柳卓霞.唐前及唐代咏侠诗研究[D] .(硕士论文).青岛:青岛大学,2006
    [5]王献斐.侠的精神与武德[D].(硕士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6
    [6]汪聚应.唐代的侠风与文学[D].(博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7]刘飞滨.汉——唐游侠诗发展史纲[D].(博士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