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庶族与韩孟、苦吟诗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晚唐是一个诗派纷呈、诗学观念更加丰富的时期,也是庶族文士群体崛起、发展的历史阶段。将中晚唐诗歌流派、诗学观念的研究与庶族研究相结合,应当是一个比较新颖的切入点。笔者拟从中晚唐庶族群体演变的角度来探讨庶族群体对韩孟、苦吟诗派形成及发展的作用,并梳理两个诗派的内在的关系,结合庶族心态的嬗变探讨中晚唐诗学观念的新变之处。
     本文第一章从考察中唐诗派的自觉与庶族文士群体的崛起入手,进而探讨庶族意识的觉醒对韩孟诗派形成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考察了墨家思想及精神在中唐的接受情况,并以孟郊为个案研究,分析了中唐墨学复继对士人心态,特别是对庶族文士心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庶族心态与中唐诗学新变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通过分析韩孟诗派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复杂的天人观,探讨韩孟诗派独特的审美追求;并通过孟郊与韩愈的对比,重点分析了在“天人相夺”的体验之下,孟郊作为庶族的典型代表在诗歌思维方式及文学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从而揭示出中唐庶族对诗学新变的推进作用。
     第四章辨析晚唐庶族在心态特征及文学表现上对中唐庶族的继承与改变,主要通过孟郊与贾岛的比较,昭示出庶族意识的流变,从而深化了对中晚唐诗学观念嬗变的认识,并探求晚唐庶族在苦吟诗派的发展及其影响诗坛的方式等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本文尽可能将个案研究、诗派研究及时代背景的考察结合起来,形成点、线、面三者兼顾的较为全面的视角。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揭示出在中晚唐诗歌流派之形成、发展及诗学观念新变的方面庶族文士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同时也希望能通过诗学的视角,对中晚唐庶族文士群体在中国中古社会、文化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In the period of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Schools of Poetry and Poetics are various and commoner literati group rose sharply. It should bring a new entry point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of Poetics, Schools of poetry and Commoners literati. Author want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ers literati in order to reveal their role on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Han Meng School and Laborious Versifying School, discover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Schools and explore the new change of Poetic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ffection of commoner consciousness on the formation of Han Meng School through making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er literati and conscious awareness of Poetry School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renaissance of Mohism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on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especially on the mentality of commoner literati as a case study of Meng Jiao,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mentality of commoner literati and the new change of Poetics.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omplex concept of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be expressed by Han Meng School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unique aesthetic pursuit of Han Meng School and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literary style of commoner literati by comparing Meng Jiao with Han Yu.
     The fourth chapter reveals the inheritance and change of commoner literati from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o the late Tang dynasty. It mainly shows the change of the commoner consciousness by comparing Meng Jiao with Jia Dao in order to understand Poetics evolution better and explore the unique role of commoner literati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ious Versifying School.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clude case study, Poetry School study and School background study. With broad and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author wants to reveal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commoner literati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etry Schools in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etics, and recognizes that commoner literat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medieval society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引文
1中唐指代宗大历六年至穆宗长庆四年(771-824)。晚唐指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三年(825-906)。“四唐”说应本着诗学意义划分时期,因安史乱后许多盛唐诗人的创作并未消歇,故盛唐与中唐的分期不以安史之乱的爆发而以杜甫卒年为界,中唐的下限以韩愈的卒年为界。此分期方式依据张红运:《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文学研究》,2006年,06期。
    1王南:《“苦吟”诗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52页。
    2(清)赵翼著,胡主佑、霍松林校点:《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6页。
    3参见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2页。
    4参见朱琦:《论韩愈与白居易》,《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86页。
    6(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1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5页。
    5(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6孟二冬:《论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烟台大学学报》,1989年02期。文中指出:“从主观意识上来说,韩孟诗派成员对于诗派团体的概念,认识还是比较清晰的。如韩愈诗歌中,就常用‘吾党’、‘吾友’等词指代诗派成员。……在孟郊诗中,也有这种反映。”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641页。
    1参见王立增:《论韩孟诗派的形成》,《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1(唐)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32页。
    2(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32页。
    3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5月。
    4(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89页。
    5参见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5月。
    6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5月。
    1参见葛晓音:《中唐文学的变迁》(上),《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4期。文中亦指出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并非出于自觉的提倡”,而中唐的韩孟诗派、元白诗派则是“出于自觉的提倡”。
    2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4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679页。
    4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45页。
    5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067页。
    1刘曾遂:《试论韩孟诗派的复古与尚奇》,《浙江学刊》,1987年06期。
    2(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037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55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65页。
    5(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16页。
    6(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5页。
    7(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7页。
    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0页。
    2参见查屏球:《唐人婚姻习俗与李白成名前的家庭生活》,《复旦学报》,2010年05期。
    3(宋)范成大:《吴郡志》,《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史部485册,第84页。
    4(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5(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9页。
    6(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70页。
    7见附录。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76页。
    9(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79页。
    10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6页。
    1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26页。
    12(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47页。
    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24页。
    2(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1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86页。
    4(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59页。
    5(唐)韩愈撰,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
    6(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723页。
    7(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9页。
    8(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8页。
    9(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25页。
    1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67页。
    1(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41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952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953页。
    4(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47页。
    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772页。
    6(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06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6页。
    8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67页。
    9(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82页。
    10(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8页。
    1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37页。
    1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68页。
    1齐文榜:《贾岛家世新考》,《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页。
    3(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50页。
    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3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68页。
    6(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14页。
    7(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38页。
    8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75页。
    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60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02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2页。
    3参见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5(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020页。
    6(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022页。
    1(清)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8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66页。
    5(宋)魏庆之著、王仲闻点校:《诗人玉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75页。
    6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1王军:《韩孟诗派选集·前言》,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2(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488页。
    3(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从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09页。
    4(唐)李肇、赵磷:《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7页。
    5(唐)李肇、赵磷:《唐国史补·因话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2页。
    6参见崔炳扬、张天健:《“扬韩抑孟”平议》,《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04期。文中指出韩愈主要的成就是古文创作,而叶燮将其古文成就移至其诗作方面。
    7(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8页。
    1参见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6-19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339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341页。
    4参见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28-31页。
    5(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页。
    3参见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文中指出孟郊有着“自尊与不遇之感的交杂”,在“自我与世俗之尖锐对立的反复体认中,他的自我意识愈益清楚地确立起来。”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01页。
    5(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71页。
    6(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7喻学才:《孟郊与宋诗》,《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8(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27页。
    9(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页。
    10(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5页。
    11参见王立增:《论韩孟诗派的形成》,《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文中指出孟郊的创作具有“范式意义”,是韩孟诗派众成员赞誉、学习的对象。
    1(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2(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39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页。
    5(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72页。
    6毛汉光:《唐代统治阶的社会变动》,台北:政治大学,影印本,1968年,第48页。
    7参见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8毛汉光:《唐代统治阶的社会变动》,台北:政治大学,影印本,1968年,第48页。
    9参见王伟:《进退之际:唐代士族与科举取士制之关系及其影响》,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1(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0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75页。
    4参见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
    6(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8页。
    8(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01页。
    9参见卞孝萱等:《韩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10(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1(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08页。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97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74页。
    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52页。
    1(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2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784页。
    3王东春:《论韩愈和中唐文士的思想特征》,《复旦学报》,1995年01期。
    1参见尚永亮、刘磊:《欧、梅对韩、孟的群体接受及其深层原因》,《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02期。
    3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4参见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4页。
    5(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0-31页。
    1参见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02期。
    2纪宝成:《清代诗文集汇编》(1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7页。
    3(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页。
    4许总:《论韩孟诗派的组合条件及其文化史意义》,《齐鲁学刊》,2002年03期。
    1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7页。
    2参见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4-39页。
    3(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4参见查屏球:《唐学与唐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85-190页。
    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39页。
    2(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9页。
    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73页。
    4(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3页。
    5(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3页。
    6(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9页。《读墨子》前注:世之学者。因临川王氏诗有“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之语,意谓孟子排杨墨,公排释老,自比孟子,不当有相用之说。然学者必知孟子“归斯受之”之意,然后识公《读墨》之旨云。
    7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92页。
    1(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97页。
    2参见薛柏成:《墨家思想新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8-94页。
    3(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52页。
    4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附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493页。
    5(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92页。
    6(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76页。
    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0页。
    1(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16页。
    2冯友兰:《原儒墨》,《清华学报》,1935年02期。
    3(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7页。
    4(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3页。
    5(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5页。
    6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8页、第198页。
    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2页。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195-4200页。
    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44-4345页。
    4(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77-4378页。
    5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6(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2页。
    1(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77页。
    2(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6页。
    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07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36页。
    5(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987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8(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4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4(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04页。
    1(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第368页。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7页。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77页。
    4(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5(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95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9(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2页。
    10(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81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89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01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5(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6参见李汉超:《论孟郊<秋怀>诗的语言意味》,1988年03期。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二文对“骨”意象的选择、主观化表现有简要分析。
    7(唐)孟郊著,华忱之等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162页。
    1参见林虎英:《试析杜甫现实主义“骨”诗中的仁爱情怀》,《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12页。
    4吴相洲:《论中唐诗的风骨》,《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97页。
    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80页。
    7(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95页。
    8(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04页。
    1蔡尚思:《十家论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2(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02页。
    3(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92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67页。
    7(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94、248页。
    1参见吴在庆:《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文学遗产》,2002年04期。
    2(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诗式校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3参见(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诗式校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3页。《取境》云:“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
    4弘学:《妙法莲华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70页。
    5(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64页。
    6王南:《“苦吟”诗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9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
    9(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88页。
    10(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7页。
    1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69页。
    12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47页。
    1闻一多:《闻一多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227页。
    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08页。
    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85页。
    2(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页。
    3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351页。
    4(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13页。
    9(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99页。
    3(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2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70页。
    6(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7页。
    7(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4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04页。
    9(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19页。
    10(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页。
    1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72页。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1页。
    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7页。
    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2-443页。
    4陈筱芳:《<诗经>怨天诗新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698页。
    6(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34页。
    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3页。
    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3页。
    9(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34页。
    10(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17页。
    1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28页。
    12(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经部181册,第806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11页。
    3(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83页。
    4(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308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7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7页。
    4(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86页。
    5陈允锋:《韩愈天命观的文学意义及其对诗学思想的影响》,《南开学报》,2002年05期。
    6(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85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1页。
    8(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9页。
    2(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6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85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第5268页。
    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259页。
    6(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2页。
    7(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31页。
    1肖占鹏:《韩孟诗派的精神世界及其诗歌的深层意蕴》,《晋阳学刊》,1993年01期。
    2(清)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8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7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8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89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8页。
    2参见(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斯蒂芬·欧文指出孟郊诗歌具有“发现意义”,亦在对比韩、孟《秋怀诗》时谈到:“孟郊必须努力发现秋天中的个人意义,韩愈则安于直白的表述和人们尊崇的传统情感,尽管他用独具个性的方式对这些情感进行了组织。”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75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75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95页。
    2薛瑞兆、郭明志编纂:《全金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2页。
    3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81页。
    4(唐)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8页。
    5(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71页。
    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56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4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89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01页。
    4参见吴相洲:《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693-695页。
    6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7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2页。
    8(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诗式校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9参见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45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67页。
    3(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64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5参见(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斯蒂芬·欧文云:“韩愈所创造的和无序世界对抗的神话是‘自然的修正’”。
    6(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7(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7页。
    8(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85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15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34页。
    4(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45页。
    5参见(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斯蒂芬·欧文在分析《寒溪九首》时认为孟郊以“道德立场影响自然界”。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85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47页。
    3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06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1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2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513页。
    3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55页。冯先生将“天”分为“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笔者以为“天”在与“命运”相联系的语境中往往有人格化的表现,故将“运命之天”归入“主宰之天”。
    4参见(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4页。《养生主》言:“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1参见丁为祥:《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中国哲学史》,2007年04期。
    2参见(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斯蒂芬·欧文在分析《寒溪九首》时指出“由于宇宙是合乎伦理道德的有序构成,因此如果诗人充分、正确表达了‘古意’,自然的失衡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矫正。相反,由于诗人可以看到自然的失衡没有被彻底纠正,因此他就推定自己没有充分表达‘古意’”。此观点对笔者有所启发。但笔者认为,孟郊坚信道德的根本力量,但对于道德所起的实际作用并没有这么乐观,反而他认为现实中即使充分表达了“古意(义)”亦很难得到采纳。因而,道德还只是潜在的力量。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2页。
    2(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41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47页。
    4(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0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2页。
    2(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83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7(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8(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9(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10(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1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60页。
    1(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2(战国)屈原著、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36页。
    3(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南卷·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61页。
    5王南:《中国诗性文化与诗观念》,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6(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0页。
    7吴相洲:《论孟郊诗的表述方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4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3(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1(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83页。
    2张震英:《姚贾定交考论》,《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21页。
    4(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6(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56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61页。
    8(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64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9页。
    2(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33页。
    3(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4吴在庆:《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97年04期。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94页。
    6参考覃琳琳:《姚贾诗人群体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肖圣陶:《姚贾诗派诗歌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7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80页。
    8(宋)方岳:《深雪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9(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0页。
    10(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45页。
    1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41页。
    12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29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92页。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11页。
    3(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94页。
    5闻一多:《唐诗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6参见陈伯海《宏观世界话玉溪——试论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他将晚唐诗坛分为六派,其中一派为“苦吟诗派”。
    7(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上一),清咸丰间刻本,第2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1页。
    2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773页。
    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20页。
    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01页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9页。
    6(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88页。
    1参见许总:《论“贾姚体”》,《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01期。文中指出姚贾一派“实乃韩孟诗派寒瘦一面推扩而来”,而又“单立一体”。
    2(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83页。
    3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14-115页。
    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58页。
    5(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史部522册,第271页。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72页。
    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73页。
    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374页。
    9(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88页。
    10(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36页。
    11(明)高棅楝:《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1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05页。
    13(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56页。
    1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5页。
    1(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64页。
    2(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11页。
    3(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61页。
    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54页。
    5(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史部515册,第300页。
    6(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史部479册,第382页。
    7(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210页。
    8(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78页。
    9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36页。
    1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625页。
    11(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625页。
    12(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85页。
    13参见冯淑然:《顾况及其诗歌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08页。
    1(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12页。
    2(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636页。
    3(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94页。
    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01页。
    5参见朴元怠:《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794页。
    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第15页。
    8(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76页。
    1姜剑云:《论唐代怪奇诗派偏善独至的艺术品格》,《唐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九辑)。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36页。
    3(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45页。
    4参见(日)冈田充博:《关于贾岛和孟郊的“苦吟”》,《复旦学报》,1989年04期。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485页。
    6参见景凯旋:《孟贾异同论——兼论中晚唐诗歌的分期》,文学遗产,1995年01期。
    7(宋)魏庆之著、王仲闻点校:《诗人玉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80页。
    8弘学:《妙法莲华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72页。
    9弘学:《妙法莲华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74页。
    1弘学:《妙法莲华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第37页。
    2(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3(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240页。
    4(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33页。
    6闻一多:《唐诗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7(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8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63页。《载酒园诗话又编》:“又如‘雁惊起衰草,猿渴下寒条’,‘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移居见山烧,买树带巢鸟’,皆于深思静会中得之。”
    9(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10参见赵荣蔚:《论晚唐“苦吟”的内蕴流变》,《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06期。文中谈到孟郊以诗歌“安顿生命”,而贾岛以诗歌为“生活价值的体现。”参见魏静、沈会祥:《中晚唐“苦吟”内涵的再考察》,《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文中谈到“苦吟反映了苦吟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笔者参考二文,但与之观点不尽相同。
    1(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83页。
    2(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2页。
    3(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42页。
    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93页。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6(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73页。
    7(唐)李商隐著,聂石樵、王汝弼笺注:《玉溪生诗醇》,2008年,第352页。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7880-7881页。
    1毛汉光:《唐代统治阶的社会变动》,台北:政治大学,影印本,1968年,第48页。
    2(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49页。
    3(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427页。
    4(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页。
    5(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438页。
    6参见许总:《论贾岛、姚合诗歌的心理文化内涵及文学史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7(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96页。
    8(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下一),清咸丰间刻本,第7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68页。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73页。
    3(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95页。
    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96页。
    5(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01页。
    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5265页。
    1(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654页。
    2闻一多:《唐诗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3(唐)韦庄撰、李谊校注:《韦庄集校注》,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06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67页。
    1(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03页。
    3(唐)贾岛著、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4参见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04期。文中指出:“唐末五代的文人们大都经历了从执著于科举到执著于诗艺的过程,即使进士及第后,他们所追求的更高的人生价值也不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是进一步写好诗歌,提高诗名。”
    5(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71页。
    6(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42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92页。
    8(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19页。
    9(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127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742页。
    2(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88页。
    3(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721页。
    1吴文治:《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831页。
    2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页。
    4(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56页。
    5(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89页。
    1(唐)韦庄撰、李谊校注:《韦庄集校注》,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2页。
    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75页。
    3《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8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第572页。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62页。
    5(宋)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页。
    1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5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后晋]刘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唐]李肇、赵磷.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9.[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元]辛文房著;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5.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7.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18.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9.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20.[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1.[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4.[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刻本影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6.[战国]屈原著;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7.[清]永瑢、纪昀等.文渊阁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8.[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9.[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0.[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1.[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2.[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3.[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4.[唐]孟郊著;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5.[唐]贾岛著;齐文榜.贾岛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6.[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7.[唐]元稹著;冀勤点校.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8.[唐]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9.[唐]刘禹锡;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0.[唐]韦庄撰;李谊校注.韦庄集校注[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41.[宋]苏轼.苏轼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2.[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
    4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4.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6.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7.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48.[清]王夫之等.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9.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0.纪宝成.清代诗文集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1.[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3.[唐]皎然撰;周维德校注.诗式校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5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5.[宋]欧阳修著;郑文等校点.六一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6.[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7.[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8.[宋]魏庆之著;王仲闻点校.诗人玉屑[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9.[宋]严羽;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0.[宋]方岳.深雪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1.[宋]刘克庄.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2.[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3.[明]许学夷.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4.[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5.[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6.[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67.[清]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8.[清]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9.[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M].清咸丰间刻本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闻一多.闻一多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47
    6.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 毛汉光.唐代统治阶的社会变动[M].台北:政治大学,影印本,1968
    10.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1992
    1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马绪传.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王南.中国诗性文化与诗观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16.王南.诗成天地间[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17.查屏球.唐学与唐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8.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9.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20.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1.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2.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吴相洲.中唐诗文新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24.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5.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6.[美]斯蒂芬·欧文;田欣欣译.韩愈和孟郊的诗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7.毕宝魁.韩孟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8.肖占鹏.韩孟诗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9.王军.韩孟诗派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30.卞孝萱等.韩愈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1.尤信雄.孟郊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2.戴建业.孟郊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3.薛柏成.墨家思想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4.蔡尚思.十家论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5.弘学.妙法莲华经[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冯友兰.原儒墨[J].清华学报,1935,(02)
    2.冯友兰.原儒墨补[J].清华学报,1935,(04)
    3.陈寅恪.论韩愈[J].历史研究,1954,(2)
    4.华忱之.关于孟郊的生平及其创作[J].四川大学学报,1957,(2)
    5. 尚永亮.论孟郊诗的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J].陕西师大学报,1985,(2)
    6.施蛰存.说孟郊诗[J].名作欣赏,1986(2)
    7. 崔炳扬、张天健.“扬韩抑孟”平议[J].四川师大学报,1986,(4)
    8.刘曾遂.试论韩孟诗派的复古与尚奇[J].浙江学刊,1987,(6)
    9.傅绍良.论孟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J].陕西师大学报,1987,(3)
    10.张国举.孟郊在洛阳的家事、交游和诗歌创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3)
    11.谢建忠.试论孟郊诗歌的怪诞美[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8,(4)
    12.孟二冬.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及其与中唐文化趋向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9,(6)
    13.[日]冈田充博.关于贾岛和孟郊的“苦吟”[J].复旦学报,1989,(4)
    14.张金亮.韩、孟的交游与唱和[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1)
    15.傅绍良.论孟郊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J].唐都学刊,1989,(1)
    16.喻学才.孟郊与宋诗[J].湖北大学学报,1989,(6)
    17.孟二冬.论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J].烟台大学学报,1989,(2)
    18.孟二冬.论中唐时期文化特质的转移[J].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9.房日晰.孟郊贾岛诗歌艺术比较[J].人文杂志,1992,(1)
    20.肖占鹏.佛教与韩孟诗派的诗歌思想[J].江海学刊,1992,(4)
    21.贾晋华.论韩孟集团[J].唐代文学研究,1992(第五辑)
    22.周勋初.元和文坛的新风貌[J].唐代文学研究,1992(第三辑)
    23.朱琦.论韩愈与白居易[J].唐代文学研究,1993(第四辑)
    24.贾晋华.华忱之<孟郊年谱>订补[J].唐代文学研究,1993(第四辑)
    25.肖占鹏.韩孟诗派的精神世界及其诗歌的深层意蕴[J].晋阳学刊,1993,(1)
    26.葛晓音.中唐文学的变迁(上)[J].古典文学知识,1994,(4)
    27.葛晓音.中唐文学的变迁(下)[J].古典文学知识,1994,(5)
    28.舒红霞.论孟郊诗歌审美意境的内核结构[J].陕西师大学报,1994,(3)
    29.尹占华.论郊岛与姚贾[J].文学遗产,1995,(1)
    30.许总.论韩孟诗派的思想倾向与文体观念[J].求索,1995,(2)
    31.杨国安.从意境到气势的转移——韩愈诗派研究之一[J].河南大学学报,1995,(3)
    32.吴河清,曾广开.论韩孟诗派的功利主义诗歌思想[J].华中师大学报,1995,(4)
    33.王南.“苦吟”诗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2)
    34.景凯旋.孟贾异同论——兼论中晚唐诗歌的分期[J].文学遗产,1995,(1)
    35.王东春.论韩愈和中唐文士的思想特征[J].复旦学报,1995,(1)
    36.许总.论“贾姚体”[J].中国文学研究,1995,(1)
    37.张宏生.姚贾诗派的界内流变和界外余响[J].1995,(02)
    38.杨国安.从自然和社会走向自我——韩孟诗派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1)
    39.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6,(2)
    40.张传峰.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孟郊与佛教[J].湖州师专学报,1996,(2)
    41.吴在庆.中晚唐的苦吟之风及其成因初探[J].中州学刊,1996,(6)
    42.吴在庆.关于方干生平的几个问题[J].文学遗产,1997,(4)
    43.吴相洲.论盛中唐诗人构思方式的转变对诗风新变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3)
    44.许总.论韩孟诗派主体心性的强化与艺术表现的变异[J].东岳论丛,1997,(1)
    45.许总.论贾岛、姚合诗歌的心理文化内涵及文学史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46.朴元怠.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J].历史研究,1997,(1)
    47.赵俊.中唐的天人关系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2)
    48.刘宁.“求奇”与“求味”——论贾姚五律的异同及在唐末五代的流变[J].文学评论,1999,(1)
    49.谢建忠.论佛教“苦谛”与孟郊的诗歌风貌[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50.赵晓岚.孟郊与贾岛:寒士诗人两种迥然不同的范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5)
    51.姜剑云.论唐代怪奇诗派偏善独至的艺术品格[J].唐代文学研究,2000(第九辑)
    52.谢建忠.论佛教哲学与孟郊的诗歌[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3)
    53.李壮鹰.禅门机缘语与中唐的尚气之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54.陈允锋.韩愈天命观的文学意义及其对诗学思想的影响[J].南开学报,2002,(5)
    55.许总.论韩孟诗派的组合条件及其文化史意义[J].齐鲁学刊,2002,(3)
    56.吴在庆.略论唐代的苦吟诗风[J].文学遗产,2002,(4)
    57.张震英.姚贾定交考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8.张云鹏.中唐思想文化的精神品格及美学蕴涵[J].中州学刊,2002,(2)
    59.周衡.姚贾诗派简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
    60.李红春、陈炎.儒、释、道对中唐诗歌的影响[J].求实学刊,2002,(5)
    61.王立增.论韩孟诗派的形成[J].郑州大学学报,2003,(3)
    62.吴相洲.论中唐诗的风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3,(1)
    63.吴大顺.孟郊诗歌高古论[J].社会科学家,2003,(6)
    64.齐文榜.贾岛家世新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
    65.陈筱芳.《诗经》怨天诗新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6.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J].文学遗产,2004,(4)
    67.刘真伦.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理论的现代诠释[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1)
    68.尚永亮、刘磊.欧、梅对韩、孟的群体接受及其深层原因[J].四川大学学报》,2005,(4)
    69.马奔腾.孟郊的诗歌创作与道家精神[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70.张震英.论贾岛诗歌的“盛唐气格”[J].文学遗产,2005,(6)
    71.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72.马自力.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6)
    73.杨善友.从天人关系看墨子的宗教思想及其特质[J].宗教学研究,2005,(1)
    74.赵荣蔚.论晚唐“苦吟”的内蕴流变[J].南京师大学报,2006,(6)
    75.张震英.论贾岛诗歌的“僧衲气”[J].文学遗产,2006,(6)
    76.张震英.论姚贾与韩孟[J].文学评论,2006,(5)
    77.张红运.二十世纪唐诗分期研究述略[J].文学研究,2006,(6)
    78.杨安国.试论中唐两大诗派创作中的共同趋向[J].文学遗产,2007,(4)
    79.丁为祥.命与天命:儒家天人关系的双重视角[J].中国哲学史,2007,(4)
    80.石俊霞.试论中唐诗人对山水情感体验模式的变化[J].许昌学院学报,2007,(3)
    81.郑慧霞.试论韩孟诗派之“怪”[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1)
    82.吴相洲.论孟郊诗的表述方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5)
    83.陈斐.《众妙集》、《二妙集》与姚贾诗派的确认[J].2010,(1)
    84.查屏球.唐人婚姻习俗与李白成名前的家庭生活[J].复旦学报,2010,(5)
    85.王伟.进退之际:唐代士族与科举取士制之关系及其影响[J].北方论丛,2010,(5)
    86.崔涛.孔子对天人关系的本体论诉求[J].孔子研究,2010,(5)
    87.李建华.中唐文坛的夷夏之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
    88.王景凤.近二十年姚贾诗派研究综述[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89.林虎英.试析杜甫现实主义“骨”诗中的仁爱情怀[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4)
    1.陈才智.元白诗派成立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
    2.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3.郑慧霞.卢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4.冯淑然.顾况及其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覃琳琳.姚贾诗人群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李宗鲁.孟郊诗歌与洛阳[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7.张文苹.论孟郊诗的复古倾向[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8.于莉.孟郊与贾岛诗异同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9. 肖圣陶.姚贾诗派诗歌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