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的侠义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杜甫的侠义思想是其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杜甫的侠义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主要从侠的历史溯源、侠的思想内涵、杜甫侠义思想的表现以及影响其侠义思想形成的因素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追溯了侠产生的时间和条件,分析了不同时代侠的存在形态和特征以及人们对侠的看法;接着介绍了杜甫对侠文化的态度,其侠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以及其侠义思想的具体表现;然后探究了影响杜甫侠义思想形成的多种因素,包括时代精神的激励,杜甫家世的熏陶,以及他早年交游经历的影响等方面。
Dufu's chivalrous spirit is a crucial part in his though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atiates on his chivalry by analyzing its historical provenance and its inward connotation. Apart from that,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the effects brought by his chivalry, as well as the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his chivalrous spirit. Firstly, the author begins with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chivalrous spirit was formed in ancient china. Secondly, the existence form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people's views towards that spirit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analyzed. Thirdly, Dufu's attitude toward the chivalrous culture, the main connotation and the specific representation of his chivalry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Finally, a variety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his chivalrous spirit formation, including the encouragement of zeitgeist, his family background edification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in the early years are proposed.
引文
①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页
    ①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9月,第196页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304页
    ②顾颉刚《史林杂史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89页
    ③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79页
    ④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第54页
    ①《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330页
    ②《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344页
    ③《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第350页
    ①龚鹏程《大侠》,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年10月,第3页
    ②《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第214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7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347页
    ②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第1页
    ①(汉)班固《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343页
    ①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2页
    ②本文所引杜诗,均依据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后面不再做注。
    ③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84页
    ①(宋)黄彻《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6页
    ②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283页
    ④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1页
    ①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2页
    ②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自叙》,中华书局1989年,第20页
    ③(宋)苏辙《苏栾城集》三集,卷八,四部丛刊本
    ④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2页
    ⑤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3页
    ①陈文华《杜甫“自比稷契”大言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80页
    ②邓小军《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上)-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17页
    ①(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8页
    ②(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88页
    ①封野《论杜甫任左拾遗前后政治心态的变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39页
    ②(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380页
    ①邓小军《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上)-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17页
    ②(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月,第238页
    ③(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7页
    ④(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7页
    ⑤(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8页
    ①邓小军《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上)-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14-16页
    ②邓小军《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上)-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第18页
    ①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1月,第62页
    ②宋文桃《葵藿倾太阳 稷契永不忘-论杜诗对房琯的看法》,《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第39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104页
    ②金启华《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第107页
    ①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322页
    ②曾广开、郭新和《杜甫疏救房琯辩》,《周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第6页
    ③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页
    ①张忠纲、孙微《杜甫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00页
    ②(明)王嗣爽《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71页
    ③(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48页
    ④张忠纲《杜诗纵横谈》,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98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五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228页
    ②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46页
    ①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53页
    ①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52页
    ①(宋)黄彻《(?)溪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187页
    ①陈贻掀《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323页
    ②(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776页
    ③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页
    ①(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80页
    ②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儿种优良品格述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页
    ①(宋)黄彻《(?)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6页
    ①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1页
    ②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53页
    ③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217页
    ①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90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671页
    ②(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第72页
    ③(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672页
    ④王辉斌《唐宋词史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第336页
    ⑤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46页
    ⑥(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6984页
    ①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46页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39页
    ③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45页
    ①韩成武《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52页
    ①韩成武《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250页
    ①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6页
    ②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页
    ③(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222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13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604页
    ②陈贻焮《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4页
    ①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5月,第446页
    ②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5月,第142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2页
    ①王力平《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65页
    ①(唐)李延寿《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305页
    ①傅庚生.《杜诗散绎》,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39页
    ②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233页
    ①(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702页
    ②(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702页
    ①韩成武《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2页
    ①韩成武《杜甫新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2页
    ②张忠纲《杜诗纵横谈》对“张氏”考辨后,确定其为张玠,现从之。
    ③张忠纲《杜诗纵横谈》,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48页
    ①张忠纲、孙微《杜甫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3页
    ②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422页
    ③张忠纲先生《杜诗纵横谈》141页,认为该诗大概作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韩成武先生《杜甫诗全译》34页,认为该诗当作于天宝八载(749)。此处采用张忠纲先生的说法。
    ④张忠纲、孙微《杜甫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3页
    ①(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182页
    [1]《诸子集成》(第五册)[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7月
    [2]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3]汉.班固.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4]后晋.刘呴.旧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5]唐.李延寿.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6]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
    [9]宋.黄彻.碧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
    [10]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5月
    [11]明.王嗣爽.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
    [12]清.顾炎武.日知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13]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14]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15]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10月
    [16]清.施鸿保.读杜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
    [17]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10月
    [18]顾颉刚.史林杂史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2月第1版
    [19]傅庚生.杜诗散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
    [20]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月
    [21]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J].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月
    [22]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3月
    [23]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9月
    [24]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25]金启华.杜甫诗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
    [2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
    [27]夏松凉.杜诗鉴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3月
    [28]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5月
    [29]龚鹏程.大侠[M].台北:台湾锦冠出版社,1987年10月
    [3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31]张忠纲.杜诗纵横谈[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
    [32]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33]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
    [34]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35]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1月
    [36]韩成武.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7]汪涌豪.中国游侠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l版
    [38]王力平.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
    [39]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
    [40]胡可先.杜甫诗学引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41]陈贻掀.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2]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
    [43]王辉斌.唐代诗人探赜[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44]王辉斌.唐宋词史论稿[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
    [45]张忠纲、孙微.杜甫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1月
    [46]韩成武.杜甫新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47]曾广开、郭新和.杜甫疏救房绾辩[J].周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48]邓小军.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上)-兼论唐代的制敕与墨制[J].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49]宋文桃.葵藿倾太阳 稷契永不忘-论杜诗对房琯的看法[J].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50]陈文华.杜甫“自比稷契”大言辨[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1]封野.论杜甫任左拾遗前后政治心态的变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2]冯淑然.论唐代的咏侠诗[A].河北大学2004级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
    [53]韩梦泽、靳彦琴.杜甫的几种优良品格述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