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冯至的诗作中,孤独意识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诗人初登诗坛时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还是诗人步入中年的诗集《十四行集》,均充满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孤独始终伴随着诗人冯至,一方面,孤独成为他创作的动因,另一方面,孤独促使他思索人生及整个人类的命运,也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成熟。
     冯至早期诗歌中的孤独,主要在审美意蕴层面上展开,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包含个体对大众的依托意识以及二者间事实上的疏离;个体对爱情的幻想、追逐与爱的隔膜、消逝;个体人生方向的迷失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三个层次的内涵。在诗人沉默十年之久重新登上诗坛后,他以十四行诗的新形式,延续弥漫于早期诗歌的孤独体验,在哲理意蕴层面开始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反思,这主要从“孤独与承担”、“孤独与交流”、“孤独与死生”等几对相互联系的范畴来表现其孤独意识的哲理内涵:个体的人来到世上,就面临着生的孤单,死的必然,但人不能因此消极沉沦,每个人都要勇于承担一切寂寞、艰难,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默默地成就“正当的死生”。以“承担”把定自我,以“交流”融入社会。这两方面的内涵构成“冯至式的孤独”的完整意义。
     “冯至式的孤独”是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多种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部分为汉文化,主要表现为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的文化传统、儒释道传统、五四文化精神的影响。另一部分则为以德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冯至与西方现代诗人取近乎相同的步调,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思索人类命运与宇宙的关系问题,表现为对个体乃至人类整体生存状况的极大关注。以一位生存诗人的姿态屹立在现代诗坛,这又是受了里尔克、歌德及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冯至在对多种传统的选择吸收中汇聚成自己的独特之处,其独特性意义不仅表现在他与多种文化传统的相同之处上,而且表现在他与多种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上。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stock market, investors among listing corporation, administration level and stockholders have seriou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dministering authority has invested substantive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unds, but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encroachment and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ss caused by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the stock market, how to protect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benefit and how to establish protec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ource of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time of information,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qu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confusio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from the aspects of issue, listing, bargaining and re-combination.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benefit is damaged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how to protect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otective situation.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middle and small stockholders,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rotection mechanism, the exposure of false information, the mechanism of civil compensation, the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exposure system and fulfillment of civil compensation.
引文
冯至:《冯至全集》,共1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周棉:《冯至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4月。
    王邵军:《生命在沉思——冯至》,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
    蒋勤国:《冯至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10月。
    [瑞士]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
    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6月。
    王克千、樊莘森:《存在主义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奥]里尔克:《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美]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探源》,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卡尔·雅斯贝斯对近现代西方自由观的扬弃》,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
    陈永志:《灵魂溶于文学的一群——论浅草社、沉钟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2月。
    吴思敬:《心理诗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赵志军:《文学文本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张奎志:《体验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陆耀东:《论冯至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2)。
    张宽:《试论冯至诗歌的外来影响和民族传统》,《文学评论》,1984,(4)。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诗在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3)。
    杨武能:《冯至与德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87,(2)。
    陈雷:《梦和青春、生活的倒影——论冯至早期诗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2)。
    解志熙:《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外国文学评论》,1990,(3)、(4)。
    袁可嘉:《一部动人的四重奏——冯至诗风格流变的轨迹》,《文学评论》,1991,(4)。
    解志熙:《诗与思——冯至三首十四行诗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
    蓝棣之:《论冯至诗的生命体验》,《贵州社会科学》,1992,(8)。
    张同道:《生命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4)。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国里的哲人——论二十年代冯至诗作哲理性的构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范大灿:《从特殊到一般——冯至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钱志熙:《均衡地作用——读冯至先生(杜甫传)的一些体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汪剑钊:《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转折点上——冯至的〈十四行集〉》,《求是学刊》,1995,(5)。
    王泽龙:《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贵州社会科学》,1995,(6)。
    方李珍:《对存在的关怀:从生命忧患到生命超越——论冯至20年代与40年代的诗歌创作》,《诗探索》,1997,(4)。
    段从学:《冯至:〈十四行集〉与中外诗歌文化》,《诗探索》,1997,(4)。
    凡尼:《简论〈十四行集〉》,《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冯金红:《体验的艺术——论冯至四十年代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3)。
    姜涛:《冯至、穆旦四十年代的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3)。
    哈迎飞:《现代中的“传统”——论冯至与佛教文化之关系》,《贵州社会科学》,1999,(6)。
    李建明:《诗化哲学——论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范劲:《冯至与里尔克》,《外国文学评论》,2000,(2)。
    安文军:《孤独感、倾诉意识与追问意识——冯至早期诗集(昨日之歌)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0,(2)。
    龚伯禄:《文学的孤独和理想环境对孤独的消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许莉萍:《孤独意识的美学辨识》,《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王荣:《沉钟之声:“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4)。
    黄岚:《论冯至的叙事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殷丽玉:《论冯至四十年代的思想、创作的转变》,《文艺理论研究》,2002,(3)。
    殷丽玉:《论冯至四十年代对歌德思想的接受与转变》,《文学评论》,2002,(4)。
    殷丽玉:《冯至与德国浪漫文学》,《外国文学评论》,2002,(3)。
    吴武洲:《山水映照下的存在之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哲学意蕴》,《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吴武洲:《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哲学追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郑敏:《忆冯至吾师——重读〈十四行集〉》,《当代作家评论》,2002,(3)。
    左怀建:《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上)——谨以此文纪念冯至先生逝世十周年》,《贵州社会科学》,2003,(3)。
    左怀建:《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下)——谨以此文纪念冯至先生逝世十周年》,《贵州社会科学》,2003,(4)。
    普丽华:《诗化而奇幻凄艳的人性悲歌——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