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知性追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30及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写作是特殊的存在,它收获的赞誉与贬斥几乎一样多,但毕竟,它们以自己的姿态丰富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
     长期以来,对这些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做出的观照已足够多。本文试图做的是,从现代主义文学的明显特征——知性——的角度来进行一次讲述。
     本文首先解决“何为知性”的问题。在梳理“知性”在哲学、诗学以及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渊源流变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诗学观念上,“知性”是“智”,智慧,是体验、思想、哲理等等,是偏于理性、逻辑性的一路,但又要来自感性;在诗学策略上,“知性”是“智”,诗人的机智,体现在诗人使用饱含感情与理智的意象,运用好戏剧化因素,适当地应用反讽、悖论等来增强诗家语的弹性上。
     随后,本文分析了知性在1930、1940年代诗人诗作中的表现。为切入论题,文章选择了卞之琳、冯至和穆旦作为代表进行言说。在第二、三、四章里,文章在细读其文本的基础上,对他们的诗学观念及其写作策略上的知性进行了重点论述。
     文章认为,三人在诗学观念和诗学策略上有不少差异,进而指出,知性追求的路远未走完。将来,知性写作仍是一种可能。
The modernism poem writing in 1930's and 1940's is a special existence. They have reaped nearly the same quantities of praises and criticisms. But after all, they have enriched Chinese 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way of their own.
    For a long time, the modernism poem writing has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bundantl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cuss it in the sight of intellect which i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ism literature.
    The first miss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at is intellect'. The author combs a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 i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poetics and Chinese Modern Poetics history. In the concept of poetics, 'intellect' means 'wisdom', intelligence, experience, thought, philosophy, reasonable and logic partially. But it also comes from perception. In the strategy of poetics, 'intellect' means 'wit', the witness of poet to use the images filled with emotion and reason, to use dramatic factors correctly, and to use irony and paradox properly to strengthen the elasticity of language.
    Next, this thesis analyzes intellect in 1930's and 1940's poems and chooses Bian Zhilin, FengZhi and MuDan as th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the thesis discusses especially the intellect in the fields of their poetics idea and tactics on the basis of close reading.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among the poems of the three poets. And we see that there will be a lot of difficulties for us to conquer. In the future, the intellectual writing will still be a kind of writing possibility.
引文
[1] 陈仲义:《智力的结构与智慧的“诗想”》,《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100页
    [2][3][6][7][8]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16页,27页,10页,24-25页,22页
    [4] 艾·阿·瑞恰慈:《想象》,杨匡汉编《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版,180页
    [5] 艾·阿·瑞恰慈:《诗的经验》,杨匡汉编《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版,193页
    [9] 理智诗人即intellectual poet,思辨诗人即reflective poet;前者在王恩衷编译的《艾略特诗学文集》中被译为智性诗人,而后者被译为思性诗人:前者在李媛的《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中被称为知性诗人,后者被称为思性诗人。参见《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李媛:《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5页
    [10] 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11页
    [11] 姜涛:《一篇札记:从“抒情的放逐”谈起》,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323页
    [12] 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大公报·文艺综合副刊》,1940年4月28日,转引自姚丹《“第三条抒情的路”——新发现的几篇穆旦诗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150页
    [13]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28页
    [14] 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2-233页
    [15] 陈敬容:《智慧》,蓝棣之编《九叶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98页。“弹性”是吕进先生概括的抒情诗的媒介特征之一,包括词语弹性、句构弹性和意象弹性。他指出,“弹性使诗计白为墨,从有限的语言趋于无限的韵味。”(参见该书第六章的相关精彩论述)
    [17]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62页
    [18]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89页
    [19]李媛在《知性理论与新诗艺术方向的转变》中首创的词汇,与之相区别的是“感性诗群”,前者以卞之琳为代表,后者以戴望舒为代表。见《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9页
    [20]1933年诗人翻译了马拉美诗、普鲁斯特小说、沃尔夫夫人《论英国人读俄国小说》、阿索林小品、纪德《浪子归家》等,1934年初春翻译了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1935年2月发表了里尔克《军旗手的爱与死》等,1936年翻译了瓦雷里《失去的美酒》、艾吕亚《恋人》等。
    [21]李健吾:《答<鱼目集>作者》,《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473页
    [22]龙泉明、汪云霞:《中国现代诗歌的智性建构——论卞之琳的诗歌艺术》,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556页
    [23]卞之琳:《雕虫纪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7页
    [24]卞之琳:《山山水水》,转引自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11页
    [25]江弱水:《抽思织锦》,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84页
    [26]卞之琳:《冼星海纪念附骥小识》,张曼仪编《卞之琳》,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1995年联合出版,138页
    [27]卞之琳:《关于“你”》,转引自李健吾:《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136页
    [28]徐迟:《圆宝盒的神话》,张曼仪编《卞之琳》,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1995年联合出版,281页
    [29]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2年4月第三次印刷,275页
    [30]参见叶维廉:《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237页
    [31]赵毅衡:《对岸的诱惑》,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63页。他的学生赵毅衡说,
    
    “说到何其芳早期隐约受到过艾略特影响,‘这条路是我熟悉的’;又说他的恩师徐志摩有一首诗标明‘仿艾略特’,他却断然评判‘一点也不像’。可见卞先生对艾略特诗路非但了解极深,而且明白只有自己才得其神韵。”赵氏最后的断语也许有些偏激,但他上述的言语至少可说明卞之琳对艾略特是比较了解的。
    [32]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205页
    [33]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人与诗:忆旧说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10页
    [34]卞之琳在致周良沛的信中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事先没有跟我打招呼,我在出书后才见到,一直很不舒服……陈选四首我的诗中,只有你没有收的《寒夜》一首我自己最较满意(以改了一两字的《纪历》文本为准)”。见周良沛《永远的寂寞——痛悼诗人卞之琳》,《新文学史料》,2001第3期,89页
    [35][36][39]卞之琳:《雕虫纪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3页,7页,1页
    [37]郑敏:《英美诗创作中的物我关系》,《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页
    [38]郑敏:《英美诗歌戏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88页
    [40]江弱水:《<荒原>上的<春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0期,155页
    [41]袁可嘉:《卞之琳老师永垂不朽》,《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3期,63页
    [42]废名:《十年诗草》,《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171页
    [4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639页
    [44]参见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国里的哲人——论二十年代冯至诗作的哲理性构成》《(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等论文
    [45]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72页
    [46]海德格尔说“‘存在’概念乃是最晦暗不明的……‘存在’是自明的概念……然而这种平常的可理解性,恰恰表明它的不可理解性……”;戴维斯·麦克罗伊在《存在主义与文学·导言》(沈华进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中说“人们能做的只是设法阐明它(存在主义)的要旨,而不是形成定义”;就冯至本人而言,他不太痴迷于纯理论著作,而耽爱将哲理感性化了的著作,比如里尔克的《祈祷书》、《布里格随笔》及十四行诗,比如歌德的《西东合集》。而冯至本人对他在德国学存在主义的情
    
    况一直没有直接说明,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抓其诗作中体现出来的相关要旨。
    [47][丹麦]索伦·克尔凯戈尔:《克尔凯戈尔日记选》,晏可佳 姚蓓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38页
    [48][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袁可嘉等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551页
    [49]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冯至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461页
    [50]冯至:《决断》,《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45-147页
    [51]冯至:《忘形》,《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85页
    [52]冯至:《“这中间”》,《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24页
    [53]冯至:《冯至致鲍尔信三十一封》,《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4期,8页
    [54]冯至:《十四行集·序》,《冯至选集·第一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257页
    [55][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294页
    [56]《里尔克如是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148页
    [57]冯至:《歌德的(西东合集)》,《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63页
    [58][62]殷丽玉:《冯至与里尔克》,《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1期,55页,54-55页
    [59]冯至:《<山水)后记》,《昨日之歌——冯至诗文集》,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86页
    [60]冯至:《界限》,《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98页
    [61]冯至:《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23页
    [63][64]参见[丹麦]克尔凯戈尔:《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42页,1页
    [6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霍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39页
    [66][67][68]冯至:《冯至致鲍尔信三十一封》,《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4期,6页,11页,11页
    [69]冯至:《外来的养分》,《立斜阳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199页
    [70]照郑敏在《忆冯至吾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
    
    第8期,162-163页)的解释,“我们”实际上是指冯至和姚可昆,而该诗就是见证他们的爱情的。
    [71]谢冕在《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北京大学学报》,1994第4期))一文中说,在他以最高规格选了冯至诗作入某选本并告知冯至时,冯至极其高兴,就写了这句诗赠给他。另外,在其他场合诗人也多次用这句诗作为心灵的表白。
    [72]参见冯至:《外来的养分》,《立斜阳集》,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73]郑敏:《忆冯至吾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8期,161页
    [74]可参见冯金红:《体验的艺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黎荔:《冯至与里尔克》,《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李建明:《诗化哲学》,《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王泽龙:《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等等论文。
    [75]袁可嘉:《诗与主题》,《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76页
    [76]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选集·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42页
    [77]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116页
    [78]郑敏:《中国新诗八十年》,《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70页
    [79]唐湜:《真挚的沉思者——冯至论》,《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8-19页
    [80]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66页
    [81]冯至:《歌德的<西东合集>》,《论歌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56页
    [82]魏育青:《里尔克·译者序》,霍尔特胡森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1页
    [83]“中年写作”由朱自清先生据闻一多的话正式提出,(“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象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参见朱自清《诗与哲理》,《新诗杂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27页)自此,该提法广泛应用于对冯至沉思的诗《十四行集》的评论中。冯至当时正值人生的中年,但所谓的“中年写作”并不只局限于中年人这个年龄段。张桃洲在《论新诗
    
    在40年代和90年代的对应性特征》中指出,“中年意味着沉稳和成熟……‘中年写作’指向的并非某一年龄或时段,而是某种写作心境和态度。”他进一步使用了“扩张的外显性写作”和“凝缩的内敛性写作”两个概念来指称30年代、40年代的两种不同写作气象。此处的“内敛性写作”与“中年写作”涵义有相通处。
    [84]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3页
    [85][100][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2页,21页
    [86]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28页
    [87]唐湜:《笔然的搏求者——穆旦论》,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6页
    [88]杜小真:《含着微笑的悲歌》,[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19页
    [89]穆旦:《致郭保卫的信》,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27页
    [90]杜运燮:《穆旦诗选·后记》,《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50页
    [91]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31-232页
    [92]蓝棣之:《穆旦:用身体思考》,《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120页
    [93]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151页
    [94]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转引自姚丹《“第三条抒情的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166页
    [95][96]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7页,6页
    [97][98]蓝棣之:《九叶派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29页
    [99]穆旦喜欢尽量用形象来代替意象一词,这可能与他想将之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象”相区别有关。
    [100]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21页
    [101]唐湜:《笔然的搏求者——穆旦论》,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9-80页
    [102]唐祈:《现代杰出的诗人穆旦》,杜运燮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59页
    
    
    [103]穆旦:《致郭保卫的信》,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260页
    [104]郑敏:《诗人与矛盾》,杜运燮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3页
    [105]梁秉均:《穆旦与现代的“我”》,杜运燮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53页
    [106]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157页
    [107]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34页
    [108]“圆型轨迹”概念最早由陈思和提出(《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圆型轨迹》,见陈思和著《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轨迹不是一条直线的运动,而是由一系列圆环套结成的圆型结构。”陈旭光借用该概念,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当成三个自成体系的“圆型轨迹”,并认为其第一个“圆型”以李金发和创造社三诗人等为开端,经过30年代“现代派”到40年代中国新诗派而趋于成熟,后因为社会政治的急剧变动而结束。(参见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67-368页)
    
    
    1.[英]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2.[丹麦]索伦·克尔凯戈尔:《克尔凯戈尔日记选》,晏可佳 姚蓓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3.杨匡汉编《西方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4.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黄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6.[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9.袁可嘉等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1.裘小龙:《现代主义的缪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12.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3.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15.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废名:《谈新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7.李健吾 张大明编《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李健吾:《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19.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郑敏:《英美诗歌戏剧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1.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2.袁可嘉等编《卞之琳与诗艺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23.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4.唐湜:《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5.杜运燮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26.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7.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8.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9.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0.江弱水:《抽思织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31.赵毅衡:《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32.肖开愚、臧棣、孙文波编《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3.蓝棣之编《九叶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4.蓝棣之编《现代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36.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37.张曼仪编《卞之琳》,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95
    38.卞之琳:《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9.冯至:《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0.冯至:《论歌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41.冯至:《冯至选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2.冯至:《昨日之歌——冯至诗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43.冯至:《立斜阳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44.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45.穆旦:《穆旦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6.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