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中的“顾彬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个被称为“海外汉学家”的群体开始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视野。随着中国与海外学术界交流日益频繁,海外汉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个群体的研究多数给予的是褒奖与肯定的态度。但是,从一篇题为“德国汉学家顾彬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报道开始,一系列围绕着汉学家顾彬的种种质疑与批评却不绝于耳。笔者把近五年围绕“顾彬”发生的事件统称为“顾彬现象”,希望以此为例来考察一下国内学术界对海外汉学的接受状况,以及分析国内学者、作家与汉学家进行对话时反映出的种种问题,达到从一个微观的事件窥探两个不同学术圈之间影响与交融的目的。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对海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基本特点,和国内学术界的接受情况;以顾彬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汉学研究,以及“顾彬事件”的始末,来具体考察一下顾彬与中国20世纪文学的关系;通过比较顾彬和以李欧梵为代表的华裔汉学家的异同,来寻找海外汉学研究中一些共性和个性的特征。希望通过研究,揭示海外汉学与中国20世纪文学之间的具体联系,从而进一步扩展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视野。
     纵观“顾彬现象”的前后进程,我们既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他者”的排斥,感受到不同声音间的碰撞,也会感受到顾彬这位学者的执着与严谨。在一次次的论争中,人们从激动反击到冷静分析,在开始尊重他人成果的同时,变得更多的反思自己。通过对比顾彬与华裔汉学家的异同,我们会发现汉学家在不同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往往是国内学者缺乏的“短板”。顾彬说中国学者需要多学学外语,可能这只是一个更加细节的角度,拥有一个国际的,比较的视野,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挖掘不同的研究领域,避免过多的“重复”,少制造一些“学术垃圾”,这些都是“顾彬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Starting from 90s of last century, a group named Overseas Scholar came into field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requent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more and more peopl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in overseas sinology. Chinese academia shows a kind of positive attitude to this group's research, but after the report that German sinologist Kubin sai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was rubbish, Series of criticism around sinologist Kubin were prevalent. The matters around Kubin in recent 5 years named Kubin Phenomenon. The author will make it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acceptance of overseas sinology in Chain and analyze the exchange problem between Chinese scholar, writer and overseas scholar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and fusion in different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Firstly, to list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20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aboard and to generalize the basic features and acceptance in China; Secondly, to put the Kubin as point of penetration, studying his research of overseas sinology and process of Kubin Phenomenon, fi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ubin and 20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Finally,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Kubin and Leo Le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mmon and personality in overseas sinology. The author hope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sinology and 20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vision of 20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Kubin Phenomenon, we could find the rejection to dissident, feel the collision from difference and comprehend Kubin's rigorousness. After many times of argumentation, from agitation to calmness, people not only began to respect other people's achievement, and became thinking themselves. Through the contrast between Kubin and ethnic Chinese sinologist, we would realize their superiority which is our shortcoming. Kubin said Chinese scholars need to study foreign language. Maybe this is just a detail. Actually we need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view, try to use new research methods and excavate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We should prevent too much duplicate, not to produce Academic Garbage. This is the enlightenment from Kubin Phenomenon.
引文
①季进:《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
    ②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③谭运长:《海外偶像崇拜——中国学术的迷障》,《粤海风》,2008年第2期。
    ④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①彭松、唐金海:《海外华人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传统因素——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②谭运长:《海外偶像崇拜——中国学术的迷障》,《粤海风》,2008年第2期。
    ①清峻:《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②王彬彬:《胡搅蛮缠的比较》,《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③孙桂荣:《经验的匮乏与阐释的过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4期。
    ④栾梅健:《“海外汉学”与学术自主创新》,《文艺报》,2006年第64期。
    ①季进:《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②栾梅健:《“海外汉学”与学术自主创新》,《文艺报》,2006年第64期。
    ③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
    ①顾彬:《回忆顾城和谢烨》,《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月10日。
    ①田志凌:《中国当代作家害怕面对真正的问题》,《南方都市报》,2006年12月14日。
    ①田志凌:《顾彬:中国当代作家害怕面对真正的问题》,《南方都市报》,2006年12月14日。
    ②田志凌:《顾彬:中国当代作家害怕面对真正的问题》,《南方都市报》,2006年12月14日。
    ③陈黎、彭晓芸:《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内地文坛发起反击》,《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3日。
    ①郜元宝:《中国作家的外语和母语》,《中国国书评论》,2007年第3期。
    ②平心:《德国汉学权威另一只眼看现当代中国文学》,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11月26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249278,00.html。
    ①李建军:《中国文学的傲慢与偏见》,《羊城晚报》,2006年12月18日。
    ②云也退:《中国当代作家写得太快》,《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③云也退:《中国当代作家写得太快》,《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④楼乘震:《顾彬:我何必要“圆滑”》,《深圳商报》,2008年10月04日。
    ①徐力:《顾彬发炮中国作家当编剧很堕落》,《成都晚报》,2008年03月13日。
    ②徐力:《顾彬发炮中国作家当编剧很堕落》,《成都晚报》,2008年03月13日。
    ③亚思明:《顾彬专访:解铃还须系铃人》,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12月22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287663,00.htm。
    ①沃尔夫冈·顾彬:《误读的正面意义》,王祖哲译,《文史哲》,2005年第1期。
    ①陈黎、彭晓芸:《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内地文坛发起反击》,《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3日。
    ②陈黎、彭晓芸:《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内地文坛发起反击》,《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3日。
    ③陈黎、彭晓芸:《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内地文坛发起反击》,《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3日。
    ④肖鹰:《顾彬不值得认真对待吗?》,《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4月13日。
    ⑤王家新:《顾彬的批评对中国文学有益》,《新京报》,2007年4月5日。
    ⑥陈黎、彭晓芸:《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内地文坛发起反击》,《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3日。
    ⑦蔡翔:《谁的“世界”,谁的“世界文学”》,《文汇报》,2007年4月22日。
    ⑧彭晓芸:《残雪:那些汉学家想法都很幼稚》,《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4日。
    ①陈黎:《七嘴八舌说顾彬》,《南都周刊》,2006年12月24日。
    ②王刚:《让葛浩文和顾彬这样的帝国主义分子滚回去》,《竞报》,2008年4月6日。
    ③引自陈平原在“首届汉学大会”《汉学视野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圆桌会》发言,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9178。
    ④张弘:《顾彬只是中国文学旅游者》,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2605.
    ⑤吴怀尧,何三坡:《中国文学世界一流远超西方作家,反击德国汉学家顾彬“中国作家没有思想”论》,《武汉晚报》,2008年02月27日。
    ①肖鹰:《大众媒介扩张与个人表达安全》,《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20日。
    ②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学术前沿论丛》,2007年。
    ①严家炎:《交流,方能进步——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给我的启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2期。
    ②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前言。
    ③救赎的文学:鲁迅和《呐喊》一章从30页到42页,后面部分还有对《野草》的分析。
    ①比较夏志清复旦版和港版,大陆版中一些关于鲁迅和左翼文学的反共言论是被删节的。
    ①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②“他们认为,毕竟哲学和神学才是我的研究强项。1949至1979年的那些为党服务的文学作品是一堆废品,而1989年后的作品则为了赚钱而一股脑儿倒向了市场。中国的作家既无法驾驭好自己的语言,又不了解世界文学的内在精髓,这导致他们难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顾彬:《我们的声音在哪里》,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网,http://www.njucml.com/news_detail.asp?id=1079)。
    ③罗四鴒:《顾彬的可疑与可敬——评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城》,2009年第7期。
    ①严家炎先生在《交流,方能进步—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给我的启示》一文中就指出由于受到林毓生和周策纵的影响,相关阐述有失偏颇。
    ②陈晓明:《“对中国的执迷”:放逐与皈依——评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
    ③王彬彬:《我所理解的顾彬》,《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②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①石剑峰:《顾彬:中国文学的后卫》,《东方早报》,208年9月26日。
    ①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序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①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②练暑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中的颓废和城市——评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①陈建华语,参见李欧梵:《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前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7页。
    ②朱崇科:《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①吴秀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①陈子善:《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编后小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②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
    ①顾彬:《略谈波思学派》,《读书》,2006年12期。
    ②李欧梵:《狐狸和机运》,《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页。
    ①黎奇:《东西方文化的一条“引渠”——记德国汉学家、诗人顾彬》,《环球人物》,2008年第10期。
    ①张英:《李欧梵:当代没有知识小说》,《南方周末》,2004年1月22日。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2]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M].马树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顾彬.关于“异”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范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7]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9]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0]李欧梵.狐狸洞呓语[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尹慧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2]李欧梵.上海摩登——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李欧梵.都市漫游者·文化观察[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李欧梵.我的哈佛岁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0]刘正.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2]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M].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程光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
    [2]陈晓明.西风吹皱一池浑水——“顾彬言论”笔谈[J].长城.2007(3)
    [3]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文学评论.2002(6)
    [4]陈晓明.“对中国的执迷”:放逐与皈依——评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J].文艺研究.2009(5)
    [5]陈福康.读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
    [6]董之林.个人文学史的视角与方法——关于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当代叙述[J].扬子江评论.2009(2)
    [7]范劲.形象与真相的悖论——写在顾彬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之间”[J].文学评论.2009(4)
    [8]冯金红.评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J].文学评论.1999(4)
    [9]郜元宝.“重画”世界华语文学版图——评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J].文艺争鸣.2007(4)
    [10]顾彬.幻想与幻灭之间——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实践经验谈[J].李雪涛译.国外汉语教学动态.2004(1)
    [11]顾彬.略谈波恩学派[J].读书.2006(12)
    [12]顾彬.我们的声音在哪里?——找寻“自我”的中国作家[J].扬子江评论.2009(2).
    [13]顾彬.从语言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J].南京大学学报.2009(2)
    [14]顾彬.顾彬:回忆顾城和谢烨[J].南方人物周刊.2011(2)
    [15]胡春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顾彬式问题[J].中文自学指导.2009(2)
    [16]季进.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J].当代作家评论.2007(4)
    [17]季进.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2008(5).
    [18]金介甫.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J].查明建译.当代作家评论.2006(3)
    [19]金介甫.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续)[J].查明建译.当代作家评论.2006(4)
    [20]孔范今.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J].文学评论.2003(4)
    [21]孔令翠.德国汉学家顾彬论鲁迅与郭沫若[J].国外理论动态.2008(5)
    [22]蒯乐昊.首先是诗人,然后是其他[J].南方人物周刊.2006(15)
    [23]李洱.关于赵勇教授《顾彬不读中国当代小说吗?》一文的回应和说明[J].作家.2010(1)
    [24]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3(3)
    [25]李凤亮.民族话语的二元解读——论李欧梵的文学现代性思想[J].文艺研究.2006(6).
    [26]李凤亮.浪漫·颓废:都市文化的摩登漫游——李欧梵的都市现代性批判[J].宁夏社会科学.2006(6)
    [27]李大卫.顾彬、鲁迅和我们的世界文学想象[J].中国图书评论.2007(3)
    [28]李建军.陶醉的权利与胡说的自由及其他[J].南方文坛.2002(1)
    [29]李欣复.文学是圆的——兼议“顾彬访谈录”[J].美与时代.2007(4)
    [30]李欣复.再谈“文学是圆的”——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读后[J].美与时代.2009(2).
    [31]练暑生.如何想象“上海”——三部文本和一九九○年代以来的“上海怀旧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6(4)
    [32]练暑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中的颓废和城市——评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J].文艺研究.2005(3)
    [33]刘若南.顾彬:我希望我是错的![J].南风窗.2007(8)
    [34]刘小枫.“误解”因“瞬时的理解”而称义[J].读书.2005(11)
    [35]刘晓丽.顾彬的“标准”[J].中文自学指导.2009(2)
    [36]刘效仁.文学的声音在哪里——致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J].金山.2007(1)
    [37]罗四鴒.顾彬的可疑与可敬——评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J].书城.2009(7).
    [38]黎奇.东西方文化的一条“引渠”——记德国汉学家、诗人顾彬[J].环球人物.2008(10).
    [39]彭松,唐金海.海外华人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传统因素——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例[J].文学评论.2007(5)
    [40]乔国强.“秩序”的叙事新解——以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41]清峻.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42]栾梅健.“海外汉学”与学术自主创新[J].文艺报.2006(64)
    [43]孙立川,王顺洪.略论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与现状[J].北京大学学报.1990(5)
    [44]孙展.顾彬:中国作家应该沉默20年[J].中国新闻周刊.2007(11)
    [45]谭运长.海外偶像崇拜——中国学术的迷障[J].粤海风.2008(2)
    [46]陶文鹏.“我喜欢中国古典意象诗歌”——德国汉学家顾彬访谈录[J].文学遗产.2007(2)
    [47]田俊武.当代欧洲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9(3)
    [48]王彬彬.胡搅蛮缠的比较[J].南方文坛.2005(2)
    [49]王彬彬.我所理解的顾彬[J].南京大学学报.2009(2)
    [50]王彬彬.漫议顾彬[J].读书.2010(4)
    [51]王德威.英语世界的现代文学研究之报告[J].张清芳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3).
    [52]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作家评论.2006(4)
    [53]王家新.“对中国的执迷”与“世界文学”的视野——试析顾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阐释和批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5)
    [54]王又平.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海外汉学”[J].江汉论坛.2008(5)
    [55]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文学评论.2007(2)
    [56]沃尔夫冈·顾彬.误读的正面意义[J].王祖哲译.文史哲.2005(1)
    [57]吴秀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07(6)
    [58]吴晓东.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J].中国图书评论.2006(3)
    [59]严家炎.交流,方能进步——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给我的启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2)
    [60]言恂.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瞥[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9)
    [61]杨剑龙.轰动后的思索与反省——“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三人谈[J].当代文坛.2007(3)
    [62]叶开.谈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J].中文自学指导.2009(2)
    [63]殷国明.“诞生在火车上的现代主义”——与顾彬先生分享并请教一个话题[J].广东社会科学.2009(5)
    [64]殷国明.一次触动历史的文学对话——关于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讨论[J].中文自学指导.2009(2)
    [65]战洋.从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看当代鲁迅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5(5)
    [66]张锦.海外汉学对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J].小说评论.2009(3)
    [67]张清华.关于文学性与中国经验的问题——从德国汉学教授顾彬的讲话说开去[J].文艺争鸣.2007(10)
    [68]张振华,马树德.德国汉学家——顾彬[J].鲁迅研究月刊.1995(8)
    [69]张莉.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以“顾彬现象”为视点[J].文艺争鸣.2009(2)
    [70]张英.德国准牧师顾彬[J].新华月报.2009(1)
    [71]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
    [72]植丹华.“顾彬事件”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生态反思[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知网.2009.
    [73]周安平.我对中国作家的批评算友好的——顾彬再论中国当代文学[J].世界博览.2009(13)
    [74]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J].文艺评论.2007(4)
    [75]朱崇科.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J].浙江学刊.2003(1)
    [1]蔡骏.顾彬夸我,是真是假?[N].新快报.2009年3月23日.
    [2]参消.汉学家顾彬主编十卷本中国文学史[N].番禹日报.2007年7月15日.
    [3]曹雪萍.顾彬:中德文学应更多一些交融[N].新京报.2007年8月31日.
    [4]曹雪萍.顾彬:不写诗我会生病[N].新京报.2007年11月13日.
    [5]曹雪萍.顾彬:不该用金庸换鲁迅[N].新京报.2007年8月29日.
    [6]陈菁霞.我对中国文学是友好的[N].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9日.
    [7]陈菁霞.读与中国文学研究有关的书[N].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9日.
    [8]陈香.顾彬称从未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N].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20日.
    [9]陈香.顾彬南京对话再论文学“语言”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8日.
    [10]陈晓明.有一点中国立场如何[N].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18日.
    [11]储劲松.顾彬虽大嘴,所言并不虚[N].深圳晚报.2010年4月21日.
    [12]丛林鸢.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德国也有垃圾作家[N].国际先驱导报.2008年10月9日.
    [13]丁帆,王彬彬.顾彬先生你忽略了八十年代[N].辽宁日报.2010年1月14日.
    [14]干琛艳.顾彬针砭中国文坛:过精英生活怎写百姓文章[N].西安晚报.2008年10月15日.
    [15]巩一璇.“做堂吉诃德,我引以为荣”[N].广州日报.2011年1月29日.
    [16]顾彬.最后的歌吟已远逝[N].中华读书报.2010年10月27日.
    [17]哈皮.专访德国汉学家顾彬——我们德国人就应该形而上[N].外滩画报.2008年10月9日.
    [18]河西.为顾彬辩护[N].文学报.2009年1月15日.
    [19]胡晓.希望文学是干干净净的[N].华西都市报.2010年9月18日.
    [20]蒋蓝.汉学家顾彬:中国文学诗歌最强[N].成都日报.2010年9月27日.
    [21]姜妍.顾彬说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中国文学[N].新京报.2008年10月25日.
    [22]李晋悦.顾彬:我宁愿被称为诗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9月5日.
    [23]李美皆.顾彬式的偏激和走俏[N].文学报.2009年2月26日.
    [24]李美皆.这个人,能让我们在德国牛起来吗?[N].羊城晚报.2009年4月4日.
    [25]李雪涛.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N].中华读书报.2005年12月7日.
    [26]刘若南.中国作家慷慨激昂让人受不了[N].南都周刊.2008年12月1日.
    [27]刘绪源.顾彬用得着辩护吗?[N].文学报.2009年1月22日.
    [28]刘跃进.退潮之后读顾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5日.
    [29]刘作楣.汉学家顾彬再度“炮轰”中国文学[N].中国青年报.2009年2月24日.
    [30]楼乘震.顾彬:我何必要“圆滑”[N].深圳商报.2008年10月4日.
    [31]陆高峰.“文学垃圾论”并非无稽之谈[N].广州日报.2006年12月22日.
    [32]倪宁宁.顾彬:他们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N].现代快报.2009年2月22日.
    [33]沈振亚.顾彬像小孩子赌气一样[N].吴江日报.2008年3月27日.
    [34]石剑峰.顾彬:除了我德国没有人研究中国文学[N].东方早报.2008年9月17日.
    [35]石剑峰.顾彬:中国文学的后卫[N].东方早报.2008年9月26日.
    [36]田志凌.顾彬:中国当代作家害怕面对真正的问题[N].南方都市报.2006年12月14日.
    [37]王洪波.顾彬“再轰”中国当代文学世界汉学大会为此“炸开了锅”[N].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
    [38]王胡.顾彬:中国作家背叛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9年7月8日.
    [39]王胡.中国学者不会外语,就读不懂鲁迅[N].中华读书报.2007年8月29日.
    [40]王胡.顾彬:不能用金庸代替鲁迅[N].东方早报.2007年8月29日.
    [41]王乐.“仿汉学”更容易出活儿[N].文汇报.2009年10月31日.
    [42]王庆环.外国人怎么看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3月30日.
    [43]吴子桐.中国对于西方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2日.
    [44]肖鹰.波恩的忧郁:罪与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8年12月3日.
    [45]颜雪岭.德国汉学家顾彬:重庆媒体没有故意歪曲我[N].青年周末.2007年1月18日.
    [46]叶隽.期待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9年4月15日.
    [47]叶开.中国作家作品太脱离生活[N].羊城晚报.2008年11月22日.
    [48]叶开.“中国人自认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N].羊城晚报.2008年11月8日.
    [49]叶开.一部富于批判精神的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50]余开伟.从维熙当不了顾彬的“郎中”[N].羊城晚报.2010年5月1日.
    [51]月光族.顾彬先生的逻辑与《羊城晚报》的证据[N].羊城晚报.2010年9月12日.
    [52]云也退.顾彬:中国当代作家写得太快[N].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53]巫昂.替顾彬多炮轰一点中国当代文学[N].东方早报.2009年4月5日.
    [54]吴小攀.如果我是汪晖,我会马上站起来承认错误[N].羊城晚报.2010年9月5日.
    [55]张闳.第一千○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15日.
    [56]张敬伟.顾彬文学史带来另一种视角[N].深圳商报.2008年9月18日.
    [57]张莉.顾彬为什么持续“走红”[N].信息时报.2009年2月22日.
    [58]张莉.中国当代文学:成为你自己[N].信息时报.2008年12月21日.
    [59]张莉.顾彬:一个德国人的“中国文学史”[N].信息时报.2008年11月9日.
    [60]张莉.读顾彬“德国身份”的洞见与盲视[N].新京报.2008年10月25日.
    [61]张柠.垃圾与黄金: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两个极端[N].羊城晚报.2009年11月6日.
    [62]张楠.汉学家顾彬来宁再放炮列数中国当代作家“七宗罪”[N].扬子晚报.2009年2月17日.
    [63]张楠.南京作家集体PK顾彬[N].扬子晚报.2009年2月19日.
    [64]张英.德国准牧师顾彬[N].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
    [65]张英.“现代性完全是一个错误”——顾彬眼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N].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
    [66]周榕.顾彬:余华、莫言语言能力不够[N].长江商报.2008年11月17日.
    [67]朱玲.德国汉学家称中国不够重视文学翻译,是错误的[N],北京青年报.2007年11月13日.
    [1]宕子.中国当代文学为何成了“垃圾制造场”.红网.2006年12月12日.http://hlj.rednet.cn/c/2006/12/12/1056828.htm.
    [2]虹影.顾彬,我为你如此说感到脸红,虹影新浪博客.2010年3月22日.http://blog.sina.com.cn/hongyinghongying.htm.
    [3]黄琴.韩寒用的是“娃娃中文”.中国新闻网.2010年9月27日.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0/09-27/news18189.html.
    [4]雷志龙.顾彬:德国也有“文革”康德曾受孔子影响.人民网.2009年9月25日.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0119542.htm.
    [5]刘海明.争口气吧,中国当代文学!.红网.2006年12月13日http://hlj.rednet.cn/c/2006/12/13/1058090.htm.
    [6]刘效仁.一个中国作家致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公开信.红网.2006年12月15日.http://hlj.rednet.cn/c/2006/12/15/1060241.htm
    [7]平心.德国汉学权威另一只眼看现当代中国文学.德国之声中文网.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249278,00.html.
    [8]平心.顾彬:重庆报纸歪曲了我的话.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12月22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270081,00.html.
    [9]莫言.顾彬堪比呼雷豹我为顾彬鸣不平.新浪网.2009年12月31日.http://book.sina.com.cn/news/a/2009-12-31/0952264841.shtml.
    [10]顾彬.好的文学只能产生于出版社而非网络.凤凰网.2010年4月7日.http://book.ifeng.com/culture/6/detail_2010_04/07/512793_0.shtml.
    [11]顾彬.中国作家只会用一条腿走路.凤凰网.2010年3月30日.http://phtv.ifeng.com/program/qqsrx/detail_2010_03/30/1065754_0.shtml.
    [12]唐小林.谁来为汉学家顾彬的冤案平反.红网.2011年1月7日.http://hlj.rednet.cn/c/2011/01/07/2154043.htm.
    [13]王祖哲.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印象记.王祖哲新浪博客.2006年4月6日.http://blog.sina.com.cn/wangzuzhe.
    [14]温奉桥.我看德国汉学家顾彬.温奉桥新浪博客.2007年4月19日.http://blog.sina.com.cn/wenfengqiao.
    [15]亚思明.顾彬专访:解铃还须系铃人.德国之声中文网.2006年12月22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287663,00.html.
    [16]朱春雷.汉学家顾彬:你心里面是一堆垃圾.红网.2006年12月12日.http://hlj.rednet.cn/c/2006/12/12/1056830.htm.
    [1]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M].姜涛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M].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徐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6]韩南.韩南中国小说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M].张泉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
    [8]黄子平.边缘阅读[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0]黄子平.男男女女[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黄子平.害怕写作[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黄心村.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13]金介甫,沈从文传[M].符家钦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
    [14]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5]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6]李欧梵.上海摩登[M].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尹慧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李欧梵.狐狸洞呓语[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李欧梵.都市漫游者:文化观察[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季进,李欧梵.李欧梵季进对话录[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李欧梵.西潮的彼岸[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5]李欧梵.一起看海的日子[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26]李欧梵.过平常日子[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27]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9]李欧梵.我的哈佛岁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0]李欧梵.我的音乐往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王宏志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32]李欧梵.浪漫与偏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33]李欧梵.清水湾畔的臆语[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李欧梵.苍凉与世故——读老上海·看老电影·怀张爱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5]李欧梵.我的观影自传[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36]李欧梵.看电影[M].上海:上海书店.2008年.
    [37]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38]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评纲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3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40]刘剑梅.狂欢的女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41]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M].郭冰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42]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44]普实克,李欧梵.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M].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45]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何恬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6]舒允中.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47]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8]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王斑,钟雪萍.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旅美学者自述[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
    [51]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M].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52]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3]王德威.第凡内早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54]王德威.微雨魂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55]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6]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57]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59]王德威.如此繁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60]王宏志.鲁迅与左联[M].新星出版社.2006年.
    [61]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M].王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奚密.诗生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奚密.现代汉诗——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M].宋炳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64]夏志清.人的文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65]夏志清.鸡窗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66]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胡益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夏志清.文学的前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6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9]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70]夏志清.岁除的哀伤[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
    [71]夏志清.谈文艺忆师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72]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73]许子东.输水管森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74]许子东.呐喊与流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75]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孙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M].李冬木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7]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M].李冬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78]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79]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M].秦立彦译.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M].秦立彦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82]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M].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83]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84]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7年.
    [85]钟雪萍,劳拉·罗斯克.越界的挑战:跨学科女性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86]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M].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