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校教育角色化是指学校教育以培养未来社会精英角色为主要甚至是唯一追求目标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学校教育选拔功能对育人功能的僭越,基于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行动是其实践表征。学校教育角色化窄化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异化了学校教育的角色学习功能和放逐了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功能,导致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式微。
     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有其直接的教育场域根源,更有着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场域根源,其教育场域根源乃是教育场域的客观结构与场域中行动者据此客观结构而生成的生存心态;其社会场域根源则是社会场域的客观结构和社会场域中的行动者的生存心态。
     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教育场域根源是教育场域的客观结构与教育场域中的诸行动者的生存心态。其中层级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是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静态教育结构根源,而考试制度与技术选择的竞争性资本获取机制则是学校教育角色化的动态教育结构根源;而教育场域中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对资本搏取与利益追求的欲求是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生存心态根源。基于教育场域客观结构的利益安排和相关行动者追求利益的生存心态是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实践逻辑。
     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更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场域根源。首先,追求体面而有尊严的“好生活”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搏取为实现这种价值取向所需的以“高学历、高文凭”教育资格为标志的兑换价值较高的优质文化资本而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生存心态。其次,社会场域的客观结构——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其影响、分化的职业体系与不断扩大的行业收入差距、以职业分化与资源占有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分化和从“身份”标准到“成就”标准的职业获得与流动机制的变革则是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深层社会客观结构根源。
     学校教育角色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当下社会与教育发展现实与趋势来看,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消解则有赖于包括教育场域在内的社会场域的客观结构根本性改革的整体推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存心态的调适和继之而来的行动改变,这无疑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消解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亟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应回归教育诸功能之本然关系,恪守育人功能的首要地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实现政绩观的调整与角色的转换;再次,政府应加快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最后,国家应着力加快推进社会用人制度与薪酬制度的变革。
The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means the kind of practice thatschool takes possible measures to mold elite roles for the future society as the maineven the only aim.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means thatthe function of sele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arrogated its function of fostering,and its practical expression is the education action only for exams based on the ideaof entering higher schools.The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narrowedits function of socialization,alienated its function of roles studying,and expatriatedits function ofindividuation,which has led its function of fostering to waning.
     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not only its directcauses of education field,but also its far-ranging and severe roots of society field.Thedirect causes of education field are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and the actors' habituswhich has been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field,and itsroots of society field are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and the actors' habitus of the field.
     The direct causes of education field of education field are the external structuresand the actors' habitus in the field,in which the interspatial and tiered school systemis its static education structure cause,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petitive capitalobtaining with the eleven-plus system as its technical selection is its dynamiceducation structure cause.The habitus of the State,the habitus of the educationadministration service,the habitus of the school,and the habitus of teachers are thecauses of the habitus of 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Theinterests' arrangement based on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education field and thehabitus of interrelated actors' pursuing interests a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using the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its deeper roots of thesociety field.Firstly,people have the value tropism of hankering honorable andrespective“good life”,which needs fine cultural capital with a high value of exchangeand a famous diploma title.In order to get the famous diploma title,people have tocontest in getting the fine educational resources.That is the far-ranging habitusamong the actors in our society field.Secondly,the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society field,which means the changed production manners with the effect,the changedeconomy system with the effect,the differentiated occupation system with thecontinuous enlarged income disparities,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classes with thedifferentiated occupations and resources possessing,and the changed mechanism ofoccupation obtaining and social flowage with a criterion change from“status”to“achievement”are the deeper external society-structural roots causing the problem ofelite-role-training of education.
     The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is a far-ranging problem.According tothe realities and tendencies,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will become moresevere.It needs us to change the external structures of the society field including theeducation field,to redress the actors' habitus suited with the structures,and tochange the actors' action,which doubtless will be a long-range gradual process toabate even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 of elite-role-training of school education.In orderto solve the problem,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ly,school should insist the font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onand scrupulously abide by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the function of fostering;Secondly,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ervice should turn its role and adjust its ideas ofachievements in its post;thirdly,the government should quickly enlarge investment ineducation to accelerat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and finally,thestate should change the system of employment and laborage.
引文
①论文选题受导师陆有铨教授启发,特此致谢。
    ②《望子成龙母亲施压亲儿不满唠叨竟打死生母》,http://daiBnewssina.com.cn/society/2000-1-30/57875.html
    ③《老师同学称他本是个不错的学生》,http://daiBnews.sina.corn.cn/society/2000-1-30/57876.html
    ④《浙江金华中学生弑母案改判内幕》http://news.sina.com.cn/society/2000-11-04/141521.html
    ⑤方益波、黄华:《“天之骄子”为何沦为“梁上君子”?》,《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14日,第2版。
    ⑥《用硫酸泼伤黑熊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被处留校察看》,http://news.sohttcom/80/39/news202953980.shtml
    ①蔡方华:《北京高校离奇劫案:大学生欲杀同学只为求解脱》,《江南时报》2002年3月20日,第五版。
    ②《县委常委会因高考滑坡道歉学校领导停职》,http://www.tianya.cr/techforum/Content/188/538309.shtml
    ③《陕西洛川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强迫百余高中生留级》,http://gb.eri.cn/8606/2006/07/17/106@1134572.htm
    ④http://news.sina.com.en/s/2008-12-16/052116854459.shtml
    ①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6页。
    ①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第3页。
    ②谭维智:《一个批判的思想者——陆有铨先生教育思想管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马各尼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参见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3页。
    ②参见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5页。
    ①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3期,第6页。
    ②在社会学和行为科学中,角色化一般是指一个人进入确定的时空、人际关系环境时,从自我心态、自我行为转化为符合社会意识、社会心态、社会行为的具有特定身份、地位的社会成员,因此与本文使用的角色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①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这类“好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精英人才,因此,可以说在人们的意识中现实学校里的好学生和未来社会中的精英人才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此外,关于精英概念及其类型划分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不是本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但却是本文必须交代的问题。精英,本义是指“被挑选出来的”人,自古使用至今,从帕累托(V.Parate)开始,将其作为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而广泛使用。自从帕累托提出“精英的环流”论以来,精英这个概念大致被赋予了三种含义:一是以米尔斯(C.W.Mills)为代表的“权力精英”,指支配阶级、权力集团,主要用于对独裁制、官僚制等权力机构的分析;二是以拉斯维尔(H.D.Lasswell)为代表,指那些在社会各方面的社会公共性表决中具有强烈影响的人,用于分析公共舆论的走向及社会性决定的结构;三是始于帕累托的“环流”观点,主要用于社会阶层论,指拥有大量财富、权力、威信等社会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能贯穿自己意愿的阶层—阶级。社会精英和学历精英的用法属于第三个系统。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哈西尔(A.H.Halsey)在研究知识性精英的历史发展过程时以大学的支配结构作为考察对象,认为大学的支配结构的发展是经过四个阶段:神权制、贵族制、能力主义、民主制。神权制时代是由神职人员控制知识的时代,如中世纪大学(以神学为中心的巴黎大学);贵族制时代贵族支配大学的时代,以近代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为代表;能力主义时代是学问优秀的人支配大学的时代,如19世纪以后德国大学的发展;民主制时代,正如20世纪美国大学大学的大众化发展,是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发言权,以此来管理运营大学的时代。哈尔西的此种划分对思考知识性精英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见【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许敏译《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7-69页。)综合参照上述分析,本文中学校教育角色化概念中所指的精英主要是指以拥有高学历、高文凭的以专家为代表的能力主义式精英、权力精英和拥有大量财富、权力、威信等社会资源在社会分层中处于社会中上层以上的社会阶层。
    ②孙正聿著:《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③谭维智:《一个批判的思想者——陆有铨先生教育思想管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9页。
    ④陆有铨、迟艳杰:《中国教育哲学的世纪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第9页。
    ①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第3页。
    ②关于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研究现状。陆有铨教授在其《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3期)中提出该问题,从与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照的意义上运用了这一概念并对学校教育角色化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个性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华桦在其《反思学校教育的角色化》(《教育科学》2005年第8期)和《论学校教育中个体角色学习的误区》(《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中对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探讨也主要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及其有害后果,其观点、思路与陆有铨教授的观点、思路相似。与陆有铨教授的研究相比,华桦的分析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坦率地说,相比陆有铨教授的探讨,华桦的研究在研究视阈、思路、深度等方面并没有多少实质性推进。上述研究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是仅基于对经验现象总体感知的一种推论分析,并未深入到学校教育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也并未挖掘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根源和提出可能的消解策略。比较而言,本文作者深入到学校教育实践中,通过实地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获取研究所需的一手材料,并思考和分析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的教育场域根源和社会场域根源,进一步提出可能的消解策略。相对于前二者而言,这在该问题的研究上是一个重要推进。
    ①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 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 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前言二,第11页。
    ①【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②【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①张祥龙主讲:《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③【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⑤【法】埃米尔·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①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88页。
    ②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89页。
    ③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89页。
    ④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89-90页。
    ①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0页。
    ②帕森斯:《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转引自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0页。
    ③帕森斯:《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转引自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3页。
    ①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3页。
    ②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5页。
    ①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第97页。
    ②【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③【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④【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①【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①【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02页。
    ②【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③【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页。
    ④【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104页。
    ⑤【英】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制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⑥【英】厄尔·霍帕:《关于教育制度分类的类型学》,张人杰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页。
    ①2008年4月05日与Y高中C老师的访谈。此外,在Y高中一奥赛班的一节月考试卷分析的化学课上,有一道化学选择题引起了争议,老师说“不管对错,高考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求。”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继续争辩,老师怒吼,“你这是胡搅蛮缠,闭嘴、坐下!”
    ②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第48页。
    ①2008年4月24日与Y高中高二年级奥赛班张姓学生的访谈。
    ②该材料源自2008年4月25日在Y高中高二年级奥赛班一堂《地理》课的实地观察。
    ③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第4页。
    ①郑杰著:《没有办不好的学校——郑杰教育演讲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李剑萍著:《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①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②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8页。
    ①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②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①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②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③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①孙孔懿著:《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117页。
    ②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③这批新式学校并不是基础教育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当时培养新式人才最为急需的外国语学校如1862年建立的京师同文馆、工业技术学校如1865年建立的上海机器学堂、1866年建立的福建船政学堂和军事学校如1 886年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等,即应用类学校。其中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建立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新教育的胚胎。
    ①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②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④如“壬寅学制”中《小学堂章程》规定:“俟各处学堂一律办齐后,无论各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然后听其任为各项事业。”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⑤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⑥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⑦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①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页。
    ②孙孔懿著:《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117页。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④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⑤而问题是,在实践中,学校教育只是注重了社会发展所需精英人才角色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进而造成了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也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
    ① 2007年8月21日D市长在全市高中素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会宁县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关于去甘肃会宁县的考察的实例可参见本文后述与该市教育局高中教研室Q主任的访谈。
    ②T市教育局办公室:《Z局长在全市高中校长论坛上的讲话》,《T市教育工作》第75期。
    ③T市教育局办公室:T市教育工作第75期:《Z局长在全市高中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①郑杰著:《没有办不好的学校——郑杰教育演讲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叶启政著:《等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①参见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105页。
    ①参见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①参见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6页。
    ① http://www.ccw.com.cn/work2/news/daiB/htm2006/20060515_10A2Q.htm
    ② http://news.ccidnet.com/art/945/20071210/1 303095_1.html
    ③ http://www.chinanews.com.cn/cj/kong/news/2008/01-08/1126243.shtml
    ①在韦伯的理论中,财富由个人或群体的全部经济财产所构成,它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物品、土地、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性劳动服务;收入则是使用人力或物质资源所得到的经济收益,收入与财富是密切相关的。权力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声望是个人从他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例如名誉、尊重、钦佩和敬意等。参见吴刚《教育与社会在转型期的关系形态》,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②陈振中:《论教育身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67页。
    ①陈振中:《论教育身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67页。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①组织资源包括行政组织资源和政治组织资源,主要指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包括人和物)的能力;经济资源主要是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技术)资源是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在当代中国社会中,这三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决定着各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执政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和最大量的资源;而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自90年代初中期以来,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上升得很快,它在决定人们得社会经济地位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10页。
    ②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23页。
    ③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3页。此外,该研究对当代中国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还有其它方面,这里只择取与本文联系密切的几个方面,特此说明。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6页。
    ②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①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426页。
    ①参见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②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3页。这种类似性质的影响也反映在如今的中考、高考制度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影响方面。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④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①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②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2页。
    ④【美】切斯特·何尔比康著:《中国人的德性: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镜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⑤【美】切斯特·何尔比康著:《中国人的德性: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镜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⑥傅涌国:《回眸“五四”》,《中国经营报》2005年5月4日,D4版。
    ①王长乐:《从公正到功利——高考意义为什么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第31页。
    ①拉尔夫·H·特纳:《赞助性流动、竞争性流动和学校教育》,张人杰主编《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导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59页。
    ①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lx081018e.shtml
    ① http://news.163.com/08/1009/09/4NQ7MEPN0001124J.html
    ②参见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8、12页。
    ① http://news.sohu.com/20081215/n261220124.shtml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③参见黄杰、王永强《高考状元县的无奈》,《中国经营报》2009年5月4日,A10版。当然,与此同时也可能产生的另一种情况是当社会民众看到通过教育路径来获取职业、改变自己经济社会地位的成本加大而成功的希望在减小甚至是无望的时候,那么新的“读书无用论”将会逐渐蔓延开来。事实上在该区域已经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因为本人在当地唯一一所普通高校做老师的缘故,每当我回农村老家的时候,我的很多亲戚、农村老家的街坊邻居,就跟我请教以后孩子上学还“行不行、有用没用”的问题。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确实难以清晰地告诉他们是“行”还是“不行”。因为我知道他们内心期待的是他们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通过读书考学的路径来换取一份在城市里有着相对稳定和说得过去的收入的职业,脱离他们过着的那种风吹雨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却收益很小的农业劳动,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出人头地”。此外,最近新华社记者对重庆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调查表明,就业难时他们弃考的重要原因。其中不管是 教师、还是学生及其家长的观点都表明,如果不能考上好大学、名牌大学,即使考上高职高专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要花一大笔钱,不如早就业,早打工,早挣钱。参见《重庆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调查:就业难成重要原因》(http://news.ifeng.eom/mainland/200904/0419_17_1113894.shtml)。
    ①《章锐: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http://news.163.com/09/0205/16/51DE5BHM00012Q9 L.html
    ①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第4—5页。
    ①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第69页。
    ②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第69页。
    ③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第11页。
    ① http://www.x5 dj.com/Blog/ThreadDetail.aspx?UserID=200884&ThreadID=33309&Page=0
    ② http://www.zaobao.com/forurn/pages/forum_lx090420g.shtml
    ③ http://news.qq.com/a/20090425/000214.htm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ix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①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5/0505 23 1140109.shtml
    ①【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②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2页。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德国】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 《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 《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王遵仲校:《终身教育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1985年版。
    【法】E.迪尔凯姆著: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 《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渠东校:《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P.布尔迪厄、J._C帕斯隆著: 《再生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法国】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 《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P.布尔迪厄著:《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P.布尔迪厄、J._C帕斯隆著: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成富、张艳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陈圣生、涂释文、梁亚红等译:《科学之科学与返观性——法兰西学院专题讲座(2000—2001学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河清译: 《遏制野火》,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 《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米歇尔·克罗齐埃著,刘汉全译:《科层现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法】G·米亚拉雷等著,思穗、马兰译: 《教育科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加拿大】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布列克里局·杭特著,李锦旭译:《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版。
    【美】戴维·布鲁克斯著,徐子超译:《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美】戴维·斯沃斯著,陶东风译: 《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美】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费正清编,郭晓兵、王琼、张晓丽、王妍慧、李俏梅译,沈中明校:《中国的思想与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美】赫钦斯著,陆有铨译: 《民主社会中教育上的冲突》,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美】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著: 《社会学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著: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著: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国】罗伯特·K·墨顿著,唐少杰等译: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美】T.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等译: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切斯特·何尔康比著:《中国人的德性: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镜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西方哲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美】梯利著: 《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沃尔特·范伯格、乔纳斯F.索尔蒂斯著,李奇等译:《学校与社会》,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coleman)著,邓方译: 《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许敏译: 《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译:《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巴特摩尔著,尤卫军译:《平等还是精英》,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英】彼得·温奇著,张庆熊、张缨等译:《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朱旭东校:《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奎憙著: 《教育社会学》,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版。
    陈建华著: 《基础教育哲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陈敬朴著: 《基础教育概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曙红著:《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向明著: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陈振中等著:《社会学语境中的教育弱势现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邓和平著: 《教育社会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宣扬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何建华著:《分配正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何雪松著:《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康永久著:《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金诤著:《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剑萍著: 《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森、宋乃庆主编: 《基础教育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厉以贤主编: 《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林生傅著: 《教育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版。
    刘海峰、李兵著: 《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刘精明等著: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刘精明著: 《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泽民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卢斌著: 《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 2002版。
    陆学艺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陆有铨著: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陆有铨著: 《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陆有铨主编: 《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马和民、高旭平著: 《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马和民著: 《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和民著: 《从“仁”到“人”: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至六卷),济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 《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单中惠主编: 《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孔懿著: 《教育失误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孙立平著: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孙立平著: 《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主编: 《教育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 版。
    田 玲著: 《北京大学生存心态及其再生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王伦信著: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南湜著:《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佩雄、蒋晓著: 《教育哲学——问题与观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王伟光著: 《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有升著:《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振宇等著: 《儿童社会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吴波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康宁主编:《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敬琏、刘吉瑞著: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吴敬琏著: 《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 《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教育改革的限度》,重庆、云南:重庆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夏正江著: 《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谢维和著: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辛鸣著:《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徐长福著: 《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杨东平著: 《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岳龙、东 方著: 《走进天才——重审英才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叶澜著: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3》,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叶澜主编:《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5》,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齐政著:《等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人杰主编: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维迎主编: 《中国改革3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祥龙主讲: 《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张晓明著:《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行涛著:《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郑金洲著: 《教育碎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燕祥著: 《教育的功能与效能》,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
    周晓虹著:《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朱国华著: 《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曹 晶:《公民应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陈桂生: 《“学校”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陈录生:《西方社会化理论与中国人的社会化》,《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陈映芳:《对“好孩子”、“好学生”过度角色化的思考》,《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5期。
    陈映芳:《在“人”与“社会角色”统合中成长——对“好孩子”定义的历史考察》,《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4期。
    程天君、吴康宁: 《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 《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杜时忠、卢旭:《转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释疑、求解》,《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
    风笑天: 《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述评》,《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冯雪梅: 《精英教育的困境》, 《南方周末》2005年4月7日。
    高学: 《试论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高宣扬: 《论布尔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高兆明: 《对个体“社会角色化”的诘问》, 《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葛新斌:《公民教育: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深切呼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华桦: 《反思学校教育的角色化》, 《教育科学》2005年第8期。
    华桦: 《论学校教育中个体角色学习的误区》, 《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
    江月桥: 《从“做人”到“做公民”——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3期。
    蒋士会:《教育功能及其演进》,《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金生鈜: 《精英主义教育体制与重点学校》,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4期。
    金生鈜: 《“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4期。
    金生鈜: 《什么是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我国教育改革的症结》,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3期。
    孔铮: 《教育对人力资源积累及就业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1期。
    劳凯声: 《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 《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李芳: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公民教育问题研究路径综述》, 《理论学刊》2006年第3期。
    李敏:《当前学校教育中个体社会化的异化现象探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李继宏:《论自我教育与个体社会化》,《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1期。
    李全生: 《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李全生: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东方论坛》2003年第1期。
    梁金霞: 《公民教育的国际发展与基本理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林克雷、李全生: 《广义资本和社会分层》,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林素川: 《社会化与学校教育观之变革》, 《教育评论》1991年第4期。
    刘生全: 《论教育场域》,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刘智运、胡德海: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陆有铨: 《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陆有铨: 《学校教育的新使命》, 《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3期。
    陆有铨: 《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陆有铨: 《“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中国德育》2008年第10期。
    陆有铨:《中国(大陆地区)教育哲学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哲学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10月。
    庞丽娟、胡 娟: 《论社会化及其现代教育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马和民: 《学生失范行为及其教育控制》, 《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4期。
    马和民:《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与综合治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马和民: 《教育理论构造的两种理想类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孟庆松: 《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高考》, 《考试研究》2006年第1期。
    彭泽平: 《培养公民还是培养人才——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彭泽平、陆有铨: 《论当代中国教育学者的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4期。
    阮成武: 《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整合取向》, 《教育科学 研究》2004年第10期。
    阮成武: 《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多元整合论——兼与彭泽平先生商榷》,《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 《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孙拥军、刘猛:《教育本质的哲学探源与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4期。
    谭维智:《一个批判的思想者——陆有铨先生教育思想管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陶行知着: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田海平: 《教育权·教育责任·教育角色——教育伦理的三大课题透析》,《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田 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万明钢: 《论公民教育》, 《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王晨:《权力再生产的教育机制——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王长乐:《从公正到功利:考高意义为什么变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
    王凤霞: 《素质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1期。
    王后雄:《从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变革看高考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4期。
    王加强、范国睿: 《教育生态研究方式初探》,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7期。
    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问题再审思——兼答赵婷婷同志》,《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吴康宁: 《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4期。
    吴康宁: 《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吴康宁: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4期。
    吴康宁:《谁支持改革——兼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6期。
    吴康宁: 《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 《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肖计划: 《论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 《暨南学报》1996年第4期。
    谢维和: 《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谢维和: 《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 《中国教师》2006年第1期。
    杨朝、孙金枝:《关于我国教育领域中精英主义价值取向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5期。
    杨东平: 《“后普九时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考》, 《人民教育》2008年第5期。
    杨启亮: 《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 《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杨启亮: 《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 《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杨启亮: 《考试竞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追问》, 《教育评论》2005年第6期。
    杨启亮:《困惑的思考: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1期。
    杨启亮:《误解与辨析:选择底线评价的几个实践问题》,《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6年第11期。
    叶 飞、李会松: 《现代教育语境下的学历主义悖论》, 《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叶澜: 《转换思路进一步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 《中国教师》2006年第1期。
    易希平: 《臣民新民公民——浅论现代公民教育》,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曾晓东:《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3期。
    张启树: 《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庄西真:《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2期。
    朱丽:《个人利益抑或公共利益:教育改革的两难困境——从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沿革说起》,《“公平、均衡、效率——多元社会背景下教育政策”国家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10月。
    李春玲:《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理想化问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Randall Curren.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Blackwell Pulishing Ltd,2003.
    George Ritzer,Douglas J.Goodman.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George Ritzer.Morden Sociological Theor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George Ritzer.Postmorden Social Theory,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Joel M.Charon.Social Problems Readings with Fuor Questions,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Samuel Enoch Stumpf,James Fieser.A History of Philosophy:Socrates to Sartre and.Beyond,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Brent Davis,Dennis Sumara.Complexity and Education:Inquiries into Learning,Teaching,and Researc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