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的自愿与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过程,法院调解抑或受到极度重视,抑或受到限制适用,都离不开自愿与强制这一主题。通过法院调解制度发展的脉络的分析,我们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当今,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兴衰转变过程,就是尊崇当事人意愿与注入强制性因素二者之间的博弈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无疑成为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中最重要的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实践中衍生了各式各样的强制手段,游离在法律禁止与允许的灰色地带之中。域外ADR的成功经验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已经普遍承认必须加强公权力对法院调解的控制,注入强制性因素已为大势所趋;法院调解自身难以避免的强制性及我国司法发展的客观需要都为强制调解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构建法院强制调解制度,可以考虑:适当扩张法院调解前置范围,促进案件的繁简分流;加强法官对调解的控制,提升法院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效力;建立代替调解的决定制度,保障和巩固调解成果;赋予当事人相应的异议权,对非正当的强制予以牵制,确保强制调解制度健康有序地开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t mediation system has a lot of ups and downs in our country, sometimes it is valued extremely, and sometimes it is restricted in application. But the system never is away from the theme of voluntary and compulsory.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the court mediation system shows the following fact: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stablished,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is actually a game between respecting the related parties’wishes and adding compulsory to the court mediation..We are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without doubt, the court mediation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to settle disputes through the non-litigation. But because of lacking the relevant regulation, in practice, it leads to all kinds of enforcement methods to be mixed into the law prohibition and law allow.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verseas ADR shows that the public power interfering in the court medi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the compulsory facto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court mediation. Most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already recognized this point universally.Both the compulsory factor of the court mediation and the objective needs for Chinese judicial development supply more room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forcement system.So it is necessary to enlarge appropriately the early mediation scope, which can promote separating the cases into the complex one and the simple one.To reinforce Justice’s intervention in the mediation can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t mediation with justice and efficiency.To supply the relief system to the enforcement of the court mediation can restrict the unfair enforcement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forcement system in order.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nforcement system will inject fresh energy to the court mediation, which is the ancient tradition.
引文
①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页。
    ①李浩:《论调解不宜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载于《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第74页。
    ①范愉:《调解的重构(上)——一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第121页。
    ①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载于《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第61页。
    ①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载于《法学研究》第18卷第4期,第63页。
    ①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第123页。
    ①史长青:《调解制度中的强制性因素研究》,载于《烟台大学学报》第20卷第4期,第30页。
    ①章武生、张大海:《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载于《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0页。
    ②宋明志:《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强制调解程序为比较》,载于《政法论丛》2008年第1期,第78页。
    ①闫庆霞:《中日诉讼外调解制度比较》,载于《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8卷第6期,第89页。
    ②小岛武司、伊藤真编:《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丁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③小岛武司、伊藤真编:《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丁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①齐树洁:《台湾法院调解制度的最新发展》,载于《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第27页。
    
    ①周永坤:《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载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第166页。
    ②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①章武生、张大海:《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载于《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0页。
    ②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载于《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第54页。
    ③肖建华、杨兵:《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载于《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4期,第86页。
    ①范愉:《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调解》,载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第173页。
    
    ①李浩:《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载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7月,第24页。
    ②棚濑孝雄著:《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③洪冬英:《法院调解强制性因素的理性分析》,载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第72页。
    ①何兵著:《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①史长青:《调解与法制:悖而不离的现象分析》,载于《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第2页。
    ①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第100页。
    ①章武生、张大海:《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载于《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第126页。
    ①《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51页。
    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②张卫平、陈刚编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①王亚新:《民事司法“调审分离”制度化的一例——日本的民事调解制度和诉讼上和解》,载于法律思想网http://www.law-thinker.com/
    [1]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3]何兵著.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王亚新.对抗与判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唐德华.民事诉讼法立法与适用.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7]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民事程序法论文选萃.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9]闫庆霞.法院调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10]高洪宾.民事调解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11]棚濑孝雄.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小岛武司,伊藤真.诉讼外纠纷解决法.丁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3]民事诉讼法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
    [14]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范愉.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2.
    [2]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3.
    [3]范愉.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学海,2003,1.
    [4]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3.
    [5]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比较法研究,2003,4
    [6]范愉.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调解.河北学刊,2006,6
    [7]宋明志.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强制调解程序为比较.政法论丛,2008,1
    [8]张卫平.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法学,2007,5.
    [9]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1994,1.
    [10]李仕春.诉之合并制度的反思及其启示.法商研究,2005,1
    [11]史长青.调解与法制:悖而不离的现象分析.法学评论,2008,2
    [12]史长青.调解制度中的强制性因素研究.烟台大学学报,2007,10.
    [13]赵旭东.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法学家,2007,6.
    [14]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法学评论,2005,6
    [15]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中国法学,1998,1
    [16]洪冬英.法院调解强制性因素的理性分析.河北学刊,2006,6.
    [17]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法学研究,1996,18
    [18]李浩.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4.
    [19]陈桂明,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以民事诉讼权利类型化为基点.法律科学,2006,6
    [20]肖建华,杨兵.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比较法研究,2006,4
    [21]陈弘毅.调解、诉讼、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中儒家思想的思考.法制现代化研究,
    [22]许少波.论诉讼调解瑕疵之救济.法学,2007,4
    [23]周永坤.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法律科学,2007,3.
    [24]齐树洁.台湾法院调解制度的最新发展.台湾研究集刊,2001,1
    [25]陈桂明,李仕春.形成之诉独立存在吗——对诉讼类型传统理论的质疑.法学家,2007,4
    [26]章武生,张大海.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法商研究,200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