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劳资冲突与化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的劳资冲突事件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冲突所涉及的劳动者人数、事件的激烈程度以及引发的社会效应,都比以往事件升级。2009年7月24日的“通钢事件”,2009年8月的“林刚事件”,2010年1月23日至5月27日的“富士康十三跳事件”,2010年5月17日的本田“停工门事件”等的发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破了社会稳定的局面。劳资冲突不仅考验决策者的决策思路、执行者的执行力度、工会的职能与作用,而且也在考验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容纳与解决矛盾的能力。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劳资冲突的性质,分析了劳资冲突的现状、成因,并对劳资冲突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矛盾、缓解冲突的对策。据此,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基于近年发生的案例和数据说明劳资冲突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基本概念和理论,界定了“冲突”和“劳资冲突”的内涵,概述了“冲突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
     第三章归纳了我国劳资冲突的性质与特征,指出当前我国的劳资冲突是非对抗性冲突,劳资冲突存在数量不断增加、主体多元化、诱因多元化、行动组织化和暴力化的特征。
     第四章分析了劳资冲突的成因和功能,从直接诱因、制度诱因、文化心理原因和根本原因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劳资冲突的形成原因,同时也分正功能和负功能讨论了劳资冲突的破坏效应、示范效应、“安全阀”效应和倒逼机制。
     第五章对劳资冲突的形成和演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劳资冲突的形成机理,并探讨了劳资冲突的整体演化历程和具体的演化过程,同时也提出了影响劳资冲突演化的各种因素。
     第六章为化解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提出化解劳资冲突首先要建立现代的劳资冲突观念,明确政府的责任和定位,并分别针对己发生的劳资冲突和劳资冲突的预控机制提出了建议:对于己发生劳资冲突,相关企业和政府都要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劳资冲突的预控机制的构建,则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采取措施,力求从根本上消除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
Currently, the industrial disputes happen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in our country than before, and more labors are involved. No matter the intense or the social effects both upgrade than that of previous events. Such as the "TISCO event" on24July2009, the "Lin Gang event" in August2009, the "Foxconn event" form23Jan to27May2010, and Honda "lay-off event" on17May2010. The industrial disputes disturb the order and break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and economy. Labor conflicts not only test the thought of decision makers, the power of executives, the function of trade union, but also be a tes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hat our society can accept and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to industrial conflict, and also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pute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the policies are provided to relieve and resolve the conflicts. Under this research purpose, the article contains following chapters: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data and cases of the situation, explains the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industrial disputes, combs and evaluates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in industrial disput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researches,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questions, mentality and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Chapter two is about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relative theories. This part reviews the concepts of conflict, industrial dispute, and expounds the relative theories such as conflict theory,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Chapter three 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s of industrial disputes. The industrial dispute in our country is non-antagonistic. The number keeps increasing, the groups participating and the causes of the events are multivariate. The course of actions is accompanied by organization and violence recently. Chapter four is about the causes and functions of labor conflic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abor conflicts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rect incentives, system incentives,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auses, as well as underlying causes. The positive functions and negative features of labor conflicts were discussed too, such as failure effect, demonstration effects,"safety valve" effect and forcing mechanisms. Chapter five comb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isputes. This part analyze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labor-management conflict, discusses the overall and specific evolution process of labor conflict, and puts forwar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olution of labor-management conflicts. Chapter six is about the policies and advice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nd construct 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paper presents that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ll the society must establish the modern concept of labor conflicts, initially. Secondly, the responsibility and positioning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lear. Then the advice is put forward to resolve the conflicts have happened and construct the control mechanisms to reduce the opportunity of labor-management conflict, separately. For labor conflicts have happened,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respond quickly and handle the situation in a timely manner; for the control mechanisms, the measures should include macro-level, middle-level and micro-level, seeking to eliminate the causes of labor-management conflicts fundamentally.
引文
①[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①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②ERG理论:艾尔弗雷德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
    ①周建国:“非均衡契约、劳资冲突及其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②袁凌、李晓婷:“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求索》,2009年第12期。
    ③吴清军、许晓军:“中国劳资冲突的性质与特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④王小军:“转型期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及治理”,《理论月刊》,2009年第1期。
    ① 王金沙:“论企业群体性事件及其预防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②徐海珍、张晶、董敏、杨宏:“当前群体劳资纠纷心理疏导机制研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③任小平、许晓军:“职工权益自救与工会维权策略研究——在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的观察”,《学海》,2008年第5期。
    ④潘秦萍:“浅谈我国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与预防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3期。
    ⑤姜胜洪:“当前职工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纵横》,2011年第4期。
    ⑥姜胜洪:“从舆情视角看企业劳资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理论界》,2007年第3期。
    ⑦吴清军、徐晓军:“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①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②参见郭庆松主编:《企业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③乔·英格兰、约翰·里尔:《香港的劳资关系与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35页。
    ①韦长伟、徐批迎:“当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与政府治理”,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②埃米尔·涂尔十:《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页。
    ③同上,第313页。
    ①马克斯·志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33页。
    ②同上,第337页。
    ①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同上,第17-23页。
    ③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④同上,第142页。
    ⑤同上,第40页。
    ⑥“零和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非零 和博弈”是一种非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干部读本编写组:《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①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Morristown J: Genera Learning Corporation, 1973.
    ②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82).
    ③ John E. Farley. Sociology (4th.ed), N.J.:Prentice Hall Inc, 1998, (494).
    ①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②于建嵘:“罢工不是群体性事件”,《时代周报》,2010年6月8日。
    ①“一调一裁两审制”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一调是指,发生劳动争议,首先应当由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一裁是指,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作出仲裁裁决;两审是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还不服的,可以上诉至上一级人民法院。
    ②乔臻、姜颖:“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争议和劳工二群体性事件分析”,《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③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④同上。
    ①“2008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处理争议案件97万余件”,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工作协会,http://xh.pdhr.com/article_display.aspx?types=13&id=932.
    ②“劳动纠纷逐年剧增五成涉及劳动报酬”,全景网,http://www.p5w.net/news/gncj/201007/t3074995.htm.
    ③“全国第三季度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5.3万件”,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10/22/content 21178796.htm.
    ①“2010年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情况统计分析”,中国劳动网http://www.labournet.com.cn/ldzy/ckzl/t20.asp.
    ①同上。
    ②根据《2009年中国劳动统汁年鉴》数据整理而成。
    ①2009年遵循新报表制度的规定,关于集体劳动争议的统计口径由3人变为10人,案件数和人数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②“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案件处理情况”,中国劳动网,http://www.laboumet.com.cn/ldzy/ckzl/t20.asp.
    ①同上。
    ②“云南孟连事件”,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08-07-23/100076053.html.
    ③“LGD在华面板厂爆发劳资纠纷暴露行业困境”,凤凰网,http://tech.ifeng.com/it/detail 201112/29/11647353 O.shtml.
    ④杨琳:“劳资矛盾忧患”,《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50期。
    ①参见:http://bbs.rednet.cn/thread-19226611-1-1.html.
    ①数所来源于《2009年中国劳动统汁年鉴》。
    ①“广东中山美的公司透漏数千员工社保”,《京华时报》,2011年12月17日。
    ②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①季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7期。
    ①根据《2009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成。
    ②“富士康内幕:13个人的残酷青春”,凤凰网,http://tech.ifeng.com/special/xinshengdainongmin/detail_2010_06/13/1622379_3.shtml.
    ①“保定上千名职工徒步进京上访”,大公网,http://www. takungpao.com.hk/news/09/04/03/EP-1060017.htm.
    ①“海南—德资公司近3000名女工集体罢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1/13/content_18218785.htm.
    ②“富士康内幕:13个人的残酷青春”,凤凰网,http://tech.ifeng.com/special/xinshengdainongmin/detail_2010_06/13/1622379_l.shtml.
    ①“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呼唤改革提速”,金融界,http://finance.jrj.com.cn/2010/05/1311077457283.shtml.
    ②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冒险迁移:即个体行动时的恐惧在集体行动中会消失,反而会更有冒险意识。
    ①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3页。
    ①“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初次分配比重”,《经济参考报》,2011年2月9日,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itml/2011-02/09/content_22559.htm?div=-1.
    ①“通钢悲剧与国企改制陷阱”,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en/2009-07-27/110214831.html.
    ②“南海本田工人高喊罢工到底要求重整工会”,中评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1336506.
    ③“林钢事件前前后后”,新民周刊,http://xmzk.xinminweekly.com.cn/tg/200909/t20090902_2451104.htm.
    ①赫们特·A·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①琳达·狄更斯、聂耳伦编著:《英国劳资关系调整机构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页。
    ①孙立平:《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2004年,http://www.hexun.com.
    ①乔健、姜颖:“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争议和劳工群体性事件分析”,《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①乔健、姜颖:“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争议和劳工群体性事件分析”,《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①杨体仁、李丽:《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中国劳动者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①金秀坤:《韩国劳资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
    ①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Morristown J:Genera Learning Corporation, 1973.
    [2]John E. Farley: Sociology (4th.ed), N.J.:Prentice Hall Inc, 1998.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4]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年版。
    [5]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6]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干部读本编写组:《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8]郭庆松主编:《企业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9]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0]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1]乔健、姜颖:“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争议和劳工群体性事件分析”,《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乔·英格兰、约翰·里尔:《香港的劳资关系与法律》,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
    [13]金秀坤:《韩国劳资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5]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的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林晓云等编著:《美国劳动雇佣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7]琳达·狄更斯、聂耳伦编著:《英国劳资关系调整机构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杨体仁、李丽:《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中国劳动者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20]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2]高春芽:“集体行动理论思想渊源探析”,《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郭爱萍:“劳资关系与工会维权的困境分析”,《求实》,2008年第12期。
    [4]季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7期。
    [5]姜胜洪:“当前职工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纵横》,2011年第4期。
    [6]柯毅萍、王毅华:“企业劳资冲突的功能分析及社会调控”,《工运论坛》,2006年第6期。
    [7]孔欣伟:“福莱特结合原则在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中的运用”,《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第7期。
    [8]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刘春梅:“冲突理论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0期。
    [10]刘泰洪:“劳资冲突化解:由集体谈判向网络化治理的转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1期。
    [11]罗燕、林秋兰:“集体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潘泰萍:“浅谈我国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预防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3期。
    [13]任国友:“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及其治理”,《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8期。
    [14]石大建、李向平:“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5]韦长伟、徐祖迎:“当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与政府治理”,《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6]王少波:“国企改制中劳资冲突走向暴力现象解析——以通钢集团和林钢集团改制中出现的暴力事件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3期。
    [17]王金沙:“论企业群体性事件及其预防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18]王维:“国内外劳资冲突管理研究综述”,《商业时代》,2011年第2期。
    [19]王兴华:“高流动性对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影响—基于完全非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
    [20]吴清军、许晓军:“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21]吴清军、许晓军:“劳资群体性事件与工会利益均衡及表达机制的建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22]叶鹏飞:“劳资冲突的风险特征和管理问题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23]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4]袁凌、李晓婷:“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求索》,2009年第12期。
    [25]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6]周建国:“非均衡、劳资冲突及其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4]汤利峰:“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徐士林:“劳资冲突中工人的行动策略——以L市Y韩资企业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张传亮:“当前我国劳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2008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处理争议案件97万余件”,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工作协会,http://xh.pdhr.com/article_display.aspx?types=13&id=932.
    [2]“2009年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案件处理情况”,中国劳动网,http://www.labournet.com.cn/ldzy/ckzl/t20.asp.
    [3]“2010年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情况统计分析”,中国劳动网,ttp://www.labournet.com.cn/ldzy/ckzl/t21.htm.
    [4]“保定上千名职工徒步进京上访”,大公网,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09/04/03/EP-1060017.htm.
    [5]“富士康内幕:13个人的残酷青春”,凤凰网,http://tech.ifeng.com/special/xinshengdainongmin/detail_2010_06/13/1622379_3.sht ml.
    [6]“海南一德资公司近3000名女工集体罢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11/13/content_18218785.htm.
    [7]“各地出租车罢运事件反思录”,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zt/2008/bayun/.
    [8]“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呼唤改革提速”,金融界,http://finance.jrj.com.cn/2010/05/1311077457283.shtml.
    [9]“劳动纠纷逐年剧增五成涉及劳动报酬”,全景网,http://www.p5w.net/news/gncj/201007/t3074995.htm.
    [10]“LGD在华面板厂爆发劳资纠纷暴露行业困境”,凤凰网,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1_12/29/11647353_0.shtml.
    [11]“林钢事件前前后后”,新民周刊,http://xmzk.xinminweekly.com.cn/tg/200909/t20090902_2451104.htm.
    [12]“南海本田工人高喊罢工到底要求重整工会”,中评网,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 d=0&docid=101336506.
    [13]“全国第三季度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5.3万件”,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10/22/content_21178796.htm.
    [14]“苏州一台资企业发生严重劳资纠纷事件”,金融界,http://finance.jrj.com.cn/biz/2010/01/1908326829132-1.shtml.
    [15]孙立平:《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2004年,http://www.hexun.com.
    [16]“通钢悲剧与国企改制陷阱”,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09-07-27/110214831.html.
    [17]“云南孟连事件”,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08-07-23/100076053.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