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快速应用,组织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开始日益关注一个重要研究主题:信息技术会如何影响现代组织及其运行?
     最初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技术与组织”研究传统影响,研究者在技术决定论、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以及互构论理论的影响下,试图在新技术与组织之间建立起线性的相互勾连,进而来理解技术对组织运行的影响。
     新近的研究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信息系统和组织安排在设计和使用的灵活性方面,这挑战了那些更趋决定论的观点。一些学者进而开始对已有研究开始进行反思,他们认为:单纯在“谁影响谁”层面讨论“变化是什么”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加大研究深度,转而在信息技术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层面讨论“这些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互动机制的角度来展开研究,进而对中国政府改革进程中信息技术促进基层公共部门革新的方式和路径做出较为深刻的分析。文章试图追问这些富有意义的问题: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变(优化)政府组织运行的?它从哪些环节切入?它与原有结构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如何?在什么意义上它遇到了已有结构的挑战?本文进一步发展了巴利(Barley)和简·芳汀(Jane Fountain)关于新技术与组织互动机制的模式化分析框架,建立了技术—结构的时间序列互动分析模型,对上海LF路街道引进信息技术革新一门式服务中心的复杂过程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进入组织并影响组织运作是一个多阶段复合的过程。在每个不同阶段里,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处于特定的情境里,并面对着不同的核心问题。在不同互动阶段,技术与结构的相互型塑方式、路径以及相互影响的核心议题都不尽相同:在“技术定型期”,两者间的关系更多呈现为结构对技术的选择、理解与重新安排;在“技术扎根期”,信息技术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在虚拟的空间中以趋同的方式再造一种与现实组织结构相适宜的虚拟结构,并由此获得更大意义上的合法性支持;而一旦进入“技术成熟期”,信息技术便已实现“融入”组织内部的目标,它已成为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界定、制约着其他的组织行为,其刚性的一面开始日益凸显。
With the rapid and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ome most modern nations since 1980s, scholars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organizational study have increasingly begun to focus on on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which is how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influence modern organization and its performance.
     The initial studies on this question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research tradi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to some extent. Under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m of technology" and the theory of "mutual constructing", researchers intended to set up one kind of linear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and then to make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 which is impos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ly researches began to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flexibi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 on the aspect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ese studies have challenged to those viewpoints of determinism. Some scholars further made a series of reflections on the existed researches, they believed that it is not enough for simply discussing "whom would be influenced" and "what is the change", they claim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studies, that is to s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to describe "how do these changes take place" is fairly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tact an approach of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his basis, we intend to make a more deeply analysis on the methods and routines of base public administrative sectors' innovation which is promo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governmental reform. In this paper, some 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 theoretical questions would be discussed: ho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change or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hat concrete starting point is? What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relation i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iti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Barley and Jane.Fountain's analysis frame about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and built a "technology-structure" time sequent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By using this model, we made a study on the complex application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which one-stop E-government service center at LF administrative street community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a multistage compound process for information embedding into and influencing organiz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interac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has different contexts and deals with different core issues. In other word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mutual shaping approaches, routines and core topics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interaction are also different. At the stage of "technology solidar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hows more that structure selects, understands and resets the technology; at the stage of "technology ro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aces to a core problem of reconstruction of the virtual structure which is realized in an virtual space with a method of isomorphism and then obtain more legitimacy supports; however, when it is developed into the stage of "technology matur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ld realize the goal of "integrating into" organization and it become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organization, it could define and restrict other organizational acts, at this time, the rigid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increasingly.
引文
Sector Reform[M]1New York:Routledge,2001
    4 Sproull,Lee S.&.Paul S.Goodma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Integration and Opportunities." i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eds.) by Paul S.Goodman &Lee S.Sproull.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0.
    5 Motrton,The Corporation of the 1990s,"Introduction";O'Mahony and Barly,"Do Digital Comunications Affect Work?"
    6 简·芳汀著,《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参见,理查德·H·霍尔,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转引自,宋朝龙,《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批判》,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9 同上
    10 关于该研究的具体情况,可参见:彼得·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年
    11转引自:理查德·H霍尔著,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 相关的论点在劳伦斯、洛奇那都常有呈现。
    13罗伯特·丹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14转引自:理查德·H霍尔著,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 同上
    16罗伯特·丹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17 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转引自,宋朝龙,《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批判》,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19 转引自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20 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1 同上
    22 参见罗伯特·丹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23转引自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24 皮尤,《组织理论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25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6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27“技术决定论的多重面貌及其理论预设”,网络文献:http:/www.smth.edu.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literal.faq%2FPhilosophy%2Fworld%2Fscience%2Fjis hu%2FM.960462068.A
    28皮尤,《组织理论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29同上
    30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1 George P·Huber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1984).
    32 Kelly,Maryellen "New process technology,job design and work organization:a contingency mode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April,1990)
    33 参见,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 同上
    35 George P·Huber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1984).
    36 同上
    37 同上
    38 斯蒂芬·巴利,《技术作为结构化的诱因:观察CT扫描仪与放射科社会秩序获取的证据》,载于《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文选》,李友梅 李路路 蔡禾 邱泽奇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9 该研究已被介绍到国内,详细资料同上
    40 同上
    41 同上
    42 详可参见Ranson,Hinings,and Greenwood,“The structuring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aerly,1980——本文注
    43斯蒂芬·巴利,《技术作为结构化的诱因:观察CT扫描仪与放射科社会秩序获取的证据》,载于《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文选》,李友梅 李路路 蔡禾 邱泽奇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5 同上
    46 详可参见,玛丽·萨姆纳著,《ERP—企业资源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 详可参见,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61 参见: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2 参见:谢庆奎等著,《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63 这一点,可以参考米歇尔.詹森关于企业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64参见:谢庆奎等著,《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66 具体论述可参见皮尤,《组织理论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80 网格化管理(Gridding Management)是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网格化,是指各种要素和单元纵横交错而形成的组织或系统,它具有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快速协同的基本功能。据有关专家研究,网格化思想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到18世纪网格地图技术才传道欧洲。——引自: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 参见,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9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出版
    93相关论述还可见: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中文1版,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94这是戈尔副总统提出的美国国家绩效运动之总体目标——本文注
    95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9 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0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
    106 相关研究可见: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107 参见:丹尼尔·史普博,《经济学的著名寓言》,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8 同上
    109 转引自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10 George P·Huber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1984).
    111 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12 George P·Huber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l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1984).
    113 大多数介绍美国公共行政改革的著作都会强调这个时期改革的特点是:把市场化理念引进政府。其实这一时期的改革还暗含着通过整合、优化政府体系,打造效率政府的取向。
    114 参见,冯惠铃主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5 George P·Huber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Management Science(August 1984).
    110 约翰·希利·布朗保罗·杜奎德,《信息的社会层面》,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世界银行,《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宋朝龙,《社会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技术决定批判》,[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
    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理查德·H·霍尔,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理查德·斯格特,黄洋等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李靖华,《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浙江实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约翰·希利·布朗 保罗·杜奎德,《信息的社会层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金太军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M]广州:2002年。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罗伯特·丹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詹姆斯·汤普森,《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皮尤,《组织理论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埃弗雷特.M.罗杰斯著,《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玛丽·萨姆纳著,《ERP—企业资源计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德动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米歇尔·克罗齐埃著,刘汉全译,《科层现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米歇尔·克罗齐埃著,狄玉明、刘培龙译,《被封锁的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米歇尔·克罗齐埃著,狄玉明译,《法令改变不了的社会——论法国变革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理查德.斯格特著,邱泽奇、黄洋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李友梅著,《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戴维·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赫伯特.西蒙著,《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赫伯特.西蒙著,杨砾、徐立译,《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刘创楚著,《工业社会学》,[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7。
    泰罗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梅约著,《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载《费孝通译文集》,[C]群言出版社,2002。
    G·戴思乐著,余朝权等译,《组织理论——整合结构与行为》,[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2。
    翟学伟著,《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罗伯特·丹哈特著,[M]北京:《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托马斯·唐纳森等著,赵月瑟译,《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项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H·孔茨等著,《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布劳著,孙非等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罗素著,《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皮亚杰著,《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罗伯特.金.默顿著,《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朱健刚、张来治,“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3期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道格拉斯·C·诺斯,“对制度的理解”,载于《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张静,《国家与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李猛,“评论: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国家与社会》,张静主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J]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徐道稳,“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的实践”,[J]《学术论坛》1998年第2期。
    李骏,“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J]《唯实》2003年第4期。
    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徐勇,“论城市基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2年第7期。
    赵联飞,“社区改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打印稿。
    孙立平:“社区治理的实践逻辑与反思——以北京市一街道改制为个案”,[J]《社 区研究通讯》2002年第40期。
    赵辰昕,“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与政治发展(一、二)”,[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期。
    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卢汉龙,“从党政管理到社区治理”,“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02年。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兴起”,[J]《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万仁德,“转型期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黄先碧,“制度创新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J]《城市问题》1999年第6期
    刘君德,“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创新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李植斌,“城市社区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第6期
    罗鹏飞,“管治与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2期
    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曾文慧,“社区自治:冲突与回应——一个业主委员会的成长历程”,[J]《城市 问题》2002年第4期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Stephen R.Barley 1986. "Technology as an occasion for Structuring: Evidence from Observation of CT scanners and the Social Order of Radiology Departments" ASQ 31 J.J.Baroudi, M.H.Olsen, and B.Iv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User Involvement on System Usage and User Satisfacti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29, no.31986.
    
    Stephen R.Barley "Technology as an occasion for Structuring: Evidence from Observation of CT scanners and the Social Order of Radiology Departments" ASQ 31, 1986
    
    Wilian J.Bruns and F.Warren McFar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uts Power in Control System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September-October 1987
    
    Michel Crozier, and Erhard Friedberg. Actors and Systems: Th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Naomi R. Lamoreaux, Daniel M.G. Raff, and Peter Temin: "Beyond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Towards a New Syntheses of American Business History" , American History Review 106(April 2003) http:// www.nebr.org/papers/w9029
    
    Richard Heeksl Reinventing Gover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IT—enabled Public Sector Reform[M]lNew York: Routledge, 2001
    
    Sproull, Lee S. &Paul S. Goodma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 Integration and Opportunities, "i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 (eds.) by Paul S. Goodman &Lee S. Sproull.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1990.
    
    Motrton, The Corporation of the 1990s, "Introduction"; O'Mahony and Barly, "Do Digital Comunications Affect Wor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