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日益丰富的考古新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是商时期又一个文明中心,吴城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商时期长江以南唯一的文明中心,因而吴城文化研究还可以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对中国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确立了江南商代考古的时代标尺,使得湮没三千余年的江西商代文明重见天日,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发掘,则揭开了江西商代文明的新篇章。汉代以前的江西历史,古代文献中无直接记载,因而依靠考古发现来重构江西古史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吴城文化是江西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探索江西古代文明诞生的历史进程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对吴城文化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在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分歧,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吴城文化进行整体考察,确立其年代序列,辩明其区、系、类型,归
    
    纳其文化特征,寻找这一地区文明进程的规律,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首先,本文以吴城文化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考古学研究为基
    本方法,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对已发现的200多处吴城文手匕遗
    址考古材料,从时、空两条线索进行细致的梳理,采用己公布的各个不同遗
    址的典型地层单位,选择典型的器物组合,对诸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文
    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作系统研究,在对高、豆、盆、折肩罐、折肩瓮、
    折肩尊、器盖、敲形器等8种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分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
    化因素分析方法对陶器进行分群研究,归纳出各自特征,通过各种器物产生、
    发展、消长的习U变,寻找考古学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将原有的三期说
    完善为四期五段说,并划分出吴城类型与石灰山类型。
     其次,翻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社会经济各个
    角度来复原吴城文化的图景。吴城文化是一支以经营农业为主业的商代文
    化,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颇有创造,
    发明了犁、来、耙、侄等一整套适合于南方水田稻作农业生产的青铜农具,
    并在当时率先普遍使用青铜农具,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
    献。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家禽家畜饲养业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来源,使得
    家畜饲养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吴城文化农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分工和
    发展,有了陶瓷烧制业、青铜冶铸业、琢玉业、竹木加工业和纺织业等众多
    手工业门类,青铜开采、冶炼和铸退列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吴城先民在
    商代早期就发现、开采了赣北瑞昌铜岭的铜矿,发明了先进的铜矿开采、矿
    石冶炼技术;石范与陶范并用,用石范铸造工具和武器,用陶范铸造容器和
    乐器,在块范分铸工艺和铜蕊撑技术方面颇有创新,所铸青铜器,配方独待,
    工艺精湛,造型奇巧,纹饰瑰丽,足以与中原商王朝的同头护艺品媲美。陶瓷
    制逞剑上在新石器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器物种类、制作工艺、装饰艺
    术,还是烧造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两项引人
    注目的技术成就,其技术和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周边地区,给周边地区文化
    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以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陶瓷制造业为代
    表的手工业为吴城文化的决速崛起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商业贸易迅速繁荣。吴城文化先民
    凭借发达的内河航运系统,以舟代步,往来于赣江及其支流沿岸各村镇、墟
    集,使用青铜斧币,进行集市贸易。恻门还与周边诸考古学文化间保持着密
    切的边境贸易,输出铜块、硬陶和原始瓷器,输入当地稀缺的锡块、玉材等。
     最后,本文还利用相关考古材料,结合有关文献一记载,考定吴城文化的
    主要居民有本地的袅阳氏和夏代以来不断南迁的三苗以及夏末商初迫于商
    人追剿的夏人支系虎氏、戈氏,也门共同创造了吴城文化。吴城文化也建立
    起了巨大的都邑,出现了城乡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发达,各阶层有了明显
    分化,有一整套以青铜礼器、玉礼器为核心,由上层贵够洞f控制的宗教祭祀
    礼仪,具备了国家形态的基本特征,步入了文明社会。吴城文化在其形成与
    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诸考古学文化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化本
    身是由于以铜为中心的贸易与中原殷商文化发生关系,在向商文化学习礼仪
    制度的基础上步入了文明社会。当然,文化交流是双向的,繁荣强大的吴城
    文化,在接受、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作为当时唯一的产铜区和印纹硬陶、
    原始瓷暑剐尧造中心,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陶器折肩、圆
    底内凹的作风影响到东部的万年文化、马桥文化高祭台类型,东南部的黄土
    仑类型,南部的浮滨类型、石峡类型,西部的费家河文?
Wucheng Culture (吴城文化) is a regional bronze cultu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northwest and central area of Jiangxi Province, located to the west of Poyang Lak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Ganjiang River in Shang period, which displays the features of Shang culture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one. The excavation of Wucheng site in Zhangshu (樟树) county, where Shang (商) civilization of Jiangxi (江西) was discovered, established a chronological gauge for Shang archaeology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exploration ofa Shang-Zhou (商周) mining and smelting site at Tongling (铜岭) Village in Ruichang(瑞昌) County and the Shang remains at Dayangzhou (大洋洲) in Xingan (新干) County open up a new page for the study of Shang civilization in Jiangxi. Lacking ancient documents before Han (汉) Dynasty, the rebuilding of Jiangxi history necessarily relies on archaeological data Wucheng Culture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Jiangxi civiliz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orating the birth of this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Wucheng Culture is the earliest-named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only Shang civilization center in the north of China, the study on which could als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Region, System and Typology of Shang bronze culture in this area Base on the study of past 3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stratigraphy and typology, the paper arranges more than 200 sites carefully, and makes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periods and dates, types and connotations, and cultural natures of typical sites. Base on the typological study of 8 typical potteries such as Li (鬲),Dou(豆), Pen(盆), Zhe Jian Guan(折肩罐), Zhe Jian Wong(折肩瓮),Zhe Jian Zun (折肩尊) , pottery lid and Yan XingQi (甗形器) , and the analysis to cultural elements of every group, the author sums up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through the survey of evolution traces of every kind of objects, searches the law and stage of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the author amends the original three
    
    periods to four periods and five phases, and sets apart Wucheng Type and Shihuishan Type from that.As the main resources of residents' living, agriculture was the dominating economy in Wucheng Culture, and played a crucial part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The agriculture technique in Wucheng Culture was quite advanced, especially in tool-making. Wucheng people invented a series of bronze tools such as Li, Lei, Si, Zhi and so on, which were adapted to paddy field working in the South. The earliest usage of bronze tools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which provided adequate resources for poultry and livestock breeding, and made it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for agri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fortune accelerated the work division and growth of handicraft industry. There appeared manifold industry branches such as ceramic industry, bronze industry, jade industry, bamboo and wood industry and textil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bronze mining, smelting and casting techniques were most advanced and also the mainstay in industry field, and this was the mark of development to social productivity. Even in the early Shang period, Wucheng people discovered and began to mining the bronze mine at Tangling, RuichangCounty. They mastered advanced mining and smelting techniques. In that time, the stone model was used to make tools and weapons, while the pottery model was used to make container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 Their products had special formula, superb technique, delicate modeling and magnificent decorations, which could parallel Shang bronze wares. Advances were achieved in every ceramics, and the invention of stamped hard ware and proto-porcelain became the distinct mark of ceramics in that time, which enabled it possess the best artisans, techniques and most exquisite pottery. Their techniques and products were exported to neighbor areas and impacted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constantly. The adva
引文
[1] A.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B.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第四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资料丛刊》第二辑,文物出版社,1978年。
    C.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清江县博物馆:《清江吴城遗址第六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2期。
    D.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樟树吴城遗址第七次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7期。
    E.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第八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F.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西城墙解剖的主要收获》,《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G.黄水根:《吴城考古三十年》,《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2] 北京大学《商周考古》编写组:《商周考古》,第136—140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3][38][40][51] 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三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后收入《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科学出版社,1998年。
    [4][18][37] 江西省博物馆等:《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6期。
    [5] 《文物考古界座谈清江吴城商代遗址》,《文物工作资料》1974年第2期。
    [6] 夏鼐:《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第5期。
    [7]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市博物馆:《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技出版社,1997年。
    [8] 彭适凡、刘诗中:《瑞昌商周铜矿遗存与古扬越人》,《江西文物》1990年第3期。
    [9] A.彭明瀚:《铜与中原王朝南侵》,《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
    B.彭明瀚:《试论铜对商文化南传赣鄱流域的影响》,胡厚宣主编《夏商文明研究——1991年洛阳“夏商文化国际研讨会”专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C.彭明瀚:《试论商王朝对南土方国的战争》,《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
    D.张永山:《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E.后德俊:《商王朝势力的南下与江南古铜矿》,《南方文物》1996年第1期。
    [10] 彭适凡:《长江流域古代青铜王国》,《中国文物报》1999年5月16日。
    [11] A.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0期。
    B.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12] 李学勤:《发现新干商墓的重大意义》,《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29日。
    [13] 安金槐:《新干青铜器的重大发现、揭开江南商代考古新篇章》,《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6日。
    [14] 殷玮璋:《南方考古的重大突破》,《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22日。
    [15] 饶惠元:《江西清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6年第2期。
    [16] 饶惠元:《清江遗址的文化分析》,《考古》1959年第3期。
    [17]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地区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综述》,《文物》1977年第9期。
    [19] 江西省博物馆等:《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
    [20] A.余家栋:《新干县发现商周遗址》,《文物工作资料》1976年第6期。
    B.李家和:《江西省新干县牛头城遗址调查与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C.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新干县博物馆:《新干湖西、牛城遗址试掘与复查》,《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根据近年对城址的调查,该城址时代当在吴城文化四期至西周,主要堆积为西周。
    [21] 原报告将墓葬年代定在西周,从墓葬出土文物来看,时代当定在吴城文化四期为好,参考:
    A.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文物》1983年第6期。
    B.李朝远:《江西新干中棱青铜器的新认识》,高崇文、安田喜宪主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22]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等:《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2期。
    [2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德安石灰山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 第4、5期。
    [2
    
    [24] 万载县博物馆:《万载县商周遗址调查》,《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2期。
    [25]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瑞昌市檀树嘴商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2期。
    [26]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27] A.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县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
    B.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2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米粮铺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
    [29][32] 丘文彬等:《江西德安、永修界牌岭商周遗址调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
    [30]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蚌壳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
    [3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
    [3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修县文物管理所:《永修县古文化遗址调查与试掘》,《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34]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新余陈家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03年第2期。
    [35][45] 龙庆等:《江西早商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3、4期。
    [36] 彭适凡、许智范:《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39][50] A.彭适凡:《吴城文化族属考辨》,《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B.彭适凡:《江西吴城青铜文化不是商文化的一支》,《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第5 期。
    C?
    
    C.彭适凡:《江两吴城青铜文化的再探讨》,《华夏文明》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1][46][47] 彭明瀚:《赣江鄱阳湖地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3年第3期。
    [42] A.李家和:《从吴城遗址看江南的商代文化》,《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B.家和:《吴城遗址文化分析》,《江西历史文物》1980年第4期。
    C.刘林、李家和:《江西青铜文化》,《江西历史文物》1983年第3期。
    [43][77] 赵峰:《清江陶文及其所反映的殷代农业和祭祀》,《考古》1976年第4期。
    [44][48] 同注[1]A.。
    [49][76] 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年第7期。
    [52] 同注[42]A.。
    [53] 李家和等:《说雀》,《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54] 同注[39]A.。
    [55] 徐心希:《试论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的族属及相关问题》,《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56] 商志(香覃)《试论清江吴城遗址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三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57] A.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0期。
    B.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C.彭适凡:《新干青铜器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物世界》2000年第1期。
    [58] 吴之邨:《三把伞得名考》,《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59] 唐嘉弘:《关于江西大洋洲商周遗存性质的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
    [60][68] 李家和:《江西商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兼论大洋洲遗存之性质》,《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议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1] 彭明瀚:《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性质新探》,《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
    
    [62] 安金槐:《新干青铜器的重大发现、揭开江南商代考古新篇章》,《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6日。
    [63] A.孙华:《新干大洋洲大墓年代简论》,《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
    B.孙华:《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文物》1993年第7期。
    [64] 彭适凡、刘林:《关于新干商墓年代的探讨》,《文物》1991年第10期。
    [65] 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年第10期。
    [66] 邹衡:《有关新干出土青铜器的几个问题》,《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6日。收入《夏商周考古学文集》(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67] 陈旭、李友谋:《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年代和性质》,《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69] 林巳奈夫:《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刍议》,《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
    [70] 马承源:《吴越文化青铜器研究》,《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年。
    [71] 苏荣誉等:《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新干商代大墓》附录九,文物出版社,1997年。
    [72] 同注[57]B。
    [73] 李健民:《论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戈、矛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01年第5期。
    [74] 彭明瀚:《江西新干商代青铜农具浅析》,《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
    [75] A.邵鸿:《新干大洋洲所出商代斧币考》,《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
    B.彭明瀚:《商代青铜铸币蠡测》,《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
    [78] 彭子成等:《赣鄂皖诸地古代矿料去向的初步研究》,《考古》1997年第7期。
    [79] 同注[9]D。
    [80] 徐长青等:《江西夏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8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
    [82] 彭振声等:《江西新余发现夏时期文化遗物》,《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8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萍乡市博物馆:《江西萍乡市禁山下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
    
    [84] 刘诗中、卢本珊:《铜岭古铜矿性质探讨》,《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85]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詹开逊研究员关于新干牛头城调查汇报材料。
    [86]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87] 童明康:《进一步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苏秉琦关于辽西考古新发现的谈话》,《史学情报》198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