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其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对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产业融合问题对丰富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企业发展战略、产业管理体制及产业政策的变革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产业融合的过程实质就是打破原有产业或企业间的分工界线,形成一种新的分工链条,之后通过产业分工链条的重新组合建立起一种有序的产业内或企业内部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形成过程需经过技术创新、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阶段,这几个阶段相互衔接、同步促进。技术创新是动力,技术融合是基础,产品与业务融合是积淀,市场融合是“半成品”,产业融合就是整个融合过程的“产成品”。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产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规范研究部分主要研究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产业融合的动因及效应、产业融合与资产通用性关系、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及产业融合中政府和企业的角色等问题。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在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研究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高低分别对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探讨。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竞合战略和争夺标准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在对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及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融合的动因所在,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创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及企业对效益、效率的持续追求、市场需求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政府管制的放松。同时认为产业融合的效应有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剧市场竞争;拓展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催生新的合作形态;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三,对资产通用性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资产通用性促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加强资产通用性的观点。资产的通用性越强,产业融合发展越快,融合的程度越高。资产通用性能促进产业融合,反过来,产业融合也能加强资产的通用性。
     第四,探讨了政府关注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并对政府如何制定提高产业融合政策提供了建议。政府对产业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引导促进和规范限制两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并规范产业的健康发展。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完善产业规制政策,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及服务机构。
     第五,研究了产业融合中企业面临的挑战,为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现状针对产业融合进行决策给出了建议。企业在产业融合中面临着如下挑战:创新改造与平衡稳定的矛盾、企业控制权变化、业务发展模式的挑战。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产业融合:要以构建新产业价值链为导向进行产业融合、要运用技术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基于需求产品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运用网络经济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从人才激励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加快制度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本文实证部分以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为案例,对产业融合相关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以金融产业的融合为重点,主要研究了金融产业融合的趋势及类型,我国金融产业融合的动因及模式、金融产业融合对结构、行为、绩效的影响。金融产业的内部融合是指传统金融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基于信息技术的传统金融业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产业;金融产业的外部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产业的渗透与融合,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本文认为,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产业融合的基础,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是我国金融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金融产业融合会提高金融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使新型金融产品不断产生,企业进入退出壁垒降低,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以及政府如何促进产业融合提供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通过辨析明确产业融合的内涵;通过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产业融合的动因及效应;通过研究产业融合与资产通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产业融合与资产通用性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深入论证了我国金融产业的融合问题,提出我国金融产业融合的模式。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since the 1970s and the 1980s has given rise to industrial convergence.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 fact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in which, different industries or different business within the same industry overlapp and interwoven with the technical integration and gradually integrate to form a new industrial property or a new industry.It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structur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This kind of trend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and has been a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es, life, society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is context, the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has the theoretical value on the rich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theory.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nterprise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revolution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dustrial policy.
     The process of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s to break the existing boundaries of the division of work between industries or enterprises to form a new chain of the division of work.To establish an orderly chain network in the industry or business by the realignment of the industral chain of the division of work.Industrial convergence proceed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oducts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other stages which are interrelated, simultaneous promotion.Technical innov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technology integration is the foundation;products and service convergence is accumulation;market integration is the "semi-finished products";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s the "finished product" of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 are taken to study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The normative analysis includes the major basic theorie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property versatility; the motives and effect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the impac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As follows:
     Firstly,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division of work,industrial cluster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paper adopts the SCP analysis model of the Harvard schoo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on industr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and how to effe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s on market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produ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entrance barriers. The effects on market behavior are represen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anie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competition for the standard strategy. Effects on market performance is mainly about improving economic benefits by changing supply and demand, and reducing costs.
     Secondly,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method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study the motive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cluding the internal law of industry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enterprises;continued pursuit for business benefits;the expansion of market demand;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ment deregulation; At the same time,study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cluding promote industrial innovation;enhanc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increase market competition;exp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value-added;give birth to a new form of cooperation;promote economic integration.
     Thirdl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erty versatility 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property versatility enhances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the latter boosts the former. The stronger the property versatility, the quick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convergence.
     Fourthl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for the government to be concerned with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promote the convergence. The government can either guide and boost and regulate and limit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t shoul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in China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cluding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creating a good supporting environment; perfecting regulatory policies an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convergence;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where enterprises play the dominant role in the convergence and exp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training top talents and service institutions in the area.
     Finally, the paper studies the challenges companies face in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m on how to make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The challenges are as follows:the conflict between innovative reform and balancing stability, changes in corporate right of control, and the pattern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ies should promot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by creating new industry value chai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demand, economic innovation built on the internet, innovation in inspiring employers and accelerating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part of empirical analysis studies the various types of the convergenc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mainly o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o study the motivation and types of financial industrical convergence in China, and its affects on structur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The internal convergenc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fer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modern one. The external convergence is IT's penetration into and convergenc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ith other industries.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mixed opera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and that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group)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The convergence provides market concentration, produces new financial products, lowers the industry threshold, and increases industry efficiency.
     The focus in the paper lies in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on industry organization and how to effect.I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n industr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to boost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ncludes four aspects:specify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study the motives and effects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perty versatility and the industrial convergence;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and proposes the model of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引文
[1]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P47-65
    [3]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54-67
    [4]曹卫,郝亚林.《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P14-17
    [5]岑健.《金融混业经营的理论探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二期.P81-89
    [6]陈彩娟.《推动我国产业融合的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08年.第15期.P54-56
    [7]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P31-35
    [8]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西南金融》.2007年.第4期.P10-11
    [9]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P69-73
    [10]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六大效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10月15日第B06版.P1-3
    [11]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12]陈柳钦.《产业融合五大效应》.《宁波经济》.2007年.第6期.P16-17
    [13]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经济前沿》.2007年.第5期.P17-21
    [14]陈柳钦.《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七大措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10月29日第B06版.P1-3
    [15]陈柳钦.《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光明观察》.2007年4月
    [16]戴双兴.《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P14-17
    [17]范玉波.《产业融合理论与推进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P739-743
    [18]冯素玲,后小仙.《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7年.第7期.P84-87
    [19]韩小明.《对于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P54-61
    [20]何立新,李世新.《产业融合与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P59-62
    [21]何立新.《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P13-15
    [22]侯若石,李金珊.《资产专用性、模块化技术与企业边界》.《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P91-98
    [23]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P16-21
    [24]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2007年.P282-286
    [25]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P46-62
    [26]胡金星.《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产业融合》.《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7期
    [27]胡金星.《浅析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条件》.《中国科技产业》.P81-82
    [28]胡树华,张冀新.《基于产业融合的企业战略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8期.P64-66
    [29瑚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0]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P14-32 59-122
    [31]胡永佳.《产业融合的思想源流:马克思与马歇尔》.《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4月第2期.P70-73
    [32]胡永佳.《从分工角度看产业融合的实质》.《理论前沿》.2007年.第8期.P30-31
    [33]黄建富.《产业融合: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选择》.《南方经济》.2001年.第7期.P67-69
    [34]黄建华,张春燕.《三网产业融合与产业价值链效应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第2期.P240-241
    [35]姜奇平.《新商业模型》.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
    [36]李海舰,魏恒.《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构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第7期
    [37]李浩,聂子龙.《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南方经济》.2003年.第5期.P46-49
    [38]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南方经济》.2003年.5月
    [39]李怀勇.《信息化时代的市场融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2月.P1-34
    李建伟,杨琳.《地位不断提升——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国际保险业发展特征与趋势》.《国际贸易》.2004年.第10期.P34-37
    [40]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P90-95
    [41]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57-84
    [42]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12月.P12-20
    [43]李平.《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趋势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3期.P12-13
    [44]李荣.《基于产业触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45》.P267-272
    [45]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P54-57
    [46]李英芳等.《产业融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47]李玉红,麻卫华.《论国际金融业的产业融合》.《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P31-32
    [48]李玉红,齐荣光.《金融业的产业融合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2期.P114-117
    [49]李玉红,茹长云.《国际金融业的产业融合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1期.P1-6
    [50]李玉红.《产业融合及其成因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1]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P5-11
    [52]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3]厉无畏、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54]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上海管理科学》.2002年.第4期.P4-6
    [55]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工厂管理》.2001年.第3期.P25-26
    [56]刘珂.《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探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月第1期.P82-85
    [57]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约》.《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58]柳旭波.《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政策的影响》.《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P204-205
    [59]陆国庆.《衰退产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0]罗文,马如飞.《产业融合的经济分析及其启示》.《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6期.P59-61
    [61]罗奕.《产业融合理论及其经济效果》.《时代经贸》.2007年.第3期.P37-38
    [62]罗奕.《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融合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P42-49
    [63]马健.《产业融合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64]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P78-81
    [65]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经济研究》.2003.第2期
    [66]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16
    [6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9]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
    [70]马中东.《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P32-36
    [7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72]孟夏.《从产业融合角度审视金融混业》.《才智》.2008年.第24期.P248-249
    [73]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软科学》.2003年.第2期.P80-83
    [74]钱春海.《“资产专用性”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应用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6月第3期.P18-23
    [75]钱春海.《网络外部性、专用性资产与网络市场竞争的经济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76]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P35
    [77]秦琴.《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模式》.《商场现代化》.2007第11期:P224
    [78]邱静.《资产专用性与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学术园地》.2006年.3月.P55-56
    [79]任绍敏,张昌辉.《创意产业融合长三角着力国际竞争》.《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1月19日.第A04版P1-2
    [80]芮明杰,胡金星.《产业融合的识别方法研究——基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3期.P33-35
    [81]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8-43
    [82]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P105-110
    [83](法)泰勒尔,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84]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85]唐昭霞,朱家德.《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经济论坛》.2008年.第1期.P83-86
    [86]童华.《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探讨》.《新金融》.2002年.第2期.P9-10
    [87]涂文华.《对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思考》.《江西杜会科学》.1994年.第1期.P54-55
    [88]汪波,陈晓茜.《银行战略联盟的价值链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第2期.P41-42
    [89]王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5月.P1-26
    [90]王洪波.《产业技术进步在IT产业融合中的作用探究》.《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P149-153
    [91]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102-107
    [92]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31-40337-361
    [93]魏娟,邢占文.《产业组织理论三大流派综述及最新进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P81-87
    [94]吴海瑾.《产业融合、产业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与经济》.2009年.2月第1期.P50-52
    [95]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P64-69
    [96]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P67-69
    [97]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P1-55
    [98]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99]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P256
    [100]徐殿龙.《产业融合: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参考报》.2007年.5月18日.第008版P1
    [101]徐全勇.《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经济前沿》.2004年.10月.P39-41
    [102]徐忠爱.《二元经济转型中的产业融合与消费提升》.《新疆农星经济》.2004年.第2期.P35-37
    [103]亚当·斯密,谢祖钧译.《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P48
    [104]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05]严旭阳.《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6]杨公朴等.《产业经济学》.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6月.P418-432
    [107]杨明强,李世新,郭庆然.《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0期.P58-59
    [108]杨胜刚,黄炜.《金融控股公司: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有效途径》.《经济问题》.2002年.第1期.P36-37
    [109]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P101-147
    [110]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P175-177
    [111]于刃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P18-22
    [112]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3月.P72-76
    [113]余海丰.《银证融合: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组建模式的创新》.《探索》.2002年.第6期.P69-72
    [114]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P36-38
    [115]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85-93页
    [116]约瑟夫·熊彼特,何畏,易家详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年
    [117]詹浩勇.《产业融合的涵义及其理论研究》.《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年.9
    [118]张慈易,灿辉,王桂娟.《产业融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P18-19
    [119]张建国.《专用性资产的价值评估》.《中国资产评估》.2005年.第1期.P29-32
    [120]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1]张燕友.《促进北京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P39-42
    [122]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教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49
    [123]植草益.《产业融合——产业组织的新方向》.日本岩波书店.2000.P24-25
    [124]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25]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P24-27
    [126]周喜国.《关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探讨》.《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2月第1期.P89-92
    [127]甄艳,李春艳,郑妍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2期:P12-16
    [128]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P46-52
    [129]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P1-10.
    [130]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主导因素及基础条件分析》.《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P45-48
    [131]周振华.《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P70-76
    [132]周振华.《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2月.P11-18
    [133]周振华.《信息化过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6期.P58-62
    [134]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5]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P24-31
    [136]朱瑞霞.《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信息产业为例》.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5月
    [137]邹新,马素红.《国际银行业:加快调整,促进增长》.《中国城市金融》.2005年.第10期.P40-41
    [138]"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 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Regulation".COM 1998(97)
    [138]Alfonso, G. and Salvatore, T.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Research Policy.27.1998.445-463
    [140]Allyn A.Young: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The Economic Journal,vol 38,1928,p527-542
    [141]Armstrong. M..Network Interconnec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The Economic Journal.1998.28(5):543-568
    [142]Australian Government National Office for t he Information Economy. Convergence report[Z].http://www.noie.gov.au.2000
    [143]B.R.Gaines.The learning curves underlying convergence.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8 (57)
    [144]Bain,J.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P3
    [145]Bally N. Deriving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rom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alo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a case study o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R].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TH Zurich).2005
    [146]Christensen, C. and Rosenbloom, R., Explains the auacker's advantage: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 Research Policy.1997:24
    [147]D.T.Lei."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 logical conver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 (19)
    [148]Enright J.An overview of regional clusters and clustering [R].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 Tuscon, Arizona,2001.
    [149]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7
    [150]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7
    [151]Freema, C. and Soetel.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ird ed.).London:printer.1997
    [152]Greenstein, S.and Khanna, T.."What does industry mean?" in Yoffie 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U.S..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153]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3):483-502
    [154]Lind J..Convergence:history of term usage and lessons for firm strategies[R].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Research.2004
    [155]Lind J.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New York: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Conference.2005
    [156]Malhotra A. Firm strategy in converging industries:an investigation of US commercial bank responses to U S commercial investment banking convergence [D]. Doctorial thesis of Maryland University.2001 [157]Marshall. Principle of Economic [M].London:Macmillan,1890.
    [158]Martin, R., Sunley. Paul Krugman'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ritical Assessment [J]. Economic Gwgraphy,1996, (3):259-292.
    [159]Michael E. Porter and Victor A. Millar. 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
    [160]Michael E. Porter.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
    [161]Mueller, M., and Tan. Z..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 Age: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R]. Westport, Conn:praeger.1997
    [162]Mueller, Milton.Telecom Policy and Digital Convergence.Hong Ko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7
    [163]Ono R and Aoki R..Convergence and New Regulation Framework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1998.22 (10).PP.817-838
    [164]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x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165]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5.
    [166]Rich Gordon."Convergence Defined"[A].In:Kevin Kawamoto (ed.)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C].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http://www. ojr. org/ojr/business/1068686368. Php.2003
    [167]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1840-1910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23:414-446
    [168]Stieglitz N. Industry dynamics and types of market convergence[R].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t Conference on"Industrial 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 embracing whom?" Copenhagen/Elsinore.2002:1-6
    [169]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York:The Free Press.1985.P52-56
    [170]Yoffie.D. B.(1997).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vergence.New York:The President and Fellow of Harvard Press.1-35
    1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P392-395。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朱志泰,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P272-275。
    3 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1840-1910[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 (23):414-446.
    4 Mueller, M., and Tan. Z. (1997), China in the Information Age: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Dilemmas of Reform [R]. Westport, Conn.:praeger.
    5 Yoffie DB, Introduction:CHESS an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A]. In:Yoffie, DB(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1997,pp.1-35.
    6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R]. http://xww. ispo. cec. be,1997.
    7 Ono R and Aoki K, Convergence and New Regulation Frameworks[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1998 Vol.,22 (10). pp.817-838.
    8 Alfonso. G. and Salvatore. T..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 [J].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1998,27.
    9 转引自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P36-38。
    10 Gerum E, Sjurts I, Stieglitz N, Industry Convergen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of Innovation[R]. Phillips University Marbur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Economics,2004.
    11 Jonas Lind, 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 January 27-29,2005.
    12 [日]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 [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P24-27。
    14 岭言:《产业融合发展—美国新经济的活力之源》,《工厂管理》,2001年第3期。
    15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P4-5。
    16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P24-31。
    17 马健:《产业融合论》,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8月。
    18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
    19 胡永佳:《从分工角度看产业融合的实质》,《理论前沿》,2007年第8期P30-31。
    20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26 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57-84
    27 Greenstein S&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A]. In:Yoffie, D(ed.):Competing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1997,pp.201-226.
    28 转引自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P36-38。
    29 转引自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2)
    30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1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R]. 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7.
    32 Malhotra A. Firm strategy in converging industries:an investigation of U S commercial bank responses to US commercial-investment banking convergence[D]. Doctorial thesis of Maryland University,2001.
    33 Australian Government National Office for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Convergence report [Z]. http:/ /www. noie. gov.au,2000.
    34 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New York: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 inter Conference,2005.
    35 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189。
    36 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7 胡永佳: 《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P14-32 59-122。
    38 胡金星:《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产业融合》,《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第7期。
    39 张磊:《产业触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P18。
    40 曹卫、郝亚林:《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
    41 Johannes M. Pennings and Phanish Puranam, Market Convergence & Firm Strategy:New Direc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R].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Studies".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20-23. September 2001.
    42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213-214。
    43 植草益:《产业融合——产业组织的新方向》,日本岩波书店,2000P24-25。
    44 马健:《产业融合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P45-47。
    45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业经济》,2003年第2期。
    46 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软科学》,2003年第2期。
    47 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P72-76。
    48 罗奕:《产业融合理论及其经济效果》,《时代经贸》2007年第3期P37-38。
    49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50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P16-21。
    51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P49-52。
    52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P14-32 59-122
    53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53-54。
    54 胡永佳:《从分工角度看产业融合的实质》,《理论前沿》2007年第8期P30-31。
    55 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P90-95。
    56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P256
    59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P16
    6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421-422.
    61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716
    6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382.
    6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393.
    64 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P267
    65 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P269-270
    66 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P270
    67 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P270
    68 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1.P270
    70 秦琴.《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模式》.《商场现代化》.2007第11期:P224
    71 Marshall. Principle of Economic [M].London:Macmillan,1890.
    72 甄艳,李春艳,郑妍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2期:P12-16
    73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3):483-502
    74 参见Martin, R., Sunley. Paul Krugman'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ritical Assessment [J]. Economic Gwgraphy,1996, (3):259-292.
    75 参见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85-93页
    76 转自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约》.《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77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8 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16
    79 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P47-65
    80 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P54-67
    81 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P35
    82 Enright J.An overview of regional clusters and clustering [R].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 Tuscon, Arizona,2001.
    83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x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84 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5.
    85 马中东.《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P32-36.
    86 甄艳,李春艳,郑妍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2期:P12-16
    91 魏娟,邢占文:《产业组织理论三大流派综述及最新进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P81-87。
    92 冯素玲,后小仙:《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7年第7期P84-87。
    93 [法]泰勒尔,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94 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8-9。
    95 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57。
    96 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主导因素及基础条件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P45-48。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上海管理科学》2002年第4期P4-6。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97 转引自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P18。
    106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P17。
    107 唐昭霞,朱家德:《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经济论坛》,2008年第1期P83-86。
    108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上海管理科学》2002年第4期P4-6。
    109 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P175-177。
    110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
    111 朱瑞霞:《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信息产业为例》,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5月,转引自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中经评论、中经网。
    112 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102-107。
    114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P34-35。
    115 席晓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P28。
    116 周振华:《产业融合:经济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117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209。
    118 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P54-57。
    119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西南金融》,2007年第4期P10-11。
    120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西南金融》,2007年第4期P10-11。
    122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3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P31-35
    124 唐昭霞,朱家德:《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经济论坛》2008年第1期P83-86。
    125 王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5月,P1-26
    126 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P102-107。
    127 曹卫,郝亚林:《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P14-17。
    128 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
    129 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P67-69。
    130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P31-35。
    131 黄建华,张春燕:《三网产业融合与产业价值链效应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第2期P240-241。
    132 徐忠爱:《二元经济转型中的产业融合与消费提升》,《新疆农星经济》2004年第2期P35-37。
    133 杨公朴等:《产业经济学》,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6月P418-432。
    134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P69-73。
    135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P69-73。
    136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P31-35。
    137 资料来源:筑龙百科,http://wiki. zhulong. com/baike/read16927. htm
    139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P81-134,转引自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P14-32 59-122
    140 Williamson,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 pp52-56,1985, NewYork:The Free Press。
    141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P21。
    142 所谓准租金,是指一种资产的价值与其次优用途的价值之间的差额,是缔约后可讹诈的部分。
    143 钱春海:《“资产专用性”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应用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6月第3期P18-23。
    144 张建国:《专用性资产的价值评估》,《中国资产评估》2005年第1期P29-32。
    145 刘京,杜跃平:《技术创新中资产专用性造成的转换成本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8期。
    146 所谓资产的柔性化,是指由于知识资产是一种“软”资产,而知识资产在资产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产业经济中的资产体系普遍呈现出“软化”、“柔性化”特征的现象。参见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47 所谓模块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模块本身也是一个子系统,一些模块在其内部还包含着更小的模块单元。日本学者青木昌彦等认为,模块化是一个将系统进行分解和整合的过程,模块化体现了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参见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5月P92-93。
    148 王常柏,纪敏:《金融资产同质性:关于全能银行的一个理论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149 李美云:《产业融合与中国第三产业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商业经济文荟》2004年第1期P52-55。
    150 邱静:《资产专用性与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学术园地》2006年3月P55-56。
    151 周振华:《产业融合中的市场结构及其行为方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P11-18。
    152 徐殿龙:《产业融合:区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参考报》2007年5月18日第008版P1。
    153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6。
    154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教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49。
    155 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案例分析教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P1-49。
    156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6。
    157 朱瑞霞:《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提升——以信息产业为例》,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5月,P14-15。
    158 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60-62。
    159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6。
    160 Bain, J.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P3
    161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P24-31。
    162 王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5月,P1-26。
    163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P24-31。
    166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8-43。
    167 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P38-43。
    168 魏建:《金融集团的优势、劣势和挑战:一个微观视角》,《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3期P67-71。
    169 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P36-38。
    173 潘洁:《金融业加速融合:信托与银行、证券联姻频繁》,《国际金融报》,2009年5月。
    174 http://www.p5w.net/news/gjcj/200611/t594664.htm
    175 http://jsjustweb.jihsun.com.tw/z/zf/zfz/zfz_D94F61AC-BOB3-4169-AC80-5CEB6B5161E8.djhtm
    177 王国刚:《全球视角下的金融混业现象:多维度透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P57。
    178 李玉红,麻卫华:《论国际金融业的产业融合》,《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P31-32。
    179 部分参考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P101-147。
    180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P101-147。
    181 汪波,陈晓茜:《银行战略联盟的价值链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第2期P41-42。
    182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P101-147。
    184 杨胜刚,黄炜:《金融控股公司: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有效途径》,《经济问题》2002年第1期P36-37。
    188 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P254。
    189 李玉红,茹长云:《国际金融业的产业融合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1期P1-6。
    192 罗奕:《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融合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4月,P42-49。
    193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P64-69。
    194 杨冶:《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999年。
    195 王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5月P1-26。
    196 于任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P18-22。
    197 罗文,马如飞:《产业融合的经济分析及其启示》,《科技和产业》2005年5月第6期P59-61。
    198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P105-110。
    199 转引自郁明华,陈抗:《国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2期P36-38。
    200 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201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P31-35。
    202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判断与理性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4期P5-11。
    203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204 舒华英:《3G时代中国电信业的机遇与挑战》,人民网,http://wireless. people. com. cn/GB/114586/114600/115262/8463287. html
    205 李浩,聂子龙:《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南方经济》2003年第5期P46-49。
    206 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P67-69。
    207 黄建华,张春燕:《三网产业融合与产业价值链效应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第2期P240-241。
    208 胡树华,张冀新:《基于产业融合的企业战略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8期P64-66。
    209 Christensen, C. and Rosenbloom, R., Explains the auacker's advantage:technological paradigm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 network. Research Policy,1997P24.
    210 李平:《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趋势的前瞻性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3期P12-13。
    211 黄建富:《产业融合: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选择》,《南方经济》2001年第7期P67-69。
    212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P105-110。
    213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214 部分参考李浩,聂子龙:《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南方经济》2003年第5期P46-49。
    215 资料来源:李荣:《基于产业触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P267-272。
    216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1期P1-10。
    217 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P46-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