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项研究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
     文章对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明清以来的水灾、旱灾、火灾、虎患、蝗灾、虫灾、冷灾、风灾、雹灾和地震诸种灾害分别进行了数量统计,并就统计数据、灾害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和社会应对措施作了相关分析。由于水、旱灾害对徽州地区的农业和社会影响最大,且可以降水量为指标对灾害作定级处理,因此对水旱灾害资料进行了定级量化处理,以便对灾害状况的描述更为科学与直观,大致廓清了明清550余年来徽州地区的灾害概况。
     当地水旱灾害从危害程度与成灾范围上来说,都不算严重,但因其发生的频繁性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水旱灾害造成了局部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徽州地区在种植结构上不断调适,但粮食仍难以自给,故而外界粮食的正常足量输入是维持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文章勾勒了当地的粮食运输网络与方式,描画了地方米市场景,探讨了明清灾荒时期的米价变动,并对粮食运输中的遏籴现象作了个案的探讨。
     仓储备荒是社会救济职能的重要体现,文章基本阐明了明、清两代徽州仓储体系的变迁,通过概括、对比与分析,明、清官私仓储发展历程,认为徽州仓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发展具有连续性,但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转折明显,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对仓储发展影响巨大,地方政治对官仓的影响尤为明显。3、商业运营出现早,手段多样。4、民间力量对仓储体系的发展影响明显。
     当地的水利设施或引水,或蓄水,或自流,或提水灌溉,名目不一,因时因地而异。不论是灌溉或防洪,其设施多具有规模小、兴废无常的特点。而利用两份村落水利文书对歙西昌堨、吕堨水利设施的个案研讨,明确了民间水利的兴治,水利组织的规章、构成、与水相关的权力分配等等问题。
     灾害与城乡生活论及而较广。应对灾害的公共事务包括城市排水设施,农田与水利设施,用水矛盾与规则等。乡村环境的变迁则以棚民的迁入及其在徽州的活动为中心展开。林业保护则试图揭示保护规则中所显现的明清以来的主要变化轨迹。
     晚清救济体系的研究是利用光绪三十四年徽州水灾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先大致复原了洪水的受灾范围与重灾区域,继而探讨了晚清徽州灾后赈济方式的变迁。
This disertation is organized into three relatively indepentdent parts: what the disasters was factually in the history of Huizhou district, certain issu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s and the local society, and how people dealt with disaters.
     In the first part ,the treatise begins with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disaster occurrence in the past 550 years of Huizhou district. Through ordering large amounts of data, presentes the general circumstance of following ten disasters, those was flood, drought, fire, wild animals, locust, pest, extremely cold, hurricane, hail and earthquake. The primary goal of this part is to show how the disasters were in the past and what the people did over time. In terms of flood and drought were the most often disasters in this area, and fortunately the flood and drought can be compared in the sense of rainfall, the article produces a flood and drought rating chart.
     The second part comprises three special topics.
     Section one focuses on how the flood and drought impact on agriculture. Although not only the degree but also the extention of the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in Huizhou was not serious, the high frequency effected the local agriculture still greatly. They deteriorated the agricultural conditions in some areas greatly, accordingly adjusted the planting structure virtually and continuely. For short of foodstuff, the plenteous and regular rice import became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tability of local society in the history, this chapter then discusses the foodstuff transportation net and manner ,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local rice market picture, as well as the rice price fluctuation in those disaster years.
     Section two traces the basic practices of the Ming and Qing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from its inception to its demise.Through analyzeing i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uccess and failure,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in maintai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conclud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Scetion three is given over to a descrip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life. The public affair ranges from city drainage system,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to conflict and regulation of water-using.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country enviornment changed certers on the movement of PengMing(a given name to the people who settled in Huizhou moutains mainly in middle Qing). The attempt of discovering the change of forest protect regulations is the last point of this section.
     The third part composes of three cases studies, providing variant practices in diffrent social fields. Case one centers on two food supplies holding-up incidents. Case two focus on how a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orks which locates in west She County(歙县) excavated and managed. Case three concerntrates on a flood occurred in 1908,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of a disaster and analyzed the relief process.
引文
① 参阅王振忠:《礼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袁书琪,郑耀星:《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人文地理》,1994年第1期:吴宏岐:《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页92。
    ② 杨达源、闾国年:《自然灾害学》,测绘出版社,1993年版,页14。
    ① 沃斯特的这段话转引自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唐钠德·沃斯特一直倡导有关环境问题的历史研究取向,他的美国环境史名著《尘暴:1930年代的美国南部大平原》于2002年由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出版,“生态与人译丛”,夏明方、梅雪芹主编,关于他本人的介绍,还可见包茂宏:《唐纳德·沃斯特与美国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② 包茂宏:《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辑,第125页。
    ③ 关于中国环境史的研究综述参见张岂之:《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3期。佳宏伟:《近十年来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止: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① 灾荒史方面的综述文章有:李文海:《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史培军:《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综述及我国近期对策》,《干早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第3期: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余新忠:《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9期;阎永增、池子华《近十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尘研究综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卜凤贤《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邵永忠:《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3期;苏全有、王宏英:《民国初年灾荒史研究综述》,《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汪志国:《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此外关于某一类型灾害、某一行份或某一区域的灾害史研究的综述文章尚有若干,此处不赘。
    ② 例如在对灾荒成因的认识上,就由九十年代之前多将灾荒的发生归咎于“政治腐败”发展到是“经济发展落后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综合作用的过程。
    ③ 李晓英:《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纪要》,《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④ 仲伟民:《后现代史学:姗姍来迟的不速之客》,2005年1月27日,《光明日报》。
    ① Robert B. Marks,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conomy in Late Imerial South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评述文章见李德英:《生态环境、乡村社会与农民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② Mark Elvin,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London: YaleUniversity Press,2004.评述文章见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3辑2004年9月。
    ③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55册,影印本。
    ④ 这些材料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以及黄山市属各县和绩溪县、婺源县博物馆等处,一些大学或其院系图书馆也收藏了颇多徽州文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历史系图书馆等,另外在徽州民间和私人收藏家手中也散存不少。资料的内容涉及土地买卖、典当、租佃关系、宗法制度、捐税、徭役、司法诉讼、盐政、科举考试、宗教、寺院等等,种类有各种契约、文书、帐簿、分家书、置产簿、合同、字据、案卷、税契、书信、谱牒、鱼鳞图册,甚或时人写的日记、自传性质的小说等(徽州文书的分类和作用可参阅周绍泉《徽州文书与徽学》,《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栾成显《徽州文书与历史研究》,《徽学》2000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 先后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徽商研究所、安徽省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市徽学研究协会、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徽学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
    ⑥ 1990年在安徽芜湖联合召开“徽州社会经济史学术讨论会”,1993年在安徽黄山市屯溪召开“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讨会”。1994年在安徽黄山市屯溪召开“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以后又相继于1995、1998、2000、2004年分别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安徽省绩溪县、安徽大学和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
    ⑦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安徽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机构先后对所藏的文书进行整理,陆续公开出版了一些资料汇编,也校注了一些特别有史学价值的徽州文书簿册单独整理出版,同时还包括一系列的工具书:首先是安徽省博物馆整理了馆藏的徽州文书,编辑出版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
    ① 李清初:《汉代以来中国灾荒年表(一)》,《新建设》,1931年4月30日第14期。
    ② 陈高傭:《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10卷.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9年印行。
    ③ 《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
    ④ 《中国地震资料汇编》,5卷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987年相继出版。
    ⑤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写:《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 楼宝常主编:《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年版。
    ② 徐近之:《气候历史记载初步整理》,江苏省地理研究所,1976年印。
    ③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历代早灾情况》(《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二期。《安徽史学通讯前身》);《安徽地区地震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总第十期);《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总第十期);《安徽地区风雹雪霜灾害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二期);《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
    ① 民国23年(1934年)7月,婺源县划属江西省,民国36年(1947年)6月,婺源县划回安徽省,1949年,成立徽州专区,婺源县再次划属江西省,专区领屯溪市和绩溪、旌德、歙、休宁、黟、祁门六县。1952年,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1971年,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参阅《徽州地区简志》,黄山书社1989年2月版,页55。《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华东卷出版于1978年,故而屯溪站点的资料由绩溪、旌德、歙、休宁、黟、祁门和宁国七县组成。
    ② 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来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主编:《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
    ④ 张波:《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① 分别出版于1990年和1993年,均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②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第一辑出版于2003年2月;第二辑出版于2004年10月。
    ③ 王振忠:《徽州文书所见种痘及相关习俗》,《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④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⑤ 自华:《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
    ⑥ 陈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3期。
    ⑦ 周致元:《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汪双武:《试论黟县古民居的特点、渊源、变迁和保护作用(上、下)》,(徽州社会科学》,1986年。
    ② [日]沟口正人,赵晓征译:《新安江流域民居调查表》,《民俗研究》,1995.3(95年卷207—208)。劉敦桢著,田中淡、沢谷昭次訳:《歙県西溪南鄉·黄卓甫氏家》,《中国住宅》,SD选书第107種,東京:鹿鳥出版会,1976年。李桓、重村力:《水系関集落空間構成関:関研究:中国安徽省徽州集落事例研究》,《日本建築学会近畿支部研究報告集》第31回·計画系,1991年5月。長沢基一、重村力、李桓:(水系関見集落空間構成関研究:中国安徽省徽州集落事例研究2》、(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E.農村計画》1991年度,1991年9月。荒川朱美、大西國太郎等共著:《中国“徽州民居”集住空間町並景観变化保存再生手法関日中共同研究》,《財团研究報告書》,東京:財団,1996年11月。倪琪、菊地成朋:《中国徽州地方伝統的住居空間構成形態的特徵——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調查研究 ——》,《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第575号,2004年1月30日。Li Hong,the Quintessence of Huizhou Temple Architecture: Baolunge Ancestral Shrine, Orientations, Jan., 1994; Margarett Loke, Chenkan: A Ming Village, Orientations, Feb., 1999; Shan Deqi (单德启), Hongcun Village, Anhui: A Place of Rivers and Lakes", Ronald G Knapped., China's Old Dwelling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③ 蒋祥荣:《略谈徽派建筑中的防灾艺术展现》,《徽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徽文: 《徽州消防文化特色初识》, 《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洪志成、姚光钰: 《徽州古民居防火措施探讨》, 《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第1期:刘文海: 《徽州古民居防火体系》,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年第5期。
    ④ 李俊陆续发表的相关文章有:《徽州古民居消防探源》,《上海消防》2002年第1期;(从徽州消防文化 谈起》,《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徽州消防文献发微》,《徽学》2002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万安水龙庙会》,上海消防 2002年第2期。
    ① 《安徽消防》从2000年第一期起,连续3年系列推出了李俊撰写的一些关于古徽州火文化方面的小短文,如《千年江村 探踪消防》,安徽消防 2001年11、12期:《大山深处的厨房“活化石”》,安徽消防 2003年01期;《漫步徽州古民居消防历史博物馆(上、下)》,安徽消防 2003年02、03期。
    ② 李俊被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教育基地聘为兼职研究员。
    ③ 张雪慧:《徽州历史上的林木经营初探》,《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8卷665—676页);陈柯云:《明清徽州地区山林经营中的“力分”问题》,《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8卷677—690),《明清山林苗木经济初探》,《平淮学刊》第4辑,上册1989版,《从<李氏山林置产簿>看明清徽州山林经营》,《江淮论坛》1992年第1期(9卷页888—899);陈瑞:《明清徽州林业生产发展兴盛原因探论》,《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
    ④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⑤ 关于徽州棚民,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更有一些相关成果发表,冯尔康:《试论清中叶皖南棚民的经营方式》,《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方家瑜:《徽州历史上的棚民》,《徽州社会科学》1985年;刘秀生:《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页149-155;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第6、7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谢宏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清代徽州棚民问题及应对机制》,《清史研究》2003年第5期和《清代徽州外来棚民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历史档案》,2003年第2期;陈瑞:《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研究——以棚民营山活动为中心》,《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卞利:《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提供,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12-320:18:26发布。
    ⑥ [日]涉谷裕子:《清代徽州休宁县棚民像》,载山本英史编《传统中国地域像》,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0年6月5日,第211-250页;渋谷裕子:《安徽省休寧県龙田鄉浯田嶺村山林経営方式特徵——清嘉庆年间现在中心——》,《史学》第71卷第4号,2002年11月,第39-74页。
    ① 例如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张建民《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减灾救荒思想》,《江汉论坛》1994年第8期;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史学集刊》2000年第1期;[韩]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② 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2期;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③ 彭超:《试论“义田”与“义仓”——兼析祁门奇峰《郑氏义仓收租簿>》,《徽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卞利:《论明中叶至清前期乡里基层组织的变迁——兼评所谓的“第三领域”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于日锦:《徽州与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徽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④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书中第五章第二节《500a页以来中国地方志资料中气候信息的提取》,认为地方志资料具有地方性、连续性、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是明清历史气候史料的一个重要来源。
    ①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版。具体见页451-463《皖志概观》、页561-576《皖志索引·徽州地区》。
    ② 刘道胜做过一系列关于徽州方志的编纂源流、编纂特点、编纂理论及其对徽学研究的资料价值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具体见其2003年硕士论文《徽州旧志研究》(未刊);《明代徽州方志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论传统方志修纂与官方主流学术的统一——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正统化的学术活动与地方性的知识积累——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略论清代徽州方志的发展》,《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7期。
    ① 常建华著:《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第二章(民生问题的对策》之《乾隆朝蠲免钱粮问题试探》(页120-140)指出:“乾隆六十年(1795)工部尚书彭元瑞奉敕撰《孚惠全书》一书,总结本朝蠲纾赈贷的情况,把蠲免钱粮分为普蠲钱漕,减除旧额,巡幸蠲免,差役蠲免缓,偏隅蠲缓,蠲除积逋六类,这种划分是切合实际的。偏隅蠲缓,主要指灾蠲。……恤灾,采取蠲赋、减征、缓征、免逋欠等措施。蠲赋或蠲当年田赋,或蠲上年与下年田赋。灾蠲的规定,突破了前朝被灾六分以上准蠲的规定。(页121)逋赋是多年积欠,或因灾害,或由赋重,或自差役,三者往往交织在一起。蠲逋欠常是在缓征、带征等措施仍不能解决问題的情况下,一笔勾销。”
    ②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现在也保存着一部分清代档案,部分已经编辑出版,如《宮中档乾隆朝奏折》和《宫中档光绪朝奏折》。
    ① 王鹤鸣:《上海图书馆馆藏徽州家谱简介》,《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① 如黄山市博物馆所藏家谱亦属不少,其内容可参见翟屯建:《黄山市博物馆藏家谱提要》,连载于《徽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3-4期,1997年第1-4期,1998年第1期。
    ② 参阅翟屯建:《敬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页78;陈瑞:《明代徽州家谱的编修及其内容与体例的发展》,《安徽史学》,2000年第4期。
    ③ 如[明]吴子玉撰:《茗州吴氏家记》,12卷,其中有《社会记》一卷,内有社日、岁候、时事等的记载。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据抄本拍摄),索书号:胶片DJ0481。
    ④ (婺源)《济溪游氏宗谱》,卷27(外纪·饥祥》云:叙曰:祸福之来,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然天定可以胜人,而人定亦能胜天。样无必庆,灾无必咎,惟在人修省以畏天耳。采耳目所见闻,作《禨祥志》。其下记有明弘治年间至消乾隆时期的水、旱、饥、冷、震等灾荒现象。此谱为乾隆丙戍(1766年,即乾隆三十一年)叙伦堂刻本,全27卷共12册,上海图书馆谱牒部藏,馆藏号J页640。又如(婺源)《磻溪汪氏家谱》卷之末《杂记》中即有“水灾”条,记有此族所遭受的乾隆十二年(1747)、嘉庆十九年(1814)两次大水灾的情形。此谱20卷,首末各一卷,清同治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谱牒部藏,馆藏号:917537-41。
    ① 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文爱花:《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自然灾害学报》1999年第8卷第3期。
    ① 嘉庆《绩溪县志》卷首《程黟南送揭主薄之官绩溪序》。
    ② 康熙《绩溪县志》卷首《曾(上亩下日)有光序》。
    ① 绩溪县地名办公室编:《安徽省绩溪县地名录》(内部资料),1988年版:页1《县概况》。
    ②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一《艺文·题咏》。
    ③ 金民治主编:《安徽省休宁县综合农业区划》,能源出版社,1984年版:页1《农业自然资源及其评价》。
    ④ 婺源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江西省婺源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5年8月:页1《婺源县概况》。
    ⑤ 葛韻芬,江峰青:《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六·风俗》,民国十四年(1925)刻本。
    ① 安徽省徽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徽州地区简志》,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2月版,页64。
    ② 据歙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篡,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7月第一版《歙县志》第65页所载:“(徽州)全区土地总面积13,403平方公里,折合2010.45亩。其中山地1394万亩,耕地(含茶、桑、果园)116.56亩,水面63.2万亩,其他436.69万亩。”按照这个数据,可以算出徽州的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9.34%,耕地约占5.80%,水面约占3.14%。
    ③ 安徽省徽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徽州地区简志》,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页56-59:具体来说,足徽州中部的断陷区形成两侧的块状隆起带,隆起中心南侧的白际山、天目山、五龙山等山脉和北侧的黄山山脉、九华山脉,构成从绩溪县、歙县、屯溪市、休宁县等地的河谷平原。向南、向北演变为丘陵、低山和中山的地貌格局,地貌的成层性十分清晰,加上沿着多条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分割的河流发育,不断侵蚀丘陵、山地,又形成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
    ④ 参阅《徽州地区简志》第一章,安徽省徽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2月版。
    ① 罗愿:《新安志》卷二《叙贡赋》。
    ②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凤宁徽》,页75,“四部丛刊”三编史部第21册。
    ③ 对于明清徽州当地的农业状况,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中有所论及,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另有《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利建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 《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麦类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 《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棉麻生产与蚕桑业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及其分布》,《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 《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诸文。韩国学者姜判权有一文: 《清代 安徽省 徽州府 穀物 (?)桑農業——沈练、仲学輅(广蠶桑说辑補)——》, 第25期,2003年8月31日,即姜判权:《消代安徽省徽州府的谷物和蚕桑农业——关于沈炼、仲学辂的(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史研究》第25期,2003年8月31日(但笔者未见原文)。
    ① 道光《歙县志》卷一《舆地·风土》。
    ② 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中国经济志——歙县·休宁(1935年8月)》,《民国史料丛刊》第9种第2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③ 顺治《歙志》卷一《舆地志·风俗》。
    ④ 《歙事闲谭》卷七《新安竹枝词》:“麦熟端阳饼祀先,秋成角黍庆丰年。芝麻菽粟南乡产,乌麦收时霜满天”,可知南乡产芝麻、菽、粟、乌麦等旱地作物。
    ⑤ 万历《休宁县志》,《舆地志·风俗》:“高水湍悍,少潴易枯。十日不雨,土燥坼如龟文:骤雨暴涨,粪壤悉已淹没。山隈溪隙,肆力垦辟,越十级不盈一亩,犁犊无所施工”。
    ⑥ [清]高孝本:《绩溪杂感诗》,页七,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①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六《食货志·物产》。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祁门风俗之习惯》,页604。周绍泉:《明后期祁门胡姓农民家族生活状况剖析》,《东方学报》第67册,1995年3月。
    ③ 胡存庆:《黟县乡土地理·物产》,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④ 嘉道《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和施蒙泉明府《黟山竹枝词》页565,全诗为:“层累垦田瀦水微,山农求雨五溪归;农家石燕洞前往,不见雨来石燕飞。下田水向上田分,一亩一层渐入云:利剡快牛施不得,刀耕火种自成群。”
    ⑤ 葛韻芬,江峰青:《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六·风俗》,民国十四年(1925)刻本。
    ⑥ [清]倪望重:《同治祁门县志补》卷十二。
    ①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八《张国维陈徽属水灾疏》,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版。
    ② [清]黄克吕辑《重订潭滨集志》,页11下-12上,清光绪二年(1876年)归化木活字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① [清] 徐卓《休宁碎事》卷五《吹影编》,嘉庆十六年(1811年)徐氏海棠书巢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② 顺治《歙志》卷一《舆地志·风俗》,清顺治四年(1647年)刻本。
    ③ 道光《黟县续志》卷十六《艺文·诗》之《黟山竹枝词》。
    ④ 道光《徽州府志》卷四之二《营建志·水利》,方椿《楚颂山房杂著》。
    ① 事实上,康熙《婺源县志》卷一《分野·候占》中即有这份关于农业岁时的记载,此后历代县志传抄,但比对之下,民国志最为详尽。故此处引民国志。
    ② 《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三·星野·候占》。
    ① [清]凌应秋:《沙溪集略》卷一《古迹·田家行》。
    ② 《歙事闲谭》卷七《新安竹枝诃》页205。
    ③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黟县杂咏》。
    ④ 建国后的有关当地的农业书籍主要参阅有:金民治:《安徽省休宁县综合农业区划》,能源出版社,1984年版:歙县农牧渔业局编:《歙县农业志》,1991版。
    ⑤ 明清直到民国,当地棉花种植都很少,民国时期的歙县经济调查记载当时歙县“农作物各类都备,惟织维作物除大麻尚有少数种植外,棉花田绝无仅有,全县所需,均赖外埠运入。”(见《中国经济志——休宁·歙县》页460)究其原因,茶与桑生长同期当为重要原因。
    ①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七《新安竹枝词》,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版。
    ② [清]高孝本:《绩溪杂感诗清》,页十三上,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① 《歙事闲谭》卷七《新安竹枝词》页205。
    ② 嘉庆《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页543。
    ③ 胡存庆:《黟县乡土地理·物产》,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④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六《食货志·物产》。
    ① 嘉靖《徽州府志》卷八《物产》,康熙《徽州府志》卷六《物产》,道光《徽州府志》卷五之二《食货志·物产》。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民情之习惯》,页585。
    ③ 民国《歙县志》卷三《食货·物产》。
    ④ 康熙《徽州府志》卷六《食货·物产》。
    ⑤ 返青期缺水,秧苗不易成活,即使成活,对分蘖及以后各生育时期器官建成都有影响:幼穗发育期,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强,代谢作用旺盛,蒸腾量也大,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初期受旱抑制枝梗、颖花原基分化,每穗粒数少,中期受旱使内外颖,雌雄蕊发育不良。减数分裂期受旱颖花大量退化,粒数减少,结实率下降。 抽穗开花期,水稻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缺水造成“卡脖子旱”,抽穗开花困难,包颈白穗多,结实率不高,严重影响产量。 灌浆期受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形成,运转,从而使千粒重、结实率降低,青米、死米、腹白大的米粒增多,影响产量和品质。
    ⑥ 张秀宝、吴生发:《皖南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价》,收于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专辑《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页295。
    ① 民国《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
    ② 康熙《徽州府志》卷六《食货·物产》。
    ③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三《地理·物产》。
    ④ 张秀宝、吴生发:《皖南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价》,收于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专辑《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296。
    ① 康熙《休宁县志》卷一《方舆·风俗》。
    ② 《德政碑》之正面《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此碑现在歙县新安碑园碑廊,碑文转引自李俊:《徽州消防文献发微》,《徽学》2002年卷,安徽大学出版社。
    ③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风俗之习惯》,页589。
    ④ 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第一辑)第一册,0174。
    ① [明]计成:《园治》卷六《墙垣·白粉墙》,民国二十年(1931年)影印本。转引自陈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
    ① 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乡善》.安徽府县志辑第54册,1998年4月版,页618。
    ② [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民情之习惯》.页594。宣统三年(1911年)安徽印刷局铅印本,《官箴书集成》第1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12月影印本。
    ① 参见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页5-10。
    ② 张文:《中国古代的流行病及其防范》,《光明日报》,2003年5月13日。
    ③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页60,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①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风俗之习惯》,页588。
    ② 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乡善》。安徽府县志辑第54册。页623。
    ①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民情之习惯》,页586。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祁门风俗之习惯》,页605。
    ③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风俗之习惯》,页590。
    ④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歙县风俗之习惯》,页583;《法制科·绩溪风俗之习惯》,页622。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清·民国编第1卷,页170。
    ⑥ [清]吴翟辑撰:《茗洲吴氏家典》,刘梦芙点校,黄山书社,2006,3。
    ⑦ 江登云:《橙阳散志》,《风俗志·遊神》。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
    ① 刘正刚的系列论文:《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2;《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清史研究》,2001.2;《明清时期广东虎患考述》,《广东史志》,2001.3;《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4。
    ② 闵宗殿:《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2。
    ③ 黄志繁:《“山兽之君”、虎患与道德教化——侧重于南方地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办:《“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8。
    ④ Robert Marks, Tigers, Rices and Silt: Enviro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⑤ 参阅李德英:《生态环境、乡村社会与农民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
    ① 《嘉庆黟县志》,卷三《地理·物产》,兽之属,引用《升菴外集》。
    ②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二《通考外志·佚事》之《童子驱虎》。
    ③ [明]汪振修:《汪氏世谱》,第二之三,《传》页2《白云纪闻》。明成化十七年藏溪汪氏刻本,上海图书馆索书号:T267371-74:
    ④ 道光《婺源县志》,卷三十几《通考外志·佚事》之《虎口夺父》。
    ① [清]吴甸华修,[清]程汝翼、俞正燮纂,《嘉庆黟县志》,[清]吕子珏修, [清]詹锡龄纂:《道光黟县续志》。本书十六卷首一卷,续志附正志各类之后,据清道光五年(1825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6号,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 199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卷十六《艺文·诗》之《女儿打虎行》页554。
    ②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之《孝女击虎行》页563。
    ① 道光《婺源县志》,卷三十九《通考外志·佚事》之《烈女驱虎》。
    ② [清]清愷修,[清]席存泰纂,《嘉庆绩溪县志》,本书十二卷,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刻本之抄本影印。安徽府县志辑第54册,1998年4月1版。页632:
    ③ [明]程敏政 辑撰:《新安文献志》。见于朱万曙、胡益民主编:徽学研究资料辑刊,合肥:黄山书社,2004,12:页1071。
    ④ [明]程敏政 辑撰:《新安文献志》。见于朱万曙、胡益民主编:徽学研究资料辑刊,合肥:黄山书社,2004,12:页14,《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略上》
    ① [清]王让等纂修:《祁门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39号。据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本书承日本国公图书馆以所藏稿本借摄。)卷十一《舆地志·古迹》,页330。
    ② 吴滔:《明清时期虫灾考述》,《农业考古》,2000.3。
    ③ 王正军,秦启联等:《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其持续控制对策》,昆虫知识,2002.39(4):172-175。
    ④ 高树藩:《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台湾正中书局,1971年3月,页1563-1564。
    ⑤ 马世骏等:《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转引自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出版社1993年版,页87。
    ⑥ 关于旱蝗相关性,参见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中国农史》,1990.4:郑云飞先生将历史上
    ① 参见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页234-238。
    ② 王建革:《清代华北的蝗灾与社会控制》,《清史研究》,2000.2。
    ③ 参阅王毕夫、李微微:《我国古代稻作病虫灾害概述》。
    ④ 《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1-476。)译为:稻子抽穗又灌浆,既已坚实又渐黄。没那空壳与害草,把那螟螣也也杀掉。根节蟊贼也要除,莫使伤害我幼苗。祈求田祖显神灵!放火把虫统烧光!皁,谷实才结成的状态。稂(lang,稗草。莠(you)狗尾草。螣(te)蝗虫。稚(zhi),晚植的谷类。畀(bi),给与。
    ① 周祖谟撰:《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12月,页130。
    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钦定四库全书.70—17、18:页11-12。
    ③ (吴)陆玑撰(明)毛晋补《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12,上下卷。8-142页。
    ④ 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1,第19页。
    ① 参阅王华夫《粘虫考》,《农业考古》,1988.1:吴滔:《明清时期虫灾考述》,《农业考古》,2000,3。
    ② 黄宾虹:《任耕感言·丰塌垦复仁德庄义田始末》,载《黄宾虹文集·杂著编》,页484。转引自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页234-235。
    ③ 《嘉庆黟县志》,卷三《地理·物产》,页88。
    ④ 《嘉庆黟县志》卷三《物产》引《汜胜之书》曰: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好蚄等虫也。又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又薄田不能粪,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又取马骨剉碎,以水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呼老切揽也),令洞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时以溲(疏有反),种如麦饭状,当晴燥时,溲出之立干,或薄布数挠令干,明日复溲,阴雨勿溲,六七溲止,辄曝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余汁溲而种之,则禾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法器盛埋于地下。治种如前法,既不生虫,收又常倍。
    ① 参阅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编著:《安徽气候》,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9月版,页95-96,105-106。
    ② 《灾害大百科》(郭强,陈兴民,张立汉,灾害大百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页1082。
    ① 黄克吕:《潭滨杂志》,页十一。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藏。
    ① 在已有的徽学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多关注徽商、徽州的宗族社会、徽州文书、徽州的佃仆制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在这些研究巾也注意到徽州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对外地粮食的依赖,但似乎都没有详细的论述。日本学者川胜守的《明末长江三角洲新安商人经济动态之一斑》一文,发表于《’95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主编:周绍泉、赵华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李琳琦一文发表于《江淮论坛》,1993年第4期。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歙县风俗之习惯·饮食》,页582。
    ① [明]余士奇修、谢存仁纂:《祁门县志》卷四《风俗》,民国间传抄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索书号:418760。
    ② [清]黄光弟:《祁米案牍》,也名《祁门县购办饶米定安案纪略》,光绪年间刻本,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共1册,索书号8950,第1页。
    ③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风俗之习惯》,页597。
    ④ 胡存庆纂:《黟县乡土地理·物产》,民国十四年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⑤ [明]李乔岱纂修:《休宁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刻本。
    ⑥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绩溪风俗之习惯》,页618。
    ⑦ [清]周溶、汪韻珊:《同治祁门县志》卷五《舆地志·风俗》。
    ⑧ 葛韻芬、汪峰青:《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六·风俗》。
    ⑨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二《艺文·折运疏》,页1867。
    ① 杨鹏程:《湖广熟天下足述论——兼及明清时期长江沿岸的米粮流通》,《中国农史》,1987.4;樊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粮食业市镇与米市》,《学术月刊》,1990.12:陈学文:《明清时期硖石、长安二市傎的社会经济结构——兼论江南米市发展的意义》,《浙江学刊》,1992.5:吴晚璘:《清代长江流域粮食贸易兴盛原因试探》,《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② 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王廷元:《略论徽州商人与吴楚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
    ③ 清高宗实录 卷二一五,乾隆九年四月。
    ④ 《歙纪》之《设法粜卖以安民心》。
    ⑤ 康熙《歙县志》卷十一《艺文·救荒议》。
    ① [宋]罗愿,《新安志》,卷一,州郡,风俗,宋淳熙二年纂,清康熙四十六年刻本。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祁门民情之习惯》:“祁民性椎鲁,无机巧,制造惟东乡土坑张岭脚等处制造磁土运往景德镇,此为祁邑之特产。”
    ③ 道光《黟县续志》卷十六《艺文·诗》。
    ④ 《黟县三志》卷十六《艺文·诗》之《黟山竹枝·晚至渔亭》。
    ⑤ 吴克俊、程寿保等纂:<黟县县志>,卷三,风俗,民国十二年刻本。
    ⑥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之《黟山竹枝词》。
    ① 康熙《歙县志》卷十一《艺文·救荒议》:陆路负贩称“过山米”。则大半自太平、绩溪两邑至江南饶州、乐平诸地繇河运,从陆路则大半自祁门至南中,如南陵、泾县、旌德,则大率自绩溪至。
    ② 该文是《明清徽州地理、人口探微》,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③ 这些驿道多由石板或石条铺成,长度因具体距离而各不相同:比如休黟古道,出体宁县城西门,由绿溪铺经蓝渡、岩脚至界首入黟境,经渔亭至黟县县城40公里。又有现在留存的古渡口,在当时也是各地联系的必经之处,例如休宁境内的西馆渡,位于横江中游兰渡乡西馆村,古时由休西入北赴黟,从西渡过河经环居,越兰渡乡北端之白云峰抵兰田小溪为捷径。沿途屏民殷稠,村落棋布,商旅络绎。具体可参阅《休宁旅游》,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休宁县旅游局编。
    ④ 乾隆《歙县志》卷二十《杂志下·拾遗》页1821-1822。
    ⑤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页112。
    ① [清]:廖腾奎修,汪晋征等纂,《休宁县志》,卷三,食货,储蓄,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② 许承尧撰:《歙事闲谭》卷六《明季县中运米情形》,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5月版,第181页。
    ③ 对外借阅的不是原书,而是该馆1982年的钢笔摘抄本。有学者利用《歙纪》中的其他方面的记载,作过一些研究,如卞利《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徽州社会变迁中大众心态研究》一文(《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第12辑,2000年(金仙憓:《明末徽州诉讼的样相与特征——以<歙记>为例》, 《明清史研究》第12辑,2000年)。但利用《歙纪》对徽州米市对行研究笔者还未见到。
    ④ 《歙纪》页22。
    ① 《歙纪》之《米行勒石》页38。
    ② 杨其民:《买卖中间商“牙人”、“牙行”的历史演变——兼释新发现的《嘉靖牙帖>》,《史林》,1994年第4期: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牙人与牙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刘重日:《对“牙人”“牙行”的初步探讨》,《文史哲》,1957年第8期。
    ① 《歙纪》之《通商贩平籴粜》页58。
    ② 卞利:《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徽州社会变迁中大众心态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
    ③ 《歙纪》之《示籴米人》页60。
    ① 《歙纪》之《示米商》。
    ② 《歙纪》之《论各米铺》。
    ③ 《歙纪》之《禁强籴》。
    ④ 《歙纪》之《杜棍谋以坚义济》。
    ⑤ 《歙纪》之《申禁抢借》。
    ⑥ 《歙纪》之《禁抢通商平籴》。
    ⑦ 《歙纪》之《召领官银买米》。
    ⑧ 《歙纪》之《儧客贩米船公平发粜》。
    ⑨ 《歙纪》之《炤时值招商》。
    ① 《歙纪》之《示籴米人》、《示米商》、《论各米铺》。
    ② 《歙纪》之《分留歙贩米船以济乡里》。
    ①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第9-16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② 周绍泉、赵华富主编:《’95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84页,川胜守《明末长江三角洲新安 商人经济动态之一斑》,1997.10。
    ① 卜风贤:《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古今农业》,2004年第2期。
    ② 董恺忱:《明代救荒著述考析》,《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马万明:《试论朱橚的科学成就》,《史学月刊》,1995.3:肖国士:《《救荒本草>在本草学上的成就》,《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9卷第2期;
    ③ 周履靖:《茹草编》,四卷:王磐《野菜谱》,一卷,收于《说郛》:屠本畯《野菜笺》,收于《说郛续》:姚可成《救荒野谱》一卷,收于《借月山房汇钞》。
    ① 《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四《疆域·风俗》。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风俗之习惯》,页597。
    ① 嘉庆《黟县志》卷三《地理·物产》。
    ① [宋]李明復:《春秋集义》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5册,经部149,“春秋类”第44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② [清]胤禛:《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二十,《四库全书》第417册,史部175“诏令奏议类”,第289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③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八《张国维陈徽属水灾疏》,黄山书社,2001年5月版,页274-275。
    ④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六《明季县中运米情形》,黄山书社,2001年5月页,页181。 波动,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实录》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康熙、雍正和光绪朝汉文珠批奏折中有大量关于严禁出海船只携带超额米粮的规定和奏折。这里浙江省就借口“洋禁”,拦截下徽商的米船。
    ① 王社教:《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② 《清实录》第十一册,《高宗实录》三,卷二一五,乾隆九年四月下,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第766页。
    ① [元] 陈栎:《新安大族志》,不分卷,影印本,一册,安徽省图书馆藏,索书号:2060079。《新安名族志》所得程氏科第人数转引自赵华富《《新安名族志>编纂的背景和宗旨》一文(《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② 参见许承尧《歙事闲谭》序二(诸伟奇序),黄山书社,2001年5月,第9-11页。
    ① 洪业远:《桂林洪氏宗谱》,卷三,民国十二年(1923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索书号:J页633。
    ② 洪业远:《桂林洪氏宗谱》,卷六。
    ③ 刘汝骥:《陶甓公牍》卷三《批判·户科·歙南拣选知县程恩浚等禀批》,第487页;卷五《批判·学科·屯溪茶业公所董事洪廷俊、程恩浚等禀批》,第503页;卷十一《笺启·复茶业公所程伯俊同年恩浚》,第578页。《陶甓公牍》收在《官箴书集成》第10册,《官箴书集成》编纂委员会会编,黄山书社,1997年12月。
    ④ 刘汝骥:《陶甓公牍》卷十《禀详·复选选举人人名册》第558-559页。
    ① 刘汝骥:《陶甓公牍》卷四《批判·礼科·祁门县监生程康意、附贡生程际隆等呈批》,第491页;卷四《批判·礼科·祁门县附贡程际隆呈批》第492页:卷十《禀详·复选选举人人名册》,第558页。
    ① 参见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8:第四章《粮食问题与基层社会》之第一节《政府、士绅与粮食流通》,页200—213。
    ① [清]黄光弟:《祁米案牍》,第4页。
    ① [明]俞汝为辑:《荒政要览》,卷六《通融有无》,明万历三十五年刻本。
    ② 参阅陈关龙:《明代荒政简论》,《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叶依能:《明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③ 参阅[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页ierre-Etienne will &R.Bin Wong(魏丕信、王国斌):Nourish the页eo页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Ann Arbor,Mich.,1991(《养民:中国的国营民仓制度,1650-1850》);王建革:《清代华北的灾害与乡村社会:一种周期性调控系统的作用》,见《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页234-258。
    ④ 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吴滔:《清代江南社区赈济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清代江南地区社区赈济发展简况》,《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宗族与义仓:清代宜兴荆溪社区赈济实态》,《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杨剑利:《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戌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⑤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储蓄》。
    ⑥《嘉庆绩溪县志》,卷三《食货志》页392。
    ①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储蓄》,页409。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卹政》。
    ③ 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二《食货·储蓄》。
    ④ 关于仓储制度的研究,民国时期有于佑虞《中国仓储制度考》,正中书局。1948年版;建国后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春声关于清代广东地区仓储的系列论文,吴滔对明清江南地区仓储的系列论文,王卫平借鉴社会保障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以苏州为中心地区的研究,另外灾荒史的相关论文与著作亦多有涉及,海外学者中法国魏丕信、日本今崛诚二,台湾学者刘翠溶、梁庚尧等也有相关成果。
    ⑤ [宋]罗愿《新安志》卷一“仓库”门记载:“州仓在孝义坊,常平仓在州仓之旁”,说明宋代县城里已建有州、县仓。明清以降,各县县志里的“储蓄”门,基本都记有宋元时期的仓储情况,虽然大多情况不详,但至少说明其存在。如嘉庆《绩溪县志》:卷三《积贮》(安徽府县志辑第54册,页403)中记载绩溪县宋时在县治北建有常平仓,又每都一所共建有十六所义仓。又如民国《歙县志》卷三《卹政志·仓储·附府仓》(页133)中,记有唐义仓的税率、宋活人广济仓的的倡建人,及元永丰仓的仓址等项。
    ⑥ 周致元:《明代徽州官府与宗族的救荒功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此文论述了明前期的仓储系统。
    ⑦ 顾颖:《明代预备仓积粮问题初探》,《史学集刊》,1993.1。
    ⑧ [清]俞森:《义仓考》,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页75。
    ① [清]俞森:《义仓考》,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页75。
    ② 道光《徽州府志》,卷一之三《舆地志·疆域》。
    ③ [清]俞森:《义仓考》,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页81。
    ④ [清]俞森:《义仓考》,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页77。
    ①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一《艺文》之余懋衡:《北乡富教堂记》。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储蓄》。
    ③ 康熙《婺源县志》卷七《食货·储蓄》。
    ④ 嘉庆《绩溪县志》卷三《积贮》。
    ⑤ 嘉庆《黟县志》卷九《政事·仓储》。
    ⑥ 埭熙《婺源县志》,中国方志从书·华中地方·第676号,页776,卷七《食货·储蓄》。
    ⑦ 康熙《婺源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6号,页1532,《卷十一艺文·纪述》之《婺源县廉惠仓记》。
    ① 民国《歙县志》卷三《卹政志·仓储·附府仓》页133。
    ②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四《食货志二·卹政·备赈仓》。
    ③ 嘉庆《黟县志》卷九《政事·仓储》。
    ① 康熙《婺源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6号,页776,卷七《食货·储蓄》“张郡侯廉惠仓”条。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储蓄》
    ③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四《食货志二·卹政·备赈仓》。
    ④ 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二,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7号,页954。
    ①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二《通考外志·饥祥》:康熙《休宁县志》卷八《通考·饥祥》;嘉庆《黟县志》卷十一《政事志·祥异蠲赈》
    ② [明]傅岩:《歙纪》,明崇祯新安吴氏刻本,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藏,馆藏号254100,此处所引为该馆所藏1982年摘抄本。
    ③ 《歙纪》之《申报旱荒(丙子六月)》,页29。
    ④ 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二《食货六·卹政·赈饥》。
    ⑤ 《歙纪》页20。
    ⑥ 《歙纪》页20。
    ⑦ 《歙纪》之《预积米薪》页72-73。
    ① 明清两代的仓储并非全不相关,有些是连续发展的,由明至清,实力还会有所增加。嘉庆《绩溪县志》卷三《积贮》记载绩溪县廉惠、仁济二仓在嘉清末将税收官户改革为宏济仓后,传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寺产田租共2956石,额价每石折征银三钱七分,即租银至一千一百两左右。租银增加了三百余两。
    ② 嘉庆《绩溪县志》卷三《积贮》页404。
    ③ 民国《歙县志》页132 卷三 卹政志·仓储,常平仓条。
    ④ 嘉庆《绩溪县志》卷三《积贮》页404:知县郭四维建八间,知县未国杰增至二十四间,立有碑记。雍止五年(1727年)知县王啟源建三间:十年(1732年)知县黄同麟建十二间,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王锡蕃建六间,十八年(1753年)知县较陈锡捐俸修葺,十九年(1754年)又得详请大修。
    ① 道光《休宁县志》卷一《疆域·风俗》。
    ② 关于对朱子社仓及其救荒思想的研究,见冯柳堂:《中国历史民食政策史》,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初版,页97-101;张全明:《试论朱熹的社仓制》,《华中师大研究生学报》,1987年第1期;梁庚尧:《南宋的社仓》,《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下),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出版,1997年:邹枋:《朱熹的救荒论与经界论》,《建国月刊》(南京)第10卷第1期,1934年;贾玉英、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李华瑞、王海鹏:《朱熹禳弭救荒思想述论》,《中国农史》,2004年第3期:朱守良:《朱熹民本思想及其实践》,《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 民国《歙县志》卷三《卹政志·仓储,社仓条》页132。
    ① 民国《歙县志》卷三《卹政志·仓储》页132。
    ② 乾隆《婺源县志》卷三“社仓”条页954。
    ③ 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一《艺文·北乡富教堂记》。
    ④ 康熙《休宁县志》卷三《储蓄》
    ①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四《食货志二·卹政·备赈仓》“勉济局”条(页142)。
    ①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四《食货志二·卹政·备赈仓》“同善局”条(页142)。
    ② 民国《歙县志》卷十六《杂志·祥异》: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二《杂志·祥异》;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二《食货六·卹政·赈饥》。
    ③ 民同《歙县志》卷三《卹政志·振济》附《乾隆十七年歙绅捐粜碑记》。
    ① 民国《歙县志》卷三《卹政志·仓储·附府仓》,“惠济堂”条。
    ① 乾隆《歙县志》卷七《卹政志》。
    ①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绅士办事之习惯》,页591。
    ②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婺源绅士办事之习惯·秩序》,页600
    ① 万历《休宁县志》卷七《艺文志·纪述》之汪道昆《岁政记》。
    ② 关于明清徽州的乡约及基层组织,可参见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论明中叶至清前期乡里基层组织的变迁——兼评所谓的“第三领域”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 《岩镇志草》贞集,《艺文》下,郑佐:《岩镇乡约叙》(嘉靖甲辰)。
    ④ 《岩镇志草》之《志草发凡》。
    ① 《岩镇志草》之贞集《贡元坊题名》。
    ① 李向军:《清代救灾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效果》,《历史研究》1995.5:负71-87
    ① 乾隆《婺源县志》卷十二《食货志·储蓄》。
    ① 道光《婺源县志》卷十二《食货志·储蓄》。
    ② 光绪《婺源县志》卷十六《食货五·储蓄》。
    ③ 个人捐建者,多为经商者。《沙溪集略》,《艺文·凌氏义田记》(页706)中记有一条:“凌景芳,親孝居乡,谨尤喜施与周急赈穷。贾于广德建平间,尝有冯先生焚券风,此其义气已加,寻常辈数等,既游姑苏,慨慕文正公之为人,乃捐其资,置田与族饥馁者,共计之凡有若干,并屋与族无依者,共楹计之凡有若干,又置塚一区与族之死无归者,共族之人养生丧死无憾”。这一段是说,凌景芳曾在安徽广德、建平,江苏苏州经商,性好周急赈穷,在宗族内置义田,义塚,以帮助族人。这种例子在徽州还有很多。
    ① 徽州水利的相关研究有梁诸英:《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关于南方的农田水利,可以参阅:张建民:《试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田水利——以长江流域为中心》,《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张芳:《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② [清]郑学樵:《吕塌南北两渠图》之《吕堨碑记》,安徽省图书馆藏。
    ③ 宝坻劝农书·渠阳水利·山居琐言,页17。
    ④ 宝坻劝农书·渠阳水利·山居琐言,页19。
    ⑤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⑥ 道光《歙县志》卷二[M]
    ⑦ 沙溪集略 卷二水利·隆堨记
    ⑧ 沙溪集略 卷二水利·堨论。
    ① [清]郑学樵:《吕堨南北两渠图》之《吕堨碑记》,安徽省图书馆藏。
    ② 安徽省图书馆藏《吕堨南北两渠图》是关于歙县西溪南吕堨的文书资料,收录有关于吕堨的记、图、条例、政府告示、官员禀批等相关资料,可作为研究徽州水利灌溉工程的个案。
    ③ 《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六·风俗》。
    ①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二《塘堨》。
    ③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十六《艺文·纪邑中风土》页543。
    ④ 《沙溪集略》之《艺文·昉溪议》。
    ⑤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① 乾隆《歙县志》卷二十《杂志下·拾遗》,页1822
    ② 乾隆《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
    ③ 在摘录县志、府志《义行》中关于“昌堨”和开立人“吴大用”的内容后,有“同治八年,修安徽全省志,申报一则”之语,其后又引一条,注为“此系本年新报,曾否载志,后虽查实切记”,可知此文献应为同治八年(1869年)以后所辑。
    ④ 下文中凡不加注脚的引用,均引自《昌堨源流志》。
    ① 《沙溪集略》卷二《水利·隆堨记》。
    ① 页十六:乾隆二十一年(1756)何达善《吕堨碑记》。
    ② 《吕堨记》(摘录于县志);郑珍:《吕堨纪实序》,康熙十二年。
    ③ 吕文达:《吕堨记》,梁大同六年《540年)。
    ④ 页十六:乾隆二十一年(1756)何达善《吕堨碑记》。
    ⑤ 页十六:乾隆二十一年(1756)何达善《吕堨碑记》。
    ① 页十四上:郑永建《重开吕堨造祠碑记》,雍正甲辰(二年,1724年)。
    ② 页十四上:郑永建《重开吕堨造祠碑记》,雍正甲辰(二年,1724年)。
    ③ 页十六:乾隆二十一年(1756)何达善《吕堨碑记》。
    ① 鲍瑞麟:《吕堨口记》,咸丰七年(1857年)。
    ② 页二十一下至二十五下:乾隆二十年五月二十五日徽州府告示,内附《吕堨条例》。
    ①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一《艺文·纪述·新开巽渠记》页1530。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一《方舆·风俗》。
    ③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④ 康熙《休宁县志》卷二《塘堰》。
    ① 同治《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② 康熙《休宁县志》卷二《塘堰》。
    ③ 凌庆秋:《沙溪集略》,之《艺文·堨论》。
    ④ 高申兰、陆敬严:《我国连机水碓古今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5月第6卷第1期。
    ① 卢茂村:《黄山屯溪区的水碓与水磨》,《农业考古》,2003.3。
    ② 道光《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引:康熙县志“自明季间见,今且鳞次矣”。
    ③ 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第一辑)第一册,黟县一都榆村邱氏文书,第0035号。
    ① 卢茂村:《黄山屯溪区的水碓与水磨》,《农业考古》,2003.3。
    ② 倪望重:《祁门县志补》,不分卷,《水利志》,“水碓”条。
    ③ 道光《祁门县志》卷十二《水利志》。
    ④ 《潭滨杂志》页十九上“中洲”条。
    ⑤ 安徽省图书馆藏的《昌堨源流志》,是一份手抄本,共十张约正方形黄毛边张抄录,详细记载了歙县人吴大用捐资开堨,后世对昌堨的管理、利用,以及如何解决强横之家强车堨水,维护大多数人的水利权益的情况。因本文篇幅所限,将另作专文对此分析。
    ① 《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北港与汪口争船(土共)合同”条。
    ② 《清史资料》第四辑,页197。
    ① 《清史稿》卷120《食货一》。
    ② 赵冈:《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③ 《清宣宗实录》卷68,道光四年五月戊寅:“近闻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州县,凡深山穷谷之区,棚民蔓衍殆遍,租典山地,垦种山薯,大半皆温、台沿海之人。”;道光《徽州府志》卷4之2《营建志下·水利》,附《道宪杨懋恬查禁棚民案稿》:“该民等籍隶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桐城等处,间有江西、浙江民人。”;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二十六《奏疏》,《查办皖省棚民编设保甲附片》:“此项棚民,有由江广迁往者,亦有由本省桐城、潜山、宿松、太湖、舒城、霍山等处迁往者,非尽温台沿海之人。”
    ④ [清]程暠:《新安程氏乡局记》之《黄芧胡、陈二姓至考坑烧炭戒约》,清抄本,不分卷,一册,安徽图书馆藏:“休宁县二十八都黄芧胡青等自不合,带领多人越界至婺源上溪头考坑封禁山,误砍荫木烧炭,今被地方捉获呈官。身等知亏,不欲闻官,情愿立戒约,随设封山培养苗木,今立戒约之后,如有仍前入山盗砍及放火烧山故害等情,一听执此戒约指名呈官究治,身等甘罪无辞。今恐无凭,情愿立此戒约为照。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情愿立戒约人:胡青、胡锦;见:陈本先、陈友之;代书:朱华元。”
    ⑤ 道光《徽州府志》卷4之2《营建志下·水利》,附《道宪杨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① 当时休宁县二十三都浯田岭、江田村、岭南、牛岭、青山、方圩、璜源等七村是程姓宗族聚居地,从乾隆末年至嘉庆十二年,程姓宗族和来当地租山开垦的棚民屡有纠纷,并发生命案,在休宁知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程姓族长于嘉庆十二年遣人赴京控告当地棚民占山扰害,引起嘉庆帝的重视,安徽各级地方政府以此案为契机,对徽州及整个皖南山区的棚民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查,以上就是当时留下的数据。关于本案可以参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嘉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法律类及内政类),载《历史档案》1993年第1期。
    ② 《绿荫轩家传珍书》之《湖北江西江北三省在黟邑开垦布种初词》,转引自王振忠:《徽州家族文书与徽州族谱——黟县史氏家族文书钞本研究》,《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图书馆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页180-181。
    ③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黟县民情之习惯》,页608。
    ①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歙县民情之习惯》,页580。
    ② 相关成果可参阅卞利:《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彭镇华:《徽商兴起与中国传统林业》,《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陈瑞:《明清徽州林业生产发展兴盛原因探论》,《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
    ③ 许承尧:《歙事闲谭》卷十八《歙风俗礼教考》。
    ④ 《黟县三志》卷十五《艺文三·政事类文》之《黟山禁挖烧灰说》。
    ⑤ 乾隆《婺源县志·凡例》。
    ⑥ 孙学治:《和施明府源黟山竹枝词》,载于欧阳发、洪钢编《安徽竹枝词》,黄山书社,1993年,页74。
    ① 嘉庆《绩溪县志》卷3《食货志·土田》。
    ② 道光《徽州府志》卷4之2《营建志·水利》,方椿《楚颂山房杂著》。
    ③ [清]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卷十。
    ①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休宁风俗之习惯》,页588-589。
    ② 道光《徽州府志》卷4之2《营建志·水利》,附《国朝汪梅鼎驱逐棚民奏疏》。
    ③ 道光《祁门县志》卷12《水利志·水碓》。
    ④ 道光《徽州府志》卷4之2《营建志·水利》,附《道宪杨懋恬查禁棚民案稿》。
    ⑤ 嘉庆《绩溪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近多不业农而罔利者,招集皖人,谓之棚氓,刊伐山木,广种苞芦。”
    ⑥ 《陶甓公牍》卷12《法制科·祁门民情之习惯》,页602。
    ① 嘉庆·道光《黟县志》卷十六《艺文·诗》。
    ① 《黟县三志》卷16《艺文·诗》之《徽州竹枝》有一首为:“两般腾贵米与钱,大业从来说垦田;人众真难为造物,包芦已植到山巅。”也可知苞芦栽种漫山之情形。
    ② 嘉庆《黟县志》卷11《政事志》,附《嘉庆十年知县苏禁水口烧煤示》。
    ③ 嘉庆《黟县志》卷11《政事志》,附《禁止煤烧灰示》。
    ④ 光绪《善和程氏宗谱》卷1《村居景致》,附《驱棚除害记》。
    ① 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② 《环溪工履和堂养山会簿》,安徽图书馆藏,转引自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③ 日本学者渋谷裕子通过对休宁县龙田乡浯田岭和江田村、源芳乡幸川村和里芳山村的调查,写有两文,也有类似的观点。见本论文的学术回顾。
    ① 《新安婺源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水口横山(土太)封禁合同》。
    ① 《新安婺源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后龙朝山水口封禁合同》。
    ① 《新安婺源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通众山场并后龙朝山水口封禁合同》。
    ② 乾隆《婺源县志》卷四《疆域七·地产》。
    ③ 桂天祥字子兴,江西临川人,进士出身,任祁门早时,修祁门城墙,以防倭寇、矿贼,祁邑维诚《建城记》、汪应凤《建城楼记》于《舆志志》中有记其修城垣之功。
    ① 《新安婺源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批助牛轩培山、搭桥合同》。
    ② 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第一辑)第五册《黟县十都丰登江氏文书》。
    ③ 田涛、[美]宋格文、郑秦主编:《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三册),第83号、116号,北京:中华书局,2001.7。
    ④ 《新安婺源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黄茅胡陈二姓至考坑烧炭戒约》。
    ① 田涛、[美]宋格文、郑秦主编:《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全三册),第33号,北京:中华书局,2001.7。
    ①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2。
    ①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的《中国荒政全书》(北京古籍出版社)第四辑第四卷收有此份资料。此处所用为上海图书馆藏版本。
    ② 刘汝骥,“直隶静海”人,即今天津市静海县,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朝》记载,刘汝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七日,奉旨补授安徽徽州府知府”。王振忠教授在《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一书第126-132页对刘汝骥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利用其所编著的《陶甓公牍》为史料从社会生活史角度对晚清徽州社会进行了相关研究。
    ③ 共三种,刊刻年代不同,分别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七年(1891年)和二十七年(1901年),其中前面部分各《告示》、《禀呈》等内容一样,不同在于其后捐输银钱列表不同,故引用前面时不再具体说明是何年刊本。
    ④ 《陶甓公牍》页544《禀查勘屯溪水灾文》。
    ①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五日休宁县查赈告示》。
    ②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休宁县以工代赈告示》。
    ③ 《陶甓公牍》页544《禀查勘屯溪水灾文》。
    ① 《陶甓公牍》页545《禀请续拨赈款文》。
    ②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婺源县正堂魏示》。
    ③ 《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三《疆域四》。
    ①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禀呈》页二正面。
    ②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同朋舍1997年版。
    ③ 唐力行:《徽州宗族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页248-251。
    ④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禀呈》页二反。
    ⑤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告示》页二十四正。
    ⑥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99-112。
    ①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禀呈》页二反。
    ②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呈》页六反。
    ③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呈》页六反。
    ④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咨文》页二反。
    ⑤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页323。
    ⑥ 《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之《禀呈》页二正。
    ⑦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二章《明末清初民间慈善组织的兴起》页49-82。
    ① 康有为《自编年谱》。
    ②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五日休宁县正堂刘示》.
    ③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婺源县正堂杨示》。
    ④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婺源县正堂魏示》。
    ①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江南赈捐总局为照会事》。
    ② 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③ 清末徽州地区推行自治,在《陶甓公牍》页560所列《复选举当选人、候补当选人名册》中,知共选举议员六名,洪廷俊年六十五,为议员之一。得票亦为最高者之一。
    ④ 《陶甓公牍》页544《禀查勘屯溪水灾文》。
    ① 《陶甓公牍》页545《禀请续拨赈款文》。
    ② 《陶甓公牍》页546《禀赈务报销文》:“知府伏思今夏水灾当冲处所,荡析离居者十户而四、五,实以被淹毙命者为尤惨。此次奉拨赈款,若照义绅挨户查放办法,恐未能每人而济,遂议将此项专作卹款。死者有所归,寡孤者有所养,较之普通赈抚,似为扼要。”
    ③ 《陶甓公牍》页546《禀赈务报销文》。
    ④ 参阅吕美颐:《略论清代灾赈制度中的弊端与防弊措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⑤ 参阅杨剑利:《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⑥ 《徽属义赈征信录》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五日休宁县正堂刘示》。
    ① 事见《陶甓公牍》页551《禀查复警委任恒智被控文》,页479《休宁县孀妇吴程氏禀批》,页479《屯溪巡警局外委任恒智禀批》。
    ① 参阅[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的主要论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午版。
    ② [口]高桥孝助:《公益善举与经元善》(1986),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与善后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杨利剑:《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 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④ 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明]汪振:《汪氏世谱》,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藏溪汪氏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吴子玉撰:《茗州吴氏家记》,12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据抄本拍摄),索书号:胶片DJ0481。
    [清]吴翟辑撰:《茗洲吴氏家典》,刘梦芙点校本,合肥:黄山书社,2006.3。
    [清](婺源)(济溪游氏宗谱》,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叙伦堂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婺源)(磻溪汪氏家谱》,清同治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胡详木: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清宣统三年(1911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程际隆:《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支修宗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太邑汪锦堂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洪业远:《桂林洪氏宗谱》,民国十二年(1923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邵琳等纂修:绩溪《华阳邵氏宗谱》,清宣统二年(1910年),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许登瀛纂修:《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清乾隆十年(1745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王集成纂修:《绩溪庙子山王氏谱》,二十八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程屆:《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清抄本,不分卷,安徽省图书馆藏。
    [清]高孝本:《绩溪杂感诗》,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黄光弟:《祁米案牍》,也名《祁门县购办饶米定安案纪略》,清光绪年间刻本,安徽省博物馆藏。
    [清]黄克吕辑:《重订潭滨集志》,清光绪二年(1876年)归化木活字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清]汪麟:《歙县少请通浙米案呈稿》,不分卷,清光绪刻本,一册,安徽省图书馆藏。
    [清]《新安屯溪公济善局征信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本,婺源县图书馆藏。
    [清]詹元相:《畏斋日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四辑,中华书局,1983.4。
    [清]郑学樵:《吕竭南北两渠图》,咸丰年间刻本,安徽省图书馆藏。
    (吴)陆玑撰(明)毛晋补《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上下卷,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12。
    [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啟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11。
    [宋]李明复:《春秋集义》卷二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5册,经部149,台湾商务印书馆。
    [元]陈栎:《新安大族志》,不分卷,影印本,一册,安徽省图书馆藏。
    [明]程敏政辑撰:《新安文献志》。见于朱万曙、胡益民主编:徽学研究资料辑刊,合肥:黄山书社,2004.12。
    [明]戴廷明、程尚宽等撰:《新安名族志》,朱万曙、胡益民主编:徽学研究资料辑刊,合肥:
    [明]傅岩:《歙纪》,明崇祯新安吴氏刻本,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藏。
    [明]计成:《园治》卷六《墙垣·白粉墙》,民国二十年(1931年)影印本。
    [明]陆澄原撰:《婺游草》,明刻本,上海图书馆馆藏。
    [明]金声:《金正希先生文集辑略》,明末邵鹏程刻本,《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5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
    [明]俞汝为辑:《荒政要览》,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2。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凤宁徽》,“四部丛刊”三编史部第21册。
    [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宣统三年(1911年)安徽印刷局铅印本,《官箴书集成》第1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12月,影印本.
    [清]赵吉士撰:《寄园寄所寄》,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55册,影印本。
    [清]俞森:《义仓考》,见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第一卷,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
    [清]倪伟人:《新安竹枝词》.雷梦水、潘超、孙忠铨、钟山编:《中华竹枝词》第3册,“浙皖闽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12。
    [清]胤稹:《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四库全书》第417册,史部175“诏令奏议类”,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清实录》第十一册,《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11。
    许承尧:《歙事闲谭》,“安徽古籍丛书·徽学研究资料丛刊”,合肥:黄山书社,2001.5.
    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杂著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6.
    [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志》,宋淳熙二年(1175年)纂,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
    刻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刊本,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中华书局,1990年5月版。
    [明]彭泽修,汪舜民纂:《徽州府志》,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本。
    [明]何东序修,汪尚宁等纂:《徽州府志》,明嘉靖刻本,“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第2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
    [明]程敏政纂修:《休宁县志》,弘治四年(1491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第2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
    [清]丁廷楗、卢询修,赵吉士等纂:《徽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万青阁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华中地方”,第237号。
    [清]马步蟾:《徽州府志》,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35号。
    [清]黄崇惺:《徽州府志辨正》,清同治年间木活字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719号。
    [清]苏霍祚修、曹有光等纂:《绩溪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72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
    [清]清恺修、席存泰纂:《绩溪县志》,传抄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4册。
    [清]王让修、桂超万纂:《祁门县志》,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 地方”,第639号;
    [清]周溶修、汪韻珊纂:《祁门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40号,“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5册。
    [清]程文翰:《善和乡志》,据清光绪七年(1881)抄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
    [清]倪望重纂:《祁门县志补》,清光绪年间稿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5册。
    [清]靳治荆修、吴苑、程濬纂:《歙县志》,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713号。
    [清]张佩芳、刘大(櫆):《歙县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32号。
    石国柱、楼文修,许承尧纂:民国《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27)歙县旅沪同乡会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1册。
    [清]劳逢源修、沈伯棠纂:《歙县志》,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714号。
    [清]蒋燦:《婺源县志》,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6号。
    [清]俞云耕、潘继善:《婺源县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7号。
    [清]彭家桂、张图南:(婺源县志》,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8号。
    [清]黄应昀、朱元理:《婺源县志》,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79号。
    [清]汪正元、吴鹗:《婺源县志》,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80号。
    [清]董钟琪、汪廷璋:(婺源县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681号。
    [清]葛韻芬、汪峰青:《重修婺源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第27、28册。
    [清]董钟琪、王廷璋编:《婺源乡土志》,清光绪三十四年活字本。
    [清]廖腾蝰修、汪晋征纂:《休宁县志》,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中国地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90号.
    [清]何应松修、方崇鼎纂:《休宁县志》,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2册。
    [清]吴甸华修、程汝翼、俞正燮纂:嘉庆《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6册。
    [清]吕子珏修、詹锡龄纂:道光《黟县续志》,清同治十年(1871)据同治五年刻本重刻,“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6册。
    [清]谢永泰修、程鸿诏等纂:《黟县三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7册
    [清]吴克俊、许复修,程寿保、舒斯笏纂:《黟县四志》,民国十二年(1923)黟县藜照堂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第58册。
    [清]余华瑞纂:《岩镇志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纂,乾隆三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
    [清]凌应秋辑:《沙溪集略》,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传抄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7册。
    [清]江登云纂:《橙阳散志》,清乾隆四十年(1775)修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
    [清]徐卓:《休宁碎事》,清嘉庆十六年(1811)徐氏海棠书巢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皖政辑要》(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合肥:黄山书社,2005。胡存庆纂:《黟县乡土地理》,民国十四年(1925年)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许承尧纂:《西干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7册。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10。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自然环境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10。
    安徽省徽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徽州地区简志》,合肥:黄山书社,1989.2。
    绩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绩溪县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9.
    祁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祁门县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5。
    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歙县志》,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7月。
    屯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屯溪市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1。
    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休宁县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3。
    绩溪县地名办公室编:《安徽省绩溪县地名录》,内部资料,1988.5。
    歙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歙县地名录》,內部资料,1982。
    屯溪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安徽省屯溪市地名录》,内部资料,1985.11。
    婺源县地名办公室编:《安徽省婺源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5.8。
    徽州地区交通志编纂委员会编:《徽州地区交通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9。
    歙县农牧渔业局:《歙县农业志》,1991。
    《安徽省农村调查》,“华东农村经济资料”第4分册,上海:华东军政季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1952年。
    安徽省编纂委员会编,主编杨纪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安徽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0。
    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编著:《安徽气候》,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地震局主编:《安徽地震史料辑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
    鲍传江:《故纸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陈智超:《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三册本,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强、陈兴民、张立汉:《灾害大百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4。
    季家宏主编:《黄山旅游文化大辞典》,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10。
    蒋元卿编:《皖人书录》,合肥:黄山书社,1989.12。
    李文海等:《中国近代灾荒年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2。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共四卷),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10。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一辑1840——191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2。
    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第一辑,共10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中国经济志——歙县·休宁(1935年8月)》,《民国史料丛刊》第9种第2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
    孟昭华、彭传荣编:《中国灾荒辞典》,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欧阳发、洪钢编:《安徽竹枝词》,合肥:黄山书社,1993.12。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馆藏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
    宋正海等编:《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田涛、[美]宋格文(Hugh T.Scogin,Jr.)、郑秦主编:《田藏契约文书粹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7。
    吴柏森等纂:《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年。
    严桂夫主编:《徽州历史档案总目提要》,合肥:黄山书社,1996.8。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1.
    徐连达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2。
    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省(市)气象局和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合编:《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华东卷,北京:气象出版社,1978.1。
    张传玺主编:《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主编:《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徽州文契整理组:《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钰欣、周绍泉主编:《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编》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清民国编》(第一编,20卷,第二编,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编纂,王钰欣等主编:《徽州文书类目》,合肥:黄山书社,2000.10.
    中央气象局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来早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之《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周绍泉、赵亚光编:《窦山公家议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3.9.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资料搜集组:《安徽地区历代旱灾情况》(《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二期《安徽史学通讯前身》)。《安徽地区地震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总第十期)。《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总第十期)。《安徽地区风雹雪霜灾害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二期)。《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
    阿风:《历史研究所“徽州学”研究综述》,黄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徽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徽学研究论文集(一)》,内部发行,1994年10月。《徽州文书研究十年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2期。 《1998、1999年徽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7期。
    阿风、许文继:《2002—2004年徽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12期。
    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唐纳德·沃斯特与美国环境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中国环境史研究:伊懋可教授访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堪舆风行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安徽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堪舆风水的泛溢》,《徽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徽州社会变迁中大众心态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光明日报》,2002年2月19日第四版。《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20世纪徽学研究回顾》,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编{徽学》第二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论明中叶至清前期乡里基层组织的变迁——東评所谓的“第三领域”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提供,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3-12-3 20:18:26发布。《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卜风贤:《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2期。《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古今农业》,2004年第2期。
    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述论,《史学月刊》,1995年第2期。
    陈关龙:《明代荒政简论》,《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
    陈柯云:《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陈瑞:《明清徽州林业生产发展兴盛原因探论》,《中国农史》,2003年第4期。《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研究——以棚民营山活动为中心》,《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
    陈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与防灾技术措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3期。
    陈学文:《明清时期硖石、长安二市慎的社会经济结构——兼论江南米市发展的意义》,《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徽学研究刍议》,《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牙人与牙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粮食业市镇与米市》,《学术月刊》,1990年第12期。
    方家瑜:《徽州历史上的棚民》,《徽州社会科学》,1985年。
    冯尔康:《试论清中叶皖南棚民的经营方式》,《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冯利华:《灾害等级研究进展》,《灾害学》,2000年第3期。
    高申兰、陆敬严:《我国连机水碓古今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顾颖:《明代预备仓积粮问题初探》,《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洪志成、姚光钰:《徽州古民居防火措施探讨》,《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第1期。
    徽文:《徽州消防文化特色初识》,《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惠富平:《二十世纪中国农书研究综述》,《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佳宏伟:《近十年来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贾玉英、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蒋祥荣:《略谈徽派建筑中的防灾艺术展现》,《徽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孔潮丽:《1588~1589年瘟疫流行与徽州社会》,《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李华瑞、王海鹏:《朱熹禳弭救荒思想述论》,《中国农史》,2004年第3期。
    李俊:《徽州古民居消防探源》,《上海消防》,2002年第1期。《从徽州消防文化谈起》,《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徽州消防文献发微》,《徽学》2002年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万安水龙庙会》,《上海消防》2002年第2期。《千年江村探踪消防》,《安徽消防》,2001年第11,12期。《徽州消防文献发微》,《徽学》2002年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大山深处的厨房“活化石”》,《安徽消防》,2003年第1期。《漫步徽州古民居消防历史博物馆(上、下)》,(安徽消防》,2003年第2,3期。
    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李向军:《清代救灾的制度建设与社会效果》,《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
    李晓英:《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纪要》,《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
    李自华:《清代婺源的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自救》,《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
    梁诸英:《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刘伯山:《徽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
    刘道胜:《明代徽州方志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论传统方志修纂与官方主流学术的统一——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正统化的学术活动与地方性的知识积累——以徽州方志编修为中心》,《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略论清代徽州方志的发展》,《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7期。
    刘秀生:《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刘正刚:《明清南方沿海地区虎患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明清时期广东虎患考述》,《广东史志》,2001年第3期。
    《明末清初西部虎患考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4期。
    刘重日:《对“牙人” “牙行”的初步探討》,《文史哲》,1957年第8期。
    卢茂村:《黄山屯溪区的水碓与水磨》,《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
    吕美颐:《略论清代灾赈制度中的弊端与防弊措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栾成显:《徽州文书与历史研究》,《徽学》2000年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史学集刊》,2000年第1期。
    马万明:《试论朱捕的科学成就》,《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满志敏:《光绪三年(1877年)北方大旱灾气候背景研究》,收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 《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以<清实录>记载为根据》,《古今农业》,2001年第1期。《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虎患及相关问题》,《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彭超:《试论“义田”与“义仓”——兼析祁门奇峰,<郑氏义仓收租簿>》,《徽州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彭镇华:《徽商兴起与中国传统林业》,《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钱宗麟等:《皖南山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途径》,收于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专辑《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邵本武:《徽州崇尚风水之俗的历史考察》,《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邵鸿、黄志繁:《19世纪40年代徽州小农家庭的生产和生活——介绍一份小农家庭生产活动日记簿》,《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27期,2002年4月15日。(19世纪40年代徽州小农家庭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学业家茶座》第11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期。
    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文爱花:《自然灾害的概念、等级》,《自然灾害学报》1999年第3期。
    唐力行,[美]凯瑟·海泽顿:《明清徽州地理、人口探微》,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唐力行:《明清徽州的家庭与家族结构》,《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徽州学研究的态势和前贍》,《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徽州古村落宅坦》,《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基层社会控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徽州宗族社会生活实态——重构抗战前后(1933—1947)一个古村落的宗族生活》,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势”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7月12日。
    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社会保障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唐力行、徐茂明:《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汪双武:《试论黟县古民居的特点、渊源、变迁和保护作用(上、下)》,《徽州社会科学》, 1986。
    王鹤鸣:《上海图书馆馆藏徽州家谱简介》,《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王华夫、李微微:《我国古代稻作病虫灾害概述》,《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王华夫:《粘虫考》,《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王建革:《清代华北的蝗灾与社会控制》,《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清代华北的灾害与乡村社会:一种周期性调控系统的作用》,见《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
    王加华:《农事的破坏与补救——近代江南地区的水早灾害与农民群众的技术应对》,《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王利华:《古代华北水力加工兴衰的水环境背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
    王社教:《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利建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水稻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麦类作物的生产和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棉麻生产与蚕桑业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明代苏皖浙赣地区的杂粮作物及其分布》,《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王廷元:《略论徽州商人与吴楚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
    王振忠:《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徽州家族文书与徽州族谱——黟县史氏家族文书钞本研究》,《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图书馆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页180-181。《徽州文书所见种痘及相关习俗》,《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黄宾虹<新安货殖谈>的人文地理价值》,《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清代一个徽州村落的文化与社会变迁——以<重订潭滨杂志>为中心》,载《中国社会变迁:反观与前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期。《清代一个徽州小农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天字号阄书>的考察》,“2005历史档案的国际比较研讨会——档案文书与东亚的家庭、商业及社会”论文,上海,2005年8月25—26日,打印稿。《清代前期徽州民间的日常生活——以婺源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为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日常生活的论述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0月26日。《徽州民间文献与村落社会史研究——以婺东北的庐坑村为例》,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地方社会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
    王正军,秦启联等:《我国蝗虫暴发成灾的现状及其持续控制对策》,《昆虫知识》,2002年第3期。
    吴宏岐:《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明清雹灾概述》,《古今农业》,1997年第4期。《明清时期虫灾考述》,《农业考古》,2000年第3期。 《清代江南地区社区赈济发展简况》,《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宗族与义仓:清代宜兴荆溪社区赈济实态》,《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清代江南社区赈济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伍跃译([日]松浦章作著0):《徽学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崛起——明清史研究的新动向》,《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5期。
    肖国土:《<救荒本草>在本草学上的成就》,《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谢高潮《浅谈同治初年苏浙皖的疫灾》,《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第2期。
    谢宏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徽州的棚民活动为中心》,《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清代徽州棚民问题及应对机制》,《清史研究》,2003年第5期。《清代徽州外宋棚民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历史档案》,2003年第2期。
    行龙:《晋水流域36村水利祭祀系统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4期。
    许文继《2000、2001年徽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2期。
    徐进、沈改莲:《黄山市重点小流域治理成效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第7期。
    薛贞芳:《徽学研究论著资料索引(1995—1997)》,《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9年第1期。
    杨鹏程:《湖广熱天下足述论——兼及明清时期长江沿岸的米粮流通》,《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
    杨其民:《买卖中间商“牙人”、 “牙行”的历史演变——兼释新发现的《嘉靖牙帖>》,《史林》,1994年第4期。
    叶显恩《徽州学在海外》,《江淮论坛》,1985年第1期。
    叶依能:《明代荒政述论》,《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于日锦:《徽州与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徽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余新忠:《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翟屯建:《黄山市博物馆藏家谱提要》,连载于《徽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3-4期,1997年第1-4期,1998年第1期。
    《徽州私撰家谱与公修族谱的差异》,《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
    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
    张建民:《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减灾救荒思想》,《江汉论坛》,1994年第8期。《论明清时期的水资源利用》,《江汉论坛》,1995年第3期。《碑石所见清代后期陕南地区的水利问题与自然灾害》,《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张全明:《试论朱熹的社仓制》,《华中师大研究生学报》,1987年第1期。
    张伟兵、史春生:《区域场次特大旱灾划分标准与界定》,第三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张文:《中国古代的流行病及其防范》,《光明日报》,2003年5月13日。
    张秀宝、吴牛发:《皖南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价》,收于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专辑《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张雪慧:《徽州历史上的林木经营初探》,《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
    赵冈:《生态变迁的统计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赵赟:《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
    周绍泉:《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族产研究》,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编《谱牒学研究》第2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7。
    《徽州文书与徽学》,《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周晓光:《国内徽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朱守良:《朱熹民本思想及其实践》,《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编:《徽学》(第二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编:《徽学》(第三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安徽省气象局资料室编著:《安徽气候》,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
    卞利:《明清黴州社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9.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6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7。
    常建华著:《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18世纪广东米价分析》,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8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
    冯柳堂:《中国历史民食政策史》,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初版)。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海外汉学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
    韩秀桃:《明清徽州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2。
    高树藩:《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台湾正中书局,1971.3。
    黄春长著:《环境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
    《江淮论坛》编辑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10。
    金民治主编:《安徽省休宁县综合农业区划》,能源出版社,1984。
    李俊:《徽州古民居探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梁庚尧:《南宋的社仓》,《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 (下),台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止: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刘淼辑译:《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88.4。
    马世骏等:《中国东亚飞蝗蝗区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马宗晋、高庆华、位梦华:《自然灾害与减灾600问答》,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马宗晋、胡嘉海、孙绍骋、陈玉琼、徐好民、高建国主编:《灾害与社会》,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
    [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刘东审校:《中国食物》,南京:中央人民出版社,2003.11。
    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1。
    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专辑《安徽省南部丘陵山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
    欧阳惠编著:《水旱灾害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
    唐力行:《商人与文化的双重变奏——徽商与宗族社会的历史考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6。
    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8。
    唐力行:《徽州宗族社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5
    唐钠德·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的美国南部大平原》于2002年由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出版,“生态与人译丛”,夏明方、梅雪芹主编
    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2。
    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
    [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
    吴浩、任羽中:《徽州人文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婺源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婺源县地名志》,1985年8月,内部资料。
    休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休宁县旅游局编:《休宁旅游》(内部资料)。
    延军平编著:《灾害地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杨国桢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
    叶显恩:《明清徽州社会与佃仆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2。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台北:联经出版社,1981。
    赵华富:《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12。
    赵华富:《两驿集》,合肥:黄山书社,1999.10。
    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0。
    章有义:《近代徽州租佃关系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
    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0。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周绍泉、赵华富主编:《’95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10。
    周绍泉、赵华富;《’98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5。
    周祖谟撰:《尔雅校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12。
    朱万曙、卞利:《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丛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
    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4。
    [日]田村专之助:《中国气象学史研究》下卷,中国气象学史研究刊行会,昭和52年(1977年)版。
    劉敦桢著,田中淡、沢谷昭次訳:《歙果西溪南鄉·黄卓甫氏家》,《中国住宅》,SD選書第107種,東京:鹿島出版会,1976年。
    李桓、重村力:《水系関集落空間構成関研究:中国安徽省徽州集落事例研究》,《日本建築学会近畿支部研究報告集》第31回·計画系,1991年5月。
    長沢基一、重村力、李桓:《水系関見集落空間構成関研究:中国安徽省徽州集落事例研究》,《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E年第農村計画》1991年度,1991年9月。
    李桓、重村力:《水系関集落空間構造関研究:中国安徽省徽州集落事例研究》,《神尸大学大学院自然科学研究科紀要·B》第10B卷,1992年3月。
    小松惠子:《宋代以降徽州地域発達宗族社会》,《史学研究》第201号,1993年9月。
    鶴見尚弘:《徽州千年契約文書/中国社会科学院歷史研究所收蔵整理,王钰欣,周紹泉主編(1991)》,《東洋学報》第76巻第1·2号,1994年10月。
    陳柯雲:《中国黄山市徽学学術討論会述評》,《明代史研究》第22号,1994年。
    周紹泉:《明後期祁門胡姓農民家族生活状況剖析》,《東方学報》第67冊,1995年3月。
    浹谷裕子:《清代徽州農村社会生員》,《史学》第64巻第3·4号,1995年4月。
    荒川朱美、大西國太郎等共著:《中国“徽州民居”集住空間町並景觀变化
    保存再生手法関日中共同研究》,《財团研究報告書》,東京:財団,1996年11月。
    森田明原著,郑栋生译:《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台北:编绎馆,1996。
    渋谷裕子:《杉——安徽省休寧県棚民調查——》,《日中文化研究》第14号,東京:勉誠出版,1999年1月。
    渋谷裕子:《安徽省休寧県龍田鄉浯田嶺村山林経营方式特徵——清嘉慶年間現在中心——》,《史学》第71巻第4号,2002年11月。
    中島(?)章:《明代徽州小規模同族山林经営》,明代史研究会编:《明代史研究会創立三十五年記念論集》,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第7。
    倪琪、菊地成朋:《中国徽州地方伝統的住居空間構成形態的特徵——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調查研究——》,《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第575号,2004年1月30日。
    周懷宇:《“徽州歷史地理学”初探》,《高知大学学術研究報告·人文科学》第53号,2004年12月31日。
    王振忠著,長谷川賢、臼井佐知子訳:《清代徽州小農家庭生活状況——<天
    字號阄書>考察——(含質疑応答)》,21世紀COE“史资料地域文化研究拠点”総括班编:《史資料地域文化研究》第7号,2006年3月。
    中岛(?)章:《清代徽州山林経営·紛争·宗族形成——祁門凌氏文書研究——》,《社会經濟史学》第72巻第1号,2006年。
    中島(?)章”《明代鄉村紛争秩序——徽州文書史料——》,東京:汲古書院,2002年2月。
    熊遠报:《清代徽州地域社会史研究——境界·集団·奉社会秩序——》,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2月。
    王振忠:《徽州村落文書的形成——以抄本<新安上溪源程氏鄉局記>二種為中心》,漢城韓国国史编纂委員會:日本国文學研究资料館、史料館“歷史檔案的多国比較研究”第一次国際学術會議“近世東亞的组織與文書”,2004年11月。
    1 第12輯,2000年。金仙憓:《明末徽州诉讼的样相与特征——以<歙记>为例》,《明清史研究》第12辑,2000年。
    2 《清代 安徽省 徽州府 穀物 蠶桑 農業——沈練、仲學輅<廣蠶桑說輯補>——》,第25期,2003年8月31日。姜判权:《清代安徽省徽州府的谷物和蚕桑农业——关于沈炼、仲学辂的<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史研究》第25期,2003年8月31日.
    1. Li Hong, The Quintessence of Huizhou Temple Architecture: Baolunge Ancestral Shrine, Orientations, Jan., 1994.
    2. Margarett Loke, Chenkan: A Ming Village, Orientations, Feb., 1999.
    3. Joseph P. Mcdermott, Emperor, Elites, and Commoners: the Community Pact Ritual of the Late Ming, Joseph P. Mcdermott ed., State and Court Ritual in China, Cambridge, U. 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China,London:YaleUniversity Press,2004.评述文章见包茂宏:《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3辑2004年9月。
    5.Pierre-Etienne Will&R.Bin Wong(魏丕信、王国斌):Nourish the Peop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Ann Arbor,Mich.,1991(《养民:中国的国营民仓制度,1650-1850》)。
    6.Robert B.Marks.Tigers.Rice,Silk,and Silt: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评述文章见李德英:《生态环境、乡村社会与农民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7. Shan Deqi (单德启), Hongcun Village, Anhui: A Place of Rivers andLakes, Ronald G Knapp ed., China's Old Dwelling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8. William T. Rowe,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9. Harriet Thelma Zumdorfer,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Hui-chou Prefecture, 800 to 1800, Sinica Leidensia, Vol. 20, Leiden: E. J. Brill, 1989. 相关书评: Michael Marme, "Review: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Hui-chou Prefecture, 800 to 1800 by Harriet T. Zurndorf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3, No. 1, Jun., 1993.
    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复旦大学,2003。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厦门大学,2004。
    李辉:《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救灾措施研究》,吉林大学,2006。
    王(韋華):《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同济大学,2006。
    刘道胜:《徽州旧志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