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治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就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严重危害人类的发展。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中,又以水灾及旱灾最为频繁和严重。因此,如何减轻水旱灾害的影响一直为历代政府所关注。由于目前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水旱灾害及其救灾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历史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归纳、对比等研究手段,对明代鄱阳湖地区水旱灾害及其治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明代鄱阳湖地区的水旱灾害呈现出频率高、程度重、时间段比较集中的特点。水旱灾害发生之后,人口死亡、田地废弃,给当地农民和渔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频繁的水旱灾害,官民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设仓储来做好积极的防灾措施。采取蠲免、折纳、赈济、赈贷、施粥、调粟等国家救灾措施,通过劝谕富户赈济、民众自发捐纳等民间赈济方式来进行灾后救助,当然,灾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救。
     尽管中央、地方政府和民众对防灾、救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灾害发生之后,米价猛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等社会动荡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吏治败坏和中央、地方财政困难,使得防治及救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Since the ancient times,the natural disasters nearly happened at any time and at everywhere , and have great harmfulnes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mong the different probablities of occurance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osses of all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flood and drought are the most frequent and serious.Therefore,how to minimize the influences of flood and drought has been always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s in all ages. For flood and drought are still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the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the rural social economics at present,the study on flood and drought as well as the disaster measures has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tools of summary and compare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oyang Lake areas' flood and drought and its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Ming Dynasty. It deems that: under the double influence of natural and social causes, the flood and drought of the Poyang Lake areas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characterized with frequent opportunities、heavy degrees and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ime periods.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flood and drought, the death of people and cassation of fields had brought serious affect to the local farmers and fishermen's economy and life. Facing the frequent flood and drought, the Officials and public took many posi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from disaster such as irrigation、fores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torage. People would take disaster relief through country's relief measures Such as Juan-free , discount satisfaction, assistance, relief loan, soup-offer, as well as the folk Relief way of Well-off relief advice and Self-satisfied donation.Of course, victims also would take self-help approach.
     Though the center authorit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did great devotion in preventing disasters and providing disaster relief, the social phenomenon such as the rocketing up of rice price,the damage of social order still existed. The main reasons were the ruin of government ,the financial difficulty i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leading to the big limit in preventing and relieving disasters.
引文
[1]祝太文:《明清以来玉山县水旱灾害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马逸麟、李均辉、宋宇:《江西省鄱阳湖区水患灾害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载《国土资源导刊》2004年第4期。
    [1]郝治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2]张萱:《西园闻见录》卷33,杭州古籍书店,1983年,第13页。
    [3]《明神宗实录》卷395,万历三十二年四月辛已。
    [4]本文所指的水灾次数是按年份来计算的,如果一年之类数个府县发生水灾,我们都记为一次。所以109次水灾指的是,在明朝276年时间内有109年发生过水灾。
    [1]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27页。
    [2]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28页。
    [3]康熙《江西通志》卷107《祥异》。
    [4]康熙《江西通志》卷107《祥异》。
    [1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志记·祥异》。
    [2]民国《南昌县志》卷28《灾异》。
    [3]同治《新建县志》卷首《天文志·禨祥》。
    [4]同治《鄱阳县志》卷21《杂志·灾祥》。
    [5]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29页。
    [6]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48页。
    [1](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化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5页。
    [1]同治《鄱阳县志》卷21《杂志·灾祥》。
    [2]同治《新建县志》卷首《天文志·禨祥》。
    [3]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记志·祥异》。
    [4]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记志·祥异》。
    [5]同治《星子县志》卷14《类记·祥异》。
    [6]同治《湖口县志》卷10《杂汇志·祥异》。
    [7]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54页。
    [8]康熙《西江志》卷107《祥异》。
    [9]同治《都昌县志》卷16《杂记·祥异》。
    [10]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第54页。
    [1]同治《建昌县志》卷12《杂类志》。
    [2]《明宪宗实录》卷163,成化十三年润二月己亥。
    [3]同治《九江府志》卷53《杂类·祥异》。
    [4]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记志·祥异》。
    [5]同治《鄱阳县志》卷21《杂志·灾祥》。
    [6]同治《进贤县志》卷22《杂识·禨祥》。
    [7]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8]正德《饶州府志》卷1《山川》、正德《南康府志》卷2《疆域·山川》》。
    [9]嘉靖《九江府志》卷2《方舆志·山川》、正德《南康府志》卷2《疆域·山川》、万 历《南昌府志》卷3《舆地类》。
    [1]尹玲玲:《明代江西鄱阳地区的渔业经济》,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2]《明英宗实录》卷250,景泰六年二月丁丑。
    [3]同治《南昌府志》卷15《赋役志·杂课》。
    [4]万历《南昌府志》卷9《典制类·渔课》。
    [5]同治《南昌府志》卷15《赋役志·杂课》。
    [6]同治《南昌府志》卷15《赋役志·杂课》。
    [7]万历《南昌府志》卷9《典制类·渔课》。
    [8]万历《南昌县志》卷25《文移》。
    [9]万历《南昌府志》卷25《文移》。
    [1]黄忠恕:《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载《人民长江》,2003年第2期。
    [2]罗汉民:《气候学》,气象出版社,1986年,第1页。
    [1]《江西省志》第18册,《江西省水利志稿》,南昌水文印刷厂印刷,1993年。
    [2]许海泉:《近代江西自然灾害分析》,载《江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第506页。
    [1]正德《南康府志》卷6《名宦·吕明》。
    [2]正德《南康府志》卷6《名宦·唐冕》。
    [3]正德《南康府志》卷6《名宦·陈元宗》。
    [1]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第509页。
    [2]丘濬:《江右民迁荆湖议》、《明朝经世文编》卷72。
    [3]李昉:《太平广记》卷331,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年,第2632页。
    [4]徐铉:《稽神录》,四库全书本,卷1042,《小说类二》卷3,第867页。
    [5]同治《新建县志》卷75《艺文志·记》。
    [1]李祖陶:《东南水患论》,《皇朝经世文续编》卷98。
    [2]同治《彭泽县志》卷4《食货志·物产》。
    [3]雍正《江西通志》卷23《赋役志·田赋》。
    [4]许怀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8-19页。
    [5]同治《星子县志》卷2《山川志·塘》。
    [1]同治《鄱阳县志》卷4《水利》。
    [2]光绪《南昌县志》卷5《河渠上》。
    [3]许怀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4]同治《进贤县志》卷5《建置·水利》。
    [5]道光《余干县志》卷19,《艺文志·记》。
    [1]光绪《南昌府志》卷3《建置志下·水利》。
    [2]陆耀辑《切问斋文钞》,四库全书本;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
    [3]陆耀辑《切问斋文钞》,四库全书本;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
    [4]康熙《南康府志》卷10《艺文志卷之中·碑记》。
    [5]郑肇经:《中国水利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52-253页。
    [1]同治《南康府志》卷21《文征·建昌修圩记》。
    [2]光绪《南昌县志》卷6《河渠志中·圩堤》。
    [3]道光《余干县志》卷19《直指田公捐金筑堤碑记》。
    [4]万历《南昌府志》卷6《创置类·水利》。
    [5]万历《南昌府志》卷6《创置类·水利》。
    [1]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2]同治《德安县志》卷1《舆地志·水利》。
    [3]同治《万年县志》卷2《水利·地理志》。
    [4]康熙《西江志》卷14《水利》。
    [1]康熙《西江志》卷14《水利》。
    [2]同治《进贤县志》卷5《建置·水利》。
    [3]马札尔:《中国经济史大纲》,转引自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37年,第477页。
    [4]北京气象专科学校主编《农业气象学》,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5]杭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基础)编写组:《自然地理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6]同治《进贤县志》卷5《建置·水利》。
    [7]同治《德化县志》卷5《地理·水利》。
    [8]同治《东乡县志》卷4《水利志》。
    [1]同治《东乡县志》卷4《水利志》。
    [2]同治《袁州府志》卷9《艺文·万载城南社仓记》。
    [3]脱脱等撰:《宋史》卷176《食货上四》。
    [4]宋濂等撰:《元史》卷96《食货四》。
    [5]同治《余干县志》卷3《食货志·仓储》
    [6]光绪《江西通志》卷88《仓储》。
    [7]同治《建昌府志》卷9《艺文·预备仓记》。
    [1]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奏疏》。
    [1]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文移》。
    [2]康熙《西江志》卷59《名宦三》。
    [3]民国《南昌县志》卷19《人物志六·善士》。
    [4]万历《南昌府志》卷24《杂録类·纪事》。
    [5]同治《德安县志》卷8《职官志·名宦》。
    [6]万历《南吕府志》卷二25《艺文志·奏疏》。
    [7]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志·奏疏》。
    [8]同治《建吕县志》卷2《仓狱·仓廪》。
    [9]同治《都昌县志》卷24《仓储》。
    [1]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志·奏疏》。
    [2]同治《鄱阳县志》卷3《公署·仓厥附》。
    [3]同治《鄱阳县志》卷3《公署·仓厥附》。
    [4]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志·奏疏》。
    [5]同治《饶州府志》卷26《艺文·荒政论》。
    [6]申时行等《明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17页。
    [1]申时行等《明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17页。
    [2]王圻:《续文献通考》,明万历刊本,文海出版社,卷41,第2516页。
    [3]《明孝宗实录》卷8,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丙寅。
    [4]《明孝宗实录》卷98,弘治八年三月甲申。
    [1]《明宪宗实录》卷195,成化十五年癸未。
    [2]《明孝宗实录》卷215,弘治十七年八月戊午。
    [3]《明宣宗实录》卷115,宣德九年十二月甲辰。
    [4]《明臣奏议》卷116,王守仁《乞宽免钱未之疏》。
    [5]唐鹤征:《赋济说》,《古今图书集成》,册68,第83240页。
    [1]徐学聚:《国朝典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卷99,第4937页。
    [2]康熙《西江志》卷59《名宦三》。
    [3]《明神宗实录》卷49,成化三年十二月癸巳。
    [4]《明宪宗实录》卷51,成化四年二月壬辰。
    [5]《明孝宗实录》卷20,弘治元年十一月庚申。
    [6]唐顺之:《与李龙冈论改折书》,《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卷261第2759页。
    [1]《明英宗实录》卷172,永乐十四年正月甲午朔已酉。
    [1]《明太宗实录》卷137,永乐十一年二月庚戌。
    [2]《明宣宗实录》卷26,宣德三年十一月己酉。
    [3]《明宣宗实录》卷71,宣德五年冬十月戊辰。
    [1]《明太祖实录》卷202,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癸巳。
    [2]《明神宗实录》卷555,万历四十五年三月丙寅。
    [3]康熙《西江志》卷59《名宦三》。
    [4]《明宣宗实录》卷26,宣德二年三月己丑。
    [5]《明宣宗实录》卷47,宣德三年九月庚戌。
    [1]同治《都昌县志》卷3《官师表·名宦》。
    [2]康熙《西江志》卷59《名宦三》。
    [3]民国《南昌县志》卷19《人物志·善士》。
    [4]同治《都昌县志》卷3《官师表·名宦》。
    [5]康熙《西江志》卷59《名宦三》。
    [6]康熙《余干县志》卷9《乡贤列传·笃行》。
    [7]同治《建昌县志》卷12《杂类志·祥异》。
    [8]《明史》卷78,第1909页。
    [9]席书《南畿赈济疏》,《明经世文编》卷183,第83240页。
    [10]邓拓:《中国灾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1]康熙《饶州府志》卷21《任务志·名宦》。
    [2]同治《新建县志》卷46《人纪·任卹》。
    [3]《江西通志》卷64,《四库全书》第515册,第250页。
    [4]俞汝为:《荒政要览》《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第278页。
    [5]雍正《江西通志》卷63《名宦七》。
    [6]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文移》。
    [7]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奏疏》。
    [8]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奏疏》。
    [9]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页。
    [1]晏路明编:《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转引自邢方明的硕士论文:《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2006年5月。
    [2]康熙《建昌县志》卷1《舆地·圩隄》。
    [3]同治《万年县志》卷2《水利·地理志》。
    [4]石峻主编:《胡适论学近著》,商务印刷馆,1935年,第638。转引自邢方明的硕士论文:《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2006年。
    [1]《明英宗实录》卷222,景泰三年冬十月己丑。
    [2]同治《德安县志》卷8《职官志·名宦》。
    [3]同治《南昌县志》卷19《人物志六·善十》。
    [4]同治《德安县志》卷11《人物志·善士》。
    [5]《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8,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丙寅。
    [1]万历《南昌府志》卷25《文移》。
    [2]万历《南昌府志》,卷25《艺文类·奏疏》《征收秋粮稽迟待罪疏》。
    [1]《明英宗实录》卷320,天顺四年冬十月癸卯。
    [2]《明英宗实录》卷357,天顺七年九月丁巳。
    [3]《明英宗实录》卷73,正统五年十一月庚子。
    [4]同治《鄱阳县志》卷21《杂志·灾祥》。
    [5]同治《鄱阳县志》卷21《杂志灾祥》。
    [6]同治《星子县志》卷14《杂类记·祥异》。
    [7]同治《星子县志》卷14《杂类记·祥异》。
    [8]同治《余干县志》卷20《杂志记·祥异》。
    [9]同治《东乡县志》卷9《祥异志》。
    [10]康熙《余干县志》卷3《灾祥志》。
    11 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一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载《史学集刊》2000年第1期。
    [1]同治《东乡县志》卷9《祥异志》。
    [2]同治《都昌县志》卷16《杂志·祥异》。
    [3]《明太祖实录》卷244,洪武二十九年二月己丑。
    [4]《明宪宗实录》卷186,成化十五年春正月戊午。
    [5]《明神宗实录》卷449,万历三十六年八月乙卯。
    [6]《明神宗实录》卷461,万历三十七年八月己酉。
    [7]张陞《救荒事宜》《平粜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页。
    [8]同治《星子县志》卷12《艺文志上·详文》。
    [9]康熙《西江志》卷58《名宦二·统辖二》。
    [1]康熙五十九年《西江志》卷187《艺文序十一·东征凯还序》。
    [2]《明宣宗实录》卷110,宣德九年夏四月戊申。
    [3]同治《进贤县志》卷18《人物·良臣》。
    [4]康熙《江西通志》卷107《祥异》。
    [5]《明英宗实录》卷3,宣德十年三月癸酉。
    [6]俞森:《救荒全书》《治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7]《明孝宗实录》卷208,弘治十七年二月癸巳。
    [8]《明宪宗实录》卷194,成化十五年九月甲寅。
    [9]《明宣宗实录》卷110,宣德九年夏四月戊申。
    [10]《明世宗实录》卷38,嘉靖三年四月乙未。
    [1]《明武宗实录》卷121,正德十年二月己丑。
    [2]万历《南昌府志》卷16《封爵类·名宦传》。
    [3]万历《南昌府志》卷26《艺文类·治记》。
    [4]史玉芹等编:《中国全史·救灾史》(简读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P443-444,转引自邢明方:《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张居正:《张太岳文集》,上海:上海书店,1934年,第352页。
    [6]《明神宗实录》卷477,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月癸卯。
    [1]彭孙贻:《平寇志》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马宗晋、郑功成主编:《灾害历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2页。
    [3]《崇祯实录》卷13《怀宗端皇帝十三》,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三辑(52),台北:台湾大通书局印行,1987年。
    [4]陆曾禹:《钦定康济录》卷4《附录·摘要备览》,台北:文海出版社。转引自邢明方:《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同治《进贤县志》卷4《建置·仓廒》。
    [6]《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丁巳。
    [7]《明英宗实录》卷98,正统七年十一月丁巳。
    [1]《明孝宗实录》卷95,弘治七年十二月丙辰。
    [2]同治《建昌县志》卷1《舆地·圩堤》。
    [3]段自成、张运来:《明后期煮赈浅探》,载《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4]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荒政》,卷44,第1294-1295页。
    [5]《明宣宗实录》卷112,宣德九年八月乙丑。
    [1]鲁健国:《万历时期的灾蠲制度研究》,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
    [2]张廷玉:《明史》卷226,列传114,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第5938页。
    [3]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第三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1548页。转引自邢明方:《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光绪《江西通志》卷127,《官绩录·统辖》。
    [5]万历《南昌府志》卷26《艺文类·治记》、《粮储道分司记》。
    [6]万历《南昌府志》卷26《艺文类·治记》、《粮储道分司记》。
    [1]顾炎武:《日知录》卷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明太祖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明太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3]《明宣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明英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5]《明宪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6]《明孝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7]《明武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8]《明世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9]《明神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0]《明思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1]《崇祯实录》,台北:台湾大通书局印行,1987年。
    [12](宋)董煟:《救荒活民书》,清同治八年楚北崇文书局重刻本。
    [13](宋)李旷:《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4](宋)徐铉:《稽神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6](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7](明)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
    [18](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9](明)张陞:《救荒事宜》,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20](明)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1](明)俞汝为:《荒政要览》,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年。
    [22](明)徐咸:《西园杂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23](明)申时行等:万历重修《明会典》,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4](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5](清)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影印本。
    [26](清)俞森撰:《荒政丛书》,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正德《南康府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28]正德《饶州府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续编》本。
    [29]嘉靖《九江府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30]万历《南昌府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1]嘉靖《江西省大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2]康熙《西江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3]雍正《江西通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4]光绪《江西通志》,清光绪七年刻本。
    [35]同治《九江府志》(十三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6]同治《饶州府志》(十一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7]同治《南康府志》(十一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8]乾隆《南昌府志》(五十四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39]同治《鄱阳县志》(十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40]同治《余干县志》(十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41]同治《星子县志》,同治十年清刻本。
    [42]同治《东乡县志》,同治八年清刻本。
    [43]同治《进贤县志》,同治十年清刻本。
    [44]同治《新建县志》,同治十年清刻本。
    [45]同治《德安县志》,同治十年清刻本。
    [46]同治《湖口县志》,同治十一年清刻本。
    [47]同治《德化县志》,同治十一年清刻本。
    [48](民国)《南昌县志》(二十四年),(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中国地方志丛书》本。
    [1]杭州大学地理系编写组编:《自然地理基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
    [2]罗汉民:《气候学》,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年。
    [3]北京气象专科学校主编:《农业气象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
    [4]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志总编辑室编:《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1988年。
    [5]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
    [6]李文海:《灾荒与饥馑:1840--191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7](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化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9]马宗晋、郑功成主编:《灾害历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周逸麟:《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许怀林等:《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3]赫志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祝太文:《明清以来玉山县水旱灾害的探讨》,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1年。
    [2]陈佐立:《明代粮仓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赵昭:《明代的灾荒救治》,河南:郑州大学,2002年。
    [4]胡卫伟:《明前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1368--1487)》,江西:江西师范大学 2003年。
    [5]鲁建国:《万历时期的灾蠲制度研究》,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王晓卿:《20世纪华北地区的水旱灾害及防救措施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王凤:《鄱阳湖区洪水灾害与综合管理研究》,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杨华:《明成化、正德年问的灾荒与赈济》,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祁磊:《明清时期救荒思想研究》,湖北:武汉大学,2005年。
    [10]肖发生:《明前期荒政中的腐败问题研究(1368--1487),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洪书云:《明洪武年间的蠲免与赈恤》,载《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2]陈关龙、高帆:《明代农业自然灾害之透视》,载《中国农史》1991年第 4期。
    [3]陈关龙:《论明代的备荒仓储制度》,载《求索》1991年第5期。
    [4]钟永宁:《明代预备仓述论》,载《学术研究》1993年第1期。
    [5]顾颖:《明代预备仓积粮问题初探》,载《史学集刊》,1993年第1期。
    [6]张建民:《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减灾救荒思想述论》,载《江汉论坛》1994年第8期。
    [7]闵骞、汪泽培:《鄱阳湖近600年洪水规律的分析》,载《湖泊科学》1994年第4期。
    [8]叶衣能:《明代荒政述论》,载《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9]潘清:《明代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的阶段及其特点》,载《中国农史》1997年第2期。
    [10]昌庆钟、刘义程:《明代江西人口外移原因探析》,载《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1]段自成:《明中后期社仓探析》,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张兆裕:《明代万历时期灾荒中的蠲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3]罗丽馨:《明代灾荒时期之民生--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载《史学集刊》2000年第期。
    [14]施由民:《东汉至清江西农业自然灾害探析》,载《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15]鞠明库、李秋芳:《略论明代水利撰述的特点》,载《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16]黄忠恕:《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载《人民长江》2003年第2期。
    [17]魏佐国:《明代江西水利建设浅析》,载《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18]商传:《从蠲赈到减赋--明朝灾害政策转变的三个个案》,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